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

●行政主管部门在绩效评估中的主体地位

行政主管部门在政府绩效评估中所起的作用是贯穿始终的,他在整个绩效评估的过程中具有组织实施、确定方案、实施奖惩等方面的作用

●专家学者在绩效评估中起到的核心支撑作用

从实际和发展的趋势来看,专家和学者在绩效评估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主要的和普遍的,因为专家学者具有其他机构或组织所不具有的专业性、公平性、可行性的优势。

●公众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的基础地位

公关部门的性质和公共责任承担者的角色,决定了接收其服务的公众在绩效评估过程中理所当然的主体地位

●社会组织在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社会组织的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至少是大大缓解了真正的社会性危机在公众中产生的副作用,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评估的费用

政府绩效评估的客体

政府绩效评估的客体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社会绩效、政治绩效、经济绩效

经济绩效是政府绩效的主要内涵和外在表现,没有经济绩效,政治绩效和社会绩效就会没有物质基础和物质支撑,经济绩效是基础,是核心。

社会绩效是是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目标,是绩效评估的目的和愿望,没有社会绩效,政治绩效和经济绩效就会失去价值依存

政治绩效是政府绩效的中枢,为社会绩效和经济绩效提供制度和法律的保障

绩效管理的核心、前提和基础

核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性,

前提和基础:

绩效评量应该被视为可信而有效地

绩效评量应该与高绩效组织形成密切连接

绩效管理应该能够反映组织的使命价值

组织的绩效管理应该简要而且表现大体

评价工具的特性

整体性:指标能否适切的反映总目标

即时性:指标应该能够灵敏的反应当下问题

能见性:衡量目标能否被评量者公开的追踪和检视

重要性:评量是否与重要的组织目标形成连接

成本:降低成本

可释性:评量工具应该容易被理解

时程的平衡性:评量系统应该能够反映长程和短程目标

动机的平衡性:评量系统必须找到平衡

政府绩效评估的背景:

新管理运动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是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背景,为政府绩效评估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企业界产生了大量的管理理论和思想,公共管理不断向企业管理借鉴合

理的成分,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这其中包括企业再造理论、高绩效组织理论、标杆理论和顾客关系理论。

以“信息学”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是政府绩效评估的技术背景,他为政府绩效评估提供了技术的支撑,也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增加了压力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现状、问题、发展趋势

现状: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特点:

由于价值观念的限制,人们缺乏对政府实施监督的意识与行为,相应的,政府的绩效责任意识与创新动力欠缺,政府有强烈的向西方国家学习的动力

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还上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可惜的成就。

目标责任制、效能政府、万人评议活动、社会服务承诺制

存在的问题:

1.策略绩效目标与衡量指标连结仍待加强

2.绩效目标与衡量指标的挑战度不足

3.施政计划与预算编制尚难结合

4.施政管理及评估资讯建立不够完整

5.评估专责单位及评估人员专业能力仍待持续提升

6.人力及经费指标应着重组织绩效提升

7.机关绩效与激励制度仍待持续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