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西方经济学概论--计算题概念填空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含答案).doc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含答案).doc

1. 己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D=350-3P,供给函数为S=-250+5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P46公式) 解:(1 )因为D=S所以:3 5 0 - 3 P=- 2 5 0 + 5 P350+250=5P+3P 6 0 0 = 8 PP = 600 = 7 5(2 )把P = 7 5代入D 函数和S 的函数 D=350-(3X75)=125 S =- 250+(5X75)=125 答:均衡价格为75;均衡数量为125。

2. 某种商品在价格由100元下降为60元时,需求量由200单位增加为400单位。

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 需求弹性。

(P62公式)解:已知:Q 1 = 2 0 0 Q 2 = 4 0 0 P 1 = 1 0 0 P 2 =60 代入 公式:E d = Q2-0 X (Pl + P2)/2 , E d = 400-200 x P2-P1(01+ 22)/260-100(100 + 60)/2 (200 + 400)/2E d =1,E d = 1.3 33答:需求弹性是1.33,因为需求弹性大于1,所以,需求 是富有弹性。

3. 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当价格为每公斤15元时,销售量为1500公斤,该商品出现的销售量增加到3500公斤,问该商 品现在的价格是下降还是提高了,变动了多少?(P60公式) 解:根据公式:E d=Ae/e…,代入公式:2 = (3500-1500)/1500^△P/P AP/152 = 2000/1500. 2 =打3 ,2 X 翌=4—, 2 XAP = 1X 1 5 AP/15 AP/15153 32XAP = 6O,2XAP=2 0… AP=1 0 答:价格下降 3了 10 元。

7.社会原始收入水平2000亿元,消费为1200亿元,当收入增至2800亿元时,消费增加到1500亿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平均消费倾向和边 际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以及乘数。

西方经济学期末a卷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期末a卷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期末a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西方经济学中,需求曲线通常表现为:A. 向上倾斜的直线B. 向下倾斜的曲线C. 水平的直线D. 向右倾斜的曲线答案:B2.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指: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增加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减少C.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不变D.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增加答案:B3.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是:A. 价格制定者B. 价格接受者C. 价格垄断者D. 价格领导者答案:B4. 经济中的通货膨胀是指:A. 货币供应量增加B. 货币供应量减少C. 物价水平持续上升D.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答案:C5.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A. 利率B. 税收C. 政府支出D. 以上都不是答案:A6. 公共物品的特点不包括:A. 非排他性B. 非竞争性C. 私人生产D. 公共提供答案:C7. 经济中的失业类型包括: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全部都是答案:D8. 经济中的GDP是指:A. 国内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净值C. 国民生产总值D. 国民生产净值答案:A9. 经济中的总供给曲线通常表现为:A. 向上倾斜的曲线B. 向下倾斜的曲线C. 水平的直线D. 向右倾斜的曲线答案:B10. 经济中的财政政策包括:A. 货币政策B. 税收政策C. 政府支出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需求弹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即价格变化1%时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包括商品的替代品数量、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的比重、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等。

2. 描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答案: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市场上有大量的买家和卖家,产品是同质的,所有参与者都有完全的信息,进入和退出市场没有障碍,没有交易成本,且没有单个买家或卖家能够影响市场价格。

西方经济学期末试卷AB卷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期末试卷AB卷及答案

黄冈师范学院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考试课程:西方经济学考核类型:考试A卷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考试专业:酒店管理考试班级:酒店管理201501班一、名词解释(10×2分=20分。

)1.需求2.边际效用3. 边际产量4.边际成本5.公共物品6.等成本线7. 欲望8.市场失灵9.交易动机10. 经济周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资源是,人类的欲望是。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问题,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分析。

3.效用理论分为效用论和效用论。

4.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

5.在短期内,厂商为生产而付出的总成本由成本和成本构成。

6.考察成本的变动规律需要把成本分为总成本、成本和成本。

7.按照公共物品的特性可以将其分为公共物品和公共物品。

8.居民消费由消费和引费两部分组成。

9.在IS曲线中,I代表,S代表。

三、选择题:(1分×10= 10分)1.一国的生产可能曲线以内的点表示()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资源减少及技术水平降低D.生产产品的最适度水平。

