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手术中的应用(一)
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手术中的应用(一)【关键词】麻醉产科手术近年来,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在产科的应用越来越多。
它结合腰麻和硬膜外麻醉(EA)的特点,起效快,肌肉松弛良好,用药量少,对胎儿影响小,并可任意延长麻醉时间,术后可镇痛。
由于穿刺技术的改进,对硬脊膜的损伤小,减少了脑脊液的外漏,使术后头痛的并发症显著降低。
本研究观察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并与EA进行临床比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足月妊娠产妇,ASAⅠ~Ⅱ级的单胎初产妇,年龄21~38岁,体重54~85kg。
无妊娠并发症,心肺功能正常,无椎管内麻醉禁忌。
100例中62例为急诊手术。
随机分为CSEA组和EA组。
1.2麻醉方法两组均未用术前药。
进入手术室后,鼻导管吸氧,常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监测。
开放静脉通路,快速静滴复方乳酸钠溶液。
CSEA组采用BD联合针穿刺。
产妇左侧卧位,经L3~4间隙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以针内针腰穿(腰穿针为笔尖式腰穿针),见脑脊液后注入等比重布比卡因8~10mg。
然后拔出腰穿针经硬膜外腔向头端置入导管3~5cm。
转为仰卧位,调节麻醉平面达T6(平面过低经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3~5ml)。
术中根据手术需要追加局麻药。
EA组在L2~3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3~5cm,注入2%利多卡因5ml试验量后,分次追加10~15ml,尽可能使麻醉平面达T6。
术中根据需要追加2%利多卡因5~8ml。
术后均给予2mg吗啡+0.75%罗哌卡因3ml+生理盐水5ml 共9ml硬膜外注入术后镇痛。
1.3监测指标术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
椎管内注入局麻药后麻醉平面达T6的时间(针刺法)。
麻醉效果的评定:佳,镇痛效果好,肌肉松弛好,无牵拉反应;欠佳,镇痛效果良好,肌肉松弛不完善,有牵拉反应但能完成手术;不佳,有麻醉平面,镇痛效果一般,肌松差,需辅助用药才能完成手术;无效,需改麻醉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在糖尿病孕妇剖宫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01
糖尿病孕妇的生理变化可能影响麻醉药物的代谢和分布,从而
影响麻醉效果。
麻醉药物的剂量和种类
02
麻醉药物的剂量和种类可能对麻醉效果产生影响,需要根据个
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调整。
手术时间和手术方式
03
手术时间和手术方式可能影响麻醉效果,需要综合考虑手术需
求和孕妇的安全。
麻醉效果优化策略
个性化麻醉方案
根据糖尿病孕妇的生理变化和个 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操作方法
穿刺点
选择L2-3或L3-4间隙作为穿刺 点。
麻醉平面的调节
通过调节注药的速度和量来控 制麻醉平面的高低。
体位
孕妇取左侧卧位,向左侧倾斜 30°。
操作步骤
首先进行硬膜外穿刺,然后通 过硬膜外穿刺针置入蛛网膜下 隙阻滞针,注入局麻药。
术后镇痛
术后可以通过硬膜外导管连接 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
03
麻醉风险
评估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 症,如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
抑制等。
母婴安全
评估麻醉对胎儿和产妇的影响, 以及是否需要进行紧急剖宫产。
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
血糖波动
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波动可能导致麻醉风险增 加。
麻醉药物选择
选择适合糖尿病孕妇的麻醉药物,以减少不良反 应。
产妇合并症
产妇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其他疾病可能增加麻 醉风险。
安全性保障措施
术前准备
术前对糖尿病孕妇进行全面的检查, 包括血糖、尿糖、尿酮体、肾功能、 心电图等,以评估麻醉风险。
麻醉管理
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和剂量,以及合 理的用药途径和方法。
术中监测
密切监测孕妇的血压、心率、呼吸、 体温等生命体征,以及胎儿的心率和 胎动情况。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是目前常用的局麻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中。
在剖宫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式,但是使用哪种局麻药物更为适宜,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旨在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麻醉医生提供参考。
一、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的药理特点罗哌卡因是一种非那可汀衍生物,具有较快的起效时间和中等的持续时间,对心脏、中枢生物和外周血管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布比卡因是一种具有不对称立体结构的局麻药,具有较长的持续时间和强效的神经阻滞作用,但由于其脂溶性较高,有时会引起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二、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剖宫产手术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对麻醉医生的要求较高。
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较为安全和有效的麻醉方式,通常使用的局麻药物有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起效较快,持续时间适中,适合于手术时间较短或患者较老弱的情况;而布比卡因持续时间较长,适合于手术时间较长或需要更强效的神经阻滞的情况。
