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上《开国大典》PPT优秀课件1
合集下载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完整版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完整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83a247dd227916888586d745.png)
时间 事件
群众反应 表达感情
(重点字词)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时间 典礼前
事件
群众反应 (重点字词) 表达感情
典礼时 (阅兵式)
典礼后 (游行)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这(雄伟的) 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 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 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 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删掉括号中的内容,对比体会。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开国大典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完整版ppt 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开国大典
“开”是建立、成立的意思。 “典”是指盛大、隆重的仪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大典:隆重的规
模,宏大的 仪式。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开国大典会场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自主品读
时间
事件
群众反应 (重点字词) 表达感情
典礼前 群众入场
擎 提 人的海 兴奋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PPT公开课(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PPT公开课(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143a50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9.png)
开国大典于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在首都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有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估从计人此数过____上___了___幸。 福的生活。句子点出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 主席台。
开__国__大__典__于___________,__估_意_计_年人义_数__。___月__此______时__日__人在。首民都举群行众,参的加典心礼情的成是员有激__动___、___兴___奋_,、有_喜___悦___的___。_,有__________
““五光星明红充旗满升了起整来个以了北此京”表城掌示”什中握么的开?“光国“中明大国”除人典了民指的从光时此亮站间外起,、来还地了象”点征是着什、人么参民意加解思放?典了此礼,时的摆群脱众成了的员黑心和暗情统是人治怎数,样,前的途?了一解片会光明场。主席台 此时人民群众的的心情布是置激情动、况兴。奋、喜悦的。
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比“朝着”“看着”主席台 更能反映人们热切盼望见到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的心情。
三十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 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
品读句子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 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 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 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 课文原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不仅写出人多的气势,而且表达出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开__国__大__典__于___________,__估__计_年人_数__新___月__中______国__日__成在。首立都举了行,,参人加典民礼翻的成身员有做__了___主___人___,_,不有_再___受___压___迫_,有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估从计人此数过____上___了___幸。 福的生活。句子点出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 主席台。
开__国__大__典__于___________,__估_意_计_年人义_数__。___月__此______时__日__人在。首民都举群行众,参的加典心礼情的成是员有激__动___、___兴___奋_,、有_喜___悦___的___。_,有__________
““五光星明红充旗满升了起整来个以了北此京”表城掌示”什中握么的开?“光国“中明大国”除人典了民指的从光时此亮站间外起,、来还地了象”点征是着什、人么参民意加解思放?典了此礼,时的摆群脱众成了的员黑心和暗情统是人治怎数,样,前的途?了一解片会光明场。主席台 此时人民群众的的心情布是置激情动、况兴。奋、喜悦的。
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比“朝着”“看着”主席台 更能反映人们热切盼望见到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的心情。
三十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 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
品读句子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 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 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 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 课文原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不仅写出人多的气势,而且表达出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开__国__大__典__于___________,__估__计_年人_数__新___月__中______国__日__成在。首立都举了行,,参人加典民礼翻的成身员有做__了___主___人___,_,不有_再___受___压___迫_,有了__,________
部编版《开国大典》PPT精品课件1
![部编版《开国大典》PPT精品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f4a609b8524de518964b7dd3.png)
“庄严的宣告”“雄伟的声音”指的是 “__中__华__人__民__共__和__国__中__央__人__民__政_府__今__天__成__立__了__!___”。“全中 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体现了 __全__中__国__人__民__无__比__欢__快__、__无__比__激__动__、__无__比__自__豪___的心情。
喜悦激动的心情。
5.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 北京城。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A.“两股‘红流’”指的是两支接受检阅的人民解放军队伍。 B.“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指群众的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 C.“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
李老师走进教室,(
)四周环,视大概(
)了我翻们阅的作业后,
才开始上课。她先让我们快速(
)一遍浏课览文,接着又让
我们(
)了观与看课文有关的视频,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2.“排山倒海”,形容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说排山倒海
的_______、排山倒海的力_量__强__,__声。势大
巨浪
(
)。
“敬礼!”
