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血清药理学-最新版本
中药含药血清药理研究办法
中药含药血清药理研究办法一、实验目的了解中药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药效和药物动力学参数,为中药药学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步骤1.药物制备和质量控制选取质量可靠且稳定的中药材,通过研磨、浸提、浓缩等方法制备中药提取物。
制备的中药提取物应符合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并通过质量控制方法验证。
2.动物试验设计选择适当的动物模型和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猪等。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接受中药提取物的给药,对照组接受对照物的给药。
3.中药给药和采血根据实验设计,将中药提取物按照合适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
给药途径可以选择静脉注射、口服、皮下注射等。
给药后,根据预定的时间点采集动物的血液样本,可以选择尾静脉、眼眶窝静脉或颈静脉作为采血点,使用适当的采血管和采血方法。
4.血清分离和保存采集的血液样本需要离心分离,将血清分离出来并保存。
可以使用离心机进行血液离心,选择适当的离心转数和时间。
分离好的血清样品可以保存在低温冰箱中,以防止酶的降解和样品的氧化。
5.药物代谢分析对血清样品进行药物代谢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分析中药中的有效成分,确定其在血液中的含量。
(2)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血液中药物代谢产物,了解中药在体内代谢的产物和代谢途径。
6.药物药效研究通过实验数据和药物代谢分析结果,可以评价中药的药效。
可以使用动物模型进行药理学实验,了解中药的药效和药理学特性。
7.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通过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中药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如药物的半衰期、体内清除率(Cl)、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等。
可以使用计算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
8.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撰写实验结果的报告,并提出实验结论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三、实验注意事项1.中药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中应注意保证中药提取物的稳定性和质量。
中药药理学 第六章 中药新药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
理 24 *
*
*
*
*
*
*
*
*
*
*
资
料 25 + + ▲ + *
*
*
*
* --
26 + + * * * * * * * - -
27 * * * * * * * * * - -
28 + - * - - - - - - - -
第二节 中药新药药效学研究
一、新药药效研究的意义 中药新药的基本要求:有效、安全、可控和稳定。 有效性评价:实验部分(主要药效学研究)、临
2、给药途径和容积
小鼠禁食(12-16小时)不禁水按体重计算,灌胃不 超过0.4ml/10g体重,注射给药不超过1ml/只。大鼠禁食 (12-16小时)不禁水,灌胃不超过3ml/只;腹腔注射不 超过1.5ml/只,静脉、皮下注射不超过1ml/只。
3、观察时间
不同药物的中毒症状出现早晚不同,如为代谢产物 引起的毒性,出现时间可能较晚,因此,急性毒性试验 观察时间至少1周,如遇迟发性或进行性反应时,还要适 当延长。在此期间应特别注意动物的饲养和管理,以排 除非药物因素引起的死亡。
3、呼吸系统
采用多道生理记录仪在麻醉猫或犬身上观察并 记录给药前、后呼吸频率和深度的变化。如在有效 剂量下出现明显的呼吸兴奋或抑制时应进一步作呼 吸中枢抑制实验,肺溢流实验,初步分析对呼吸系 统的作用部位。
4、其他
根据不同药物药理作用特点。可再适当增加观 察其他系统的指标。
第三节 中药新药毒理学研究
药材或处于濒危状态药材的未被法定标准收载的药用 物质。
第四类: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指具有法定标准药材的原动、植物新的药用部位
及其制剂。
第五类: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 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精选文档】中药血清药理学以及实验设计思路PPT
实验设计思路
• 复方黄连注射剂血清用肌内注射复方黄
连注射剂,2次/d,连续3d。末次给药后15 、30
中药血清药理学以及实验设计思路
中药血清药理学
• 中药血清药理学是将中药 或中药复方经口服给动物灌 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 、分离血清,用含有药物成 分的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一 种半体内实验方法。
血浆 血清 凝血
• 血浆是指血液中除血球、血小板之外的部 分, 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 含有水、无机 盐、营养物、激素、尿酸等。
防止中药粗制剂理化性质 反映药物的代谢产物和 由于中药及其复方化学成分复杂,半衰期很难测定,所以采用7~10d 给药法也是权宜之计。
实验动物的选择 成分复杂,影响因素太多,结果重复性差 成分复杂,影响因素太多,结果重复性差
对体外试验的干扰 给药后产生的内源性成分 设立正常血清空白对照组来排除血清本身所含干扰性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min,1、2、3 h后从兔颈静脉取血,分离含药血
清。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药血清中小
檗碱含量,用微量稀释法和药敏纸片法测定复方
黄连注射剂含药血清的抑菌能力。结果复方黄连
注射剂含药血清对耐药性金葡菌具有明显的抑制
作用。
实验设计思路
• 茵陈蒿汤保肝作用的血清药理学研究
• 建立CCl4诱导的大鼠肝细胞损伤细胞模型, SD 大鼠为含药血清供体,以含药血清对损伤肝 细胞增殖(WST-8法)的影响为指标,采用正交试
• 含药血清的保存: -20 ℃或更低温度环境下保存。
中药血清药理方法学的研究概况
