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微课教学设计
窃读记教学设计(精选5篇)
![窃读记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56c71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2.png)
窃读记教学设计窃读记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窃读记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窃读记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5、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学习重点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
学习准备课前搜集读书名言;制作由重点词句组成的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学习过程品读书滋味(第一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进行了读书交流,从交流中我感觉到读书真的很重要。
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这节课,就让我们去品读书滋味,跟着《窃读记》融入书的海洋,和作者林海音共同感受一番读书的滋味吧。
(板书课题)二、一品读书滋味,丰富阅读体验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2、谈一谈,通过第一遍读文章,你读懂了什么味?三、二品读书滋味,体会音乐美1、接读课文。
2、接读的学生来说说读书的滋味;听书的学生来说说听书的滋味。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到书给我们带来的声音美、音乐美,这也是一种读书的滋味。
3、根据自己对窃读的理解,对接读的同学进行评价。
在评价中进一步朗读,评价后进一步练读。
四、三品读书滋味,感悟读书乐趣是啊,读书有千百种滋味。
让我们回到林海音的时代,回到她窃读书的书店,一起来感受一下窃读的滋味。
1、自由读课文。
读完后划出说明窃读滋味的句子。
《窃读记》微课设计
![《窃读记》微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3c7da4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b.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窃读记》今天非常荣幸,我和同学们将一起学习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一篇散文,请同学们伸出右手, 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窃”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一个穴宝盖,下面是一个“切” ,亲切的“切”,在书中,作者在哪里读的书呢?在书店里偷偷地读,最后又不买,就是——窃读。
林海音把在书店里窃读写了下来,这就是——窃读记那么林海音在课文里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来理解。
我发现大家读书习惯真好,一姿势很好,二很多同学一边读,一边做记号。
1.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y 0)下钻过去。
2•哟(y o)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3. 急忙地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贪饿狼,贪婪(I峦)地读着。
4. 我很快乐,也很惧(jU)怕——这种窃(qi 0)读的滋味!5.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I U),,6.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ch a n g)着,,师:带拼音的都会读,不带拼音的谁会读?课件:踮脚尖,钻腋下,贪婪窃读心惧怕,饥肠辘,腿难撑,挨饿受罪终长大师:读得真好!这六个生字呀,我最担心这个字:惧。
指导书写“惧”。
师:回到刚才的问题上来,作者在文章中“记”下了一些什么?谁简单地来说一说。
也就是那种复杂的心情和感受,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滋味。
板书:滋味。
毕竟是窃读,毕竟不是光明正大的,窃读的感觉啊,难以言说。
但是林海音却用细腻的笔触把它描写下来了。
请同学们赶紧到文中去找一找,你品出了作者怎样的滋味?我从窃读中品出了的滋味。
师:请你把体会到的快乐、恐惧写到滋味后面去。
师:作者在什么情况下暗喜?师:学生回答都有自己的理解,激动的担忧的紧张急切的轻松的高兴的小心翼翼的滋味,这就是窃读的滋味。
书读进去了,还能表达出来,这么多这么丰富的滋味。
好吧,我们把这些词语带到句子中读一读。
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ec157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1.png)
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和发展顺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育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培养诚信意识。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和发展顺序。
(2)分析人物形象,提炼中心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猜测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和发展顺序。
(2)每组选取一个事件,进行分享和讨论。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
(2)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5.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造句练习。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中心思想的理解。
6. 总结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拓展讨论。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5.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环境,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五年级语文窃读记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窃读记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deeaf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c.png)
五年级语文窃读记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窃读记》的主要内容,感受窃读的滋味。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体会窃读的滋味。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在书店里偷偷看书的时候?那种感觉是怎样的?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课文中的主人公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她把这种经历称为“窃读”。
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窃读记》。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朗读过程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同桌交流。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窃读的经历,分享一下窃读的滋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窃读的理解。
2.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作者会把在书店偷偷看书称为“窃读”?二、深入解读1.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课堂活动1.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
2.教师点评同学们的朗读,给予鼓励和指导。
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课文内容,请同学们复述课文故事。
2.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那么喜欢阅读?二、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阅读的热爱,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
三、写作训练1.请同学们以“我的阅读故事”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教师给予写作指导,提醒同学们注意作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课文内容,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窃读的理解。
2.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克服阅读中的困难,更好地享受阅读?二、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困惑,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窃读记》上册语文教案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窃读记》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8d741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9.png)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窃读记》上册语文教案教案一:《窃读记》的主要内容和情感体验教学目标:1.理解《窃读记》的主要内容;2.培养学生感受文章中的情感;3.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窃读记》的主要内容;2.分析文章中的情感;3.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文章的感受。
教学准备:1. 教案和教具;2. 课文《窃读记》。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文《窃读记》,让学生观察文章标题并猜想文章的内容。
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窃读的含义。
Step 2:阅读课文《窃读记》学生独立阅读《窃读记》。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1.文章讲述的是谁的故事?2.为什么作者会用“窃读”来形容自己?3.窃读对作者有什么影响?Step 3:分析文章情感学生和教师共同分析文章中表达的情感,例如作者的好奇、渴望和兴奋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感受这些情感。