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万
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
庄严、肃穆、神圣。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
广场上、金水河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 们( 心潮澎湃 ),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久久不愿离去。
1. 选择合适的词填到文中括号里。 英姿勃发 冉冉上升 心潮澎湃 万头攒动 四面八方 成千上万
大潮
四、在横线上填合适的内容,把句子变成比喻句。 1. 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___雷__鸣__般__的_掌声。 2.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___人__的__海__洋_,红旗翻动,像
喜悦激动的心情。
5.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 北京城。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A.“两股‘红流’”指的是两支接受检阅的人民解放军队伍。 B.“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指群众的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 C.“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
李老师走进教室,(
)四周环,视大概(
)了我翻们阅的作业后,
才开始上课。她先让我们快速(
)一遍浏课览文,接着又让
我们(
)了观与看课文有关的视频,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2.“排山倒海”,形容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说排山倒海
的_______、排山倒海的力_量__强__,__声。势大
巨浪
(
)。
“敬礼!”
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万
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
庄严、肃穆、神圣。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
广场上、金水河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 们( 心潮澎湃 ),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久久不愿离去。
1. 选择合适的词填到文中括号里。 英姿勃发 冉冉上升 心潮澎湃 万头攒动 四面八方 成千上万
大潮
四、在横线上填合适的内容,把句子变成比喻句。 1. 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___雷__鸣__般__的_掌声。 2.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___人__的__海__洋_,红旗翻动,像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ppt精致课件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ppt精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6a04d481c758f5f61f67f8.png)
7
8
快速浏览课文5—10自然段:
从什么句子或段落感受到开国 大典的隆重?在书上用横线划 出来。找完之后出声读,试着 用朗读来展现开国大典的隆重。
9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7 开国大典
1
快速浏览课文5—10自然段: 从什么句子或段落感受到开国 大典的隆重?在书上用横线划 出来。找完之后出声读,试着 用朗读来展现开国大典的隆重。
2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
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
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
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
起来。
3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 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 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 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 心一齐欢跃起来。
4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 在今天成立了!
5
6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 面八方、汇集”而来; 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 人数多——成了人海; 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 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8
快速浏览课文5—10自然段:
从什么句子或段落感受到开国 大典的隆重?在书上用横线划 出来。找完之后出声读,试着 用朗读来展现开国大典的隆重。
9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7 开国大典
1
快速浏览课文5—10自然段: 从什么句子或段落感受到开国 大典的隆重?在书上用横线划 出来。找完之后出声读,试着 用朗读来展现开国大典的隆重。
2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
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
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
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
起来。
3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 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 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 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 心一齐欢跃起来。
4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 在今天成立了!
5
6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 面八方、汇集”而来; 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 人数多——成了人海; 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 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PPT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e1c25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1.png)
《开国大典》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梳理“大事件” 聚焦“大场面”,感受“大热情” 领悟“大意义”
“点面结合”,再写阅兵式
活动一
复习导入,梳理“大事件”
活动二
聚焦“大场面”,感受“大热情”
解决核心问题 作者是怎样写好激动人心的“大场面”,人民群众 的“大热情”受到了谁的牵动呢?
5
1.聚焦“典礼”:直线画毛
三、学习目标:
【重点】 1. 体会在阅兵式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2. 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词句,感受热烈、庄严的气氛, 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情感。 【难点】 拓展相关资料,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一个场景。
四、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
法
学
法
情景教学法
朗读感悟法 勾画圈点法
(三)
部编版 六上下
《开国大典》是一篇鼓舞人心 的新闻特写,描写了1949年10月 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 盛况,记叙了新中国成立之际亿 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 人场面。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 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 。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这一篇这篇 课文的课后题语文要素的指 向更为明显。通过阅兵式部 分,让学生知道在点面结合 中要学会按顺序、从不同角 度来写。第一题从默读入手 ,引导学生了解描写的场面 理清文章的顺序;第二题, 通过聚焦每一个场面描写进 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点面结合 写场面的写作方法。
开国大典
第三个课后题,是语言的 学习、体会、积累,但要注 意其明确的指向性——“字里 行间传达出的热烈、庄严的 气氛”,这与单元主题、课文 主题紧密相关。
二、学生分析
已有的能力:六年级学生能够基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在 阅读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认识到文章的写 作顺序,并描述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等。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优秀课件(共55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优秀课件(共5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f410561cf84b9d528ea7a81.png)
辛酸屈辱
丧权辱国
内忧外患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 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 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 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 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 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 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 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大典前 大典时 大典后
领袖出现
典礼 宣告新中国成立 升旗
阅兵式 宣读政府公告 群众游行
本文是按__时_间__顺序叙述的。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 根据刚才的脉络试着完成下表。
时间
事件
群众反应 (重点字词)
表达感情
时间
事件
领袖出现
宣告新中国
典 礼
成立
时
升旗
宣读政府 公告
群众反应 (重点字词)
屈辱沧桑的历史终于一去不回了,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 成立,中国人民站起了!现在,你们就是参 加开国大典的新闻记者,去抓拍那些具有历 史意义的镜头吧!
