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训练专题讲座之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原训练专题讲座
主讲人:袁际学 地点:主教323 地点:主教323 时间:2010.9.16 时间:2010.9.16
第一讲
高原训练的起源、发展与现状 高原训练的起源、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 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 运动训练的方法。
这一时期我国高原训练的特点表现为:
第一、对高原训练问题逐渐理性化。 第二、许多体育科技工作者和教练员又将 目光聚集到高原训练这个领域,并进行了 大胆的研究与实践。如1973年12月,原国 家体委首次正式组织国家中长跑、马拉松 项目运动员在云南海埂高原训练基地进行 了为期100天的集训。
(3)发展期 这一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中至今。 从发表的文章数量看,1984—1999年16年 间,其发表文章444篇,占发表文章总数的 90.80%。平均每年发表26.69篇,最多的是 1997年,为65篇。内容涉及理论、生理生 化、医务监督、营养与药物以及训练等。
从接受理论到付诸实践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 初由苏联研究者提出人到高原环境机体对缺氧条 件能产生适应,而通过运动训练可获得的适应更 佳,并使人体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功能达到增强的 做法,对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有所裨益,因而对 运动成绩尤其是对耐力项目成绩的提高产生了促 进作用。他们在高加索建立了高原训练基地,对 参加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队员进行了赛前高原 训练,并称由此获益。在此期间,苏联速滑运动 员也在高原进行训练取得了一些进步。
2.1968年墨西哥高原奥运会前后的高潮 1968年墨西哥高原奥运会前后的高潮 国际奥委会1963年决定,第19届奥运会于 1968年在海拔2240米的墨西哥城召开。 这个中等高度( 2000- 3000米)使人在 缺氧时,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将受到正反 两方面的影响,人们对此给予关注并进行 了有针对性的研究。不少国家还进行了高 原训练和比赛的预演。
(二)德国 • 民主德国的高原训练始于 民主德国的高原训练始于1956年。赛艇和 年 田径是其首先试用的项目。 田径是其首先试用的项目。 • 联邦德国 年代对高原训练作了一些基础 联邦德国60年代对高原训练作了一些基础 研究,自称对其研究结果采取了谨慎、 研究,自称对其研究结果采取了谨慎、稳 步的政策。 步的政策。
Fra Baidu bibliotek
平原地区运动员的高原训练始于60年代初 期。 1961年可以说是平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 的起点。
1973年12月至1974年5月,国家体委科研 所陆绍中 陆绍中等在昆明对国家中长跑队26人作 陆绍中 了测试,同期在昆明训练的还有内蒙古中 长跑、马拉松、女篮、吉林足球队、湖南 足球队等。 1974年5月,国家体委科研所翁庆章 翁庆章随国家 翁庆章 游泳队8人在兰州进行了2周高原训练的试 验,这是我国为参加国际比赛所作的初次 高原训练尝试 。
保加利亚也是最早投人高原训练的,80年 代国家队中长跑总教练波波夫(PopoV I) 曾提到,保加利亚 1953年就开始进行高原 训练,并于次年贝尔格莱德国际运动医学 会议L作了报告。1956年,克里斯特夫 (Krastev)和斯塔伊科夫(Staikov)在保 加利亚出版了如何对待高原训练问题的书。
二、高原训练的发展
世纪60年代 (一)高原训练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 年代) 高原训练的第一次高潮( 世纪 年代) 1.60年代非洲高原选手的崛起 . 年代非洲高原选手的崛起
1960年埃塞俄比亚长跑选手贝格宁(Begnine) 在2500米高原训练后,在罗马奥运会上以2 小时15分16秒的成绩取得马拉松冠军… 英国广播电视公司(BBC 1975)对此也发生兴 趣,曾前往肯尼亚调查。们发现中距离跑 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均出生在维多利亚湖畔, 海拔1500-2000米的两个高原地区 。
