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系统中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造系统中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制造系统中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有句名言:“生活处于质量堤坝后面”(life behind the quality dikes。质量正像黄河大堤一样,可以给人们带来利益和幸福,而一旦质量的大堤出现问题,他同样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甚至灾难。质量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充分认识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制造系统中的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质量管理涉及组织的各个方面,它要求围绕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通过建立和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从而向市场提供符合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产品。质量管理的主要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所示。
图1 质量管理的主要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都是为制定和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进行的。当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实现后应重新进行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因此,可以说质量管理是一种不断实施质量策划和质量改进的循环活动,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进步的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主要是指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在任何一个制造系统中只有在内部建立起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向外提供质量保证。制造系统中的质量管
理体系由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以及测量、分析和改进四大要素所构成。质量管理体系因具有符合性、唯一性、系统性、全面有效性、预防性、动态性,并且要有良性可持续的改进过程,要持续受控,这样的体系才是一个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从质量管理的职能结构的角度来看,生产质量管理系统由企业内实现各种不同的质量管理职能的一系列的子系统构成。在子系统的划分上,应该体现质量管理的原则和IS09000标准的实质,可以划分为四个子系统:质量规划(涵盖了决策层和管理层的部分功能,主要包括质量计划编制、加工系统监控计划、过程策划与管理等内容)、过程质量管理(主要是对生产过程中的相关质量信息进行采集和统计,主要包括原辅材料质量检验、工序质量检验、成品检验、统计质量控制、生产设备及计量器具质量检验等功能,这些功能涉及了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质量评价和控制(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质量信息进一步深入加工,利用各种先进的质量统计方法和质量保证技术,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质量综合信息管理(主要包括质量数据字典管理、质量体系文件管理、质检人员管理、质量成本管理等内容、质量信息综合统计分析)。
制造系统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
(1)质量检验理论:质量检验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鉴别功能、“把关”功能、监督预防功能和报告功能四个方面,这些功能是通过质量检验过程形成的。质量检验的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质量检验的过程图
(2)质量控制理论:控制是管理的基本职能,质量管理也包括质量控制过程。一般而言,控制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明确的控制目标或标准;监测过程实际状态与控制目标或标准之间的偏差;纠正偏差的手段或措施。
(3)质量保证理论:质量保证是对于实物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承诺。质量保证的主体是组织,组织应根据顾客的需求变化,不断提供质量保证;组织提供的质量保证方式逐步从事后转变为事前,从把关剔出不合格到预防不合格的产生。
(4)质量监督理论:质量监督是指为了确保满足规定的要求,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的状况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质量监督的方法一般是:建立和完善买方市场机制;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法制监督;技术监督;质量认证制度;生产许可证制度;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的监督。
(5)生态质量管理理论:追求生态质量是一种“立体的”质量观。生态质量管理是系统综合的质量管理,是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循环控制的质量管理,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质量管理,它提倡产品质量服务功能实现模式的创新。
制造系统中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制造系统由质量管理进入到全面的质量管理。全面的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设计、制造、辅助和服务、使用过程四个方面的质量管理。
(1)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产品的设计过程在整个产品质量产生、形成过程中是首要的一环。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的任务就是研制出满足用户使用要求、具有高实用价值的产品,同时还要考虑生产技术水平和条件,讲求加工工艺性,保证便于制造和正式投产时能取得良好的效益。
(2)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制造过程,是指对产品直接进行加工的过程。它是产品质量形成的基础,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它的基本任务是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建立一个能够稳定生产合格品和优质品的生产系统。
(3)辅助和服务过程质量管理:辅助过程,是指为保证制造过程正常进行而提供各种物资技术条件的过程。它包括物资采购供应,动力生产,设备维修,工具制造,仓库保管,运输服务等。
(4)使用过程质量管理:使用过程是考验产品实际质量的过程,它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继续,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服务质量(包括售前服务和售后服务),保证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不断促使企业研究和改进产品质量。
制造系统中质量管理的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互利的供方关系。
二、对现代制造系统中质量管理的认识和看法
我认为制造系统中质量管理有两个最为核心的思想:一是以顾客为中心,使产品满足顾客要求;二是不断对产品进行持续改进,获得创新。有人说质量管理
体系约束了企业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阻力,认为它只是做做表面功夫,没有任何的实际用处,无论公司组织的学习也好,还是培训也好,包括各种管理程序文件的建立都只是为了获得国家质量体系认证,这很显然违背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思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建立,并不是为了统一文件。很多企业或公司管理人员歪曲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原意。我们必须对它有一个真正的认识和了解,不然,公司或企业的产品质量将得不到保证,因为误解了其目的,那么我们自然领司不到其核心思想了,更加不会把顾客利益放在第一位,也不会加大投入对产品进行持续改进,创新也就失去了动力。
有个成语叫居安思危,不要自以为安全了,稳定了,其实危险就在你眼前.因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并不是一年或两年这样一个阶段性的事情,而是要自始自终贯穿于整个企业的”一生”,除非企业自己不想再对产品进行改进,不想再满足顾客.公司始终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正是质量管理体系最为核心的思想,无论是管理还制造,我们追求完美、精细的最高目标都是为了达到顾客满意。有人会说企业只是追求顾客满意吗?那利润呢?不是说企业是以利润为最终目的吗?没错,可是,你要明白,这个利润是谁给的!利润来自于顾客所购买的产品,产品质量达不到顾客要求,你说还会有利润可言吗!要不断地改进产品和服务,满足所有顾客在关领域的需求,成为顾客的首选供应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展壮大,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回报。
质量管理除了对产品提出要求外,同时还注重领导决策.毕竟管理者是一个企业的代表,是一个企业各种行为的最终决策者,产品的质量有没有保证,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取决于领导的作用.作为一个公司领导,首先要不断更新经营思想,强化自身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督促各级领导认真学习质量管理理论,努力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控制技能;同时还应重视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其次要清楚地确定正确的质量方针、目标,并为全体员工所理解和贯彻实施;重视建立质量激励机制,奖惩分明,激发职工重视质量、生产优质产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制造企业的进一步全球化以及现代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质量已经被称为是企业的生命。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质量上。世界著名企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们始终围绕产品质量这一主题,改善经营管理,发展新技术,从而生产出质量更高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