中药血清药理方法学的研究概况柯玮;朱建华【摘要】中药血清药理学是指将中药、中药复方以及不明成分的药物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清,用此含药成分的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一种实验方法学.本文就该方法学在动物选择、给药方案、含药血清的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明了血清药理学在中药药效研究的重要性.【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1(009)006【总页数】2页(P24-25)【关键词】血清药理学;给药方案;血清处理;采血时间【作者】柯玮;朱建华【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医学三系,安徽芜湖241002;皖南医学院医学三系,安徽芜湖24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由于中药粗制剂中含有大量杂质,另外,中药作用人体后发挥作用的具体成分不详,若直接加入体外反应系统,其pH、鞣质、无机盐等许多非特异性理化因素,都会干扰实验,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另外,中药口服后其有机成分在胃肠内会受到消化液和肠道菌微生态转化,特别是苷类化合物,其糖基使之不易从肠道吸收,肠道菌使苷分解,释放的苷元易被肠道吸收而成为真正产生药效的物质。
所以中药直接用于体外实验因其科学性较差,难以得到认可。
而血清药理学的实验方法克服了这些问题。
血清药理学是指将中药、中药复方以及不明成分的药物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清,用此含药成分的血清作为药物源加入离体反应系统中研究其药理作用的实验方法[1]。
血清药理学是日本学者Hiroko Iwama在1984年第一届和汉医学会上首次提出的,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中药专家应用此法来研究中药药理作用。
从而避免了中药体外用药的干扰,直接反映中药及其代谢产物的药理作用。
本文就关于血清药理实验的报道加以综述。
1 实验动物的选择常用实验动物为小鼠、大鼠,也可用兔、豚鼠等。
不同种属的动物血清成分不同,所以应尽量选用与人类生物学特性近似的物种[2],从而缩小动物血清和人类血清在生理、生化等状态下的差异,减少因种属差异而造成的免疫反应,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3]。
2024版《中药药理学》
加强与国际医药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药 的国际化进程,提高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 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中药药理学的学科特点
01
02
03
04
整体性
中药药理学强调从整体角度研 究中药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注
重中药复方的研究。
多层次性
中药药理学研究涉及分子、细 胞、器官和系统等多个层次。
多靶点性
中药往往具有多成分、多靶点 的作用特点,中药药理学研究 需要揭示其复杂的作用网络。
实践性
中药药理学研究紧密结合临床 实际,注重解决中药临床应用
中药药理学的挑战
成分复杂性
中药通常包含多种活性成分,其相互作用和 药效机制复杂,给研究带来挑战。
药效评价困难
由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传统 的药效评价方法难以全面反映其疗效。
质量控制标准不统一
中药的质量控制标准尚不完善,不同批次、 不同产地的中药材质量差异较大。
国际认可度低
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较低,限制了其 国际化进程。
祛湿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祛风湿药
如独活、威灵仙等,具有祛风湿、止 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 膝酸痛等。
利水渗湿药
如茯苓、泽泻等,具有利水渗湿、健 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 利等水湿内停证。
补益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补气药
如人参、黄芪等,具有补气升阳、益 卫固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 食少便溏等气虚证。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确定与验证
确定药效物质基础
01
通过综合研究复方的化学成分、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
信息,确定复方中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
验证药效物质基础
药理学课程标准(药学专业)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药理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药理学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程开设学时:总计114学时,其中理论80学时,实验实训34学时。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考试/查:考试课适用专业(群):药学承担任务教研室:药理教研室1.课程性质课程的性质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
药理学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
其目的是通过药理学的理论学习和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其任务是为学生在临床中合理用药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为从事药学研究及新药研制与开发打下必要的药理学基础。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医院药房及社会药房(简称药店)从事药学服务、质量管理工作;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担任医药代表及相应管理职位,或从事市场调查、市场推广、客户服务、公关策划等营销策划工作;在药品经营企业从事采购、配送及仓储管理等工作,或自主创业、从事药品经营或开设连锁药店。
从事这些岗位工作,都要求从业者对药物的分类、管理非常熟悉,对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广泛了解。
药理学是药学专业岗位群必须具备的核心专业知识。
各种药学类职业资格考试(如执业药师、从业药师、医药商品购销员资格)及药学类培训,都将《药理学》作为重要的专业课或设立为独立的考试科目。
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要求其理论研究进展为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
在教学教程中,药理学是运用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及免疫学等基础医学知识理解药物的作用。
