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动画中的声画关系

影视动画中的声画关系

摘要:伴随着录音和影像技术的革新,影视动画中声画关系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声音从一开始的对画面的补充渐渐变为影视动画艺术表现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本文结合影视动画的开展历程,探讨了声画关系的开展和声画关系的几种结合形式并举例表明。

关键词:影视动画;声画关系

一、从动画影史看声画关系的开展

19世纪末电影诞生之际,电影艺术中还不存在声音的概念。虽然当时已出现留声机这种可以录制和播放声音的设备,但由于技术限制,人们并没有找到将声音和画面结合的有效伎俩。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作“默片时代〞。由于不足声音作为有效的辅助表达伎俩,当时的电影演员的表演都比拟夸张,经常会运用到面部的表情特写,这也正是20世纪初喜剧电影风行的原因。不过当时的电影放映时也不是完全静默的,无论是在剧院或音乐厅,还是后来出现的电影院,大都配备有音乐家或乐队在现场伴奏,但配乐的功能仅仅是为了衬托氛围,同时掩盖老式放映机运转时发出的噪声,并没法做到与影片画面真正结合。这时的声音相对于画面既不具备叙事功能也没有叙述作用。直到1927年10月6日,美国的华纳兄弟拍摄并发布了故事片?爵士歌手》,里面首次出现了男主角讲话的声音,拉开了有声电影时代来临的序幕。这也鼓励了前来参与这场首映式的沃尔特·迪士尼,他一回到工作室就开始着手研究如何给动画配上声音。1928年迪士尼公司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威廉号汽艇》,采用将声画同步记录于胶片上的形式,利用音乐来配合角色夸张的动作表演,使声音作为画面的一种补充伎俩,将声音和画面真正地结合了起来。当声音进入动画不再成尴尬题,动画艺术家们也开始积极探索声画结合的不同形式,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批先锋艺术家纷纷涌入影像的创作领域,发明出不少具有实验性质的动画短片。如奥斯卡·费钦格将抽象几何图形与音乐相结合,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律动,几何图形以规律的方式组合和变化。这也使得声音不再仅仅是画面的附庸,而是可以与其相互结合与照应,两者的关系变得更加丰盛与纯正。这些先锋艺术家对于声画关系的探索也影响了之后一批实验动画的先锋如诺曼·麦克拉伦等。同一时期的迪士尼公司那么更加偏重于动画中声音的叙事性,所有声音都有目的地为画面而存在,声音不但可以交代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还可以为观众理解作品的背景和内涵拓宽更广大的空间,这也渐渐成为了当时商业动画的规范。1940年迪士尼公司在动画?梦想曲》中使用光学声迹胶片进行多音轨录制,并于放映现场增加了左右两个声道的扬声器,首次营造出了立体声的效果。立体声的出现使得影视作品中声音的质量和表现力大大提高,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也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梦想曲》中,迪士尼还尝试用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和节奏的舒缓来引导画面中人物的动作和剧情展开,使动画电影和古典音乐达成了完美地结合。这颠覆了商业动画中声音必须服从于画面的刻板印象,对于后世的动画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影视动画中的声画结合形式

动画中的声音由语音,音乐和音效三元素构成。在影视动画创作中我们可以把声画结合形式大致归结为下列三种:

1.声画同步

声画同步即声音与画面的运动,节奏或情绪基调相吻合,画面中的影像和发出的声音同时呈现和消失,由于现实生活中声音是依附于物体而产生的,人的视听也是一致的。因此它可以用来加强画面的真实感,提高视觉形象的感染力,借以衬托和渲染主题。声画同步是影视动画作品中运用最多的声画结合形式。在米高梅公司出品的动画?猫和老鼠》中,对白在声音中所占的比重很少,取而代之的是富有节奏感的背景音乐,夸张的音效,简单而又直接地配合着画面的运动,起到了很好的活泼氛围效果,也使得猫和老鼠这一对卡通形象深受当时动画所面向的低幼年龄层的喜爱。值得一提的是在?猫儿协奏曲》这集中,汤姆演奏的正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改编版,动画不仅在某些段落上高度复原了原曲,甚至连汤姆在钢琴上弹奏的手型和对应的键位都和现实中完全一致。可以想象在那个没有先进录音设备和合成器的年代,动画师、配音师和乐手花费了怎样的精力才能完成这样一部声画完美同步的高质量作品。

2.声画并行

声画并行是指声音和画面依照自己的逻辑各自展开,互不干扰,但两者间又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声音可以伴随着画面的情节,但又不具体地反映其内容,两者通常在情境或意境上呈相互补充的平行关系。声画并行的组合方式常被用来加强画面所叙述的意境、倾向或含义。新海诚的动画?她和她的猫》中以一只公猫的视角展开,描述了它与女主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度过的平淡又略带伤感的日子,从头到尾都是猫在讲述,伴随旁白的画面出现的很多都是毫无联系的场景。当母猫咪咪向它告白时,画面上出现的是伫立的高架桥,围栏和警示标语。这一方面从猫的视角反映了其所见到的景象,一方面也暗示出它对于成人世界的向往及一种难以触碰的距离感。

3.声画对立

声画对位是指声音与画面在情感、内涵、气氛或节奏等方面恰好是对立的,并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由于声音与画面的对立、错位、差别,反而更有力地成为一种鲜明的对照,使画面想要叙述的内涵更为深刻。它可以用欢快的声效来反衬出角色内心的悲伤,还可以用柔美或诙谐的音乐来匹配暴力的场面,从而带给观众感官上的反差与心灵的震颤。在动画?高达雷霆宙域战线》第一集开头,本是严肃紧张的星际战斗画面却配上了由小号演奏的略带滑稽色彩的爵士乐,这也暗示了联邦军先遣小队的自负与战术上的无序,最终难逃全灭的结局。

三、结语

技术的进步与理念的革新为我们研究新的声画结合形式发明了便利的条件,如何利用新的技术探索出新的声画结合形式,更好地发挥出动画作品的艺术性,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金桥.动画音乐与音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付龙,张岳.声音设计与制作--CG影像与动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董安安.影视动画声音制作.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

