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及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技巧通过描写细节理解文章
![阅读理解技巧通过描写细节理解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d705a9a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6.png)
阅读理解技巧通过描写细节理解文章阅读是获取知识、提升修养的重要途径,而阅读理解技巧对于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意义十分重大。
描写细节在文章中起到连接转折关系、充实情节、加深读者体验的作用,掌握描写细节的技巧对于正确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目的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阅读理解技巧,帮助读者通过描写细节来更好地理解文章。
一、关注具体细节当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时,关注具体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表达。
细心观察作者对于人物、事物、场景等的描写,可以揣摩出作者的用心和主题意图。
例如,当我们阅读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文章时,可以留意作者对景色的细致描绘,如“碧蓝的湖水倒映着天空的云彩”,这样的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美好与宁静。
二、注意情感色彩作者在描写细节时通常会运用特定的词语和句式来表达情感色彩,通过分析这些情感色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感倾向和情感表达。
例如,在一个对于社会问题的故事中,作者可能用绝望、无力等词语来表达对于问题的担忧和失望,而希望、改变等词语则可能表示作者对于解决问题的希望和呼吁。
通过注意作者的情感色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目的和主旨。
三、辨别主次关系在一篇文章中,有时会有多个细节描写,其中有些是次要的,有些是重要的。
我们需要通过辨别主次关系,将重要的细节挑选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重点。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我们可以判断哪些细节是为了支持主题,哪些只是起到衬托作用。
辨别主次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时更有针对性地理解文章中的细节描写。
四、将细节与背景知识结合阅读一些专业性的文章时,背景知识的理解对于描写细节的理解至关重要。
将细节与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和目的。
例如,在阅读一篇科技报告时,如果我们了解到相关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概念,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对于科技进步的描述和观点表达。
通过描写细节理解文章,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目的,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阅读理解训练第八周----体会细节描写(试题)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阅读理解训练第八周----体会细节描写(试题)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962fd2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c.png)
第八周体会细节描写名师课堂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细节描写是场面中的一个个小环节,没有它也就构不成场面;它是情节中的一粒粒闪亮的珍珠,失去它情节就不会连贯、人物形象就不会光鲜。
好的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全盘托出,使文章的描写更加细腻,丰富。
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进行描述。
学会细节描写的方法,可以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使人、物更具个性特征,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能发现和了解细节描写,能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就能从文章的细微之处领悟文章的意思。
“诺曼底”号遇难记 (节选)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走在从南安普顿到格西恩岛这条航线上。
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船长站在规桥上,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
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雾越来越浓了,轮船驶出了南安普顿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相距埃居伊山脉估计有十五海里。
轮船缓缓行驶着。
这时大约凌晨四点钟。
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强可辨。
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穿破黑略,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
那是“玛丽”号,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大轮船,船上载有五百吨小麦,行驶速度非常快,负载又特别大。
它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眼看就要撞船,已经没有任何办法避开它了。
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人们还没有来得及一一看清,就要到死亡的时刻了。
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削开一个大窟窿。
由于这一猛撞,“玛丽”号自己也受了伤,终于停了下来。
“诺曼底”号上有二十八名船员,一名女服务员;三十一名乘客,其中十二名是妇女。
山上该有一棵树阅读答案细节描写的作用
![山上该有一棵树阅读答案细节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5e9c8b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6a.png)
山上该有一棵树阅读答案细节描写的作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如何描写雨后山上的树的?它又是怎样描写这种场景的?它是通过哪些细节来描绘这种场面?作者在具体描写时,又应该注意什么呢?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山上该有一棵树》,题目中写到了细节。
其实细数我们平时写作文时,很少会注意一个细节吧?但是有些细节特别重要,下面就来看一下文章中的小段落——《上山该有一棵树》。
1、这段话写了什么?这个段落的主要内容是写雨后山上的树。
它通过描写雨后山上的树,向我们展示了雨后山里的世界,写出了山上树木们的生存状态。