开国大典会场
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
开国大典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毛主席在宣读公告
董希文美术作品《开国大典》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亿万人民欢欣鼓舞, 因为伟大祖国将走上繁荣昌盛的道路!
通读全文,总结一下本文的写作特点。
(按时间顺序写,突出重点,详略 得当地写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
齐唱《国歌》
一、课内语段阅读。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 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 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 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 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 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5a236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2.png)
9
接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 骑兵、空军……兵种多。军队的素质高,这样的描写有“ 战车整整齐齐的前进;战士们听这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 铁巨人一样”雄伟威严。 “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 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 样强大,战士那样为伍,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 用喊声和掌声表达这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6
课文的第二部分写了几件事?
三件事:
宣布新中国成立;
升旗;
宣读政府公告。
7
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最 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 宣布典礼开始 ─→ 奏国歌 ─→ 宣 布新中国成立 ─→ 升国旗 ─→ 宣 读政府公告 ─→ 阅兵式 ─→ 群众 游行
8
为什么阅兵式最能表 现开国大典的盛况?
4
顺序错落了,你能重新排列吗 ?
1. 升国旗时的情景。 2.毛泽东宣布政府公告。 3.开国大典前的会场情况。 4.阅兵式的盛况。 5.开国大典后,游行队伍退出会场。 6.群众游行的情景。 7.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8.放礼炮时的情景。
5
1.开国大典前的会场情况。 2.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3.升国旗时的情景。 4.放礼炮时的情景。 5.毛泽东宣布政府公告。 6.阅兵式的盛况。 7.群众游行的情景。 8.开国大典后,游行队伍退出会场。
光明充满北京城
23
开国大典
1
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
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接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 骑兵、空军……兵种多。军队的素质高,这样的描写有“ 战车整整齐齐的前进;战士们听这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 铁巨人一样”雄伟威严。 “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 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 样强大,战士那样为伍,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 用喊声和掌声表达这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6
课文的第二部分写了几件事?
三件事:
宣布新中国成立;
升旗;
宣读政府公告。
7
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最 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 宣布典礼开始 ─→ 奏国歌 ─→ 宣 布新中国成立 ─→ 升国旗 ─→ 宣 读政府公告 ─→ 阅兵式 ─→ 群众 游行
8
为什么阅兵式最能表 现开国大典的盛况?
4
顺序错落了,你能重新排列吗 ?
1. 升国旗时的情景。 2.毛泽东宣布政府公告。 3.开国大典前的会场情况。 4.阅兵式的盛况。 5.开国大典后,游行队伍退出会场。 6.群众游行的情景。 7.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8.放礼炮时的情景。
5
1.开国大典前的会场情况。 2.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3.升国旗时的情景。 4.放礼炮时的情景。 5.毛泽东宣布政府公告。 6.阅兵式的盛况。 7.群众游行的情景。 8.开国大典后,游行队伍退出会场。
光明充满北京城
23
开国大典
1
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
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7 开国大典【1】 》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7 开国大典【1】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7d3f31b307e87101f696d4.png)
板书设计 典礼前:会场——庄严、盛大
开 典礼中:典礼——隆重、庄严
国
大 典
阅兵式:阅兵——雄壮、威武
典礼后:游行——壮观、热烈
表展 达现 自领 豪袖 激风 动采
拓展延伸
《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 谱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创 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一首民族解放的战歌。 在人民中间广为流传,对激励全国人民的爱 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82年12月4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 过决议,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汇集 宣告 鼓舞 庄严
_聚__集___ _宣__布___ _鼓__励___ __庄__重__
肃静 汇集 庄严 诞生
_喧__闹___ _分__散___ _轻__浮___ _毁__灭___
典礼前:会场
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问题: 1.开国大典在哪里举行的? 2.开国大典是在什么时间举行的? 3.哪些人参加? 4.参加大典的总人数是多少?
