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现状及实践情况
参考内容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素质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之一。 信息素质不仅关乎到个人的学术研究,更影响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加强大 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演示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探讨大 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现状 及实践情况
目录
01 一、国内信息素质教 育研究现状
02
二、国外信息素质教 育研究现状
03
三、实践情况对比分 析
04 四、结论与建议
05 参考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素质教育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重视。信息素 质是指个体对信息及其特点、价值的认识和获取、评价、利用等方面的能力,是 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本次演示将对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实践情况进 行简要探讨。
感谢观看
差异点:国内外的信息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差异。首先,国外信 息素质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而国内起步较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国外信息素质教育更加注重与实际需求相结合,课程设置更加多样化,而 国内在这方面仍有待加强。最后,国外在师资力量和社会参与度方面具有优势, 而国内在这方面仍需提高。
国外信息素质教育的特点在于:课程设置多样化,教学方法创新性强;注重 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质量高;社会参 与度高,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实践情况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的信息素质教育实践情况,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点和差异。
共同点:国内外都认识到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以 推进。在课程设置方面,都开设了相关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评价、 利用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都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力求提高学 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现状调查分析
21 年发表 论文数 量调 查 .
以 “ 学 生+ 大 信息 素 质 教 育 ” 关 键 词 对 19 — 为 97 20 0 8年 中国期 刊 全文数 据 库 ( N U进行 检索 , C K 然后 对 所 检 索到 的文献 逐一 进 行 筛 选 .最后 得 到 14 3 2 篇 有效检 索数 据 ( 表 1 。 见 )
文章 编 号 :0 5 8 9 (0 0 0 - 09 0 10 — 05 2 1 )2 0 0 - 3
信息 素质 既是一 种 基本 的 能力 素质 ,又 是一 种 综 合 的信 息能 力 。特 别 是进 入 2 世 纪 以来 , 1 随着计 算 机技 术 、 网络 技术 、 息处 理技 术 和 网络 环境 飞速 信 发 展 和广泛 普及 , 使信 息 资 源的 载体 、 传播 速度 和利 用 产生 了前所 未有 的影 响 ,加 强 对大 学生 信息 素质 教 育 已成为世 界各 国普遍 关 注 的重大 理论 问题 与实 践 问题 , 是 我们 研 究 的重 点 问题 之一 。 也 本文通 过对 大 学生 信 息 素质 教育 研 究 的 现 状进 行调 查 分 析 , 为 进一 步探 讨大 学生 信息 素 质教 育策 略及 培养 方法 等 提供参 考 。 1 数据来 源及统 计 内容 以 中 国期 刊全 文数 据 库 ( N d) C r 为调 查 统计 源 。 按 照 论 文 的年 发表 量 、 究 情 况 、 文 作 者 、 类基 研 论 各
21 0 0年 2月
情 报 探 索
第 2 ( 18 ) 期 总 4期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现状调查分析 米
杜 朝 东
摘
张 盛 超 周 丽 王 沁 胡 军 2
贵州 53 0 ) 60 0
浅谈信息素养教育
浅谈信息素养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信息技术组吴爱玲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知识经济的兴起,不得不迫使我们反思现代化人才的培养问题,虽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 教育的基点定位在培养人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当然包括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将成为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但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与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也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开拓出充足的空间,现行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上,扎实有效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实际上是在学科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渗透进行的,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将信息素养作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准确地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把握了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从而找到了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那么什么是信息素养教育,要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必须先理解什么是信息素养?一、什么是信息素养关于信息素养,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和解释。
