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趣与兴趣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趣与兴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味人生的愉悦,并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对生活产生愈加浓厚的情趣,愈加热爱生活。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情趣的作用,学会区分“高雅情趣”与“低俗情趣”之别,抵制不良的兴趣与情趣的诱惑,学会品味生活情趣。
3、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学生了解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丰富多彩的兴趣和情趣。
学会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和科学文明、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深学生对兴趣及情趣的认识,鼓励学生培养正当兴趣、发展高雅情趣。
难点:情趣源于兴趣。
三、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法、角色扮演法、活动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锦囊。
同学们,这个锦囊好看吗?你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吗?
这个锦囊里装的是什么东西老师先不告诉大家,但是老师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这个锦囊和里面的东西都是我亲手制作的,制作手工是我的一项兴趣爱好。
每天工作之余,制作小手工可以让我舒缓工作的压力,放松紧张的心情,特别是看到自己的作品时,更是感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同学们,你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都喜欢做些什么呢?
生答略
同学们的业余生活还真是丰富多彩,可见我们的生活还真称得上是有滋有味,充满情趣,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品味生活。
第七课品味生活
情趣与兴趣(展示多媒体)。
活动一、心灵汇通(展示多媒体)
师:同学们把教材翻到第70页,看教材中的三幅图片及文字,请问:当你从事你所感兴趣的事情时,有没有同书中主人公一样的感受,来跟我们大家交流一下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和体验。
生:我最喜欢踢足球,有一次,我的腿摔伤了,可看到我班和二班比赛时,我毫不犹豫地冲进了球场,腿也不疼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精彩,那是不是所有感兴趣的事你们都很忘我、投入、不顾一切呢?现在还是来看我手中的这个锦囊,你们对它感兴趣吗?你为什么对它感兴趣呢?
因为想知道它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
由此对它产生了好奇心。
(展示锦囊中的手工作品)
现在,你还对这个锦囊感兴趣吗?为什么不了呢?
因为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可能转而对我的手工作品产生了兴趣。
那你们来分析一下什么是兴趣?它有什么特点。
(展示多媒体)
兴趣是由好奇心产生的一种精神向往,表现为对想要了解某一事物或者想要去做某一件事。
它的特点是:兴趣是暂时的,是随时可能发生的;兴趣让人感到快乐……
师:那在你广泛的兴趣爱好中有没有比较偏爱的,或一直坚持去做的?
生:有,我非常喜欢吹笛子,在刚开始学吹笛子时很累,但我一直坚持吹,从没有间断过,现在我吹了六年,已经离不开它了。
师:这些兴趣是不是己经成为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认为这时不应再叫兴趣,那叫什么呢?
生:情趣。
师:那么什么是情趣?它有什么特点呢?
(展示多媒体)
情趣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情和志趣,是一个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理,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它的特点是:长期坚持做的;非常稳定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是一种精神寄托……
通过我们的共同探讨,能不能分析一下情趣和兴趣的关系。
区别:略
联系: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
同时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兴趣可以升华为情趣。
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兴趣、什么是情趣,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那么,就让我们来学以致用,考考大家。
活动二:学以致用——砸金蛋活动
《非常六加一》中李咏和场外观众互动就是通过砸金蛋,今天我们的也来感受一下砸金蛋的快乐。
老师准备了四颗金蛋,每颗金蛋的后面都有一个小问题或者小活动,看哪位同学回答问题表现的最好,老师就把我的手工作品送给他。
首先我们来砸1号金蛋——《娜娜的烦恼》
我是一名初一学生,我本来活泼开朗,兴趣广泛,爱画画、爱看书、爱体育、爱唱歌,还曾在学校的艺术节上获奖,而且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可是现在到了初中,妈妈说学习任务重了,竞争也激烈了,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以学习为重,得把兴趣放在学习上,因此妈妈几乎限制了我全部的兴趣爱好。
我理解妈妈的用心良苦,可是我发现自己不快乐了,成绩也下降了……
(1)娜娜的烦恼源自何处?
——要不要保留及发展兴趣爱好。
(2)你怎么看待妈妈的观点?
——将学习和兴趣爱好对立了起来,这种观点是不对。
限制和剥夺娜娜的兴趣爱好,会使娜娜的世界只剩下学习,非常的枯燥无聊,完全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长此以往,娜娜会变成一个没有生活情趣的人。
所以娜娜变得不快乐了,甚至开始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了。
(3)你又怎么理解学习与其他兴趣的关系?
——作为我们学生来说,学习是主要任务,我们要培养学习兴趣,才能快乐的获得知识,同时我们还要拓展有益、正当的兴趣爱好,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才能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真正享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4)同学们,心理健康的人总能从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发现乐趣,体验情趣。
你能说说我们身边从事不同职业的人身上都体现了哪些生活情趣吗?
