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的思考
XXX
(班级,城市邮编号码)
【摘要】:龙江是属于珠江上游水系的一条河流,主要流经广西河池地区,在柳州市的柳城附近与融江交汇,汇成柳江后流经广西重要工业城市柳州。
如果龙江的水体大面积污染,将对下流的柳州等诸多城市的用水安全造成影响。
2012年1月15日,广西河池市辖区内的宜州市的龙江河拉浪水电站内群众用网箱养的鱼,突然出现不少死鱼现象,引发当地群众议论和反映。
宜州市环保部门经过调查发现,死鱼是由于龙江河宜州拉浪段镉浓度严重超标引起,龙江水体已遭受严重镉污染。
广西官方在柳州市召开新闻通气会称,龙江河镉污染处置取得重大进展,形势将发生根本性转变,此次龙江污染处置目前主要使用“弱碱性化学沉淀法应急除镉技术”。
【关键词】:龙江、镉污染、弱碱性化学沉淀法、应急除镉技术
1、引言
2012年1月15日,在龙江拉浪水库,某养殖户发现自家网箱中的鱼开始陆续死去,龙江所在的河池市环保局正是依照这一不显眼的“警报”对水质进行检测,发现镉浓度异常。
河池市环保局局长称,此前,该局对龙江水质的监测频率为一月一次,一般在每月的10日之前完成。
龙江是柳江上游支流,从拉浪水库到柳州自来水厂的第一个取水口,只有140公里左右。
该市四大自来水厂的取水口全部位于柳江,于是紧急启动了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Ⅲ级响应。
事故发生十二天后的2012年1月27日,广西启动突发环境事件Ⅱ级应急响应。
根据广西自治区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的事后分析,此次入河的镉约21吨,以溶解态的形式存在,且污染水团相当集中。
在某些河段,镉浓度超标最大达82倍。
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振成曾担任北江镉污染事故处理降镉工程专家组组长,通过设立在龙江河段五道防线的层层削减,约75%的污染物会消弭于龙江之中,进入柳江的镉不会超过三成。
柳州自来水厂负责人称,如果镉超标两倍以下,水厂尚可通过技术处理保证自来水仍符合国家标准,但超过两倍,则无能为力。
2、龙江河镉污染处置
2.1镉的基本特性
这次的污染事故,让我们接触到一种物质重金属。
镉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Cd,原子序数48,原子量112.411,属周期系ⅡB族。
1817年德国F.施特罗迈尔从碳酸锌中发现镉,K.S.L.赫尔曼和J.C.H.罗洛夫也在氧化锌中发现镉,其英文名称来源于拉丁文cadmia,含义是菱锌矿。
镉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10-5%,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主要矿物为硫镉矿(CdS),与锌矿、铅锌矿、铜铅锌矿共生,浮选时大部分进入锌精矿,在焙烧过程中富集在烟尘中。
在湿法炼锌时,镉存在于铜镉渣中。
镉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320.9℃,沸点765℃,相对密度8.642。
有韧性和延展性。
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并失去金属光泽,加热时表面形成棕色的氧化物层。
高温下镉与卤素反应激烈,形成卤化镉。
也可与硫直接化合,生成硫化镉。
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
镉的氧化态为+1、+2。
氧化镉和氢氧化镉的溶解度都很小,它们溶于酸,但不溶于碱。
镉可形成多种配离子,如Cd(NH3)42+、Cd(CN)42-等。
近年来研究证明,无论是从毒性还是蓄积作用来看,镉都将是继汞、铅之后污染人类环境、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个金属元素。
镉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其化合物也大都属毒性物质。
极微量的镉就可对人体造成伤害,1993年世界肿瘤研究机构(IARC)将镉定义为人类致癌物(group I )。
虽然国际上早已将镉列为优先研究的食品污染物,但镉中毒的治疗非常棘手,因为镉在体内的半衰期长达几十年,非常稳定,而且目前也没有特效药物清除体内的镉。
2.2镉污染的处置
含镉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和吸附法。
2.2.1化学沉淀法
目前,沉淀法是处理含镉废水的一种主要方法,该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的优点,在废水处理中应用广泛。
常用的沉淀剂为石灰、硫化物、聚合硫酸铁、碳酸盐,以及由以上几种沉淀剂组成的混合沉淀剂。
当向含镉废水中加入以上几种沉淀剂时会生成Cd(OH)2,CdS,CdCO3的沉淀物,废水的PH对沉淀效果有很大影响。
