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化理论的渊源及理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
• 现代主义的局限在于, 它将整个世界和自己 追求的东西都绝对化、狭隘化了, 因而走向 极端, 陷于绝境, 这就为后现代主义的崛起提 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契机。
• 所以, 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去中心, 提倡多元 发展、互补共存, 以及趋于大众化、平民化 的文化走向等等, 都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并在 某种意义上, 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有着内 在的一致性。
• 事实上,我国在宋代之前,城市实行宵禁,暮鼓 响后,居民就不能夜行,所以许多夜间举行的 公开活动,本身就需要国家以法典的形式,正 式规定下开禁的时间或日期才可能进行。
• 由此,国家就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将民间传统 习俗定为节日,并规定下仪礼甚至意义,所以 “中国节日风俗发展往往受到统治阶级的 干预,这是一些风俗的变异原因,也是中国节 俗的一个发展特点”。
• 狂欢活动同时形成了各种怪诞的风格和各 种喜剧、诙谐、夸张、讽刺的形式。巴赫 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对狂 欢节活动进行了初步分析,形成了“狂欢化” 理论。
•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把世界划分为两 个层次:一层是第一生活或官方世界的“第 一世界”;二层是第二生活、狂欢世界的 “第二世界”,这是他的“狂欢化”理论的 理论前提。
• 而且, 这种二而一的形象, 依据纸牌上人头象 的原则, 上一端要反映在下一端。这一点可 以表述如下两个对立面走到一起, 互相对望、 互相反映在对方眼里, 互相熟悉, 互相理解。”
• 一方面,狂欢式的思维, 把世界颠倒来看, 正 反面一起来看, 把一切表面上稳定、成型的 事物相对化了, 体现出一种交替和变化的精 神, 一种除旧布新的精神, 从而呈现出浓厚的 双重性和未完成性。
狂欢化理论的渊源及理念
巴赫金
• “狂欢化”理论是苏联理论家巴赫金通过 对拉伯雷和中世纪民间诙谐文化(笑文化) 的 研究, 而提出的一种诗学理论。他的这一理 论脱迹于西方民间的笑文化传统,西方笑文 化又源于西方古老的“文化狂欢节”。
• 在这个活动中,所有人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地参与其中,人们化装游行、滑稽表演、吃 喝玩乐、尽兴嬉戏、尽情狂欢,具有全民性, 狂欢与酒神祭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巴赫金 称狂欢的世界为“颠倒的世界”。
• 在狂欢化的文学世界里, 狂欢精神消除了一 切界限, 各种径渭分明的因素非同寻常地排 列组合, 混杂交织, 形成了狂欢体、形象独特 的结构特点。
• “这种形象力图在自身中能包括事物形成 中的两极, 或对照事物中的双方,并且把他们 结合起来, 如诞生—死亡、少年—老年、 上—下、正面—背面、夸赞—斥骂、肯定— 否定、悲剧性—喜剧性, 如此等等。
• 首先,他指出“狂欢节”具有全民参与性特 点。在“狂欢节”上,各种等级身份的人都 打破了平常的等级界限,不顾一切官方限制 和宗教禁忌而在广场、街道化妆游行,滑稽 表演,吃喝玩乐,尽兴狂欢,不论是官方、教会, 还是平民老百姓都呈现出狂欢态。
• 这时,所有的人都暂时超越了官方和俗世的 各种思想观念而置身在原有的生活制度之 外,一切都和第一世界相反,甚至“国王”可 以被打翻在地,小丑可以加冕成“王”。正 像巴赫金所言:“民间文化的第二种生活、 第二个世界是作为对日常生活,即非狂欢节 生活的戏仿,是作为‘颠倒的世界’而建立 的。” 即是说这个第二世界是平民大众的 世界。
