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导线测量

合集下载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方法与步骤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方法与步骤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它可以用于测量大地水准线或者测量封闭曲线的导线,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测量方法。

下面将从测量方法和测量步骤两个方面对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进行详细介绍。

一、测量方法1.选择合适的全站仪首先要选择一台精度高、性能稳定的全站仪,确保全站仪的仪器误差和观测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2.设置测量基准点在测量区域选择合适的基准点,确保基准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闭合导线测量奠定基础。

3.设置测量工作模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全站仪的测量工作模式,包括水平测量和垂直测量两种模式,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安装、调试全站仪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架和三脚架,安装全站仪,并对全站仪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根据测量要求,进行闭合导线测量,确保测量的精度和完整性。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单站测量或者双站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测量步骤1.准备工作在开始测量之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天气条件,清理基准点和测量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设置基准点在测量区域选择合适的基准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固定基准点和移动基准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安装全站仪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架和三脚架,安装全站仪,并对全站仪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选择测量模式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包括水平测量和垂直测量两种模式,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根据测量要求,开始闭合导线测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单站测量或者双站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它可以用于测量大地水准线或者测量封闭曲线的导线,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测量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全站仪、设置测量基准点、设置测量工作模式、安装、调试全站仪和开始测量等步骤,可以确保闭合导线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上方法和步骤,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闭合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闭合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闭合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最新版)
目录
1.闭合导线测量的概述
2.闭合导线测量的成果计算表的构成
3.闭合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的具体应用
4.闭合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的优点与局限性
正文
1.闭合导线测量的概述
闭合导线测量是一种测量方法,主要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参数。

通过测量闭合导线中的电流和电压,可以计算出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参数,从而为电路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2.闭合导线测量的成果计算表的构成
闭合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电流:闭合导线中的电流,可以通过测量仪器直接读取。

- 电压:闭合导线中的电压,也可以通过测量仪器直接读取。

- 电阻:闭合导线中的电阻,可以通过公式 R=U/I 计算得出。

- 电感:闭合导线中的电感,可以通过公式 L=U/I*cos(ωt) 计算得出,其中ω为角频率,t 为时间。

- 电容:闭合导线中的电容,可以通过公式 C=Q/V 计算得出,其中 Q 为电荷量,V 为电压。

3.闭合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的具体应用
闭合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在电路设计和优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
测量闭合导线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参数,可以对电路进行精确的分析和计算,从而为电路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4.闭合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的优点与局限性
闭合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的优点主要包括:测量精度高、可靠性好、操作简单等。

工程测量闭合导线方案

工程测量闭合导线方案

工程测量闭合导线方案一、前言工程测量是现代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工程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而在工程测量中,闭合导线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方式,它可以在测量过程中实现对测量结果的验算和校核,为测量结果的精确性提供保障。

因此,在工程测量中如何设计和实施闭合导线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闭合导线的定义、特点以及设计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二、闭合导线的概念和特点闭合导线是指在实地测量中,通过连接回路的方式,使得起点和终点相同,形成封闭的测量线路。

闭合导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精度要求高:闭合导线要求起点和终点非常精确地相同,否则将导致闭合偏差,从而影响整个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2. 验证性强:通过闭合导线的验算和校核,可以有效地检验测量的准确性,为测量结果提供保障。

3. 适用范围广:闭合导线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地形和地貌条件,可以满足不同工程测量的需求。

综上所述,闭合导线作为一种测量方式,具有精度要求高、验证性强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在实际工程测量中被广泛采用。

三、闭合导线的设计实施方案在实际工程测量中,闭合导线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测量任务的要求、地形地貌的特点、测量设备的性能、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下面将从测量任务设计、测量器材选择、测量方法控制、数据处理验算等方面讨论闭合导线的设计实施方案。

1. 测量任务设计在设计闭合导线的测量任务时,需要充分了解测量目的和要求,明确测量区域的范围和特点,合理确定闭合导线的起点和终点。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测量设备的可靠性和精度,合理安排测量时间和人员的配备,以保证测量工作完成的时限和质量。

2. 测量器材选择在选择测量器材时,需要根据测量任务的特点和要求,合理选择测距仪、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设备,并保证器材的精度和性能符合测量要求。