三、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比较1. 镇痛效果比较一项研究表明,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是罗哌卡因的起效时间更短,可以更快地为患者提供镇痛效果,而布比卡因的持续时间更长,可以提供更持久的镇痛效果。
2. 不良反应比较另一项研究发现,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无显著差异,但是布比卡因的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发生率略高于罗哌卡因。
而罗哌卡因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少。
3. 患者满意度比较有研究发现,患者对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满意度也无显著差异,但是部分患者反映布比卡因的作用持续时间过长,导致术后恢复较慢。
四、临床建议结合以上研究结果,对于大部分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可以选择罗哌卡因作为腰硬联合麻醉的局麻药物,因其起效快,镇痛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结果分析
24 C EA 产妇 发 生 恶 心 、呕 吐 等 不 良 反 应 为7 ,发 生 率 为 . S 组 例 1. 74) A 5 /0;E 组产妇 发生恶心 、呕吐等不 良反应为9 ,发生率 为 7 %( 例
2 . 9 O。两组 病例均 无1 25 / ) %( 4 例术 后发生 头痛 ,两 组间 比较 差异无 统
1 ・临床研 究 ・ 5 2
A g s2 1,o1, o2 uut 02V 10N . . 2
腰一 硬联合 麻醉在剖 宫产术 中的应 用结果分析
姚 刚
( 平顶 山 市 舞 钢职 工 医 院河 南 平 顶 山 ,河 南 平 顶 山 4 2 0 ) 6 5 0
【 要 】 目的 探 讨腰麻 . 膜 外联 合麻 醉 ( S A) 剖 宫产 术 中的 临床 应 用价 值 。方 法 按 照 随机 数 字表 法将 8 例 符合 剖 宫产 适应 证 的 临 摘 硬 CE 在 0
明:C E 安 全性 较 高 ,不 良反应 较 少 ,麻醉 效果 满意 ,笔者认 为其 可做 为 急诊剖 宫产 术 的首选麻 醉 方法 ,值得 临床 加 以应 用及推 广 。 SA 【 键词 】腰 一 关 硬联 合 麻醉 ;硬 膜外麻 醉 ;剖 宫产 术 中图分 类号 :R 1 64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7- 1 4 (0 2 2 0 5— 2 6 1 8 9 2 1 )2— 12 0
醉方法各有 优缺点 ,并具有互补 性 ,故此二者联 合 的麻醉 方法 ( 即腰 麻一 硬膜外联合麻醉C E S A)最近几年被逐渐得 以应用 ,其结合 了E 和 A
S A的优点 ,临床效果 满意 ,笔者采用此麻醉 方法 用于剖空产手术 ,获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观察
负 荷 晶体 液 30~50 L 全 部 取 ~间 隙硬 膜 外 穿 刺 , 功后 硬 0 0m 。 。 成
膜外 组 向头 侧 置 人硬 膜 外 导 管 3r, 醉 药 均 为 05 布 比 卡 因 , e 麻 a .%
硬膜 外 负 荷 量 为 1 ~2m 5 0 L;腰 硬 联 合 麻 醉 组 将 腰 穿 针 轻 轻 置 人 硬 膜 外 针 内 ,见 有 脑 脊 液 流 出 时 将 2 L布 比卡 因 lm m O g注 人 , 1 ~1s 右 完 成 , 出 腰 穿 针 , 硬 膜 外 腔 置 管 3m 备 用 ,m n 0 5左 取 于 c 3i 内完 成 , 平 卧 位 ( 取 发生 仰 卧 位低 血 压 者 右 侧 抬 高 l 5度 )脊麻 给
围术期 每隔 2 5 i 刷新 一 次监 测记 录 ,并 根 据体 征 的微 小变 化 、 ~ mn
出血 量 、 量及 时调 整用药 剂 量 、 液 速度 , 征波 动值始 终 被稳 定 尿 输 体
在 <0 2 。手术 历经 4 5 i,45 h3mn 1:0手术顺 利 结束 , 手术 从 患者 左 脑
重和孕 周无差 别 ( P>0 5 o . 0 1 麻 醉方法 . 2l 观 察指标 - 3
① 蛛 网膜 下 腔 注 药 时 麻 醉 起 效 时 间 ; 针 刺 法 测 定 T 0 阻 用 1(
多巴胺预注射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
多巴胺预注射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多巴胺是一种能够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脏排血量的药物,常用于治疗心脏功能不全等疾病。
在剖宫产手术中,往往需要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来麻醉患者,但这种麻醉方式会导致血压下降和心脏负荷增加。
通过预先使用多巴胺来增强心脏功能,可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效果。
多巴胺预注射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在手术前30分钟到1小时,将5-10μg/kg的多巴胺溶液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预先给予患者。
预注射多巴胺后,可观察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临床效果:多巴胺预注射可以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脏排血量,提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腰硬联合麻醉会导致交感神经阻滞,降低血压和心脏负荷。
多巴胺可以通过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脏排血量,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从而预防或减轻麻醉期间的低血压症状,降低心脏负荷,保证血流稳定。
多巴胺预注射可以降低术中需要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
腰硬联合麻醉药物主要包括局麻药和阿片类药物,多巴胺的应用可以减少这些药物的使用量。
由于阿片类药物具有较强的中枢抑制作用和呼吸抑制作用,过量使用会增加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风险。
通过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可以减轻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
多巴胺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神经状态和焦虑程度。
剖宫产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紧张和恐惧的经历,焦虑和紧张可能会导致手术的困难和并发症的发生。
