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显微镜的使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 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8、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大, 主要在低倍镜下使用;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小, 主要在高倍镜下使用。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 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光学系统:
1、目镜: 直插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 规格:5×、10×和15× 2、物镜: 螺旋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 规格:10×、40×和100× 特别说明:放大倍数和与装片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镜头说明: 低倍镜:放大倍数小,通光量多,视野亮; 高倍镜:和低倍正好相反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说明: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并不是面积。
3、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 平面镜:当光线过强 需要用弱光时使用; 凹面镜:当光线过弱 需要用强光时使用。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不可歪斜(特 别要禁止单手提着镜子走,防止目镜从镜筒中滑出)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距边缘约7-10厘米处),略偏左。安 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缓慢的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 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反馈练习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 视野中央 ), 2 转动( 转换器 ),换上高倍镜。 3 调节( 光圈 )和(反光镜 ),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 ),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使用凹面镜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 放大光圈 )(
显 微 镜 的 构 造
一、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 安放 (一)、___和___ 对光 (二)、___ 低倍镜观察 (三)、_____ 上装片 具体过程:____ 高倍镜观察 (四)、_____ 降镜筒 ____ 升镜筒 ____
将要放大观察的部 转动转换器, 位移至视野中央 换至高倍镜 具体过程:__________ ______ 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3、使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的距离,到快接近时(约 0.5cm)停止下降,以免物镜压碎玻片标本。
三、显微镜使用的常见考点归纳
(一)放大倍数问题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 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或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 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观察中细胞数量的变化关系:
A、 ② ③ ④ ①
C、 ② ④ ① ③
B、 ② ③ ① ④
D、 ③ ④ ② ①
6、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物象时,镜头的组合情况。1、 2代表物镜;3、4代表目镜;5、6是观察时,物镜与载 玻片之间的距离。使用下列哪些组合,在视野内看到的 细胞数目最多( ) C
1
2
3
4
5
6
A、1、3、6 C、1、4、6
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 ×,在视野直径 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 成40 ×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2、显微镜目镜10×、物镜10×时,视野中共有彼此相连 的细胞64个,如果将物镜转换为40×,则在视野中能观察 到的细胞数目是多少个( c ) A 16 B8 C4 D2
小 少 大 高倍镜: 视野范围___,细胞物像___,细胞数目___; (五)污点所在位置问题 污点不在装片上 移动装片,污点不动,说明_________________ 污点不在物镜上 转换物镜,仍可看到污点,说明________________ 旋转目镜镜头,污点不随镜头转动而转动,说明 污点不在目镜上 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 (污点不随XX的移动而移动,说明污点不在XX上)
B、高倍镜下视野暗,难以找到目标
C、高倍镜与玻璃片的距离较近,调节焦距时容易损 伤透镜和玻片 D、在高倍镜调节焦距和视野高密度都不太方便
2、当显微镜镜筒下降时,操作显微镜的人的目光注视的 部位是( D ) A、镜筒 B、目镜 C、物镜 D、物镜 与装片的距离
3、使用高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 B )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②在低倍镜 下找到目标③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 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象清晰为止
(五)、整理
二、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1、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 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高倍镜的视野较低倍镜小,如果没有把观察 目标移至中间,就可能在换高倍镜后不能观 察到目标 2、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可以转动粗准焦螺 旋吗? 因为换高倍镜后,物镜距载玻片很近,而粗 准焦螺旋调节范围太大,很容易把玻片压碎
若是单行细胞数目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 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若是圆形视野内细胞数目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 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来计算。 2、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之间的关系:目镜的放大倍数 与镜头长度成反比;物镜的成正比。
(二)成像问题
1、成像特点:成倒立的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q 如“b”,成像则是:“__”
)。
2高倍镜:物像( 大),视野(暗 ),看到细胞数(少 )。 低倍镜:物像(小 ),视野( 亮 ),看到的细胞数(多 )。
3 物镜:( 有 )螺纹,镜筒越( 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 ( )螺纹,镜筒越( ),放大倍数越大。 无 短
反馈练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实验,用显微镜观察标本 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B )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 标本0.5cm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 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 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⑦转动细调节器,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 3、运用下列各物镜和目镜的组合进行观察,在显 微镜视野中看到: ⑴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C ) ⑵细胞体积最大的是 ( D ) ⑶视野最明亮的是 ( C ) ⑷视野最暗的是 ( D)