同时,需要在野外工作中保证测量设备的安全和稳定性,做好设备的防护和维护工作。

3. 测量方法控制在闭合导线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测量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步骤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步骤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步骤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是一种用于确定地面上任何两点之间的距离、高程和方位的测量方法。

下面是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的详细步骤。

1.设置仪器:在测量前,先设置全站仪高度和仪器水平。

仪器水平可以使用内置的气泡水平仪或使用电子水准仪进行校准。

2.选择目标点:在进行闭合导线测量时,需要选择至少两个目标点。

这些点应该位于你所要测量的区域内,并且应该足够平坦和稳定,以确保精确测量。

3.测量第一个目标点:使用全站仪,测量第一个目标点的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

在测量垂直角时,应该确保测量棒的底部是水平的,并且与目标点的水平面垂直。

4.测量第二个目标点:从第一个目标点移动到第二个目标点,并使用全站仪测量其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

在测量垂直角和水平角时,应该确保测量棒的底部是水平的,并且与目标点的水平面垂直。

5.计算闭合差:在完成第二个目标点的测量后,计算闭合差。

闭合差是指从第一个目标点到第二个目标点的距离与从第二个目标点到第一个目标点的距离之间的差异。

如果闭合差小于仪器的规定误差,则说明测量结果是可靠的。

6.记录和分析数据:在完成测量后,应该记录所有数据并进行分析。

可以使用专业的测量软件来计算距离、高程和方位。

7.纠正误差:如果发现测量结果存在误差,则需要进行纠正。

可以通过重新校准仪器、更换测量棒或调整目标点的位置来纠正误差。

8.再次测量:在纠正误差后,应该再次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是准确的。

总之,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需要仔细的准备和技术知识,但可以提供精确的测量结果,适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测量任务。

闭合导线测量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步骤一、引言闭合导线测量是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测试工作,用于检测电力设备的接地质量和系统的安全性能。

本文将介绍闭合导线测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准备工作1. 确定测试的闭合导线,包括接地极和回路。

2. 检查测试仪器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3. 需要对测试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测量步骤1. 接地导线的准备a. 清理接地极的表面,确保与土壤有良好的接触。

b. 将接地极与测试仪器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c. 检查接地极到测试仪器的导线,确保导线无损坏。

2. 回路的准备a. 检查回路的接线端子,确保连接牢固。

b. 将回路与测试仪器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c. 检查回路到测试仪器的导线,确保导线无损坏。

3. 测量参数的设置a.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测试仪器的测量范围和参数。

b. 检查测试仪器的显示屏,确保参数设置正确。

4. 开始测量a. 打开测试仪器的电源,确保其正常运行。

b. 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开始进行测量。

c. 测量过程中,注意观察仪器的指示和显示,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5. 测量结果的记录和分析a. 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包括测量数值和测量时间。

b. 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判断接地质量和系统的安全性能。

四、注意事项1. 在进行闭合导线测量前,需要对测试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确保接地极和回路与测试仪器的连接牢固,避免因松动而影响测量结果。

3. 测量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仪器的指示和显示,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4. 测量结果的记录要详细准确,便于后续数据分析和比较。

5. 在分析测量结果时,要考虑实际情况和标准要求,综合判断接地质量和系统的安全性能。

五、总结闭合导线测量作为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测试工作,对于确保电力设备的接地质量和系统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介绍的闭合导线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指导和提高闭合导线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闭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步骤闭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数字解谜游戏呢。

一、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咱先算出角度闭合差呀。

理论上来说,闭合导线的内角和是有个固定值的,就像数学里的公式一样,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 - 2)×180°(n是边数)算出来理论内角和。

然后把我们实际测量的那些内角加起来,一减就得到角度闭合差啦。

这个差值可不能太大哦,如果太大就说明测量的时候可能出了些小问题。

得到这个闭合差后呢,就把它平均分配到每个观测角上,这样就调整好角度啦。

二、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接下来就是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啦。