2.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将导致()A.供给增加 B.供给量增加 C. 供给减少 D.供给量减少3.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A.消费者的收入B。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D。

以上都不对A卷【第1页共3 页】4.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A.平均成本上升B。

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C.总成本下降D。

平均可变成本上升5.长期内完全竞争市场上成本不变的行业如果由于需求的增加将导致市场价格()A.降低 B. 提高 C.不变 D.先降低再提高6. 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时,基尼系数为()A.1 B. 0 C.大于0小于1 D.大于17.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A.国民生产净值 B.个人收入 C.个人可支配收入 D.国民收入8.IS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使()A.投资等于储蓄的国民收入和利率的组合B.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货币量C.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货币量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9.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A.法定准备金率 B.再贴现率C.公开市场业务D.道义劝告10.经济周期的中心问题是()A.利率波动 B.通胀率波动 C.国民收入波动 D.就业率波动四.判断题(1分×10=10分)1.需求的变动是指是指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选择就是如何使用 1.有限资源的决策。

2.价格机制包括一、————以及——一· 2.价格调节经济的条件价格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价格调节经济的方式3.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 3.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或生产者均衡4.会计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

4.各种实际支出5.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低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高价。

5. 低高 6.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有两大类,即—和—6.税收政策社会福利政策 7.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而引起的失业。

7.正常的劳动力流动8.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与————的决定的。

8.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水平9.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9.总需求(总支出)10.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利率——。

10.右上方增加上升11.经济周期的中心是——。

11.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12.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贸易收支状况——· 12.增加改善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那么:( C. 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2.某人愿意用20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35元买头两件衬衫。

第二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 C. 15 )3.内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4.在短期中,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上方时平均成本是递增的5.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指在停止营业点之上的;(B.边际成本曲线 )6.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最大作用的因素是:( 技术 )7.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该曲线变为一条垂线的条件是:( D.总供给受到了资源和其他因素的制约 )8.公开市场活动是指:( C.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 9.根据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货币主义得出的政策结论是:( C. 宏观经济政策只在短期中有用,而在长期中无用 )10.清洁浮动是指:( A.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 )1.整个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其原因是(B.需求减少)2.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减少)3 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C.食盐)4.商品的边际效用随者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B.递减)5.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6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C.递增)7.等产量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表明的是(B.产量减少)8.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D.边际收益递减规律)9.下列项目中属于可变成本的是(D.生产工人的工资)1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一定是(D.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1.( X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西方经济学考试知识要点汇总

西方经济学考试知识要点汇总

西方经济学考试知识要点汇总一、名词解释:1、西方经济学的概念:西方经济学主要是指20世纪30年代以来流行于西方国家,并成为这些国家经济政策理论基础的主流经济学。

2、市场均衡的概念: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当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市场价格恰好使得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这一价格被称为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

3、寡头:寡头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一种类型,在寡头市场中,少数几个大的企业控制着全部或者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4、GDP: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总产出的宏观经济指标,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5、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财政政策是指为了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收支、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二、选择题1、需求规律表明(C)A随着汽油价格的提高,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下降B药品价格的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提升C计算机的价格的下降,会引起其需求的增加D乒乓球价格的下降,会引起乒乓球拍的需求增加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D)A物价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物价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物价水平上升时,进出口会减少D以上都是三、填空题第一章主要学习的是价格机制和价格调节的作用,价格调节自发的对需求量供给量起到调节作用,一是市场行为,一个是政府行为,作用与价格都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政府的限价有两种分为:最高限价(公租房的限价)和最低限价。

消费者行为理论(1-10小点):1、效用的含义:效用和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关,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效用是人们的心理评价,每个人的心里评价不一样。

