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_应激、焦虑、唤醒与运动表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
王斌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本章内容
应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
1
2
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3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应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 一、应激的概念
二、唤醒的概念
三、焦虑的概念
一、应激的概念 应激(stress)
• 应激是人体对所施要求做出的一种非特殊反应。人 类和动物在经历和体验某种过度情境时产生的那种心 理和生理变化的过程称之为应激,又称为紧张。
• 是个体所感知的环境要求与其所认为的自我能力 间出现不平衡时产生的一种身心反应。
• 应激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一、唤醒的概念 唤醒(arousal)
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
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
一、唤醒的概念
唤醒对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保持觉醒状态有主要作用,它为注 意的保持与集中以及意识状态提供能 量。 每个人的唤醒水平总在从深睡到 高度兴奋这条连续线上变化。
(四)多维焦虑理论
Martens于1982年提出将竞赛焦虑分为认知状 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三个方面。
认知状 态焦虑
在竞赛时或竞赛 前后即刻存在的主 观上所认知到对某 种危险或威胁情境 的担忧。它是由对 自己能力的消极评 价或对比赛结果( 成绩)的消极期望 引起的焦虑。
躯体状 态焦虑
自尊
• 自尊也与对威胁的知觉和产生相对应的状态焦虑变 化有关。与自尊水平相对较高的运动员相比,低自 尊的运动员往往有着更低的自信、较少的经验和更 高的状态焦虑。 • 通过有效的途径改善运动员的自信,对于降低运动 员的的状态焦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注重 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时,会比只注重个 别因素更能预测赛前状态焦虑。
第三节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
影响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环境因素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个体因素
一、影响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环境因素
• 比赛的重要程度
• 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
二、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个体因素
在体育运动情境中,个体对于竞技比赛或其 它活动任务的重要性和结果不确定性的感受是 不同的。个体之间在这些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变 化的方向和强度发生相应的改变。Scanlan( 1986)认为,与升高状态焦虑水平有关的个 性特征方面的因素有两种,它们是高特质焦虑 和低自尊。
(三)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
主要观点 认为不同运动员应该存在各自不同的最佳功能
区域,即运动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竞技
水平的唤醒程度。
(三)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
个人最佳功能区被界定 为一个情绪强度的区域 ,在这个区域中个体获 得最佳表演的可能性比 获得非最佳表演的可能 性要高。Hanin 在研 究过程中尝试了用量表 测得的情绪强度去评估 其最佳和非最佳表演的 可能性,将运动员的情 绪归纳为:
(二)倒U型假说
运动技能越复假说
不同个体对于同一项运动表现的最佳唤醒水平的 要求不同
(三)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
苏联学者Hanin(1989)提出最佳功能区的概念, 2002年又引入了“个人”一词后形成了个人最佳功
能区理论。
最佳功能区
是指运动员在操作过程中 存在着一个理论上的最佳 机能区段,当唤醒水平处 于这一区段内时,运动员 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最佳运 动表现。
一、焦虑的概念 • 焦虑状态含三种主要成分:
一、焦虑的概念 • 特质焦虑 & 状态焦虑
特质焦虑:指不同个体在焦虑倾向方面所表 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差异,属于个性心理的特 征部分。
状态焦虑:是一种在强度上有变化、随时间 而波动的短暂情绪反应。
一、焦虑的概念 • 焦虑水平的测定
1 中枢神经系统 (脑电图) 自主神经系统 (心率、血压) 2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皮质素
二、四种理论学说
(一)驱力理论 (二)倒U形假说 (三)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 (四)多维焦虑理论