多巴胺的应用可以增加患者的乐观情绪和自信心,缓解焦虑,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多巴胺预注射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在使用多巴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的选择和监测,以避免多巴胺的不良反应,例如心律失常等。
多巴胺的应用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在术后进行相应的观察和处理。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朱娟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朱娟摘要: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本文所选80例拟行剖宫产术的孕妇均为我院2018年1月至6月所收治,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选择硬膜外麻醉,实验组选择腰硬联合麻醉;观察比较麻醉效果。
结果:在麻醉药总量、痛觉最高平面以及麻醉起效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能取得比较理想的麻醉效果,而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临床应用麻醉会对手术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最近几年临床对麻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于接受剖宫产术的患者来讲,可供选择的麻醉方法较多,如全身麻醉剂椎管内麻醉、局部麻醉等[1]。
局部麻醉的优势比较明显,如并发症少、对重要脏器感染小等,但是其缺点也比较明显,如腹肌松弛不理想,镇痛不完善等,会让产妇的应激反应显著增加。
采用全身麻醉则需要应用大剂量的麻醉药物,而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会让新生儿Agpar评分降低,让新生并发症增加[2]。
最近几年,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腰麻等椎管内麻醉开始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术中。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具体情况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所选80例拟行剖宫产术的孕妇均为我院2018年1月至6月所收治。
纳入标准:首次剖宫产,存在剖宫产指征;签署知情同意书;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I-II级。
排除标准:过往存在剖宫产史;伴妊娠高血压疾病和妊娠糖尿病;凝血系统异常;心、肺、肝、肾严重异常。
随机将80例孕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0例。
对照组孕妇的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8.1±3.3)岁;孕周为38-42周,平均孕周为(40.3±0.8)周。
实验组孕妇的年龄为22-39岁,平均年龄为(28.7±3.1)岁;孕周为38-42周,平均孕周为(40.6±0.5)周。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急诊剖宫产要求麻醉配合迅速 ,既要保证麻醉
效果 好 ,肌松 完全 ,又 要顾及 母 婴安全 。 因全麻药 或 多或少 都会 对胎 儿产 生影 响 ,故 国内一般选 用椎
管 内麻 醉 ,尤 以连 续硬 膜外麻 醉 为主 ,但连 续硬膜
腰麻 硬膜外联 合麻 醉 具有诱 导 快 ,麻 醉 阻滞 效
果完善,肌松好。及方便产科 医师操作等优点。文 献报 道大部分 患 者有一 过 性血 压下 降 ,我们 通过 严
格选 择穿刺 点 ,控 制麻 药浓 度 、剂量 和 比重 以及 推 药速 度 、麻醉前 加快 输 液 、吸氧 ,预 防和 综 合处 理 措施 得 当 ,对母 婴无 明显负 面影 响 。C E S A通过细腰
例 ,羊水 过少 5例 ,活跃 期停 滞 1例 。排除 子痫 前 期 、糖尿 病 、心脏 病及 其他 妊娠合 并症 ,均 无椎 管 内麻醉禁 忌证 ,两 组产妇 年 龄 、体 重 、身高 、孕 周
无 明显差 异 。
间) ( )术 中麻 醉 效 果 :根据 测 试 平 面 ,产 妇感 。 3 觉 、术 者 手术 操 作 等分 为优 、 良、差 三级 。优 :产 妇安静 ,完全无 痛 ,肌 松满 意 ,无 牵拉 痛 ,不 用镇 静镇痛 药 ; 良:产 妇 轻 痛有 不 适感 ,肌 松 稍 差 ,有 轻微牵 拉痛 ;差 :产 妇 疼痛 不 安 ,肌松 差 ,不 能完
1 0分 ,两 组 间 比较 差异 无统 计学 意义 。 24 麻醉后 其他 不 良反应 . 恶心 、呕 吐 、寒 战 两 组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两组 均无 呼 吸抑 制 、心动 过缓 发生 ,术后 随访 患者 均未 见头 痛及其 他麻 醉并 发症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34卷第8期资料与方法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行剖宫产手术产妇200例,并将其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参考组100例与试验组100例。
参考组年龄23~47岁,平均(33.56±2.63)岁;48例经产妇,52例初产妇;平均怀孕周期(38.32±3.36)周。
试验组年龄22~48岁,平均(33.74±2.59)岁;47例经产妇,53例初产妇;平均怀孕周期(38.57±3.31)周。
麻醉方法:①参考组给予其单纯硬膜外麻醉:首先,让产妇左侧卧于手术床上,给予产妇L 2~3间隙穿刺,认真观察穿刺情况,硬膜穿刺成功之后,于产妇的产侧位置处进行置管操作处理,置管深度约3cm,以此备用,而后让产妇以平卧位姿势卧床,给予产妇2%利多卡因5mL 试验剂量,而后给予产妇5mL 0.5%左布比卡因,最后对麻醉平面进行相应调节。
②试验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让产妇以左侧卧位姿势卧于手术床上,待L 3~4椎间隙穿刺操作成功后采用25G 腰穿针于硬膜外对产妇硬脊膜进行穿刺处理。
严密观察脑脊液状况,与此同时确保其通畅,所有检查确实无异常后,根据产妇的情况,将浓度0.5%5mg 布比卡因注入,待退出后将硬膜外导管置入其中,而后让产妇平卧,测定产妇的腰部麻醉阻滞范围,采用针刺法进行操作处理,最后对麻醉平面进行相应调节。
手术过程中根据情况可经硬膜外导管适当追加浓度0.8%的左布比卡因5mL。
观察指标:比较观察两组产妇的手术麻醉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血压状况。
