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绩效审计含义和目标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对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主要发现和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研究方法方面,大部分文献使用实证研究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样本涵盖的行业多样性较大,包括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等,但研究样本的规模相对较小,一般不超过数百家企业。

内部审计质量的度量主要采用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评分、内控缺陷的数量等指标,企业绩效的度量一般包括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

研究发现方面,大部分文献认为,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绩效呈正向关系,即内部审计质量越高,企业绩效越好。

具体来说,一方面,高质量的内部审计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缺陷,降低企业风险,提高财务绩效。

高质量的内部审计能够提供有价值的管理建议,推动企业改进管理决策,提高非财务绩效。

也有一些文献对上述的结论提出了质疑。

一些研究发现,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即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效果存在阈值。

还有一些文献认为,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受到管理层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即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支持与参与程度会影响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当前的研究表明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对于内部审计质量的度量和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还存在一些争议和不足之处。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质量的度量方法,同时加强对企业绩效的多维度测量;研究可以将内部审计质量与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例如公司治理、管理层激励机制等;关注不同行业、不同国家和地区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差异,以提供更加准确的研究结论和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1. Buijs, A., & van Dijk, A. (2007). The impact of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quality on internal audit's contribution to value for the audit committe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ting, 11(1), 13-39.。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研究专业:会计学一、前言部分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的突出,而企业是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主体之一。

企业在组织经营活动时不能仅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还要兼顾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的一部分,环境绩效审计已越来越被企业管理者得到重视。

我国企业环境绩效审计也随着世界的发展趋势而不断地发展。

(一)写作目的企业绩效审计从二十世纪40年代中期在美国第一次提出之后,在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研究和深入实践。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的凸显,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企业是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主体之一,企业环境绩效审计也随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由于我国环境绩效审计起步较晚,对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譬如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企业内部环境专项审计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公众对于企业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缺乏认识,我们有必要阐述我国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必要性以此来唤起公众对环境绩效审计的重视。

本文拟针对我国目前企业环境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我国更好的建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使企业环境绩效审计在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有关概念环境审计,也称为环境、健康和安全审计,是审计学科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开拓的一个新审计领域,是国家环境管理系统(EMS)的组成部分。

绩效审计是指审计人员采用现代技术方法,客观、系统地对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项目、活动和功能就其实现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程度进行独立的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改善公共责任,为有关方面决策提供信息。

环境绩效审计是指审计机关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经济活动,依照一定的标准,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循环状况和发展潜力的合理性、有效性,并对其效率、效果表示意见的行为。

其内容包括:对政府监督环境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对政府环境项目的效益进行审计、对其他政府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审计、对环境管理系统的审计、对计划的环境政策和环境项目进行评估等。

绩效审计综述

绩效审计综述

标志着绩效审 计进入了全面 推进阶段
LOGO
绩效审计的进程研究:我国
绩效审计全面推进阶段
通过近两年的 实践和探索, 浙江省逐步统 一了对全部政 府性资金审计 必要性的认识 ,进一步树立 了以全部政府 性资金为主线 来深化审计的 全新审计理念 ,取得了明显 成果。
LOGO
绩效审计的进程研究:我国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美国政府审 计机关开展的绩效审计已经达到比较成熟 和完善的境地,表现在绩效审计的开展有 强有力的立法和预算支持、效益审计人才 队伍充实、审计范围极为广泛、被审计单 位对绩效审计非常配合甚至欢迎、绩效审 计技术方法比较完善等。与美国这种发展 比较成熟的绩效审计相比,我国的绩效审 计只处于初级阶段。
LOGO
绩效审计的进程研究:我国
绩效审计试点探索阶段
绩效审计试点探索阶段是以试点探 索为主要特征,该阶段的实践探索颇有 成效,主要体现在以深圳和青岛为试点 代表的绩效审计。
LOGO
绩效审计的进程研究:我国
绩效审计试点探索阶段— —深圳
LOGO
绩效审计的进程研究:我国
绩效审计试点探索阶段
LOGO
INTOSAI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upreme Audit Institutions
LOGO
绩效审计的定义:国外对绩效审计的定义
LOGO
绩效审计的定义:国外对绩效审计的定义
LOGO
绩效审计的定义:国外对绩效审计的定义
LOGO
绩效审计的定义:国外对绩效审计的定义
绩效审计的进程研究:我国
绩效审计试点探索阶段
这些探索一方面从实践上检验并丰富了思 想萌芽阶段形成的关于绩效审计的一系列理论 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为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全面 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绩效审计的试点探索 成效显著。

