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1PPT课件

合集下载

《作物栽培学》课件

《作物栽培学》课件

移栽
1. 选择适宜的移栽时间和地点。 2. 保持幼苗的根系完整,避免损伤。 3. 给予适当的水分和营养,帮助幼苗适应
新环境。
管理与调控
1 施肥管理
根据作物的营养需求进行合理的施肥,注意施肥时机和方式。
2 病虫害调控
定期检查和监测病虫害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3 灌溉调控
根据作物需水量、土壤特性和气候条件进行灌溉调控。
《作物栽培学》PPT课件
一份精彩而易于理解的《作物栽培学》PPT课件,全方位分享作物栽培的基 本概念、生长发育过程、技术要点,以及种子播种、育苗、管理与调控等关 键内容。
课程介绍
本课程将介绍作物栽培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包括作物的生命周期、生 长环境、栽培方法等,旨在帮助学习者全面了解作物栽培的重要性和基本原 理。
课程总结及展望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掌握作物栽培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具备种植作物 的能力,并且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和发展相关领域。
作物栽培基本概念
生态环境
作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 分、温度和光照等环境要 素。
生长周期
从种子发芽到结果的完整 生命周期,包括营养生长 和生殖生长阶段。
品种选择
根据种植目的和环境条件 选择适合种植的作物品种。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
1
发芽与幼苗期
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并生长为最初的幼苗。
2
营养生长期
植物不断吸收养分并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出叶片、茎和根系。
3
生殖生长期
植物开始开花和结果,形成种子以完成生命周期。
作物栽培技术要点
1 土壤管理
2 灌溉方法
保持土壤肥力,合理合适的灌 溉方法,如滴灌、喷灌或地下灌溉。
3 病虫害防治

作物栽培学ppt课件

作物栽培学ppt课件
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 Sciense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
1
学习作物栽培学的意义
▪ 作物产品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作物产品
口粮
饲料
工业 原料
人类生活
.
生存
健康
生活水平
2
学习作物栽培学的意义
粮食安全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问题。 农产品贸易是国际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 农产品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因此:需要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提高竞争力。 增加农产品的产量主要靠提高单产,增产提质要靠育种和栽培两个 途径来实现。 作物栽培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最终途径。 因此:要提高栽培技术水平。
恩·依·瓦维洛夫等八大起源中心说。 (1).中国起源中心 (2).印度起源中心 (3).中亚起源中心 (4).近东起源中心 (5).地中海起源中心 (6).埃塞俄比亚起源中心 (7).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起源中 (8).南美起源中心
.
9
第一节 作物及其起源及分类和分布
三、作物的起源和起源中心
2、作物起源中心
.
4
第一节 作物及其起源及分类和分布
一、作物的概念
地球上约有39万种植物,其中被人类所利用的植物大致在
2500~3000种以上,为人类所栽培的作物约有2300余种,
其中食用作物约900余种,经济作物约1000余种,饲料绿
肥作物约400余种。
作物从广义的概念来讲,它包括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
类所栽培的各种植物。
.
6
第一节 作物其及分类、起源和分布
二、作物分类的依据和方法
▪ 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分类
(一)粮食作物

《作物栽培学概述》课件

《作物栽培学概述》课件

6 采收技术
植物保护技术包括病虫害防治和杂草控制, 以保护农作物免受损害。
采收技术包括农作物的收割、加工和储存, 以确保农作物的质量和保存。
作物品种改良
1 品种改良的定义
2 品种改良的原则
品种改良是通过选择、 杂交和基因编辑等方法, 改良农作物的遗传特性。
品种改良的原则包括选 择优良基因、增加品种 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不 同环境等。
种子处理包括浸种、种衣和种子处理剂的 应用,以提高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土壤处理包括翻耕、改良和施肥等,以改 善土壤质量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3 施肥技术
4 灌溉技术
施肥技术根据农作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 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
灌溉技术确保农作物获得充足的水分,包 括灌溉系统的设计和管理。
5 植保技术
结论
作物栽培学对于未来农业的发展至关 重要
通过研究和创新,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满足人类对食品的需求。
需要不断创新和进步,才能适应未来 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物栽培学需要不断创新和 进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作物栽培学概述》PPT 课件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农作物的生产和管理的学科。它涵盖了气候、土壤、水分、 肥料和生物等要素,以及种子处理、植物保护和采收等技术。
什么是作物栽培学
作物栽培学的定义
作物栽培学研究了如何种植、养护和管理农作物,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内容
作物栽培学包括了气候、土壤、水分、肥料和生物等要素的研究,以及种子和农作物的生 长和发育过程。
土壤要素
土壤的质地、养分含量和 排水情况等都影响农作物 的种植和生长。
水分要素
适当的水分供应是农作物 正常生长的关键,包括灌 溉和排水等。