这就像是在给每个边确定一个方向呢。

从已知的起始边方位角开始,按照调整后的角度,依次推算出其他边的坐标方位角。

这个过程就像是沿着导线一步步走,每到一个转角就根据角度的变化来确定下一段路的方向,可有意思啦。

三、坐标增量的计算。

然后呢,我们要计算坐标增量。

根据坐标方位角和边长,就像根据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的变化一样。

用边长乘以这个边的坐标方位角的正弦或者余弦值,就能得到纵坐标增量和横坐标增量啦。

这里要特别细心哦,正弦对应纵坐标,余弦对应横坐标,可别搞混啦。

四、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算出坐标增量之后,就该算坐标增量闭合差了。

理论上,闭合导线的坐标增量总和应该是零呀,因为绕一圈最后要回到原点嘛。

但是实际测量计算出来的往往不是零,这个差值就是坐标增量闭合差。

这个闭合差也得调整呢,按照边长的比例把这个差值分配到各个坐标增量上。

五、坐标计算。

最后就是计算各点的坐标啦。

从已知点的坐标开始,加上调整后的坐标增量,就像走一步算一步的位置一样,这样就可以算出闭合导线上各个点的坐标啦。

整个闭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就完成啦,就像完成了一次有趣的数字旅程呢。

闭合导线测量方法

闭合导线测量方法

闭合导线测量方法闭合导线测量是一种常用的电气测量方法,用于测量导线的电阻和电导率。

在电力系统中,闭合导线测量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准确地了解导线的电气性能,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闭合导线测量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进行闭合导线测量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仪器设备,包括电流源、电压表、接地电极等。

在测量之前,要确保所有设备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接下来,进行闭合导线测量的步骤如下:1. 首先,将电流源连接到待测导线的一端,并设置合适的电流值。

通常情况下,电流值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待测导线的额定电流和导线截面积,以避免过大或过小的电流对导线造成损坏或测量误差。

2. 然后,将电压表连接到导线的另一端,并记录下测量值。

在记录测量值时,要注意排除外界干扰,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3. 接着,根据测量得到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可以计算出导线的电阻值。

电阻值的计算公式为 R=U/I,其中R为电阻值,U为电压值,I为电流值。

4. 最后,根据测量得到的电阻值,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导线的电导率。

电导率是导线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导线导电能力的强弱,对于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闭合导线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量时要保持导线处于闭合状态,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和短路等事故的发生。

3. 测量完成后,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及时的清洁和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总之,闭合导线测量是一项重要的电气测量方法,通过合理的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准确地了解导线的电气性能,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重要参考。

希望本文介绍的闭合导线测量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闭合导线测量实训报告

闭合导线测量实训报告

闭合导线测量实训报告导线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其导电性能则决定了电能的传输效果。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对导线的质量进行测试和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在闭合导线测量实训中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和分析。

实训实验一:导线电阻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万用表测量了闭合导线的电阻。

首先,我们使用万用表的两个探针分别夹住导线两端的引线,将其与万用表相连接。

然后,慢慢调节万用表的档位,直到读数稳定为止。

最后,记录下来的电阻值为闭合导线的电阻。

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导线直径和材质的电阻值。

我们发现,同一种材质的导线,其电阻值和直径呈反比关系。

这是因为导线的直径越大,导线的截面积也就越大,电阻自然就会减小。

实训实验二:导线温度抗阻测量在实验室中,我们使用电阻测量的方法,来研究导线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实验中,我们将导线加热到不同的温度,并测量其电阻值。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导线的电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导线的原子和电子都会获得更多的能量,导致电阻增加。

这种现象在实际电力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导线的温度升高会导致能量损耗和电流传输能力的降低。

实训实验三:导线电感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RLC桥电感表测量了闭合导线的电感。

首先,我们将导线绕成一个线圈,将其两端连接到RLC桥电感表上。

然后,通过调节控制旋钮,直到达到电桥的平衡状态。

最后,读取电桥上显示的电感值。

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发现导线的电感值和导线的长度、截面积和材料性质都有关系。

一般来说,导线的电感值与其长度成正比,与截面积和材料有关系。

这是因为导线长度越长,电感值也会增加;截面积越大,电感值会减小;材料性质不同,导线的电感值也会不同。

因此,在实际电力系统中,我们需要考虑导线的电感值,以避免潜在的电磁干扰和能量损耗。

实训实验四:导线电容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LCR电感电容电桥测量了闭合导线的电容。

首先,我们将导线两端连接到电桥的测试接口上,然后通过调节电桥的两个控制旋钮,使电桥进入平衡状态。

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步骤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闭合导线测量是其中的一种常见测量方法。

闭合导线测量是通过对导线的长度和方位角进行测量,来确定导线的位置和形状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确定测量起点和终点闭合导线测量的第一步是确定测量起点和终点。