有关绩效审计的论文范文

有关绩效审计的论文范文

有关绩效审计的论文范文关于《有关绩效审计的论文范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与推进策略[摘要] 近来,审计理论界对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推进策略等理论问题存在诸多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绩效审计的定位和开展。

笔者将在分析绩效审计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理论探讨,希望提高大家对绩效审计基本理论研究的关注度,达到有助于促进绩效审计健康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绩效审计;含义;评价标准;推进策略一、世界绩效审计发展给我们的启示绩效审计源于20世纪40年代,最早由美国人阿瑟·肯特第一次提出。

自上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来,由于公共开支的日益增加和公营企业的大批涌现,引起了社会公众对公共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关注,要求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官员所负的公共责任进行审查,从而把国家审计领域从财务审计推进到绩效审计。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开展和绩效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绩效审计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在推进绩效审计的过程中,各国绩效审计因为侧重点不同,凸显各自特色。

美国和英国都强调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即“三E”)的审计;澳大利亚在“三E”上有自己的特点,其经济性和效率性审计除了针对机构还针对个人,效果性审计侧重更为有效的管理;德国绩效审计除强调效果性之外,还强调列入预算事项的事前经济分析;瑞典绩效审计侧重业务活动的效果效率和组织、管理制度的健全合理。

20世纪90年代,西方审计发达国家完成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为中心的转变,绩效审计取得显著成绩,产生了广泛影响。

丰富的审计经验和严谨的操作规范,推动了世界范围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以此为基础,审计模式逐步转化为现代审计。

从世界范围看,当前绩效审计的发展趋势日益强劲。

在绩效审计实践迅猛发展的同时,国际审计组织和许多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注意总结几十年绩效审计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可供操作的审计规范。

关于绩效审计含义和目标的文献综述

关于绩效审计含义和目标的文献综述

关于绩效审计含义和目标的文献综述【摘要】从世界审计历史看,绩效审计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90年代完成了传统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为中心的转变。

绩效审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均衡性。

总体来看,实施绩效审计较早的国家和地区,一般处于世界经济领先领域,比如北美的加拿大、美国,西欧的英国和北欧的瑞典等。

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绩效审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实践,还总结出一些相对成熟的绩效审计方法和规律。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审计制度建立后不久,我国审计理论界就开始探讨经济效益审计(或称绩效审计)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研究,80年代后期开始承包经营责任制审计研究。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后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换经营机制审计研究。

2000年加入WTO以后,审计界开始思考:中国如何开展绩效审计,如何与国际接轨,并如何付诸实践。

直到21世纪初的效益审计研究,也即开始了绩效审计研究。

我国的绩效审计因为包含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内容,与英美等国的那种纯粹独立类型的绩效审计存在一定一定区别,却接近于加拿大的综合型绩效审计。

我国专家学者们借鉴了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作了大量的探讨和分析,创新性地引导了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开展。

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认可的理论体系,也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实务操作指南,只是经验上总结和创新。

本文在两个方面对政府绩效审计进行了文献综述,对其含义和目标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绩效审计含义目标一、政府绩效审计含义(一)国外绩效审计含义“绩效审计”这一概念首见于1948年3月阿瑟•肯特在美国《内部审计师》杂志上发表的“经营审计”一文。

1953年公布的《英国国家审计法》对绩效审计的定义为:“检查某一组织为履行其职能而使用所掌握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情况”。

1986年第12届国际会议上,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发表的《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一文中,将绩效审计定义为:“除了合规性审计,还有另一类型的审计,它涉及对公营部门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这就是绩效审计”。