作物栽培技术ppt课件

作物栽培技术ppt课件
O以农业和生物防治为首选防治方法
完整版ppt课件
33
作物栽培模式与模式化栽培
作物栽培模式的概念:是从作物栽培学具有整 体和综合性的特点,针对特定地域或特定作物 的系统性、体系化栽培技术。作物模式化栽培 的概念:按照作物栽培模式进行作物栽培的实 践。
例如:作物叶龄栽培模式、水稻强化栽培模式。
完整版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9
种植方式
归结为种植密度的均匀性问题。也有便 于农事操作,通风透光的效果。
种植方式指每一个体态群体中所占空间及 形状、行间和株间距离及行向等。 原则:1、充分利用光能;
2、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和营养; 3、方便农事操作。 配置方式有:撒播、条播、穴播等,具体有: 窄宽行法、行穴等距法等。
蒸腾系数:作物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干物质所需 水分的倍数。
完整版ppt课件
28
几种作物全生育需水量
完整版ppt课件
29
完整版ppt课件
30
灌溉方式
地面灌溉:畦灌、沟灌、淹灌。 地下灌溉:采用暗管 喷灌:采用喷灌设施 滴灌:采用滴灌设施。消除了渠道渗漏和蒸发
损失,适合各种地形。
完整版ppt课件
种子清选:风选、水选。 种子处理:晒种、消毒:1%石灰水、药剂浸
种(强氧精)、药剂拌种(多菌灵、托布 津…)、浸种催芽技术。
完整版ppt课件
10
播种量
指单位面积上所播的种子重量,实质指苗床上种 子密度。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土 壤肥力、作物种类与品种类型。
播种量=每公顷基本苗数/(每kg种子粒数×种子净度(%) ×发芽率 (%) ×田间出苗率(%))
34
叶龄模式
完整版ppt课件
35

《作物栽培学绪论》课件

《作物栽培学绪论》课件
重要性
作物栽培学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和效益,满足人类需求,保障粮食安全 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物栽培学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作物栽培学的发展历程
传统农业阶段
以经验为基础,依靠耕作、施肥 、灌溉等措施来提高作物产量。
近代农业阶段
随着生物学和化学的进步,开始深 入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营养需 求,出现了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
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是生长的延 续。
作物生长和发育的阶段性
根据作物生长和发育的特点,将其划 分为不同的阶段,如萌发、营养生长 、生殖生长等。
作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作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素 对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作物通过自身的生理和生化反应与环 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与环 境的相互作用。
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总结词
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是指根据市场需求、资源条件和生产目标,合理配置各种作物的种植比例、面积 和布局,以提高农业生作物种植结构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市场需求、资源条件、气候变化、技术进步等。通过调整不 同作物的种植比例和布局,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 的可持续发展。
防治方法
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等多种方法,有效控制 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PART 04
作物种植制度与种植结构
REPORTING
作物种植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总结词
作物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内作物种植的组成、配置、排列及其相应技术措施的综合,是作物生产的 总体规划。
详细描述
作物种植制度的概念包括作物布局、种植方式、轮作换茬和土地利用等方面。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作物种植制 度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种植方式可分为连作和轮作,按照土地利用状况可分为单作、间作、混作和套种。