手术麻醉指标包括局麻用药量、起效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3方面内容,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缓、恶心、呕吐、低血压等。
麻醉效果判定标准:①手术麻醉后产妇未出现疼痛感,其肌肉松弛度较为良好,各项手术操作顺利进行表示优;②手术麻醉后产妇疼痛感不明显,牵扯肌肉时有较为轻微的收缩状况,但未出现过度现象,对手术进行有一定的影响视为良;③手术麻醉后产妇肌肉出现紧张感,手术无法顺利进行,需要改变麻醉方式视为差。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对比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对比【摘要】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急诊剖宫产患者130例,择期剖宫产患者150例。
观察两组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急诊剖宫产组患者麻醉用药量呈现增多趋势,麻醉起效时间相对加快,手术出血以及不良反应多于择期组,结论:由于急诊剖宫产患者手术前准备相对仓促和不充分,故术前应常规给予止血剂,发现出血倾向,及时补液及血浆代用品,做好中心静脉,必要时成分输血,血液回收技术应用,从而让剖宫产患者更安全。
【关键词】麻醉;剖宫产;对比【中图分类号】r6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455-02腰硬联合麻醉,近年来,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临床各手术治疗中,尤其是针对下肢、肛门会阴部、盆腔、下腹部等手术治疗。
此麻醉方式特别在妇产科应用比较多。
2004年起笔者所在医院将此麻醉方法应用在剖宫产手术治疗中,疗效肯定,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剖宫产手术对130例急诊产妇进行分娩,并将同期择期进行剖宫产分娩的150例产妇设为择期剖宫产组。
所有患者的年龄都为20~28岁,都为初产妇,足月单胎产妇。
两组产妇的胎儿大小、体重等情况对比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且所有产妇都没有其他严重疾病及麻醉禁忌证等情况。
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前均签署手术同意书。
择期剖宫产组产妇的手术指证为巨大儿、妊高压、过期妊娠、脐带绕颈、头盆不称等,所有产妇都没有进入第一产程。
急诊剖宫产组产妇的手术指证为:巨大儿、臀位、前置胎盘、胎儿窘迫等,49例产妇为第二产程,81例为第一产程。
1.2 方法: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生病体征,开通静脉通路,采用的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应用bd联合麻醉包,采用穿刺针16g/25g经l2-3或l3-4穿刺,穿刺成功后在20~30s内注入0.75%布比卡因10mg,10%葡萄糖1ml,注药完毕后,调节麻醉平面,常规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5cm,确认麻醉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麻醉中的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麻醉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温泉县人民医院剖宫产产妇100例,并将其均分为两组,一组观察组和一组对照组。
对观察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硬膜外麻醉处理。
对两组病患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进行观察并记录。
结果: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麻醉质量(P<0.05);观察组发生麻黄碱应用率和牵拉反应率分别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作为剖宫产手术的常规麻醉方案,其麻醉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产科腰部麻醉硬膜外麻醉联合麻醉【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202-02剖宫产手术需要产妇达到肌肉松弛且术中牵拉反应小等生理状态,同时还需考虑将麻醉对婴儿的药物影响降至最低,因此对手术麻醉的起效速度、镇痛效果和麻醉不良反应和风险都有较高要求。
一、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温泉县人民医院剖宫产产妇100例(有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呼吸系统障碍患者及不愿意参加本试验患者不得选入)。
将上述1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平均年龄(28.3±3.5)岁,平均体重(63.1±4.6)kg;实验组50例,平均年龄(27.9±3.9)岁,平均体重(64.6±5.8)kg;比较两组产妇的体重、年龄等方面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剖宫产手术麻醉前先构建静脉通道。
对照组使用单纯硬膜外麻醉:在第一腰椎和第二腰椎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保留硬膜外导管并改平卧体位,然后注射0.75%罗哌卡因溶液5ml试验剂量,确认硬膜外导管正确留置于硬膜外腔后,每间隔5min注射一次5ml罗哌卡因溶液。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端 置人 导管 3c m,平 卧位 后保 持 1 5—3 。 倾 ,调 O左
