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检查对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指导
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研究
![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67afabb0717fd5360cdca1.png)
侧 为依 据 , 程 <1年 与 >1年 感 觉潜 伏期 、 动 病 运
潜 伏期及 运动波 幅有统 计学 差异 , 表 2 见 。
经记录 , 测量 其感 觉神 经动作 电位波 幅 ;② 末 并
端运 动潜伏期 : 采用 皮肤 电极 在腕横 纹部 刺激 , 在 外展拇展短肌 处记 录 , 测 量肌 肉符合 动 作 电位 并
第 2 期 1
赵彦平 等 : 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与神经 电生理研 究
采 用 Kep m 型号 电生 理仪 , 腕 以下正 中 yo 行 神 经 感 觉 和 运 动 传 导 检 查 及 其 所 支 配 的 肌 肉
பைடு நூலகம்
根据 起病 时 间分 2组 , 两侧 病 变 以主诉 明显
E MG检查 。① 正 中神 经 感 觉传 导检 查 (C : S V)
刺激食指指关 节 , 应用 平均技术 , 向在腕部 近神 顺
2 结
果
2 1 Cr . S患者 的症状 与体征
1 1例 患 者 中单 侧 C S 6 4 T 8例 , 侧 更 多 见 双 7 例 , 5 %。有 典 型 的手 部 挠 侧 3指 半 麻木 1 占 2 4 例 , 3 %,夜 间麻 醒 相 当常 见 , 5 % ; 3 占 1 占 6 查 体有 感 觉 异 常 发 生 率 较 主 观 麻 木 明 显 低 , 占 6 %; n l 占 5 % 、 h l 8 Tie 征 1 P a n征 占 4 %也 很 常 e 2
1 , 余麻 木组 9 8例 其 3例 。与对照组 比较 , T C S患
者感 觉潜伏期 异 常率 1 0 , C 异常 9 %, 0% SV 3 感 觉动作 电 位 下 降 7 %。运 动 潜 伏 期 异 常 7 %, 8 3
早读|关于腕管综合征的诊治,看这篇就够了!
![早读|关于腕管综合征的诊治,看这篇就够了!](https://img.taocdn.com/s3/m/766bfd7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8.png)
早读|关于腕管综合征的诊治,看这篇就够了!概述对于腕管综合征的认识最早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27年和1929年,Mayo Clinic的外科医生Meyerding和Learmonth开始对创伤后及关节炎所造成的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正中神经松解术。
1946年,Canon和Love介绍了腕横韧带切开术,该术式成功治愈了正中神经的腕部卡压。
1950年和1951年,Phalen等发表的相关论文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并将此病名为“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造成大鱼际肌无力和正中神经支配区的疼痛、麻木及进行性鱼际肌萎缩。
又称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
多见于30~60岁女性,女性发病约为男性的5~6倍。
双侧发病者约占1/3~1/2,双侧发病者女∶男为9∶1。
解剖腕管是由腕骨和腕横韧带构成的骨—纤维管道。
腕管平均长度约2.5cm。
腕管的顶部为腕横韧带,该韧带桡侧附着于大多角骨脊和舟骨结节,尺侧附着于豌豆骨和钩骨钩。
广义的腕横韧带还包括前臂深筋膜掌侧的远端部分。
腕管的内容物包括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拇长屈肌腱和正中神经(9条肌腱,1条神经)。
正中神经及其分支:正中神经在出腕管后,分为内侧束和外侧束。
外侧束包括鱼际支、拇指桡侧固有神经核拇指掌侧总神经;内侧束包括示指和中指的指掌侧总神经。
尽管腕管两端是开放的入口和出口,但其内组织液压力却是稳定的。
腕管内最狭窄处距离腕管边缘约50px,这种解剖特点与腕管综合症患者切开手术时正中神经形态学表现相符。
正中神经走行在屈肌支持带下方,紧贴屈肌支持带。
在屈肌支持带远端,正中神经发出返支,支配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浅头,和拇对掌肌。
其终支是指神经,支配拇、示、中指和环指桡侧半皮肤。
病因任何能使腕管内容物增多、增大或使腕管容积缩小的因素均可导致本病。
多数病人病因不明,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腕部外伤:包括骨折、脱位、扭伤、挫伤等,改变了腕管的形状,减少了腕管原有的容积。
腕管综合征康复诊疗规范
![腕管综合征康复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582f0f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7.png)
腕管综合征康复诊疗规范
【概述】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到卡压而表现出大鱼际肌无力和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的疼痛、麻木及进行性的大鱼际肌萎缩的一组症状和体征。
【临床表现】
腕管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正中神经受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麻木、刺痛或呈烧灼样痛,白天劳动后夜间加剧,甚至睡眠中痛醒;局部性疼痛常放射到肘部及肩部;拇指外展肌力差,偶有端物、提物时突然失手。
检查:压迫或叩击腕横韧带、背伸腕关节时疼痛加重;病程长者,可有大鱼际肌萎缩。
腕部、手掌面、拇指、食指、中指出现麻、痛,或者伴有手动作不灵活、无力等;疼痛症状夜间或清晨加重,可放射到肘、肩部,白天活动及甩手后减轻;上述部位的感觉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手部肌肉萎缩、瘫痪。
【辅助检查】
1、电生理检查: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和肌肉电位测定;
2、X线检查;
3、关节镜检查;
4、CT及MRl检查。
【康复评定】
1 .疼痛评定;
2 .感觉功能评定;
3 .肌肉周径测量;
4 .肌力评定;
5 .关节活动度;
6 .B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定
【治疗原则】
外固定:症状明显者,用石膏托或夹板固定腕部于轻度背伸位1-2周;
消炎止痛类药物;
康复治疗:局部理疗(磁疗、激光、高频电、超声波、红外线等)、腕管封闭、针刀松解术、穴位注射等;
手术治疗:指征为病程较长致大鱼际肌肉萎缩较严重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者。
【预后】
本病经非手术治疗,能痊愈,但需避免受风寒湿侵袭;减少腕关节活动,防止腕关节重复损伤。
干货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干货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5ecc40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7a.png)
干货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一种由于正中神经通过无弹性的腕管时受到压迫而发生的单发性神经疾病。