作物栽培PPT

作物栽培PPT

(4)光照
需光性种子或喜光性种子,例如烟草、莴苣、杂草种子?? 需光性种子或喜光性种子,例如烟草、莴苣、杂草种子?? 或喜光性种子 需暗性或嫌光性种子,如番茄、茄子、瓜类、苋菜种子?? 需暗性或嫌光性种子,如番茄、茄子、瓜类、苋菜种子?? 或嫌光性种子 大多数大田作物种子的萌发不受光照的影响 红光可破除休眠,而蓝光尤其是远红外光却抑制种子萌发。 红光可破除休眠,而蓝光尤其是远红外光却抑制种子萌发。
第三章 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
作物栽培学总论
10
(4)延长种子寿命
为了防止小麦穗发芽 可用0 01% 马来酰肼(MH) 为了防止小麦穗发芽,可用0.01%~0.5%马来酰肼(MH)在收割 小麦穗发芽, 前20天喷施。但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严重下降。 20天喷施。但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严重下降。 天喷施 马铃薯谢花后,收获前25天左右,喷洒植株,可贮藏1年不发芽。 25天左右 马铃薯谢花后,收获前25天左右,喷洒植株,可贮藏1年不发芽。 谢花后 MH处理洋葱、蒜头有同样的效果 有同样的效果。 MH处理洋葱、蒜头有同样的效果。 处理洋葱 农民方法:马铃薯架藏,保持通风,可安全贮藏6个月。 农民方法:马铃薯架藏,保持通风,可安全贮藏6个月。
第三章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第一节作物的发育特性与生育期第二节作物器官的建成第二节作物器官的建成第三节作物的群体特征第四节作物的产量形成第五节作物的品质形成第三章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作物栽培学总论2第二节作物器官建成一种子萌发1种子的概念农业生产种子
第三章 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
第一节 作物的发育特性与生育期 第二节 作物器官的建成 第三节 作物的群体特征 第四节 作物的产量形成 第五节 作物的品质形成
胚乳或子叶中贮藏丰富的养分, 胚乳或子叶中贮藏丰富的养分,有利于保证全苗和培育壮 因此,播种前必须精选种子。 苗。因此,播种前必须精选种子。

作物载培学ppt课件

作物载培学ppt课件
当地上部4—6个伸长节间逐渐伸长始至成熟的一段生育时期。 稻穗一般在抽穗当天或第二天开始开花。全穗 开花顺序为主茎先开花,后各个分蘖依次开花。 一个稻穗自上部枝梗依次向下开放。先开的颖花 称强势花,后开的称弱势花,处于弱势部位的颖 花产生青米或不实粒的情况较多。
净。
(2) 催芽 催芽的方法有普通催芽,蒸气温室催芽,温床催芽,地窖催
芽,草囤催芽等。各种催芽技术都要求做到: 快— 3天内催好芽, 齐— 发芽率在90%以上; 匀— 种芽均匀一致, 壮—芽根比例适当,颜色鲜白,气味纯正。
催芽可分三个阶段:
高温破胸(露白)阶段
时间 谷种上堆或进温室至种胚突破谷 壳露白。 操作 浸好的谷种在45-50℃热水浸泡 10-15分钟后上堆或进温室,谷温保持在 38-40℃之间,经10-15小时,破胸率可达 90%以上。
小苗 3叶期以前移栽 中苗 3-5叶移栽 大苗 5叶期以上移栽
长江中下游机插秧苗形态素质
类型
大苗秧 中苗秧 小苗秧 (大田育秧) (工厂育秧) (工厂育秧)
播种量(kg/亩) 活动积温(℃) 苗 龄(天) 株 高(cm) 叶 片 数(片) 叶色 茎 基 宽(mm) 短 白 根(条) 百苗干重(g)
小,收获及时,有利于下茬作物抢耕、抢种。
3. 脱粒和干燥
一般粳稻较难脱粒,因此用人工收获或机械分别收 获时,多在运回晒场后用不同型号的半喂入或全喂入 脱粒机脱粒。籼稻较易脱粒,多在田间边割边脱粒。
四、直播稻
直播稻适合于水稻大面积机械化栽培。 在我国黑龙江省直播稻约占全国稻田总 面积的60%。此外内蒙古,新疆、吉林、 宁夏、河北及辽宁等省(区)也有直播稻 的栽培。
双季晚稻
应在施足基肥和适量早施分蘖肥(占总用肥量的25% 左右)的基础上,注意防止孕穗和抽穗期缺肥。

11[作物栽培学课件(01)].(ppt)

11[作物栽培学课件(01)].(ppt)

