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及社会认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及社会认同

-----加强“网络控制”势在必行

内容摘要: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而且在所有的上网对象中,青少年是很重要的一个上网群体。在这种新的传播方式的影响下青少年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 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但在社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很多社会因素介入到青少年所形成的网络社会中,进一步影响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并产生了社会失范等现象。引入“网络控制”这一概念是加强青少年网络管理的必要措施,也是青少年行为正确的保证。

关键词:社会认同,社会化,网络控制,社会失范,网络社会学。

一、网络社会发展的现状及产生的社会影响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都是人们相互行为的共同构成的社会统一体,相互行为都是传递信息联系起来的都必须通过人们的“意识过程”才能构成统一体。网络社会发展早期主要是自生阶段与自发阶段结合期和自生、自发阶段与自为阶段结合期1。其主要区别在于人的行为是否受到生物性本能支配同时也与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系统完成和支配。人们逐渐的适应了硬件与软件的环境,在网中出现了自我。而这种“网络自我”的出现正是网络社会产生的标志。

互联网空间发展到现在,已经迎来了新的阶段,该阶段中每一个上网者都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主体,进而能够进一步释放出人的创造潜能,带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其根本特征是网络与现实更加紧密、融合,一起运作人类社会的态势和进程。现阶段人们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的信息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也更强。大大方便了人们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工作、娱乐等行为。

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介入到个人的社会行为产生了变化。于是网络社会开始对社会产生了影响。网上购物可以轻松改变人们的购物方式、网络游戏改变了原有的游戏规则、网上聊天缩短了世界的直线距离等伴随着网络到1参见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来的社会网络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发展,网络社会也衍生出了相映的社会失范等现象。“网络健康”问题已经引发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

二、网络问题与青少年社会化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在心理上他们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可塑性强;在生理上他们的身体飞速发展、精力充沛、易受暗示。在此时期青少年主要靠朋辈群体之间的模仿来学习各种社会规范和社会知识。这种社会化过程使更多青少年在宽松的条件下长大成人,从而发展出自己的个性。但也有部分人误入歧途,形成了心理缺陷和障碍。

青少年社会化正处于一个人“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青少年通过学习各种生活技能以适应社会环境。网络社会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知识结构有“积累”转化为“整合”。这种变化改变了青少年的价值观、人身观。引起了家长的高度关注。据统计,78%的人认为互联网会危害青少年,选择让孩子与网隔绝。但同时59%的人认为不接触互联网孩子在社会中无优势可言1。因此网络问题与青少年社会化的分歧很大。人们对于网络社会认识的双面性决定了人们对于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态度。

不可否认当今网络社会存在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网上黑客猖獗肆意篡改个人信息盗取重要网络数据。网络病毒破坏个人电脑信息。其中网络犯罪最为突出,主要形式有网络盗窃、网络诈骗、网络洗钱、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等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世界性的。青少年由于身心尚未成熟,自控力差往往很难摆脱沉迷于网络。甚至提出“网络成瘾”2这一概念,形容为新的精神失常。

三、青少年网络行为心理分析

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网络社会中所形成的一定网络社会认同也随1参见(美)华莱士:《互联网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参见(加)金伯莉.杨:《加拿大医疗学会会刊》。

之产生。“网民”、“网虫”等名词的出现,标志着新的社会群体的出现。各种社交的“圈子”已被广泛应用。贴吧、论坛,例如人人网的出现,其用户数量的广泛,其涉及范围的多样令人惊叹不已。所以网络社会这一平台力量十分强大。

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中仍然处于弱势,但是在网络中可以接触到社会各类人。通过一定的观察、对话、分析,青少年往往就会掌握十分热点的问题。而且十分带有个人主义色彩的观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健康的。网络社会的阴暗面变由此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1998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罗伯特克劳领导的研究小组对93个家庭256人进行追踪。调查其心理状况。结论是更多的因特网使用与社会参与降低有关,这种降低的幅度虽小但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也与孤独感增加有关,因特网的更频繁使用也与抑郁水平提高有关。11网络的使用本来是用于社会目标的一种媒介,但是却使得得人们正在去社会化,这一点上是矛盾的。青少年把大量的时间介入到网络中,不仅没能增加知识的广泛度却使得自我远离主体社会,影响自己正常的知识掌握。同时关于网络社会存在的社交关系,一般来说建立的通常为弱联系而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关系则是强联系。所以,网络上的关系一般是浅显的、容易解除的联系,是一种偶然的接触和狭隘的兴趣中心为特点的。青少年对事情的把握往往不够成熟,因此常陷入错误的引导中,进而导致犯罪。

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毕竟不在少数。网络中不利的建议、欺骗和边缘化的偏离不断在网络中蔓延。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而耽误自己的学业,不仅影响自己甚至产生了对家庭的伤害。在游戏中才能找到自我价值往往是畸形心理的体现,这种快乐永远是短暂的。在身心尚未成熟时候,青少年的一些极端的想法往往十分的偏激。所以正确的引导加以控制势在必行。

四、引入“网络控制”对青少年网络行为引导

1参见(英)亚当.乔伊森:《网络行为心理学》。

所谓社会控制1是指使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的压力和整合社会秩序的机制,是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社会成员行为实施约束。网络控制也就是在网络中对个人行为的约束。根据网络控制的特点,一般将网络控制分为(1)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2)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3)强制性控制和非强制性控制,(4)外在控制和内才控制。

在网络社会中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依然十分重要,青少年应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形成自我是非的判断标准。进而能够形成自我约束。不消极、不暴力,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从而正确的使用网络,帮助自己获得自己需要的工具。同时,网络舆论控制十分必要。好的舆论环境可以使人们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因为人与人的交流都在相互的作用,一言一行都会引起他人的注意,起到了控制起了维系网络社会秩序的作用。另外,政府对有害行为的管制也是十分必要地。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文件,严厉杜绝有害信息的传播以及网络犯罪的打击。对各种行为的量刑标准也应该相应执行。

网络社会本质仍然是自愿的形式形成的群体。所以对于个人的引导仍然是最重要的。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要正确的引导,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增加网络行为的课程。培养青少年的正确的网络观念,对网络中的各种行为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通入到网络媒体的使用当中。正确的分清虚拟社会的社会认同与现实社会认同的差距也十分必要。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之中学校和家庭的主导作用应继续发挥,才能够让青少年顺利度过这段时期。社会各阶层也有义务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社会氛围,让青少年健康的成长。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十分紧迫。

六、结语

网络社会这一虚拟平台的出现,大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网络为社会提供了不分等级的相对平等交流沟通平台。人们在这个平台中畅所欲言,各

1参见(美)EA罗斯:《社会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