2、无差异曲线的含义(等效用线):效用是相等,但是商品组合不等。

也就是说,不同的商品组合,它等效用,这就是无差异曲线。

3、消费者的均衡分析:根据有限效益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综合运用对它进行分析,它是相切,相切的情况就满足切点的斜率相等,满足预算线的条件这就叫做限制条件。

最新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全-填空

最新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全-填空

最新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全-填空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选择就是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3、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4、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5、“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6、选择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7、经济制度就是一个社会作出选择的方式,或者说解决(资源配置)(资源利用)的方式8、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市场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9、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10、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被经济学家称为(混合经济或者现代市场经济)1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1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解决问题是(资源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或均衡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13、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家庭和企业)14、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家庭和企业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即家庭要实现(满足程度或效用最大化)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1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像是(整个经济)解决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16、经济学根据起研究对像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17、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18、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是什么)规范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19、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预测)20、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无关)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相关)21、理论的表述方式一般有(口述法、算术表示法、几何等价法、代数表达法)1,需求是消费者(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2,需求表表示某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3,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4,决定需求的因素主要是(价格,收入,消费者嗜好,预期)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6,需求定理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7,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收入效应是指(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8,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9,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10,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需求的变动)11,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是需求(减少)向右移动是需求(增加)12,供给是生产者(供给愿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13,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动14,决定供给因素主要是(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数量,技术,预期)15,在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示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16,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向上方移动是供给量(增加)向下方移动是供给量(减少)17,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是供给(减少)想右移动是供给(增加)18,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19,均衡价格是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20,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同)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反方向变动21,需求增加引起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22,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3,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24,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表示该商品供给(小于)需求。

XXX《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10)参考答案

XXX《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10)参考答案

XXX《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10)参考答案XXX《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一、填空题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a.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b.中间产品2.个人可支配收入分为()。

a.消费和储蓄b.个人收入和个人所得税3.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

a.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b.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4.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称为()。

a.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a.海内生产净值b.国内生产总值6.国民生产总值以()为统计标准,国内生产总值以()为统计标准。

a.人口地理上的国境b.地理上的国境人口7.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

a.上升b.下降8.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称为(),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下降称为()。

a.通货膨胀通货紧缩b.通货紧缩通货膨胀9.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普通用()来表示。

a.GDP平减指数b.物价指数10.各国经常采用的物价指数主要包括:消费物价指数、生产物价指数、()。

a.批发物价指数b.GDP平减指数11.假设2000年的名义GDP为5万亿元,实际GDP为4万亿元,则GDP平减指数为()。

a.125b.2512.最终产品是(),中间产品是()。

a.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b.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13.劳动力参工率是指劳动力与()之比。

a.工作年龄人口b.总人口14.劳动力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称为()。

a.失业率b.劳动力参工率15.失业率是失业人口与()的比例。

a.总人口b.劳动力16.当就业人数为1600万,失业人数为400万时,失业率为()。

【西方经济学(专)】期末考试答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填空题)

【西方经济学(专)】期末考试答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填空题)

一.填空1.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即(市场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2.经济制度就是一个社会作出选择的方式,或者说解决(资源配置、资源利用)的方式。

3.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家庭与企业)4.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5.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6.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无关)7.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

8.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9.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预测)10.理论的表述方式一般有(叙述法、列表法、图形法、模型法)11.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被经济学家称为混合经济(现代市场经济)12.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家庭和企业经济行为的目标分别是实现(满足程度或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13.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14.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15.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相关)。

16.选择就是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

1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18.选择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19.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分别是(整个经济、资源利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量分析)20.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2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分别是_(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资源配置价格理论或均衡价格理论个量分析)22.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习题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习题

西方经济学概论习题集第一章导言一、填空题1、西方经济学家把满足人类欲望物品分为自由物品与经济物品两类。

2、选择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这样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3、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说明在技术与资源既定条件下,社会所能到达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组合曲线。

4、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解决问题是资源配置,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5、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解决问题是资源利用,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重量分析。

6、是否以一定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重要区别之一。

7、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不同,可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

8、均衡分析可分为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9、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状况分析,后者是过程分析。