实例解析:视听语言中的声画同步和声画对立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 实例解析:视听语言中的声画同步和声画对 立 本篇我们介绍的视听语言知识是声画同步和声画对立。 一、声画同步 影视片(剧)中,用声音直接说明、应对画面叫声画同步。例如闪电配上雷鸣;人在行走,配上脚步声;汽车行驶,配上汽车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声;村民敲锣,配上锣声;乐师拉小提琴,小提琴如泣如诉的乐曲声……声画同步是影视艺术写实音响的具体体现,是影视艺术声音和画面最普通也是最基本的形式。 二、声画对立 有的人又把声画对立称之为声画分立(不是“分离”)。它是指影片和电视剧中的声音和画面不是同步的,声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产生,而是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它们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正是这种分立,使音画差异扩大到两极对比的程度,从而让镜头画面获得更高层次的对立统一。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 在费里尼的《卡比利亚之夜》的片尾,妓女卡比利亚渴望获得真正的爱情,却一次次上当受骗,最后被情人骗走了她的全部积蓄,万念俱灰,萌生自杀的念头。绝望中,她来到林中小路,忽然听到一群年轻人拉着手风琴,欢歌笑语而过,正是这生命的青春音响打消了她的念头,使她终于从黑暗走向光明在电影《毛泽东的故事》的结尾,身患重病的毛泽东步履蹒跚地走向走廊和生命的尽头。这时却出现了气势磅礴的《东方红》的音乐,使画面和声音形成巨大的反差,从而造成崇高与凄婉辉煌与悲凉,怀念与感伤相互交织的情感。 在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中,美军的直升机机群起飞,并疯狂轰炸越南的村庄,残酷的战争场面,却与华丽的瓦格纳音乐交织在一起,引起观众对这强烈的声画对立,发出震惊的感慨电影《苦恼人的笑》中,有一组镜头也可视作“声画对立”的典型例子:A。声音:“四人帮”爪牙疯狂的笑声;B。画面:科学实验室里的仪器被打碎;A。声音:“四人帮”爪牙的狂笑声,三人旋转镜头;B。画面:图书馆书架倒塌,图书被焚毁。

影视艺术中声画关系&蒙太奇和长镜头的关系

1.谈谈影视艺术中的声画关系 1895月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铺辛路十四号的“大咖啡馆” 地下室中第一次公开售票播放电影,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早期电影只有画面,影片本身不发出声音,剧中人物的说白通过动作、姿态以及插入字幕间接表达。拍摄和放映无声影片的运转速率为每秒16格画幅。无声电影时期,电影发展为纯视觉艺术,拍摄了《战舰波将金号》、《淘金记》等经典性影片。 1927年的美国影片《爵士歌王》是第一部添加了对白的电影,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 无声电影在电影史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无声电影时期,诞生了一大批电影艺术大师,梅里爱、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勒内·克莱尔、茂瑙等,他们在电影创作实践中已经积累和完善了一套成熟的影像蒙太奇艺术。有声电影诞生初期,这些电影大师或带有不少的抵抗情绪,但随着声音和画面更精确的结合和成熟,有声电影逐渐代替无声电影成为电影世界的主要角色。 电影中的声画关系,越来越出现无穷的变化。不断有新的声画方式被电影艺术家们推出,声音与画面在现代电影中就是“孟不离焦,焦不离孟。”随着电影声画的逐步走向成熟,电影中的声画关系逐渐固定为三种主要类型: 1.声画合一。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是声音、画面结合的艺术。在影视 作品中声音作为一种造型手段,与视觉造型相结合,共同参与着影视审美价值的创造。即画面中的视像和它所发生的声音同时呈现并同时消失,两者步调协调一致。其依据是人类视听接受的同步习惯和立体思维,作用在于加强真实度,丰富影像表达的层次性和立体感。这种关系是电影中最常用最基本的一种声画关系,有时是唯一使用的一种关系。声画合一时的声音完全依附于画面形象,为写实音。当写实声音和画面同时作用于观众的感官后,两种不同的感觉相互渗透和互为补充,使观众的感受变得更为深刻、真实。 2.声画对位。对位概念借自音乐的对位法,原指复调音乐中两个以上的, 有独立表现的旋律的同时存在。音调不同,节奏不同的若干声部可以结合,共同构成一首乐曲并形成复杂多变的对位。各声部的强音、高潮、终止都不同时出现,各声部动机长短不一,力度、音色各不相同,但在统一风格的统领下,多声部可以达到和谐。爱森斯坦提倡声画对位的目标是建构理性蒙太奇以反对直接表现对话给视觉语言带来的灾难。因此,对位关系下的声画由于承载了同时进行的多种信息,它们的并置组合可以产生强烈的冲击力,触发观众思考超出画面和声音之和的新的意义。就人声而言,声画对位意味着它和形象的关系应是同质异构的,也就是说,人声的形式与画面内的形象运动并无必然性,但在隐喻的意义上,二者可以借助蒙太奇手段获得同质性。 这种形式强调声音与画面的独立性与相互作用关系,通过观众的联想,达到对比、象征、比喻等对列效果,产生某种声画自身原本所不具备的新的寓意,拓展了作品的信息量,又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声画对比。指画面和声音性质相反,存在强烈反差。人声和画面内的 声源对应关系不确定,依靠对比方式来联结。声音和画面彼此具有相对独立性。声音对比的价值正是在声音与画面的差异间显现别具一格的风格特征或实现对比的修辞效果。

动漫音乐与动漫密不可分的关系

前言 (2) 1.动漫音乐的发展历程 (4) 1.1中国动漫音乐 (4) 1.1.1.国产动画音乐的现状 (5) 1.2日本动漫音乐 (6) 2.音乐与动漫的关系 (9) 2.1音乐离不开动画背景 (9) 2.2音乐在动漫中的分类 (10) 3.声音在动画中起到的作用 (11) 3.1 抒情 (11) 3.2渲染画面中所呈现的环境氛围 (11) 3.3表现时代感和地方特色 (11) 3.4 刻画人物 (11) 3.5 剧作功能 (12) 3.6 声画组接连贯作用 (12) 4.音乐脱离动画后的效果 (13) 5.音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15) 6.动漫音乐的具体表现 (16) 7.结论 (19) 8.参考文献 (20)

(前言) 内容提要 学动漫的开始我们注重的是画面图像,在注重图像的同时,我们还要开始关注音乐,音乐在动漫中同样属于一门艺术,让音乐来增加动画的表达效果而不是仅仅辅助动画,在我们的动画臸作中并不断为气氛、地点和场景提供支持和节奏。让音乐成为动画的一部分,动画环境就会让人觉得动画更加的明了。例如:在音乐的烘托下,峡谷中雷暴的轰鸣就形成了视觉上逐渐增强的效果。任何一部动画都缺少不了音乐。 因此大家知道音乐在动漫中的重要性。 动画音乐在突出动画影片的感情、加强动画的戏剧性、渲染动画的气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在表现形式上动画音乐与动画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画面的节奏、音响等条件相结合.使动画音乐的听觉形象和画面的视觉形象完美融合,体现动画的总体构思,大大丰富了动画影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借此也推动了动漫产业的发