我们读完这段话后,会发现作者是用了一句很朴实却很有道理的话——“上山该有一棵树”来比喻,也就是说山上有一棵树。
“山上该有一棵树”中出现了两个句子:“那两个句子”指的是雨后一条长长的街道;“那一片绿油油的树林”指的是雨后一片绿色树木。
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对人说话时也是先肯定后否定,再肯定再否定,而且这种态度在文中也体现得很明显。
作者把这两句话运用到写作中来之后,就是通过两个句子来展现这种心态和感受。
首先是对“一片绿油油”这两个字进行反衬,随后就向读者展现一棵树能有多大规模的生长。
2、作者是如何描写雨后山上的树的?①雨中:“只见几条人影,在树上或树枝上,时而下着大雨”,“不一会儿,一大片乌云就飘过树梢”;②雨雾笼罩下的场景:“乌云飘过树梢”;③雨天中树木的“身影”的变化描写:“看那树下一群行人站着,在雨水中走来走去”;④在下雨时树木“身影”变化描写:在下雨时作者对“影子”和“身影”的变化描写:“他们站在地上,用手比划着”;同时对“树叶”和“树叶身影”做不同方向运动(这一变化描写是通过“树叶身影”这几个方位变化描写)来衬托树木“身形”和“身影”变化描写:①雨前:“雨过天晴”之后。
作者突然看到天空上“乌云飞过树梢”,紧接着看到天空中“树叶”都飘落到了地上“树叶”和“叶子”身上。
作者开始描写自己眼中雨过天晴天空中“树梢”上出现“树叶”一词时内心无比愉悦,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在树梢上玩耍时那棵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大树。
细节描写语段作用阅读练习
![细节描写语段作用阅读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33e32e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77.png)
细节描写语段作用阅读练习
所谓细节,“细”指选到的材料是很小的,往往集中在某-一个点上: “节”指-一个环节,它不是人物的全貌、不是事件的全过程。
现实生活中,细节具有或细微,或短暂,或隐蔽等特点,它们往往是易被观察者忽视的,但又往往恰恰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在写作中,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写作中要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的典型细节,要么展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要么凸现人物独特的音容笑貌,要么抓住人物独具个性的行为举止,从而使人物形象丰满鲜活起来,使原来比较平常的人物具有立体感,把人写活了,写神了。
这样就拉近了读者与作品中人物的距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所以,在塑造人物形象或写最状物时如果缺少细节描写,文章就会抽象化、概念化,显得枯燥乏味。
细节描写被大量地运用于多种文体之中并不是偶然的,成功的细节描写能使文章的主题意蕴也得到深化和升华。
写作中可对人物进行多种角度的细节描写,正面的描写如语言描写、行为描写、神态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侧面的描写如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
对人物进行正面的细节描写,要从近距离观察,并在描写中时时注意触入自己的感受,注意体会文章中人物在他们的生活情境中的思想感情。
阅读理解细节理描写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细节理描写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f8d907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a.png)
阅读理解细节理描写解题技巧摘要:一、阅读理解的重要性二、细节描写的作用三、解题技巧详解四、实战演练与解析五、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正文:一、阅读理解的重要性阅读理解是各类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
在学习和考试中,掌握阅读理解技巧至关重要。
二、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是阅读理解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对文章细节的把握,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捕捉到文章的关键信息。
细节描写包括人物、地点、事件、时间等方面的具体描述。
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关注细节描写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文章。
三、解题技巧详解1.浏览全文,抓住主旨:在解答阅读理解题前,首先要对全文进行浏览,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抓住文章的主旨。
2.细读问题,确定答题方向: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问题所询问的内容,然后有针对性地在文章中寻找答案。
3.对比选项,排除错误:在找出答案后,可以将选项与原文进行对比,排除错误选项,确认正确答案。
4.注意转折、因果等关系: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文章中转折、因果等关系,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四、实战演练与解析1.题目: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作者为什么提倡大家多阅读?2.解答: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阅读的好处,如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提高素养等。
因此,作者提倡大家多阅读。
3.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通过关注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如作者列举的阅读的好处,我们可以轻松找到答案。
五、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1.多读:大量阅读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做笔记:在阅读过程中,做一些关键词和重点句子的笔记,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分析文章结构: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如总分总、因果关系等,有助于我们更快地把握文章主旨。
4.培养语感:通过多读、多练,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阅读理解是我们学习和考试中必须掌握的技能。
初二语文阅读理解中的细节描写欣赏
![初二语文阅读理解中的细节描写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4332045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2.png)
初二语文阅读理解中的细节描写欣赏在初二语文的学习中,阅读理解是一个重要的板块,而其中的细节描写更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细节描写就像是绘画中的细腻笔触,能够让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更加生动、鲜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细节描写,简单来说,就是对人、事、物的细微之处进行具体而细致的描绘。