2.2.2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的固体物质,使水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被吸附在固体表面而除去的方法。
可用于处理含镉废水的吸附剂有:活性炭、风化煤、高炉矿渣、沸石、硅藻土、改良纤维、活性氧化铝等。
这些吸附剂处理含镉废水的机理不尽相同,有的物理吸附占主导,有的化学吸附占主导,有的吸附剂既起吸附作用又起絮凝作用,从其对镉的去除率来看均有良好效果。
2.2.3此次镉污染处置的方法
此次龙江污染处置目前主要使用“弱碱性化学沉淀法应急除镉技术”。
该技术的原理是往江水里投放烧碱或石灰,提高PH值让水呈弱碱性,使镉不溶于水并从水中分离,形成碳酸镉细小小颗粒。
而往江水里投放聚合氯化铝混凝剂,是为了让悬浮在水中的细小颗粒凝固成大颗粒,沉淀到河底。
沉淀到河底的镉,在一段时间内会缓慢释放,但不会影响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2.2.4镉污染处理的后续情况:
当地环保局称,由于当地地形复杂,地下溶洞较多,企业排污容易通过地下溶洞进入河中,专家取证非常困难。
同时表示,污染途径系由于废弃物堆放不规范,导致废液通过溶洞下漏。
然而,1月31日,河池市宣传部门组织媒体对停产整顿的企业进行集中采访,包括金河公司在内的当地冶炼巨头均表示事不关己。
事实上,这已不是当地第一次查不出污染源。
2011年3月,同样是龙江河污染,怀远镇自来水厂受直接影响,导致该镇六千多人生活用水困难,当地环保部门始终未能查出祸端。
至1月25日,河池市应急处置中心称,龙江河水质超标事件污染源已初步查明,污染源来自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及鸿泉立德粉材料厂。
目前,两厂已被勒令停产,相关企业的7名相关责任人已被刑事拘留。
在实际执行中,法律规范形同一纸空文。
“目前在岩溶地区的环保执法检查,多限于对企事业单位‘三废’排放情况的检查,而对于向溶洞排污的问题还未列入重点检查对象,这是一个很大的漏洞。
”
根据河池市环保局的监测,污染事事故被发现之时,拉浪水库的上下游均未发现明显的污染超标。
中科院院士袁道先曾于1960年代对河池的喀斯特地形进行实地勘测,他表示:“拉浪水库下面就有一条地下河。
”在整个广西的岩溶地区,这样的地下河有几百条。
这就意味着如果是通过地下河造成的污染,其源头有可能在数十公里之外。
截止2月5日,由于处置得当,龙江河镉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
柳州市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2月4日上午,糯米滩电站测到的镉浓度超标在1.2倍左右,应急指挥部决定暂时停止向江面投放中和药物。
此前,柳州市内4个自来水厂已紧急进行了工艺改造,官方称有能力将超2倍以下镉浓度的水进行安全处置,确保供应出合格的自来水。
截至2月5日18时环保部门监测数据,龙江西门崖处镉浓度超标1.4倍;龙江与融江汇合处下游3公里处镉浓度为每升0.0050毫克,柳州市河西水厂取水口镉浓度为每升0.0020毫克,柳江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3、镉污染的相关事件
3.1镉污染简介
镉是一种银白色的软金属,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状态存在,一般含量很低,正常环境状态下,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长期过量接触会引起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肾损害,症状以急性肠胃炎等消化道症状为主。
镉可以经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轻度的可以完全康复,重度患者治疗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日本因镉中毒曾出现“痛痛病”状。
镉的国家标准是(每升水镉含量)0.005(毫克)。
3.2镉污染的相关历史事件
1、中国广州中山大学生物科技学院联同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在2006年3至4月期间,抽查化验中港两地市面出售的杨桃,51%镉含量属严重超标;
2、2005年12月15日广东省环保部门检测发现,从孟洲坝电站断面到高桥断面全部超过标准,高桥断面镉超标近10倍。
在随后的一个月内,各媒体纷纷介入,对“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事件进行了密集报道,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也引发了对于企业污水排放治理力度的讨论。
3、2009年8月3日下午4时,湖南省环保厅在浏阳市镇头镇向当地村民代表正式公布了长沙湘和化工厂镉污染事件环境调查监测结论。
结论显示,此次镉污染事件,主要是由于长沙湘和化工厂废渣、废水、粉尘、地表径流、原料产品运输与堆存,以及部分村民使用废旧包装材料和压滤布等造成;
4、2012年1月15日起,广西龙江河宜州拉浪段发现重金属镉超标。
