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男性研究与女性主义_从对立到合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了 “支 配 性 男 性 气 质 ” 等 重 要 概 念, 为 突 破性别身份研究的本质主义窠臼 、 从社会建构 主义角度研究两性关系和性别内部关系提供了 重要的理论工具,为第二波男性研究奠定了理 论基础 。 第二波 男 性 研 究 蓬 勃 发 展 的 同 时, 也 运 动( “men's right ” 见证了保 守 主 义 的“男 权 ”
③ ②
的 “支 理
配性 男 性 气 质 ”( Hegemonic Masculinity ) 4
论 为代表 的 第 二 波 男 性 研 究; 以 及 90 年 代
西方男性研究与女性主义: 从对立到合作
限性和男性气质的多样性开辟了道路,促成了 男性研究成 为 独 立 的 学 科 。 与 70 年 代 的 第 一 波男性研 究 相 呼 应 的 是 男 性 解 放 运 动 ( 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 。 男 性 解 放 运 动 主 张, 男 性被父权体制下的男性性别角色所伤害 。 男性 在其成长过程中为了获得男子气概,必须忍受 格外的孤独 、 痛苦和伤害; 成年后,男性必须 独自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内心痛苦却又不能 轻易表露感情,因此,男性身心健康欠佳,寿 命缩短,感情生活匮乏 。 为此,男性解放运动 尝试建立一种非传统的 、 更加健康和公平的男 性性别角色,所以该运动是亲女性主义和反对 性别歧视的进步运动 。
被纳入性别研究 ( gender studies ) 专 业, 这 样 的学科整合使男性研究借鉴了许多女性主义的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男性研究学者延续了女性主 义对父权制的批评,从男性特权的变化而生发 的各种问题入手,分析导致男性特权丧失和男 性性别角色焦虑的社会机制和价值态度,揭示 父权制度下传统男性性别角色的局限性和危害 性,探索在新的社会 、 历史 、 文化条件下重构 男性气质,改善两性关系和促进性别平等的可 能性 。 从男性研究的生发语境可以看出,它在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受到女性主义的巨大影 响,但由于其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立场,男 性研究也同女性主义存在一定程度的隔阂 。 考 察男性研究的理论缘起,分析男性研究的学科 内涵,有助于了解男性研究同女性主义的纠结 关系,厘 清 男 性 研 究 借 鉴 女 性 主 义 的 学 理 思 路 。 男性研究同女性主义从对立走向合作的历 程也为建立两性和谐的社会提供了可能实现的 空间 。
⑧ ⑦
进入 80 年代 之 后, 随 着 黑 人 女 性 和 同 性 恋女性的权利诉求与日俱增,女性主义运动开 始正视女性主义内部的多样化因素,从此,女 性主义的内部团结被打破,进入了百家争鸣的 局面 。 此时,男性研究也正经历着一个根本性 的变化,一批亲女性主义的男性学者开始把阶 级 、 族裔 和 性 取 向 等 因 素 引 入 男 性 气 质 的 讨 论,探讨各种 类 型 男 性 气 质 之 间 的 权 力 关 系 。 这个变化导致了新一波男性研究的发展 。 此前 男性一直被视为一个统一体: 在女性主义者看 来,男性是一个享受父权制特权,并通过压迫 女性他者和压抑自身女性气质进行自我定义的 特权集团; 在早期男性研究学者看来,男性则 是一个饱受父权制男性性别角色束缚 、 同时又 受到女性主义和女性气质挑战的受害者群体。 但是随着多元化视角的介入,男性不再被视为 一个具有内部凝聚力的利益集团,而是被视作 由少数特权集团和各种弱势群体所构成的松散 组织 。 换句话说,人们意识到男性当中也有像 女性一样一直被压迫和边缘化的群体,比如少 数族裔男性和同性恋男性,而真正掌握着父权 制霸权 、 压迫两性弱势群体的则是小部分特权 男性 。 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男性研究学者是 澳大利亚社会学家康奈尔,她建立了关于性属 的社会学理 论 ( social theory of gender ) , 并 提

一 、 男性研究的发展对女性 主义的回应和借鉴