它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语,甚至是一个微小的物品。
通过这些细微的刻画,作者能够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比如在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中,有这样一处细节描写:“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这里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一个小小的口误,却将阿长不识字、文化水平低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她“高兴地说道”以及“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这些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又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阿长对“我”的关爱,以及她为能买到书而感到的由衷喜悦。
这样的细节描写,让阿长这个人物形象一下子就丰满起来,仿佛真实地站在我们面前。
再来看《背影》中父亲攀爬月台买橘子的那一段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 这一系列的动作细节,“蹒跚”“探身”“攀着”“缩”“微倾”等,生动地描绘出了父亲行动的艰难,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为儿子去买橘子,这份深沉的父爱在这些细微的动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让每一个读者都为之动容。
在初二语文课本中的小说《变色龙》里,也有精彩的细节描写。
当奥楚蔑洛夫得知小狗是将军家的时,“他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而当他听说小狗不是将军家的时,“他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恐怖的神情”。
通过对奥楚蔑洛夫脸部表情变化这一细节的描写,将他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
细节描写及阅读理解
![细节描写及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e0cbfce8a1c7aa00b52acbd9.png)
现代阅读理解阅读知识点:什么是描写手法:描写手法中的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它分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虚写与实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物体描写、细节描写、渲染与烘托、欲扬先抑、联想和想象等。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和行动。
(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动作)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心理、心情),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
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5)神态描写:是对人物面部表情的描写,可以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从而突出人物性格各类描写答题技巧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XX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XX性格特征或XX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XX思想,揭示了人物的XX性格或者XX 品质。
课文梳理1.《中彩那天》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记叙了父亲在中彩之后又主动放弃奖品的经过。
这一动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它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的道理。
2.《万年牢》讲述了“我”的父亲尽管只是一个普通的做糖葫芦的手工艺者,却能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感人故事,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赞扬了父亲(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
回家的敲门声(阅读理解及答案)
![回家的敲门声(阅读理解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0a1d18f7ec4afe05a1df26.png)
回家的敲门声何伟良①每一个夜晚的来临,一听到我下班回家叩打门环的声音,父母便像赛跑一样一前一后争着为我开门,总怕被对方抢了先。
母亲的脚步细碎而轻柔,父亲的脚步则如重锤般有力,跺得地面“咚咚”直响。
因此尽管母亲非常的努力,但总是比父亲慢半拍,为我开门的似乎永远都是父亲!有时候母亲也会站在父亲身后大声地嗔怪:“平时让你干点事,你磨磨蹭蹭慢慢腾腾的,一听到儿子回来你跑得比兔子都快!”父亲此时总是呵呵地憨笑两声,但并不驳斥母亲的话。
门在开启的瞬间,我照例能听到两声一高一低苍老而亲切的问候,随后老两口就像勤务员似的一人给我推自行车,一人帮我拿包,让我尽享“领导”般的待遇。
就这样,父母一前一后紧紧相随的身影,或重或轻的脚步声,或高或低的问候声一直伴随我走过了一年又一年……②后来为我开门的只有父亲一个人了,因为母亲病了,她已经彻底失去了与父亲竞争的能力,腿脚已不太灵便的她大多数时间里只能坐在床头迎接我的归来,目送我的离去,而我也很难听到母亲那风风火火细碎而轻柔的脚步声了。
③母亲久治不愈的病带走了父亲很大一部分活力,他的脚步声不再像重锤般的有力而变得有些迟缓了。
除了他亲切的问候,温和的眼神未变,父亲脸上的皱纹已增加了很多,头上的白发也增加了很多……④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父母对我的依恋似乎更浓更深了。
有时晚上加班回家迟一些,父亲便携着孱弱的母亲在街口翘首以盼、望眼欲穿地看着儿子来时的路……大老远我就能看到昏黄的路灯下站着两个互相搀扶着的老人雕塑般静静地、久久地凝视着远方,他们灰白的头发不时被风吹起,来回飞舞……我知道那是父母在等我回家。
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究竟等了我多久,但我肯定想象得出从家到街口,他们已经进进出出很多遍了。
很可惜,那时候我并没有任何的感恩之心,丝毫也没有,我只是觉得做父母的都是这样。
⑤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进大门我发现门口忽然多了一把椅子,起初我很奇怪,不知道椅子放在这里究竟有何用。
后来我知道了椅子是父亲放在这里的,是他专门坐在这里等着为我开门的。
阅读理解细节描写教案
![阅读理解细节描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28134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9.png)
