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静脉血压
![静脉血压](https://img.taocdn.com/s3/m/9cbeda1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c.png)
分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心静脉压
外周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CVP)是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正常成人中心静脉压约为4~12cmH2O柱。中心静 脉压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①心脏泵血功能:如果心脏泵血功能良好;能及时将回流入心脏的血液射入动脉,则中心静脉压较低。反之, 如果心脏泵血功能减退(如心力衰竭、心肌损害),中心静脉压将会升高。
感谢观看
影响因素
在体循环中,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的压力梯度。压力梯度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的 收缩力但也受体位、呼吸运动、骨胳肌的收缩和静脉瓣膜的影响。
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间的压力梯度是心室收缩和舒张形成的动一静脉压力梯度的一部分,如果心室收 缩力强,搏出量大,则心舒期室内压明显降低,有利于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液回流,中心静脉压降低,外周 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的压力梯度增大,则静脉回流量增加。反之,心力衰竭时,搏出量减少,心舒期室内压明显 升高,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间的压力梯度减小,致使静脉回流量大大减少。故右心衰竭时,右心室收缩力 减弱,使中心静脉压升高,外周静脉回流受阻,导致外周静脉压和毛细血管血压升高,造成静脉系统淤血和水肿。 左心衰竭时,引起左心房和肺静脉压升高,造成肺淤血和肺水肿。
②静脉回流进度:如果静脉回流速度加快(如输血、输液过多或超过心脏负担时),则中心静脉压升高;反之, 如果静脉回流速度减慢(如血量不足或静脉回流障碍),则中心静脉压降低。可见,中心静脉压反映心脏的功能状 态和静脉回心血量的多少。临床上治疗休克时除了观察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可作为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的指 标。
静脉血压
血液在静脉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
01 分类
目录
02 影响因素
循环系统考试题及答案
![循环系统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5872e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2.png)
循环系统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A. 心房B. 心室C. 窦房结D. 房室结答案:C2. 心室舒张时,心房收缩,心房血液进入心室的时期是:A. 心室收缩期B. 心室舒张期C. 心房收缩期D. 心房舒张期答案:B3. 正常情况下,心室的充盈主要取决于:A. 心房收缩B. 心室舒张C. 心室收缩D. 心房舒张答案:B4. 心室收缩时,心房处于:A. 收缩期B. 舒张期C. 等容收缩期D. 等容舒张期答案:B5. 心室等容收缩期是指:A. 心室肌开始收缩至半月瓣开启B. 半月瓣开启至半月瓣关闭C. 半月瓣关闭至房室瓣开启D. 房室瓣开启至半月瓣开启答案:A6. 心室等容舒张期是指:A. 半月瓣开启至半月瓣关闭B. 半月瓣关闭至房室瓣开启C. 房室瓣开启至半月瓣开启D. 房室瓣关闭至半月瓣开启答案:D7. 心室充盈期是指:A. 心室舒张期B. 心室收缩期C. 心房收缩期D. 心房舒张期答案:A8. 心室射血期是指:A. 心室舒张期B. 心室收缩期C. 心房收缩期D. 心房舒张期答案:B9. 心室充盈主要取决于:A. 心房收缩B. 心室舒张C. 心室收缩D. 心房舒张答案:B10. 心室充盈的次要因素是:A. 心房收缩B. 心室舒张C. 心室收缩D. 心房舒张答案:A二、多选题1.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包括:A. 心率B. 心肌收缩力C.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D. 心室舒张末期压力答案:ABC2. 影响心肌收缩力的因素包括:A. 后负荷B. 前负荷C. 心肌收缩力D. 心肌收缩速度答案:BCD3.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包括:A. 静脉血管的顺应性B. 静脉内压力C. 静脉回流阻力D.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答案:ABCD4.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包括:A. 心输出量B. 外周阻力C. 动脉血管的弹性D. 血液的粘稠度答案:ABCD5. 影响脉搏的因素包括:A. 心率B. 心室收缩力C. 动脉血管的弹性D. 外周阻力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心脏的泵血功能主要取决于心肌收缩力。