CTS 是临床报道中最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多发生于30~60 岁人群,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 3 倍。
CTS 的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超声、核磁共振及电生理检查,但是每种检查方法都有其固有的缺陷。
因此,目前尚缺乏理想的诊断CTS 的检查方法。
本文依据2000 年发表在JAMA 上的Does This Patient Have Carpal Tunnel Syndrome 一文结合其余几篇文献,共同来学习一下 CTS 的诊断与治疗。
腕管是腕部的一个骨-纤维隧道,由腕骨及腕骨间韧带联合体构成其底和两侧壁,顶部则由腕横韧带覆盖。
腕管内包含9 条肌腱,即拇长屈肌腱以及屈指浅、深肌腱各四条。
正中神经位于最浅层,直接处于腕横韧带下方。
图 1 腕管解剖示意图病因及好发人群发生腕管综合征的原因包括外源性压迫、腕管变小或腕管内容物增多、体积变大。
怀孕、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腕部创伤等均可患腕管综合征。
还有一些患者,虽然没有上述疾病,但是由于长期过度用力使用腕部,如木工、厨工等,腕管内压力反复出现急剧变化(腕管内压力在过度屈腕时为中立位的 100 倍,过度伸腕时为中立位的 300 倍),也会使正中神经发生慢性损伤从而出现腕管综合征。
2诊断方法电诊断目前,电诊断检查(包括神经传导测试和肌电图)被公认为是诊断CTS 的金标准。
研究发现,其敏感度为49%~84%,特异度为95%~99%。
但是这个敏感度是在神经传导按高斯分布进行的假设下计算得到的,而这个假设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
而且有研究发现,CTS 患者成功进行腕管减压术后,数天之内症状即可缓解,然而神经传导在数月或者更长时间之后才可恢复正常。
然而,大多数医生仍将电诊断作为CTS 的诊断标准。
主要是因为:1. 电诊断可以辅助鉴别其他引起手部感觉迟钝的疾病,包括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其他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5ce5977bd64783e09122bcf.png)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腕管综合征是手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拇、示、中、环指麻木和拇指活动障碍。
它是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为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压引起的一系列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在一些文献中它也被形容为“肢端感觉异常”、“正中神经压迫性神经病变”、“正中神经炎”,以及“延迟性正中神经麻痹”。
诊断中年妇女出现桡侧三个半指疼痛、麻木、感觉减退和鱼际肌萎缩三大症状中的1个或2个症状时要考虑该病,尤其伴有夜间麻醒史者更应高度怀疑该病。
该病的主要症状为正中神经所支配的拇、示、中指及环指桡侧半出现疼痛和麻木感,常以中指明显。
此种麻痛感在夜间或清晨出现较多,甚至有的病例仅在夜间发作或加剧,经活动后缓解,影响睡眠,这是本病一大特征。
另一特征为神经感觉异常现象(如麻木感、烧灼感等)只限于腕部以下正中神经分布区。
有些病例可于疼痛发生后数周或数月出现运动障碍,主要为拇指无力或动作不灵活等。
病程较长的病例,常有大鱼际肌萎缩,其中以拇短展肌及拇对掌肌最为明显,所以拇短展肌肌力减退,是本病最常见体征。
个别晚期病例可见手指发白、发绀,皮肤发亮,指甲增厚,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疡及少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的营养改变。
腕关节极度屈曲试验当腕关节掌屈或背屈至90°,并持续1分钟后,手的正中神经分布区有感觉异常者为阳性,其阳性率为70%。
掌屈试验(Phalen试验)时,不仅是腕管内屈指肌腱向掌侧移位,压迫正中神经,还可由于腕管内压力增高,挤压正中神经,使症状加重。
而腕背屈90°时,虽屈肌腱移向腕管背侧,但腕管内压力升高可达腕掌屈时的2~3倍,同样可加重症状。
神经叩击试验(TineI征) 检查者轻轻叩击掌侧腕横韧带正中神经走行处时,如手指有放电感者为阳性,阳性率约为61%。
手指的Weber两点辨别觉检查此为神经支配密度试验,检查时用钝头的两脚规,按纵轴方向接触手指,以不使皮肤变白为度,并按二点辨别感的分类标准进行评定。
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与临床分析
![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与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bc074f680203d8cf2f2424.png)
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与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 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
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的30例患者行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测定, 以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肌电图检测。
结果在30例患者中, 双侧病变者为9例, 单侧病变者21例, 共有39病变。
30例CTS患者中39条正中神经感觉潜伏期均延长和感觉传导速度均减慢, 30条正中神经感觉诱发波幅降低, 37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延长, 2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和诱发波幅正常; 29块正中神经支配的拇短展肌呈神经原性损害。
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CTS 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腕管综合症(CTS) 神经电生理正中神经腕管综合征(CTS)主要表现为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挤压, 从而出现其相应支配区的感觉异常及功能障碍。
目前报道CTS的检测方法以常规神经电生理方法最为多见, 因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 故对CTS诊断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现将运用常规法检测的30例CTS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体征均符合CTS诊断标准[1]的30例患者中, 女性24例, 男性6例; 年龄27-74岁, 平均年龄54.7岁; 病程1个月至2年。
其中双侧病变9例, 单侧病变21例, 共有39只腕管神经出现病变。
该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手部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夜间和劳累后加重, 休息、甩手和局部按摩可使症状有所缓解,4例有轻度鱼际肌萎缩,2例鱼际肌萎缩较明显,Tinel征30例均阳性。