• “狂欢”的涵义既可以称为“无所畏惧的 欢快”,又可称为“完全/真正的欢乐”;而且 还暗含另一层涵义:否定一切严肃(包括恐惧) 的东西。“狂欢”的本质意义正在于此。
• 严肃性是官方威慑大众,造成其恐惧心理,使 第一世界的统治神圣化、合法化和固定化 不可缺少的东西,所以它和官方世界的统治 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
• 其次,“狂欢节”具有将人的乌托邦的理想 与现实暂时融为一体,将人的自由存在形式 得以充分展现的特点。
• 在狂欢世界里,平民大众的情绪、意志是主 导的情绪、意志;贵族、官僚、教士的情绪、 意志得到平民化,人人都是一律平等的平民 大众。素日高高在上的官方角色,如面具一 般成为人们可以戏弄的对象。第二世界对 第一世界进行了消解。
• 尽管狂欢节的时间是短暂的, 带有乌托邦色 彩的, 但是它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人对自由平 等的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寄托着对人性 回归的一种期盼。
• 由此看来, 所谓狂欢化的世界感受, 实质上是 一种暂时摆脱了一切压力和束缚, 人性得以 释放的自由感; 是人与人平等相处, 亲昵接 触, 个体融入群体之中而获得力量和信心的 现实感; 是脱冕神圣, 战胜阴暗的严肃性和 恐惧之后的欢快感。这无疑是一种洋溢着 乐观主义精神的怪诞感、滑稽感、喜剧感。
• 最后,“狂欢节”上的狂欢活动也使人感受 到了许多复杂的观念,“死亡、再生、交替 更新的关系始终是节日世界感受的主导因 素。” 在这过程中人们对“死亡”感受尤 其深切。
狂欢化理论的意义
• 可以说,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愿 望,也是人性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向。尽管处于蒙昧 • 阶段早期人类还不可能有自由、平等的意识, 社会 • 生产力的低下也不可能提供合乎人性的生存环 • 境, 但是, 人生来就有渴望不受压抑、没有限制、自 • 自在在、痛痛快快活着这么一种的内在的生命冲 • 动。
• 这种笑打破了第一世界的严肃性,在欢快的 虚拟中,戏仿性地解构了第一世界,从而实现 了第二世界在话语虚拟中对第一世界的征 服。这种“狂欢”的笑正是巴赫金无限向 往的。
• 因为在西方,几千年来,严肃文化(官方文化) 一直在压抑、消解着笑文化(大众文化) ,笑 文化也始终在抗争、解构着严肃文化一统 天下的格局,企图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平民 大众世界。
• 所谓“第一世界”是指人们日常生活的时 空,它是官方(教会和封建国家)统治的、严肃 的、等级森严的秩序世界。在这个世界中, 统治阶级拥有无限的话语权力,而作为被统 治阶级的平民大众则处于被话语统治的地 位,他们感受着来自官方的羁绊和重压。
• “第二世界”指与第一世界对峙的“狂欢 节”的时空。巴赫金对“狂欢节”期间(包 括其他狂欢性质的节日)表现出的下面几个 特点的分析形成了他的“狂欢化”理论。
• 正是在此意义上, 巴赫金的文学观念才具有 了跨越时空的理论价值和意义。巴赫金对 人类的存在拓展了一个审美的生存空间自 由地交往和对话。
中西方狂欢文化不同的表现方式
• (一) 中国狂欢文化的两大特点 • 中国文化中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使得中 国的节日习俗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其中最 重要的一大特点就是“讲究礼仪,礼俗和风 俗紧密结合⋯⋯早期的许多节日风俗就载入 儒家的经典” ,甚至进入官方的礼典,成了上 层统治者“礼乐教化”的一种方式。
