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名人的教育思想与科举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名人的教育思想与科举改革

岳麓书院刘觅知

1840年以后,科举制度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处在风雨飘零之中。为挽救这一制度,清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在这一改革过程中,近代一些名人的教育思想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列举一些名人在科举改革方面的思路及作用进行分析。

一、科举改革的必然性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绵延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曾起到重要的作用,西方学者曾认为它是最具形式理性、平等精神和个体主义色彩的制度。如果说,科举制度是适合古代中国国情的产物,并对维持漫长的封建帝国的超稳定起过积极作用的话,那么,到了近代,随着中国自身社会结构的演变及“中外会通之天下”的形成,它日益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当然科举制度为世诟病,主要是在于科举流弊而非制度本身。

中国社会进入近代以后,西方殖民主义对华侵略不断加深,资本主义的科学文化渐次东进,同先进的文化教育制度相比,中国科举教育考试制度的重仕轻学,不切实用的弊病日益明显暴露出来,许多主张教育革新的人士对钳制思想、摧残人才的科举制度普遍表示不满。从19世纪60年代起,伴随洋务运动的兴起和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先后发表了改革科举制的论著,维新志士和洋务派大员纷纷上疏清廷,企图把变通考选之制的理想付诸实践。1895年甲午战败,国人痛心疾首,救亡图存的神圣召唤,使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杰出代表的维新志士醒悟:政治制度不如人乃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在寻找中国“富强之原”时,维新志士不约而同地将眼光盯住教育,将变科举、兴学校视为中国救亡之道、富强之本。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企图融合中西,调和新旧,同时提出了详尽的改革科举制内容的建议。这些思想家们的努力首先让清廷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然后废除了八股文,并最终导致了1905年9月2日科举制度的彻底废止。

二、近代名人的教育思想与科举改革

在改革科举制度的过程中,冯桂芬、张之洞、李鸿章、梁启超、康有为的思想和活动是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现逐一进行粗略介绍和分析:

(一)冯桂芬:“采西学改科举并进”的教育主张

19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西方殖民侵略的日益加深,清代统治岌岌可危,改革科举选拔人才也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关注。这一时期,科举改革的倡导者以冯桂芬最具有代表性。冯桂芬是道光庚子科探花,对晚清科举有深刻体会。他认为科举制度是统治者“意在败坏天下之人才,非造就天下之人才”而设立的,因此必须改革科举。1861年,冯桂芬撰成著名的《校邠庐抗议》一书,提出了采西学、办学堂、改科举,以启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一系列初步构想。在书中指责科举制度“其术为唐宗英雄入彀之术,其心为始皇焚书坑儒之心”,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他主张在保存科举制的形式下,加进西学的内容,提出从县、府试到会试都考经解、策论、古学三场。他还提出“特设一科以待能者”,凡学习西方技术能造出与西方相等产品的,可赐以“举人”;能超过西方的,可赐以“进士”,采西学与改革科举构成了互济并进的配套改革方案。⑴

(二)张之洞:从中西学兼重到科举学堂的合一

出身科举的张之洞也算得上科举致仕的幸运儿,八股文自然是当时他入仕的“敲门砖”,然而历史辩证法常常让人难以预料,张之洞年少时孜孜以求的入仕“敲门砖”,正是他晚年积极主张废除的八股取士制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张之洞提出“改考试诗赋小楷之法”。他指责八股文“纤巧苛琐浮滥,不能阐发圣贤之义理”,必须改革。他建议以后科举应以实学实政为主。清政府接受建议,明令“嗣后一切考试均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不得凭楷法之优劣高下,以励硕学而黜浮华”。这是废除科举的第一步。⑵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五月,与刘坤一联合上书,请求递减科举取士名额。在这个《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提出:“考生断不致因改章而阁笔,科场更可因改章而省费,而去取渐精,学业渐实,所得人才故已较胜于前矣。兹拟将科举略改旧章,令与学堂并行不悖,以期两无偏废;俟学堂人才渐多,即按科递减科举取士之额,为学堂取士之额。”⑶直至科举完全被废除。但他在与张百熙、荣庆联合上疏的《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中指出,当前“并非废罢科举,实乃将科举学堂合并为一而已”。⑷最后在张之洞、袁世凯等人多次请求下,清帝于光绪二十一年(1905年)九月宣布“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从此科举考试完全废除,封建时代旧教育制度在形式上也宣告结束了。

(三)李鸿章:从改革科举内容到扩大科举取士

李鸿章在近代属于屡遭世人唾骂,却又是不可争辩的对中国近代发生过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作为晚清统治集团的中心人物之一,他早年既业八股以及科第,深知八股之害。他认为改革八股取士制度,造就人才,“实为中国自强根本”。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科举改革思想经历了逐步发展过程,从19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他的侧重点只在于改革科举内容,而不是否定科举制度本身。

1864年,李鸿章写信给恭亲王和文祥,提议在科举考试中专设一科,使那些关心西方技术的读书人能毕生奉献于“制器之器”。⑸李鸿章的提议主要源于洋务学堂的办学实践。当时上海和京师同文馆并未引起士人的多大兴趣,这使他认识到,要造就精通西艺的人才,必须对科举制度做出相应的改革。1874年,他再一次建议对科举考试稍加变通,认为“科目不能骤变,时文不能遽废,而小楷试帖,太蹈虚辞,甚非作养人才之道。似应于考试功令稍加变通,另开洋务进取一格,以资造就”。这一次他的主张得到一定的呼应。次年2月,《万国公报》发表论西学设科一文,对李鸿章这一主张大加赞同,认为这是中国转弱为强之机。⑹李鸿章的思想内容接近于早期的维新志士,是当时科举改革思潮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康有为:改良维新的教育主张

康有为是改良派的思想家,他认为国家的强弱,在于人才的多寡和教育的得失。他把教育作为救亡图存的重要手段,强调教育在改造社会方面的作用。他说:“才智之民多则强国,才智之士少则国弱”。⑺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变科举、废八股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上光绪皇帝《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析》中,猛烈抨击八股文,甚至中国屡战屡败、割地赔款,都应归罪于八股,他说:“以八股试多士,以小题枯困截搭缚人才,投举国才智于盲瞽,惟恐其稍为有用之学,以为救时之才也,不亦反乎?然则中国割地败兵也,非特为之,而八股致之也”。他要求改革教育制度:“从此内讲中国文学,以研经义国闻掌故名物,则为有用之才;外求各国科学,以研工艺物理政教法律,则为通方之学”。这样就可以求得各种人才,“然后宏开校舍,教以科学,俟学校尽开,徐废科举”。他把改科举、废八股作为立国育才的大事,只有这样,才能把青年从“惟事八股,只读《四书》”的囹圄中解放出来,把精力用在学习和研究科学、政治中去,为国家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⑿

(五)梁启超:“废八股,变科举”的教育主张

梁启超是维新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康有为齐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他和其老师康有为一样,也将兴学校、育人才作为变法的根本他抨击封建教育,指责科举考试制度,要求建立新式学校。在他看来,国家的强弱以教育为转移,变法维新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