中心静脉压过高可反映心功能不健全或回流量过多
![中心静脉压过高可反映心功能不健全或回流量过多](https://img.taocdn.com/s3/m/db678b83581b6bd97e19ea1d.png)
中心静脉压过高可反映心功能不健全或回流量过多(如输液过快)超过心脏负担能力。
中心静脉压过低则反映血容量不足或回流障碍。
若心脏射血能力较强,能及时将回流入心脏的血液射入动脉,则中心静脉压较低;反之则中心静脉压升高。
另一方面,静脉回心血量增加或静脉回流速度加快,中心静脉压也升高。
血压反映的是心脏射血能力和血管阻力。
总结:中心静脉压高,血压低: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过多解释:心脏射血能力弱中心静脉压高,血压正常:容量血管过度收缩解释:心脏射血能力好中心静脉压正常,血压低: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中心静脉压低,血压正常:血容量不足代偿期中心静脉压低,血压低:血容量严重不足失代偿期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果心脏射血能力较强,能及时地将回流入心脏的血液射入动脉,中心静脉压就较低。
反之,心脏射血能力减弱时,中心静脉压就升高。
另一方面,如果静脉回流速度加快,中心静脉压也会升高。
因此,在血量增加,全身静脉收缩或因微动脉舒张而使外周静脉压升高等情况下,中心静脉压都可能升高。
可见,中心静脉压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又一指标。
临床上在用输液治疗休克时,除需观察动脉血压变化外,也要观察中心静脉压的变化。
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变动范围为4~12cmH2O。
如果中心静脉压偏低或有下降趋势,常提示输液量不足;如果中心静脉压高于正常并有进行性升高的趋势,则提示输液过快或心脏射血功能不全。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是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通过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置管测得,它反映右房压,是临床观察血液动力学的主要指标之一,它受右心泵血功能、循环血容量及体循环静脉系统血管紧张度3个因素影响。
测定CVP对了解有效循环血容量和右心功能有重要意义。
正常值为0.49-1.18Kpa(5-12cmH2O)。
中心静脉压的大小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血液循环 第3节 血管生理
![血液循环 第3节 血管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bba5d8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c.png)
心血量之间的关系。在临床上输液时,如果CVP升高, 提示输液过快或心脏射血功能不全;CVP降低,提示输 液不足。
2.外周静脉压
各器官静脉的血压称为外周静脉压
28
3.重力对静脉血压的影响 直立时:由于血液本身
35
3.动-静脉短路: 主要存在于手掌、足底、耳廓等处。
路径:微A →动-静脉吻合支→微V 特点:管壁厚,流速快,一般不开放,完全无 交换作用。 作用:控制皮肤散热量,调节体温。
36
(三)微循环血流的调节
1. 代谢产物的作用:
局部代谢产物↑ → 后微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
↑
↓
微循环血流↓
真毛血管开放
的动力取决于组织液和毛细淋巴管中淋巴液之间 的压力差。 (二)淋巴液回流的生理意义
1.回收蛋白质 2.运输脂肪及其它营养物质 3.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4.清除组织中红细胞,细菌及其它微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真毛细血管关闭
微循环血流↑
↑
↓
后微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 局部代谢产物↓
2. 微A、后微A、微V还受交感神经支配
37
(四)血液和组织血液之间物质交换 1.扩散(溶质分子); 2.吞饮(大分子的物质,如蛋白质); 3.滤过和重吸收(组织液的生成)
38
六、组织液的生成
(一)组织液的生成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的滤过力量和重吸收的力量之
指微静脉。舒缩活动影响毛细血管前、后阻力的 比值,改变血管内和组织间隙内的分配。 7.容量血管(capacitance vessel)
生理静脉血压与静脉血流知识点归纳
![生理静脉血压与静脉血流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e40fb8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0.png)