• 可见, 统治者和有身份的上等人是不笑之人, 没有自由可言的官方文化, 根本产生不了喜 剧性的笑。而在民间诙谐文化中, 所有官方 文化中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都被脱了冕。
• 在狂欢节的广场上, 在普天同庆的节日里, 在 欢乐的酒筵上,在万民同乐的游艺活动中, 上 下颠倒, 尊卑易位, 。可以说, 是狂欢化的世 界感受, 孕育和催生了拉伯雷小说这样以笑 为特征的怪诞现实主义文学。
• 中国社会长期的、较为稳定的中央集权的 行政模式,使官方能有效地掌控习俗文化的 意识走向和表现形态。因此中国节日风俗 集中反映了官方所提倡的伦理和道德观念, 政教色彩掩盖了原始崇拜中狂热的激情和 巫术信仰,固定化的仪式和礼仪开始了“文 质彬彬”的时代。
• 儒家文化强调“正名”,要求每一个名称在 使用时都应当符合其本质。社会中的每一 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身份、地位,在不同的 场合其身份、地位会有所不同,但他应当把 握一个原则:言行举止应当符合其当时的 “名分”所给定之道。
• 联系拉伯雷的文化语境来看, 一方面是封建 教会的、严肃的、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文化, 另一方面则是与官方文化对立的、渊源流 长的、面向未来的、生生不已的民间诙谐 文化。
• 官方文化是死板的、僵化的、唯我独尊的、 • 等级森严的、面向过去的, 甚至文艺复兴时 期的西方文论仍然明确地这样划界: 悲剧主 人公必须是帝王、亲王或贵族, 喜剧人物只 能是没有官职的平民和下等人。
• 在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之间不分彼此,相互平 等,不拘形迹,自由来往,和谐、融洽、欢乐的 氛围成为社会底层的平民大众的氛围,平民 大众可以从心底里真诚友善地将自己美好 的情愫进行直接迸发。
• 再次,“狂欢节”也是一种展现独特的笑文 化的节日,是人狂态的欢快。巴赫金从构词 角度对“狂欢”进行了解析,他指出,“狂” 指“无所畏惧”,这是狂欢的本质核 心;“欢”(欢快)指它具有消解严肃性(包括 恐惧)的意义。 “狂欢”的话语内涵可以诠 释为“无所畏惧的欢快”。
• 狂欢似一场游戏, 自绝于日常世态人生, 按照 一种理想中的模式, 以一种虚幻化的方式生 存于世。但是, 这种虚幻化, 让生命在一种既 无自然束缚又无社会负重的本真状态之中 为其单纯的存在而存在, 并为此感到由衷的 喜悦。这是狂欢的本质的意义。
狂欢化在文学中的运用
• “ 狂欢化”反对文学的单色调, 主张内容和 形式的开放性, 寻求多种因素不同寻常的综 合, 如各种文类、各种语言、各种手法等的 综合运用。这样以来, 狂欢化提供了一种可 能, 即在文本中建立了一种大型对话的开放 性结构。
• 另一方面, 狂欢式思维带来了构成文学体裁 的新力量, 民间狂欢文化对文学体裁的形成 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不仅决定着作品的内容, 还决定着作品的体裁基础, 而狂欢仪式中纷 繁多类的文化体裁, 带来了文学体裁的多样 性和复杂性。
• 从文学的审美意义上看来, “ 狂欢化诗学” 还原了文学的本真存在, 更新了文学的创造 力。文学不是屈服于个人欲望与权力的意 识形态和政治工具, 文学不是一己的情感表 现和心灵言说, 文学也不仅仅是纯粹的语言 结构体,文学也是人学, 是人之存在的“ 诗性 之思” ,
• “狂欢”遵循“翻了个”的逻辑,创造了一 个“颠倒的世界”,一个由严肃的现实状态 转入游戏状态的虚拟的世界,而游戏是非功 利的,所以人们置身在这个虚拟的游戏中可 以暂时忘记自己的阶级、等级和身份,实现 虚拟中的无阶级与平等。
• 人们通过亲昵的交往、欢快的游戏,创造了 一种笑的氛围,恢复了民间大众的笑。这种 笑是全民的笑,普天同庆的笑,是从万事万物 中取笑,是正反同体的笑,是狂喜的、又是冷 嘲热讽的笑,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埋葬又再生 的笑。