可以说: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
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
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这个概念:1、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
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2、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普通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出的,就是 “ 利用 大量 的信息 工具 自我 作 品展 示等运 用信 息技术解 决 行 的一 系列教 育活动 ,其 内容主 要 及主 要信 息资源 使 问题 得到解 决或 问题 的 能力 ,正确 处理 利用 的能力 由信 息意识教 育 、信 息道 德教育 、 解答 的技 能 ”,随着 图书检索 技能 等 。四个方 面既相 对独 立 ,又相 互 信息知 识教育 和信 息能力 教育等 组 演变 发展 而慢慢延 变为 信息素 质这 联系 ,一般 来说 ,信息 能力 的提 升 成 。信 息意 识教育 是培养 大学 生信
1 ] 合法权 益 。信 息 知识是 指信 息文化 本 因素之 一 _。信 息素质 的含义 为 素质适 应信 息化社会 的要 求 ,开展
一
6一 4
电 子 世 界 / 1./ 2 21 0 0
…
…
…
…
…
…
…
…
…
…
. 为高校 图书 馆 的重 课程开设不足;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 也在不 断上 升 ,这 就要 求 当代 大学
一
概 念 。现 在人 们对信 息素质 的认 是信 息意 识、信 息道德 和信息 知识 息 的敏 感度 ,或捕捉 、分 析 、判 断
识越 来越 丰富 ,对 信息 素质 的 内涵 增 强的结 果 。信 息意识 的增强是 信 和吸 收信息 的 自觉程 度 ;信息道 德 和 外延也 有 了更确切 的表达方 式 。
方 向,是个 体在获 取 、利 用 、传 播 质 的组 成部分 ,是传 统文化 素质 的 与基本素质 。 信息 的过程 中必 须遵 守一定 的伦 理 延续和 发展 ,是构 成终身 学习 的基 信 息素质 教育 是高等 教育 的重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
( ir yo ui gC l g , i i g3 2 0 , i gi r ic ,C ia Lba f i a o e e J j n 3 0 5 J n x P o n e hn ) r J jn l ua a v
[ bt c]T es ts u fno tnleayeuao oeeadui rtu drrda s a n- A s at h tu oo fr i trc dctni clg n nv sy ne aut s a r a q i mao i i n l e i g ew a
信息 素质教 育 工 作 , 相继 成 立 了文 献课 教 研 室 、 信 息服务 部 、 参考 咨询 部 等 部 门 ; 拔 有 专 业 知 识 背 选 景 的 图书馆员外 出 学 习和 参加 各 种 学术 研 讨会 , 加
强 教师 队伍 建设 ; 视 硬 件 建 设 , 极 购进 多种 信 重 积
q ie o re a d i cu i g i i t hea s sm e ts se o p ca ie o re ur d c u s n n l d n t n o t se s n y t m fs e il d c u s s,c ryn u r i i go rf s in l z ar i g o ttan n fp oe so a
息 素质教 育教材 和参 考 书 , 开辟 了手 检 和机 检 实 习 室; 还开展 了形式 多 样 、 内容丰 富 的信 息 素 质教 育 ,
中小学信息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信息, 并且分析 、 加工处理信息将作为现代人最基 本 的能力 和 素 质 , 中小 学 开 始 培 养 学 生 的 信 息 从 能 力是信 息社 会对 人 的最基 本 的要求 。
1中小 学信 息素 质教 育 的发展及 时 代背 景 1 1问题 的提 出 .
信息社会化与社会信息化是当今重要的时代
特 征 。以信 息技 术 为 核 心 的现 代 化 技 术 , 正在 越 来越 深刻 地 的改变 着人 们 的 生活 方式 。怎样 获取
信 息素 质教 育计 划 _ 。 目前 以培养 信息 素 质 为 目 2 J
的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美 国中小学必修课程。
力和素 质标 志 。分析 了中 小 学信 息 素质 的现 状 , 在 的 问题 , 创 新观 念 、 大投入 、 程 改 存 从 加 课
进 、 强协作 、 资培训 来提 高 中小学信 息素质 教 育。 加 师 关键 词 : 中小 学 ; 息素 质 ; 息 能力 信 信 中图分 类号 : 6 3 5 G 2 .8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9— 4 2 2 1 ) 1 0 8 0 10 5 6 ( 0 2 0 — 0 1— 3
英 国早 在 18 9 8年 就将 信 息 技 术 课 程 列 入 到 国家 基础 教 育课 程 中 , 们 把 信 息 素质 教 育 作 为 中小 他 学 必修 的核 心 课 程 , 养 和 提 高 学 生 的信 息技 术 培 能力 。培养 学 生 的 信 息 能力 , 有效 地 对 信 息进 能 行 收集 、 整理 、 析 、 工并 能运 用 这 些 能 力处 理 分 加
力进行关注。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最 早的国家 , 其政府非常重视学生信息素质 的培养。