生理静脉血压与静脉血流知识点归纳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生理静脉血压与静脉血流:核心知识点详解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是心血管生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维持人体血液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理学每章重点概括(知识梳理)
![生理学每章重点概括(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a098f70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c.png)
(每章重点的概括,不是很详细,可以快速阅读,查漏补缺~~~)(一)绪论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2. 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多细胞机体而言,整体所处的环境叫外环境,而构成机体的细胞所处的环境叫内环境。
当机体受到刺激时,机体内部代谢和外部活动,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反应.反应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
3. 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
考生自己注意总结后面各章节学到自身调节。
4. 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调节形式,特点是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
5.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
6. 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生理活动都是正反馈。
考生自己注意总结后面各章节学到的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体镶嵌模型.基本内容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③寡糖和多链糖.2.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⑴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可以自由通过脂质双分子层,因此,可以在细胞两侧自由扩散,扩散的方向决定于两侧的浓度,它总是从浓度高一侧向浓度低一侧扩散,这种转运方式称单纯扩散。
正常体液因子中仅有O2、CO2、NH3以这种方式跨膜转运,另外,某些小分子药物可以通过单纯扩散转运。
⑵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浓度高向浓度低处转运时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转运,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因此,可以把易化扩散理解成"帮助扩散"。
什么结构发挥"帮助"作用呢?--细胞膜蛋白,它既可以作为载体将物质从浓度高处"背"向浓度低处,也可以作为通道,它开放时允许物质通过,它关闭时不允许物质通过。
最新医学记忆口诀+医学趣味记忆法口诀精要(最全的)
![最新医学记忆口诀+医学趣味记忆法口诀精要(最全的)](https://img.taocdn.com/s3/m/70cd5ff57c1cfad6195fa72c.png)
3 各热型及常见疾病败风驰化脓肺结,[败血症,风湿热,驰张热,化脓性炎症,重症肺结核] 只身使节不规则。[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风湿热,结核病,不规则热] 大寒稽疾盂间歇,[大叶肺炎,斑疹伤寒和伤寒高热期,稽留热]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间歇热] 布菌波状皆高热。[布鲁菌病,波状热][以上热型都是指高热] 百凤持花弄飞结,只身使节不规则。大汗积极雨间歇,步军薄装皆高热。
4。激素的一般特征:无管、有靶、量少、效高
5。糖皮质激素对代谢作用:升糖、解蛋、移脂
6。醛固酮的生理作用:保钠、保水、排钾等等。
7。植物性神经对内脏功能调节交感兴奋心跳快,血压升高汗淋漓,瞳孔扩大尿滞留,胃肠蠕动受抑制;副交兴奋心跳慢,支气管窄腺分泌,瞳孔缩小胃肠动,还可松驰括约肌。
二 生物化学
10.章鱼弹射 左心衰发生原因:章(张)肺泡张力增高鱼(瘀)肺瘀血弹(弹)肺泡弹性减退射(射)肺循环压力增高对呼吸中枢的反射性刺激
11.缩缩顿卧 左心衰发生机制:缩冠状动脉,缩气管,顿呼吸中枢,仰卧位
12.斑斑单是斑 玫瑰两伤寒 是妈求真药 热风无二全
13.皮疹分类:斑(斑)斑疹,斑(斑)斑疹伤寒,单(丹)丹毒,是斑(湿斑)风湿性多形性红斑
6。钾离子对心电图的影响之简单记忆我们可以将T波看成是钾离子的TENT(帐篷),血钾浓度降低时,T波下降,甚至倒置,出现U波;血钾浓度升高时,T波也升高。
静脉血压与血流概述
![静脉血压与血流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03fd8897fd5360cbb1adb92.png)
例如: 长期站立 + V瓣膜 的损伤→下肢V曲 张。
(5)呼吸运动: 吸气
↓ 胸廓↑