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的文献综述

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的文献综述

43
内 蒙古
科技与经济 2006 年第 23 期
KE JI YU JING JI
财 经 论 坛
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的文献综述
闵晓蕾
( 苏州大学 商学院 , 江 苏 苏州 215021) 摘 要 :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 , 由于政府公共支出的日益增加和公营企业的大量涌现, 人们对政府 部门支出的效益越来越关注 。同时, 随着社会民主意识的增强 , 人们开始不仅关心公共支出的合规性 , 而且更关心它的效益性 。政府绩效审计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和要求而出现的 。绩效审计的出 现使政府审计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了政府经济责任的内涵 。政府绩效审计在 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得到较快发展 , 到 20 世纪 90 年代 , 绝大多数欧美发达国家的政府审计已完成了 从以财务合规审计为中心向以绩效审计为中心的转变, 形成了以绩效审计为主, 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并 存的现代政府审计格局 。本文就试图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相关理论进行文献综述。 关键词: 绩效审计 ; 理论 ; 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 F239. 4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7 6921( 2006) 23 0042 02 1 政府绩效审计的涵义 R E 布朗 ( 1992 年 ) 认为 , 绩效审计就是对一 个工作项目的效益和效果进 行的分析。 1994 年美 国会计总署修订的 政府的机构、 计划项目、 活动和 职责的审计准则 认为, 绩效审计就是客观地、 系统 地检查证据, 以实现对政府组织、 项目、 活动和功能 进行独立地评价的目标, 以便为改善公共责任性, 为 采用纠正措施的有关各方进行决策以便实施监督提 供信息。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1986 年在悉尼会 议上对绩效审计提出的定义是 : 对公营部门管理的 经济性、 效率性和效果 性的评价。 英国 国家 审计 法 认为, 绩效审计是对政府部门或其他相关组织为 履行职责而使用所掌握资源的积极性、 效率性和效 果性进行检查。此外 , 德国联邦审计院、 荷兰审计院 等对绩效审计都有类似或近似的界定。因此, 国际 上对绩效审计主要采用 3E 定义, 即指对经济性、 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计。 我国学者除了基本赞同 3E 定义外 , 主要是对 经济效益审计加以界定。竹德操等 ( 1997 年 ) 认为 ,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 对 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 系统的 审查、 分析 , 对照一定的标准评定经济效益的现状和 潜力, 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 促进其改善管理、 提高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 。李凤鸣认为 , 它是 以 评价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度和途径为内容, 以促进经 济效益提高为目的所实施的审计 。尽管对于政府 绩效审计的各种解释 , 有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 , 即 : 政府绩效审计的组织实施者是各级政府审计机关 ; 政府绩效审计的审计对象是公共资金; 政府绩效审 计的手段是对被审单位使用公共资金的经济性、 效 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 2 政府绩效审计在西方国家的发展 绩效审计在西方国家产生较早 , 但真正兴起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0 世纪 40 年代以后, 随着 国家公共开支的大幅度增长 , 经济资源与需求矛盾 的日益尖锐, 人们对提高公营部门支出的效益和明 确支出经济责任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审计的范围 发生了很大变化, 政府审计开始进入以绩效审计为 中心、 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并存的现代审计发展阶 段。 70 年代以后, 政府绩效审计在美国、 英国、 加拿 大、 瑞典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同时纷纷 通过有关强制性立法将其纳入法定审计 , 并取得了 一定的成效。 2 1 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最早的国家。 1945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联邦公司控制法案 , 它要 求公营企业应将年度经营预算和工作计划经预算总 局提交总统和国会 , 由审计总署进行审计。审计总 署不仅应直接评价公营企业的合规性, 而且应对管 理效率和内控系统的效率加以评价, 并向国会报告。 在 60 年代美国审计总署率先把注意力转向经济性、 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 ( 也称 三 E 审计 ) 。例如, 曾 进行年支出达到 200 亿美元的联邦机构及其事务审 计和国防项目审计。 进入 70 年代 , 美国审计总署的 三 E 审计走向 准则化。 1972 年, 美国审计总署制定了 政府的机 构、 计划项目、 活动及职责的审计准则 , 提出了 绩 效型审计 的要求 , 这在国家审计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份被称 为 黄皮书 的审计标准 对绩效审计的内 容、 实施和报告作了具体规定。从此 三 E 审计走 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 并得以快速发展。在这一时期, 美国政府审计工作量的 86% 以上是 从事 三 E 审 计。