第四节 高原训练在国内开展概况
我国高原训练发展进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 时期: 萌芽期、复苏期和发展期。
(1)萌芽期 这个时期是指20世纪60年代中期(1961— 1965)。共发表7篇,内容大部分是涉及高 原训练的生理生化和一般理论性文章。首 首 篇文章见于《体育科学技术资料》 篇文章见于《体育科学技术资料》,由陈 宝庆等人撰写的《 宝庆等人撰写的《高原气候对运动员机能 的影响》 的影响》…
随着部分运动项目在高原训练中取得的成 功,更推动了我国高原训练的发展。具体 具体 表现为: 表现为: (1)高原训练基地不断增多,投资规模不断 扩大。 (2)高原训练“旺季”不断延长。 (3)训练人数、运动项目不断增多。
一、国内高原训练的进展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地处高原的云 南、青海、甘肃等省的体育运动多年来一 直进行着系统的高原训练,但因对高原训 练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上的认识尚欠完善, 因而制约着地区的运动水平更快地发展。 尽管如此,70-80年代高原地区的运动员 在中长跑、马拉松、竞走、自行车、游泳 等项目上一度显示过优势。
第二节 高原训练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原训练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高 原训练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其表现如下: 近两届奥运会的备战中, 一、近两届奥运会的备战中,不少国家得益于高原训练
1.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2.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3.欧洲国家(除法国外),大多数都派运动员到西 西 班牙格拉兰达( 班牙格拉兰达(Granada)高原基地训练。 )高原基地训练。
二、亚洲日本高原训练开展状况 日本不仅是亚洲也是国际上开展高原训练 较早的国家之一。 1961年8月为准备1964年东京奥运会,日 本体育协会科研委员会首先在本国的雾峰 雾峰 海拔1600米)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集训。 (海拔 米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扩大了高原训练 范围,提高了成功率,不少赛事中取得了 好成绩。在马拉松方面 … 在滑雪方面…在 竞走方面…
二、高原训练由传统的耐力项目向其他扩展 高原训练向短跑、跨栏等速度性项目发展。 1990年美国《田径》杂志第 113期报道, 美、意优秀短跑运动员通过高原训练创造 了优异成绩。
三、高原训练参与的项目和人数在增加
1.1994年美国奥委会举办的高原训练研讨会涉及的项目有:冬季两项 (滑雪、射击)、皮艇、划艇、自行车、冰球、赛艇、足球、速度滑 冰、游泳、田径和水球11个项目。 2.1995年在昆明召开的我国首届国际高原训练研讨会涉及的项目有: 中长跑、竞走、马拉松、游泳、自行车、皮艇、划艇、摔跤、柔道、 武术、乒乓球、排球、射箭13个项目。 3 .以西班牙格拉兰达基地为例
日本选手近几年通过高原训练所创佳绩 与下列诸方面取得的进展有关: 与下列诸方面取得的进展有关: 1.注意训练量的节奏,重视用生理测试控 制训练量,避免一股劲的 .注意训练量的节奏, 制训练量, 大练。 大练。 2.注意合理的营养,重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重要的高原训练多配 .注意合理的营养,重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有营养师。 有营养师。 3.条件允许时不固定在同一高度上,有时移至更高的高度数天,有 .条件允许时不固定在同一高度上,有时移至更高的高度数天, 时又移至较低的高度数天。 时又移至较低的高度数天。 4.注意下高原至比赛的间隔时间,一般为 -3周。 .注意下高原至比赛的间隔时间,一般为2- 周

4.以美国著名基地一一弗拉格斯塔夫(海拔2134米)为例 …
四、高原训练基地的数量不断增加、完善 高原训练基地的数量不断增加、 目前世界各地的高原训练基地,截至2001 年统计有72个,我国有17个,其他国家有 55个。
五、国际高原训练研讨会及论文发表数量呈 上升趋势
1991年在芬兰维路马基举行的欧洲教练员耐力训练会议上 重点讨论了高原训练。 1992年国际赛艇联合会在瑞士圣·莫里茨(高原基地)举 行了教练员高原训练会议。 1993年英国奥委会在里莱希尔举行了国际高原训练会议。 1994年美国奥委会在科罗拉多(高原基地)举行了以主题 为“利用高原训练提高运动成绩”的教练员研讨会。 1995年在昆明(高原)召开了中国首届国际高原训练研 年在昆明( 年在昆明 高原) 讨会。 讨会。