10、经济模型由假设与含义两局部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1.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济学是由于〔 c 〕而产生。

2.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c 〕A.因为资源是稀缺,所以不会存在资源浪费B.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C.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D.既不存在资源稀缺,又不存在资源浪费“资源是稀缺〞是指( b )B.相对于人们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缺乏4.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一点表示( b )C.该国可利用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可以利用资源稀缺5.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是( c )A.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B.增加了货币供应C.技术进步D.人口数量下降6.张三有十万元资金,可以分别投资在以下几项上,经过仔细考虑,最后决定投资玩具生产获利六千元,他该项投资时机本钱是〔b 〕7.宏观经济学所考察问题是〔 c 〕8.微观经济学所考察问题是〔 c 〕9.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共同点在于〔 c 〕一样10.以下命题中属于标准经济学命题是〔 a 〕A.2002年我国财政收入到达2053亿元,有利于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B.我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从而使2002年外汇储藏到达了2864亿元C.从1998年至2002年,我国一共解决了2700万国企下岗职工就业D.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一千万人口转移到城市三、判断题1.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统设《西方经济学》计算题和问答题期末复习资料

统设《西方经济学》计算题和问答题期末复习资料

计算题1、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40-P,供给函数为S=P。

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相关题型参考自测练习第40页计算题1。

)2、假定汽油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15,现价格为每升3元,试问汽油价格上涨多少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参考自测练习第63页计算题2。

)3、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5,当它降价8%时,需求量会增加多少?(参考自测练习第62页计算题1。

)4、某种商品在价格由10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40单位。

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参考自测练习第63页计算题3。

)5、某种化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3,如果其价格下降25%,则需求量会增加多少?假设当价格为2元时,需求量为2000瓶,降价后需求量应该为多少?总收益有何变化?(参考自测练习第64页计算题9。

)6、出租车与私人汽车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0.2,如果出租车服务价格上升20%,私人汽车的需求量会如何变化?(参考自测练习第64页计算题7。

)7、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10%,供给量增加了25%,这种商品的供给弹性是多少?(参考自测练习第64页计算题8。

)8、如果一种商品价格上升10%,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了15%,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这两种商品是什么关系?(参考自测练习第63页计算题5。

)9、根据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定义填写下表中的空格部分:(参考自测练习第80页计算题2。

)10、某消费者有120元,当X商品的价格为20元,Y商品的价格为10元时,各种不同数量的X和Y商品的边际效用如下表:该消费者在购买几单位X商品和几单位Y商品时,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这时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多少?(参考自测练习第80页计算题3。

)11、根据短期总成本、短期固定成本、短期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固定成本、短期平均可变成本、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下表中已给出的数字进行计算,并填写所有的空格。

西方经济学填空

西方经济学填空

填空1、财政政策。

政府投资提高利率挤出私人投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

2、消费者均衡原理。

已知,茅台X的效用函数TUx(Qx)=250Qx-25Qx2;单价Px=50元/单位并且不变。

烤肉串Y的效用函数TUy(Qy)=50Qy-5Qy 2;单价Py=10元/单位并且不变。

既定收入约束M=300元。

求:消费者的最优消费量酒Qx和串Qy ( ; )。

3、生产者均衡原理。

已知,生产函数Q=KL,求:资本单价PK=1元/单位,劳动单价PL=2元/单位,求:Q=8时,生产者应采用的K和L:( ; ),最小成本=2L+K=( )。

4、弹性原理。

在粮食市场上,丰收、歉收使总收益(、)。

5、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中最重要的总量包括价格水平P和()。

6、生产者均衡原理。

已知,生产函数Q=KL,求:资本单价PK=1元/单位,劳动单价PL=4元/单位,Q=10;最小成本=( )。

7、哈罗德-多马模型。

一国消费占收入的89%,资本增加20000亿的GDP增加量为5000,即资本-产出率v=4,问:该国的经济增长率是()。

8、失业原理。

某国在2013年2月20日至2014年2月20日,有成年人2.6亿,其中2.1亿人有工作,由于需求不足0.10亿人没有工作但仍然努力在寻找工作,0.3亿人没有工作但没有寻找工作,问:劳动参与率和周期性失业率分别是(;)。