• 这种“身份”制度之森严,使得不同等级、 不同身份的人们之间很难真正平等、无隔 阂地交融在一起。上层阶级囿于礼制和身 份的限制,往往只能以主动参与、“与民同 乐”的方式,以纡尊降贵、恩泽百姓的心态 参与民间活动。他们在节日的狂欢之中也 保持着智识上的理性和冷静。
•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人的自我意识的 觉醒, 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必然愈益强烈。 也正是由于对人性自由发展的追求, 人类的 生活才有了审美的意义。喜剧意识作为一 种审美意识, 它的萌生、发展和演化, 都与人 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密切相关, 也可以说, 喜 剧意识的核心与精神实质, 就是对自由、平 等的向往和追求。
• 在狂欢世界里,人们生活在超教会、超宗教 的状态中,人们在展现生活自身的同时,也展 现了自己的自由存在形式,人们身上的枷锁 和异化消失了,乌托邦的理想与现实暂时融 为一体,两个世界和解、交融、互渗为一个 平等自由的大众世界,这是巴赫金“狂欢” 理论的乌托邦理想。
• 但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中,消解不是目 的,打破第一世界的霸权独语,建立两个世界 的对等关系,最终形成如他描述的这种状况 才是目的:“一切有文化之人莫不有一种向 往:接近人群,打入人群,与之结合,融合于其 间;不单是同人们,是同民众人群,同广场上 • 的人群进入特别的亲昵交往之中,不要有任 何距离、等级和规范,这是进入巨大的躯体。
• 我们看到, 在20 世纪西方现代主义的怪诞风 格中, 某种敌对的、陌生的、异已的和非人 的东西确实被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 所谓 “黑色幽默”的东西, 往往既滑稽而又恐怖, 它所引起的是令人毛骨悚然的笑。黑色幽 默诚然有其深刻独到之处, 但它只有摧毁力, 却并无再生力, 甚至在悲观绝望之中, 连同有 价值的东西也一并轰毁。
• 现代主义的局限在于, 它将整个世界和自己 追求的东西都绝对化、狭隘化了, 因而走向 极端, 陷于绝境, 这就为后现代主义的崛起提 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契机。
• 所以, 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去中心, 提倡多元 发展、互补共存, 以及趋于大众化、平民化 的文化走向等等, 都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并在 某种意义上, 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有着内 在的一致性。
• 事实上,我国在宋代之前,城市实行宵禁,暮鼓 响后,居民就不能夜行,所以许多夜间举行的 公开活动,本身就需要国家以法典的形式,正 式规定下开禁的时间或日期才可能进行。
• 由此,国家就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将民间传统 习俗定为节日,并规定下仪礼甚至意义,所以 “中国节日风俗发展往往受到统治阶级的 干预,这是一些风俗的变异原因,也是中国节 俗的一个发展特点”。
• 狂欢活动同时形成了各种怪诞的风格和各 种喜剧、诙谐、夸张、讽刺的形式。巴赫 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对狂 欢节活动进行了初步分析,形成了“狂欢化” 理论。
•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把世界划分为两 个层次:一层是第一生活或官方世界的“第 一世界”;二层是第二生活、狂欢世界的 “第二世界”,这是他的“狂欢化”理论的 理论前提。
• 而且, 这种二而一的形象, 依据纸牌上人头象 的原则, 上一端要反映在下一端。这一点可 以表述如下两个对立面走到一起, 互相对望、 互相反映在对方眼里, 互相熟悉, 互相理解。”