起点是指测量的起始位置,终点是指测量的结束位置。

通常情况下,起点和终点会选取在地面上容易确定的地标物上,比如建筑物的墙角、柱子等。

确定好起点和终点后,就可以开始进行闭合导线测量了。

第二步:设置测量基线闭合导线测量的第二步是设置测量基线。

基线是指用来测量导线长度的参考线。

在闭合导线测量中,通常会选择一条已知长度的线段作为基线。

基线的选择要考虑其长度适中,方便测量和计算。

设置好基线后,就可以进行导线长度的测量了。

第三步:测量导线长度闭合导线测量的第三步是测量导线长度。

在测量导线长度时,通常会使用测量仪器,比如全站仪、电子测距仪等。

测量仪器会通过测量仪器自身的功能和原理,来精确测量导线的长度。

在测量导线长度时,需要注意测量仪器的精度和误差,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校正。

第四步:测量导线方位角闭合导线测量的第四步是测量导线方位角。

方位角是指导线与某一参考方向之间的夹角。

在测量导线方位角时,通常会使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通过观测参考方向和导线方向之间的夹角来确定导线的方位角。

测量导线方位角时,需要注意仪器的精度和误差,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校正。

第五步:计算导线的坐标闭合导线测量的第五步是计算导线的坐标。

在测量导线长度和方位角后,可以利用三角测量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算来确定导线的坐标。

计算导线坐标时,需要使用三角函数和三角测量的相关公式,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推导。

计算导线坐标时,需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并进行相应的校验。

第六步:检查闭合精度闭合导线测量的最后一步是检查闭合精度。

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人为因素等原因,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闭合导线测量》课件

《闭合导线测量》课件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利用闭合导线测量技术,可以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潜力。
矿产资源勘探
矿区勘测
在矿产资源勘探中,闭合导线测量可以确定矿体的位置、形态和储量,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精确数据。
地下资源监测
通过闭合导线测量,可以监测地下资源的开采情况,分析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为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 依据。
03
闭合导线测量的应用场景
Chapter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规划
闭合导线测量可以确定城市规划中的 道路、广场、公园等设施的准确位置 ,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建设施工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闭合导线测量可 以监测施工精度,确保建筑物的位置 、高度、角度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土地资源调查
地籍测量
通过闭合导线测量,可以精确测定土地的界线、面积和用途,为土地资源管理和地籍登记提供数据支 持。
02
实地测量
布设导线、角度和距 离测量、记录数据。
03
数据处理
整理数据、计算坐标 、绘制地图。
04
成果提交
提交测量报告和相关 图表。
02
闭合导线测量的关键技术
Chapter
坐标系选择
总结词
坐标系选择是闭合导线测量的基础,它决定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
在选择坐标系时,需要考虑测量区域的地形、地貌以及测量精度要求。常用的 坐标系有地理坐标系、独立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等。选择合适的坐标系可以减 少测量误差和提高数据精度。
案例三:某水电站大坝建设
总结词
大型工程建设中的精密测量
详细描述
在某水电站大坝建设中,大坝的结构复杂、 规模庞大,对测量精度要求极高。通过闭合 导线测量技术,对大坝的各个部位进行精密 测量,确保了大坝建设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闭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闭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注意事项
确保起始点的坐标方位角计算正确, 否则会影响后续所有点的计算。
坐标增量的计算
坐标增量
相邻两点之间的坐标差值。
计算方法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和方位角,利用三角函数计算 得出。
注意事项
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使用正确的地球半径进行 计算。
坐标值的计算
坐标值
根据起始点的坐标和坐标增量计能够快速 完成大量数据的计算和分析。
多种测量成果输出
可以生成多种形式的测量成果,如表 格、图表、报告等,满足不同需求。
软件操作流程
数据导入
将闭合导线测量数据导入软件中。
数据处理
软件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计算、分析等。
结果输出
根据需要选择输出形式,如表格、图表、报告等。
智能化测量技术
1 2
无人机测量技术
无人机搭载高精度传感器,能够快速获取高分辨 率的地理信息数据,提高测量效率。
自动化测量机器人
具备自主导航、地形识别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测量 机器人,能够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的测量作业。
3
智能化数据处理算法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测量数据进行 自动化处理和分析,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闭合导线测量的内业 计算
目录
CONTENTS
• 闭合导线测量概述 • 闭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方法 • 闭合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 • 闭合导线测量的数据处理软件介绍 • 闭合导线测量的未来发展趋势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DATE
ANALYSIS
SUMMAR Y