药理学必须严肃认真地根据客观事实和规律阐明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重要的最近发展,使学生获得各类药物作用规律及作用特点的知识,了解如何正确应用药物防治疾病,并培养学生辩证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及开发他们的智能。
通过《药理学》学习,为药学工作中的药物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奠定基础,也为以后学习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及药学岗位知识和执业药师考试以及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
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概况及展望
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概况及展望
中药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是目前研究中药药效和药物代
谢与排泄的热门领域。
中药血清药理学主要研究中药在体内的药效及其作用机制,而血清药物化学则研究血清对中药代谢产物的影响及其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药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面,研究人员通过对中药在体内的药效和作用机制进行探究,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对中药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进行研究,可以确定中药的最佳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此外,中药血清药理学还可以为中药的新药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在血清药物化学方面,研究人员主要探究血清对中药代谢产物的影响及其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药代谢途径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中药相互作用和药效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还可以为中药的新药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总之,中药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为中药的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更加可靠的科学基础。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研究成果的涌现,推动中药研究向着更高的水平迈进。
- 1 -。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教学讲义ppt课件
中药血清中化学成分的药效学研究
总结词
中药血清中化学成分的药效学研究是中药血 清药物化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对于揭示中药 的作用机制和开发新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详细描述
药效学研究应采用体内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观察中药血清中化学成分对机体生理功能 和病理过程的影响。同时,应采用现代药理 学技术和方法,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等,深入研究中药血清中化学成分 的作用机制和靶点,为新药的研发提供科学 依据。
04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应用 与展望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
通过血清药物化学分析,可以鉴定出 中药中的活性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 基础,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科学 依据。
指导中药质量控制
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有助于建立更加 科学、合理的中药质量控制标准,确 保中药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发现新药先导化合物
通过血清药物化学分析,可以发现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新化 合物,为新药的研发提供候选分子。
优化药物设计和改造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对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 修饰和改造,以提高其药效和降低副作用。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食品和保健品领域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教学讲义 ppt课件
目 录
•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概述 •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基本原理 •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 •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应用与展望 •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教学实践
01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概述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研究中药或天然药物进入体内后,其化学成分在血清中的 变化及其药效作用的科学。
血清药理学
血清药理学
血清药理学是研究血清在生物体内的药理作用的学科。
血清是通过采集动物血液并经过处理得到的一种含有活性物质的液体。
血清中包含了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抗体、酶、激素、细胞因子等。
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对机体产生多种药理作用。
血清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免疫调节作用:血清中的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抗原,从而激活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血清中的其他免疫因子也可以对免疫系统产生调节作用,如增强或抑制特定免疫反应。