g p sd u cu ef rC E r u a ie p n t r o S A g o p,0 7 % b p v c i e l 5 rt e me iai n o p n ag sa n d t h o e L — a u c .5 u ia an _ mL f d c t s ia a l e i ,a o c o s 2 3 g p p n - o h o f l n tr rE go p. % x le i e 1 u ef A r u 2 o yo an 5~2 rt e me ia in o p d r p c .Re u t C E g o p t o f c a l r h n EA 5 mL f dc t fe i u a s a e o h o l sl s S A r u o k e e t r i a e et r u .T e o c r n e o h r g i g r a t n d rn e o e a in f rC E g o p wa vd n l o e a a rEA g o p go p h c u r c ft e d a gn e ci u i g t p rt S A r u s e i e t l w rt n t tf r u .Co — e o h o o y h h o n cu i n I W Sf d a t o o c o s 2 3 p n tr o o i e p n — p d a n sh sa i a s r a e t n l s o s t R n i e meh d t h o e L — u cu e f rc m n d s i a e i u l a e t e i n c e a e n sc i . i l b l r o K e r s p n e i u e t e i ;c e a e n s cin y wo d :s i a pd a a sh sa a s r a e t l l n o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 关键词】腰 硬联合麻 醉 ; 剖宫产
【 图 分 类 号】R 1. 中 6 42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17 — 7 1 2 0 )8 t3 0 文 6 3 9 0 (0 9 0 一 1- 2
剖宫产手术既要求 良好 的镇痛 、 完善 的肌松 , 还需要保 证产 妇 各项 生理 指标 的平稳 ,避 免对 胎儿 魄影 响 。腰硬 联合 麻 醉 ( S A) C E 综合了腰麻 和硬膜外麻 醉的双重优 点 , 决了单纯 腰麻 解
(B )舒张压 ( B )心率( R 和血氧饱和度 (p SP 、 D P、 H ) SO) 变化 ; ③新 生儿 出生后 15 1m n A gr 、 、0 i pa 评分 隋况 ; ④术 中恶心 、 呕吐 、 战 寒
等不 良反应情 况和术后 头痛情况 。麻醉效果 评定标 准 : : 优 患者 无痛 , 肌松 良好 , 未加任何辅助药物 ; 基本无痛 , 良: 肌松可 , 有牵 拉反应 ; : 拉痛 , 中 牵 肌松欠 佳 ; 需加用 辅助药 物方可 完成手 术 ;
术后 的不 良反应 。结果 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 、 麻醉效果及不 良反应 三方 面比较 , 均优于 B组 , 组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腰 两
麻 一硬膜外联合麻醉起效快 , 镇痛 、 肌松完 善 , 对产妇 、 生儿安全性 与有效性 高 , 反应小 , 新 副 很适用于剖 宫产术 , 值得临床
推广使用 。
卡 因 1 ~2 mL 3 0 。 1 观 察 指 标 . 3
3 讨 论
近年来 , 剖宫产率较 以往有显著 提高。腰麻虽然起效 快 、 阻
滞完善 , 安全性 和可控性 较差 , 但 术后头 痛发生率较 高 , 麻醉 时
间有一定限制。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6-09-29T15:40:29.9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作者:井明高[导读] 作为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中所采用的麻醉,必须采用一种起效快、用药量少、效果稳定、值得信赖的麻醉方式。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262600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的10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随机将该100例孕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效果进行记录;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效果进行记录.对两组记录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数据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更短,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时所用药量更少,患者的数据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规律。
结论:作为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中所采用的麻醉,必须采用一种起效快、用药量少、效果稳定、值得信赖的麻醉方式,而腰硬联合麻醉符合以上要求,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临床应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简称,近年来作为一种临床新型的麻醉方式在应用于临床中呈越来越广泛的趋势[1]。
腰硬联合麻醉的好处在于它综合了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和硬脊膜外阻滞麻醉这两种方法的优点[2]。
作为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中所采用的麻醉,硬联合麻醉的优点之处在于起效快、用药量少、效果稳定、值得信赖、患者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少、存在较少的临床并发症[3]。
这与以往临床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方式存有很大的不同,在以往手术中易存在难以掌握准确的用药量、麻醉后患者的麻醉效果不理想以及诱导时间较长等一系列不准确因素,对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4]。
为此我们本次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临床剖宫产手术,同时与以前的麻醉方法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的10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随机将该100例孕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有初产妇65例,有流产史者17例,经产妇18例。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是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它们在剖宫产手术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也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麻醉方法。
对于使用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本文将对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用药参考。