(一)驱力理论
经Spence修订并定型的驱力理论认为,运动表现(P) 是习惯 (H) 与驱力 (D)的乘积,即P=H×D。
“习惯”指完成运动技能时个体所处的运动技能掌 握阶段,或表达正确动作、错误动作的比例优势。
(一)驱力理论
驱力理论提示:在技能学习的初期阶段应尽量消除 不必要的压力,使学生或运动员在比较低的唤醒水 平条件下进行练习,以降低错误动作的优势反应。 而在学习的后期可以通过提高唤醒水平来提高正确 动作的优势反应,以达到加快学习速度的目的。
驱力理论对唤醒水平与运动表现之间关系的预测
(一)驱力理论
单维测定 (状态-特质焦虑) (躯体知觉问卷) (运动竞赛焦虑) 多维测定 (认知-躯体焦虑) (竞赛状态焦虑) (运动焦虑量表)
3
生理学评定法
生物化学评定
量表评定法
第二节 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一、影响唤醒水平和运动表现的主要因素及其相 互关系 二、四种理论学说
一、影响唤醒水平和运动表现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二、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个体因素
特质焦虑
• 作为一种个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人们将竞 争和社会评价看作更具威胁性或不具威胁性。
• 相对于低特质焦虑的个体,高特质焦虑的人倾向 于把竞争看作具有更大潜在威胁,对比赛结果的 不确定性更为敏感,更容易导致赛前状态焦虑水 平的激增。
二、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个体因素
驱力理论没有考虑运动者的个性、运动项目、环 境等因素,是该理论的不合理性。 以驱力理论来预测需要极高体能、努力和坚持性 的运动表现尚有效度,但对需要协调配合、控制 复杂和协调性极强的运动表现进行解释就存在着 很大的局限性。
(二)倒U形假说
倒U形假说是一个人们在唤醒水平与操作成绩关系的 研究中讨论得最多的理论。这一理论来自最初的耶克 斯—多德森定律。 在体育运动情境中,必须结合不同运动项目技能的复 杂程度、参与者的个人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倒U形假 说,更有效地预测和解释唤醒水平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首先,具有不同运动技能、 体能状况和经验的个体参 与到各不同的运动情境中 去,此时的任务难度和对 个人的重要程度与主观认 知评价之间的适当性成为 是否产生焦虑的第一步。 其次,不适当的认知评价将 不可避免地导致情绪和生 理方面的变化从而影响运 动表现,如果不能很好地 应对这些情绪和生理上的 变化,势必使主观认知评 价进一步恶化。 最后,运动表现作为一种行 为结果信息反馈给认知评 价过程,实现对唤醒水平 的调节(案例解析)
在竞赛时或竞 赛前后即刻存在 的对自主神经系 统的激活或唤醒 状态的情绪体验 ,是直接由自主 神经系统的唤醒 所引起的焦虑
状态自 信心
在竞赛时或 竞 赛前后运动 员对自己的运动 行为所抱有的能 否取得成功的信 念。
(四)多维焦虑理论
根据三个方面各自的性质以及各自随时间变化的模式,
该理论对每一个方面与操作活动的关系做出了不同的解 释:
[范例] 一个篮球初学者在罚球线后的投篮命中率是10投 3中,即失误的比例达到70%,表现出了错误或不 熟练还占有优势地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给予练习 者更大的压力,驱力理论的预见是他的命中率将降 得更低。反之,一个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在同样情况 下的投篮命中率是10投8中,显然能够正确完成动 作技能属于他的优势反应,此时如提高运动员的唤 醒水平,他的命中率将会得到提高。
(三)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
发展方向 在个人最佳功能区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训练,可以 帮助运动员在赛前进入最佳赛前心理状态,改善竞 赛表现。 研究的重点在模型的理论阐述方面,个人最佳 功能区的应用研究势在必行。 个人最佳功能区可以从生理、行为和认知三个反 应维度上对其做出评价。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重 视多维的这个新的观点。
本章小结
1、应激、焦虑、唤醒的概念。 2、体育活动中焦虑/唤醒与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 3、倒U型假设、个人最佳功能区及多维焦虑理论 的观点及其运用。 4、影响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因素。
课下作业
• 学后感 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焦虑与运动表现的一种 理论,谈谈自己的理解。 • 预习 预习并查阅有关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陈述一 种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在体育中的运用。
唤醒水平连续线示意图
一、唤醒的概念
当唤醒超过一定程度达到过高水平时,人们会 体验到不快的情绪反应和与之相伴的自主神经 系统的变化。此类适应不良的状况常被称为“ 压力”或“状态焦虑”。 唤醒水平的变化与刺激的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与刺激的性质之间的相关性较小。
一、焦虑的概念