(五)果实与种子
油菜的果实是圆筒形的长角果。 1、角果 油菜的果实是圆筒形的长角果。 油菜全田角果表面积接近群体最大叶面积。 油菜全田角果表面积接近群体最大叶面积 。 终花期 后叶片脱落, 光合作用主要靠绿色角果皮进行, 后叶片脱落 , 光合作用主要靠绿色角果皮进行 , 为种子提供40 的干物质。 40% 为种子提供40%的干物质。 2、种子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种子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①细胞增殖阶段 ②种胚发育阶段 ③种胚充实阶段
二、油菜的类型
甘蓝型 植株高壮,叶色蓝绿,苔茎叶无柄半抱茎。常 植株高壮,叶色蓝绿 苔茎叶无柄半抱茎。 蓝绿, 授粉作物, 70% 异花授粉作物 自交结实率一般70 以上。 异花 授粉作物 , 自交结实率一般 70% 以上 。 种皮光滑 黑褐色, 千粒重3 抗性强、 耐肥、 为 黑 或 黑褐色 , 千粒重 3.5g ~ 4.5 。 抗性强 、 耐肥 、 易高产 芥菜型 株高中等,叶色深绿,叶缘有锯齿,苔茎叶有 株高中等,叶色深绿 叶缘有锯齿, 深绿, 柄不抱茎。常异花授粉作物 自交结实率70 授粉作物, 70% 80% 柄不抱茎。常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结实率70%~80%。 角果短小,千粒重1 耐贫瘠,低产。 角果短小,千粒重1.5~2.5g。耐贫瘠,低产。 白菜型 植株矮小,叶色淡绿,叶基部全抱茎。异花授 植株矮小,叶色淡绿 叶基部全抱茎。异花授 淡绿, 粉作物,自然异交率75% 95%。角果肥大, 75%~ 粉作物,自然异交率75%~95%。角果肥大,种皮粗糙 黄褐或黄色,千粒重3 6g。抗性差、不耐肥、 为褐、黄褐或黄色,千粒重3~6g。抗性差、不耐肥、 不稳产
油菜各论
第一节 概 述
一、 油菜生产概况 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 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 起源:白菜型、芥菜型--中国、 --中国 起源:白菜型、芥菜型--中国、印度 甘蓝型-----欧洲 甘蓝型---欧洲 世界上重要油料作物之一, 世界上重要油料作物之一 , 油菜产量居世界油 料 的 前 3 位 , 是 我 国 传 统 油 料 作 物 主要在冬季栽培,具有广泛的生产适应性。 主要在冬季栽培,具有广泛的生产适应性。 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前三位的国家有中国、印度、 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前三位的国家有中国 、印度 、 加拿大。 加拿大。

作物栽培学概论ppt课件

作物栽培学概论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9
经济系数 = 经济产量/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可 以是生殖体(籽粒、荚果、果实),也可以是 营养体(根、茎、叶)。 决定经济系数的因素: ①与所利用的产品器官有关:以营养器官为产 品的作物较高,如薯类0.75~0.85,以生殖器 官的一部分作为产品的作物较低,如禾谷类、 豆类等,小麦0.3~0.4,水稻0.5,大豆只有0.3。 ②与收获产品的化学成分有关:以碳水化合物 为产品的较高,以含脂肪、蛋白质为产品的较 低。 ③同一作物和同一品种,经济系数还决定于栽 培条件和栽培水平。
一位。 从单产来看,粮、经作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提高幅度较大。
完整版ppt课件
13
第二节 作物的概念、分类及产量 一、作物的起源 二、作物的概念 三、作物的分类 四、作物的产量 五、作物品质
完整版ppt课件
14
一、作物的起源
地球上约有40万种植物,被人类利 用的大约有2500~3000种,为人类栽 培的作物有2300余种,其中,粮食作 物900余种,经济作物1000种,饲料、 绿肥400余种。 栽培作物起源于野生植物。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一环境一措施三者关系 的一门科学。
完整版ppt课件
3
二、作物栽培学的概念与发展趋势 1、作物栽培学的概念:是农业生产的基本部门之一, 是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气象学、农业化 学、耕作学、土壤学、数学等学科为基础,综合运用 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最新成就全面系统地研究作物 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 关系和人工调节控制技术以期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成 本的理论和措施的一门技术科学,是直接为农业生产 服务的科学。
完整版ppt课件
5
三、作物栽培的特点