控制测量—导线测量闭合导线(工程测量)

控制测量—导线测量闭合导线(工程测量)

261.87 50.04 166.47 129.26
655.21 419.53 307.99 500.00
154.23 204.27 370.74 500.00
3
4 5 1
2
3352400
2
∑ 5400050 50 5400000
1137.80 0.30 0.09 0
0
辅 f (n 2)180
辅 助 计 算
点 号
观测角 改正 (左角) 数
改正角
坐标 方位角
距离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增量 m ∆x/m ∆y/m ∆x/m ∆y/m
坐标值 x/m y/m
点 号
12
3 4=2+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500.00 500.00 1
2 1082718 1010827083352400 201.60183.30 83.92 183.35 83.90 683.35 416.10 2
前提:fβ≤fβ允 角度观测符合要求 角度闭合差的调整 分配原则:相反符号,平均分配。 角度闭合差改正数:vi=-fβ/n 改正后的角值应为(n-2)180º
(3)根据改正后的角值和已知方位角推算导线边的 坐标方位角值
β为左角取正号, β为右角取负号。
(4)坐标增量计算
x S cos y S sin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及分配
坐标增量闭合差:
fx x测
fy y测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限差:
导线全长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fD fx2 fy2 k fs 1
S S fS
图根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K≤k允=1/2000。

闭合导线外业测量实验报告

闭合导线外业测量实验报告

闭合导线外业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闭合导线外业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闭合导线的外业测量方法;2.掌握闭合导线的上下临边测量;3.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4.能够准确测量闭合导线的长度。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现测仪器:总站仪、钢卷尺、三角架;2.相关工具:标尺、笔、方巾。

三、实验步骤1.确定测量区域,选择一段闭合导线作为测量对象;2.在测量区域内张设三角架,使其固定稳定;3.使用总站仪在三角架上测量,确定起点和终点的三维坐标;4.使用钢卷尺测量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并记录测量结果;5.使用钢卷尺测量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并记录测量结果;6.使用总站仪在起点和终点进行临边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1.根据钢卷尺测量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可以计算闭合导线的长度;2. 计算闭合导线的长度公式:L = sqrt((DelX)^2 + (DelY)^2 + (DelZ)^2),其中DelX、DelY、DelZ为起点和终点的三维坐标差;3.根据总站仪的测量结果,可以确定起点和终点之间的临边差。

五、实验结果1.起点坐标:X1=100m,Y1=50m,Z1=10m;2.终点坐标:X2=150m,Y2=80m,Z2=20m;水平距离测量:Lh=50m垂直距离测量:Lv=10m闭合导线长度计算:L = sqrt((150-100)^2 + (80-50)^2 + (20-10)^2) = sqrt(2500 + 900 + 100) = sqrt(3500) ≈ 59.2m临边差测量:Lxy = 10m六、误差分析1.仪器误差:测量仪器的精度将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2.人为误差:操作不熟练或不规范也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3.环境因素:地形、天气等环境因素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了闭合导线的外业测量方法,并掌握了闭合导线的上下临边测量。

同时,我也熟悉了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能够准确测量闭合导线的长度。

闭合导线测量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步骤简介闭合导线测量是一种常用的电工测量方法,用于测量电阻、电压和电流等电路参数。

在闭合导线测量中,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步骤进行准确的测量。

本文将介绍闭合导线测量的步骤及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步骤第一步:准备测试设备和材料在进行闭合导线测量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测试设备和材料:1.电阻测量仪表:用于测量电路的电阻。

2.电源:提供电流给待测电路。

3.测量导线:连接电路和测量仪表。

确保测试设备和材料的质量良好,并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第二步:断开电路在进行闭合导线测量之前,要确保待测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断开电路的目的是消除其他干扰源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第三步:连接电阻测量仪表将电阻测量仪表的测试引线与待测电路的两端连接。