↓ 胸 内 负 压↑
↓ 心房 + 大V扩张
↓ 心房与V压差↑
↓ V回心量↑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体循环平均压↑ 心缩力(心泵)↑
静脉回流量
↑ ↑
骨骼肌节律收缩(肌泵)↑ ↑
颈V怒张、肝大、下肢肿←V回流量↓←中心V压↑
(3)体位:直立→V回心量↓(约多容纳500ml)
卧位→V回心量↑
例:①患肢抬高→利V回流,防水肿 ②心衰取半卧位→下肢V回心量↓
③久蹲突站→血滞留下肢→V回心量↓→心输 量↓→Bp↓→脑、视网膜供血不足→暂时收缩 的挤压:
⑵影响因素:射血能力、V回心血量
中心静脉压与动脉血压变化的意义
-----------------------------------------------------
中心V压 动脉血压
意
义
-----------------------------------------------------
↓
呼吸运动(呼吸泵)↑
↑
体位:卧→立
↓
(头部回流↑下肢回流↓)
立→卧
↑
(头部回流↓下肢回流↑)
↓
血容量不足
↑
↓
射血功能↓
(二)静脉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1.静脉回流 V回流主要取决于:
外周V压与中心静脉压之差:大→多
小→少
2.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1)体循环平均压↑→V回流量↑ 如:循环血量↑、血管容量↓→V回流量↑
中心静脉压降低回心血量增加的机制
![中心静脉压降低回心血量增加的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3b63238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4.png)
中心静脉压降低回心血量增加的机制1.引言1.1 概述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在静脉回流至右心房之前的静脉血液压力。
CVP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心脏前负荷的状态,对维持心血管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降低中心静脉压可以增加回心血量,即心脏每分钟向全身组织和器官供应的血液量。
这一机制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内科、外科和重症监护患者,在提高心功能、加速血液循环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降低中心静脉压以增加回心血量的机制涉及多个方面。
首先,降低中心静脉压可以减少右心室的后负荷,降低心脏负担。
这使得右心室能够更加轻松地将血液推送到肺循环中,从而增加了左心室的充盈。
其次,在降低中心静脉压的过程中,周围静脉血管的舒张也会发生,这有助于静脉回流的增加。
这种舒张使得周围组织的静脉容量增加,从而增加了回心血量。
此外,降低中心静脉压还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抑制肾脏反射性地增加心率和心肌收缩力,进一步增加回心血量。
综上所述,降低中心静脉压可以通过减少右心室负荷、增加周围静脉容量以及通过神经调节机制来增加回心血量。
这一机制对于维持心血管稳定、改善器官灌注以及处理一些临床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一步研究中,我们需要深入探索降低中心静脉压带来的回心血量增加机制,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中,我们将对中心静脉压降低回心血量增加的机制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将概述中心静脉压和回心血量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的重要性。
其次,我们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正文部分将重点讨论中心静脉压降低回心血量增加的机制。
在要点1中,我们将探讨中心静脉压降低对心脏充盈的影响,包括中心静脉压对心脏舒张和收缩过程的影响以及回心血量的变化情况。
在要点2中,我们将进一步分析中心静脉压降低引起回心血量增加的机制,包括静脉血流重分布和静脉回流增加等方面的作用机制。
血管生理-动脉血压与静脉血压
![血管生理-动脉血压与静脉血压](https://img.taocdn.com/s3/m/1c5c691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1a.png)
心脏的舒缩活动导致动脉压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引起动脉管壁的扩张和回缩,称 动脉脉搏。
脉搏波的传播速度比血流速度快得多
脉搏波传播速度与动脉管壁的弹性呈反变关系 ✓ 组成 上升支:心脏快速射血时血压升高管壁骤然扩张引起;反应射血速度、心输出量、外周 阻力大小 下降支:前段形成在心室射血后期 降中波:心室舒张时血液倒流形成的折返波 降中狭:主动脉瓣关闭的瞬间
表示方法: kPa,mmHg,cmH2O 1 mmHg=0.133 kPa ,1 cmH2O = 0.098KPa
➢血压的特点
• 从动脉到静脉血压逐段降低 • 血压的降落率是不均匀的,在小
动脉降落速度最快。 • 大动脉血压随心缩舒而波动,毛
细血管和静脉血压无波动