1.2 神经传导检查检测仪器为丹麦Keypoint-4型肌电图机, 检查室温27-30 ℃。
以文献的神经传导正常值为参考标准[1]。
感觉神经传导检测: 采用顺行法, 以环状电极分别刺激正中神经感觉纤维支配的拇指和中指, 尺神经感觉纤维支配的小指, 记录电极在腕部分别记录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潜伏期及感觉传导速度(SCV),观察其波幅。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在穴位电针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在穴位电针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评价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e6ff006c85ec3a87c2c5e0.png)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 号】 1 6 7 3 — 5 1 1 0 ( 2 0 1 3 ) 1 3 — 0 0 4 1 — 0 2
The t he r a pe u t i e e f f e c t s o f po i n t e l e c t r i c i t y n e e d l e s t i m ul a t i o n o n c a r pa l t u nn e l s y n dr o me b y ne r v e c o nd uc t i o n v e l o c i t y t e s t Cu i J i a h u i , Ta n g We i , Ba i Yi n g, Wa n g We i
( CTS)b y n e r v e c o n d u c t i o n v e l o c i t y t e s t .M e t h o d s 2 O CTS p a t i e n t s we r e e n r o l l e d t o r e c e i v e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p o i n t e l e c t r i c i t y n e e d l e s t i mu l a t i o n . Ne r v e c o n d u c t i o n s t u d y( NC S)wa s a d o p t e d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n e r v e c o n d u t i o n r e l o c i t y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t r e a t — me n t . Re s u l t s Th e s e n s o r y c o n d u c t i o n v e l o c i t y( S CV ) ,s e n s o r y n e r v e a c t i o n p o t e n t i a l( S NAP) 。mo t o r c o n d u c t i o n v e l o c i t y ( MCV) a n d c o mp o u n d mu s c l e a c t i o n p o t e n t i a l ( CM AP) o f t h e f i r s t d i g i t( D1 )a n d t h e t h i r d d i g i t( D3 )b e f o r e c u r e h a d a s i g n i f i —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c o mp a r e d wi t h t h e s e a f t e r c u r e ( P< 0 . 0 5 ) . Co n c l u s i o n Th e p o i n t e l e c t r i c i t y n e e d l e s t i mu l a t i o n i S e f f e c t i v e f o r CTS,a n d t h e NCS t e c h n i q u e i s t h e mo s t i mp o r t a n t me t h o d f o r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CTS .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c0e29463581b6bd97f19ea76.png)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治疗
1. 病因
本病多发于中年或老年妇女,常见的原因是用腕过度损伤正中神经,长期从事洗衣、熨衣及伏案工作,手腕过度屈曲者易患此病。
此外骨折、黏液水肿、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等亦可致腕管综合征发生。
2. 临床表现
以正中神经损害为主要表现,手掌桡侧3个半手指区出现疼痛、麻木、感觉减退,大拇指不能对掌,大鱼际肌萎缩,严重的可呈猿手畸形,患侧皮肤和指甲营养状态差。
本病逐渐加重后可出现双侧对称性病变。
3.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工作情况和典型临床表现,不难做出诊断。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作为正中神经受压的客观依据,可早期明确诊断。
需要与颈椎间盘突出症、胸廓出口综合征、多发性神经炎等疾病鉴别。
4. 治疗
针灸、理疗和药物治疗,必要时行手术,切开腕横韧带,解除正中神经压迫,缓解症状。
关节镜下手术虽然神经损伤并发症报告较多,但绝大部分是暂时性损伤,不可逆性损伤很少,微创外科是外科学发展的方向,所具有的优势使之开展得越来越普遍。
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改变及正中神经掌皮支在其中的应用价值
![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改变及正中神经掌皮支在其中的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4ab0271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b.png)
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改变及正中神经掌皮支在其中的应用价值腕管综合征(CTS)是指由于正中神经受压迫而引起的末梢神经病变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患者表现为手指麻木、疼痛和力量减退等症状。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CTS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CTS的神经电生理改变,并着重探讨正中神经掌皮支在CTS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一、CTS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概念CTS的神经电生理检查主要包括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EMG)两个部分。
NCV是测量神经传导速度的指标,主要反映神经纤维的功能状态,包括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节电位和运动单元电位。