9、货币供应量原理。

贴现率为3%,某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2000亿,当法定准备率至r=19%,那么,货币供应量会增加()亿。

12、收益原理。

边际收益递减的原因是( )。

13、均衡稳定分析原理。

已知粮食市场的供求函数S=8P;D=20-2P。

问:政府规定最高限价为1元/公斤时,黑市价=()。

14、均衡点移动分析。

已知房屋租赁市场的供求函数S=4+6P;D=54-4P;现在,政府对出租者每平米征税:3元/m2/天。

假如当前市场利率r = 1%,,政府征税政策出台后的房价是( ) 元/m2。

西方经济学考试和答案

西方经济学考试和答案

西方经济学考试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不包括()。

A. 生产什么B. 如何生产C. 为谁生产D. 何时生产2.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A. 价格效应B. 收入效应C. 替代效应D. 互补效应3. 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 MR=MCB. AR=MCC. MR=ARD. AR=AC4.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

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逐渐增加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逐渐减少C.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保持不变D.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先增加后减少5. 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A. 弹性 =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B. 弹性 =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C. 弹性 =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D. 弹性 =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6. 货币需求的主要动机不包括()。

A. 交易动机B. 预防动机C. 投机动机D. 投资动机7.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

A.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B. 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C. 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D. 通货膨胀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8. 根据IS-LM模型,当货币市场均衡而商品市场不均衡时,()。

A. 利率下降,收入增加B. 利率上升,收入减少C. 利率不变,收入增加D. 利率不变,收入减少9. 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理论是由()提出的。

A. 大卫·李嘉图B. 亚当·斯密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0.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A.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B. 繁荣、萧条、衰退、复苏C. 复苏、繁荣、衰退、萧条D. 复苏、衰退、萧条、繁荣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供给曲线的移动()。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西方经济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4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西方经济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4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西方经济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43)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一项正确的, 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 共30分)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如果某行业的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 那么( ).A. 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B. 新的企业进入该行业C. 既无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无企业退出该行业D. 既有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2.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不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 基尼系数( )A. 等于零B. 等于一C. 等于无穷大D. 无法确定3.搭便车通常多被看作是公共物品, 是指( )A. 有些人能够免费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 有些人能够以低于正常成本的价格使用公共交通工具C. 无法防止不愿意付费的人消费这些商品D.由于公共物品的供给大于需求, 从而把价格压低, 直到实际上免费供应为止4. 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A. 有形的产品B. 无形的产品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 也包括无形的产品D. 供以后的生产阶段作为投入的产品5.下列哪一种是Mz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不是Mi的一个组成部分( )A. 活期存款B. 储蓄存款C. 信用货币D. 旅行支票6. 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A. 欲望的无限性B. 资源的绝对稀缺性C. 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 欲望的相对有限性..7.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0.5,价格由1元上升到1.04元会导致需求量.. )A. 增加4%B. 增加2%C. 减少4%D. 减少2%8.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增加, 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 )A. 需求缺乏弹性B. 需求富有弹性C. 价格弹性小于1D. 收入缺乏弹性9.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 假设( )A. 消费者的嗜好和商品价格既定B. 消费者的嗜好和收入既定C.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D. 消费者的嗜好、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10.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时( )A. 平均产量达到最大B. 边际产量达到最大C. 边际产量为零D. 平均产量最低11. 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中, 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A. 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价格水平上升B. 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价格水平不变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价格水平上升D. 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变, 价格水平下降12.在商业银行的准备率达到了法定要求时, 中央银行降低准备率会导致( )A.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提高B. 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提高C.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降低D. 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降低13. 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自然失业14.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 )A.增加投资B. 减少投资C. 增加消费D. 减少消费15.在开放经济中, 出口的增加将引起(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贸易收支状况改善B.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贸易收支状况恶化C.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贸易收支状况不变D. 国内生产总值不变, 贸易收支状况改善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 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概论补充计算题 (包括微观和宏观)Chap 2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含弹性理论)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Q D = 50 -5 P ,供给函数为Q S = -10 + 5 P 。