A.目镜16× 物镜10× B.目镜10× 物镜40× C.目镜10× 物镜10× D.目镜16× 物镜40×
5、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某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 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转动物镜后异物也不动。 这一异物可能在( A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装片上 D 、反光镜上
9 使用高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 )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②在低倍镜下 找到目标③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 直到视野适宜、物象清晰为止 A、 ② ③ ④ ① C、 ② ④ ① ③ B、 ② ③ ① ④ D、 ③ ④ ② ①
练习
1、“使用高倍镜前必须找到观察目标”,下列有关这 句话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B A、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目标数量少,难以找到目标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求:
(1)步骤:
取镜和安放
安装
对光
放置装片
使镜筒下降
使镜筒上升 低倍镜观察 将要观察部位移至视野中 央 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 观察
显微镜操作口诀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
(2)高倍镜观察要点 移动装片,将要观察部位移动至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3)注意事项 使用粗准焦螺旋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 的距离,到快接近时(约0.5cm)停止下降 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机械系统:
1、镜座:稳定镜身。
2、镜柱:支持作用。 3、镜臂:握镜的部位。 4、载物台:安放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 5、压片夹:位于载物台上,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6、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可调节 光线强弱。 大光圈:当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 小光圈:当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
2、物像移动与实物关系 倒 显微镜下成的是___像,所以要把左上方的图像移至 左上方 偏哪移哪 视野中央,应把装片向______移动,即________。
(三)亮度问题
凹面 光圈 使亮度增大:增大____或使用_____镜 光圈 平面 使亮度减弱:减小____或使用_____镜
(四)视野大小问题 大 小 多 低倍镜: 视野范围___,细胞物像___,细胞数目___;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 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 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低倍镜的使用 (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 5、放置切片:升高镜筒,把玻片标本放置在载物台的中央,使材 料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然后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 6.调焦:两眼注视物镜,用右手握粗调焦螺旋慢慢按顺时针方向转 动粗调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物镜离玻片0.5厘米处。接着用 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右手握粗调焦螺旋逆时针方向转动,使镜筒 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可轻微转动细调焦螺旋,切忌 不可快速转动) (四)高倍镜的使用 7.先将欲观察部位移到视野的中央。先用粗准焦螺旋从侧面注视物 镜,稍微升高镜筒。 8.移动物镜转换器,将高倍镜转向载物台中央。 9.对准聚光镜,以左眼从目镜观察,一手慢慢向上或向下转动细准 焦螺旋(切勿用粗准焦螺旋),转动范围不宜过大,一般一圈左 右便能观察到。在换高倍镜观察时,视野变小变暗,此时可升高 聚光器调节光圈或利用凹面反光镜。 (五)整理 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 镜离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 箱里,送回原处。
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 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 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
•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的同一部位,应选择下 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才能使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 目最多( A ) A.目镜5× 物镜10× B.目镜10× 物镜100× C.目镜15× 物镜40× D.目镜10× 物镜40× • 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质,若物体放大100倍,这里 “100”倍是指物体的( ) D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7 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高倍镜使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换高倍镜前,需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B换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C换高倍镜后,物镜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减小 D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需增加进光量 8(2008上海)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 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 C 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 旋调节
• 4、运用下列各物镜和目镜的组合进行观察,在显 微镜视野中看到: ⑴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C ) ⑵细胞体积最大的是 (D ) C ⑶视野最明亮的是 ( ) ⑷视野最暗的是 (D )
A.目镜16× 物镜10× B.目镜10× 物镜40× C.目镜10× 物镜10× D.目镜16× 物镜40×
5 在低倍镜下,如果一个细胞偏向视野的右前 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哪个 方向移动( ) D A 左前方 B 右前方 C 左后方 D 右后 方 6 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 较亮,应调节( ) D A 目镜 B 物镜 C 光圈 D 反光 镜
B、2、3、5 D、2、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