EMG则是测量肌肉电活动的指标,主要用于评估肌肉功能状态,并能够检测到神经和肌肉间的相互作用。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CTS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作用包括确定神经病变的类型、定位受累区域、鉴别诊断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等。
同时,神经电生理检查还可以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监测治疗效果。
二、CTS的神经电生理改变1. 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NCV是CTS神经电生理检查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在CTS患者中,神经传导速度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根据病变程度不同,CTS患者的NCV改变也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在感觉传导速度方面的改变较为明显,而运动传导速度则相对较少受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应该在50 m/s左右。
但是,在CTS患者中,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常常下降到40 m/s以下。
此外,感觉神经纤维的神经传导速度也常常降低,尤其是在手掌区域的感觉神经。
2. 肌电图的改变肌电图(EMG)是常用的诊断CTS的一种方法。
在CTS患者中,EMG检查往往可以发现肌纤维的异常放电信号,反映了受累的神经和肌肉的异常状态。
在肌电图检查中,CTS患者的肌肉电活动表现为低电位放电。
低电位放电可以由肌肉痉挛和张力增高引起,也可以由神经肌肉接触不畅或神经纤维损伤引起。
在CTS患者中,肌肉电活动的异常表现通常比正常人更明显。
腕管综合症的健康教育
![腕管综合症的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9ed06c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d.png)
腕管综合症的健康教育腕管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压迫病症,主要表现为手腕部位的疼痛、麻木和肌肉无力等症状。
这种病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腕管综合症的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与康复建议。
一、腕管综合症的原因1. 长时间的重复性手腕活动,如长时间使用键盘或鼠标。
2. 手腕部位的受伤或损伤。
3. 滑膜炎或关节炎等炎症反应导致的手腕肿胀。
二、腕管综合症的症状1. 手腕疼痛:患者手腕处会感到一种隐隐作痛的感觉,有时疼痛会放射到手指上。
2. 手指麻木:手指麻木或刺痛是腕管综合症的典型症状,尤其在夜间更加明显。
3. 肌肉无力:由于神经受压,肌肉无力是腕管综合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
三、腕管综合症的诊断1. 医生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检,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腕管综合症。
2. 电生理检测:通过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可以进一步确定神经受压的位置和程度。
四、腕管综合症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药和肌肉松弛剂等,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
2. 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按摩和理疗等,有助于舒缓症状并改善手腕的功能。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腕管综合症患者,手术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的目的是减轻神经的压迫,恢复手腕功能。
五、腕管综合症的预防与康复建议1. 避免长时间重复性手腕活动:尽量减少使用键盘、鼠标等需要大量手指活动的工作,或者注意适时休息和放松手腕。
2. 手腕保护:在进行需要手腕活动的工作时,可以佩戴手腕支撑物,减轻手腕的负担。
3. 适当锻炼手腕肌肉:进行手腕活动的适当锻炼,有助于增强手腕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4. 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正确的工作姿势可以减少手腕和神经的受压,避免腕管综合症的发生。
5. 康复训练:对于腕管综合症康复患者来说,医生会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和功能恢复训练等。
总结起来,腕管综合症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并给出了预防与康复建议。
神经传导测定技术对腕管综合征预后判断的价值探讨
![神经传导测定技术对腕管综合征预后判断的价值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9c698e781c758f5f61f6724.png)
【 摘 要】 目的
0 6 3 0 0 0 ; 3 . 河北省任 丘 市 中医 院康 复理 疗科
预后质量评价 , 观 察 神 经传 导测 定技 术 的 临 床 实 用 价值 。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 2 0 1 1年 4月 至 2 0 1 2年 4月 唐 山市 人 民
பைடு நூலகம்
医 院 收 治 的腕 管 综 合 征 患 者 7 8例 。其 中男 2 8例 , 女 5 O例 ; 年
D MI 值 明 显优 于 重度 患 者 。在 治 疗 2 4周 后 均 出现 不 同程 度 的 恢 复 , 其 中 轻 度 和 中度 患 者 恢 复 程 度 明显 优 于 重度
患 者 。 结论
神 经 传 导 测 定技 术 对腕 管 综 合 征预 后 判 断 有 较 高 的敏 感 性 和 特 异 性 , 对 预 后 判 断具 有 临 床 应 用价 值 。
龄4 3 ~6 7 岁; 患者手腕双侧出现症状 2 9 例, 单侧 4 9例 。人 选 患 者 出现 腕 管 综 合 征 症 状 持 续 时 间在 3周 至 3年 。人 选 患 者 临 床 症 状 主 要 包 括 手 桡 侧 3个 手 指 出现 感 觉 异 常 , 并且 患者 常
2 . 1 正 中神 经 C S A 值 对 比 超 生 传 导绀 的 腕 管 人 口 面 积 明
・
6 4 0 ・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O 1 4年 3月 第 1 1卷 第 5期
掌到腕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在轻、中度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掌到腕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在轻、中度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019adfc9e31433239689376.png)
仪器 ,影响结果 的准确性[】 3。用详尽 的血糖信息及时进行 糖
尿病教育,标准 、直观 、说服力强,提 高病人的遵医行为从而
将 糖尿 病 控 制 得 更 理 想 。
参考文献
[】王青 , 1 王培珊,向菲. 态血糖监 测在 1 例老年 2型糖尿 动 6 病治疗 中的应用 【] 贵州医药,20 ,3 ( ) 2- 2. J. 0 8 2 4 :3 13 2