确保连接牢固且不松动,以保证稳定的电阻测量。

第四步:接通电源接通电源,将电流引入待测电路。

根据待测电路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流大小。

第五步:测量电流使用电流夹钳或其他合适的电流测量设备,测量电流的大小。

确保电流测量设备连接正确,并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

第六步:测量电阻使用电阻测量仪表,测量待测电路的电阻值。

根据待测电路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

第七步:测量电压使用电压测量仪表,测量待测电路的电压。

根据待测电路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

第八步:记录测量结果将测量得到的电流、电阻和电压等数据记录下来。

确保记录准确,并进行必要的单位换算。

第九步:分析和处理数据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计算和判断。

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测量结果。

第十步:断开电源完成测量后,断开电源并将测试设备和材料进行妥善存放,确保安全。

结论闭合导线测量是一种常用的电工测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所介绍的闭合导线测量步骤,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电阻、电流和电压等电路参数。

注意,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确保测试设备和材料的质量良好,并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测量。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步骤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步骤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步骤简介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面点的仪器,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和测量工程中广泛应用。

闭合导线测量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方法,用于测量区域内的连续点位。

本文将介绍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的具体步骤。

仪器准备在开始闭合导线测量之前,需要先准备好全站仪及其附件。

具体的准备工作包括:1.确保全站仪电量充足,如果需要,更换或充电电池。

2.检查全站仪是否正常工作,包括校准仪器、调整仪器参数、设置目标点等。

3.准备稳定的三脚架或支架,用于安装全站仪。

测量站点在进行闭合导线测量之前,需要确定测量站点的位置。

测量站点应选择在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以便于观测目标点和测量方向。

具体的步骤包括:1.使用地图或现场勘测的方式确定测量站点的大致位置。

2.根据仪器的最大测量范围和目标点的位置,确定测量站点的详细位置。

3.在测量站点上安装三脚架或支架,并确保其稳定。

设置全站仪在测量站点安装好三脚架或支架后,需要对全站仪进行设置和调整。

具体的设置步骤包括:1.打开全站仪,并进行仪器校准。

校准过程包括水平仪校准、垂直仪校准、横轴校准等。

2.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仪器参数,包括测量单位、坐标系统、高程基准等。

3.设置目标点类型和目标点高度,以便于后续的测量。

观测目标点在设置好全站仪后,可以开始观测目标点。

具体的观测步骤包括:1.使用全站仪的望远镜瞄准第一个目标点。

2.使用全站仪的距离测量功能,测量目标点与测量站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3.使用全站仪的角度测量功能,测量目标点与测量站点之间的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

4.记录测量结果并标记目标点。

导线测量在观测完第一个目标点后,可以开始进行导线测量。

具体的测量步骤包括:1.使用全站仪的望远镜瞄准下一个目标点。

2.使用全站仪的距离测量功能,测量当前目标点与前一个目标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3.使用全站仪的角度测量功能,测量当前目标点与前一个目标点之间的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

4.计算当前目标点的坐标,根据前一个目标点的坐标和测量结果。

闭合导线的测量原理

闭合导线的测量原理

闭合导线的测量原理
闭合导线的测量原理主要是基于欧姆定律和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导线的电阻与其阻尼成正比,与导线的长度成反比。

因此,当导线闭合形成回路时,可以通过测量导线上的电阻来得到电流通过导线的情况。

在闭合导线测量中,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测量。

首先,将电流表串联在导线上,通过调整电流表的量程和选择适当的测量范围,可以测量导线中通过的电流值。

同时,通过电压表测量导线两端的电压差,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导线的电阻值。

当闭合导线中存在多个分支时,可以利用串联和并联原理进行测量。

对于串联电路,电流在各个分支中保持一致,因此可以通过将电流表依次连接在各个分支上,测量各个分支的电流值。

而对于并联电路,电压在各个分支中保持一致,因此可以将电压表并联在各个分支上,测量各个分支的电压差。

闭合导线的测量原理基于以上原理和方法,通过测量导线上的电流和电压差,可以得到导线的电阻值,进而了解电流通过导线的情况,为电路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闭合导线的测量(测回法观测水平角、钢尺量距记录手簿)