试述绩效审计的含义和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精选文档】

试述绩效审计的含义和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精选文档】

一、试述绩效审计的含义和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一)绩效审计的概念绩效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和使用资源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

(二)与财务报表审计相比,绩效审计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审计目标不同。

一般来说,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而绩效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资源管理和使用情况发表审计意见。

2、审计方向不同。

一般情况下,财务报表审计是对历史的财务信息进行的审查和评价,而绩效审计有可能是对未来情况进行的分析和预测,多数情况下,绩效审计要对未来提出改进建议。

3、所依据的评价标准不同。

财务报表审计所依据的评价标准基本上是相同的,即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及相关具体的会计制度,绩效审计由于每个项目的具体目标不同,所依据的评价标准也各不相同。

4、审计方法不同。

由于审计目标的相对固定,财务报表审计所运用的方法相对比较固化。

而绩效审计项目的目标是多样的,审计对象范围也十分广泛,审计项目中为实现审计目标所采用的方法也是无法固定的,几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在绩效审计中都有可能用到。

(三)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意义1、开展绩效审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2、开展绩效审计是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建设责任政府的客观需要。

3、开展绩效审计是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的必然要求。

4、开展绩效审计是审计机关全面履行审计职责的重大举措。

5、开展绩效审计顺应了世界审计发展的趋势。

二、试述专项审计调查的特点和搞好专项审计调查应注意的问题(一)专项审计调查的含义专项审计调查是审计机关采用审计方法和其他调查方法,就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对有关地方、部门、单位专门组织的调查活动。

(二)与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相比较,专项审计调查具有的特点:1、作用的建设性和宏观性。

专项审计调查出发点和着眼点是从政策、制度和管理等多方面,重点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完善宏观政策、健全法规制度、加强综合管理的建议,在宏观经济管理的高层次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分别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概述、相关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方法和技术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总结。

结论部分强调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文深入探讨了政庋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的各个方面,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研究文献、审计理论、实证研究、方法和技术、发展趋势、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已经成为政府管理领域的热点话题。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都在不断完善自身的绩效审计制度,加强对政府财务的监督和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所面临的挑战也愈发严峻。

对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相关理论和方法,挖掘其中的问题和瓶颈,对于推动政府财务管理的现代化,提升政府绩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的概念、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方法和技术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探讨,旨在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的深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一、提高政府财务管理水平。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能够帮助政府及时了解财务状况和绩效情况,有助于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提高财政运作效率和效益。

二、强化政府财务透明度。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可以促进政府财务信息公开和透明,提升社会对政府财务管理决策的信任度,增加监督力度,有利于减少腐败和浪费。

三、促进政府绩效管理。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实施绩效管理,通过审计结果指导政府制定目标和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四、促进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对于提升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提要在这个经济危机此起彼伏的关键时刻,如何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是摆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政府作为党的执行部门,在发展我国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义不容辞的义务,作为政府审计子系统的政府绩效审计有着维护国家秩序、保证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职责,在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关键词:绩效审计;政府审计绩效审计又称“三E”审计,即以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目标,通过对被审单位或项目进行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并最终促进其改善管理,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一、国外研究现状作为政府审计子系统的绩效审计在西方国家产生较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西方各个战后国家公共物资缺乏、经济处于暂停或者发展极其缓慢状态,各国为发展经济,公共开支大幅度增长,经济资源与需求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人们对提高公共部门支出的效益和明确支出经济责任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之,政府审计的范围由传统的单纯财务审计开始进入以绩效审计为中心、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并存的现代审计发展阶段。

作为西方国家的老大,1945年美国国会率先通过了《联邦公司控制法案》,它要求国有企业应将年度经营预算和工作计划经预算总局提交总统和国会,由审计总署进行审计。

这代表着政府审计被委以重任时代的开始。

在六十年代,美国审计总署又率先把注意力转向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也称“三E”审计)。