—
腕正 中神 经( MN )C 结 果 在所有诊断轻、中度 C S的研究组 中, 3到腕 MN S V。 T 指 S CV减慢的 占 6%, 0 掌到腕 MN C SV
用指 3 刺激 ,掌、腕分别记录和掌刺激 ,腕记 录 ( 掌至腕的测
减慢 的 占9 . 25 %,指 3到掌 MN S V减慢 的 占75 C . %。结论
6 % s w o 3 l d wn, so d wn t e p l t h itMN CV c o n e o 5 o a 3 t c o n r l wi g d w am N o lw o h am t e wrs o S a c u t d f r9 % f h t o a c u t o n 别检 测并计算 出指 3到腕 、指 3到掌和掌到腕段 的 S V,尤其是掌到腕 S V的测定 ,在诊断轻度 、  ̄c C C 中度 CT 方 面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方法,在怀疑 C S时此诊 断方法可作为常规 的电生理检 查。 S T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感觉传导速度
掌到腕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在轻、
中度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贾瑞 华
( 南省 商丘 市 第 一人 民 医院 4 60 ) 河 7 10
[ 要] 目的 寻找诊 断轻 、中度腕管综合征 ( T )敏感的电生理检 查方 法。方法 对临床诊断 C S 摘 CS T ,常规 电生理检 查为轻、 中度 CT S的患者 2 例 ( 0手 ),采用顺 向性感觉神 经传导速度 ( C 5 4 S V)测定法分别测定指 3 —腕、指 3 掌,掌 一
腕管综合征临床表现及治疗
![腕管综合征临床表现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b8623cd3169a4517623a3ba.png)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 运动神经传导测定:主要表现在运动神经传导在腕段传 导的一个潜伏期延长,由于正中神经在腕段受卡压,其通 过腕段潜伏期延长,当正中神经卡压严重或病程较长时, 还会引起运动神经波幅的降低。
• 感觉神经传导测定:主要表现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减 慢,同时伴有或者不伴有波幅的降低。
别。主要鉴别诊断包括:颅内肿瘤,多发性硬化,神经根
性颈椎病,颈髓空洞症,胸腔出口综合征,外周神经肿瘤,
特发性臂丛神经炎,臂丛下干或其他正中神经病变 [6] 。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 通过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以明确腕管综合征的诊断, 同时又可以排除其他原因的神经卡压表现,是腕管综合征 诊断中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它可以明确病变位置,并对疾 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有力的依据。
•
• 谢谢大家
的生活工作更容易反复活动手腕有关。常见症状包括正中
神经支配区(拇指,示指,中指多时候是腕管综合征的首发症状,许
多患者均有夜间手指麻醒的经历。很多患者手指麻木的不
适可通过改变上肢的姿势或甩手而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患者在白天从事某些活动也会引起手指麻木的加重,如做
针线活,驾车,长时间手持电话或长时间手持书本阅读。
临床表现
•
其实上述情况的发生,都是与正中神经的长时间受压
迫离不开关系的,当你长时间的保持屈腕动作,而腕管内
压力过高,正中神经就会由于长时间的压迫,而使其支配
区域出现麻木不适症状。
诊断
•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特征性的物理
检查结果,确诊需要电诊断检查。 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
什么是腕管综合征
•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是最常见的周围 神经卡压性疾患,也是手外科医生最常进行手术治疗的疾 患。腕管综合征的病理基础是正中神经在腕部的腕管内受 卡压。
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
![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eb6927e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62.png)
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一、概述:建议就诊于骨科。
腕管综合征系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发生手指麻木、疼痛及(或)大鱼际肌萎缩的一种临床症状与体征,常见于中年女性,如为男性病人,则常有职业病使,本病的双侧发病率可高达30%以上,其中绝经期女性占双侧发病者的90%以上。
临床表现为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麻木、刺痛或呈烧灼样痛,持物无力,可通过手术治疗,恢复较好。
二、临床表现:(一)拇、食、中指产生疼痛和感觉麻木:初期常表现为指端的感觉功能障碍,常常因入睡后数小时出现麻木或烧灼痛而致醒,活动后缓解。
(二)大鱼际肌萎缩:少数患者由于病程较长而出现神经营养障碍,发生大鱼际肌萎缩,间歇性皮肤发白、发绀,严重者可出现拇指、食指发绀、指尖坏死或萎缩性溃疡。
(三)Tinel征阳性:叩击腕部掌侧正中,造成正中神经支配区的麻木、疼痛。
(四)Phalen试验阳性:部分病人手腕关节极度屈曲60秒钟后手指感觉异常加重。
三、检查:1、电生理检查:电生理检查提示大鱼际肌肌电图及腕指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有神经损害征,对诊断有一定意义。
2、X线检查:X线平片可了解腕骨部位有无骨、关节病理改变。
3、关节镜检查:关节镜检查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的检查方法,在关节镜下可以了解腕管内的病理改变情况,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也可以在镜下做腕管松解术。
4、Tinel征:在腕韧带近侧缘处用手指叩击正中神经部位,拇、食、中三指有放射痛者为阳性。
5、屈腕试验:双肘搁于桌上,前臂与桌面垂直,两腕自然掌屈。
此时正中神经被压在腕横韧带近侧缘,腕管综合征者很快出现疼痛。
6、可的松试验:在腕管内注射氢化可的松,如疼痛缓解则有助于确诊。
7、止血带试验:将血压计充气到收缩压以上30~60秒钟即能诱发手指疼痛者为阳性。
8、伸腕试验:维持腕于过伸位,很快出现疼痛者为阳性。
9、指压试验:在腕横韧带近侧缘正中神经卡压点用指压迫能诱发手指疼痛者为阳性。
四、治疗:(一)保守治疗:病情较轻者采用保守治疗。
正中神经腕—肘感觉传导速度检测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
![正中神经腕—肘感觉传导速度检测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92be903c1c708a1294a4424.png)