2. 抗炎作用:血清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这些成分可以通过调节炎症细胞的活性、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等途径发挥作用。
3. 促进组织修复作用:血清中的一些因子可以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例如,血清中的生长因子可以刺激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组织修复。
4. 抗肿瘤作用:血清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这些成分可以通过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作用。
血清药理学的研究可以为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研究血清中的活性物质及其作用机制,可以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方法,为临床药物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指导。
此外,血清药理学的研究还可以为理解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重
要线索。
(完整版)中药的含药血清药理研究方法
中药含药血清药理研究方法Pharmacological method of the drug-contained serum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n vitro概述中药血清药理研究方法:是指动物灌胃给予中药及制剂,经吸收进入机体血液循环,在一定时间内采取血液,分离所得血清,必定含有一定量的该药物成分,此时的血药浓度反映了机体的真实血药浓度,以此血清加入到体外细胞培养体系,观察其药理作用的体外实验方法。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的意义:1、采取的含药物血清与机体内环境相一致且排除了中药制剂的各种影响因素(如pH,渗透压等),将其加入到体外细胞培养体系,观察其药理作用,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可行性;同时,使中药的研究易于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对于创建中药细胞分子药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于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采取的血清,其体外药理实验的效应及其变化,可以反映机体真实的血药浓度及其变化,无疑开创了对于许多成分不明或复方中药制剂药动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3、如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进行中药药效学研究时,同时分析测定血清中药物成分的含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可避免盲目地筛选药物有效成分的繁重工作,使中药药效与中药成分的研究更能协调一致。
从1988年日本学者田代真一正式提出了“血清药理学”这一新概念,至今已有十余年时间。
其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可行性探索研究2、方法学研究3、应用研究阶段。
可行性探索研究以含药血清进行体外的药效学试验,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内即有所探索,自田代真一提出“血清药理学”的概念以后,重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可行性探索研究。
一.抗菌、抗病毒的实验研究杨奎等应用中药血清药理方法进行了中药体外抗菌实验,发现黄芩、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的血清分别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抑制率高达70%以上。
该研究发现一些含中药血清相对于正常血清表现为促进细菌繁殖作用,表明一些中药可以降低机体抗御外邪的能力。
中药血清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中药血清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是研究中药药效的科学方法,由日本学者田代真一于1987年首次提出。
研究中药复方是一种新的体外实验方法。
它是在以往体外实验的基础上改进的,即给动物口服药物后,将含药血清加入到体外反应体系中,代替中药粗提物作为药物来源,研究其药理作用。
它不仅具有体外实验的优点,如条件可控性强,而且可用于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超越性、生物化学、受体、基因等研究。
揭示药物作用机制更深入,重复性好,用料少,独特之处在于更适合于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研究。
由于中药尤其是复方制剂的化学成分极其复杂,在体外和口服给药后,经过煎煮或其他制备过程,在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有些是药物本身的物质,有些是肝脏代谢的产物,有些是通过第二信使间接产生的。
因此,以中药粗提物的体外实验结果来评价药物的体内作用既不客观也不准确。
含药血清能更好地反映药物在体内环境中产生药理作用的真实过程,在理论上更科学、更真实。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中药血清药理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深入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化学成分和药代动力学奠定了基础。
本文综述了其研究方法和应用研究现状。
1、国内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的研究现状1.1、在动物的选择一般用大鼠、家兔、豚鼠等动物制备含药血清,但不同物种的动物血清成分不同,在选择动物时应尽量选择与人类具有相似生物活性的物种。
刘成海等人建议在体外培养实验中使用同一种单一血清,既给细胞提供了营养,又给药物提供了载体,还避免了各种血清的干扰。
一般应该首选兔子和老鼠。
1.2、灌胃次数与时间间隔有7~10d法(1次/d,连用7~10d),3次给药法(连续给药3次,笫1、2次间隔20h,第2、3次间隔4h),2次给药法(第1次给药后2h,再以相同剂量重复1次)等。
各种给药方式都是为了达到稳态血药浓度,从而便于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
不过严格地说应该按药物半衰期给药,连续5~7个半衰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但由于中药及其复方成分复杂,半衰期很难测定,所以7~10d给药为权宜之计。
中药血清药理研究方法中几种血清预处理方法对消除正常血清活性的比较
中药血清药理研究方法中几种血清预处理方法对消除正常血清
活性的比较
周芝兰;耿娅;付惠娣
【期刊名称】《中药药理与临床》
【年(卷),期】1999(015)003