谈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谈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摘要]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发展不平衡,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主要原因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实施缺乏统一规划;教育职能部门对其管理缺乏力度;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内涵面窄、理念陈旧、学生信息意识淡薄。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使信息素质教育纳入科学有序的发展轨道,就要加强对信息素质教育的认识,创造政策支持的环境,科学全面地设置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以及加强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协作。
[关键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问题对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具有高素质并会利用高科技手段处理信息、掌握信息资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将成为衡量21世纪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
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学生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潜在主体力量,他们的信息行为及其效率,将直接影响个人知识结构的变化和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必将深刻地影响我国信息化进程。
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者的重要职责。
一、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我国在“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教育部门开始意识到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98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奏响了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新篇章。
随着教育部1985年《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以及1992年《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文献检索课在我国高校开始广泛普及,并成为20年来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
多年来,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虽然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信息素质教育在全国高校的实施缺乏统一规划美国信息素质教育之所以能顺利实施,主要得益于权威机构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
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组织对信息素质教育作一个统一的规划和部署,这使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陷于一种无序迷茫的状态。
1.信息素质教育缺乏统一性。
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不足(一)配套设施跟不上很多地方存在“有软件没硬件”、“有硬件没软件”、“有计算机无网络”,即使订了教材,教师也安排正常课时上课,但是配套设施的不足往往导致很多内容没法讲,讲了没法用,有理论没实践,对于技术性和实践性如此强的学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说,学生也根本搞不清楚上这门课到底为了什么,所以只能应付了事。
(二)观念转换滞后虽然我国已经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却根深蒂固,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一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中考、高考当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基本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谁都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这门课具体怎样上,大家都不会很重视。
他们关注的是“前途”,而不是“素质”,在他们看来,前途与素质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三)课时设置不足,教学内容难以取舍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阶段的总教学课时应为70~140学时。
但目前不少学校安排这门课程只开设一学年(高中一年级),并且每周课时数仅为1节,除去期中、期末停课复习和节假日休息,实际每学期教学课时数大约在30~35节左右,与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相差甚远。
更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最新颁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对必修部分的“信息技术基础”的课时仍未做较为合理的规定。
而选修课在普通高中的命运则被彻底砍掉(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学,在当前高考制度的大环境下,选修课的管理永远也不会得到落实)。