闭合导线的测量(测回法观测水平角、钢尺量距记录手簿)
2、测角: 依次在 B、C、D、E 上设置经纬仪观测各转折角ψ、β1、β2、β3、β4,计算角度闭 合差 β=Σβi-(n-2)×180°, 其中 n 为导线边数。要求角度闭合差β≤ 40"√n , 否则,重新测量各转折角。 3、量边: 采用平量法往、返丈量各导线边。 如,丈量 BC 边,每尺段移动钢尺(或皮尺)2~3 厘米两次丈量,长度之差 △BC=( BC" -BC' ),要求 △BC ≤ 5 mm,符合时则该尺段往测的长度为 : BC 往 = ( BC1 + BC2 )/2 否则,应再量一次或多次,取符合要求的两次长度的平均值为该尺段的往测结果。 4、各边长往、返测检核 : 计算该边往、返测较差 △D = ( DBC 往 - DBC 返 ),并计算其相对误差 △D/( DBC 往 + DAB 返 ),并化成为分子为 1 的分数,要求相对误差≤1/2000, 符合要求时,则中数 DBC = ( DBC 往 + DBC 返 )/2 为 BC 边的观测结果。
3、导线计算表(另附)
实验 3-01:闭合导线测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纬仪钢尺导线测)
一、目的: 初步掌握经纬仪闭合导线观测与计算方法。 二、要求: 1、各导线边均要进行往、返丈量,往、返测较差的相对误差应≤1/2000。 2、各转折角均以测回法观测一个测回。 3、导线的角度闭合差 β≤40"√n ,n 为多边形内角个数。 4、导线全长闭合差的相对误差 (fs/Σs)≤1/2000。 三、仪器与工具: DTJ6 经纬仪一台、30 米钢卷尺(或皮尺)一把、小木桩三个或油墨笔一支( 自备 )。 四、实验程序 1、 选点与标志: 在校园内选择两个已知点 A 、B ,再定出 C 、D 、E 三个待定点并 打下小木桩上钉一小铁钉或油墨笔在地面划“+”符号作标志,导线边长应超过 30 米。

闭合导线测量原理

闭合导线测量原理

闭合导线测量原理
在电气工程中,闭合导线测量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电测技术。

通过使用该技术,可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势差及电阻,以实现对电路特性的分析和研究。

下面将针对闭合导线测量的原理进行介绍:
一、测量电流
闭合导线测量电流的原理是根据欧姆定律,将测量导线组成一闭合回路,使电流从一头进入,从另一头流出,再利用电流表或电阻箱来测量电流的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直流和交流电流,也适用于测量各种电流大小。

二、测量电势差
闭合导线测量电势差的方法是先将测量导线与被测两点连接,形成一个环回路。

再短接环的两端,使它成为一个封闭电路,并利用电位计测量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电势差。

由于环路的两端点是相等的,所以测量的结果就是这两点之间的电势差。

三、测量电阻
闭合导线测量电阻的原理是利用欧姆定律和毕奥-沙瓦定理。

首先,将
测量导线串联在所测电阻上,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并通过变阻器或电阻箱改变电路的电阻。

之后,测量电路的电流和电势差,计算出电阻的大小。

四、注意事项
在使用闭合导线测量电路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测量导线的选取要符合电路要求,不要影响测量精度。

2. 测量前应检查测量环路是否封闭,电路连接是否牢固。

3. 测量时应保证电流表和电位计的连接正确,避免误连接。

4. 在测量直流电路时,应注意电流表的极性。

5. 测量中应注意观察电路变化,避免过分改变电路规律而影响测量结果。

闭合导线测量是一种在电气工程中非常常用的电测技术,应被电气工程师们娴熟掌握。

闭合导线测量方法

闭合导线测量方法

闭合导线测量方法闭合导线测量是电气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它可以用来测量导线的电阻和电流。

在电气系统中,导线的电阻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系统的电气性能。

因此,正确的闭合导线测量方法对于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闭合导线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并对一些常见的测量误差进行分析和解决。

首先,进行闭合导线测量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测量工具和设备。

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万用表、导线夹和导线连接器等工具。

在使用这些工具之前,需要确保它们的正常工作状态,以免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闭合导线测量的具体步骤。

首先,将导线夹分别夹在待测导线的两端,确保夹紧并良好接触。

然后,将导线连接器连接到导线夹上,并将另一端连接到万用表上。

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先将万用表调整到适当的测量范围,并确保万用表的测量引线没有接触到其他导线或金属物体上,以免产生误差。

在进行闭合导线测量时,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误差和干扰因素。

例如,导线连接不良、测量引线接触不良、外界电磁干扰等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测量时,需要尽量减小这些误差和干扰因素的影响。