展与前进。 【关键字】:画面图像、音乐、造型、渲染、题材

影视声音主要构成要素

电视声音主要构成要素:语言、音乐、音响 ·语言:分为对白(屏幕上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物之间的对话,它是推动剧情发展,塑造人物性格,论证事理和交代说明的重要手段)独白(指人物独自表述或倾吐自已内心活动的人声语言,也是人物在屏幕画面中对内心活动的自我表述形态。一种:以自我为交流对象的独白“自言自语”,一种是有其他交流对象的大段述说)旁白(一种以画外音形式出现的人声)解说(从客观叙述者的角度,直接用语言来交代、说明、介绍或评论的一种画外音表达方式) ·音乐:电视中有两种音乐:一种是声源来自画面中的客观音乐,即画面中的人物直接唱出的歌曲,或是画面中乐器直接奏出的声音。另一种是声来自画面之外,为烘托画面内容而配制的主观音乐,主要作用在于表达画面内容的情绪,渲染特定的环境气氛,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等。 ·音响:指除语言和音乐以外影视片中的所有声音(自然音响、动作音响、背景音响、机械音响、枪炮音响、特殊音响) 从电视中声音出现的方式与合理性来说,可分为客观性声音和主观性声音。 ·客观性声音:是指有声源的声音,包括环境音响、背景人声、同期声、对白及客观音乐。客观性声音可以真实地展现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有声世界。 ·主观性声音:是指画面没有提供音源的声音。主要是指解说词、主观音乐。主观性声音是编剧、导演根据节目主题、人物、气氛、环境的需要加上去的。 ?声画组合有三种方式:声画统一、声画并行和声画对立 ·声画统一 就是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协调统一,语言、音乐、音响各声音元素在基本内容、时代色彩、环境特征、人物情绪上与画面风格基本统一。画面上有什么声源,即出什么声音。如画面上有人敲门,声音则是敲门声等。声画统一有时又叫声画对位 ·声画并行:指声音和画面在两条线上并行发展,二者之间若即若离,表面游离,实质上是貌离而神合,通过声画并行调动观众的联想,去理解声画结合之后的新的意义。 许多介绍先进人物事迹的专题节目,某一段解说词是对岸人物几十年来成长历程追述,而画面是表现“现在时”的人物工作、学习、生活的场面,使观众产生联想。 ·声画对立是指声音与画面是在相反、对立的关系中,通过对立双方的反衬作用,表现出更为深刻的思想意义,收到更加感人的艺术效果。

动画片的声音元素

动画片的声音元素 作为电影的四大片种之一,动画片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空间环境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运用夸张、神似及变形的手法,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理想和愿望,是一种具有高度假定性的电影艺术。动画片与真人演出的电影不同,它的卡通角色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是人空绘制出来的,而声音的加入则为这些虚拟存在的卡通角色注入了生命和活力,使观众相信它的真实,认同它的存在。 一、动画片中的三种声音元素 在电影中的声音是有语言、音乐、音响三个基本原素构成的。这三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动画片也不例外。 1语言 现实生活中,语言是人类为一完善的交流工具,它包括人在表达思想和喜怒哀乐等感情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如言语、歌声、啼笑、感叹等。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来表达逻辑思维、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绪,并带动剧情的发展。在动画片中,语言的主体得到了无限的延伸,无论是客观世界存在的,还是主观创造出来的东西,都可以具有语言的功能。 2音乐 动画中的音乐具有音乐的一般音乐的共性:善于表现感情,必须通过听觉来感受,展示形象需要时间等,但又有其自身的特性,他的创作构思以影片的思想内容、艺术结构为基础,音乐听觉形象和画面视觉形象以及语言(对白、独白、旁白、、内心独白、解说)、音响等元素相互结合,融为一体。 动画音乐在影片里有着主要的“表演”作用,观众在看影片的时候不由不把自己的视觉活动暂时让位给听觉活动。当动画里的表演人物在沉思、动作,而没有对白的时候,这也就是要音乐作综合艺术的主要发言人的时候,音乐就能突出的发挥的艺术感染力,充分表现角色的内心活动和环境气氛,对动画中人物的思想起着决定作用。 音乐有时被用来代替对白和音响,借以渲染气氛、强调角色动作、解释画面内容。尤其在人物对话的时候可起到加强刻画内心活动的作用,还补充甚至代替随着对话而来的人物情绪的继续发展,使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呼应对照。 3音响 影片中的音响通常被分为下面几类:①动作音响;②自然音响;③背景音响;④机械音响;⑤枪炮音响;⑥特殊音响。 人为制造出来的非自然音响或会自然生进行变形处理后的音响,这类音响在动画片中运用较多。在自然客观音响上作的夸张变形,在动画中增添了生活气息,增强了生活感和真实感,同时通过对他进行夸张变形处理,使它与画面配合,得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音响的真实性用来认同画面的高度假定性,使虚拟