由于教学课时严重不足,教师在制定和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时捉襟见肘,无所适从。
如果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教学内容只能完成一半;如果不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又该讲些什么内容呢?有人主张学生喜欢学什么就讲什么,但学生兴趣不一,知识程度不一,又该如何讲呢?(四)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我国设立教育技术专业的历史并不长,培养的人才也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学校的需求,现在站在中学教育技术工作岗位的教师很多不是教育技术相关专业毕业的,而是从其他教学岗位转轨过来,通过培训走上教育技术岗位的,这类教师往往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不少教师仍以自己“权威”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其他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照本宣科,以一种完成课时任务的姿态去应付这门课。
高等院校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
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加之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不强。 对利用 现代化技术手段获取信息 的能力不强 , 积极性不高。
三、 提高高校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信息素质作为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当今社会人们生存发 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目前高等院校对
学生信 息素质教育的培养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还比较薄弱 . 学 生信息意识淡薄 、 信息敏感性较弱 、 处理信息的能力较低 。 信息素质及信息素质教育的 内涵
一
信息素质作为当代人才必备的生存和发展 的能 力, 高等 院校应认 识到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把信息素质教育贯穿 于整 个学 科教 育教学的全过程 , 通过教学 、 导毕业实 习及 指 毕业论文 、 图书馆教育等环节 , 加强信 息素质教育的力度 , 提 高学生的整体信息素质。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 提高重视程度 , 、 将信息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 工作相结 合 高等院校应重视在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围绕信 息素 质教育 目标 席《 定切实可行的信息 素质 教育计划, 推动学校教 育思想和教学 目标 、 内容 、 方式 、 评价等 各个环节 的全面变革 , 形成信 息教育蓬 勃开展的局面 。大学阶段 的学 习主要是教授
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能力。 要把信息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工
作结合起来 , 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通过对计算机技能 贯 和信息技能 的教学 , 提高学生对信 息的捕捉、 分析 、 判断和吸 收的能力 , 养他们 自主学 习的能 力 , 提高他们 的信息 培 从而 素质。 2 扩大教育范围 , 、 将信息素质教育与学 生的学 习相结合 促进学生将信息素质教 育的学 习延伸 到课 堂教 学体系 之外 , 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 实的基础。高等院校学生信息 素质教育, 应根据 不同的学习阶段 制定不同的信息素质教育 的内容和标准 , 而达 到有针对性 的、 从 全面 的提高学 生信息 素质能力的 目的。 3 丰富馆藏资源 , 信息素质教育与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 将
论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
1 . 2 高校对信息素质教育的 目标 定位不准
忽视 了信息素质教育是人文 素养 的一 部分 的意义 。笔者更倾 向
于学 术界 中的这种观点 , 即“ 从技术 视野看 , 信 息素质应 定位 为 信息处理 素质 ; 从心理学视野看 , 信息素质应定 位为信息 问题 解
l 我 国高校 信息 素质教 育发 展 现状
我 国各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起步较 晚 , 发展也 比较缓慢 , 至今部分学校还没有重视信息 素质教育 的意识 ,这就严重制 约
教育的本质与 内涵 。长期 以来这种 “ 重技术轻 素养 的观念 以及
决策信息的一种能力 。 信息素质的概念最早是 由 美 国学者保罗 ・ 泽
可斯基所提 出, 他认为“ 所有经过训练把信息资源运用于工作 中的 人, 就是具有信息素质的人。” 在数字媒体网络技术不断发展 的今 天, 信息素质教育 日益成为教育界与图书馆界关注 的焦点 问题 , 其
在大学生择业就业方面也起 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 , 毫不讳言地说 , 信息素质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缺乏必要的培养模式 的现象 ,已经使 我国学生在信 息素质方面 的能力远远落后于发达 国家 ¨ ] 。美 国一位信息行业 的领袖 曾将 信息素质定义为 : “ 利用大量 的信 息工 具及主要信息 源使 问题得 到解答 的技 术与技能 ” _ 2 _ , 这种观点今 天看来是非 常片面 的 , 其
中 图分 类号 : G 2 5 4 . 9 7 文献标识码 : A
所谓信 息素质 , 顾名思义是指人们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生存环 境, 善于从周边环境中学习了解相关知识 , 并不断获得 自己所需的
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现状及实践