阅读理解细节描写教案阅读理解是学生提高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阅读理解中,细节描写是理解全文内容的关键因素。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细节描写能力,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来巩固所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阅读材料中的细节描写;2. 学生能够从阅读材料中准确获取细节信息;3.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细节描写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理解的文章或短文,内容涵盖各个领域;2. 录音机或其他播放设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与学生交流关于细节描写的定义与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节描写对于理解全文的作用。
2. 阅读材料教师播放或分发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并请学生快速阅读一遍。
3. 问题提问教师向学生提问与文章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文章提供详细的细节信息来回答问题。
例如:a. What is the main character's name?(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名字是什么?)b. Where does the story take place?(故事发生在哪里?)c. What does the main character like to do in his free time?(主要人物在空闲时间喜欢做什么?)4. 细节标记教师告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标记细节。
比如可以使用下划线、圈出关键词等方式标记细节信息。
5. 细节整理教师引导学生将他们标记的细节整理出来,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报告等形式进行。
教师可以给出一个表格或者模板,要求学生将细节信息按照不同的类别归纳整理。
6. 练习活动教师设计一些练习活动来巩固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
例如,教师提供一段短文,并列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细节信息回答。
学生可以以小组或者个人形式完成练习,然后进行讨论和解答。
7. 反馈与总结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建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更好地获取和理解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细节描写阅读题
![细节描写阅读题](https://img.taocdn.com/s3/m/fbc8c17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2.png)
细节描写阅读题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他的脚步似乎很轻松,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 文中对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些动作描写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过程。
“攀”“缩”“倾”等动词,生动地表现出父亲为了给儿子买橘子,不顾自己肥胖、行动不便,努力克服困难的样子,突出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 解析:通过这些具体的动作描写,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父亲艰难的身影,感受到父亲的艰辛与他对儿子无私的爱。
这些动作是父亲爱的具体体现,使父亲的形象更加立体、感人。
2. 文中描写父亲的衣着有什么意义?- 答案:描写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从衣着上表现出父亲的朴素,同时也暗示了家庭的境况可能不是很好,更加衬托出父亲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一心想着给儿子买橘子,体现出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 解析:人物的衣着往往能够反映出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状况。
这里的衣着描写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服务,朴素的衣着与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形成对比,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高考阅读理解题型中的细节题解题技巧
![高考阅读理解题型中的细节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a60cd2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7.png)
高考阅读理解题型中的细节题解题技巧一、引言高考阅读理解部分是许多考生备战高考时的头号难题。
其中,细节题是其中一个考点,而解答细节题需要一定的技巧。
本文将探讨高考阅读理解题型中的细节题解题技巧,帮助考生顺利解答这类题目。
二、细节题类型概述细节题是阅读理解题型中的基础题型之一,主要考察考生对文章中细节信息的理解和把握。
一般来说,细节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事实细节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一个陈述是否属实。
2. 细节描写题:要求考生找出文章中对某个细节进行描写的句子或段落。
3. 信息推断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推断,得出某个结论。
三、解题技巧1. 仔细阅读题干和文章段落在解答细节题时,应当首先仔细阅读题干。
题干中通常会给出关键词,这些词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快速地定位和搜索答案。
同时,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关注与题干中所给关键词相关的内容,以便更好地找到正确答案所在的段落。
2. 利用排除法做细节题时,可以通过排除法来缩小答案的范围。
对于与题干关键词不相关或明显错误的选项,可以直接排除。
这样做可以减少犯错的可能性,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3. 注意文章中的转折词和关联词在解答细节题时,应特别关注文章中的转折词和关联词。
这些词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有助于准确地解答细节题。
4. 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解答细节题时,应该将细节信息与文章的中心思想联系起来。
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中的细节。
5. 刻意练习提高解答细节题的能力需要不断的练习。
可以选择一些高考真题或模拟题进行练习,通过大量的实践,逐渐提升对细节题的解答能力。
四、总结高考阅读理解题中的细节题是一个需要一定技巧的解题环节。
考生可以通过仔细阅读和理解题干、利用排除法、关注转折词和关联词、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刻意练习等技巧来提高解答细节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希望本文提供的技巧对考生们在高考阅读理解中的细节题解题有所帮助。