• 一方面,狂欢式的思维, 把世界颠倒来看, 正 反面一起来看, 把一切表面上稳定、成型的 事物相对化了, 体现出一种交替和变化的精 神, 一种除旧布新的精神, 从而呈现出浓厚的 双重性和未完成性。
狂欢化理论的渊源及理念
巴赫金
• “狂欢化”理论是苏联理论家巴赫金通过 对拉伯雷和中世纪民间诙谐文化(笑文化) 的 研究, 而提出的一种诗学理论。他的这一理 论脱迹于西方民间的笑文化传统,西方笑文 化又源于西方古老的“文化狂欢节”。
• 在这个活动中,所有人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地参与其中,人们化装游行、滑稽表演、吃 喝玩乐、尽兴嬉戏、尽情狂欢,具有全民性, 狂欢与酒神祭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巴赫金 称狂欢的世界为“颠倒的世界”。
• 在狂欢化的文学世界里, 狂欢精神消除了一 切界限, 各种径渭分明的因素非同寻常地排 列组合, 混杂交织, 形成了狂欢体、形象独特 的结构特点。
• “这种形象力图在自身中能包括事物形成 中的两极, 或对照事物中的双方,并且把他们 结合起来, 如诞生—死亡、少年—老年、 上—下、正面—背面、夸赞—斥骂、肯定— 否定、悲剧性—喜剧性, 如此等等。
• 首先,他指出“狂欢节”具有全民参与性特 点。在“狂欢节”上,各种等级身份的人都 打破了平常的等级界限,不顾一切官方限制 和宗教禁忌而在广场、街道化妆游行,滑稽 表演,吃喝玩乐,尽兴狂欢,不论是官方、教会, 还是平民老百姓都呈现出狂欢态。
• 这时,所有的人都暂时超越了官方和俗世的 各种思想观念而置身在原有的生活制度之 外,一切都和第一世界相反,甚至“国王”可 以被打翻在地,小丑可以加冕成“王”。正 像巴赫金所言:“民间文化的第二种生活、 第二个世界是作为对日常生活,即非狂欢节 生活的戏仿,是作为‘颠倒的世界’而建立 的。” 即是说这个第二世界是平民大众的 世界。
• “狂欢”的涵义既可以称为“无所畏惧的 欢快”,又可称为“完全/真正的欢乐”;而且 还暗含另一层涵义:否定一切严肃(包括恐惧) 的东西。“狂欢”的本质意义正在于此。
• 严肃性是官方威慑大众,造成其恐惧心理,使 第一世界的统治神圣化、合法化和固定化 不可缺少的东西,所以它和官方世界的统治 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
• 其次,“狂欢节”具有将人的乌托邦的理想 与现实暂时融为一体,将人的自由存在形式 得以充分展现的特点。
• 在狂欢世界里,平民大众的情绪、意志是主 导的情绪、意志;贵族、官僚、教士的情绪、 意志得到平民化,人人都是一律平等的平民 大众。素日高高在上的官方角色,如面具一 般成为人们可以戏弄的对象。第二世界对 第一世界进行了消解。
• 尽管狂欢节的时间是短暂的, 带有乌托邦色 彩的, 但是它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人对自由平 等的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寄托着对人性 回归的一种期盼。
• 由此看来, 所谓狂欢化的世界感受, 实质上是 一种暂时摆脱了一切压力和束缚, 人性得以 释放的自由感; 是人与人平等相处, 亲昵接 触, 个体融入群体之中而获得力量和信心的 现实感; 是脱冕神圣, 战胜阴暗的严肃性和 恐惧之后的欢快感。这无疑是一种洋溢着 乐观主义精神的怪诞感、滑稽感、喜剧感。
• 最后,“狂欢节”上的狂欢活动也使人感受 到了许多复杂的观念,“死亡、再生、交替 更新的关系始终是节日世界感受的主导因 素。” 在这过程中人们对“死亡”感受尤 其深切。
狂欢化理论的意义
• 可以说,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愿 望,也是人性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向。尽管处于蒙昧 • 阶段早期人类还不可能有自由、平等的意识, 社会 • 生产力的低下也不可能提供合乎人性的生存环 • 境, 但是, 人生来就有渴望不受压抑、没有限制、自 • 自在在、痛痛快快活着这么一种的内在的生命冲 • 动。