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现状及实践信息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获取、评估、利用和传播信息的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素质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实践。
一、国内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现状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理论研究:国内研究者对信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目标和方法等。
例如,一些学者提出了信息素质教育的“五维度”模型,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估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创新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
2. 教育实践研究:国内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推行信息素质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
这些研究围绕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展开,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水平。
3. 教材建设研究:信息素质教育需要与教材紧密结合,因此国内研究者对信息素质教育教材的编写进行了研究。
他们关注教材的内容、体系和设计等方面,力求使教材更加符合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国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现状国外对于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较早,经验丰富。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政策研究:国外的信息素质教育研究注重政策层面的研究,探讨政府对信息素质教育的支持和推动措施。
一些国家已经将信息素质教育纳入教育改革的重点,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规划。
2. 教学模式研究:国外的研究者提出了多种信息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如问题解决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等。
这些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创新能力。
3. 教育评价研究:国外研究者重视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价研究,探索如何客观评价学生的信息素质水平。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以期更好地评估学生的信息素质。
三、信息素质教育实践案例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案例在国内外都有很多。
以国外为例,芬兰是一个信息素质教育的典范国家。
芬兰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他们将信息素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并通过综合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信息素质进行评估。
中小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
665文化建设C ulture construction当今教育界普遍关注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作为未来社会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如何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忽视中小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将使学生失去信息素养培养的最佳年龄段。
按照教育统计理论,中小学教育对国民经济的促进途径占整个教育对国民经济促进作用的94%,中小学信息素质教育对学生个体一生的信息能力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中小学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1.计算机教育探索阶段。
1981年8月,我国教育部派代表团参加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信息处理联合会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W C C E),带着“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的教育理念,开始了我国计算机教育的探索。
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历史性地成为了中国计算机教育史上的一个最高指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高潮。
1986年以后的五年间,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基本停滞不前。
2.1991——1999年,1991年10月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成了划时代的里程碑。
1998年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首次将“curri cul um i nt egrat i on ”译为“课程整合”。
此时计算机文化论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计算机工具论开始作为我国计算机教育的新理念。
3,进入2000年,我国的信息教育掀开了新的篇章。