进入七十年代,美国审计总署的“三E”审计走向准则化。

1972年美国审计总署制定了《政府的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及职责的审计准则》,提出了“绩效型审计”的要求,这在国家审计史上还是第一次。

1981年2月英国公共决算委员会发表了三卷本的报告书,名为《主计审计长的作用》,该报告主张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款,对公营审计的总体结构进行规定。

1983年《国家审计法》颁布并于1984年1月1日起实施。

该法第二部分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检查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第六条规定:主计审计长可以检查任何部门、机构或其他团体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使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一、内部审计质量概述内部审计是指由内部专门人员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规章制度以及规范、利润、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检查和评价,并提供有关改进和建议的一种内部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重要的一环,目的是为了保障公司财务、风险和治理方面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保护企业利益,并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内部审计质量的概念是指内部审计部门运用适当的方法、技巧和标准,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风险等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评估,最终形成有价值的审计结论和建议,提高企业内控水平、风险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

内部审计质量具有独立性、客观性和全面性等特点。

1.促进企业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风险管理制度的评价和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问题,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苏书楠(2018年)对2011年至2016年沪深300指数内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内部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影响显著,有效提高了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从而降低了企业风险损失。

2.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内部审计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企业财务事项进行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财务问题,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杨鹏(2019年)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调研中发现,较高的内部审计质量能有效减少企业的财务舞弊行为,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3.提高企业治理效果内部审计对企业治理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企业治理透明度和规范性、增强了治理效果的可靠性和相关方信心等方面。

戴金峰(2020年)的研究表明,内部审计可以区分不同的无形资产评估公司的治理质量,并提高公司治理实践的透明度和质量。

4.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内部审计可以发现企业管理不当、制度不完备、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而提供有效的改进建议,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自我约束能力。

王贞(2019年)的研究发现,内部审计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水平的提高,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政府绩效审计文献研究综述与启示

政府绩效审计文献研究综述与启示

政府绩效审计文献研究综述与启示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需求与我国当下政府绩效审计现状,从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能、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政府绩效审计文献进行综述与总结。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综述;启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我国政府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一是如何保证政府工作部门工作的公平、公正、效率性,已到达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如何达到使人民群众认识到政府对国家资源以及资金进行的良好的运用;三是政府以何种指标对自己的工作成果的效率性进行评价。

相比于已经开展绩效审计的国家,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起步较晚,实践经验相对比较丰富,但是理论相对落后,因此需要更多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指导我们的实践。

本文将从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能、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与总结。

一、政府绩效审计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政府绩效审计的认识与早年也发生了变化,早期绩效审计被认为是审计的延伸,政府职能的转变,人们对政府绩效审计职能的认识也得到了拓展。

Edward M. Wheat (1991)提出了政府审计师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这一观点,提出并总结了绩效审计师的四个功能,绩效审计报告通常会围绕一个问题提出冲突的范围,并经常发现新的或潜在的问题;谢志华等人(2006)基于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国际组织绩效手册》中对绩效审计职能的界定,结合政府绩效审计实践对政府资金管理、政策制定和政府决策等的作用,提出把政府绩效审计划分为两个层面;张立民(2009)提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目前不成熟,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经验在机制建设上,推进公众参与;在制度建设上,确立政府审计机关的主体地位;张荣(2015)提出国家政府绩效审计不仅可以增加政府对公共财政资源使用的透明度,确保政府绩效的经济性,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监督和制约权力的运用,贯彻政府的惩治腐败政策,为国家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手段;郭露雪(2017)针对现阶段我国的坏境问题、公平问题、社会保障问题。

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

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

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制定目标、评估绩效、提供反馈和奖励等方式,促进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企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绩效管理的定义、目的、方法和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绩效管理的定义绩效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它通过制定目标、评估绩效、提供反馈和奖励等方式,促进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企业的发展。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二、绩效管理的目的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具体来说,绩效管理可以实现以下目的:1. 促进员工的工作表现:通过制定目标、评估绩效、提供反馈和奖励等方式,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 促进企业的发展:通过制定目标、评估绩效、提供反馈和奖励等方式,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 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通过制定目标、评估绩效、提供反馈和奖励等方式,帮助员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