1. 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药理特点罗哌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其作用机制为阻断神经元的钠通道,从而阻止神经冲动的传导。
罗哌卡因的起效时间约为5-10分钟,持续时间约为2-4小时。
而布比卡因也属于局部麻醉药,其作用机制为阻断神经元的钠通道和钾通道,从而阻止神经冲动的传导。
布比卡因的起效时间约为15-30分钟,持续时间约为3-6小时。
从药理特点上来看,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对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比较。
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研究者将300例择期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结果显示罗哌卡因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布比卡因组,但两组在手术过程中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而另一项回顾性研究则发现,布比卡因组在术后镇痛效果和术后恢复期疼痛评分上均优于罗哌卡因组。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但具体差异的表现仍有待更多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除了临床效果之外,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不良反应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已有研究发现,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均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头痛等,但两者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
还有研究发现,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布比卡因可能会引起神经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而罗哌卡因的不良反应相对较轻。
这些研究结果提示,在选择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时,不仅需要考虑临床效果,还需要充分评估其不良反应风险。
多巴胺预注射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
多巴胺预注射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引言剖宫产手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科手术方式,而腰硬联合麻醉是其常用的麻醉方式之一。
腰硬联合麻醉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呼吸功能减弱等不良反应,给手术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多巴胺是一种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具有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率等作用,因此可以用于预防或治疗腰硬联合麻醉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多巴胺预注射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围绕多巴胺预注射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1. 多巴胺预注射的作用机制多巴胺是一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是一种强效的升压药物。
多巴胺通过D1、D2受体的激活,能够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心输出量和心率,从而提高血压。
多巴胺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激活肾上腺髓质细胞的β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率;通过激活肾上腺髓质细胞的α受体,扩张外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多巴胺预注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减轻腰硬联合麻醉过程中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
在剖宫产手术中,患者通常需接受腰硬联合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心率下降等不利因素,给手术过程带来一定的困难。
为了预防或减轻这些不良反应,多巴胺预注射被引入到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中。
多巴胺预注射的给药方案通常为在腰硬联合麻醉前5-10分钟,静脉注射多巴胺。
剂量一般为3-5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5-10分钟。
多巴胺预注射后,患者往往可以在手术过程中维持较为稳定的血压和心率,减轻腰硬联合麻醉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方便外科手术的进行。
一项针对剖宫产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多巴胺预注射组在腰硬联合麻醉后的血压和心率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手术过程平稳进行。
另一项研究表明,多巴胺预注射组和对照组在手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术中组织灌注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明显,多巴胺预注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合多项临床研究的结果来看,多巴胺预注射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预防或减轻腰硬联合麻醉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合理麻醉的应用
2 结果
2 1 术中情 况 .