(1) 求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2) 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 = 60 - 5 P 。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3) 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 = - 5 + 5 P 。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4) 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2.某公司生产的A 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 = 500 - 2 P 。

(1) 假定公司销售A 产品200吨,其价格应为多少?(2) 如果公司按180元/吨的价格出售,其销售量为多少? 总收益如何变化? (3)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是多少?3. 某商品价格为100元时,销量为5000件,由此开始,价格每提高10元,销量减少500件。

(1)用公式表示商品销售量y 与价格 x 之间的函数关系。

(2)当价格为130元时,该商品的销售量是多少? (3)当价格提高到多少元时,该商品就卖不出去?Chap 3消费者行为理论1.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2所示。

其中,横轴OX 1和纵轴OX 2分别表示商品l 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 曲线I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均 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 1 = 2。

(1) 求消费者的收入; (2) 求商品2的价格; (3) 写出预算线方程; (4) 求预算线的斜率;Chap 4 生产理论 (期末重点)1.某企业在短期生产中的生产函数为L L L Q 2402423++-=,计算企业在下列情况下的L 的取值范围: (1) 在第I 阶段; (2) 在第II 阶段;(3) 在第III 阶段。

(4)指出该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

2.已知生产函数为2232.05.0),(K L KL K L f Q --==,其中Q 表示产量,K 表示资本,L 表示劳动。

令上式的K =10。

试:(1) 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2) 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厂商雇佣的劳动数量。

Chap 5 成本理论1.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 = Q 3-10 Q 2 + 17 Q + 66。

(1) 求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 (2) 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AC(Q),A VC(Q),AFC(Q),MC(Q)。

2.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 = 0.04 Q 3-0.8 Q 2 + l0 Q + 5,求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最小时的产量。

Chap 6 厂商均衡理论理论 (期末重点)1.假设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 D = 50000 - 2000 P 和Q S = 40000 + 3000 P 。

求:(1) 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 厂商的需求函数是怎样的?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STC = 0.04 Q 3 - 0.8 Q 2 + 10 Q + 5。

求:(1) 如果此时市场价格为P = 10元,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及其利润总额; (2)市场价格低于什么水平时,该厂商会停止营业?(3) 写出该厂商短期供给函数的表达式。

3.完全竞争行业中某厂商的成本函数为STC = Q 3 - 6Q 2 + 30Q + 40,假设产品价格为66元。

求:(1) 利润极大时的产量及利润总额。

(2) 由于竞争市场供求发生变化,由此决定的新的价格为30元,在新的价格下,厂商是否会发生亏损? 如果会,最小的亏损额为多少?(3) 该厂商在什么情况下才会退出该行业(停止生产)?4.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每天利润最大化的收益为5000元。

此时,厂商的平均成本是8元,边际成本是10元,平均变动成本是5元。

试求该厂商每天的产量和固定成本各是多少?5.假设在完全竞争行业中有许多相同的厂商,代表性厂商的LAC 曲线的最低点的值为6元,产量为500单位;当工厂产量为550单位时,各厂商的SAC 为7元。

另外,市场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 D = 80000 - 5000 P 和Q S = 35000 + 2500 P 。

求:(1) 市场的均衡价格,并判断该行业是处于长期均衡还是短期均衡?为什么?(2) 在长期均衡时,该行业的厂商数目为多少?6.假定某垄断者面临的需求曲线为QP4100-=,总成本函数为QTC2050+=,求:(1) 垄断者利润极大化时的利润、产量、价格;(2) 假设垄断者遵从完全竞争法则,那么厂商的利润、产量及价格如何? 并与(1)进行比较,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Chap 7 国民收入核算(期末重点)1.设一经济社会生产六种产品,它们在2008年和2009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下:产品2008年产量2008年价格2009年产量2009年价格A 25 1.50 30 1.60B 50 7.50 60 7.00C 40 6.00 50 7.00D 30 5.00 35 5.50E 60 2.00 70 2.50请计算:(1)2008年和2009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2)如果以2008年为基年,则2009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3)计算2009年的GDP平减指数(4)2009年价格比2008年价格上升了多少?2.假定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 。