正中神经腕—肘感觉传导速度检测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正中神经腕-肘感觉传导速度(SCV)检测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对55例临床确诊腕管综合征的患者行常规正中神经感觉和运动传导检测、针极肌电图检测;对能引出正中神经末端感觉传导的患者另行做两个检查:①正中神经腕-肘SCV检测并与示指-腕感觉传导速度进行对比;②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末梢感觉神经传导在无名指记录潜伏时对比,并计算异常结果的阳性率。
结果常规运动传导阳性率只有36.4%,常规感觉传导阳性率为58.2%;46例加做①②检测的患者中,正中、尺神经末梢感觉神经传导无名指记录潜伏时对比者阳性率达到82.6%,腕-肘/示指-腕感觉传导速度对比者,阳性率达到80.4%,两种方法阳性率基本相当。
结论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腕-肘和示指-腕传导速度对比在诊断早期腕管综合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早期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是一种要补充。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腕-肘感觉传导速度检测;早期诊断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回顾2015年4月~2016年4月就诊的55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均为单侧患病,女35例,男20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5岁;左侧肢体25例,右侧肢体30例;临床表现为手的拇指、示指、中指其中一指或多指麻木,部分可伴有大鱼际肌萎缩、大拇指背伸不能、手部精细动作欠佳,部分腕部Tinel征或屈腕实验阳性,并排除正中神经前臂和上臂损伤、颈椎病、臂丛损害、神经元病。
根据电生理结果对腕管综合征严重程度进行分类[1],轻度33例,中度14例,重度8例。
1. 2 检测方法应用日本光电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患者平卧位,室温20~25℃环境,皮温保持在30℃,腕关节正中、旋前位进行检查。
本组55例患者均由一名医师进行检测,其中感觉传导速度均采用平均叠加技术,以求测得最大波幅电位。
1. 2. 1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2] 采用表面点击置于拇短展肌肌腹记录,接地置于手背,以鞍状电极分别给予超强刺激刺激各段正中神经(阴极在远端),分段测定正中神经腕上潜伏时,腕上-肘和肘-腋MNCV,记录并观察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时及波幅的变化。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c4cfc13a0066f5335a812129.png)
潜伏期 ms 7.90 1.80
波幅 μ V 3.06 18.01
谢 谢 !
五、病例分析
患者江俊斌,男,41岁,因“左手麻木 疼痛10余天”就诊,以左手掌桡侧、左手拇 指、食指、中指麻木为主,夜间明显,有 时夜间痛醒,甩手后减轻。
正中、尺神经运动传导测定
运动传导速度(MCV)
位置
神经名称
刺激点
记录点
传导速 度 m/s
潜伏期
ms 10.96波幅m Nhomakorabea 12.10 11.25 15.41
腕管综合征
一、腕管综合征定义 二、主要临床表现 三、电生理检查
四、治疗
五、病例分析
一、定义
二、临床表现
三、电生理检查
四、治疗
一、局部固定法:带一种特制夹板,它可 以保持病人手腕保持中立位置,又不影响 病人手指活动,如果病人白天需要手部活 动,则晚上睡觉时一定要带,这种方法对 大多数早期病人都有效,可使其症状缓解。
左侧
正中神经
腕部 肘部
拇短展肌 拇短展肌 小指展肌 46.65
16.64 2.58
左侧
尺神经
腕部
肘部
小指展肌
60.57
7.12
15.34
正中、尺神经感觉传导测定
感觉传导速度(SCV)
传导速度 位置 神经名称 刺激点 记录点 m/s 左侧 左侧 正中神经 尺神经 腕部 腕部 食指 小指 17.72 58.33
二、局部药物治疗:通常都在局部腕管处 注射激素。此法主要用于病人手指疼痛, 不能伸直者,可以使手部疼痛症状暂时缓 解,但并不持久,所以,需要多次注射。
感觉神经传导检查比较法在诊断轻度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
![感觉神经传导检查比较法在诊断轻度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826a214b73f242326c5f0d.png)
— 65 —
感觉神经传导检查比较法在诊断 轻度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
王 会 含 ,张 志 新 ,刘 举 ,王 伟 ,李 瑞 君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手足外科,吉林 长春130031)
摘要:目的 寻找诊断轻度腕管综合征(CTS)敏感的神 经 电 生 理 指 标。方 法 回 顾 性 分 析 经 吉 林 大 学 第 一 医 院
手 外 科 医 生 临 床 诊 断 ,并 经 手 术 治 疗 疗 效 确 实 ,但 常 规 电 生 理 检 查 提 示 拇 短 展 肌 复 合 肌 肉 动 作 电 位 的 潜 伏 期 (CAMP)
Abstract:Objective To find a sensitive electrodiagnostic indicators for patients who with mild carpal tunnel syn-
drome(CTS).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80patient,including 92hands,with carpal tunnel syndrom patiens who was clinical diagnosed by the hand surgeon of the First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and was exactly treated by surgical,
an and ulnar latencies from D4stimulation is≥ 0.4ms;the positive rate of 90.21%.There are 62hands which poten-
拇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诊断轻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
![拇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诊断轻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9304d292f60ddccda38a06e.png)
电生理检测是诊断腕管综合征最为客观、 有价值 的方法 , 但对症状轻微的病例 ,传统的检测方法可能探 测不到异常 , 以致延误诊断。为了提高对轻度腕管综 合征的诊断率 ,2005 年 8 月~2007 年 9 月 , 我们对 18 例 ( 26 只手 ) 轻度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腕部正中神 经和桡神经的 SCV 的测定 , 比较两者的差值 ,并与 15 例正常人 (30 只手) 的测定结果作对照 , 以探讨其在早 期诊断轻度腕管综合征时的价值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 1) 病例来源 : 患者共 18 例 (26 只 手 ) , 男 7 例 , 女 11 例 , 年龄 31~ 65 岁 , 平均 44. 3 岁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 2005 年 8 月~ 2007 年 9 月来我院就诊 的病人 。