第三节 声画关系与电影叙事系统

第三节声画关系与电影叙事系统 第一章声音与画面关系 第一节声音的一般知识人的视觉神经传递的信息速度为1200-1400米/秒,听觉神经传递信息800-1200米/秒。因此人们从听觉中感知的信息传递速度不及视觉,人们总是先看到后听到,在影视作品中也如此,画面提供的信息总是最先被观众接收。 第二节电影声音的特性〈一〉、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声音强调声音和画面的同步性,虽然运用音效,但多自然地发源于画面中,这种声音就是可见的声音,即有画面生源的声音。声源并不从画面内发出而来自银幕之外,可以扩展电影的银幕空间,给观众视觉以外的信息,具有很强的戏剧效果。很多情况下,不可见的声音(无画面内声源的声音)可以比伴随形象的声音更有效果。一个声音形象能够引发我们对形象的想象,表现效果远远要超过直接呈现的形象。在现代电影语言中,声音经常被作为独立情节元素,省略地表现动作结果或者人的反应,使故事有出人意料的效果,特别是在喜剧片和动作片中最为常用 〈二〉、声音结构三维空间声音进入电影之后改变了拍摄方法,因为声音具备强有力的塑造,拓展空间的能力,环境中的声音深度可以加强二维画面的空间感。声音对空间的塑造可以通过对音质,音量,清晰度,混响,音调的控制来反应摄影机和主体在画面中的相对距离,使主体接近或者远离而产生空间的深度感。还可以通过画外空间的声音塑造打破二维画面的平面感,让观众能够感受到银幕空间“场” 的存在。“声音结构三维空间”是声音对电影的重要贡献,也是电影语言成熟的标志之一。 第三节电影声音的分类及其功能按照声源的特点对声音分类:人声,自然音响,音乐 按照声音的录制方式分为:同期声---对白,自然音响,动作印象 配音---对白配音,解说和画外音,动效,音乐 一、音效我们生活在声音充斥的环境中,环境音响是电影建立生活真实感必要的视听材料,除此之外,从总体上讲的音效对于电影叙事和情绪表 达两方面都有贡献 (一)叙事功能:音效可以传达环境信息,有丰富的视觉感,在电影叙事中,音效除了能和画面配合塑造更逼真和生活化的场景外,还能够作为叙事的动力,打破原有画面内的平衡状态,使故事向前推进。 (二)情绪表达功能:音响可以创造出一个声音环境,形成真实的幻象,可以烘托出一种情绪气氛。声音本身也有情绪,有些自然音响本身的情绪感,节奏感在电影的特定情绪中会得到强化,甚至夸张。例如音效和场景一起构成电影烘托情绪表达主题的意象,并不仅仅是独立的表现。另一种情况是声音与故事情节没有直接关系,也没有出现相对应的视觉形象,只是作为场景的情绪元素。有时,对于声音的反常处理可以强化戏剧效果,常常出现在超现实风格的电影中。 电影和声音的最重要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可以创造出时间的节奏感,另外一种节奏模式是由故事情节提供的,情节发展的快慢,对白和讲话的语速,还有剪辑的频率和镜头长度也给电影独特的节奏特征 (三)声音的转场功能:声音是电影及其重要的转场手段,不仅可以使上下镜头间建立联系,还可以使画面的转换实现自然的过渡,减小视觉的跳跃感。声音转场的基本类型有:声音跌宕,声音前置,声音的交叠,相似声音的剪接等,这主要是从处理前后场景,镜头中声音的方式来划分的。 三、电影音乐 (一)电影和音乐的关系密切一切艺术在本质上都是接近音乐的,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不是直接而具体的,但是在激起人的情感和情绪方面的反应是最准确合细腻的。音乐的情绪调子决定了电影画面的气氛,神韵,情绪。电影音乐很大地丰富和提升观众对电影的情感反应〉它可以获得这样的效果:强化视觉画面中的情感内容,刺激画面中的运动感,暗示或传达画面不能单独表现的情感。好的配乐应该是有意义的结构性元素(二)电影音乐一般意义上功能电影配乐能够创造具有结构意义的节奏和刺激观众的情绪反应,这是电影音乐最重要的功能。确立一场戏的情绪,气氛,加强戏剧性效果,配合人物和画面运动的节奏概括与暗示主题,音乐就像非剧中人的解说词一样,对叙事空间的事件从音乐上(感情、情绪)作出评价。 (三)电影音乐的特殊用法 1.造成一种地点感和时代感。每个时代的音乐,无论从社会内容,乐曲的旋律,曲式,演唱方式还是流行的乐器都各不相同。一首使用得当的时 代音乐可以很好地配合视觉方面的时代布景,道具,服装,发式。 2.提升对话的戏剧效果。音乐有时像对白中的情感性的标点符号一样,传达语言之外的微妙情绪,这类音乐应该是不喧宾夺主的,几乎让人不能 察觉它的存在。 3.揭示人物内心。音乐有时要超越画面从属地位而承担部分的叙事功能,使导演能传达那些往往不能直接通过语言或画面说出的内容。常用于对 人物心理状态的表现方面。 4.音乐实现对场面的一种评价,配乐后的画面又多了一层意味。特别是在一些有强烈反讽意味的场景中,音乐的这类用法更为常见。 5.音乐本身是独立的。音乐本身具有的性质,画面是一个平等的伙伴,音乐扩展场面的含义和情绪内容,完全独立于影片具体情节情境。 四、画外叙述声总的来说,画外叙述声是一种非常文学性的电影手法,在电影的视觉画面不能完全实现叙事任务时,画外音可以辅助画内叙事, 提供必要的故事背景,挖掘人物内心世界。从画外叙事者和叙事关系上可以分为:内心独白,旁白和解说词 (一)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人物的超叙事时空的内心声音,画外叙述声以人物的内心身份参与叙事,是人物(兼叙事者)第一人称在非叙事时空对事件的评价。内心独白的作用在于它对人心理层面的挖掘,电影电视使用视听记录机器,通过摄取生活的表象来表现深层的含义,但不是所有的

声音与画面的相互配合

声音与画面的相互配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声音是处处可见的,它不似画面、颜色那么的有触感,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可以带给我们以震撼,声音与画面是构成电视的两个因素,声音与画面只有协调、巧妙地配合才能产生立体、完整的感官效果。才可以配合着画面给我们以喜怒哀乐。动画的不真实性,更是体现出了独特的声音与画面的关系,动画中声画交融的过程,是真实电影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最常见的便是声画合一,即画面中的视觉效果和他所发生的声音同时呈现并同时消失,两者步调协调一致,给观众以充足的立体感。 画面与声音是构成动画影片的两个要素。声音和画面的关系是剪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音的加入丰富了动画影片的信息,提供了形成节奏的重要手段。声音与画面只有协调、巧妙有机地配合才能产生立体、完整的感官效果。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是声音、画面结合的艺术。在影视作品中声音作为一种造型手段,与视觉造型相结合,共同参与着影视审美价值的创造。 例如《秒速5厘米》,《秒速5厘米》是新海诚创作的一部写实动画,动画以一个少年为故事轴心而展开连续3个独立故事的动画短篇,时代背景是从1990年代至现代的日本,通过少年的人生展现东京以及其他地区的变迁。第一话《樱花抄》描述贵树与明里年幼时恋爱的心情,