试计算:(1)个人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3.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工资100亿元利息10亿元租金30亿元利润30亿元消费支出90亿元投资支出60亿元政府购买支出3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5亿元政府税收30亿元出口额60亿元进口额70亿元求:(1)按收入法计算GNP;(2)按支出法计算GNP;(3)政府预算盈余或赤字;(4)净出口。

Chap 8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期末重点)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若投资增至100,求增加的收入;(3)若消消费函数变为C =100+0.9Y ,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4)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如何变化?2.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 =100+0.8Y ,投资支出I =50,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 (2)投资乘数。

(3)假定该经济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000,需增加或减少多少投资可以实现充分就业?3.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 ,投资i=150-600r ,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 -400r 。

(1) 求IS 和LM 曲线;(2) 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4.设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c=100+0.8y ,投资函数为i=150-6r ,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 ,设P 为价格水平,名义货币供给为M=150。

试求: (1)导出总需求函数;(2)若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3)若该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AS=800+150P ,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经济学概论补充计算题(微观和宏观)参考答案Chap 2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含弹性理论)1.略2.(1) 200 = 500 -2P 。

解方程,得P = 150 所以价格应为150元/吨。

(2) Q = 500 -2×180 = 140(吨), TR 2 = P×Q = 180×140 = 25 200 (元)。

又当P = 150时,TR l =150 × 200 = 30000 (元),TR 2 -TR l = 25200 -30000 = -4800 (元),即A 产品价格上升后,总收益减少4800元。

(3) e d = 94.12/)140200(2/)180150(1501802001402/)(2/)(2121=++⨯---=++⨯∆∆-Q Q P P P Q 3.(1)x x y 5010000500101005000-=⨯--= (2)35001305010000=⨯-=y (3)05010000=-x200=xChap 3消费者行为理论1.(1) 消费者的收入Y P X P I Y X +=,而在点B ,02=X ,301=X ,又根据21=P ,得60320=⨯=I 。

(2) 在点A ,01=X ,202=X ,得商品2的价格为320602==P 。

(3) 根据点A 和B ,可得预算线方程为203212+-=X X 。

(4) 根据(3),可得预算线的斜率为32-。

Chap 4 生产理论 (期末重点)1.由240242++-==L L LQAP L 得知,当0='L P A 时,L AP 最大,亦即由0242=+-L ,得出12=L ,此时L AP 最大;同样,02404832=++-=L L MP L ,解方程得20=L ,4-=L (舍去); 因此得出,(1)第一阶段,12<L ;(2)第二阶段,2012≤≤L ; (3)第三阶段,20>L ;(4)该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为第二阶段,即2012≤≤L ; 2.(1)将K = 10 代入生产函数,得325.0102--=L L QL L L Q AP L 325.010--==L dLdQMP L -==10(2)对于总产量函数325.0102--=L L Q ,要求其最大值,令010=-==L MP dLdQL ,得10=L ,此即为总产量函数有极大值的点。

同样,对于平均产量函数LL L Q AP L 325.010--==,要求其最大值,令0=dL dAP L ,有0325.02=+-L,解方程得8=L ,即当场上雇佣的劳动量为8个单位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Chap 5 成本理论1、(1)可变成本:Q Q Q 171023+- 不变成本:66(2)相应函数:QQ Q Q AC 661710)(2++-= 1710)(2+-=Q Q Q AVCQQ AFC 66)(=17203)(2+-=Q Q Q MC2、(1)由 Q Q Q Q VC 108.004.0)(23+-=108.004.0)(2+-=Q Q Q AVC令 08.008.0=-='Q C AV ⇒ 10=Q 故当10=Q 时,A VC 有最小值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