SCV 的差值是早期诊断腕管综合征的敏感指标之一 。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拇指 正中神 经 桡神经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中图分类号 : R747.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6 - 351X (2008) 03 - 0215 - 03
The clinica l value of t humb sensor y ner ve conduct ion veloc ity in diagnosis of car pa l tunnel syndr ome C H E N G Ya2li , Z HA N G Yan2qi , WA N G Bin g Depar tment of Neurology ,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Chaoyang , Liaoning 122000 ,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met hod of diagno sis of mild carpal t unnel syndrome ( C TS) using thumb sen2 sor y nerve conductio n velocity ( SCV) . Met hods :Eightee n patient s ( 26 hands) with normal la tency of wrist sensation action pote ntials we re studied. The sensor y ner ve conduction velocitys ( SCV ) we re recor ded. The SCV in the me dian and radial nerve in the t humb finger , SCV in the me dian ner ve in the middle finger we re recorded. The re sult s were compared with t hose in 15 nor mal age - matched controls(30 hands) . Results : The abnormal r ate f rom median ner ve in t he middle finger was 50 %. The abnor mal rate of t he diffe rence in SCV bet ween median and radial nerve in the thum b finger wa s 84. 6 %. A double - pea k wave was recor ded in t he media n nerve at the wrist af ter stimulation of the affected t humb finger in 8 cases ( 12 ha nds) , but not fo und in cont rol hands. Conclusion : The differ ence of SCV between the median and radial ner ve is one of the sensitive indicators for ea rly diagnosis of carpal t unnel syndrome. Key wor ds : Carpal tunnel syndyo me t humb Me dia n nerve Ra dial ne rve Sensory ne rve conduction velocity
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
![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2f5b6bafe45c3b3566ec8b1f.png)
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91例(131侧)腕管综合征患者作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检测分析,并与正常值对比。
结果:131侧正中神经中6侧运动神经动作电位、7侧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消失;95侧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腕部潜伏期(DML)延长;114侧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波幅降低。
47块拇短展肌见有失神经电位。
其中,拇指至腕段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是最敏感的指标。
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标签:腕管综合征;神经电生理检测腕管综合征(CT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类疾病,在上肢神经卡压类疾病中,CTS发病率最高[1]。
CTS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桡侧三指半麻木、疼痛,拇指外展功能受限。
临床上易误诊为颈椎病和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奉天医院手外科1996年2月~2005年8月共收治CTS患者91例(单侧51例,双侧40例,共侧131侧),均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并与正常值比较。
现将检测数据整理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1例(共131侧)患者,女性69例,男性22例;年龄19-72岁,平均47.6岁。
其中单侧病变51例,双侧病变40例。
病程,3 d-8年。
临床主要表现为桡侧3指半个指麻木、疼痛,拇指外展无力,62例有夜间麻醒史,28例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
91例患者中,9例有腕部挫伤史,18例有腕部或桡骨远端骨折史,15例有长期揉面、擀面或搓衣史,7例患有糖尿病,16例长期使用电脑,15例主要从事体力劳动(钳工、泥瓦匠等),余无明显诱因。
同时选取5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行正中神经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1.2方法采用DANTEC Workstation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
检测项目:①同心针电极检测拇短展肌、桡侧屈腕肌肌电图数据,同一块肌肉出现2处以上纤颤电位或正尖波为异常,计算轻收缩时20个运动单位的平均时限和多相电位百分比,超过20%为异常,单个运动单位波幅超过5 mV为巨大电位,并观察重收缩时募集反应变化②针电极于拇短展肌记录测定正中神经腕至肘段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腕部潜伏期(DM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指环电极分别刺激拇指、食指、中指,表面电极腕部记录,测定正中神经拇指至腕、食指至腕、中指至腕段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潜伏期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导检查对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指导