Step 4:写作练习学生以“我读书的感受”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读书时的感受和情感。
Step 5:作文分享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文,交流对阅读的感受和情感。
发展延伸:1.让学生选择其他故事或文章,用窃读、感悟、困惑等其他词语来形容自己的阅读体验;2.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或者阅读活动,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与热爱。
教案二:《窃读记》中的阅读策略教学目标:1.了解《窃读记》中使用的阅读策略;2.能够运用学习到的阅读策略解决阅读问题;3.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窃读记》中使用的阅读策略;2.能够运用学习到的阅读策略解决阅读问题。
教学准备:1.教案和教具;2.课文《窃读记》。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文《窃读记》,让学生观察文章标题并猜想文章的内容。
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窃读的含义。
Step 2:讲解阅读策略教师简要讲解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使用的一些策略,如预读、关键词标记、理解上下文等。
Step 3:阅读课文《窃读记》学生独立阅读《窃读记》。
窃读记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窃读记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19311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08.png)
1.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窃读的趣味小故事,如一个小男孩在书店偷偷阅读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发学生对窃读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引导:向学生提问:“你们听说过窃读吗?窃读是一种怎样的行为?”让学生思考窃读的含义,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窃读记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课文生字词,如“窃、阅、籍、店、藏”等,并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窃读的含义及背后的情感。
3.学会通过略读、细读等方法,提取文章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段落进行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
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窃读的心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2.通过比较阅读,了解不同作家在表达类似情感时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运用思维导图、课文填空等学习工具,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提高阅读策略。
4.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窃读的心理,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创作一个关于窃读的小故事,要求情节合理,表达清晰。
3.思考作业: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窃读行为背后的道德与法律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
-学生可以从尊重知识、珍惜学习机会等方面,谈谈自己对窃读的看法和感悟。
4.实践活动:
-组织一次“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和阅读心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年级语文上册 窃读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窃读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20bf5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1a.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朗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窃读的心理,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情感的把握。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书籍。
2. 引导学生思考窃读的行为,让学生发表对窃读的看法。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 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并评价。
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2.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作者的情感变化。
3.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教师给出拓展阅读的建议,引导学生课后进行阅读。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自己阅读体验的短文。
六、课堂互动与实践活动(15分钟)1. 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描述的窃读场景,让学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进行再现。
七、情感态度的培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是否有过窃读的经历,以及自己的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白窃读的不当之处,并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八、阅读习惯的养成(10分钟)九、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进行补充。
人教版五年级语上册《窃读记》教学设计1
![人教版五年级语上册《窃读记》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2920de3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c.png)
人教版五年级语上册《窃读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窃读记》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小时候偷窃读书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同时,课文中的生词和语法点也符合五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故事性的课文比较感兴趣。
但他们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于课文中的生词和语法点也需要教师的讲解和操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词和语法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和理解文言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读书,渴望知识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和语法点。
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文言文表达和语法结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用于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课文翻译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生词。
3.教学PPT:用于呈现课文内容和生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然后教师呈现课文翻译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词和语法点进行讲解和操练,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2873b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a.png)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窃读记》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偷读书的小女孩的成长故事。
2. 教材特点•感情真挚,情节生动,引人入胜。
•通过小女孩的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领悟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道德情操。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表达方式。
•难点: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材:《窃读记》课文•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设备•教学资源:教案、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教学内容呈现逐段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分析语言特点,引导学生理解。
3. 拓展延伸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背后的含义,拓展学生的思维。
4. 归纳总结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系统化记忆。
六、教学反馈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纠正错误,巩固学习成果。
七、课后作业•课文朗读•阅读感悟写一篇100字的读后感•背诵课文中重点句子八、教学反思通过对本节课教学过程的回顾和总结,发现不足,提高教学水平。
以上是本节课《窃读记》的教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针对性调整,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62fc7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d.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窃读记》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窃读的乐趣。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论自己读书的感受。
