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科学素质与美丽乡村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科学素质研讨会交流发言之
农民科学素质与美丽乡村建设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
一、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提升农民素质
美丽乡村建设要至少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产业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环境美;变革生活方式,实现生活美;繁荣乡村文化,促进乡村和谐美。每一方面内容都依赖于农民素质的提高。美丽乡村建设过程就是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
1、现代农业需要新型职业农民。农业发展到今天,决定了未来农业的主体必须由新型职业农民来承担。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与传统农民和兼业农民不同的素质:农业科技知识及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生产管理与经营知识和能力、农业政策与农业法规的了解与理解能力、农民的诚信品质和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农民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的能力等。只有培养出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和实现产业融合的目标,以此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和保障
1
国家的农业安全。
2、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理念和行为。农业和农村是生态建设的重要领域,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影响村民的生产与生活,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环境与面貌。农民的生态文明素质包括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乡村生态建设与保护、生产与生活的循环利用、低碳的生活方式等知识与能力;也包括了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关系的协调、干群关系的协调,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能力、民主决策与管理能力等;生态文明体现在乡村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只有农民具备了生态理念,才能形成生态文明的行为,塑造出良好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
3、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乡村生活方式也必须随之变革。农民素质只有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美丽乡村才具有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健康的生活方式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传统优秀生活理念的继承和传承,也包括日常的衣食住行科学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卫生与生活习惯,适合乡村特点的娱乐活动等。
4、发展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建设包括优秀农业文化的整理与传承、乡村传统美德的发扬、优良家风与乡风的树立等。也包括民俗与习俗的传承、现代文化与科学技术的普及,健康的娱乐素质的培养等。乡村文化建设要实现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乡
村与都市文化的融合,就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修养,培养乡土文
2
化人才。
二、提升农民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提高农民的素质不仅需要有计划的教育和培训,更重要的是需要营造教育影响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我们认为以下三个途径最值得重视。
1、教育与培训
教育与培训是解决认识问题的最直接方式。提高农民的素质要解决的认识问题很多,但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是让农民认识农业和农村,对农业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对农业科技的认识和重要性的认识,而是要引导农民认识农业的特点、农业的社会地位、农业与国家和政府的关系,农业与农民的关系。这是影响农民农业态度的重要因素,该问题不解决,就会阻碍农民对政府农业政策的正确理解,就不能把握农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难以实现农民的组织建设和有效的政府农业支持。
新型农民必须了解乡村的价值,了解农村与农业、农民的关系。我们提出了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社会、文化与教育等六大价值,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忽视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本末倒置的,只有农民认识和理解了乡村,才能保护乡村不受破坏,才能实现看得见山、忘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2、环境影响与文化熏陶
3
素质的提高不能靠说教,环境影响与示范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条件。犯罪学里有个“破窗理论”,教育学有“示范效应”,都强调的是环境对人的重要性。各地在营造乡村的教育环境方面已经有很多经验,如家风与乡风的建设,评选一些列的星级户、树立道德模范以及乡村带头人的科技示范等。其实,环境的影响还在于通过乡村的空间建设、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对村民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乡村文化的影响广泛存在于日常的生活方式、节日时令、风俗习惯以及村规民约和乡村舆论之中。乡村被认为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重要空间,在乡村环境中人们获得多种感悟,有助于形成是非善恶观念,养成尊重自然的自觉,培养诚信品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保持乡村的施教功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条件。
总之,新型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需要培养农民的综合思维,学会全面考虑乡村建设对生产、生态、生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美丽乡村建设为提升农民这素质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