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之我见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传统的历史教学观“教师上边讲,学生下边记”灌输式应一去不返了,“自学--思考--感悟”是上好一堂历史课的最有效途径。
本文将以张敏霞老师和叶德元老师的历史课堂教学为例,对各个环节作一下简要的探讨。
一、教学导入:新颖益智的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恰当的导入语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最佳学习状态。
(1)张敏霞老师在讲授初一历史第19课“商业的繁荣与城市生活”时,以2002年11月12日上海博物馆建馆50周年纪念日上引人注目的《清明上河图》来导入,利用同学们比较熟悉的清明上河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
学生在整堂课中的思维表现的相当活跃。
(2)叶德元老师以“四川文化宣传片”吸引大家注意力,抛出“四川别名”的小问题,让学生进入课堂角色,学生思维开始活跃。
二、教学主题:充分体现学为主题
教学是人们精心创设的环境,通过外部条件的作用,激发、支持和推动学习内部过程的有效发生和学习结果的达成。
然而,教学本身却是围绕着学习展开的,教是为学服务的。
为学习设计教学即意味着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是把学习与学习者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1)张敏霞老师把每四位学生分成一组,教师引导同学们分工合作,共同解读图片,找出“人物活动”、“交通工具”、“古代广告牌”,时限5分钟。
这一过程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解决。
教师在此过程中予以思路的指导和解答学生疑惑。
5分钟后,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反驳和申辩。
这就一下子调动起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十分活跃,学生完全成了课堂的主角。
(2)叶德元老师重视师生互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
叶老师十分重视启发学生,以四川“茶文化,川剧,美食,地方习俗”
等极具四川气息的典型代表,以小见大,启发学生去思考。
三、教学方法:独具匠心
(1)张敏霞老师以查找图片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相较之生硬的书本文字更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叶德元老师教学风格诙谐幽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教学语言生动活泼,以原汁原味的“四川话”为教学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培养亲切感。
在教学过程中,辅以“情景表演法”(如请学生上台模仿“安塞腰鼓”),“问答法”等教学方法,寓学于乐,独具匠心。
四、教学对象:面向全体学生
(1)张敏霞老师请不同的学生进行踊跃的发言,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谈论和学习当中来。
(2)叶德元老师在课堂中设计了很多问题,比如四川的别名,四川的美食,摆茶具的不同意义等,让学生们去思考去回答,以小礼物奖励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问题基本覆盖了整个班级,全体同学都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整个班级气氛活跃。
五、教学内容:
①设计问题,环环相扣
一个好的问题提出来,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可使全班顿时活跃,各种智彗的火花会在短时间内迸发,创造性的思维会不断涌现,整个教室好比翻腾的的江海,余波甚至延续到课后、路上、家中。
(1)张敏霞老师在对比“唐长安与宋开封”时,连续设问:“开封城有何显著特点(大,人口多)?长安和开封格局有何不一样(市坊分开与否)?为什么会不一样?得出本文主题:商业繁荣对城市生活的影响。
这种连珠式、鱼咬尾式的提问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化。
这一连串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把课本问题化大为小、化难为易,便于掌握,解决了本课的一个难点。
(2)叶德元老师在问题深度方面做的较为薄弱,知识层面比较浅,如若能进一步画龙点睛,升华主题将会更加出彩。
②注重前面知识的链接,前后贯通
(1)张敏霞老师以之前学习过的“唐长安城市格局”为对象,与宋开封城
进行对比,让同学们巩固之前的知识,也更容易理解宋开封城格局的形成原因。
(2)叶德元老师以学生们已知的知识为导入,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学生们容易接受,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善,整体知识架构越发清晰。
作业题的布置要具探究性
(1)张敏霞老师为了培养学生能力、开拓学生视野,教师布置的作业题要有探究性、开放性。
本课最后,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一道家庭作业:如果你是当时到开封城赶考的读书人,看到如此繁荣的景象,选一个让你印象深刻、能代表宋代开封特色的景,以口头家书的形式叙述出来。
这样的作业,不在是课本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对课本知识的延伸、应用与提高,它使学生插上了思维的翅膀,培养和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叶德元老师在介绍完四川的“茶文化,川剧,美食,民俗文化”之后,简单总结,并让学生去下课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开发,运用民俗文化资源”,文化传承与保护一直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一大课题,让学生们去思考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和培养,对整堂课程有升华提升的作用。
张敏霞和叶德元老师的教学各有千秋,都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设计的创新和尝试。
张老师以启发诱导的方式,给予学生以智慧的启迪,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开放性的结尾提问十分具有发散性,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张力。
叶老师寓学于乐,自然风趣的教学风格能积极调动课堂气氛,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犹如万丈高楼的地基,地基打好了,之后的学习便会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课程的深度和历史厚重感方面再加强些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深深地感到: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敢于否定自己,不断创新,必须加强学习,掌握新的要求与技能;必须大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此基础上再探索出一套有自己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标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