2.引导学生关注课题《窃读记》,思考“窃读”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圈画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
2.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分享窃读的乐趣。
三、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分析其含义。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课文的主要情节。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二、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三、拓展延伸1.学生自主阅读《窃读记》的其他章节,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是如何克服阅读困难的。
四、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课文的主要情节。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二、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对比、夸张等。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三、写作训练1.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创作一篇关于自己阅读经历的小文章。
2.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课文的主要情节。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二、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如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等。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dbc57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2.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和人物,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观点的能力。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培养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和人物,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2. 课件:课文相关图片、生字词卡片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课件展示课文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互问互答,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和人物,作者的情感表达。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学习生字词(1)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发音和意义。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理解和运用。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五、课后反思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窃读”现象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是否普遍?为什么?2. 讨论:如何看待“窃读”这一行为?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3. 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类似“窃读”的现象?如何对待?七、情感教育1.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案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395d7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5.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析,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2.2学习通过阅读,培养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培养热爱阅读的情感。
3.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1.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2.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大意,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窃读”是什么意思?3.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喜欢窃读?四、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注意读音和书写。
2.学生自主练习书写生字词,教师辅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学生回答问题。
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大意,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分析课文内容。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恐慌”和“窃读”有什么关系?3.教师提问:课文中的“躲”和“藏”有什么不同?三、学习修辞手法1.教师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进行简要分析。
3.学生仿写句子,运用修辞手法。
1.教师提问: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五、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在书店里窃读的经历。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仿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
学生在学习生字词和修辞手法的过程中,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课文中作者窃读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甲:“我觉得作者的心情应该是很复杂的,一方面她很喜欢读书,另一方面又担心被发现。
五年级语文上册 窃读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窃读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28c9b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08.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工具书和上网搜索,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珍惜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朗读与感悟。
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文中人物情感的把握。
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音频。
2. 与课文相关的人物介绍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窃读记》。
2.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学生结合工具书和网上资料,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四、朗读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跟读。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中人物情感的理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提出改进学习方法的建议。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心得。
2. 学生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朗读和分享。
教学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五年级语文课文《窃读记》教案
![五年级语文课文《窃读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9de60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d.png)
五年级语文课文《窃读记》教案五年级语文课文《窃读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练习默读,感知(文章)内容。
2.通过抓关键字、词、句,做好圈点批注,体悟的情感,对生活有自己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进一步练习默读,感知文章内容。
2.抓住关键字词句,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成长的含义。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默读法、批注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默读来完成的。
2.自主阅读,将初次阅读、圈批与教师引导后的再圈批作对比,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总结)出圈批的方法,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第1页共8页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语: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乐趣,海伦凯勒用手和心灵感受读书带来的震撼与惊喜,今天让我们走近另一个小姑娘,看看她是怎样读书的?读书又会给她带来怎样的感受?展示课件并展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任务一:默读课文,感知内容。
(二)默读课文1.默读全文,说一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后小组讨论交流。
要求:限时8分钟。
