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昌盛街道中心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庄河市教育信息信息中心和我校的办学目标要求,构建由管理到应用的全方位数字化学校,用信息化提升学校整体的管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办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
通过3—5年的努力,完善校园网建设和教育教学应用功能的引进和开发,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实现教育的全面信息化。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一)推进教育管理的信息化
应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图书管理、后勤服务、财务统计等的数字化管理,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公效率,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二)完善学校网站的建设
学校网站是学校信息化的窗口,要充分利用好网站的宣传功能,要做好学校网站的信息发布的工作。对网站栏目重新进行规划,每个栏目的管理具体落实到人。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充分体现学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资源的集成功能、师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舞台功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建立班级博客,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的风采。继续完善各学科教学网站、工作
室,展现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开展网上多项交流。
(三)将教学资源库建设作为数字校园建设的重点项目
进一步优化组合学校现有教育资源,融视频、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为一体,为师生提供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和多层次的教育教学信息服务。以资源共建、共享为原则,实现三种建设方式:
1、学校出资购买部分教学资源库,供教师使用。
2、将每学期要求教师上传的、评比活动中等涌现出来的各类优秀教学资源(比如,课件、网站等)汇集、整理、共享。
3、定期组织教师在教育城域网上收集、整理、共享资源。
(四)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师资培训
1、培训对象:学科教师、管理者。
2、培训内容:围绕“数字校园”,实现从观念到技能到应用的全方位培训。
3、培训目标:让每一名被培训者理解数字校园、喜欢数字校园、用好数字校园。
(五)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和素养
1、以信息技术课堂为主阵地,提高全体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利用第二课堂培养信息技术特长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举办电脑绘画、电子小报制作,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等比赛,为参加国家大赛选拔学生。
2、开设班级博客建设,充体展现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和班级特
色,并进行博客评比。
3、利用专题特色网站,发动学生广泛参与网站的建设和应用,建成红领巾网校,开辟主题式讨论区,开展网上讨论,使学生能进行网上的学习和交流。
四、预期效果
1、学校领导可在办公室中使用电脑,通过远程用户的形式,及时获取学校各方面的最新动态数据及图表曲线,同时,也可作出各种决策及管理。
2、学校的行政人员在学校内部网中实现无纸化办公应用。
3、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尝试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各科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立语文、数学、美术、音乐、自然、社会、思品、英语等学科的多媒体应用研究小组,对各科教材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出适合在多媒体计算机上表现的课堂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备好课,并进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单元教学课件,再在上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提高课件的通用性,然后期末按年级按学科整理好,从而积累丰富的第一手数字化资源。
4、学生可在数字校园的环境中使用多媒体学习系统(如微机室、学校网站等),到校园网上获取自己的学习信息,也可在家中使用标准浏览器访问学校网站,以拓宽知识面。
5、学生家长可以通过访问学校网站,获取学校最新的教学动态、学校重大新闻、学校各种公告通知等。开设家长论坛,让家长们通过
网络沟通思想,交流家庭教育心得,家长还可以通过数字校园查找学生的课表、考试成绩等,家长反馈意见也可通过校长信箱、班主任信箱进行处理。
6、社会用户可以通过访问学校的网站,接受学校的形象宣传,展示学校的精神面貌、教学方针、校友风采等信息。同时可形成区域教学协作和教学经验的交流,传输上级教育部门的最新消息。
五、制度保障
主要需要三项保障:保障师资培训、保障设备运作、保障设备维护。
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制度的检查与落实。
1、制定“数字校园建设评估量规”,依此量规,定期自评,定期自查。
2、定期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讨活动和经验交流会。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我校将高瞻远瞩、理清思路、统筹规划、逐步实施,让数字化校园建设日臻完善。
昌盛街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