老师指导:本文描写了开国大典的盛 况,每个场面描写都在突出大典热烈、庄 严的气氛,同学们可以找出这些句子,细 细品读、体会,再找找其他这样的句子来 读一读。
课后作业
查一查有关我国国庆阅兵的视频,认 真观看,写一篇观后感。
阅兵式:阅兵
文中对阅兵式的哪些兵种进行了具体描 写?从中能够感受到什么?
文中详细地介绍了“海军、步兵、炮兵、 战车师、骑兵师、空军”这些部队在阅兵式 上的出色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人民军队威风 凛凛、纪律严明,渗透着人民对人民军队的 赞美和自豪的感情。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 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 和激动。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 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 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 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新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7《开国大典》人教部编版(共49张PPT)演示课件
![新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7《开国大典》人教部编版(共49张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3afbcd10661ed9ac51f315.png)
步兵 炮兵
光明 光亮 步兵 炮兵
仪式。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30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 )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开国大典会场
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
开国大典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 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开国大典
毛主席在宣读公告
学生默读,思考,讨论: (1)开国大典是在什么时间举行的?在哪 里举行的?有哪些人参加?参加大典的总人 数是多少?(2)大典前,天安门广场布置得 怎么样? (3)课文中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 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哪些语句给你 留下的印象较深?为什么?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 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帽 子、报纸等东西向高处扔去; “盖过”是描写群众的欢呼声之 大,超过了飞机的隆隆声。这句 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群众在观看 阅兵式时,看到自己的飞机飞上 蓝天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说说“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 城”这句话的意思?
走
光明 光亮
默读课文5——10节,按顺序排序。 ( 2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3 )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政府成立。 ( 6 )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 5 )礼炮响起来。 ( 1 )下午三时正,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 4 )毛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 7 )阅兵式开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新中国成立。 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 28年。
板书:
开国大典
会场情景 典礼盛况 阅兵式 群众流行
盛大 隆重 威武 壮观
中国人民无比 自豪、激动。
公元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将永 远铭记这一天,一个崭新的国家——中 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的东方诞生了,她 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 国社会从此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这个时代正象著名诗人何其芳在开国大 典上写下的诗篇中描述的:在新的中国, 人民的中国啊,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 内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 人终于诞生了。
光明 光亮 步兵 炮兵
仪式。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30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 )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开国大典会场
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
开国大典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 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开国大典
毛主席在宣读公告
学生默读,思考,讨论: (1)开国大典是在什么时间举行的?在哪 里举行的?有哪些人参加?参加大典的总人 数是多少?(2)大典前,天安门广场布置得 怎么样? (3)课文中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 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哪些语句给你 留下的印象较深?为什么?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 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帽 子、报纸等东西向高处扔去; “盖过”是描写群众的欢呼声之 大,超过了飞机的隆隆声。这句 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群众在观看 阅兵式时,看到自己的飞机飞上 蓝天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说说“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 城”这句话的意思?
走
光明 光亮
默读课文5——10节,按顺序排序。 ( 2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3 )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政府成立。 ( 6 )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 5 )礼炮响起来。 ( 1 )下午三时正,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 4 )毛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 7 )阅兵式开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新中国成立。 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 28年。
板书:
开国大典
会场情景 典礼盛况 阅兵式 群众流行
盛大 隆重 威武 壮观
中国人民无比 自豪、激动。
公元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将永 远铭记这一天,一个崭新的国家——中 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的东方诞生了,她 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 国社会从此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这个时代正象著名诗人何其芳在开国大 典上写下的诗篇中描述的:在新的中国, 人民的中国啊,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 内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 人终于诞生了。
《开国大典》PPT(精选)课件(共21页)
![《开国大典》PPT(精选)课件(共21页)](https://img.taocdn.com/s3/m/f7853de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5.png)
迁移运用 抓住典型
王秀娇是一名家庭主妇。14年前,她早产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孩子8个月大的时候,双双被确诊为脑瘫。王秀娇夫妇带着一对双胞胎四处求医,家里的积蓄用完了,他们就到处借 钱为孩子们治病。为此,他们负债累累,但孩子们的病情丝毫没有好转。几年前,因不堪重负,王秀娇的丈夫也悄悄地离家出走,至今未回。王秀娇并没有被这一切打倒,反而使 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她一边打着散工,一边独自照顾儿子,用博大的母爱继续无怨无悔地爱护着她的孩子。 你看到我的背影,却看不懂我的心。
晚上9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
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光明充满了这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象征着人民解
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中国的前途一片光明。
读写结合
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了70
年,但这一天已经印在了你的 心里,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千 千万万的中国儿女都为祖国母 亲的独立感到自豪。今天,我 们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
抓住典型
随后镜头有什么变化? (镜头转向各个方阵:开头是海军两个排……接着是步 兵一个师……)
抓住典型
接下来作者的镜头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镜头集中在场内的一点上: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
抓住典型
镜头聚集在一点上,这被称为特写镜头。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 个作为特写镜头?