三、绩效管理的方法绩效管理的方法包括制定目标、评估绩效、提供反馈和奖励等方式。

1. 制定目标: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让员工知道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标准。

2. 评估绩效:通过考核、评估等方式,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发现员工的优势和不足。

3. 提供反馈:及时向员工提供工作表现的反馈,让员工知道自己的工作表现如何,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4. 奖励:通过奖励的方式,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包括制定目标、评估绩效、提供反馈和奖励等步骤。

1. 制定目标: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让员工知道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标准。

2. 评估绩效:通过考核、评估等方式,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发现员工的优势和不足。

3. 提供反馈:及时向员工提供工作表现的反馈,让员工知道自己的工作表现如何,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文献综述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文献综述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文献综述作者:冯静来源:《商情》2016年第07期[摘要]:在中国,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绩效审计已成为中国政府审计的发展方向,积极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是中国审计融入世界审计主流的必然要求,也是审计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着手从目标、作用、理论动因、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对我国绩效审计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关键词]:绩效审计文献综述理论动因审计署出台《规划》,具体体现为必须加强效益审计、环境审计和公共责任审计。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加强绩效审计、环境审计和公共责任审计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整个审计工作的重要战略选择,同时也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

目前,绩效审计已经成为现代政府审计发展的一种主流趋势。

1目标我国《审计法》没有明确规定绩效审计的目标,仅规定“审计机关对前款所列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

余江涛认为,我国的绩效审计总体上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发现和揭露投资项目管理不善和损失浪费问题,促进提支的合法性、公允性做出结论并提出纠正意见。

贾云洁、王会金认为,以追求“3E”为中心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但是,新公共管理运动过于强调市场所引发的问题,其弊端也为各界所诟病,取而代之的是以治理理论为基础的新公共服务。

孙红梅、蒋娜认为我国绩效审计的审计目标包含下面五个方面的内容:经济或节约、效率、效果、适当或公平和环境。

罗键等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成员认为应将绩效审计目标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前者是指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后者包括真实性、合规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可持续性。

蔡春等认为拓展创新后的绩效审计目标应当包括:提高资金和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全面考察受托经管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责任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等。

总的说来,绩效审计目标会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公平性和环保性的提出,丰富和创新了其内涵,也是未来研究的热点。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文献综述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文献综述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文献综述作者:李源来源:《财讯》2019年第04期摘要:随着审计环境的迅速变化及绩效审计的不断发展,如何合理的设计审计部门绩效评价的内容、科学选择审计部门绩效的评价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参考,能够发现,经济增加值(EVA)、平衡计分卡(BSC)、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法等一般性评价方法都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对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之中,因此,本文对内部审计绩效评价问题进行研究,为深入开展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工作,完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绩效评价;内部审计;评价方法一、引言众所周知,内部审计作为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在产生的早期,更多地是发挥监督确认职能,审计范围主要是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事项,而内部审计发展至今,审计范围已经从财务报告相关事项扩大到组织管理的各个方面,其职能已不再局限于查错防弊,提供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的咨询服务也是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责。

所以,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衡量内部审计绩效是内部审计职业界和组织管理实务界面临的课题。

但是,我国对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工作的研究起步晚,理论和实践工作中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

因此,本文对内部审计绩效评价问题进行研究,为深入开展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工作,完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不同特点国外对内部审计的绩效评价研究大多是实务界人士基于实践角度出发的,通过对在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实务工作过程碰到的问题及存在的阻碍的研究与讨论,汲取经验教教训,再对实务界人士进行问卷调查以设计和改进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因此,对于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所以现在西方大部分发达国家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评价体系已经趋于成熟,其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各项指标也更加趋于多元化。

同时,为促进了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理论的纵向发展,不少国外研究者率先提出将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与战略管理内涵相贯通的观点。

