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张建林-中国建研院风洞试验室屋顶张弦梁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预应力技术五十年暨第九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2006年
中国建研院风洞试验室屋顶张弦梁设计张建林徐博宇赵磊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13)(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35)(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13)
提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风洞实验室屋顶采用张拉拱张弦梁结构。结构纵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横向为钢、混凝土排架结构。本文介绍了张弦梁设计分析过程以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若干要点,通过有限元程序计算并结合钢结构设计规范完成了张弦梁的设计。
关键词张弦梁,面外稳定,面内稳定,整体轴向刚度,有限元分析
1工程概况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风洞实验室为国家级的重要实验设施。预计建成后将成为亚洲第一大风洞实验室。实验室同样由一栋净高12米的大空间实验室及贴邻建造的2层(局部3层)附属设施构成。大空间实验室主要进行高层、大型建筑及居住小区等的风洞实验,风环境模拟等。
风洞试验室屋顶张弦梁标高处结构布置图如图1,结构剖面图如图2。结构平面尺寸108mX36m,屋顶距离地面高16.5m。纵向(东西方向)为钢筋混凝土梁柱框架结构,柱距9m,共12跨。横向(南北方向)为混凝土柱与屋顶张弦梁组成的排架,单跨跨距30m。由剖面图还可以看出张弦梁平面投影的北边还有四层裙房。裙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长90m,宽6m。屋顶采用轻型压型彩钢板屋面。
图1 屋顶张弦标高处结构平面图
张建林,男,1979.9出生,工学硕士
中国预应力技术五十年暨第九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2006年
图2结构剖面图
2 设计介绍
2.1结构方案
从结构整体概念定性分析可以得出,横向排架的一端具有很大的抗侧刚度,而另一端的抗侧刚度较小,需要由与两端相连的张弦梁来支撑,这就要求张弦梁除了能满足竖向荷载的设计要求外,还得具有很大的轴向刚度,同时还得考虑风荷载作用下图2 右侧柱传给张弦梁水平力后造成的张拉力损失。
就张弦梁本身来说,根据建筑的要求,采用了受力合理、外形美观、富于变化的张拉拱式张弦梁。上弦拱构件由于存在较大的压力,因此应充分波保证平面外的稳定性。本工程中采用两个措施来保证:一方面,在上弦布置水平支撑及刚性系杆;另一方面,上弦拱采用了矩形钢管截面,这种截面本身具有很好的面外稳定性。上弦杆的面内稳定可以通过撑杆支点保证。根据很多文献知识和工程实例,下弦索不会存在稳定问题。撑杆根据常规选用了钢管。
2.2张弦梁设计
2.2.1 设计参数
荷载标准值:
荷载恒荷载:(屋面板、檩条以及吊挂):0.7kN/m2
活荷载:0.5kN/m2
基本雪压:0.40kN/m2
基本风压:0.45 kN/m2
张弦梁上弦采用口220×260×12×12,材质为Q345B级,撑杆选用钢管ø114×6,材质为Q235B级,下弦索选用高强钢索5×55,标称破断力为1803kN。张弦梁跨度l=30m,上弦拱平面外支撑点之间距离为4.92m,中间撑杆均布,间距3m。
与张弦梁相连的混凝土柱混凝土材质为C40,截面为600mm×800mm。
中国预应力技术五十年暨第九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2006年
2.2.2 设计依据
张弦梁作为一种新兴的大跨空间结构,目前并没有专门的规范可依,但是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并参照国内外很多文献及工程实践的成果,张弦梁还是可以精确的分析设计的。本工程中张弦梁设计遵照以下原则:
一、张弦梁结构在竖向恒载、活载控制工况组合作用下保证结构整体稳定性及构件的
稳定性;
二、张弦梁在标准荷载组合下变形满足结构正常使用的要求,参照钢结构设计规范,
取跨度的1/300;
三、张弦梁结构中预应力的合理取值:一方面预应力能改善上弦构件的受力性能,减
小上弦构件的弯矩;另一方面在屋面风吸力或者混凝土柱受风作用发生侧向变形
传给张弦梁轴向力时,下弦索不会因受压而退出工作;再者,张弦梁结构中预应
力取值也不应该过高,过高的预应力会使得上弦构件的轴力增加,从而人为地加
大上弦构件的负担,造成不经济。
2.2.3 计算模型及荷载工况
张弦梁使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计算,上弦拱及撑杆选取梁单元,中间撑杆与上弦拱之间铰接处理,下弦索选用索单元。混凝土结构作简化处理,取一榀横向结构建模计算,计算模型如下图图3:
图3 张弦梁及整体横向排架计算模型图
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之下的标准组合工况:
(1) 1.0均布恒荷载+1.0均布活荷载
(2) 1.0均布恒荷载+1.0半跨均布活荷载
(3) 1.0均布恒荷载+1.0均布活荷载+1.0风荷载(左风)
(4) 1.0均布恒荷载+1.0半跨均布活荷载+1.0风荷载(左)结构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
(1) 1.2均布恒荷载+1.4均布活荷载
(2) 1.2均布恒荷载+1.4半跨均布活荷载
(3)0.9均布恒荷载+1.4风荷载+0.7×1.4均布活荷载
(4) 1.35均布恒荷载+0.98均布活荷载
(5) 1.35均布恒荷载+0.98半跨均布活荷载
2.2.4 计算结果
根据计算,得到计算结果见下表:
中国预应力技术五十年暨第九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2006年
表1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变形
由上表可以看出,张弦梁结构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
表2、3 、4 中将分别介绍上弦拱、中间撑杆、下弦索的控制内力,轴力正值表示拉力,负值表示压力。
表2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的上弦拱控制内力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风荷载控制工况下,拉索并未出现轴压力,所以施加的预应力值是合理的。
为直观表示,下图图4、图5分别为标准组合工况1、3下的变形图,图6、图7分别为基本组合1下的构件轴力图和基本组合3下的构件弯矩图。
图4 标准组合工况1变形图图5 标准组合工况3变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