分析细节描写及其作用(PDF)-2023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之散文阅读重点难点汇编(带答案)
![分析细节描写及其作用(PDF)-2023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之散文阅读重点难点汇编(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d2ca0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2.png)
分析细节描写及其作用xxx考点解读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能细致生动地展示人物精神世界,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 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分析细节描写及其作用,是中考常见考点之一。
常见的考查形式为:①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②作者在文中为什么反复写××这一细节?请简要回答。
③文章多次出现××细节描写,试分析其作用。
④文中画线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⑤文中××细节描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01 典型例题吴敬梓《范进中举》(部编版九上)“积累拓展”四:小说善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试分析下列文字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答:作者以漫画式的写法,通过“胡屠户替女婿扯衣裳后襟”这一动作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胡屠户对中举后的范进的态度,再现了他前倨后恭、极尽讨好巴结之能事的市侩嘴脸,可鄙可憎。
找出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部编版九上)中两处景物描写的句子,体会其表达作用。
(1)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方。
(2)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答:这是小说两处景物细节描写。
前者描写海上的环境,色彩明丽,烘托了人物欢快的心情。
后者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
“紫色的阴影”,语义双关,既实指哲尔赛岛,也象征蒙在菲利普夫妇心头的阴影。
02 答题模板题型:细节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阅读理解题中的细节描写如何理解
![阅读理解题中的细节描写如何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f685410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b.png)
阅读理解题中的细节描写如何理解关键信息项1、细节描写的定义2、细节描写的类型3、细节描写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4、分析细节描写的方法5、常见错误理解及纠正6、提高对细节描写理解能力的技巧11 细节描写的定义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环境、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刻画。
它可以是一个细小的动作、一个微妙的表情、一处独特的环境布置等。
通过这些细微之处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呈现的情境和人物形象。
111 细节描写的特点细节描写具有细小、具体、生动、典型等特点。
它往往聚焦于一个短暂的瞬间、一个局部的场景或者一个细微的元素,以小见大,反映出更广泛、更深刻的主题和情感。
112 与其他描写手法的区别细节描写不同于概括性的叙述,它更加注重具体而细微的呈现;与一般性的描写相比,细节描写更强调独特性和典型性,能够突出表现对象的特征。
12 细节描写的类型121 人物细节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细微刻画。
例如,人物的一个习惯性动作、一句口头禅、瞬间的眼神变化等。
122 环境细节描写对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中的细微之处进行描写,如房间里的一个摆设、街道上的一片落叶、人群中的一个特殊服饰等。
123 事件细节描写对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细小情节进行描绘,比如某个关键步骤的具体操作、突发事件中的微小变化等。
13 细节描写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131 塑造人物形象通过细节描写,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心理活动等,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132 推动情节发展一些关键的细节描写可能成为情节发展的导火索或者转折点,引发后续的故事发展。
133 营造氛围和情境细腻的环境细节描写能够为读者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境,增强读者的代入感。
134 揭示主题细节描写有时蕴含着作者的深层意图,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14 分析细节描写的方法141 关注关键词语和短语注意作者在描写细节时使用的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和短语,从中体会其含义和作用。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细节描写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细节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0874afc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e.png)
小说专题训练---细节描写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轻松明晓东“王县长,都准备好了,您看什么时间出发?”司机看着王小毛说。
王小毛抬头看了司机一眼,合上厚厚的文件夹说:“准备妥了就走吧。
”王小毛起身看了看窗外,大院里静悄悄的,天边暮云四合,霞光照得大地一片通红。
这时,叮咚一声,短信来了:“到省城后打这个号码,这是应急号,一般人不知道,事情办妥了得请兄弟吃饭哦。
”后面是一串电话号码。
王小毛笑了笑,连忙回复:“必须的,你和老大都是贵人,此生没齿难忘啊!”发完短信,王小毛小心翼翼地拿起书柜里昨晚未来得及看完的书,拿出里面夹着的一张银行卡装进口袋。
放书的时候,一封信掉了出来。
王小毛俯身捡起,稚嫩的字迹映入眼帘,王小毛想起来了,这是一所偏僻的山村小学的学生李晖寄来的。
信中说他爷爷因患脑梗瘫痪在床,母亲因为忍受不了贫穷而离家出走,在外打工的父亲辞职回家照顾爷爷,却被查出肺癌晚期,现在家里只有十一岁的小李晖照顾爷爷和父亲。
王小毛想起来了,李晖家是自己包扶的贫困户,上次李晖爷爷住院的时候自己因为要开会派秘书去看过,还给了五千块钱。
王小毛再次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李晖的信,眼眶瞬间湿润了,一股愧疚之情从心底升了起来。
王小毛本打算去看看李晖,可是这段时间传出消息,他将接替即将离任的书记的工作,很快上边就要派人来考察。
