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轶闻趣事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轶事
一.全是数字的对联:
郑板桥作县令,微服暗访,体察民情。

见一家人门上一副稀奇古怪的对联: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
郑板桥马上派人送给他白米、衣物。

从人问之。

郑曰:“这户人家缺衣少食,没有东西过年啊!”
二.英文字母的对联:
解放前,一位数学老师劳累致死,有一位与他要好的英文老师送了这样一幅对联:
为X、Y、Z送了君命;叫W、F、S依靠何人?
X、Y、Z是数学中常用的未知数,W、F、S分别是英文字母wife、father、son的第一个字母。

道出了旧社会教师生活的艰辛。

三.讽刺贪官的对联:
1.从前,有一个官吏,贪得无厌,常借自己的生日向老百姓搜刮财礼。

当地的一个穷秀才写对联相赠:
大老爷做生,金也要,银也要,铜钱也要,红黑一把抓,不分南北;
小百姓该死,稻未熟,麦未熟,高粱未熟,青黄不接,哪有东西?
2.清末著名小说家吴茧人在他所著的《俏皮话》一书中,辑有一联: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借以讽刺李鸿章和翁同龢。

清光绪年间,李任文华殿大学士,权当宰相,其家安徽合肥;户部尚书(相当于更古一些年代的“司农”)翁(江苏常熟人)
二人聚敛经年,家资逾万。

时人恨之切齿。

3.有些对联很难说是意义完整的句子。

例如: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这副隐字讽刺谜联,上联不成句子,下联不成句子,合起来也不成句子,但是上联有含义,下联有含义,合起来意义更明显(忘八/ 无耻)。

四.趣联:
1 .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为招天下英雄,在他开的理发店前挂出这样一幅对联:“磨砺以须,天下有头皆可剃;及铎而试,世间妙手等闲看。

”翼王石达开嫌此联气魄不大,难以引人注意,便提笔改为:“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铎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贴出后,生意兴隆,不仅剃头的多了,还引来不少英雄豪杰投奔。

2. 清末民初广东的所谓“公局”机构,专事欺压群众。

有人将二字拆开,成一联:
八面威风,转个弯私心一点;
大模尸样,钩入去有口难言。

3. 南京莫愁湖有个胜棋楼。

据说,明朝朱元璋同徐达在这里下棋打赌,结果徐达胜。

人言可信,我始欲愁,仔细商量,风吹皱一池春水;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如何结果,浪淘尽千古英雄。

4.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自幼聪明过人,能诗善对。

一年夏天,于谦从江里洗澡回家后,母亲给扎了两只羊角辫。

街坊一恶少见了耍笑他说:
蛇头忽地生龙角。

于谦反唇相讥道:
狗嘴岂能长象牙!
5. 湖北黄陂县有个山村四面环山,分别是卧虎台、白豹山、鹿耳山和福马山。

清末有秀才以此出联:
山寨巍峨,虎、豹、鹿、马环四面。

民国年间,有一青年学生在武汉乘船游玩,对出了下联:
江流浩荡,龟、蛇、鹤、鹦列两旁。

6.明朝翰林大学士解缙堪称诗词名家,他自幼聪明好学,7岁能诗善文,而且生性刚直。

一次,告老还乡的李尚书不信解缙有此高才,他宴请几个权臣显贵作诗,派人叫解缙前来应对,想有意当众奚落他一番。

解缙来到李府,只见大门紧闭。

家丁说主人吩咐要他从小门进入,他站在大门口硬是不走小门。

李尚书闻情走来大声说:“小子无才嫌地狭。

”解缙随即答:“大鹏展翅恨天低。

”尚书听了大吃一惊:呵,这小子口气倒不小。

忙命人打开中门相迎。

刚入席,一权贵便想借题嘲笑他母亲在家做豆腐、父亲挑上街叫卖的贫寒身世,对他说:“听说才子能出口成对,今日请你以你父母职业为题如何?”解缙听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肩挑日月上街卖,手把乾坤日夜磨。

”众人听了,无不拍案叫绝。

那权贵却鱼骨梗喉似的上下不安。

另一显贵见解缙身穿绿袄,便出一上联讥讽他:“井里哈蟆穿绿袄。

”解缙见那人身穿红袄,灵机一动说出下联:“锅中螃蟹着红袍。

”那显贵听了暗想:
这小子好厉害,我把他比作活哈蟆,他却把我比作死螃蟹。

但又无理发泄,只好自认倒霉。

酒过三巡,尚书欲压服解缙,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说:“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缙听罢,用脚在地上一顿说:“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口气比他还高。

尚书奈何不得,啼笑皆非。

7.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

除夕夜,这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行节俭事,过淡泊年。


村上有位老学究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上一字,成了:“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8.清代文学家李调元,幼时思维敏捷,一次先生授课时见他挠痒,先生便挖苦说:“搔搔痒痒,痒痒搔搔,不搔不痒,不痒不搔,越搔越痒,越痒越搔。

”李听了很生气,眼珠一转随口对曰:“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先生逗学生,反被学生辱骂,非但不恼火,却当众对学生大加赞赏。

9。

佛言不可说不可说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
这是明荆州太守袁箨庵(于令)罢官后,流寓金陵,落魄不得意时所写的门联。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有“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

《论语·卫灵公》有“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此联用语,出自经典,
但已经改写,故不是集句。

妙在庄重中有调侃,不言中有牢骚。

上下联各有三字重复一次,可以加强语气。

10.相逢尽是弹冠客
此去应无搔首人
清朝董邦达在北京理发店中写了这副对联,某亲王大为赞赏,从此他的书画闻名京师(《楹联续话》卷四)。

这副对联好在既隐喻理发,又隐喻当官。

梁沈约《郊居赋》有“或辞禄而反耕,或弹冠而来仕”。

弹冠客就是当官者。

宋陆游《秋晚登城北门》有“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搔首是无可奈何之状。

理了发,当官有望,万事如意,弹冠相庆。

11.有客醉无客睡福简简吁可愧
长歌粗短歌疏诗平平聊自娱
梁章钜曾写过的一副用韵联(《楹联丛话》卷十二)。

此联挂在"藤花吟馆",记录了他在58岁引疾归里后在福州的生活和自我评价,对联用韵,并非必要,但用了韵,读起来更入调。

十年后他又将此联作了修改: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此联挂在浦城的"草堂",时年68岁(《楹联续话》卷二)。

12.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祗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以多
这是清郑板桥六十自寿联(《楹联丛话》卷十二)。

此联虽系述怀言志,却写得生动活泼,其中有养生之道,经验之谈,显示了郑板桥的个人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