但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国际 上掀起高原训练热潮之时,而我国则出现 了停滞状态,形成了8年断层。导致这一现 象的直接原因是众所周知的“文革”
(2)复苏期 指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从这一 时期发表的文章来看,1974年—1983年的 十年间,共发表38篇,平均每年发表3.8篇。 最多的为1983年6篇,最少的为1975年2篇。 内容涉及一般理论、生理生化、训练和医 务监督四个方面。
第三节 高原训练在国外开展的概况
一、欧美国家高原训练开展状况 (一)俄罗斯
前苏联是将高原训练用于实践最早的国家。 前苏联是将高原训练用于实践最早的国家。 20世纪50年代,苏联速度滑冰运动员通过系统的 20 50 高原训练,改善了他们在高原和平原的运动能力。 俄罗斯从事高原训练最富有经验的是中长跑教练 员苏斯洛夫(SllslOV.F)。
图 1-l从1950-1997年间,关于高原训练等缺氧条件下的 1950-1997年间,关于高原训练等缺氧条件下的 研究论文发表数(浅色柱为无对照组,深色柱为有对照组)
六、高原训练方法在创新
有人倡导在不同梯度的高度作交替转换,具有代 表性的为莱文(Levine,1991),他提出了高住 低练法。鲁斯科(Rusko,1992)等率先倡导的 模拟缺氧的高原屋均代表着高原训练发展的新趋 向(详见后面章节)。
我国在高原训练问题上,一种是:世居及 一种是: 一种是 久居高原人不自觉的高原训练, 久居高原人不自觉的高原训练,这种训练 使得他们受益浅,涌现出了像张国伟、 使得他们受益浅,涌现出了像张国伟、许 马学忠等一批优秀运动员。另一种是: 亮、马学忠等一批优秀运动员。另一种是: 受国内外高原训练的影响有目的的进行高 原训练。 原训练
如联邦德国霍尔曼(Hollmann) 如联邦德国霍尔曼(Hollmann)… 1963年美国体育联合会主席杰曼瑞特(Jermanrate) Jermanrate) 也要求本国科研人员对高原运动施加于机能 的效应研究

20世纪 -80年代 世纪70 年代) (二)在争议中的探索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经过 1968年墨西哥高原奥运会后,有关高原训练后对参 加高原比赛的益处获得一致认可,但高原训练后对参加平 原比赛的效果如何却因成败各异而引起了争议。 在此期间,有关高原训练的研究也在大量进行着…从人体 特别是以运动员为受试者作低氧运动试验是必要的,因为 试验结果最终要体现在人体的效应上 此试验结论是:发现低氧对于动物机体内氧化过程的改善 发现低氧对于动物机体内氧化过程的改善 有决定性影响,这种改善与耐力性负荷的改善是相似的。 有决定性影响,这种改善与耐力性负荷的改善是相似的。 在低压加负荷的条件下改善会更好。 在低压加负荷的条件下改善会更好。
(三)美国 美国的高原训练始于1955年初,当时为备 战泛美运动会和墨西哥奥运会在科罗拉多 州的博耳德(Buider)1640米高度进行了 试验… 美国的高原训练还是在发展,如墨西哥州的 阿拉莫萨基地。 阿拉莫萨基地。 最有代表性的为德克萨斯大学运动与环境 克萨斯大学运动与环境 医学研究所,以莱文博士为首的研究组, 医学研究所,以莱文博士为首的研究组, 他是1991年推行“高住低练”的倡导者。 年推行“ 他是 年推行 高住低练”的倡导者。
• 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人体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 训练,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的双重刺激, 使个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 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 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
第一节
高原训练的起源、发展 高原训练的起源、
一、高原训练的起源
萌芽阶段( 世纪 年代) 世纪50年代 萌芽阶段(20世纪 年代) 莱文(Levine BD,1994)在其《高原上的运动》一 , )在其《高原上的运动》 文中提到, 文中提到,自1940年起有报道耐力运动员在高 年起有报道耐力运动员在高 原训练后于平原比赛获益。 原训练后于平原比赛获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