对归因理论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归因理论的认识
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他指的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即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加以解释和推测。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例如,一个孩子回家的时候闷闷不乐,一言不发,径直走入自己房间后默默把门关上,许久不肯出来。这时候,他的家人就要开始讨论这孩子是怎么了,奶奶说孩子是不是生病不舒服了,妈妈说孩子是不是感情上遇到什么问题了,爸爸则会觉得是不是考试没考好,挨老师批评了,等等。家庭成员对孩子这种不常见行为作了多种不同的猜想,这便是对归因理论最常见的诠释。
归因理论又被称为“认知理论”,因为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和预测相关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它指的是通过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调整和改变人的行为的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有三个:第一,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素关系;第二,社会推论的问题;第三,行为的期望与预测。下面来具体说明。
第一点,影响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素关系中包括对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的分析,由此而引发出了凯利模式和维纳理论。前者即是指对内因和外因的分析,内因一般都稳定性高,且承担责任,而外因稳定性低,又不承担责任。后者指的是对成功或失败会归因于稳定因素或不稳定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对行为的成功或失败进行分析时时常会作两个方面,四种情况的归因,一方面是个人因素:包括努力程度大小和个人能力高低;另一方面是外部因素:指任务难度大小和机遇状况好坏。这其中的个人能力和任务难度又属于稳定因素,而努力程度和机遇好坏是不稳定因素。通常管理者会将组织的成功归因于组织成员能力高等稳定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等不稳定因素,而个人的归因则是与之相反的。
第二点,社会推论问题是指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个性差异作出合理的推论。例如,某同学经常早起,然后去图书馆安安静静地待上一天,最后高高兴兴回家休息,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该同学勤奋刻苦,热爱学习并以此为乐。
第三点,是行为的期望与预测,指根据过去的典型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测在某种条件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拿高考来说明一下,一般在高考之前学校都会举行很多次模拟考试,从而就可以根据模拟考试成绩来预测高考的成绩了。
归因理论在激发成就动机,促进继续努力的行为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归因对人的持续行为有不同的影响。首先,如果行为者将工作学习中的失败和挫折归因于智力差,能力低等稳定的内因,那么他会失去信心,认为自己的努力是没有用的,从而不会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其次,如果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这个相对不稳定的内因,则可能会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再次,假如把失败归因于如偶然生病或者其他事故等不稳定的外因,则一般不会影响到人的积极性,对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的可能性很大。最后,假如把失败归因于工作学习任务重,难度大等稳定的外因,则很可能降低行为者的自信心,努力程度以及行为的持续性。总之,将失败归因于稳定内因将难以产生坚定的持续努力行为,相反,归因于不稳定的外在偶然因素,则会增强行为者信息,坚持努力行为,争取成功机会。
当我们对个体行为进行归因时,要想准确把握是内因还是外因,就必须考虑到三个因素:区别性,一致性和一惯性。例如,一名员工上班并不总是迟到,但今天他迟到了,而其他员工没迟到,那么这位员工今天的行为就与他往日的行为有区别,并且与其他员工的行为有区别,我们就可以归因于他的迟到行为是由于不稳定的内因或者外因所引起的。如果今天其他员工也迟到了,那么他的行为就与其他人的行为是一致的,我们可以推测他们是迟到行
为是由于堵车,天气等不稳定的外因所导致的。另外,如果这名员工十天中会有八九天迟到,那么他的行为就具有一惯性,在归因时我们可以将它归于稳定的如懒惰等内部因素。只有充分考虑了这三个因素,我们才能够在归因时进行正确迅速的判断。
综合以上所述,归因理论无论是对普通的个体而言,还是对组织领导者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我们只有对行为进行正确的归因,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