作物栽培学ppt

作物栽培学ppt
在整个生育期中,不同生育时期有不同的同化物 分配中心。
生殖生长阶段同化物的分配与经济产量形成有关。
经济产量来自部分生殖阶段的光合产物;抽穗前 植株中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的能力。
60
12
50
干 40 物 质 30 (g/株)
三、提高产量潜力的途径
1、高光效育种,提高光能利用率 2、合理密植,提高光能截获率 3、利用间作、套作和复种,提高光能利用率 4、合理安排茬口 5、采用最佳综合栽培技术,利用育苗移栽和地 膜覆盖技术。
第二节 作物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
一、作物产量
(一)生物产量: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生 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即全部植株 干物质的收获量。
作物在某一具体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生产力是 现实生产力。
12000
8000 最 大 生 产 力最大生产潜 4000 力
光 合 生 产
7500

5000
温 生
气 候
气候—土壤生产潜力 3750
潜产 力力
生 产

作物生产潜力
二、限制作物生产潜力的因素
1、光能利用率低 2、温度:积温不足 3、水分:降水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 不均 4、土壤基础肥力下降 5、管理措施跟不上
674
673.5
27546.2
40.9
26.3
3
3.7
玉6
5.8

9
6.9
12
8.3
1627.9 2064.8 1758.7 1627.2
392.3 458.8 350.0 317.3
446
241.0
356
222.2
256
198.9
179
194.6

《作物栽培学小麦》课件

《作物栽培学小麦》课件

中国是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国 家之一,主要分布在华北、东 北和西北地区。
小麦的分类和品种
01
小麦可根据籽粒大小、皮色、粒 形等特征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普 通小麦、硬粒小麦、黑麦和蓝粒 小麦等。
02
中国小麦品种繁多,根据不同地 区和种植环境,可分为冬小麦和 春小麦两大类,每类又有多种不 同的品种。
小麦的种植环境
小麦也是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 之一,为啤酒提供特有的香味
和口感。
小麦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营养价值
小麦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等,具有很高的 营养价值。
食用方法
小麦粉主要用于制作各种面食,如馒头、包子、饺子、面条等,也可用于烘焙食 品,如面包、蛋糕等。
小麦在饲料和工业上的应用Leabharlann 病虫害识别化学防治
了解小麦常见病虫害的症状和危害特 点,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在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 的农药进行防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 操作,避免造成药害和残留超标。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防 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 和生态。
04 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的产量构成和影响因素
05 小麦的加工和利用
小麦的加工技术和产品
01
02
03
04
面粉加工
小麦通过磨粉机研磨成面粉, 根据细度和用途不同,可生产
出不同等级的面粉。
面包制作
面粉是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 通过添加酵母、水和糖等,经
过发酵和烘烤制成面包。
面条制作
小麦粉加水搅拌成面团,经过 擀面、切条等工序制成各种面
条。
小麦啤酒
总结词
小麦的产量构成主要包括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 其中单位面积穗数是最主要的因素。影响因素包括种植密度 、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

《作物栽培学水稻》课件

《作物栽培学水稻》课件

3
稳定市场供应
水稻作为主粮之一,对于保障市场供应、稳定物 价具有重要作用。
水稻在粮食安全中的作用
主粮来源
水稻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来源,对于保障人们的温饱需求具 有重要意义。
战略储备
在粮食储备中,稻米作为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能够在紧急情况下 保障人们的口粮需求。
应对气候变化
水稻种植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 缓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02 水稻的栽培技术
栽培前的准备
01
02
03
选种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 和抗病性强的优质品种。
整地
深耕细作,清除杂草和残 茬,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 保水能力。
浸种催芽
将种子浸泡在药液中消毒 ,然后进行催芽处理,提 高发芽率。
播种与育秧
播种时间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品 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播种 时间。
生长阶段
水稻的生长阶段包括萌发、分蘖 、拔节、抽穗和成熟等阶段,每 个阶段对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措
施的要求都不同。
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正 常生长,光照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 的进行。
水肥管理
合理的水肥管理对水稻的生长至关 重要,水分和养分的供应要充足且 均衡,以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
05 水稻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
水稻的营养价值
碳水化合物
水稻是优质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能量。
蛋白质
水稻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 作用。
维生素和矿物质
水稻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铁、锌等,对维持 人体健康有积极意义。
水稻的工业用途
酿造业
稻米经过发酵可以制成米酒、黄酒等,具有丰富的风味和营养价 值。