在这个节骨眼上,自然是马虎不得。
打点完方方面面的关系,现在只剩“老大”家里没去了。
下午正在开会时,王小毛收到大学时上铺的兄弟、现任“老大”秘书的方远的短信,说“老大”晚上在省城的家里秘密举行家宴为老母亲祝寿,这个机会岂能错过?方远还告诉王小毛,知道消息的只有几个人,其中就有王小毛的竞争对手张大兴。
其中的利害关系自是不必明说。
王小毛早早结束了下午的会,准备打算趁着夜色赶往省城。
楼下,司机已经发动车子,正在等他。
王小毛咬咬嘴唇,把那信函夹进书里,拿起包迅速下楼。
车子快速驶出政府大院,融入滚滚的车流之中。
拐过县医院门口的时候,王小毛看到那里围了一圈人,一个瘦弱的小男孩跪在地上,手里举着一块硬纸板做成的牌子,旁边的凉席上摊着一床破被子,一个男人正蜷缩在被子里。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细节描写(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细节描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2931f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6.png)
小说专题训练-----细节描写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呼兰河传(节选)萧红祖母死了,我就跟祖父学诗。
因为祖父的屋子空着,我就闹着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
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
念了一阵,念困了再睡去。
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祖父说:“少小离家老大回……”我也说:“少小离家老大回……”都是些什么字,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只觉得念起来那声音很好听。
所以很高兴地跟着喊。
我喊的声音,比祖父的声音更大。
我一念起诗来,我家的五间房都可以听见,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着我说:“房盖被你抬走了。
”听了这笑话,我略微笑了一会工夫,过不了多久,就又喊起来了。
夜里也是照样地喊,母亲吓唬我,说再喊她要打我。
祖父也说:“没有你这样念诗的,你这不叫念诗,你这叫乱叫。
”但我觉得这乱叫的习惯不能改,若不让我叫,我念它干什么。
每当祖父教我一个新诗,一开头我若听了不好听,我就说:“不学这个。
”祖父于是就换一个,换一个不好,我还是不要。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一首诗,我很喜欢,我一念到第二句,“处处闻啼鸟”那处处两字,我就高兴起来了。
觉得这首诗,实在是好,真好听。
还有一首我更喜欢的:“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为明月送将来。
”就这“几度呼童扫不开”,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
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
客人来了,祖父总是呼我念诗的,我就总喜念这一首。
那客人不知听懂了与否,只是点头说好。
就这样瞎念,到底不是久计。
念了几十首之后,祖父开讲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祖父说,“这是说小时候离开了家到外边去,老了回来了。
家乡的口音还没有改变,胡子可白了。
”我问祖父:“为什么小的时候离家?离家到哪里去?”祖父说:“好比爷爷像你那么大离家,现在老了回来了,谁还认识呢?小孩子见了就招呼着说:你这个白胡老头,是从哪里来的?”我一听觉得不大好,赶快就问祖父:“我也要离家的吗?等我胡子白了回来,爷爷你也不认识我了吗?”心里很恐惧。
专题16 细节描写(解析版)初中现代文阅读考点+答题技巧模板之记叙文
![专题16 细节描写(解析版)初中现代文阅读考点+答题技巧模板之记叙文](https://img.taocdn.com/s3/m/0dd5c4b20b1c59eef9c7b4cc.png)
专题16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小环节。
成功的细节描写会让读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传读性。
【范例1】2020年新疆中考题擦星星的人王伟锋①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晚自习放学后,我孤单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抬眼望去,窗外满天的星星都在冲着我眨眼睛。
②我好想出去看星星,只是潘老师交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动笔呢——写一份不少于500字的书面检查。
③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偏偏我感到最难学的便是教学应用题。
我越学越差,越差越怕,渐渐产生了庆学情绪。
我逃课跑去山上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
最后,他脸一沉,说:“检查写完送到我办公室!我一会儿通知你爸,晚上在我这里补课。
”可是检查怎么都凑不够字数,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
潘老师不在,我松了口气,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解那些可恨的应用题。
④一会儿,潘老师回来,看到我老老实实在解题目,就什么都没说,坐下来批改作业,批累了,他也会抬头凝神看一会窗外的星空。
⑤在等他忙定,我的作业也写完了,他看过后,脸上竟然难得地浮现出笑容,说:“做得不错嘛!很聪明的孩子,不过有一道题搞错了。
”然后,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底听懂为止,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小床,有时候批作业、备课晚了,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
或许是忘记了。
他竟没有再提要我交检查的事情。
⑥天色更暗了,潘老师泡了一碗方便面给我,说:“饿了吧,赶紧吃!”回想起来,那碗泡面味道实在不错。
那年头,泡面在乡下也不易得,我狼吞虎咽,还漫品出味道就见了底儿。
⑦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也不再逃课了。
潘老师总是在放学后给我补课,看我狼吞虎咽地吃泡面,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
渐渐地,我从那些应用题中体会到了乐趣,期末考试成绩也大有起色。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细节描写(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细节描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6c980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6.png)
诗歌专题训练----细节描写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冬夜即事曾巩印奁封罢阁铃闲,喜有秋毫免素餐。
市粟易求仓廪实,邑尨①无警里闾安。
香清一榻氍毹②暖,月淡千门霿凇寒③。
闻说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帘看。
[注]①尨(mánɡ):毛多色杂的狗。
②氍(qú)毹(shū),一种织有花纹图案的毛毯。
③谚曰:“霿凇重霿凇,穷汉置饭瓮。
”以为丰年之兆。
1、人物形象的塑造常常离不开细节描写,请结合诗歌的尾联对此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十四)陶渊明故人赏我趣,挈壶①相与至。