焦虑(anxiety) 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 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 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王斌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本章内容
应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
1
2
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3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应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 一、应激的概念
二、唤醒的概念
三、焦虑的概念
一、应激的概念 应激(stress)
• 应激是人体对所施要求做出的一种非特殊反应。人 类和动物在经历和体验某种过度情境时产生的那种心 理和生理变化的过程称之为应激,又称为紧张。
• 是个体所感知的环境要求与其所认为的自我能力 间出现不平衡时产生的一种身心反应。
• 应激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一、唤醒的概念 唤醒(arousal)
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
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
一、唤醒的概念
唤醒对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保持觉醒状态有主要作用,它为注 意的保持与集中以及意识状态提供能 量。 每个人的唤醒水平总在从深睡到 高度兴奋这条连续线上变化。
(四)多维焦虑理论
Martens于1982年提出将竞赛焦虑分为认知状 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三个方面。
认知状 态焦虑
在竞赛时或竞赛 前后即刻存在的主 观上所认知到对某 种危险或威胁情境 的担忧。它是由对 自己能力的消极评 价或对比赛结果( 成绩)的消极期望 引起的焦虑。
躯体状 态焦虑
自尊
• 自尊也与对威胁的知觉和产生相对应的状态焦虑变 化有关。与自尊水平相对较高的运动员相比,低自 尊的运动员往往有着更低的自信、较少的经验和更 高的状态焦虑。 • 通过有效的途径改善运动员的自信,对于降低运动 员的的状态焦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注重 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时,会比只注重个 别因素更能预测赛前状态焦虑。
第三节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
影响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环境因素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个体因素
一、影响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环境因素
• 比赛的重要程度
• 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
二、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个体因素
在体育运动情境中,个体对于竞技比赛或其 它活动任务的重要性和结果不确定性的感受是 不同的。个体之间在这些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变 化的方向和强度发生相应的改变。Scanlan( 1986)认为,与升高状态焦虑水平有关的个 性特征方面的因素有两种,它们是高特质焦虑 和低自尊。
(三)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
主要观点 认为不同运动员应该存在各自不同的最佳功能
区域,即运动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竞技
水平的唤醒程度。
(三)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
个人最佳功能区被界定 为一个情绪强度的区域 ,在这个区域中个体获 得最佳表演的可能性比 获得非最佳表演的可能 性要高。Hanin 在研 究过程中尝试了用量表 测得的情绪强度去评估 其最佳和非最佳表演的 可能性,将运动员的情 绪归纳为:
(二)倒U型假说
运动技能越复假说
不同个体对于同一项运动表现的最佳唤醒水平的 要求不同
(三)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
苏联学者Hanin(1989)提出最佳功能区的概念, 2002年又引入了“个人”一词后形成了个人最佳功
能区理论。
最佳功能区
是指运动员在操作过程中 存在着一个理论上的最佳 机能区段,当唤醒水平处 于这一区段内时,运动员 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最佳运 动表现。
一、焦虑的概念 • 焦虑状态含三种主要成分:
一、焦虑的概念 • 特质焦虑 & 状态焦虑
特质焦虑:指不同个体在焦虑倾向方面所表 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差异,属于个性心理的特 征部分。
状态焦虑:是一种在强度上有变化、随时间 而波动的短暂情绪反应。
一、焦虑的概念 • 焦虑水平的测定
1 中枢神经系统 (脑电图) 自主神经系统 (心率、血压) 2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皮质素
二、四种理论学说
(一)驱力理论 (二)倒U形假说 (三)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 (四)多维焦虑理论
(一)驱力理论
经Spence修订并定型的驱力理论认为,运动表现(P) 是习惯 (H) 与驱力 (D)的乘积,即P=H×D。