作物栽培学(ppt109页)

作物栽培学(ppt109页)

作物栽培学(ppt109页)作物栽培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第二节作物的起源和分类第三节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第四节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第五节我国作物栽培学主要成就与展望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一、性质与任务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优化决策、栽培管理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与之相关的学科很多。

作物科学研究领域每一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都必须通过检验评定与组装配套,在作物栽培过程中应用推广,才能在农业生产中显示其功效和价值。

作物栽培学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其任务与作物、环境和措施有关。

作物本身。

研究对象是活的有机群体。

个体有自身的生长发育、器官建成、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群体也有它结构和发展规律,必须探讨如何协调群体与个体的矛盾。

环境条件。

作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外界环境条件。

不同作物、品种及生育时期和器官要求不同。

必须通过选择和改造环境来满足它。

技术措施。

作物对环境要求,如自然条件满足不了,采取相应人工措施。

如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尽量满足作物的要求,以达高产优质目的。

同时还要考虑成本和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二、地位与作用农业是基础。

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对象大田作物,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1、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2、重要的工业原料。

目前,我国约40%的工业原料如纺织、医药,70%的轻工业原料如卷烟、食品、造纸、制糖等来源于作物生产。

3、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出口比重将会下降,但仍是重要出口物资之一。

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4、稳定”三农”。

作物种植业比重大,对农民的增收、农村的稳定和农业发展起重要作用。

5、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作物栽培学》课件

《作物栽培学》课件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通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如堆肥、生物质能等,实现农业废 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THANKS
感谢观看
极端温度与作物适应
极端温度会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不同作物对极端温 度的适应能力不同。
水与作物生长
水分需求
不同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水 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作物的生
长和发育。
水分吸收与运输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并通过木 质部输送到地上部分,水分在植物 体内的运输和利用受到许多因素的 影响。
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
建立合作机制
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提高农民的防治意 识和技能,促进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建立政府、科研机构、农民等多方参与的 合作机制,共同推进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 的发展。
06 现代农业技术在 作物栽培中的应 用
农业信息技术在作物栽培中的应用
农业信息技术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地 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对农 业生产进行监测、预测和管理,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
05 作物病虫害防治
作物病虫害的种类与特点
种类繁多
作物病虫害的种类繁多,包括 病毒、细菌、真菌和害虫等。
地域性差异
不同地区的作物病虫害种类和 特点存在差异,与当地的气候 、土壤和作物品种等因素密切 相关。
季节性变化
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具有 明显的季节性,与作物生长周 期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传播方式多样
作物种植技术的原则与方法
总结词
作物种植技术的方法包括土壤耕作、施肥、灌溉、病 虫害防治等。
详细描述
土壤耕作是指通过耕耘、松土、除草等措施改善土壤的 物理性质和水分状况,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施肥是指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土壤的养分状况,合 理施用肥料,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灌溉是指根据 作物的需水规律和土壤的水分状况,适时适量地供给水 分,以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病虫害防治是指采取综 合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保障作物的正 常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五)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 内容和标志,是体现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 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作物生产业是农业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作物 生产,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和现代化的农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作物生产业也 会得到现代科技的武装和改造,从而实现作物 生产的现代化、科学化和产业化。