以及他们重逢的一天,第二话《宇航员》描述以对进入高中就读的贵树怀有好感的澄田花苗的视角来展现贵树与明里分别后的生活,第三话《秒速5厘米》则刻画了贵树和明里长大后内心的种种彷徨。 从故事上说,其实并没有新意,但新海诚的优势是画面。“画得像照片”本是违背绘画规律的一件事,但在工业流水线中,快速地画出像照片一样的背景,配合音乐和镜头切换,倒也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有距离的代入感——“像”照片而不“是”照片,反而产生另外一种梦幻感。 从背景音乐上,影片的开头,在女主人公的声音中,画面呈现出樱花掉落水中的场景,女主人公的一句话道出了影片片名的含义,每秒钟樱花掉落的的距离是五厘米,开头给人以很沉寂的感觉,但随后出现的鸟叫声,伴随着男女主人公漫步在一片樱花中,又会给人以轻快明朗的感觉。紧接着在一阵火车急速通过的声音中,第一部分的片名出现,樱花抄。第一部分樱花抄,运用了大量旁白的声音,来交代故事发展,画面的切换,伴随着旁白的声音,来交代故事发展。真实的画面效果,加上柔美的背景音乐,不禁的让人浮想联翩,代入感极强。最终以男主人公一个人踏上回家的火车,搭配上几个简单的音符,结束了影片的第一部分。 影片的第二部分,在一阵瑟瑟的风声中开始,在一片沉寂中结束,以

声音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

如今电影中的声音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和画面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有时甚至还会超过画面的重要性成为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电影声、画之间的关系,变化越来越多。影视艺术作品中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主要有三种:1画面占主要地位,声音烘托画面。2声音占主要地位,画面烘托声音。3声音与画面同样重要,谁也离不开谁。影视艺术作品制作时赋予画面与声音的关系大致也分三种:1声画同步。2声画对位。3声画分立。声音与画面的关系也有三种:音响(指作用于画面的事物所产生的声音);道白(对白,旁白,内心独白)和音乐。我认为声音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揭示主题思想、奠定影片风格、创造意境。属于电影声音范畴中的电影音乐所具有的揭示影片主题思想、奠定影片风格、创造意境的功能。欢乐、喜悦的画面,便伴以欢乐、喜悦的旋律,例如:《小红帽》中小红帽打算去找奶奶的时候,在森林中开心的与鸟儿歌唱,音乐气氛活跃,喜悦。《功夫熊猫》1中,当阿宝想要看霹雳武侠的时候,音乐与画面的配合就是欢快喜悦的。再如《功夫熊猫》2中在战胜沈王爷时候的音乐转变,也使得影片情绪欢快起来;悲伤、忧郁的画面,便伴以悲伤、忧郁的乐曲,例如:泰国校园剧《初恋这件小事》中,在阿水得知阿亮学长和晓彬学姐谈恋爱的时候,失落的小水跳入水中,结合失落的音乐,让观众也感到无比的悲伤。 2.抒情功能、推动剧情发展。音乐的抒情是音乐最具感染力的功能。在影视中的音乐更充分的展现了这一功能,并且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我们经常能看到影视作品中的亲人、恋人、朋友久别重逢时响起的一段段煽情音乐。这时的音乐不但展现了抒情功能还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例如《初恋这件小事》中最后时隔9年后,阿水和阿亮终于还是见面,终于还是将珍藏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最终两个人可以圆满的时候,音乐就很好的起到了煽情的作用。 3.塑造人物形象。影视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不但通过演员的外形、形体语言、台词等来塑造,在人物声音方面塑造形象也时非常重要的手段。尤其是在中国的武侠、神话作品中,声音是非常重要的塑造人物的手段。例如:猪八戒的声音象是从鼻子里哼出来的;孙悟空说话快特别的快;丑陋的妖魔鬼怪说话的声音十分刺耳,让人感到厌恶;佛祖的声音永远是洪亮的,很明亮的。还有就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通过音乐的变换来塑造里昂的个人形象 4.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悬疑片中经常用恐怖的音效来吸引观众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想象。例如:午夜凶铃系列中声音的突然出现。还有杀死比尔中女主角突然醒来的时候,音乐的配合让观众感到惊悚。 总之,影视艺术作品中的声音已经不仅仅是代替字幕、代替现场乐队的作用,声音几经成为影视艺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同样带给我们艺术的享受。

影视动画中的声画关系

影视动画中的声画关系 摘要:伴随着录音和影像技术的革新,影视动画中声画关系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声音从一开始的对画面的补充渐渐变为影视动画艺术表现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本文结合影视动画的开展历程,探讨了声画关系的开展和声画关系的几种结合形式并举例表明。 关键词:影视动画;声画关系 一、从动画影史看声画关系的开展 19世纪末电影诞生之际,电影艺术中还不存在声音的概念。虽然当时已出现留声机这种可以录制和播放声音的设备,但由于技术限制,人们并没有找到将声音和画面结合的有效伎俩。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作“默片时代〞。由于不足声音作为有效的辅助表达伎俩,当时的电影演员的表演都比拟夸张,经常会运用到面部的表情特写,这也正是20世纪初喜剧电影风行的原因。不过当时的电影放映时也不是完全静默的,无论是在剧院或音乐厅,还是后来出现的电影院,大都配备有音乐家或乐队在现场伴奏,但配乐的功能仅仅是为了衬托氛围,同时掩盖老式放映机运转时发出的噪声,并没法做到与影片画面真正结合。这时的声音相对于画面既不具备叙事功能也没有叙述作用。直到1927年10月6日,美国的华纳兄弟拍摄并发布了故事片?爵士歌手》,里面首次出现了男主角讲话的声音,拉开了有声电影时代来临的序幕。这也鼓励了前来参与这场首映式的沃尔特·迪士尼,他一回到工作室就开始着手研究如何给动画配上声音。1928年迪士尼公司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威廉号汽艇》,采用将声画同步记录于胶片上的形式,利用音乐来配合角色夸张的动作表演,使声音作为画面的一种补充伎俩,将声音和画面真正地结合了起来。当声音进入动画不再成尴尬题,动画艺术家们也开始积极探索声画结合的不同形式,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批先锋艺术家纷纷涌入影像的创作领域,发明出不少具有实验性质的动画短片。如奥斯卡·费钦格将抽象几何图形与音乐相结合,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律动,几何图形以规律的方式组合和变化。这也使得声音不再仅仅是画面的附庸,而是可以与其相互结合与照应,两者的关系变得更加丰盛与纯正。这些先锋艺术家对于声画关系的探索也影响了之后一批实验动画的先锋如诺曼·麦克拉伦等。同一时期的迪士尼公司那么更加偏重于动画中声音的叙事性,所有声音都有目的地为画面而存在,声音不但可以交代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还可以为观众理解作品的背景和内涵拓宽更广大的空间,这也渐渐成为了当时商业动画的规范。1940年迪士尼公司在动画?梦想曲》中使用光学声迹胶片进行多音轨录制,并于放映现场增加了左右两个声道的扬声器,首次营造出了立体声的效果。立体声的出现使得影视作品中声音的质量和表现力大大提高,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也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梦想曲》中,迪士尼还尝试用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和节奏的舒缓来引导画面中人物的动作和剧情展开,使动画电影和古典音乐达成了完美地结合。这颠覆了商业动画中声音必须服从于画面的刻板印象,对于后世的动画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动画电影中声音形象塑造的作用