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
一、动脉血压 概念:动脉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测量:以肱动脉血压代表机体的动脉血压
2、心脏收缩力量
心脏收缩能力增强时,搏出量增多,心室射血后余血量减少,心 室舒张时压力低,回心血量增多。 减弱时则相反。
3、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肌肉泵工作的条件:静脉瓣膜完 整和骨骼肌节律性的收缩舒张
长期站立或静脉瓣膜的损伤→下 肢静脉曲张。
立正久站→下肢静脉回心血量↓+ 精神紧张→虚脱
4、呼吸运动
√D. 脉压增大
E. 脉压减小 8. 下肢肌肉运动时节律性地挤压下肢静脉,作用是: A. 驱使静脉内的血液向心脏和毛细血管两个方向流动 B. 是人在立位时下肢静脉血回流的唯一动力 C. 可减少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压力差 D. 可增加下肢组织液的生成
静脉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静脉回流及其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5a23306f1eb91a37f1115c61.png)
静脉回流及其影响因素单位时间内静脉回流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
故凡能影响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和静脉阻力的因素,均能影响静脉回流。
1 心脏收缩力量如果心脏收缩力量强,射血时心室排空完全,剩余血量少,中心静脉压低,那么其抽吸新房和大静脉血液流回心室的力量就越大,静脉回流的量就多,反之则少。
2 体位改变当身体由卧位转为直立位时,由于血液的重力作用,心脏部位以下的静脉扩张,容纳血量增多,回心血量减少。
如果站立时间过长,会使下肢和腹腔静脉容纳血量增多,回心血量减少。
反之,人由直立位转为卧位时,由于血液失去了重力的作用,静脉回流将加速。
体位对静脉回流的影响,在高温环境和体弱者身上更为明显。
3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人体在站立位时,若下肢肌肉进行运动,特别是节律性的收缩与舒张,可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当肌肉收缩时,会挤压肌肉内的静脉血管,使静脉回流加速;当肌肉舒张时,静脉内压力降低,有利于微静脉和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入静脉,使静脉充盈。
而且静脉内有瓣膜,骨骼肌收缩时瓣膜开启,静脉血液流向心脏,而在肌肉舒张时瓣膜关闭,血也不能倒流。
骨骼肌的这种节律性的收缩与舒张,犹如对静脉内的血液起着泵的作用,称为”静脉泵“或”肌肉泵“(muscle pumb)。
在较长时间剧烈运动结束时,如果骤然停止并站立不动,由于肌肉泵消失,加上重力作用,会使大量静脉血沉积于下肢的骨骼肌中,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随之减少,动脉血压迅速下降,使脑部暂时供血不足而出现晕厥,这种现象称为重力性休克(gravitational shock)。
为了避免重力性休克,在剧烈运动后,应继续慢跑或走一段时间,以利用肌肉泵的作用,促进静脉血回流。
4 呼吸运动呼吸运动会影响中心静脉压,进而影响静脉回流量。
吸气时胸内压降低即负压增大,有利于静脉回流;呼气时则相反;而在憋气时,由于胸内压显著升高,使静脉回流受阻,常表现为面红耳赤,颈静脉怒张,如果憋气时间过长,会导致心输出量大幅减少,脑部供血不足,出现晕厥。
简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简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f09bfbe13186bceb19e8bb93.png)
1、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体在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
2、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3、反馈: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的输出变量反过来回输给控制部分,并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称为反馈。
4、阀刺激:具有这种临界的刺激,称为阀刺激,强度小于阀值的刺激为阀下刺激,强度大于阀值的刺激为阀上刺激。
5、动作电位:当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的两侧存在电位的极刑即发生暂时迅速的倒转,称为动作电位。
6、单收缩:肌肉接受一次短促的刺激时,产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进行一次收缩,称为单收缩。
7、分压:是指混合气中各组成气体所具有的压力,它可用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乘以各组成气体在混合气体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来求得。