从 20 世 纪 初 开 始, 西 方 心 理 学 尝 试 对 男 性性别身份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科学研究,但由 于在理念和方法上仍受到父权观念的影响,其 研究成 果 一 直 饱 受 争 议 。 20 世 纪 70 年 代 至 今,西方一些心理学家 、 社会学家和文化批评 学者在批判心理学范畴的男性性别身份范例的 基础上,借鉴女性主义 、 社会建构主义 、 酷儿 理论等多种理论方法,发展并确立了男性研究 的学科地位 。 迄今为止,男性研究经历了三个 主要发展阶段, 分 别 是 20 世 纪 70 至 80 年 代 以乔 瑟 夫 · 普 莱 克 ( Joseph Pleck ) 的 “男 性 ( Male Gender Role Strain ) 理 性别角 色 焦 虑 ” 论为代表的第一波男 性 研 究; 80 年 代 至 90 年 代以瑞文 · 康奈尔 ( Raewyn Connell )

Hale Waihona Puke * 本文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 “十一五 ” 规划 2009 年 度 项 目 “康 奈 尔 的 男 性 气 质 理 论 研 究 ” 的 阶 段 性 成 果 ( 批 准 号: 09 K - 08 ) 。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岩教授的悉心指导 ,在此表示感谢 。
3
国外文学
2011 年第 3 期 ( 总第 123 期)
场上呈现多样化态势,在男性研究的目的和责 任上,学者更是莫衷一是 。 我们只能说,男性 研究以男性性别身份和男性气质为主要研究对 象, 其初 衷 在 于 应 对 女 性 主 义 、 同 性 恋 和 少 数族裔权利运动所引发的男性危机 。 男性研究 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它关注一切关于男性的话 题 。 目前西方学术界的男性研究呈蓬勃发展的 态势,除高校设置了男性研究方向之外,还有 《男性研究 杂 志 》 ( The Journal of Men's Studies , 1992 年创刊) 、 《男 性 与 男 性 气 质 》 ( Men and Masculinities ,由 《男性研究 》 和 《男性气质 》 改版 而 来) 以 及 《男 性 心 理 与 男 性 气 质 》 ( Psychology of Men & Masculinity , 2000 年 创 刊) 等知 名 杂 志 为 男 性 研 究 提 供 了 专 门 的 学 术平 台 。 在 英 语 国 家 ( 主 要 为 英 、 美 、 澳 ) 和北欧的许多大学,男性研究同女性研究一起
⑥ movement ) 在 美 国 大 行 其 道 的 奇 特 现 象 。 “男
权” 运动否认男 性 享 有 制 度 化 的 特 权, 认 为 男 性才是性别压迫的受害者,谴责女性特权给男 性带来的痛苦,批评女性主义掩盖了女性压迫 男性的现实 。 如 果 说 70 年 代 初 期 兴 起 的 男 性 解放运动是同情女性和提倡男性自省的进步运 动,那么,70 年 代 末 兴 起 的 “男 权 ” 运 动 则 是典型的反女性主义运动 。 这两种运动之间的 对峙一直持续至今 。 90 年代, 女 性 主 义 学 者 和 酷 儿 理 论 家 朱 迪斯 · 巴 特 勒 ( Judith Butler ) 把 后 结 构 主 义 和后现代主义视角引入女性主义研究,怀疑和 批 判 一 切 与 生 理 性 别 和 社 会 性 别 相 关 的 概 念, 性别于是成为一件麻烦的事,这对于女性主义 研究的立场和方法构成了极大挑战,但同时也 提供 了 突 破 传 统 性 别 秩 序 和 规 范 的 可 能 途 径 。 与 此 相 呼 应 的 是, 90 年 代 的 男 性 研 究 也 进入了第三个重要阶段,一些男性学者开始寻 求从根本上颠覆男性研究的传统研究思路和研 究方法,对形成男性研究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基 本研究问题的话语框架进行重估,充分利用知 识政治和历史视角去分析男性身份和男性身体 所涉及的权力话语关系与社会建构 。 这个时期 较为 重 要 的 男 性 研 究 学 者 是 约 翰 · 麦 克 因 斯 ( John MacInnes ) 和 艾 伦 · 彼 得 森 ( Alan Petersen ) ,他们的著作和文章在观念和方法上 均明显受到以朱迪斯 · 巴特勒为代表的新一代 女性 主 义 理 论 家 的 影 响。 麦 克 因 斯 的 著 作 《男 性 气 质 的 终 结 》( The End of Masculinity , 1998 ) 提 供 了 一 种 从 意 识 形 态 和 历 史 建 构 角 度研究男 性 气 质 的 崭 新 视 角, 体 现 了 “男 性 。 他认 气质和后结构主义理论最极 端 的 结 合 ” 5