2.友情提示:默读方法: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不默朗读。
圈点批注:可借助《再塑生命的人》中的旁批方法。
(三)圈点批注结合自己的圈画批注,在组内交流: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圈画?从哪些方面进行批注?预设:1.题目。
为什么说是窃读?2.动作描写。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3.修辞。
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
4.人物。
好像躲雨人偶然避雨到人家的屋檐下,你总不好意思赶走吧?……(四)头脑风暴将你们小组的这些想法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
预设:提示:学生提取要点容易零散,教师提醒学生用概括性的语言。
《窃读记》教案4篇
![《窃读记》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ccdaf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a.png)
《窃读记》教案4篇《窃读记》教案篇1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以及窃读的滋味,请同学们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2、生自由读文。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⑴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⑵交流课前搜集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汇报交流。
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4、诵读句子。
三、回归整体,理清层次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2、尝试分段。
四、积累内化,课外拓展1、自选感兴趣的、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窃读记》教案篇2扣题眼,顺势导入①查字游戏。
师板书窃字,看谁最快查到。
②指名读字音、记字形、说窃在字典中的所有解释。
③师接着板书读,过渡:在窃读这个词语中,窃应该选择哪个解释合适呢?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去读读课文吧。
初感知,整体把握①自由读课文。
师:读课文后,你会怎么理解窃读这个词呢?请在课题旁边写上批注。
(或默读、或轻声读、或和同桌分段读等)②指名答。
③再次浏览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④指名答。
⑤小结:原来课文记叙了(师板书:记)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
⑥齐读课题。
再读题,鼓励质疑①再读课题,说说自己最想知道的内容或最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什么?②质疑。
③师将问题的大致意思板书于黑板上。
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偷偷的读书呢?我是怎样窃读的呢?我这样子读书又是怎样的感觉呢?难道不怕被发现吗?④师:古人云:学贵质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
你们能提出这么多好问题,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懂这篇__。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72d4dd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4.png)
1.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如“鲁迅先生为什么喜欢读书?”,“他为什么要窃读?”,“他从读书中获得了什么?”等。
2.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寻找答案,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组织课堂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展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和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对知识的热爱。
2.利用音乐、图片、道具等手段,创造一个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鲁迅先生的时代,感受到当时的社会氛围。
3.设计一些情境模拟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鲁迅先生在读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五、案例亮点
1.情感导向:本案例充分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窃读记》,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和渴望,以及他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的精神。这种情感导向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价值观。
2.自主与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和讨论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并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
(二)讲授新知
1.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课文解析: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情感。
3.相关知识拓展: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背景和他的其他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窃读记》教学案例(精选13篇)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窃读记》教学案例(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0aedc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1a.png)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窃读记》教学案例(精选13篇)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窃读记》篇1【教材简析】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我”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三是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并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使之强化。
【设计理念】“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是课程标准提出要求。
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窃书”的经历与感受。
目的是激发学生读书的乐趣,养成读书的习惯。
教学时,从课文的整体入手,抓住课文记叙的线索,体会“我”“窃书”的感受。
边阅读边思考,提出问题,展开对话与交流。
重点研读关键的词句,积累与感悟词语的精妙。
学习细腻的写作方法。
激发学生阅读乐趣,课外拓展阅读,使阅读走向生活,走向孩子的内心。
【教学目标】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1、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案(优秀8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c6b26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d.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案(优秀8篇)《窃读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梳理叙事类文章的脉络2、通过描写,体会作者窃读时的心情3、激励学生珍爱读书,奋发向上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记叙与描写的语句,体会文中“我”的心情2、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解题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1、“窃”字的含义:(1)通过查字典,找出“窃”字的多个义项(2)浏览课文内容,理解“窃”字在本文中的含义明确:在本文中应理解为“偷偷地”、“暗中”之意,如“窃笑”2、“窃读”的含义:(1)一般含义;(2)放在文中考察其含义明确:假装逛书店,其实是要读书店里的书而不买,趁店员不注意时暗中偷读3、小结:对词语的理解与把握不仅要知道它在字典中的意思,还应把它放到文章中考察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二、梳理文章的脉络1、分析文中详写的主要事例由题目可知本文是作者林海音回忆自己小时候“窃读”中发生的一些事,其中具体详细地写了两件事同学迅速浏览,要求:(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2)再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当时作者的心情明确:(1)因“窃读”而被赶出了书店——孤独无助(2)得到店员的关心帮助,读完了一本好书——感动、感激2、学习文中略写的内容——“我”“窃读”的方法这两次详细描写的事例也告诉大家,“窃读”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成功“窃读”,还得掌握一些方法文中也简略地记叙了一系列方法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些“窃读”的方法明确:(1)发现“窃读”这一好方法;(2)到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3)装作其他顾客的家属;(4)以雨天避雨为借口留在书店;(5)用花生米充饥;(6)藏在书店一角避免引人注意(不要求逐点答到)小结: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去读书三、深入理解作品内容1、不论是详写还是略写,这些事读起来都让人感觉很生动,因为作者除了记叙这些事之外,还进行了细致的人物心理描写思考:在写作时,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提示: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来表现2、学生默读课文,完成思考任务:①引导学生注意到作者对复杂心理活动的描写如:刚进书店时回想、安心和担忧几种不同心情的转换下雨时非常的高兴,却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得喊着:“大些!再大些!”