8、脉压: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
9、氧亏:运动时,由于吸氧量不能满足运动的需氧量而出现的氧的亏缺,为氧亏。
10、氧容量:使血液人为地达到最大限度的氧化时所显示的值叫做氧容量。
11、呼吸商:又称气体交换率,指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释放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的体积之比或摩尔数之比,即指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和吸收的O2的分子比。
12、每分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所输出的血量,称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
13、搏功:每分搏出量所做的功称搏功。
每搏功=搏出量×射血压力+血流动能14、射血分数:是指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量的百分比。
15、最大吸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力竭性动动中,当氧运输系统中的心泵功能和肌肉的用氧能力达到本人的极限水平时,人体每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
为最大吸氧量。
16、乳酸阈:人体在从事有氧供能的渐增负荷运动中,运动强度较小时,血乳酸浓度与安静时的值接近,可是随运动强度的增加,乳酸浓度逐渐增加,当运动强度超过某一负荷时,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点,为乳酸阈。
1、运动员听到枪声起跑属于神经调节。
【生理学】血液循环论述题
![【生理学】血液循环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9db94e2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78.png)
【生理学】血液循环论述题一,试述影响心脏电生理特征的因素。
1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①4期自动除极的速率:速率越快,达阈电位所需时间越短,发生兴奋频率增快,自律性增高,反之则自律性降低。
交感神经兴奋,使Na+和Ca2+内流增多,4期自动除极速率加快,自律性增高。
迷走神经兴奋,导致4期膜K+外流衰减减慢,4期自动除极速率减慢,自律性降低。
②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水平:最大复极电位的绝对值减小,同阈电位之间的差距减小,4期自动除极达阈电位所需的时间缩短,自律性增高,反之则自律性降低。
阈电位水平下移,同最大复极电位的差距减小,则自律性增高,反之则自律性降低。
2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①静息电位和阈电位水平: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同阈电位的差距增大,引起心肌兴奋的刺激阈值增大,兴奋性降低;反之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则兴奋性增高。
阈电位水平下移,静息电位与之差距减少,兴奋性增高,反之兴奋性降低。
②Na+通道状态:Na+通道具有激活、失活、备用三种状态。
当膜电位处于-90mV时,膜上Na+通道处于备用状态,此时心肌受到阈刺激,膜发生除极达阈电位水平,Na+通道被大量激活而开放,随后失活关闭,在失活关闭状态下,任何强度的刺激均不能使之再次激活。
3 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①心肌细胞的直径:细胞直径小,电阻大,传导速度慢,反之则传导速度快。
②0期除极的速度和幅度: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率越快,局部电流形成越快,除极达到阈电位水平所需的时间缩短,兴奋的传导速度加快,反之传导速度减慢。
③邻近未兴奋细胞膜的兴奋性:当邻近未兴奋部位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负值增大和(或)阈电位水平上移时,两者的差距加大,膜除极达阈电位水平所需的时间延长,兴奋性降低,传导速度减慢,反之兴奋传导速度则加快。
二,试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答:1.影响搏出量的因素①前负荷即舒张末期充盈的血量,心室充盈量是静脉回心血量和心射血后存在于心室内的余血量之和。
医学基础知识:血液循环(9)-生理学
![医学基础知识:血液循环(9)-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fe2f0516964bcf84b9d57b74.png)
医学基础知识:血液循环(9)-生理学1.试述中心静脉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正常值为4~12cmH2O。
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心脏射血能力较强,则中心静脉压较低;相反,心脏射血能力降低(如心力衰竭),则中心静脉压将升高。
如果静脉回流速度加快,则中心静脉压将升高;相反,机体失血后,静脉回流速度减慢,中心静脉压就偏低。