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加强导线连接、使用屏蔽导线、在测量时保持环境安静等。

在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如果发现测量结果与预期不符,需要及时进行排查和处理。

可以通过检查导线连接、更换测量引线、调整测量范围等方式来解决测量误差。

同时,还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校正和修正,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闭合导线测量是电气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它对于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闭合导线测量方法和步骤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测量导线的电阻和电流,从而保证系统的电气性能。

在进行闭合导线测量时,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误差和干扰因素,并及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业计算步骤: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2.推算坐标方位角3.计算坐标增量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5.计算各店坐标
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现以图6-11所注的数据为例(该例为图根导线),结合“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的使用,说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步骤。

1.准备工作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见表6-6,起算数据用单线标明。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角度闭合差如图6-11所示,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
(6-5)式中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两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用fβ表示,即
(6-6)
(2)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

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见表6-3和表6-4,其中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的计算公式为:
(6-7)
如果>,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如果≤,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整。

(3)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β,vβ的计算公式为:
(6-8)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
(4)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改正后的水平角βi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
(6-9)
计算检核: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 -2)×180˚,本例为540˚。

本例中fβ、fβp的计算见表6-5辅助计算栏,水平角的改正数和改正后的水平角见表6-6第3、4栏。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按式(4-18)和式(4-19)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本例观测左角,按式(4-18)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填入表6-6的第五栏内。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按式(6-1)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例如,导线边1-2的坐标增量
为: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边的坐标增量值,填入表6-6的第7、8两栏的相应格内。

(2)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如图6-12a所示,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为零,即
(6-10)
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 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 y,即
(6-11)
(3)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W D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 K 从图6-12b可以看出,由于坐标增量闭合差
W x、W y的存在,使导线不能闭合,1-1′之长度W D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并用下式计算
W D=(6-12)仅从W D值的大小还不能说明导线测量的精度,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还应该考虑到导线的总长。

将W D与导线全长∑D相比,以分子为1的分数表示,称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 K,即
(6-
13)
以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 K来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W K的分母越大,精度越高。

不同等级的导线,其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容许值W K P参见表6-3和表
6-4,图根导线的W K P为1/2 000。

如果W K>W K P,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行检查,必要时须重测。

如果W K≤W K P,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本例中W x、W y、W D及W K的计算见表6-6辅助计算栏。

(4)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将W x、W 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

以v xi、v yi分别表示第i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即
(6-14)本例中导线边1-2的坐标增量改正数为: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填入表6-6的第7、8栏坐标增量值相应方格的上方。

计算检核: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应满足下式
(6-15)
(5)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6-16)
本例中导线边1-2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为: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改正后坐标增量,填入表6-6的第9、10栏内。

计算检核:改正后纵、横坐标增量之代数和应分别为零。

5.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根据起始点1的已知坐标和改正后各导线边的
坐标增量,按下式依次推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6-
17)
将推算出的各导线点坐标,填入表6-6中的第11、12栏内。

最后还应再次推算起始点1的坐标,其值应与原有的已知值相等,以作为计算检核。

表6-6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号
观测角
(左角)
改正


改正角
坐标方
位角α
距离
D
/m
增量计算值改正后增量坐标值


Δ
x/m
Δ
y/m
Δ
x/m
Δ
y/m
x/m y/m
1234=2+3567891011121 3
1335°24′
00″201.6
+5
+183.
30
+2
-83.9
2
+183.
35
-83.9
500.
00
500.
00
1
2108°27′
18″
-10

108°27′
08″
683.
35
416.
10
2
263°51′
08″
263.4
+7
-28.2
1
+2
-261.
89
-28.1
4
-261.
87
384°10′1
8″
-10

84°10′0
8″
655.
21
154.
23
3
168°01′
16″
241.0
+7
-235.
75
+2
+50.0
2
-235.
68
+50.0
4
4135°49′
11″
-10

135°49′
01″
419.
53
204.
27
4
123°50′
17″
200.4
+5
-111.
59
+1
+166.
46
-111.
54
+166.
47
590°07′0
1″
-10

90°06′5
1″
307.
99
370.
74
5
33°57′0
8″
231.4
+6
+191.
95
+2
+129.
24
+192.
01
+129.
26
1121°27′
02″
-10

121°26′
52″
500.
00
500.
00
1
335°24′
00″
2
∑540°00′50

-50″
540°00′00

1137.
80
-0.30-0.9000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