基层政府绩效审计 文献综述

基层政府绩效审计  文献综述

二、文献综述(一)基层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和意义1、基层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基层政府绩效审计通过强化对政府效能建设和管理公共资源水平等监管方式, 从促进完善相关制度方面培植和提高这些竞争力,不断促进政府部门强化职责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减少损失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2、基层政府绩效审计的意义基层政府绩效审计可以促使地方政府构建科学、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引导公共和社会资源合理、优化配置,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二)基层政府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得已逐步健全和发展,公共财政框架也已逐步建立,人们对加强公共资金使用情况监督的要求增多,对提高资金、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对了解质询政府为什么花钱、怎样花钱、花钱的效率怎样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因此,开展绩效审计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开展绩效审计是建立高效廉洁政府的需要;二是开展绩效审计是有效利用有限资源的需要;三是开展绩效审计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

但在当前,开展绩效审计对基层审计机关而言,尚存诸多问题,必须面对来自内外多方面的挑战。

1、现行审计体制的挑战,我国现行的审计体制属于行政审计,对基层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即在地方行政长官与上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下开展工作。

该体制对基层审计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但在开展绩效审计方面已凸现其弊端。

绩效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要求更高,绩效审计的主要对象是各地方级政府及其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部门。

在现行的审计体制下,对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势必会产生严重挑战,能否客观公允地进行审计评价值得拷问。

2、现行审计法律体系的挑战,我国法律属于成文法范畴,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从现行的审计法律来看,其一对开展绩效审计法律没有明确授权,处于于法无据的状态;其二,法律赋予审计人员执法者的地位,对被审计单位,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承担极其严格的责任。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对其经营状况、内控制度以及运营风险进行监督和评估的一种机制。

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对企业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综述相关文献,从不同角度探讨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解释1. 以信息提供为核心的解释:内部审计提供了有关组织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信息,这些信息帮助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和改进管理。

高质量的内部审计能够提供准确、及时和全面的信息,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

2. 以监督作用为核心的解释: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的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和操作风险,避免经营活动出现失误和损失,提高企业绩效。

3. 以激励作用为核心的解释:内部审计对于员工提供了一个积极参与和改进的机制,通过评估员工的绩效,给予奖励和激励,从而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绩效。

1. 研究方法:大部分研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事件研究方法和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2. 研究发现: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对企业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研究的支持:(1)财务绩效: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内部审计对发现及时纠正财务研究造假行为,减少经济损失,提高财务绩效。

(2)经营绩效:内部审计能够提供有关业务流程的改进意见,帮助企业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从而提高经营绩效。

(3)股东价值: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有助于提高股东财富。

内部审计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披露,增加了股东对企业的信心和投资动力。

三、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1. 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对其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独立的内部审计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估和监督企业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提高质量。

2. 资源投入:合理的资源投入是保证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保障。

包括人员培训、技术工具和信息系统的支持等。

4. 绩效考核:内部审计绩效考核体系对其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
内部审计是指由内部审计部门或组织内部专业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运作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估的一种管理机制。

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运营效果,确保企业的风险控制有效和合规经营。

内部审计质量是指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评估指标。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好的内部审计质量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内部的问题,提高经营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增强企业的管理效果,提高企业的绩效。

笔者在以下文献综述中,将就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第一篇文献是王建中等人在2017年发表于《内部审计研究》杂志上的文章《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该文献通过实证分析了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财务绩效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即好的内部审计质量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

企业规模对内部审计质量和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即企业规模越大,内部审计质量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越显著。

第二篇文献是孙惠霞等人在2014年发表于《经济学季刊》上的文章《内部审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

该文献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好的内部审计质量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市场绩效。

具体而言,好的内部审计质量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资产负债率和股权集中度,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和税收开支,增加企业的市值和股东权益。

该文献还发现,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差异。

企业绩效评估的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评估的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评估的文献综述企业绩效评估是指通过对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取得的经济成果、管理效率和行为行动的评价与分析,为企业的发展和决策提供依据,进而帮助企业实现全面的提升和改进。

绩效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绩效评估的意义和目的、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绩效评估的方法和工具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企业绩效评估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绩效评估的意义和目的企业绩效评估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对企业的财务、员工、市场、品牌等多方面的绩效进行评估,可以发现企业的优势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绩效评估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在实现企业利益的也能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