发表时间:2015-06-25T14:44:37.74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作者:白元元王志刚张万海张海军
[导读] 说明神经传导检查对腕管综合征诊断、严重程度的评估、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客观的评价作用。
白元元王志刚张万海张海军
(河北省香河县人民医院康复科)
【摘要】神经传导检查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严重程度的评估、治疗方法选择有客观的评价作用。
目的:总结神经传导检查在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严重程度的评估、治疗方法选择中所起的作用。
方法:对所有入选40例,其中单侧病变15例,双侧病变25例(共65侧)患者,均行神经传导检查,统计患者的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
并与同一手的另一条神经(尺神经)及健侧正中神经相比较。
结果:65侧患者中:38例轻度、23例中度、4例重度。
轻中度患者经保守治疗,疗效满意。
重度患者转入骨科手术治疗。
结论:说明神经传导检查对腕管综合征诊断、严重程度的评估、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客观的评价作用。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神经传导检查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427-02
腕管综合征亦称腕正中神经挤压症,为最常见的神经卡压性疾病。
各种因素所引起的腕管内压力增高,致使正中神经受压、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及体征,如不及时治疗,常造成手功能受损。
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神经传导检查对于本病的诊断、严重程度的评估、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均有重要价值。
对40例,65侧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神经传导检查,并对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以求寻找一种临床实用的治疗和预后的判断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01月~2015年01月我科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40例,其中单侧病变15例,双侧病变25例(共65侧)患者,年龄30~61岁,平均45岁,病程1d~10年。
临床主要表现为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疼痛,夜间加重。
15例有夜间麻醒史。
3例患者手指僵直,不能屈曲。
2例患者自觉腕指无力,对掌功能受限。
Phalen试验、腕部正中神经Tinel征阳性。
本组40例患者均排除患有糖尿病和颈椎病。
1 2方法:病例常规行神经电生理检查:使用上海产NDI2000型肌电图仪对4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行电生理检查。
室温18~25℃。
用皮肤表面电极测量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末梢潜伏期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
用皮肤表面电极测量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潜伏期及感觉动作电位波幅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依据腕管综合征严重程度划分标准:轻度: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和/或其感觉神经振幅降低,但高于参考值的50%、中度:正中神经感觉和运动神经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减慢和/或SNAP振幅低于参考值的50%。
重度:正中神经的SNAP缺失伴运动纤维传导减慢,或正中神经运动纤维传导减慢伴正中神经运动纤维波幅降低。
2结果
检测双侧正中神经食指至腕段感觉传导速度。
以盘状电极刺激食指,应用平均技术,顺向在腕部正中近神经记录。
其中65侧感觉神经传导检查:63侧传导速度均减慢,2侧未引出感觉神经电位,与健侧(55 4~72 3m/s)对照约减慢50%~70%。
55例感觉神经电位波幅降低,其中30例,与健侧比较约衰减20%~40%。
其余25例约衰减60%~70%。
65条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1例波幅降低,1例未测出MCV,2例MCV减慢。
尺神经(NCV)未见异常。
根据腕管综合征严重程度分为:轻度38例、中度23例、重度4例。
3讨论
正中神经在腕部嵌压性病变即腕管综合征,是来肌电图室做检查最常见疾病之一,占所有肌电图检查病人总数的30%-40%。
主要见于手工劳动为主的病人,其发病率很高,如能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其预后很好,否则会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手部残疾。
而其除了依靠病史和查体外,神经电生理检查起着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组40例患者共65侧肢体诊断为腕管综合征,其中轻度38例中度23例重度4例,均在本科治疗,腕部给予物理治疗,一天一次、腕管内封闭治疗,一周一次,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片50毫克,日三次、维生素B1片10毫克,日三次)。
治疗时间为7-14天,经治疗51例患者症状消失。
10例患者症状减轻。
4例重度患者经治疗,效果不理想,转入骨科手术治疗。
根据文献报道,50岁以下CTS患者,如果病程在10个月以内且症状较轻,经过保守治疗,2/3患者可治愈,症状缓解率为87 8%。
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及时发现CTS指标异常,并确定其病变部位损伤程度以及神经是否有再生等。
轻中度经理疗、封闭及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
重度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行腕横韧带切开减压手术。
因此,神经电生理检查对CTS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和评估愈后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党静霞肌电图诊断与临床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82-200
[2]崔丽英简明肌电图学手册科学出版社107-111
[3]汤晓芙临床肌电图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4-205
[4]元小冬轻松学习肌电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39-144
[5]O’YoungB,YoungM,StiensS.PM&RSecrets.Philadelphia,PA:Hanley&Belfus,Inc.1997,p.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