动画电影中声音形象塑造的作用 1丰富情感表达 在动画电影中塑造声音形象,能够丰富情感表达,帮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角色的情感特征。声音是动画作品的核心,它能够给角色带来生命力和灵魂。声音设计师通过创造各种声音来展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角色的存在,并且能够让一些平常看起来抽象的卡通人物变得生动逼真。这就是声音的魅力所在。我们的国家拥有众多杰出的动画电影,其中《大闹天空》《哪咤闹海》等作品曾获得过国际大奖,它们所呈现出来的角色和声音都非常出色,令人印象深刻,人们一听到人物角色的声音,便可以分析出其性格特征,并通过观看影片对这种角色形象有深入的感知,促进情感表达的丰富。 此外,动画电影中人物出现细微动作,能够极大地丰富人物的情感。比如,在《疯狂动物城》中的小兔朱迪和狐狸吉丁都能够通过声音来展现出他们的形象,并且能够更加细腻地表达情感。朱迪睁大双眼望着,鼻子抽动了几下,从人物动作可以看出她察觉到了什么,但是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下意识地发出声音,因此《疯狂动物城》中朱迪的声音配置了一个小声的“嗯”,以此来表达她的疑惑。同时,朱迪在当警察时,听到有人喊“看着点路,狐狸”,也能够让人物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体验到角色的内心世界。朱迪的动作显示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的心理,她把头偏向一侧,瞪着大眼睛,鼻子也随之动了动,仿佛在发现一只狐狸在窥探。因此,她不由自主地发出一阵“啊”的气息,从而让人物的情绪得到了真实的展示。因此可以发现,在动画电影中对人物声音形象的塑造能够起到丰富情感表达的作用,也能够充分提升角色的情感内涵。 2丰富角色形象 在动画电影中塑造良好的声音形象,还可以促进角色内涵的丰富,提升角色形象的表现力。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角色声音能反映角色的性格特征,并对其形象进行表现,通过合理对动画电影的角色声音进行丰富,能够使角色的形象更为饱满[3]。这一点也可以从声音蒙太奇视角进行理解,在动画电影中声音蒙太奇是人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而定的,而声音蒙太奇的表现形式最早存在于配音员的构思中,每个人物的声音根据一定的场景,按照一定的顺序链接,表现一定的影片内容。影片中声音的蒙太奇表现不仅能激发观众联想,还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例如:在影片中当我们听到影片传出的甲说“呀!”乙说:“怎么了?”甲说:“吓我一跳。”这样一问一答声音链接形式就是人物声音的蒙太奇表现。他是把两个紧凑的声音衔接起来所形成连续的人物声音语言。在影片中人物声音的对话组合是最具有表现力的组合,它最能塑造影片人物的形象,更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同时还能推动影片的节奏。将人物中声音节奏进行组合,能更快与影片

论影视艺术作品中声音与画面的关系

热爱电影的人们曾经说会说去掉声音的电影是无声电影是一种艺术,但今天的我们要说没有画面的电影也同样是艺术的,那是来自声音的艺术!电影艺术语言的发展,随着电影技术与艺术手段、方式以及电影传播手段、方式的不断丰富而丰富。在卓别林的时代里电影是无声的,穿插在幕间的字幕是那时唯一的语言;录音技术的发明,导致了有声电影的出现。有声电影的成功,让无声片时代的字幕被演员的对话或独白代替;让乐队现场伴奏(伴唱)被精心制作的音乐代替;甚至出现了人的脚步、呻吟、哭泣,动物的叫声,以及风声、水声、雷声、雨声等音响效果。 如今电影中的声音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已经有着和画面同等重要的地位了,有时甚至还会超过画面的重要性成为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电影声、画之关系,越来越出现变化无穷的境界,新的声画语言组合方式也因而不断被电影艺术家们推出。影视艺术作品中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主要有三种:1画面占主要地位,声音烘托画面。2声音占主要地位,画面烘托声音(音乐电视、音乐题材的影片)。3声音与画面同样重要,谁也离不开谁。影视艺术作品制作时赋予画面与声音的关系大致也分三种:1声画同步。2声画对位。3声画分立。 曾经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画面与声音基本处于同步状态,画面要表达的主题、基调正是声音表达的主题、基调;声音所展现的情绪、情调也与画面要展示的情绪、情调如出一辙。声画同步的处理手段是影视艺术作品中最常用的处理手段之一。声音在其中产生的效果多半是一种烘托的效果。在故事性较强的影视艺术作品中它可以强化艺术效果,帮助画面来共同烘托、渲染主题。如陈凯歌的影片《和你在一起》中的王志文饰演的老师给小春上最后一刻的片断和影片最后的车站相遇片断。其中在最后一课片断中,衣着整洁的老师坐在琴旁为小春伴奏,两个人沉浸在乐曲中。配合着音乐,观众看到了两人即将分离的不舍、老师对小春的爱和小春在音乐道路上的潜力和希望。在影片最后车站相遇的片断中,小春因为领悟到父爱的珍贵在火车站大厅里激动的拉响了小提琴。带有感恩色彩的琴声配合小春带着泪水的脸以及中人激动的表情共同把影片推向高潮。在纪录片中,声画同步可以体现真实感(声画同期录制)。这样的例子很多,如《神奇的地球》中播出过的《最后的蒸汽机火车》。本片讲述的是当地最后一列蒸汽机火车即将退役时最后一天的纪录。用胶片拍出的画面带着与众不同的温暖的褐色调子,颇具老照片的情调。进站时火车周围包裹的浓浓的白色水蒸气和蒸汽机火车特有的轰鸣声让观众被感真实。 电影声画艺术语言中,同样也出现了声画不同步的方式,这种不同步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声画分立;二是声画对位。声画分立,就是影片的声音与画面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展开,声音与画面的关系是各自独立、互相补充,若即若离。在声画分立之时,声音一般不会来自画面之中,而以画外形式出现,但在总体情感、情绪上,又有一种相互映照的关系。而声画对位,意味着声音与画面在情感、内涵、情绪、情调、氛围、节奏恰好是错位、对立的,形成很大反差的。正是由于声音与画面的差异、对立、错位、相反,才更有力地形成一种对比和对照,从而用一种反差的方式更强有力地表达出正面的意义、价值。声画分立的例子有:陈凯歌的影片《和你在一起》中的擦拭乐谱片断。擦拭乐谱片断中的画面是小春一边擦乐谱一边在心中想着谱子上的音乐。同时一段激动人心的小提琴曲响起,这音乐像是从小春的心里和粘满灰尘的谱子里流淌出来的。这段画面和配合它的音乐告诉观众小春领悟了老师这种教学方法的用意,并且在音乐方面得到了提高;又如我国影片《人到中年》里,女主人公陆文婷在昏迷中,似乎感觉自己正在一个无限的荒漠上艰难攀行,画面上陆文婷在荒漠上攀行,这时作曲家从画外插入了一段"无字歌",这段音乐情感哀怨、忧伤,同时又有挣扎奋斗的情绪在其中。声画对位的例子有:如某影片中背景是十分优美的音乐画面却是法西斯在残暴的杀人。还有影片《老井》中,那个女瞎子凄凄惨惨的演唱与周围围观人们的哄笑形成巨大反差,为影片增色不少。 在制作影视艺术作品是会用到很多不同的剪接手法,它们是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建立画面与声