高兴却又装着不高兴的复杂表情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一种惧怕激发学生读出这种复杂的感受②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注意到作者细致的动作描写如: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以上三句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急切渴望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读书的满足与快乐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对书的酷爱预习作业:通过查字典,找出“窃”字的多个义项浏览课文内容,理解“窃”字在本文中的含义朗读课文,勾划生字词并思考“窃读”在本文的含义讨论明确学生迅速浏览,按照要求完成任务讨论明确学生小组讨论,勾划“窃读”的方法讨论明确学生思考:在写作时,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讨论明确学生默读课文,完成思考任务:(1)划出你印象最深刻的写“我”“窃读”的句子或段落;(2)设身处地地体会其所反映的当时人物的心情,写在书边(假如我是主人公,我会有何种心情);(3)依据作者当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散读你圈划的内容作业抄词作业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全班交流注意:(1)学生回答过程中加以提示、引导;(2)朗读方式多样化:学生个别朗读;重点段落全班集体朗读;精彩段落分析之后再富感情朗读二、总结并分析人物形象请同学根据以上记叙与描写,分析概括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明确:(要点)“我”是一个家庭贫困却酷爱读书的穷学生三、小结:课文中虽然只是记录了林海音在少年时期读书的一小段经历,但她对读书的痴迷由此可见一斑这也为她日后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奠定了良好基础四、拓展(古今中外爱读书之例)1、其实,还有很多人们爱读书的事例我相信,同学们也读了不少书籍,你们还知道哪些爱读书的人吗?(提示:例如中国的成语故事)明确:可列举匡衡“凿壁偷光”等2、总结:这些古今中外的人们,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都十分恶劣,但他们仍热爱读书,并想尽办法读书3、联系实际:(1)请同学回忆自己是否也有“窃读”的经历;(2)联系课文、成语、材料,对比自己的学习环境,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全班学生交流划出的语句,并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思考:根据以上记叙与描写,分析概括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讨论明确思考:其实,还有很多人们爱读书的事例我相信,同学们也读了不少书籍,你们还知道哪些爱读书的人吗?讨论明确联系实际思考:(1)请同学回忆自己是否也有“窃读”的经历;(2)联系课文、成语、材料,对比自己的学习环境,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作业1、搜集课外勤学苦读故事至少3则2、完成本课练习板书设计窃读记“窃” 林海音“窃读”因窃读被赶出书店——孤独无助详写两件事人物描写得到帮助,读完好书——感动、感激略写窃读方法————一个家境贫困却酷爱读书的穷学生《窃读记》优秀教学设计篇二【教材解读】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我”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dc676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18.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学教案一、教学背景该教案针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的《窃读记》一课,主要针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和阅读策略的训练与巩固。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窃读记》故事情节,抓住主旨,并能够进行适当的复述。
2.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阅读策略,较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并在日常阅读中能够更为高效地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窃读记》故事情节,抓住主旨,并进行适当的复述。
2.教学难点:运用自己的阅读策略,较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并在日常阅读中能够更为高效地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
四、教学手段1.PPT展示。
2.团队合作学习。
3.小组展示。
五、教学过程及内容安排1.引入(10分钟)教师利用PPT将《窃读记》的封面呈现在屏幕上,并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简单了解该故事的背景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过程(3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按照章节内容进行分组学习,每个小组完成对所分配的章节的阅读任务,并理解其中内容。
2.小组讨论,通过合作交流,互相了解其他章节的情况。
3.在小组学习完成后,进行全班展示,每个组介绍自己所学的章节内容,分享心得体会。
3.讲解总结(10分钟)教师对全班进行总结,指明该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以及核心主题,强调有效的阅读策略,使学生体会到理解与思考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六、教学师生互动环节教师与学生互动环节主要在小组学习过程以及全班展示过程中。
教师会指导小组初步讨论,并在全班展示时给予反馈意见,以便学生进行修正,加强学习效果。
七、教学评价该教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全班展示的方式,推进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产生故事情节理解并记忆的基础上,更为深刻地领悟到有效阅读的重要性和相应方法。
在教学评价方面,可以结合小组展示和回答问题等方式进行评价。
人教版五年级上《窃读记》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窃读记》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79999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8.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窃读记》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窃读的滋味。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观察力,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窃读的滋味。
难点: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运用到写作中。
三、教学准备1.课文《窃读记》2.多媒体课件3.生字词卡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谈自己读书的经历和感受。
2.板书课题《窃读记》,提问:什么是“窃读”?你们有没有过窃读的经历?(二)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汇报自读情况,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讲读课文1.教师讲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窃读的滋味。
2.学生交流感受,分享窃读时的心理活动。
(四)分析课文1.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学会运用。
2.分析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引导学生积累。
3.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五)课堂练习1.让学生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2.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写一篇关于自己读书经历的文章。
2.强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提高写作能力。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读书的经历?读书时,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特别想读,但又不能光明正大地读的情况?2.那你们知道什么是“窃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窃读的文章——《窃读记》。
二、自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窃读的滋味。
2.学生汇报自读情况,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讲读课文1.教师讲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窃读的滋味。
2.学生交流感受,分享窃读时的心理活动。
第二课时一、分析课文1.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学会运用。
2.分析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引导学生积累。
3.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二、课堂练习1.让学生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2.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写一篇关于自己读书经历的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从中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并受到感染。
3.能够在拓展内容中将自己所学方法迁移应用。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表达人物的感情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将学到的表达人物感情的方法应用于课外知识中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直奔主题
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同学们,这么多诗句都告诉了我们读书的好处,但大家不知道在台湾作家林海音生活的那个年代,读书只是有钱人的享受,而作为家境清贫的林海音,怎样才能读完一本又一本心爱的书呢,那就只能是到书店——(板书:窃读)
二、感知主要内容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窃读记》。
打开书,浏览文章,看看作者围绕“窃读”讲了哪些事情?