生答略
——情趣在自然美景中,在农民劳作、工人生产的辛勤劳动中,在科学家研究的奥妙世界中,在艺术家活动的渲染气氛中……在我们工作、学习、休闲、娱乐中。
它无处不在,它丰富多彩,多种多样。
情趣无所不在。
2号金蛋:《特殊群体——南沙群岛水兵的生活情趣》
播放音乐《战士第二故乡》,学生看课文教材,同时思考:
岛上水兵们的生活情趣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生活情趣对他们克服困难有什么意义?
情趣的意义:能使我们因学习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疲劳得以解除,还能使我们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我们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让生活充满欢乐。
是不是生活中的任何情趣都会对我们有意义呢?
3号金蛋——角色扮演《游泰山》
(由甲、乙、丙三位同学表演,两位同学扮演游客,一位同学扮演古松)游客甲:我的妈呀,爬这么高的山,真把我累死了。
游客乙:看,多么雄伟的东岳泰山,真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你知道这是谁的诗?
游客甲:不知道。
我从来就不学什么古诗。
游客乙:这是杜甫《望岳》中的名句。
游客甲:看,那棵古松,好多人在拍照,我们也过去吧。
我要爬到树上留影,照一张“高高在上”的相片。
游客乙:别这样。
这样做形象既不好,又不爱惜古树。
古松(同学丙扮演):糟了,看样子这位游客又要在我身上刻字了。
我每天都被人雕刻,他们图个发泄,我却成了一个“千刀万剐”的“骨松”了。
游客甲:看,泰山迎客松!这么多人在树上刻了字,“张三到此一游!”我也刻一句话留个纪念。
(做拿小刀刻树的样子)
古松:哎呀!痛死我了!你们为什么不文明游览啊?
师:三位同学表演得非常好。
让我们感谢他们的表演。
(学生鼓掌)
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小品中哪些表现是文明情趣,哪些表现是不文明的情趣?
学生:游客乙对泰山的欣赏,吟诵古诗,爱护环境,这都是文明情趣的表现。
而游客甲不爱学习,在风景区的古树上刻字,这都是不文明情趣的表现。
师:这告诉我们——情趣有雅俗之分!
下面请大家来欣赏一组图片,思考,这些图片中表现出来的是高雅的情趣还是庸俗的情趣。
展示图片
生:这些都是高雅的情趣。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因为他们都是健康、积极向上的;
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师:那么这些高雅的情趣的作用是怎么样的?
生: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对个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能形成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的健康心理,从而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高雅情趣能使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但是生活中还有这样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存在——
出示庸俗情趣的图片
生:这些都是庸俗情趣。
师:它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生:它会使人看不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远景,只看到眼前的事物,只图暂时的感官快乐。
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损害身心健康。
师:所以我们要——
生齐答:积极培养高雅情趣,坚决抵制低俗情趣!
4号金蛋——《名人导航》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积极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这些情趣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你能举出几例吗?
——毛泽东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带领全中国的老百姓取得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伟大的祖国,他能实现这样的宏伟大业和他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的生活情趣是分不开的。
曾十七次畅游长江——锻炼体魄、磨砺坚强意志。
写诗赋辞、爱好书法——他的诗句气势宏大、书法大开大阖,体现了伟人广阔的胸襟、非凡的气度、崇高的理想。
被称为“文人——毛泽东”说明他有着浪漫的情怀。
爱好读书——为广阔的视野、渊博的学识打下基础。
喜欢郊游——对生活充满着热爱。
正是这种种生活情趣构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有血有肉的毛泽东,同时也正是这些生活情趣鼓舞、支撑着他完成宏基伟业。
师:面对成功人士的成才之路,你有什么感想?
生答略
五、课堂小测试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布置
根据你对情趣与兴趣的学习体验,设计自己多彩的生活,并写出你的计划。
八、教师寄语
同学们,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我们用眼睛去发现美,用思想去理解美,用灵魂去追求美,用双手去创造美,共同来做有情趣的人吧!
九、教学反思
1. 以询问的方式导入,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师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创造了一个真诚、民主、温馨、和谐的心理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给学生自由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挖掘生活中的精彩片断,可以使学生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从而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过程,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3. 可以针对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适当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升华,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同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又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4. 采取的案例要紧紧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面向一切学生,帮助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思辨、语言表达能力。
在唇枪舌剑的辩论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体验,鼓励学生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使个性得以张扬。
同时,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事物的发展。
5. 要给学生展现个人魅力的空间和舞台,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主动地去实践、发现、尝试,从而使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得以实现。
情趣
庸俗的
生活情趣 高雅的生活情趣 (作用) (危害) 兴趣 陶冶高雅情趣 远离庸俗情趣
产生 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