【摘要】本文比较了正常血清与经乙醇、丙酮、甲壳素及56℃灭活血清在豚鼠离体气管螺旋条上抗Ach及抗His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经乙醇、丙酮、甲壳素预处理的血清均可非常明显地降低血清的抗Ach的作用,丙酮预处理亦能明显降低血清的His作用,而56℃灭活血清不能降低其抗Ach和His的作用。
【总页数】1页(P46)
【作者】周芝兰;耿娅;付惠娣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新药药理毒理研究中心,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新药药理毒理研究中心,上海20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
【相关文献】
1.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与思考 [J], 韩林;贾波;石含秀;沈涛;由凤鸣
2.中药血清药化学与中药血清药理学协同研究方法初探 [J], 杨奎;蒲旭峰;等
3.中药复方药理研究方法进展--血清药理学 [J], 刘红
4.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中血清处理方法的探讨 [J], 余黎;王坚;朱荃
5.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应用现状及展望 [J], 杨仙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Y 肖梨 20162902019
01 概述 03 L研究方法 05 综合评价
02 优点 04 应用
概述
Part 1
• 中药血清药理学是指将中药或中药复方经口给动物灌服, 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血清,以含药血清代替中 药粗提物作为药物源加入离体反应系统中,从而研究其药理 作用的一种半体内实验方法。
2. On the contrary, crude FYD extract promoted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d not induce cell apoptosis.
3. The results by serum pharmacology were accordant with those of our previous animal and clinical trials which indicates that serum pharmacology is a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method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herbs of Fuzheng Guben.
综合评价
Part 5
大部分情况下中药是口服给药,在经胃肠道和肝脏代谢后, 中药可能早已转化成其他代谢物,所以最后进入血液循环的 并非完全是原药成分。
难以把握最恰当的采血时间。理论上应选择在药物浓 度的最高峰期取血,但由于中药成分众多,中药复方更是 复杂多变,不同成分给药后达峰值的时间各不相同,因此 选择最佳的采血时间具有很大的难度。
Methods: HepG2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FYDcontaining serum or crude FYD extract in
vitro. The proliferation rate was determined by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 assay.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rate was performed by flfl ow cytometry. And the levels of interleukin-2 (IL-2)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 in FYD-containing serum were detected by radioimmunoassay
量效关系
血清的处理和保存
动物的选择
时效关系
①动物的给药量 ②药效学试验体系 中含药血清浓度比, 即体积比。
灭活与冰冻 处理、其他
处理
含药血清加入量和 设立对照的研究
应用
Part 4
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心血管系 统
骨骼系统
抗肿瘤作 抗炎作用
用
抗菌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抗病毒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serum pharmacology in evaluating the
血清中含有许多活性物质,即使实验中设立空白血清 对照组,也难以彻底排除空白血清中某些复杂成分对整 个实验的干扰。
THANKS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 1987 年由日本学者田代真一首次提出。 • 中药血清药理学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中药复方及粗 提物在体外研究时的不便,具有可控性好,重复性高,可 以减少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使得中药复方药理作用机制 的深入研究成为可能。
优点
Part 2
直接使用含药血清进行
试验,间接避免了直接使 用中药进行体外实验可能 得到的阴性结果。
1
2
3
克服了用中药制剂直接 进行体外实验时, 中药制 剂本身的理化性质对实验 的干扰。
能较直观地反映药物在机 体内的药效学作用。
研究方法
Part 3
性别,动物 种类、是否
造模。
给药时间、 取血时间
原则一是研究含药血清的加入 量来评价血清中药物的真实有 效浓度; 原则二是设立正常血清空白对 照组来排除血清本身所含干扰 性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ntitumor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CM) of Fuzheng Guben, the effects of Fuzheng Yiliu Decoction (扶正抑瘤方, FYD), a typical prescription of Fuzheng Guben, on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hepatoma cells in vitro were observed by two methods with serum pharmacology and traditional pharmacology, respectively.
Results:
1. FYD-containing serum remarkably inhibited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d apoptosis of hepatoma cells at least by promoting the production of IL-2 and TNF-α in vi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