(因为毛主席是场中的焦点,他深受群众们的爱戴,大家的目 光集聚在他身上。)
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生命和思念,每当思念故乡时,只能抓一把诗解馋,我只用诗歌守望心中的夙愿,只能让诗歌随金戈铁马驰骋于硝烟弥漫的搏杀间,只能用豪迈填补内心的空白。
赏读:志向小的人容易得到满足,容易满足之后就没有继续奋进的理由了。 一提起春秋时期,就令人想到诸子百家。的确,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且也是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化的重要时期。春秋时代王室衰微,诸 侯争霸,学者们便周游列国,为诸侯出谋划策,到战国时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 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 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庄子和韩非子分别作为道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也均在各自的著作中宣扬了自己的思想主 张,其思想光芒依然照耀着今日的世界。 [群文阅读]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课件1(共60张PPT)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课件1(共6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a84754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5.png)
第三部分“大典后”
典礼结束后的情景是怎样的?
代表游行队伍。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 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怎样理解“光明”?
借喻
除了光亮,还象征 着人民解放了,摆脱 了黑暗社会的统治, 前途一片光明。
1949年10月1日是中国人民值得铭记的日子,从这 一天起,中国人民终于翻身解放,真正当家做主,过 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这一天来之不易,是无数革 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应倍加珍惜 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永远富强。
统编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一课时
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开:建立、成立的意思。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典:是指盛大、隆重的仪式。 大典: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难读的长 句子多读几遍。 2.给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擎.起(qínɡ)
诞.生(dàn)
B.宾.客(bīng)
政.府(zhènɡ)
C.电钮.(niǔ)
瞻.仰(zhān)
D.姓聂.(niè)
日臻.完善(zhēn)
第二课时
开国大典分为几个部分?
宣布典礼 开始
奏国歌
宣布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
升国旗
群众游行
阅兵式
宣读中央人民政 府的公告
第一部分“大典前”
典礼开始前,会场是怎样的情形?
这部分介绍了大典的时间、地点、参 加人物,还介绍了会场的结构和布置; 群众进场等情况。
时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开国大典PPT优秀课件【部编版】1
![开国大典PPT优秀课件【部编版】1](https://img.taocdn.com/s3/m/f64f1824af1ffc4ffe47acc3.png)
听课文朗读
同学们!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句。
自读指南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轻声朗读课 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 反复多读几遍。 思考问题: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从“入场,典礼,阅兵,游行”等四 个方面来写典礼的盛况。
盏栏汇 爆 泽渠宣帜
阅制阴凉通风地方的温 度最能 反映当 地的气 温,所 以我们 应该选 择合适 的地方 来测量 气温。
1.遇到不能办理的业务时,要向客户 说明情 况,争 取客户 的理解 和谅解 。 2.遇到户外作业时,最大限度地避免 或减少 危害群 众利益 。
3.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 预报包 含的信 息越来 越多, 制作过 程越来 越精密 。 4.随着社会的进步,气象学的研究在 不断深 入和发 展,人 们对天 气的预 测将会 越来越 准确。
5.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 气象部 门制作 并发布 。 6.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 骤:数 据收集 、数值 天气预 报、气 象员做 出预报 、天气 会商、 发布天 气预报 。
7、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 回来。
同学们,那你们知道这开国大典是 1949年
在哪年哪月哪日吗?
10月1日
同学们知道10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 国庆节
下面,我们就跟着作者的脚 步去领略开国大典的盛况吧!
1. 会写13个生字和本课词语。 (重点)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3.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 (难点)
7 . 开国大典
第一课时
于海 丰
背景介绍: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
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顽强斗 争。八年抗战,多少中华儿女流血牺牲、顽强 抗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 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 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这美好的一刻。 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新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7开国大典人教(部编版) (共41张PPT)演示课件
![新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7开国大典人教(部编版) (共41张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0b42b4fe4733687f21aa15.png)
齐欢跃起来。
后,无比激动、兴奋的心情。
人们为什么如此激动、兴奋呢?