• 这种笑打破了第一世界的严肃性,在欢快的 虚拟中,戏仿性地解构了第一世界,从而实现 了第二世界在话语虚拟中对第一世界的征 服。这种“狂欢”的笑正是巴赫金无限向 往的。
• 因为在西方,几千年来,严肃文化(官方文化) 一直在压抑、消解着笑文化(大众文化) ,笑 文化也始终在抗争、解构着严肃文化一统 天下的格局,企图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平民 大众世界。
• 所谓“第一世界”是指人们日常生活的时 空,它是官方(教会和封建国家)统治的、严肃 的、等级森严的秩序世界。在这个世界中, 统治阶级拥有无限的话语权力,而作为被统 治阶级的平民大众则处于被话语统治的地 位,他们感受着来自官方的羁绊和重压。
• “第二世界”指与第一世界对峙的“狂欢 节”的时空。巴赫金对“狂欢节”期间(包 括其他狂欢性质的节日)表现出的下面几个 特点的分析形成了他的“狂欢化”理论。
• 正是在此意义上, 巴赫金的文学观念才具有 了跨越时空的理论价值和意义。巴赫金对 人类的存在拓展了一个审美的生存空间自 由地交往和对话。
中西方狂欢文化不同的表现方式
• (一) 中国狂欢文化的两大特点 • 中国文化中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使得中 国的节日习俗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其中最 重要的一大特点就是“讲究礼仪,礼俗和风 俗紧密结合⋯⋯早期的许多节日风俗就载入 儒家的经典” ,甚至进入官方的礼典,成了上 层统治者“礼乐教化”的一种方式。
• 可见, 统治者和有身份的上等人是不笑之人, 没有自由可言的官方文化, 根本产生不了喜 剧性的笑。而在民间诙谐文化中, 所有官方 文化中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都被脱了冕。
• 在狂欢节的广场上, 在普天同庆的节日里, 在 欢乐的酒筵上,在万民同乐的游艺活动中, 上 下颠倒, 尊卑易位, 。可以说, 是狂欢化的世 界感受, 孕育和催生了拉伯雷小说这样以笑 为特征的怪诞现实主义文学。
• 中国社会长期的、较为稳定的中央集权的 行政模式,使官方能有效地掌控习俗文化的 意识走向和表现形态。因此中国节日风俗 集中反映了官方所提倡的伦理和道德观念, 政教色彩掩盖了原始崇拜中狂热的激情和 巫术信仰,固定化的仪式和礼仪开始了“文 质彬彬”的时代。
• 儒家文化强调“正名”,要求每一个名称在 使用时都应当符合其本质。社会中的每一 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身份、地位,在不同的 场合其身份、地位会有所不同,但他应当把 握一个原则:言行举止应当符合其当时的 “名分”所给定之道。
• 联系拉伯雷的文化语境来看, 一方面是封建 教会的、严肃的、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文化, 另一方面则是与官方文化对立的、渊源流 长的、面向未来的、生生不已的民间诙谐 文化。
• 官方文化是死板的、僵化的、唯我独尊的、 • 等级森严的、面向过去的, 甚至文艺复兴时 期的西方文论仍然明确地这样划界: 悲剧主 人公必须是帝王、亲王或贵族, 喜剧人物只 能是没有官职的平民和下等人。
• 在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之间不分彼此,相互平 等,不拘形迹,自由来往,和谐、融洽、欢乐的 氛围成为社会底层的平民大众的氛围,平民 大众可以从心底里真诚友善地将自己美好 的情愫进行直接迸发。
• 再次,“狂欢节”也是一种展现独特的笑文 化的节日,是人狂态的欢快。巴赫金从构词 角度对“狂欢”进行了解析,他指出,“狂” 指“无所畏惧”,这是狂欢的本质核 心;“欢”(欢快)指它具有消解严肃性(包括 恐惧)的意义。 “狂欢”的话语内涵可以诠 释为“无所畏惧的欢快”。
