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摘要:我国的通货膨胀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虽然国家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方法来控制通货膨胀率,但其所带来的效果不是很明显,通货膨胀依旧还有着日益加剧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式进行分析,阐明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并在一定基础上提出相适应的建议及治理措施。
关键字:通货膨胀,供求失衡,经济效应,治理措施,宏观调节。
一、通货膨胀定义及其产生原因
通货膨胀指的是总体物价水平出现持续、大幅的上涨,也等于说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大于实际需求,货币持续贬值的过程。而我们则可以通过消费物价指数(CPI=当期总的市场价值/基期总的市场价值)、批发零售物价指数(WPI)、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IDP)等衡量指标来衡量通货膨胀的速度。一般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通货膨胀率界定在3%,在3%以下就是缓和通胀,而超过3%就是宏观经济过热的信号。
从原因的角度来看,货币发行过度、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都可能成为引发通货膨胀的诱因,相比之下,总供求失衡引发的通货膨胀更为常见,具体又可以分为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1. 货币供给的增加:在较大的贸易顺差以及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背景下,人民币在国际社会存在较大的升值压力(特别是美国施加的压力),中国只能通过买入美元(卖出本国货币),增加货币供应来保持币值稳定。但是如此大规模的注入流动资金的做法将会引发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风险,这种风险无法避免,而且随着货币供给量投放的增加而增大。
2.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在总供给水平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如果总需求过度增加,使得经济中的商品和劳务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就会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引发通货膨胀。所以,任何总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
如图1所示:在一条现实中短期的总供给曲线中,在未充分实现就业前,总需求的增加会拉动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的同时上升,而假设初始的总需求曲线为AD0,总需求水平的提高,使得总需求曲线像右移动到AD1的位置,而产出水平则增加到Y1,价格水平提高为P1。而Y1已经是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假设再进一步增加总需求,总需求曲线从AD1右移到AD2,可以看出均衡产出没有增加,结果是价格水平从P1提高到P2。
中国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自对投入工厂、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原材料和其他商品的庞大需求。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3.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是企业定价的重要依据,如果由于某种外来冲击,比如石油价格上升、农产品歉收,使得经济中的成本大幅度上升,则会导致价格水平提高,引发通货膨胀。
如图2所示:初始的总供给曲线为AS0,均衡产出和价格水平则分别为Y0和P0,由于外来冲击,生产成本增加,导致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到AS1的位置,相应的,均衡产出水平降为Y1,而价格水平从P0上升为P1。
中国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能源推动。中国已经拉开了新一轮的能源价格调整大幕,能源价格全面上升。成品油价已经创出历史新高。除天然气外,各地启动新一轮水价上涨。另一大产品“电”,也传出了国家发改委日前已就销售电价调整方案与各省开展商讨工作的消息,国家部分地区部门将会上调电价(特别是耗能多的企业工业区)。
今年国家把稳定物价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但从目前价格形势看,货币政策转向使需求拉动型物价上涨压力有望逐步减缓,但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消除。一是输入性通胀有增无减,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扬。今年一季度我国原油进口平均价格为93.7美元/桶,同比上涨24.3%;铁矿砂进口平均价格为156.6美元/吨,同比上涨59.5%;
Y
Y0 Y1 P
P1
P0 图2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Y
Y0 Y1 P0 P1
P2
图1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大豆进口均价为每吨573.9美元,上涨25.7%。二是石油类农资、劳动力成本推动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依然存在。我国食品价格同比增幅连续上扬,一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0%,拉动CPI上涨3.45个百分点,贡献率仍高达68.4%。三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超出预期。受大宗初级产品价格快速上涨等因素影响,目前工业生产者价格(PPI)涨幅较大,一季度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上涨7.1%,涨幅创出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上述因素使得保持上半年物价面临较大上涨压力。
4.结构性的通货膨胀:无论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还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都可以归结为总供给和总需求总量不平衡所形成的通货膨胀,实际上,如果总供给和总需求在结构上不匹配,也会造成通货膨胀,这类通货膨胀成为结构性通货膨胀。这个理论揭示了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大致平衡的情况下,一国完全有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而现实的确如此,一国的经济发展都是伴随着某种程度的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也不可能长期地稳定不变。
二、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通货膨胀经济效应主要有两个方面:
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首先,通货膨胀将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即使就业工人的货币工资能与物价同比增长,在累进所得税下,货币收入增加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税率的上升也会使工人的部分收入丧失。也就是这一年人们口中嚷嚷的“什么都涨了就是工资不涨”,其实工资是涨了的,可是其涨幅没有物价涨幅大,物价不要交税,而工资达到一定水平要交税导致收入减少。其次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只要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就为负值。人们把钱存在银行里虽然有利率但其还是在贬值,就是因为通货膨胀率过大而冲销了银行的利率。看中国现在的行情,与其把钱存银行或购买国债之类的那样慢慢缩水,还不如把流动资金拿出来砸到房地产上,总供给和总需求摆在那儿,中国的房价近期不会降,而且房子是固定资产,他的价值不会随着通货膨胀而减少,这种投资会比存银行更明智。
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在短期,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可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需求带动生产,社会总需求多了企业就会增加对需求品的生产,产出增加,生产水平提高;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却会导致产出水平的下降,成本增加,企业没有太多资金投入生产,只将原先准备资金投入,这样产出自然减少,产出水平也会相应的下降。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是清楚的,正如它对产出的影响,要生产的产品多了,就要适当的增加劳动力从而刺激就业、减少失业;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在通常情况下,会减少就业。在长期,因为有供需平衡,上述影响产量和就业的因素就都会消失。
三、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危害)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近两年发行了巨量货币,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面对巨大数量的超发货币,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严重的通货膨胀渐渐到来。然而通货膨胀这个经济现象从来都是不受欢迎的,因为它总是让少数人获利而大多数人受到损失,可以肯定的说,通货膨胀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通货膨胀越严重,对经济造成的负面的影响就越大。而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可以总结为通货膨胀引起了不合理的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降低经济运行效率。其中再分配有利于政府部门,不利于居民;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浮动收入者,不利于固定收入者。由于通货膨胀导致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不断变化,增加了经济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