火烧圆明园
南京大屠杀
危难之际,是中国 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 起反抗,赶走了侵略者, 推翻了三座大山,穷苦 人民翻身做主人!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了哪些地方, 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放飞想象的翅 膀,描绘一下。
“两个半钟头,欢呼,鼓掌”
bēn 奔跑
灯盏 石栏 汇集 爆发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直奔(bēn bèn) 电钮(liǔ niǔ) 乘车(chén chénɡ)
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
用“\”画去括号中不正 第一部分(第
自然段):会场的布置。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确的读音。 表达出人们想见到毛主席的迫切心情。
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宏大的场面预示着这是一个已经觉醒腾飞的大国,正向世人展示着他朝气蓬勃的面貌。
首都(dōu dū) 飘拂(fú fó) 差不多(chā chà)
宏大的场面预示着这是一个已经觉醒腾飞的大国,正向世人展示着他朝气蓬勃的面貌。
同学们,我们今天能在和平的环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都是中国共产党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1)几个人( 第一部分(第
自然段):会场的布置。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拢来,站成一个圆圈。
突出了人民群众因为有了自己强大的军队 而无比兴奋、激动、自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选词填空。 陆续
继续
连续
(1)爸爸工作很忙,常常( 连续 )几天加班。
(2)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
支礼花( 陆续 )射入天空。 (3)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 ( 继续 )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4.根据要求写四字词语。
(1)当毛主席走上主席台的时候,台下响起了 __排_山__倒_海__ 的掌声。 (2)“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 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中“一阵又一阵”写 出了群众的掌声是长时间的,可以用 “ _经__久_不__息_”来形容。
(4)会场在 天安门广场 。广场呈 丁字形 。 主席台设在 天安门城楼上 。丁字形的广场 汇集了从 四面八方 来的群众队伍。正午,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 人的海洋 ,红旗飘动, 像 海上的波浪 。
(5)从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我们
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 盛大和隆重 ,也感受 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激动、自豪 的心情。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 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 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 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 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 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 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 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 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 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 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 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
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 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B)。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
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
就直奔会场。
A.“直奔”可以换成“走向”,都说明大家很急。
B.“直奔”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参开国
大典的激动、兴奋的心情。
C.“直奔”比“走向”更能表现人们怕迟到的
焦急心情。
(3)用“ ”画出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 的群众队伍。
6.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记叙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在首都 北京举行的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 新中国诞生的 无比自豪、 激动 的心情,展现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 领袖风采。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的,着 重描写了开国大典的五个场面: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 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 升国旗鸣礼炮 、 阅兵式的盛况 、 群众游行 。
4.根据要求写四字词语。
(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 洋……”我能用两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人多: __人__山_人__海___ 、_人__流_如__织___。
5.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 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1)这句话描写了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时的 表现 (2)这个句子使用了夸张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人 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 想感情。
jué)得不能 —
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2.读句子,写词语。
(1)yuè bīnɡ( 阅兵 )式开始了,英武的战士们 lónɡ zhònɡ( 隆重 )登场,观众席上bào fā ( 爆发 )出热烈的掌声。 (2)学习委员代表同学们在鲜艳的qízhì( 旗帜) 下,用激昂的yǔ diào( 语调 )大声地xuān dú ( 宣读 )我们的誓言。
(1)第1自然段中加点的“挺立”能否换成 “立着”?为什么?
根电在动旗一横杆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
不能。“挺立”不仅表示电动旗杆立在天 安门广场,也代表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屹立 在世界东方,如果换成“立着”就不能表达 这样的意思了。
(2)读画“ ”的句子,下列对“直奔”理解正
确的一项是(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PPT优 秀课件 1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PPT优 秀课件 1
课后练部分
1.在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1)郊区的农民是五更.(ɡē—nɡ ɡènɡ)天摸着 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2)群众差.(chā
chà)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 —
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jiáo
认真思虑, 你定能行.
8.《开国大典》中有多处场面描写,其中 “阅兵式”的场面最为宏大。请你仿照这一 写法,写写运动会的开幕式。
示例:很快就轮到同学们接受检阅了。走过 来的是三(2)班,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朝检 阅台走来,当路过检阅台时,他们大声呼喊 着本班的口号,并挥舞着鲜艳的彩旗。四(2) 班也走过来了,他们最有特色,清一色的白 衣黑裤,显得整齐划一,让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