腹 产 手 术 中 发 现 麻 醉 平 面 与麻 醉 效 果 和 不 良 反 应 的 发 生 有 一 定 的关 系 。 院2 0 年 1) 至 2 1 g 1 , 产 科 手 术 施行 腰 麻 和 硬 我 0 8 oq 0 o o q妇 膜 外 联 合 麻醉 下行 剖 宫产 手 术 的 产 妇 1 0 。 报 道 如 下 。 例 现 8
临 床
医
学
Cl OE N E L HA Rl D A N联 合 麻 醉在 剖 宫产 手 术 中合 理 麻 醉 的应 用
吴 刚
( 怀化 市 第 一人 民 医 院麻 醉科 湖南 怀 化 4 0 0 1 0) 8 【 要 】 目的 探讨 在腰 硬联 合麻 醉下 剖 宫产术 中不 同麻 醉平 面对 麻醉 的 疗效分 析 。 法 选 自我 院2 0 年 1 月至2 1 年 1 月收 摘 方 08 0 0 0 o
1 4 统 计 学处 理 . 所 得 数 据 用 均 数 ±标 准 差 ( ±s表 示 , 间 比 较 采 用 方 差 分 i ) 组
(0 , 5 %) Ⅱ组 各 有 2 (%) 例 (0 , 例 5 和4 1%) Ⅲ组 各 有 1 例 ( 5 和 2 0 2 %) 例 (%)其 中 恶 心呕 吐的 发 生 率 1组 明显要 低 于 其 他2 ( 5 。 I 组 P<0 0 ) .5, 寒 颤 的发 生 率 I 要 高 于 其 他2 ( <0 0 ) 组 组 P .5 。
各组 病 人 术 中平 均 动 脉压 、 心率 及 血 氧饱 和 度 变化 , 见表 1在 。
术 前麻 醉 阻滞 达 最 高平 面 时 , Ⅲ组 的 MAP HR与麻 醉 前 比较 Ⅱ, 、
1 资料 与 方法
80例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80例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寇建敏;许筱妹;侯巧云【摘要】目的了解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期间80例剖宫术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患者的麻醉效果,并分析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运动阻滞效果好,镇痛和肌松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新生儿评分较好.结论腰-硬膜外麻醉具有诱导快、阻滞完善、对母婴安全,是目前剖宫产术理想的麻醉方法.【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2(006)024【总页数】1页(P60)【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作者】寇建敏;许筱妹;侯巧云【作者单位】262700,山东省寿光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262700,山东省寿光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262700,山东省寿光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作为一种联合麻醉方法,具有腰麻和硬麻的双重优点,起效快发挥腰麻的优点,一般2~5 min即可产生麻醉效果。
阻滞完全,肌肉松弛满意腰麻阻滞麻醉在脊髓水平阻滞感觉及运动神经故其阻滞程度较硬膜外阻滞麻醉要完全、彻底,肌肉松弛程度较硬膜外麻醉满意[1]。
现就本院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收治的剖宫产患者80例,均无妊娠并发症,年龄25~34岁,妊娠期39~41周,术前常规麻醉准备。
1.2 麻醉方法麻醉前准备术前对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的中度妊娠患者给予镇静、降压药物[2]。
右侧卧位,取L2~3棘突间穿刺。
用硬膜外穿刺针做硬膜外穿刺,确认进入硬膜外间隙后取腰穿针经硬膜外穿刺针做网膜下穿刺,穿破硬脊膜后拔出腰穿刺芯,回抽有脑脊液流出后缓慢注入0.75%重比重布比卡因1.0~1.2 m l,拔出腰穿针,同时向硬膜外腔置入导管3~4 cm,恢复平卧位。
1.3 术中监测产妇入室后,连接心电监护仪,每5分钟测一次无创血压,并记录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求其平均值为基础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5年2月~2017年1月选择剖宫产产妇36例,根据麻醉方式,将其分为2组,分别设为对照组(n=18)与观察组(n=18),其中,对照组接受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麻醉效果,统计不良反应。
结果第一,麻醉效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4.5%,对照组为77.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效果更佳(P<0.05)。
第二,统计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率为5.5%(1/18),对照组为16.7%(3/18),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剖宫产中,相比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标签: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应用价值
剖宮产,是产科重要手术,是解决难产及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与围产儿生命的重要手段[1]。