2000年10月25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是中小学信息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从2000年以来,中小学信息教育领域变革最大的就是信息技术课程。
从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到信息技术课程,从单纯的程序设计到课程内容多样化,信息技术课程有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信息素养的引入是最大的冲击力量。
在20世纪90年代初,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吉庆教授的《信息素养论》在国内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信息素养理论。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及改革
l 信 息素 质教 育 的 内容
信 息 素 质 的概 念 最 早 由 美 国信 息 产 业 协 会 主 席 保 罗 ・ 可 斯 基 f al ukw k , 于 17 泽 u Z ro si P ) 9 4年 在 给 美 国 全 国 图 书馆 和 信 息 科 学 委 员 会 的一 份 报 告 中 提 出 ,认 为 具 有 信 息 素 质 的 人 ,是 那 些 经 过 训 练 ,掌 握 了 利 用 大 量 信 息 工 具 及 主 要 信 息 源 的 技 术 与 技 能 ,并 能 将 其 用 于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人 l 这 种 思 想 一 直 影 响 着 人 们 对 l 1 。
《 农业网络信 )00  ̄ 2 1 年第5 期 信 息教 育
大学 生信 息素质教 育现状分析及 改革
赵 清, 胡宗莉
( 西北 农林 科技 大 学 图书馆 ,陕 西 杨 凌 7 2 0 ) 1 10
摘
要 :网络 环境 下 ,信 息素质 是 大学 生进 入 信息 社会 所 应具 备 的基 本 素质 。从 信 息 素质教 育 的 内容 出发 ,分析 了大学
生信 息 素质教 育 的现状 ,提 出 了信 息 素质教 育 改革创 新 的方 法。 关键词 :信息 素质 ;文 献检 索 ;大 学生 中 图分 类 号 :G 5 . 20 3 7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 编码 :17 — 2 12 1 )50 0— 3 6 26 5(0 00 — 19 0
随 着计 算 机 网络 技 术 的发 展 。信 息 环 境 也 发 生 了
能 力 和 信 息 道 德 ,其 本 身 也 是 一 种 知 识 体 系 。这 种 知 识体 系 应 该 融 人 人 的 知 识 结 构 中 。 因此 信 息 素 质 教 育
关于目前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
部署 , 信息素质教育不够重视 。高校大学 生只能在文献检 对
索课 中接受信息素质培养 , 目前我 国高校关 于文献检索课 但
处理技能 , 知道如何收集并获取信息 , 如何筛选 、 鉴别和使用 信息 , 该怎样遵守信息道德 ; 通过信息素质教育 , 大学生不仅
在校学会 如何 学习 , 更能使这种信息能力成 为一种终身受用
2 高校 信 息素质 教育 的必 要性
21 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顺应信息 时代 的发展 .
信 息社会 , 知识经济 成为 主导 , 信息技 术是知识 创新 的
信息素质教育 的课程离不开利用 计算机的实践操作 . 目 前我 国高校 的多媒体教学 区普遍存在 着计算机数量不够 多 . 计算 机供不应求 等问题 , 为人数 稍多 的班 级授课 , 难保证 很
1 信息 素质 与高校 信息素 质教 育 的 内涵
11 信息素质 . 信息 素质这 一概念 由图书检索 技能演 变发展 而来 。早 在 17 94年 ,美 国信息 产业 协会 主 席保 罗 ・ 泽考 斯基 ( al Pu Z ro si在美 国国家 图书馆 信息科 学 委员会 所 作 的报 告 ukw k)
与必要性 : 分析 了目前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 , 并提 出了关于改进信 息素质教育的建议和想法。
【 关键词 】 息时代 ; 信 高校 ; 信息素质教 育
信息技术的 日新月异将 人类带人 了知识经 济时代 , 当今 社会 已成 为信息化 的社 会 , 信息 、 信息技 术和信 息社会是 知
1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 . 2 高校信息素质 教育关 系到大学 生创新 意识和创新 能力 的培养与提高 , 是大学生素质教育 的重要组成 部分 。高校信
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
和对策 , 效推动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 有
1我 国高 校信 息素质 教 育现 状的 抽样 调查
1 . 查 对 象 与 内 容 1调
20 0 9年 9月一 0月 ,我们对 我 国部分 高校信息 素质教 l 育 的现状进行 了调查 。调查对象为我 国 4 所普 通本科高等 O
是否开展新生入馆教育 、 发 《 者指南》 《 据库使用》 编 读 和 数 等
信息资料 、 是否常 年举 办各种 专题 讲座 、 供在线 培训和 网 提
上讲座及信息素质教育教材的使用情况等。
1 - 查 结 果 2调 1 . 体 情 况 .1总 2
抽 样 调 查 的 4 所 高 校 中有 3 所 高校 图 书 馆 开 设 了信 0 8 息 检 索 课 , 9% 。其 中 l 高 校 图书 馆 有 在 线 教 学 平 台 , 占 5 7所
图 1信 息检 索课 程 教 学 情 况
占 4. 1 2 %;5所高校 图书馆提供 教学动 画演示 和视频课 件 , 5 占 3. 3 7 %;9所高校 图书馆开展新 生人馆教育 , 9 . 3 5 占 7 %;5 5 所 高校 图书馆编制和发放 《 读者 指南》 《 和 数据库 使用》 等信 息资料 , 8 . 3 占 7 %;5所高校 图书馆常年举办各种专题 讲座 , 5 占 8. 2 7 %:7所 高校 图 书馆 提 供在 线 培训 和网上 讲 座 , 5 占
课 , 9 %;8 高 校 对 研 究 生 开 课 , 7 % : 科 生 开课 率 占 0 2所 占 0 本 在 5 % 以上 的 高 校 2 0 8所 , 7 %; 入 必 修 课 程 的 高 校 1 占 0 列 5 所 , 3. 3 占 7 %;6所 高 校 由 图 书 馆 馆 员 任 课 , 9 %;1 高 5 占 0 3所 校 的教 师 参 加 进 修 、 训 , 7 . ;7所 高 校 教 师 的 进 修 、 培 占 7% 2 5 培训由图书馆安排 ,占 6. 2 7 %:3所 高 校 授 课 内容 全 部 为 计 5
