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

作者简介:曹丽媛(1989.6-),女,汉族,河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有自身发展的历史,中国古典文献学源远流长,主要分为四个发展时期,先秦两汉古典文献学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古典文献学时期,宋辽金元古典文献学时期以及明清及近代古典文献学时期。

关键词:先秦两汉;魏晋;宋辽金元;明清

中图分类号:z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2-0000-01

文字的出现是文字产生的前提,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代和商代,古典文献学的历史也开始于这一时期,《三坟》,《五典》,《八索》,《久丘》,是传说中最古老的典籍,《易经》《诗经》《尚书》则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传世文献,商代和西周时期,文献典籍多集中在官府,有专门的官吏掌管,其中最主要的是史官,史官负责典籍的记载,保管和管理,中国上古时期史官文化相当发达,中国古典文献学与古史学自古以来就有密切关系,中国有史以来最早一位有名有姓的文献学家可能是周宣王时的宋国大夫,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学在官府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儒学创始人孔子因兴办私学开创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新纪元,他同事还在古典文献学的整理工作上做出了开拓性的历史贡献,孔子

在古典文献学上的功绩和影响通过他的弟子们的努力发扬光大,六艺即六经,所谓身通六艺者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六经的整理者与传授者,孔子教学科目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门,其中文学一门与文献学关联很大,除了可能个字为代表的儒学家,先秦诸子与古典文献学的关系都比较密切,诸子思想一大特点是借古说今,充分利用古代思想资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文献的引用是很普遍的,,墨子就经常引用诗书,并多次提到文献的载体形式,荀子主张法后王的地响方法就是抬高礼仪而降低诗书,,在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上,荀子和韩非子是七十子之后汉儒之前的重要环节,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对先秦诸子的批判总结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了荀子和庄子,而对老子一书的注解,可以看做是中国最早的诸子注释之作,形象的支出了古书讹误的一种原因,同时也批判了解释着穿凿附会,成为古典文献学史上的经典案例。

先秦古文献史上最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是统治者或政治家对于古代典籍的禁毁.孟子早就注意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列国争斗中,秦始皇的焚书是中国古代文献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的劫难,其次是古代儒家经典残缺,汉人整理和传授儒家经典文献主要是通过两种文本方式,一种是口耳相传,靠背诵和记录来流传的文本,记录所用文字是当时通行的隶书,称为今文,另一种是从墙壁夹层或地下发掘出来的文本,是用先秦流过的文字书写的,称为古文,除了注释学,郑玄对于校勘学也有很深的造诣,他整理文献称得上是真正的校注,郑玄的学术成就在中国经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是两汉

古典文献学的集大成者。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长期处在征战不已,南北分裂,朝代频繁更替的局面,这种局面显然非常不利于文献的流传与整理,然而,这一时期的古典文献学的发展,在继续两汉古典文献学的基础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经学注释上出现了义疏体,由于史部著作的增多,.魏晋时期的古典文献学受到魏晋玄学的影响很大,魏晋玄学是两汉经学衰微后的学术主导,体现在文献的注释整理上就是援道入儒,以道释儒,主张文献的字面意义,探讨言外之意,魏晋人研读儒家经典,不取汉人的章句之学,而是不以辞害意得会通之学,此一时期的有关典籍的注释整理很繁荣,魏晋以来的史书住家也代有人出,南北朝时期,由于受佛经大规模传入中国以及梵文的影响,汉语言文字学在这一时期突出发展,就是四声的出现和反切注音的运用,反切的普遍运用,为古典文献的注释整理提供了比过去直音法,比况描述注音法更为方便的语言工具,.隋唐两朝结束了南北朝国家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王朝,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力的强盛,对古典文献的搜集,整理,保存和流产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开元年间,国家的藏书一度达到了5万多卷。

在总集注释整理方面,继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朝梁武帝的文选,五代时在古典文献学史上最值得书写的大事是蜀石经,五代蜀国一招开成的石经也雕刻了一部石经,共刻十部经书。

北宋结束了五代分裂混乱的状态,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与北方少数民族证券辽国成南北对峙局面,后来辽被东北地区崛起的

金国所灭,北宋统治者为了防止藩镇割据重演,采用了抑武重文的政策,优势文官,虽然造成了官员冗滥,国家财政负担加重,国力贫弱的弊端,但客观上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加上雕版印刷术的普及,使得古典文献的整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北宋初年,征服组织编纂了几部大型图书,南北朝图书,此书是现存类书中保存五代以前文献最丰富的一部.北宋仁宗时期,在经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上出现普遍怀疑汉唐注疏,力创新的风气,其次是集部书的编纂与整理,宋人对前人和本朝人的别集都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和刊刻,就整理而言,宋人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为别集做注释,这是宋人超越前人的地方,最后是公私目录学。

明朝在思想文化上继承了儒学的传统,宋代形成的程朱理学与陆九渊心学对明代有很大的影响,前者的标志性成果是明成祖永乐十二年,《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明朝的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是在两种不同的思潮笼罩下展开的,明官方编纂的一部大书,永乐大典,这部书在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上具有特备的意义,《永乐大典》保存了丰富的明以前的已经散失的文献,很多估计就是从中辑佚而来的,但由于原书正本失踪,目前残存只剩全书的百分之四。

佛教典籍的整理,主要体现在总集大藏经的编纂上,我国第一部汉文大藏经,是宋开保四年的刻本,明代刻书业很发达,刻书多,流传下来的也比较多,就刻书质量而言,一般认为,嘉靖以前刻书比较严谨,.

《四库全书》.是清乾隆皇帝,依靠强盛的国力,组织全国360多名学者用10余年得时间,编纂的大型丛书,按经史子集的标准来编排的,它涵盖了清代中期以前中国文化的基本典籍,清代是继宋代之后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的又一高峰时期,清代的文献学长于考据,并坚持把考据建立在扎实的小学基础上,因此,这种考据学又称为汉学,又因为清代考据学作风朴实被称为朴学,清代的考据学家层出不穷,在整理和研究古典文献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有的人穷尽毕生经历研究古籍,从文字校勘到注释全书,付出了辛苦的努力,有的人潜心研究某一种专门学问,研究精深而多有发明,其一是语言文字方面的考释和研究,其二是经学,主要是经传的整理与考辨,几步儒家中国要经典的文献的真实性问题,其三是历史文献的整理与考证,情人在这个领域做了大量工作,择其要者有整理远古史文献,其四是周秦诸子的文献,清代学者整理周秦诸子典籍多半用了考释,集结,一类的功夫,写成的专著不少,此外,清代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刻书诸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的历史悠久而漫长,为了更好的把握古典文献学的发展的历程,人们一般要对之进行历史阶段的划分,以及不同时代特征的概括,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期法.如果我们参照相近的学科的历史分期法,还可以得到一些新的启发.王齐洲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简明教程,以书面文学的主流文体,创作主体,消费主体为依据,把中国文学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既贵族文学阶段,,精英文学时代,,市民文献时代,大众文献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