在临床上输液时,如果中心静脉压偏低或有下降趋势,常提示输液量不足;如果中心静脉压高于正常,或有进行性升高趋势,则提示输液过快或心脏射血功能不全。
例题:中心静脉压正常变动范围是A 4~12cmH20B 0~20cmH20C 4~12mmHgD 0~20mmIHgE 0~20cmHg正确答案:A2.简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当血容量增加或容量血管收缩时,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升高,静脉回流量和速度加快;当血容量减少或容量血管舒张时,则发生相反改变。
②心脏射血能力:心脏收缩力量增强时,心室射血分数较大,心舒期室内压则较低,对心房和大静脉内血液的抽吸力量也较大,静脉回流速度即加快;如果心脏收缩力量减弱时则发生相反变化。
③体位改变:从卧位变为立位时,身体低垂部分的静脉因跨壁压增大而扩张,容纳的血量增多,故在由卧位到立位的瞬间,由于重力作用,回心血量减少;从立位变为卧位时,则发生相反变化。
④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下肢静脉内有瓣膜存在,使静脉内的血液只能向心脏方向流动而不能例流;立位时,如果下肢进行有节律的肌肉收缩运动,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和静脉瓣一起,对静脉回流起着“泵”的作用,可使静脉回流加速。
⑤呼吸运动:由于胸膜腔内压为负压,故胸腔内大静脉的跨壁压较大,经常处于充盈扩张状态。
在吸气时,胸腔容积加大,胸膜腔负压值进一步增大,使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右心房来源:合肥人事考试网。
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https://img.taocdn.com/s3/m/9e58148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8.png)
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静脉是血液流回心脏的通道,还起到血液储存库的作用,调节静脉的收缩与舒张可以调节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
1.静脉血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血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称为外周血压。
因为动脉与毛细血管的阻力较大,因而静脉的血压只有15-20mmHg,静脉阻力小,且右心房的压力基本为0,所以静脉血可以顺利回流。
中心血压的高低与心脏射血能力的强弱正相关。
2.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人体中的血液受地球重力影响会产生相应的静水压。
当人体部位与心脏的水平位置产生高度差时,就会产生相应的静水压。
跨壁压:血管内血液对管壁的压力盒血管外组织对管壁的压力之差。
器官静脉血量与跨壁压正相关3.静脉血流:1、静脉对血流的阻力:静脉阻力很小,使血液流回心脏。
微静脉功能上是毛细血管阻力血管,它的改变可以改变毛细血管的压力,从而映雪血管中的血液与组织液的交换。
周围组织会增加静脉对血流的阻力。
2、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单位时间内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之差。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与心脏收缩力量均会影响静脉回心量3、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骨骼肌的收缩作用加肌肉间静脉的静脉瓣共同组成肌肉泵。
该泵的工作可有效缓解下肢静脉压过高,血量过大的状况4、呼吸运动:人体呼吸可以改变胸膜腔内负压的大小,从而改变胸腔内大静脉的跨壁压,进而改变静脉的血流量。
起到呼吸泵的作用5、体位改变:体位改变的产生主要因为重力对血液的影响。
体位的改变会导致血液的重新分配,由神经和体液进行调节。
外因或内因导致下肢血流量增加,回心血量过少,长时间情况下会使脑部缺氧,出现昏厥状况。
问题:1、直立时,足部与脑部的血压差别巨大,两者的静脉的血管结构有何区别?2、心率过快,射血功能过强是否会导致中心静脉压下降?3、静脉的哪些结构决定了它的阻力小?4、毛细血管的前后阻力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5、为什么肌肉泵可以降低静脉压力?6、胸膜腔内的负压减小时,胸腔内的血管的跨壁压减小,血管相对收缩,而该血管没有静脉瓣,此时血液是否会回流?若回流,机体会做出什么反应?补充:1、中心静脉压的测定:1、静脉选择单位。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a9fd0af519e8b8f67c1cb99f.png)
作者:徐晓峰
第4页/共6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血压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四)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骨骼肌的收缩挤压作用能促进静脉回流。静脉内