班荆②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③。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注】①挈壶:提壶,壶指酒壶。
②班荆:铺荆于地。
荆:落叶灌木。
这里指荆棘杂草。
③行次:指斟酒、饮酒的先后次序。
2、诗歌中的细节描写,往往含蓄隽永,意在言外,试找出本诗中的一例加以赏析。
三、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张少府(唐)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3、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节选)①岑参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拔,风头如刀面如割。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注】①唐将封常清出兵征讨播仙,时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的岑参写诗为他送行。
4、本诗善于捕捉细节表现人物,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劳歌张耒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①十石②弩。
半衲③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
三年级语文分级阅读06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重难精讲+实战演练(含答案)
![三年级语文分级阅读06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重难精讲+实战演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92520baf1ffc4fff47ac0e.png)
专项训练第六周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主要有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这几种,其目的在于准确地传情达意,使人物的形象更加具体生动。
具体作用如下:外貌描写:体现人物性格的特征,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口一般可以用“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的方式答题。
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一般可以用“运用……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的方式答题。
语言描写:通过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一般可以用'……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的方式答题。
心理描写: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一般可以用“……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的方式答题。
思维导图描写类型作用答题格式外貌描写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动作描写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运用……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体化了…有活力,栩栩如生语言描写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的语言,生动、传神地物内心世界展示了内心,表现了……心理描写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等词语写岀……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阅读训练训练二十一小街的故事清晨,小街上异常忙碌,人来车往,像畅流的小溪口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
他们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动缓慢了,渐渐停止了口“喂!快走啊!”,个小伙子猛按车铃,厉声高喊。
“急死人了!”,个姑娘急得濟晾潭冬,直跺红皮鞋。
“唉!小街太窄了!”-个中年人长叹-声。
有几个干脆掉转车头,绕道而走。
人越聚越多口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老大爷,头发(班斑)白,神情安详,嗓音(洪红)亮:一大清早就(吵抄)架,不怕一天不顺当?快走吧广他态度温和地劝开正要打架的两个小伙子,站在小街当中高声喊道:“东去的,右边走!前边的,别停住!快点走!”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加快,一会儿,小街又畅通无阻。
阅读理解中的细节描写
![阅读理解中的细节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a6181ff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6.png)
阅读理解中的细节描写身为教研员,日常听课、参加评课的机会比较多。
近半年来陆续听了九节关于细节描写的写作指导课,这些课有初中有高中,虽属不同学段、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有随堂课、市区公开课、省级示范观摩课、全国性教学大赛的参评课等),但教学的内容和流程却大同小异。
授课教师都是从“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导入,即所谓“认知”过程。
接着进入“理解”,结合细节描写的分类,举《背影》、《孔乙己》、《祝福》、《欧也妮·葛朗台》等初高中课本上学过的经典细节描写片段作示范性分析,品评其妙处。
以上环节一般都要花费20分钟左右的时间。
然后进入写作的实际操作阶段,或被称为“运用、提高”环节。
有的让学生口头描述班中某位学生的特征,有的让学生根据所设情境书面描述某一状态,更多的是出示一组抗震救灾等方面的图片,让学生去捕捉和描写其中的细节。
经过大约5到7分钟的实际写作,几位学生被点名起来读自己写的细节描写片段,教师大都作些肯定性的评价后下课。
写作训练课这样上一般不会有什么异议,可回想起来,这些细节描写训练课的一些“细节”被授课教师忽略了。
如果我们将这些“细节”像对待课本中经典的细节描写片段那样去处理,课的效果也许要好得多。
细节一,该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
进行细节描写的写作训练,训练前学生的知识储备如何,经过训练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从备课“吃透学生”的角度讲,教师肯定会仔细斟酌的。
但从这些课的安排上看却显得粗而不细:目标表述的线条粗,所设目标要达到的要求含糊,作为细节描写的写作训练课应主要做什么并不明晰。
授课者大多花半节课的时间从定义讲到好处,有关细节和细节描写的知识基本上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
事实上即使初一的学生,理解细节和细节描写的含义也大多不会感到困难——细节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描写是对事物具体状态的描绘摹写,细节描写就是对人或事物细节的描写——就是这样粗放的解释,它与各种版本的辞典注释差别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阅读理解
阅读知识点:
