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郊区有一片美丽的茂密的森林,它离城市不远,历来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人。作为音乐之都,这片森林也是许多居住在维也纳的大作曲家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森林的美景常常激起他们的灵感。约翰·施特劳斯是地道的维也纳人,《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就是他献给故乡的赞歌。

作家冯骥才借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样一个题目,向我们展示了维也纳的森林这样的一个异域风情。

课文选自冯骥才的游记散文《维也纳情感》。同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约翰·施特劳斯用优美的乐曲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挚爱,冯骥才则以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写自己对异域风情的赞美。全文共9个自然段,写了维也纳森林景色美、面积广、作用大的特点。作者运用丰富的材料向我们证实:美好的环境,和谐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创建。

课文分为这样几部分:

课文开宗明义,“维也纳人的骄傲与福气之一,是他们生活在层层叠叠的绿色包围之中。”“被绿色包围”何以成为骄傲与福气,是作者在平实的叙述中,一点一点向读者揭示的主题。

维也纳森林,它足够大,“整个国土的44%被森林覆盖”,没有人能找到维也纳森林的边缘。

维也纳的森林景象纷繁,“向阳的山坡上,林色鲜翠;背阴的山坡上,森森然像一片埋伏在那里披甲戴盔的兵阵”森林的温文尔雅,与这座城市的风格相得益彰,与“这个城市的味道更相调和”。

最能体现福气之处可能在于“森林不单使人赏心悦目,还神奇地调节着气温”,疾降的骤雨中,林间烟雾飞扬的景象,就是最好的注释与说明。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就是一种福气。在这里,我们听到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中最主要的一段旋律。轻柔而华美,仿佛晨曦透过浓雾照进维也纳森林,还伴随着鸟儿们婉转的鸣叫。

福气源自于维也纳人祖祖辈辈的积福与惜福。一百余年的《森林法》,现代维也纳人对每一片草地,每一棵花木的呵护,都成就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课文最后结尾一句,“还有比这更美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亲密和谐的颂歌吗?”是在指那只与乐队齐奏齐唱的孔雀,也在指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这一切好似一个总结,引人再一次回顾维也纳森林的各种美丽景色。

很有意义的是,冯骥才一直提倡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可实际上在外来文化上,对环境的保护上,他笔下的维也纳也许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范本与教材。

教学建议:

一、鉴于本课的特点,很适合在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方法。

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反复品读课文中的关键段落,体会重点词句,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再从表达形式上认识并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风格,通过归纳和梳理文本材料把握文旨,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游记散文,课文描写生动,文字优美,表达灵活,应指导学生沉入文字,反复品读,涵咏体会,理解感悟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

二、鉴于游记散文文字优美,内涵丰富,材料颇多等特点,应该设置一个让学生在感知课文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

理解文本的关键在于品读语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重心放在引导学生有效的品读上,让学生读中有悟,读中有感,读中生情。“形散神聚”是课文组材上的一个特点,对于学生来说,认识不难,理解却不易,需要老师的明晰指导。

三、描写是游记散文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课文中有不少文字通过描写从不同角度来体现维也纳森林给人带来的美感与快意,“移步换景”是游记的常用写法,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让学生借助本文的具体内容体会这种写法。同样的景物,观察点位置变化,或是游览参观路线的变动,呈现给人的印象也随之不同,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第四自然段文字让学生体会这种写法技巧,感受在不同的时间,维也纳森林所带来的神奇。如果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尝试仿写,予以巩固是再好不过的了。

四、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我们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课件展示维也纳森林的风光,聆听《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名曲。使学生

直观感受维也纳森林的清新与壮美。引导学生跟随作者冯骥才去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

(二)检查预习。

学生进入高年级,预习应该成为一种必有的学习习惯,通过检查预习,来了解学生的学情。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在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的前提下,出示检测题,检查学生预习课文的效果。重点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文基本内容的了解程度。交流预习中对课文的初步感知。

(三)课文理解。

1、请学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本文以维也纳森林为核心,讲述了作者在维也纳亲眼看到的一幕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人情景。

2、组织研读。

(1)提出问题:如维也纳森林有哪些特点等。

(2)要求学生圈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3)围绕问题,学生仔细品读,寻求对问题的理解。

3、以作者的感受为线,圈划、朗读、讨论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对于学生从不同方面体会到的维也纳森林的特点,教学中,我们都应该予以肯定。如覆盖面广、赏心悦目、绿、美丽、景色宜人等。

在充分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之后,更主要的是要学生体会,森林给人的感受是什么?因为这些关键画面、典型场面所构成的景象往往能触动人的情感和灵魂。这是我们阅读文本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4、在读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种和谐生活的创造凭借的是什么?维也纳人做了哪些事?让学生明白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友好、亲密、融洽的关系,是人们对大自然珍爱的结果。维也纳人珍惜土地、立法保护森林、爱惜草地,与动物相处亲密,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维也纳的故事充分证明:大自然需要人们的保护,人们生活的环境也依赖着大自然。

5、维也纳森林的一切得益于上天的恩赐,更离不开维也纳人祖祖辈辈对这土地的珍爱,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看到了这一幕幕美景,同学们对此有什么想说的吗?可联系生活的情景,谈谈人与自然、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