第七章 动画创作 第七节 动画片中的声音

第七章动画创作第七节动画片中的声音 第七节动画片中的声音 电影电视是以运动的画面和与之相伴的声音传播信息、表达思想情感和讲述事件的视与听结合的艺术形式。视觉与听觉虽然给人不同的感受,但它们之间却能产生“联觉”(或曰“通感”),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画面赋予声音以形态和神韵,声音给 以画面生命和生活气息。这种影视艺术所特有的视听语言,具有特别形象、生动、感人的作用。动画片作为视听艺术类型之一,也是由视觉的画面和听觉的声音组成的。一部优秀的动画影片,声、画关系必然是非常和谐的。在动画片创作中,不可忽略了对声音的开发。 一、视听艺术中的声音要素 影视艺术中的声音,包括人声、音响和音乐,它们是组成影视艺术声音的三个要素。 1.人声 指所有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如说话声、哭笑声、咳嗽声、呼噜声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够直接表达思想感情和人与人进行交流的说话声。而且人声还因音量大小,音调高低、音色和节奏变化等,表现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情绪等等。 2.音响 指人声和音乐以外自然界所有的声音。如风雨雷鸣声、鸟兽鸣叫声、水流火烧声、击打碰撞声等等。音响可以用来渲染环境、人与事。 3.音乐 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听觉艺术。音乐用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等变化,作为它的独特语言表现情感。虽然音乐不能像文字那样具体,和绘画一般可见,但它所具有的这种非造型性和非语义性、在感情上的概括作用,正是由于它的不确定性所决定的。音乐对世界万物描写的高度概括力,主要由对自然中声音的模仿和引起人们“联觉”两方面构成,它的这种感染力是其他任何艺术不能替代的。 二、动画片中声音的运用 在有声电影发明之后,声音在影片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动画片作为视听艺术,在我们观看时,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同时感受形象的。视听语言在动画片创作过程中,对于动画内容的表达和艺术效果的作用显而易见。然而声画结合是一种艺术的结合,只有运用得好才能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美国动画大师沃尔特.迪斯尼在他的动画艺术创作中,极为重视声音与画面结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声音在动画中的运用,欧洲和美国有着明显的区别。在美国,声音主要用来增强角色的特征和个性,而在欧洲,声音则是作为原始素构,在他们的实验片中,音乐、音效和影像动作之间的关系被发挥到了极致。 动画中声音的运用,包括人声、音响和音乐,它们也是组成所有影视艺术声音的三个要素。但是,动画影片是一种特殊的假定性视听艺术,因此在声音三个要素的处理上,与其他视听艺术又有所不同。例如,巧妙地利用声画的假定结合创造喜剧效果,也是迪斯尼影片一大创造,每每令人捧腹的米老鼠笑剧常常就是建立在一些音乐的噱头上。再者,动画片往往以虚构的故事情节和极度的夸张见长,这就更加要求影片中声音的节奏与形象动作的节奏,必须高度吻合才能获得生动有趣的屏幕效果。下面我们从视听语言和声音三个要素在动画影视片中的运用与处理,来分析一下所具有的一些特点。 1.动画中的人声 在一般影视故事片中,都会有许多对白、独白、内心独自、旁白等等,语言是绝不可缺少的。如果剧中人物只能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进行交流,就会使人感到不真实。

影视动画中画面与音乐的合理融合

影视动画中画面与音乐的合理融合 影视动画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通常包含了视觉与听觉两个主要方面的表达。其中,画面是通过影像来展现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而音乐则通过声音的抒发来加强影视动画的表现力。画面与音乐的合理融合,可以使得影视动画更加生动、感人,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影视故事中去。 首先,画面与音乐的合理融合可以增强影视动画的情绪表达。通过恰当的音乐配合画面的表现,可以使得观众更容易共鸣和感受到故事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在一部悲伤的故事中,合适的背景音乐可以进一步加重观众的悲伤情绪,使得观众更加感同身受,更容易被故事所吸引。 其次,画面与音乐的合理融合可以加强影视动画的节奏感和张力感。音乐作为一种有节奏感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节奏和音调的变化来传达故事的不同情节和氛围。合适的背景音乐可以使得影视动画的节奏更加紧凑,张力更加强烈。例如,在一场刺激的追逐戏中,配上快节奏、激烈的音乐,可以让观众更加紧张,加深对于故事的体验感。 第三,画面与音乐的合理融合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画面往往无法完全表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而音乐可以通过音调、旋律等来传递人物的情感状态。合适的背景音乐可以使得观众更容易理解人物的内心变化以及整个故事的走向。 另外,画面与音乐的合理融合还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通过音乐的烘托,画面中的场景和人物可以更加生动、有趣。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可以使得画面更加舒缓或激烈,进一步增强观众的观看体验。例如,配上欢快的背景音乐,画面中的人物可以展现出愉悦的表情和动作,使得观众更易沉浸其中。 然而,画面与音乐的合理融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对剧情以及整体氛围有深入的理解,并作出合适的音乐选择。此外,还需要注重音乐和画面的协调性,避免出现画面和音乐之间的冲突和不和谐。 总之,画面与音乐的合理融合是影视动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可以增强影视动画的情绪表达,加强节奏感和张力感,帮助观众理解剧情,创造独特的艺术效果。在创作影视动画时,画面与音乐的合理融合应该被充分重视,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尝试,达到更加出色的艺术效果。