剖宫产中,在一定程度上,麻醉效果与手术情况密切相关,是影响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对此,本文以36例产妇为对象,经实践分析,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2月~2017年1月选择剖宫产产妇36例,根据麻醉方式,将其分为2组,分别设为对照组(n=18)与观察组(n=18)。
对照组23~38岁,平均(29.1±2.83)岁,孕周36-41周,平均(40.1±0.38)周,12例初产妇,6例经产妇。
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28.4±2.47)岁,孕周38~42周,平均(40.4±0.15)周,11例初产妇,7例经产妇。
比较临床资料,两组在年龄、孕周及产次等方面虽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硬膜外麻醉,L1-2椎间隙硬膜外穿刺,注入3 ml2%利多卡因,观察5 min,没有全脊麻,注入10 ml2%利多卡因。
(2)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L2-3椎间隙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插入腰穿针,直至蛛网膜下腔,随后,注入10 mg0.5%布比卡因,将腰穿针退出,置入硬膜外管,留置约3 cm。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
(1)麻醉效果:剖宫产中,产妇完全无痛,且腹部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下,肌张力为0,判定为优;剖宫产中,产妇伴有轻微疼痛,伴有干扰肌张力,需给予辅助性药物,判定为良;剖宫产中,产妇疼痛明显,伴有强烈的肌张力干扰作用,判定为差[2]。
(2)不良反应:统计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心率过低。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用到的数据,在EXCEL表格中录入,应用SPSS 20.0软件,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
评价麻醉效果,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如表1。
表1 比较2组产妇麻醉效果
组别n 优良差优良率
观察组 18 11 6 1 17(94.5%)
对照组 18 8 6 4 14(77.8%)
x2 11.686
P 0.001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1例出现不良反应,为恶心,发生率为 5.5%(1/18),对照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1例心率过低,1例恶心,1例呕吐,发生率为16.7%(3/18),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x2=6.356,P=0.011)。
3 讨论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是分娩的2种形式,其中,剖宫产,指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
剖宫产,适用于难产(如头盘不称、胎儿窘迫)、妊娠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合并症(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珍贵儿[3]。
硬膜外麻醉,可控性好,镇痛效果佳,但其仍存在不足,一方面,妊娠阶段,由于产妇生理变化,促使硬膜外静脉丛表现出充盈状态,硬膜外穿刺时,容易损伤血管,诱发血肿,甚至导致中毒,另一方面,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慢,一般情况下,要15min后方可满足手术需求,容易引发不良反应,不利于产后恢复。
腰硬联合麻醉,融合了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优点,不仅麻醉起效快,而且镇痛效果显著,促使肌肉处于松弛状态,有效控制麻醉药用量,减轻对体内循环的影响,缓解呼吸抑制,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且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
可见,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
应用价值高,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陈晓丽.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与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6):5199-5200.
[2] 曾琼,熊靖,陈民芳.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J]. 医疗装备,2016,29(19):80-81.
[3] 张桂芝.基层医院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的临床比较[J].中国农村卫生,2017,(0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