学生汇报,同时出示课件:
当她一放学的时候,()
当书店人很多的时候,()
当下雨天的时候,()
当饭店飘香的时候,()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
谁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串连每一部分内容,概括课文大意。
)
三、围绕中心句品读滋味,体会写法
1.是啊,毕竟“窃读”不是正大光明的,那种滋味难以言说,课文中有一句经典的话,把这种滋味都表达出来了。
学生汇报,PPT出示: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作者“窃读”的滋味是怎样的呢?请提取出两个最关键的词语。
板书:快乐惧怕
2.过渡:是啊,作为衣食无忧的同学们,我们已无法亲身感受到那种窃读的滋味,但是作者笔下的文字是鲜活的。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文章哪些文字会传递出作者复杂的心境?请同学们找出相关段落,并做批注(哪些是表现惧怕,哪些是表现快乐)
3.文中哪些文段表达了作者这种复杂的心境?
学生汇报,相机出示课件:
①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
a.读,想象画面,出示动词,通过踮的意思联系生活感受惧怕。
b.踮是怎么个走法?脚尖点地走。
c.你平时去书店都怎么进去?
d.小海音为什么踮着脚进去啊?怕老板发现
这就是窃读的滋味啊!一个踮字诉说着她的惧怕。
她走得这么的小心翼翼,我们应该读得——轻一些;声音小一些。
e.朗读感悟。
②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a.师:小海音,你为何快乐?你头发都挤乱了,不理理吗?
b.师: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份快乐。
齐读。
c.师:她说出来了吗?这是——(心理活动)
d.师:用这段话中的一个词概括这样的快乐叫:暗喜
③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a.师:昨天明明放在这,怎么不在了呢?我找啊找,突然眼前一亮——
b.师:千万不能卖掉了,昨天看到了那个女孩一个人走了,还不知道故事的结局呢。
那本书呢?抬头一看——
指名读:直到最好的肯定后全班读。
这就是窃读的滋味啊!一个啊诉说着她内心的快乐。
这就是窃读的滋味: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齐读。
④“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a.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b. “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c.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d.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⑤“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作者怎样写出高兴的心情的?——动作、心理描写)
a.哪句是她的真心话:怎么喊?指名读
b.那那句假话该怎么说:指名读。
要装得像点。
男生读表面的,可以做动作;女生读心理。
这都是为了什么?读书
c.心口不一的心理活动让我感受到窃读的快乐。
总结写法:作者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
过渡:作者窃读时既快乐、又惧怕,源自于她对“知识的渴求”
板书:渴望读书
四、主题阅读,以文带文
1.在主题读写中也有一篇同名的文章,请大家画出文中表达这种复杂窃读的心理的句子。
2.同桌互相读一读。
3.学生汇报。
①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
(通过书店老板粗暴、冷漠的人物形象反衬我对书的渴望。
)
②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
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和你相见!”(通过心理描写把我对书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
4.请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这两个长大分别指什么?(“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心灵,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书籍的滋养。
)
五、总结拓展
1.学文至此,我相信同学们的内心一定又积累了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PPT出示)
总结:孩子们,让我们好好读书吧,因为我们是()长大的,也是()长大的。
2.再识林海音
正因为热爱读书有丰富的阅读经历才为她奠定了扎实的写作基础,长大后成为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曾任《世界日报》记者,主编、创办了好几份颇具影响力的报刊杂志,一生创作丰厚,出版了十八本书。
她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拍成电影。
3.推荐阅读《城南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