截至1月21日18时,污染事件已造成大约28.1万尾鱼死亡,宜州市怀远镇附近群众生活用水直接受到影响。
3.3事故的反省
广西环保厅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广西全区共有465家重金属排放企业,仅河池市就占约三分之一。
在全国138个重点重金属污染防控区域中,仅河池一市就有三区县入围。
2009年,广西环保厅的排查显示,河池市涉砷行业企业共有108家,其中,通过环保验收的仅有24家。
在河池市南丹县,1980年代初无序的大规模开矿势头发轫,巅峰时期矿厂曾达到676家。
不仅无名无姓的小选矿厂鱼龙混杂,2010年环保部挂牌督办案件中,南丹县3家重金属排放企业均被发现存在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部分含砷生产原料及废渣露天堆放的问题。
而几十年的无序开采,留给了河池71座尾矿库,其中有12座被界定为危、病、险库,一个个宛如定时炸弹,矗立在当地特有的喀斯特地貌上,渗漏、溃坝,安全隐患难以预计。
一个颇堪玩味的细节是,就在龙江镉污染爆发前四天,环保部华南督查中心刚刚到河池进行了一次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情况的现场督察。
而据河池市环保局介绍,2011年10月底,河池市召开涉重金属企业专项整治工作会议,表示用两个月的时间即到2011年底全面提升企业污染防治能力,消除隐患。
在此之前,河池市共有56家企业安装了82套自动在线监控设备,一发现河流重金属超标立即调查。
此举曾被当地媒体赞许为科技监测“紧箍咒”弹响重金属防控“协奏曲”。
而这一切的努力,都随着一场史无前例的镉污染事件爆发深陷尴尬。
重金属污染事故于河池而言,已近乎家常便饭。
2011年8月,河池市南丹县31名儿童被查出高铅血症;2008年10月,河池东江镇一家冶炼厂的含砷废水外溢,导致450多人尿砷超标,时任环保局长等五名干部遭撤职处分。
时间再往前追溯,1999年,河池城东水厂砷污染事件,造成三千多人中毒,污染状况至今仍未消除。
同年6月,暴雨洪水将当地多家选矿厂的废水尾砂冲入大环江,导致大环江受到严重重金属污染,江水漫处,650公顷农田受污,380公顷因绝收而废弃,十年后广西师范学院的专家监测时,沿岸稻田中铅、锌、砷的浓度仍超出国标。
河池市疾控中心的科研人员2011年9月发表的一则报告显示,该市抽检的154份食品样品中,铅含量超标率48.05%,镉含量超标率11.69%,尤其蔬菜、大米、玉米、面粉、干食用菌等受铅的污染相当严重,污染主要来源与工业“三废”排放、污泥、城市垃圾和食品加工中的二次污染有关。
“在河池,要是哪天不吸收点重金属都会觉得不舒服。
”一位河池当地媒体的记者如是调侃。
此次龙江镉污染事件,俨然是沿着此前的车辙重新走了一遍。
目前,河池已经对全市所有涉重企业展开了地毯式排查。
1月31日,这场整治风暴扩大到了广西全区。
河池市环保局称,龙江上游的7家规模冶炼企业都已停产整改。
这些宣称环评合格、甚至达到清洁生产要求的龙头公司,在空前高倍的显微镜面前无不露出诸多瑕疵。
仅以一家名为成源矿冶的公司为例,被要求整改的项目达20项之多。
而吴海悫坦承,这次细致排查之后才发现,龙江河畔乱堆乱放的渣场还为数不少。
而已经被锁定的鸿泉立德粉材料厂,已经在环保部门的眼皮底下“挂羊头卖狗肉”违规冶炼了五年,这也就意味着,那个深不见底的溶洞可能已经以下水排污道的身份存在了五年。
4.结束语:
人类正面临水污染的严峻挑战,其中生活污水是其主要来源,在维系人的生存、保障经
济建设和维护社会发展的自然要素中,水的重要性无须骜述,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世界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的挑战。
中国尤其严重,是世界13个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
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水,可见市政污水和食品废水的产生是多么地普遍,以鹤山市为例,该市工厂多,且以轻纺为主体,多种行业并存、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体系,每天必然会排出大量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如果这些污水不加处理任意排入西江水体,将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污染水体环境,会对以西江为水源的珠三角地区的环境质量、居民生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各大媒体纷纷爆出严重的水污染事件,各级政府逐渐意识到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限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国家主动出台了一系列水环境标准,以遏止大面积水污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