浙江省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省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形式
1、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教育:有传统的教育方式、现代 、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教育:有传统的教育方式、现代 化的电化教育方式和网络化的教育方式等。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目前,全省95%以上的本科院校、 目前,全省95% 2、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目前,全省95%以上的本科院校、 70%左右的专科院校都开设了该课,不少院校还制定了 70%左右的专科院校都开设了该课,不少院校还制定了 教学大纲、编写了教材,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研究生、 本科生、专科生和在职教育的多层次教育体系。 3、多种形式的用户培训 :日常培训(定期举办或不定 期举办),有针对性的专场、专题讲座等。 、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报告会、研讨会,剪报、图片 4、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报告会、研讨会,剪报、图片 展览,宣传资料,知识竞赛,网络宣传等。 5、将信息素质教育贯穿于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工作中: 方便快捷的咨询系统、联机帮助系统 、高质量的网页、 整合数据库和网上免费的数字资源 等。
建立信息素质教育的反馈 机制和评估指标体系
经常开展用户信息需求的研究,要建立合理 的用户信息需求和反馈信息接受体系,努 力改善传统教育方式交互性差的状况,逐 步建立良好的反馈信息接收体系。 尽快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素质评估指 标体系(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部分的信息 素质的能力评估指标), 素质的能力评估指标),构建定性定量地评 价用户信息素质能力的框架。
加强硬件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对信息素质教育实习设备的投入, 加大对信息素质教育实习设备的投入,加强对自动 网络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力度, 化、网络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力度,组建能满 足现代信息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实习室。 足现代信息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实习室。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师资队伍的数量 与质量。对教师要高起点选拔,高规格培养, 与质量。对教师要高起点选拔,高规格培养,创 造良好的工作和研究环境。 造良好的工作和研究环境。 建立对教师的考核标准,对教师的业务素质、 建立对教师的考核标准,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学 艺术、教学水平、 艺术、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 行考核。 行考核。
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口 7 4
信 息 化
上= :
; 其他 人 员 口
图 1
网
1 12 国内信息 化建设的需 要 .. 信息化水平关系 到国家 的综合 国力 ,关系 到知识 经济 的发展水平 。据 20 国家统计局统 计信息 中心对世界上 00年 2 个 主要 国家和地区的信息能 力的一项 研究表 明 :中 国的 8 依据 图 1 计数据显示 , “ 统 大学 生” 出现 32次 、 “ 3 教 师”( 括高校 、中小学教 师 ,在信 息素质教 育实践 中 ,教 包 育者具有主体与客体 的双重 角色 ,作为 主体 ,承担着 信 息 素质教育 的义务 ,作 为客体 ,其 本身需 要 不断接 受信 息 素 质 育 。 : )出现 17次 、 “ 1 图书馆员 ” 出现 7 4次 、 “ 其他 人 员’ ( 括档案 、编辑 工作 者 、管 理 者 、领 导者 等 ) 出现 包 4 次 、“ 5 中小学 生”出现 3 。词 频 由高 到低依 次 为 :大 7次
质教 育研究 的现状 ,在此基础上 ,借鉴 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提 出 了我 国信 息素质教 育研 究和 改革 的发展 趋 势, 供 同行们研 究参考 。 ( 关键词 ] 信 息素质 ;信 息素养 ;信 息素质教 育
[ bt c] I i ppr h r eti aos fh f ao t ayr a hi Ciaiso e o e A s at r nt s ae,t pe n s tn e n l tnl r s r h w d rmt h e s t i o t i c i i c e c n n s h u m r e e f h
1 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 ,信息素质教育一 直是 世界发达 国家 图书情 报 和教育 等学科 领域 研究的热点之一 ,与 国外发达 国家相 比, 我国信息 素质教育所 处环境 、发展水 平、研 究 内容 等均 有
关于信息素质教育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
教 育教 学的 现 状 ,并 对信 息 素质 教 育 教 学 的发 展 趋 势进 行 深 入 分 析 。
关 键 词 :信 息素 质 ;信 息 素 质教 育
中图 分 类 号 :G2 0 5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2 8 ( 01 0 2 1 4 2 2)0 - 6 — 5 701 00
to tc nolg ,c oo e fo e v s m o nt f r a in t e k w ld h y e o c nd ts intfc r - in e h o y h s r m t a ta u sofi o m to i h no e get e ne d t o uc ce ii e h n n s ac e rh,h s b c a e om e a s e i lla n n o l se i ls il.Th sa tc e o lne e i e ai lsaus o h n e s n a e r i g t o ,e s nt kls t a i ril uti st ntr tona t t ft e h n