影视声画关系的种类与特征

影视声画关系的种类与特征 影视声画关系是指电影或电视剧中声音和图像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关系。声音和图像的合理组合能够为观众带来更丰富、更逼真的观影体验。在影视创作中,声画关系具有多种种类和特征。 首先,音画同步是最基本的声画关系类型。音画同步指的是画面中发生的动作与声音的对应。例如,人物行走时脚步声的同步、对话时嘴部动作与对应的声音的同步等。音画同步能够增加画面的真实感和观影的代入感。 其次,音画对比是另一种常见的声画关系。音画对比是指声音和图像在意义上相互矛盾或相互衬托。这种对比能够通过对视听感受的反差产生戏剧冲突和情感张力,从而更好地引起观众的注意。例如,在惊悚片中,画面中出现一个吓人的画面时,此时突然响起柔和的音乐,产生音画对比,增加恐怖感。 第三,音画交叠是一种常用的声画关系特征。音画交叠是指声音和图像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重叠与延续。这种重叠能够产生意外效应或隐藏信息,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例如,在一部爱情电影中,当两位主人公相识时,背景音乐可能突然发生变化,声音和画面交叠,暗示着两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汇。

最后,音画平行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声画关系。音画平行 是指声音与图像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但彼此存在一定的关联。这种平行的声画关系常用于表达内心情感、思绪或者暗示故事背后的含义。例如,在一部悬疑电影中,画面中展示了一个人在沉思的表情,此时传来了一段毫无语义的声音,通过平行的声画关系,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混乱和思考。 总之,影视声画关系的种类与特征丰富多样。不同种类的 声画关系在影视创作中能够起到不同的作用,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观影体验。影视创作者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声画关系来传达情感、展现故事或者引起观众的注意。这样才能打造出更具魅力和吸引力的影视作品。

声画关系名词解释

声画关系名词解释 《声画关系》指的是音乐与画面形成的一种密切的表现手段,即音乐声音的改变与画面的图像之间的联系。一般来说,声画关系 is realized through two main aspects: One is to synchronize the sound and the picture, which is to make the sound and the picture’s change in a certain rhythm。The other is to convey feelings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und and pictures, which is to make the sound and pictures express the same emotions. 声画关系作为艺术表现开始于20世纪,它是动画、影片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声画关系也在许多艺术和媒体作品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为作品带来充满感情的感觉。比如,电影《蚂蚁人》中,画面和音乐的配合使人们在欢乐的画面中分享豪言壮语,并体验主角的冒险旅程;电视剧《海洋的盛宴》里,画面和音乐的搭配,营造出热闹而又美妙的海洋生物在海洋中的景象,吸引观众浸入其中。 此外,声画关系在许多动漫作品中同样突出,这也是最能体现声画关系魅力所在。一般来说,动漫中使用声画关系可以极大地扩大动漫形象,使作品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几乎每一部动画都会特别强调以特定的音乐诠释动漫内容,如高达系列电影里使用高达特有的战斗音乐,让观影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战场中。 一部好的动漫电影肯定是精心设计的主题曲加上精心设计的画面所组成的,这些歌曲可以调动观影者的情感,将观影者带入到动漫画面中去。它们往往使用节奏性强烈、富有层次感,并具有旋律和激情、感慨和愉悦的特色,从而使作品充满活力和艺术气息。 声画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媒体表现形式,能够在画面和音乐中创造艺术魅力。它不仅能体现诉说者的想象力和音乐的和谐,而且能将音乐和视觉作品的感受完美地结合起来,营造出影院的完美氛围,也让作品传达给更多人,不管是情感,还是美学,都能得到表达。

艺术理论论文 影视艺术中的声画关系研究

艺术理论论文 影视艺术中的声画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1〕02-0131-02 一、影视艺术中的声音 声音充满了无声的空间,带给观众更完善的知觉感受,它能有效地将影响我们对影像的领悟和理解,能相当明确地引导观众在影像中的注意力,让观众形成期待。在影视艺术中,声音可分为人声、音响和音乐。 首先,人声是人们表达自我、相互交流、传达信息的最根本方式,在影视艺术中人声是最积极、活泼,信息量最丰富的局部。人声主要是指人物语言,还有喘息声、呼吸声,以及群众场合中的嘈杂人声、交谈声等等。如果编剧能够考虑到上述种种人声的运用,自然会有助于创造出真实环境中的气氛来。其组成主要有人声主要由对话、独白、旁白组成。对话是指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相互交流的声音;独白是指画面中人物单独说话的声音;旁白是指由画面时空以外的人所发出的声音。如?肖申克的救赎?中全片的语言画外音共51处,

总长度21分48秒,占全片长度〔142分钟〕的4%,相当于每2分多钟就出现一次画外音。本片主人公雷德的画外音,共42处,长度为18分钟左右,约占全片声音的13%,超过片长的1/8。其作用是有利于人物性格、人物形象的塑造,如?大明宫词?;有利于影视作品的艺术风格创造,如?肖申克的救赎?中摩根弗里曼的旁白影片就像瑞德的一部回忆录,瑞德缓慢而平静地讲述一个奇迹的故事。很难相信这只不过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这种真真切切的真实感不断地扩散镜头的每一个角落,隐忍的痛苦、纵然的接受、致命的依赖,禁锢侵蚀每一个人的头脑与心灵,致命的毒药随着时光的缓慢流逝而不断扩散,人生苍白得犹如一张白纸,时间仿佛静止了,毒性不断蔓延着,梦想与自由遥远得似乎根本就不存在;最后那么有利于画外空间的创造。 其次,音响是指对影视作品中人与物体运动所产生的声音以及所有的背景和环境声音。作为背景或环境出现的人声和音乐一般也可以被看作音响。其种类有自然音响〔如水声、动物声音、脚步声等〕;机械音响〔如汽车、火车声等〕;枪炮音响、社会环境音响〔如人群声、收音机声音等〕;特殊音响〔如电子合成音响等〕。音响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首先表现在逼真感的复原上,音响既是对现实存在方式的复原,也是对人的感知愿望的满足;在刻画人物上,通过声响来突出、衬托人物形象;同时,音响不仅是对生活声音的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