有向近心端方向开放的瓣膜,防止血液逆流。因此, 骨骼肌和静脉瓣一起对静脉回流起着“泵”的作用, 称为静脉泵或肌肉泵。
作者:徐晓峰
第5页/共6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血压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五)呼吸运动 由于胸膜腔内压为负压,因此胸腔内大静脉的跨
壁压比较大,经常处于充盈扩张状态。吸气时,胸腔 容积增大,胸膜腔负压值增大,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右 心房更加扩张,压力进一步降低,回心血量增加。呼 气时,胸腔容积减小,胸膜腔负压值减小,由静脉回 流入右心房的血量也相应减少。
(二)心肌收缩力 心肌收缩为推动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因而静脉回
心血量与心肌收缩力成正变关系。心肌收缩力强,射 血时心室排空较完全,舒张期心室内压就较低,对心 房和大静脉内血液的抽吸力就较大,回心血量较多。
作者:徐晓峰
第3页/共6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血压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三)体位改变 体位改变主要影响静脉的跨壁压,进而改变静脉
作者:徐晓峰
第6页/共6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原理Leabharlann 血压作者:徐晓峰第1页/共6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血压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一)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这是反映血管系统充盈程度的指标。血管系统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骨骼肌收缩的挤压
骨骼肌收缩挤压 V + V瓣膜的防倒流 →V血回流
长期站立 + V 瓣膜的损伤→ 下肢V曲张。
(5)呼吸运动
吸 气 ↓ 胸 内 负 压↑ ↓ 右心房 + 大V扩张 ↓ 中心静脉压↓ ↓ V回心量↑
(2)心缩力
↑→射血量↑→心室舒张末期室内压↓
V回流量↑←抽吸↑
右心衰患者 心缩力↓→射血量↓→心室舒张末期室内压↑
颈V怒张、肝大、下肢肿←V回流量↓←中心V压↑
(3)体位:
直立→下肢V回心量↓
卧位→下肢V回心量>直立
由卧位突然站立起来→血滞留下肢→V回心量 ↓→心输量↓→Bp↓→脑、视网膜供血不足→暂时 的头晕、昏厥,视物不清。
外周静脉压
指各器官的静脉压。 正常值:5~14cmH2O
当心脏射血功能降低,静脉回流降低时,血
液将留滞在外周静脉,静脉压升高。
(二)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心肌收缩力 体位改变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呼吸运动
影响静脉回的因素
(1)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V回流量↑
如:循环血量↑、血管容量↓→V回流量↑
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一)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
(二)血流速度: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直线速度 与血流量
成正比,与血管的截面积成反比V∝Q/S
(三)血流阻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
公式:R=8η L/πr4
血压
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A血压
V血压
毛细血管血压
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一)静脉血压
中心静脉压 外周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
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 正常值为4~12cmH2O 高低取决:心脏射血能力、V回流量 与心脏射血能力呈负相关;
与V回流量呈正相关。 ⑶意义:①反映心功和V回流量 ②控制补液速和量的指标 (如CVP低,常提示输液的量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血管生理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医学部生理教研室 李淑贞
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1.弹性贮器血管:主A、肺A及大动脉
2.分配血管:中动脉
3.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小A及微A 4. 交换血管:毛细血管 5.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微V 6.容量血管:静脉(容量大,可扩张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