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方法
摘要数学作为一种科学语言,也是人类用于交流的工具,随着数学应用范围的扩大,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数学的语言也日益成为人们交流的科学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数学交流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在信息时代、数学时代生存发展的必备素养。
关键词数学交流交流意识交流机会交流能力
数学交流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想到的”“说”给别人“听”,再把“听”到的加以“思考”和“理解”,从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能力。
通过数学交流,使得学生能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通过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反思与完善自我认知方式,从而达到自我发展。
一、交流缺失现象
1 交流意识——淡。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非常被动的,有部分学生因为缺乏对学习的自信心而担心交流会暴露自己的不足,或者说因性格内向、胆小而不愿意去交流,自己不会主动思考、交流,这说明他们的交流意识是非常浅薄的。
还有部分学生倾听能力差,要么把自己当“局外人”不听不想,要么“一心一意”只想着自己的问题或观点,没有心思听别人的。
2 交流机会——乏。
老师在教学中经常会为提高效率,节省时间,让平时课堂表现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甚至有时候宁可自己反
复讲解、演示。
不少学生即使把手举得高高的,也没有发言的机会。
可想而知,学生课堂交流的机会相当匮乏。
即使有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也是用提问的方式把学生拴在了老师预设的框架中,强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时间和空间较少,这只是一种流于形式的“数学交流”。
只有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交流,他们才能产生愉快的数学体验。
但是,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继续进行着“注入式”的教学。
3 交流能力——弱。
学生之间的交流情况不理想,“心欲明而口不能言”,表达能力差;围绕一个内容的讨论交流,往往只有少数学生能大致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有一部分的学生只能偶尔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缺少主动合作、主动交流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方法
1 营造和谐的“交流场”,引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交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只有亲密、融合的师生人际关系,学生对课堂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真实地展现自己,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民主、平等、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勇于展现自我,有利于数学交流活动顺利、高效进行。
2 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场”,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规范的数学语言是奠定长期交流的基础,
因此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提高学生交流能力的根本。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分段“说数学”的练习。
(1)学会说一句完整的话,让学生掌握最简单的交流方式。
教材中精心地编制了很多与新知识相关的图画,每一节课,尽量要求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
(2)学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让学生掌握有条理的交流方式。
当学生学会说一句完整的话,掌握了最简单、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后,就要进一步让学生学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能够有条理地思维和交流。
这时候可以让学生说一些操作的过程,说一些问题的思考过程等等。
3 设计有效的“问题场”,提升数学交流的思维价值。
要激发学生参与交流,更为直接的方式就是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科学思维的焦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把握出示问题的时机与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交流。
(1)问得有趣。
教师要选择和设计能吸引学生的、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交流”的问题,让学生置身问题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交流活动。
教学《平均数》一课,在巩固与提高中,我这样设计问题:“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4米,那么身高1.6米的小胖去游泳池会有危险吗?说出你的想法。
”这个问题既有趣又符合实际生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交流的兴趣。
(2)问得深入。
教师设计的问题,所提问题的难度呈逐步上升趋势,能引导学生向深层发展,使学生在整节课中始终处于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数学交流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素质,但是数学交流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地加以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数学交流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获得终生受用的数学才能,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多地去关注“交流”而不是“独白”,更多地去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更多地去关注“实质”而不是“形式”,使数学课堂变成学生张扬个性、焕发生命的平台,成为师生心灵互动、共同成长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