作物栽培学总论
1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前言
作物栽培学(农学)是古老的且内容不断更新的科学。 它通常包括总论和各论,这是这门科学本身的性质所 决定的。
总论所涉及的内容:
人们栽培作物的种类和品种是丰富多彩的,栽培环境 和条件是千变万化的,栽培措施和技术又是灵活多样 的,这其中必定有许多一般的知识、基本的原理和普 遍适用的措施。
各种作物又有其本身的特征特性、栽培原理和措施,
这些又必须由各论来讲述。 “各论”讲述的则是各
个作物的知识、原理、栽培措施和技术。
3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绪言
一、作物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须的生活资料。 作物生产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4
作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
17
2.增施肥料与施肥技术
据FAO,30多年来在提高作物产量的诸多因素中,肥料的 贡献率要占到30%~60%。目前,大多数国家农田施肥均 以化肥为主,这期间世界化肥生产量与作物产量基本呈现 同步增长趋势。
总产(亿t)Leabharlann 15.6 519.5 2
18.9 6
20.5 0
20.9 6
20.5 6
20.4 3
面积(亿hm2)7.25 7.04 6.95 7.10 7.06 6.95 6.68
单产(kg/hm2)2158 2772 2729 2885 2971 2959 3058
12
作物的产量因素
作物总产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的提高, 而单产的提高主要有赖于现代农业科学
在品质改良方面,提高小麦、玉米的蛋白质含量与增加 必需氨基酸比例,降低油菜芥酸、硫代葡萄糖苷、亚麻 酸含量和提高亚油酸含量等方面均已有较大进展。
15
在品种改良的过程中,全世界已有1000多 种植物通过花粉培养法获得了单倍体植株, 其中小麦、水稻、玉米、烟草、马铃薯等10 多种作物已由单倍体育成优良品种,其育种 年限比常规育种方法缩短了一半以上。植物 幼胚离体培养已成为作物育种中克服远缘杂 交不实性的有效手段,通过这一途径已获得 100多种远缘杂交后代。
9
二、作物生产概况 (一)世界作物生产概况
到1999年仅24年时间,人口已增加到了 60亿,耕地面积却减少到了13.13亿 hm2。
各国都十分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复种 指数和作物单产来保持农产品总量的增 加,以应付人口压力的严重挑战。在农 产品的生产中,粮食生产被列为首要任 务。
10
1999年世界粮食作物中收获面积 的次序:
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特 别是下列6个方面的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 用。
13
1.品种改良
近30年来世界主要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着重于 高产、优质和高抗,特别是在矮秆、抗性和 品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品种改良在这一 期间的累计增产效益在30%以上。
大多数国家种植的小麦、水稻品种,株高已 普遍由以前的110-140cm降为70- 110cm,基本解决了过去不耐肥水易倒伏的 高产障碍,单产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有些轻工业,如制糖、卷烟、造纸、食品等的原 料只能来源于农业,且主要来自作物生产业。
可以预计,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轻工 业的发展仍然受制于农业生产,特别是经济作物的 生产状况。
发展作物生产业,必将推动我国工业和轻工业的发 展,后者的发展反过来必将促进作物生产业进步。
6
(三)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面积为小麦、稻谷与玉米, 总产则依次为玉米、稻谷与小麦; 油料作物中,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大豆、
油菜、花生、向日葵; 糖料作物中,仍以甘蔗和甜菜种植面积
最大; 纤维类作物主要是棉花、红麻、黄麻等。
11
世界谷物生产变化情况
年份
1980 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在国家总出口额中占有较 大的比重。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 出口比重会有所下降,但仍将是出口物资的重要 来源之一。
可见,作物生产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起到 主要作用。
7
(四)农业的基础产业
农业是由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组成。畜牧 业和渔业的发展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种植业即作物生 产的发展。
(一)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衣食之源。 人民生活中所消费的粮食、水果、蔬菜几乎全
部由作物生产提供。 服装原料的80%来自作物生产,合成纤维仅占
20%左右。 可以再生的、经济的植物纤维。
5
(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目前,我国约40%工业原料、70%的轻工业原料来 源于农业生产。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值在工业 产值中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14
杂种优势已在多种作物上得到应用,如玉米、高粱杂交 种目前已普及80%以上,水稻、油菜、向日葵等作物也 有很大面积的应用。
在抗性育种方面,小麦的抗锈病、抗穗发芽、抗寒和抗 干热风,水稻的抗稻瘟病、抗白叶枯和抗稻飞虱,玉米 的抗大斑病,棉花的抗枯萎病、抗黄萎病和抗棉铃虫等 育种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16
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崛起的体细胞杂 交和基因工程技术,为不同种、属的优良性 状结合和基因导入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及分子育种技术发展迅 速,目前已有一些转基因作物品种进入生产 示范和推广应用。另外,一些作物的茎尖试 管苗和脱毒种苗繁殖技术也在良种繁殖上取 得显著效益。
在我国,种植业占的比重最大,是农业的基础,具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虽然,近年来由于养殖 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 重有所下降。
由于我国人口压力大、口粮任务重,加上养殖业的 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物生产业提供饲料,因 此我国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及其基础地位是不会 动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