“习惯”指完成运动技能时个体所处的运动技能掌 握阶段,或表达正确动作、错误动作的比例优势。
(一)驱力理论
驱力理论提示:在技能学习的初期阶段应尽量消除 不必要的压力,使学生或运动员在比较低的唤醒水 平条件下进行练习,以降低错误动作的优势反应。 而在学习的后期可以通过提高唤醒水平来提高正确 动作的优势反应,以达到加快学习速度的目的。
驱力理论对唤醒水平与运动表现之间关系的预测
(一)驱力理论
单维测定 (状态-特质焦虑) (躯体知觉问卷) (运动竞赛焦虑) 多维测定 (认知-躯体焦虑) (竞赛状态焦虑) (运动焦虑量表)
3
生理学评定法
生物化学评定
量表评定法
第二节 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一、影响唤醒水平和运动表现的主要因素及其相 互关系 二、四种理论学说
一、影响唤醒水平和运动表现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二、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个体因素
特质焦虑
• 作为一种个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人们将竞 争和社会评价看作更具威胁性或不具威胁性。
• 相对于低特质焦虑的个体,高特质焦虑的人倾向 于把竞争看作具有更大潜在威胁,对比赛结果的 不确定性更为敏感,更容易导致赛前状态焦虑水 平的激增。
二、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个体因素
驱力理论没有考虑运动者的个性、运动项目、环 境等因素,是该理论的不合理性。 以驱力理论来预测需要极高体能、努力和坚持性 的运动表现尚有效度,但对需要协调配合、控制 复杂和协调性极强的运动表现进行解释就存在着 很大的局限性。
(二)倒U形假说
倒U形假说是一个人们在唤醒水平与操作成绩关系的 研究中讨论得最多的理论。这一理论来自最初的耶克 斯—多德森定律。 在体育运动情境中,必须结合不同运动项目技能的复 杂程度、参与者的个人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倒U形假 说,更有效地预测和解释唤醒水平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首先,具有不同运动技能、 体能状况和经验的个体参 与到各不同的运动情境中 去,此时的任务难度和对 个人的重要程度与主观认 知评价之间的适当性成为 是否产生焦虑的第一步。 其次,不适当的认知评价将 不可避免地导致情绪和生 理方面的变化从而影响运 动表现,如果不能很好地 应对这些情绪和生理上的 变化,势必使主观认知评 价进一步恶化。 最后,运动表现作为一种行 为结果信息反馈给认知评 价过程,实现对唤醒水平 的调节(案例解析)
在竞赛时或竞 赛前后即刻存在 的对自主神经系 统的激活或唤醒 状态的情绪体验 ,是直接由自主 神经系统的唤醒 所引起的焦虑
状态自 信心
在竞赛时或 竞 赛前后运动 员对自己的运动 行为所抱有的能 否取得成功的信 念。
(四)多维焦虑理论
根据三个方面各自的性质以及各自随时间变化的模式,
该理论对每一个方面与操作活动的关系做出了不同的解 释:
[范例] 一个篮球初学者在罚球线后的投篮命中率是10投 3中,即失误的比例达到70%,表现出了错误或不 熟练还占有优势地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给予练习 者更大的压力,驱力理论的预见是他的命中率将降 得更低。反之,一个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在同样情况 下的投篮命中率是10投8中,显然能够正确完成动 作技能属于他的优势反应,此时如提高运动员的唤 醒水平,他的命中率将会得到提高。
(三)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
发展方向 在个人最佳功能区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训练,可以 帮助运动员在赛前进入最佳赛前心理状态,改善竞 赛表现。 研究的重点在模型的理论阐述方面,个人最佳 功能区的应用研究势在必行。 个人最佳功能区可以从生理、行为和认知三个反 应维度上对其做出评价。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重 视多维的这个新的观点。
本章小结
1、应激、焦虑、唤醒的概念。 2、体育活动中焦虑/唤醒与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 3、倒U型假设、个人最佳功能区及多维焦虑理论 的观点及其运用。 4、影响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因素。
课下作业
• 学后感 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焦虑与运动表现的一种 理论,谈谈自己的理解。 • 预习 预习并查阅有关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陈述一 种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在体育中的运用。
唤醒水平连续线示意图
一、唤醒的概念
当唤醒超过一定程度达到过高水平时,人们会 体验到不快的情绪反应和与之相伴的自主神经 系统的变化。此类适应不良的状况常被称为“ 压力”或“状态焦虑”。 唤醒水平的变化与刺激的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与刺激的性质之间的相关性较小。
一、焦虑的概念
焦虑(anxiety) 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 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 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