什么是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中的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
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它分
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虚写与实写、人
物描写、环境描写、物体描写、细节描写、渲染与烘托、欲扬先抑、联想和想
象等。
正面描写
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和行动。
(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动作)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心理、心情),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
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5)神态描写:是对人物面部表情的描写,可以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从而突出人物性格
各类描写答题技巧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
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XX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XX性格特征或XX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
发展。
3.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XX思想,揭示了人物的XX性格或者XX 品质。
课文梳理
1.《中彩那天》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记叙了父亲在中彩之后又主动放弃奖品的经过。
这一动人的故事反映了一
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它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
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的道理。
2.《万年牢》讲述了“我”的父亲尽管只是一个普通的做糖葫芦的手工艺者,
却能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感人故事,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
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赞扬了父亲(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
3.《尊严》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
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
故事以“尊严”为题,
含义深刻。
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要(自爱)、(自强)、(自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大叔(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4.《将心比心》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省的(人生哲理),宣扬了中华民族(“将心比心”)的传统美德。
课内阅读:
(一)《中彩那天》
母亲让我仔细(辨辩)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
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
母亲告诉我:“K字代表库伯,你父
亲的同事。
”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销)了一张,并作了记号。
过后,俩人都把这件事忘了。
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
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拔)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
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
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
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悔)有了深刻的体会。
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1.我会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
2.我会写近义词。
痕迹()激动()富有()教导()
3.为什么父亲用橡皮擦过k字?
4.扩写下面句子。
(最少扩两处地方)
(1)我听到脚步声。
(2)我看到k字。
(3)父亲讲了趣事。
5.这个道德难题指什么?(3分)
6.父亲为什么会特别高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父亲怎样解决这个道德难题?你认为父亲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8.我们全家会讲些什么?想象后写下来。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
美国的开国总统是乔治华盛顿。
华盛顿小时候非常顽皮。
有一天,爸爸外出没在家,华盛顿把爸爸使用惯了的一把小斧头,紧紧握
在手里,乱砍着玩。
他一会儿在这儿试试,一会儿又在那儿砍砍。
玩着玩着,
他快步跑到了花园。
他举起小斧头,嘟嘟嚷嚷地说:“来吧,我的朋友,我要在你身上试试斧头。
”说着一斧头砍了下去,只听“咔嚓”一声,那小树便成两截。
谁知,这一砍不要紧,可真闯了祸。
这株小樱桃树是爸爸花高价买来的优良品种,用它来搞试验的。
这当儿,爸爸迈着步子,由外面回来了,当他望见那心爱的小树已被砍倒,十分生气,几乎要大发雷霆!爸爸要弄清楚这是谁在搞破坏,生气地说:“要
是让我发现是谁砍的树,我要,嗯,我就要……”
爸爸说这话时,脸色铁青,嘴唇在哆嗦。
小华盛顿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后来,他终于恭恭敬敬地走到爸爸面前,一五一十地说明了事情的经过。
“爸爸,请您惩罚我吧,这错事时我亲手干的,主要是想试一试这把斧头
锋利不锋利,所以我就,就……”小华盛顿喉咙哽咽了,他惭愧地低下头。
爸爸见儿子在错误面前这样诚实,转怒为喜。
他一把搂住小华盛顿非常激
动地说:“乔治,我的好孩子,爸爸非常喜欢你的诚实。
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棵
可爱的樱桃树,也不愿意我的孩子说一句谎话。
”诚实的华盛顿长大后,终于
成为美国的第一位总统。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我会写出近义。
锋利()特别()激烈()惭愧
()
3.照样子,写词语。
美滋滋
恭恭敬敬
4.按要求改写句子。
华盛顿用斧子砍倒了小樱桃树。
(改成“被字句”)
5.根据文章内容,用直线把下面左右两边的词语准确地搭配起来。
优良的斧头
锋利的品种
可爱的脸色
铁青的樱桃树
惭愧地低下头
6.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爸爸“转怒为喜”的句子。
7.爸爸转怒为喜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