西方男性研究与女性主义 : 从对立到合作
*
詹俊峰
内容提要
本文研究西方的男性研究与女性主义的关系 。 男性研究在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的
影响下形成,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并发展了女性主义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男性研究与女性 主义在立场和目标上曾存在矛盾,但随着男性研究越来越关注两性平等,两者逐渐由对立转为合 作 。 男性研究提出的男性气质多元化的概念深化了女性主义对男性气质的理解 ,为女性解放和两 性平等做出了理论贡献 。 关键词 男性研究 女性主义 男性气质 性别身份 性别平等
20 世纪 60 、 70 年代, 西方第二波女性 主 义运动如火如荼,女性主义者质疑和挑战父权 社会的男性特权,致力于推动社会制度和个人 实践层面 的 全 面 性 别 平 等 。 与 此 同 时, 同 性 恋 、 少数族裔等先前一直被边缘化的社会弱势 群体也开始集中火力,以理论研究和社会运动 等方式揭露白人中产阶级异性恋父权文化的局 限性和 压 迫 性, 公 开 要 求 社 会 认 同 和 平 等 待 遇 。 于是,植根于父权文化的传统男性性别角 色成为众矢之的,男性危机的论调逐渐在男性 中间蔓延,男性学者因此重新反思男性的生存 现状,考察父权体制下男性的身份困境,寻求 应 对 男 性 身 份 危 机 的 有 效 途 径, 男 性 研 究 ( men's studies ,亦 称 masculinity studies ) 应 运 而生 。 所谓男性研究,并未像女性研究一样具 有非常清楚的学科界限,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立
以后出现的推崇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研究 方法的第三波男性研究 。 值得注意的是,男性 研究自诞生之日起便和女性主义结下了不解之 缘,它总是及时响应 、 吸收和应用女性主义的 最新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了女性 主义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20 世纪 60 年 代 到 80 年 代 是 第 二 波 女 性 主义最活跃 的 时 期,西 方 女 性 在 获 得 选 举 权 、 教育权和工作权之后,继续寻求同男性的制度 性平等 。 支持这一政治诉求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性别 ( sex , 生 理 性 别 ) 和 性 属 ( gender , 社 会性 别 ) 的 划 分 。 女 性 学 者 纷 纷 指 出, 性 别 是一个生理术语,描述人类的生理本质; 而性 属则具有社会 、 文化以及心理内涵,描述的是 人类的社会本质和特征 。 这一理论划分成为性 别研究的核心概念,它打破了人们对生理决定 论的迷思,动摇了父权制的合理性根基,造成 了男性性别身份的不稳定,而男性研究的出现 正是对这 种 男 性 性 别 角 色 焦 虑 的 回 应 。 从 70 年代开始,西方学术界涌现出大量研究男性性 别角色焦虑的文章和著作,形成了第一波男性 研究,目标直指男性性别角色的人为性和危害 性,揭示男性 在 新 形 势 下 面 临 的 挑 战 和 困 境 。 这些研究指出,基于生理决定论的传统男性性 别 角 色 实 质 上 是 社 会 文 化 所 构 建 的 性 属 特 征, 它一味鼓励男性压抑情感和诉诸暴力,并设置 了过高的理想目标,容易导致男性身心疾病和 破坏两 性 和 谐, 造 成 男 性 性 别 角 色 方 面 的 焦 虑 。 其中美国心理学家乔瑟夫 · 普莱克的观点 ( The Myth of 颇具代表性, 他在《男性气质神话 》 Masculinity ,1984 ) 一书中回顾和分析了 20 世 纪 30 年代以来心 理 学 中 广 泛 采 用 的 “男 性 性 ( Male Sex Role Paradigm ) , 揭 示 别角色范 例 ” 了 该 范 例 所 包 含 的 大 量 实 验 性 和 事 实 性 错 误, 、 “同 性 恋 批判了该 范 例 所 隐 含 的 “厌 女 症” 、 种族和 阶 级 偏 见 等 错 误 倾 向, 提 出 恐惧症 ” 要以 “男性性 别 角 色 焦 虑 ” 的 新 理 论 模 式 取 代该范例 。 该 著 作 为 研 究 男 性 性 别 角 色 的 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