• 狂欢似一场游戏, 自绝于日常世态人生, 按照 一种理想中的模式, 以一种虚幻化的方式生 存于世。但是, 这种虚幻化, 让生命在一种既 无自然束缚又无社会负重的本真状态之中 为其单纯的存在而存在, 并为此感到由衷的 喜悦。这是狂欢的本质的意义。
狂欢化在文学中的运用
• “ 狂欢化”反对文学的单色调, 主张内容和 形式的开放性, 寻求多种因素不同寻常的综 合, 如各种文类、各种语言、各种手法等的 综合运用。这样以来, 狂欢化提供了一种可 能, 即在文本中建立了一种大型对话的开放 性结构。
• 另一方面, 狂欢式思维带来了构成文学体裁 的新力量, 民间狂欢文化对文学体裁的形成 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不仅决定着作品的内容, 还决定着作品的体裁基础, 而狂欢仪式中纷 繁多类的文化体裁, 带来了文学体裁的多样 性和复杂性。
• 从文学的审美意义上看来, “ 狂欢化诗学” 还原了文学的本真存在, 更新了文学的创造 力。文学不是屈服于个人欲望与权力的意 识形态和政治工具, 文学不是一己的情感表 现和心灵言说, 文学也不仅仅是纯粹的语言 结构体,文学也是人学, 是人之存在的“ 诗性 之思” ,
• “狂欢”遵循“翻了个”的逻辑,创造了一 个“颠倒的世界”,一个由严肃的现实状态 转入游戏状态的虚拟的世界,而游戏是非功 利的,所以人们置身在这个虚拟的游戏中可 以暂时忘记自己的阶级、等级和身份,实现 虚拟中的无阶级与平等。
• 人们通过亲昵的交往、欢快的游戏,创造了 一种笑的氛围,恢复了民间大众的笑。这种 笑是全民的笑,普天同庆的笑,是从万事万物 中取笑,是正反同体的笑,是狂喜的、又是冷 嘲热讽的笑,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埋葬又再生 的笑。
• 这种“身份”制度之森严,使得不同等级、 不同身份的人们之间很难真正平等、无隔 阂地交融在一起。上层阶级囿于礼制和身 份的限制,往往只能以主动参与、“与民同 乐”的方式,以纡尊降贵、恩泽百姓的心态 参与民间活动。他们在节日的狂欢之中也 保持着智识上的理性和冷静。
•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人的自我意识的 觉醒, 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必然愈益强烈。 也正是由于对人性自由发展的追求, 人类的 生活才有了审美的意义。喜剧意识作为一 种审美意识, 它的萌生、发展和演化, 都与人 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密切相关, 也可以说, 喜 剧意识的核心与精神实质, 就是对自由、平 等的向往和追求。
• 在狂欢世界里,人们生活在超教会、超宗教 的状态中,人们在展现生活自身的同时,也展 现了自己的自由存在形式,人们身上的枷锁 和异化消失了,乌托邦的理想与现实暂时融 为一体,两个世界和解、交融、互渗为一个 平等自由的大众世界,这是巴赫金“狂欢” 理论的乌托邦理想。
• 但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中,消解不是目 的,打破第一世界的霸权独语,建立两个世界 的对等关系,最终形成如他描述的这种状况 才是目的:“一切有文化之人莫不有一种向 往:接近人群,打入人群,与之结合,融合于其 间;不单是同人们,是同民众人群,同广场上 • 的人群进入特别的亲昵交往之中,不要有任 何距离、等级和规范,这是进入巨大的躯体。
• 我们看到, 在20 世纪西方现代主义的怪诞风 格中, 某种敌对的、陌生的、异已的和非人 的东西确实被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 所谓 “黑色幽默”的东西, 往往既滑稽而又恐怖, 它所引起的是令人毛骨悚然的笑。黑色幽 默诚然有其深刻独到之处, 但它只有摧毁力, 却并无再生力, 甚至在悲观绝望之中, 连同有 价值的东西也一并轰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