ca e e i a t a dt e d v lp n f o n n r e i u n s c a f r n r e e d n n if r il t r n n s n e eo me t d mi a t c h ma o i l i mo e a d mo e d p n e t o - d m h o a o f n le o n m ̄i n a d i f r a in e p o tt n S u e t f c fi ce s gy f r e c mp t i n t e u e o o e f r a o n n o m t x l i i . t d n s a eo r a i l e c o ei o , s f o ao n n i t h m dm i o n 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些因素进行改善 , 挖掘它们 的潜力 , 能够提高它们的 满 意度评 价 。 处 于维持 区的有 4个 指标 .这 些指 标获 得 了较 高 的满 意度评 价 , 是顾 客却并 不 重视这 些指标 。 但 说 明它们 在现 阶段 已经 完全 能够 满 足顾 客的需 要 。考 虑 到顾 客也并 不认 为这些 指标 十分 重要 。商 家在 对 待这些因素的态度上就可 以以维持现状为主。
计分 析 , C C电子 商 务 中影 响顾 客满 意度 的诸 多 对 2 因素进 行 分析 , 通过建 立重要 性程 度 、 意度 影 响 并 满 程度 的 四分 图模 型来分 析这 些 因素对顾 客 最终 满 意 度 的重要 性 程度 和 满 意度影 响 程度 , 而 为 C C电 从 2
中 图分 类 号 :4 - 1 G o02
文献标识码: A
1 信 息素 质 的内涵
信息素质( f m tnl r y也译作信息素养) i o a o ta , nr i i c e 词 最 早 由美 国信 息 产 业 协会 主席 Pu ukwk al ro si Z 于 17 94年 提 出I, 定 义 是 “ 用 大 量信 息工 具 及 t其 ] 利 主 要 信 息 资 源 使 问题 得 到 解 决 的 技 术 和 技 能 ” 。 18 9 9年 , 国图书 馆协会 ( 称 A A 对 其 重新 作 出 美 简 L ) 了定 义 . “ 备信 息 素养 的个 人应该 能 够判 断什 么 指 具 时候需要信息, 并且能够查找、 评价和有效地利用所 需 信息 ” ] [。 2 20 0 3年 . 联合 国教 科 文 组 织 ( N S O) 美 国 U EC 与 图书 情 报学 委员 会 ( C I) 合 召 开 了信 息 素养 专 N LS 联 家会议 , 会上发布 了《 布拉格宣言 : 向具有信息素 走 养 的 社会 》 ,宣言 提 出如何使 人 们从 Itme时代 的 ne t 信 息 和通 信资 源及 技术 中受 益是 当今 社会 面 临的重 要 挑 战 .同时 宣称 信息 素养 是人 们有 效参 与信 息社 会 的一个 先 决条 件 , 是终 身 学 习 的一种 基 本人 权 [。 3 1 20 0 5年联 合 国教 科 文 组 织 ( N S O 、 际 图书 馆 U EC )国 协会 联合会 (F A) IL 和美 国国家信 息 素养论 坛联 合 召 开 了 国际高级 信 息素养 和终 身学 习研 讨会 。并 发表 了《 息 社会灯 塔 : 于信 息素 养和 终身学 习 的亚历 信 关 山大 宣 言》宣 言称 信 息素 养和 终身学 习是信 息社会 , 的 灯塔 , 照亮 了通 向发 展 、 荣 和 自由之 路 ; 息 素 繁 信 养 是终 身学 习 的核心 .它 能使 人们 在整个 一 生 中有 效地 寻求 、 价 、 用 和创 造信 息 , 评 利 以便 达到其 个人 、
本 文 在 已有研 究 的基 础上 。通 过 问卷调 研 和统
满 足顾 客的需要 , 致顾 客 的满 意度很 低 。 导 处 于机 会 区 的 3个 指 标 顾 客 对 此 觉得 不 太 重 要。 同时满 意度也 不 高 , 不是关 键 性 因素 。这就 给 并 商家提供了机会 ,可 以灵活调配资源和精力来对这
一
社会 、 职业和教育 目 4 标[。 1 总而言之, 信息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 高 等 教育 的一 个重 要组 成部 分 。成为衡 量个 体 素 质的 部分 , 视 为如 同与 读 、 、 算 等相 近 的基 本 能 被 写 计
一
力。 2 我 国信 息素质 教育状 况分析
21 中小学教育中的信息素质教育 . 我 国在 20 年发布Y( ̄ , 00 ql 学信息技术课程指 J 导纲要 ( 试行) , 》该纲要提 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使 学 生具有 获 取信 息 、 输信 息 、 理信 息 和应 用信 传 处 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 关 的文化 、 伦理 和社会 等 问题 。 要求课 程教 学涉 及到 小学 、 中和 高 中各个 阶段 , 初 目的是 让 学生 负责 任地 使用 信 息技 术 , 养学 生 良好 的信 息 素养 , 信息 技 培 把 术作 为 支持 终身 学 习和合 作学 习的手 段 。为适 应 信 息 社会 的学 习、 工作 和生 活打下必 要 的基础 。 迄今 为 止 ,中小 学信 息技术课 程 指导 纲要 ( 《 试 行 )是 我 国 中小 学教 育方 面唯一 的一 个关 于 信 息素 》 质 教育 的 文件 ,它指 导 了我 国小 学 到高 中 的信 息技 术 教育 。 但是 根据课 程 内容 安排 可 以看 出 , 文 件主 该 要 定位 于培养计 算 机信 息技术 ,关 注 的是对 计算 机 的简单使用 , 解决的是使用信息工具 的基本能力 , 只 能算是 信 息素质 教育 的一个方 面而 已 。 有 统计 数据 显示 19 9 9年底 , 国平 均每 1 1 我 2 名
2 1 年 9月 01
情报探索
第 9 ( 17 ) 期 总 6期
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张精 理
摘
赵 民君 刘 小谦
重庆
何 晓 阳
40 3 ) 0 0 8
( 第三军 医大学图书馆
策建 议 。 关 键 词 : 息素 质 信
要 : 析 了我 国信 息 素质 教 育 的现 状 和 存 在 的 问题 , 我 国 国 民信 息 素 质 进 行评 估 , 分 对 对发 展 我 国信 息 素 质 教 育 提 出 了对 信 息 素养 教育 研 究 d i 03 6/.s 0 5 8 9 . 1 0 .2 o: . 9 jsml 0 — 052 L 9 0 1 9 i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