绩效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通过对企业的各项绩效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挑战,为经营和决策提供依据,帮助企业避免风险,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绩效评估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企业的自我监管能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绩效评估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具,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经济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绩效评估可以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绩效评估可以通过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业绩指标等进行评估,发现管理上的问题和不足。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绩效评估可以通过对员工的工作动机、职业素质和工作表现等进行评估,发现员工的潜在能力和发展空间。

绩效评估的关键理论主要包括目标管理理论、绩效管理理论和激励理论等。

目标管理理论强调通过设立明确的绩效目标和标准,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绩效管理理论强调通过对业绩数据和绩效表现的评估,发现问题和潜力,为企业的决策和发展提供依据。

激励理论则强调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绩效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绩效审计含义和目标的文献综述
【摘要】从世界审计历史看,绩效审计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90年代完成了传统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为中心的转变。

绩效审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均衡性。

总体来看,实施绩效审计较早的国家和地区,一般处于世界经济领先领域,比如北美的加拿大、美国,西欧的英国和北欧的瑞典等。

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绩效审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实践,还总结出一些相对成熟的绩效审计方法和规律。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审计制度建立后不久,我国审计理论界就开始探讨经济效益审计(或称绩效审计)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研究,80年代后期开始承包经营责任制审计研究。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后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换经营机制审计研究。

2000年加入WTO以后,审计界开始思考:中国如何开展绩效审计,如何与国际接轨,并如何付诸实践。

直到21世纪初的效益审计研究,也即开始了绩效审计研究。

我国的绩效审计因为包含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内容,与英美等国的那种纯粹独立类型的绩效审计存在一定一定区别,却接近于加拿大的综合型绩效审计。

我国专家学者们借鉴了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作了大量的探讨和分析,创新性地引导了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开展。

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认可的理论体系,也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实务操作指南,只是经验上总结和创新。

本文在两个方面对政府绩效审计进行了文献综述,对其含义和目标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绩效审计含义目标
一、政府绩效审计含义
(一)国外绩效审计含义
“绩效审计”这一概念首见于1948年3月阿瑟?肯特在美国《内部审计师》杂志上发表的“经营审计”一文。

1953年公布的《英国国家审计法》对绩效审计的定义为:“检查某一组织为履行其职能而使用所掌握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情况”。

1986年第12届国际会议上,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发表的《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一文中,将绩效审计定义为:“除了合规性审计,还有另一类型的审计,它涉及对公营部门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这就是绩效审计”。

1994年,美国会计总署修订的《政府的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准则》认为:“绩效审计就是客观地、系统地检查证据,以实现对政府组织、项目、活动和功能进行独立地评价的目标,以便为改善公共责任性,为采用纠正措施的有关各方进行决策以便实施监督提供信息”。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认为,“绩效审计的目标是向用户提供独立的业绩信息和系统的认定保证”。

(二)我国绩效审计含义
我国学者大都将政府审计机关从事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非财务审计称为“绩效审计”,对企业进行的非财务审计称为“经济效益审计”或者“效益审计”,而民间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部门从事的非财务审计称为“经营审计”、“管理审计”或“经济效益审计”。

王光远在《管理审计理论》(1996)一书中指出:管理审计是评判受托人对受托管理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其目的在于建立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互
信,优化资源的利用。

朱德操1997年主编的《经济效益审计》中提到:经济效益审计是有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标准评定经济效益的现状和潜力,提出提供经济效益的建议,促进其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

王会金在《发展中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2004)中提出:政府绩效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人员对政府部门、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分析评价其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以及所取得的效果是否与预期目标相一致,以进一步改善经济管理工作,提高政府部门、单位或项目绩效的经济监督活动。

宋常(《审计学》,2011)认为: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审计机构或人员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和效益性所实施的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机关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应负的经济责任进行监督和评价。

陈朝晖在《浅谈西方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缺陷》一书中对比中西方的绩效审计后,认为定义存在着理论缺陷:绩效审计的定义中隐藏着太多的理想状态的假设。

绩效审计师迄今还没有一套公认的,可接受的管理标准可以利用,只是依靠原有的经验做出判断。

综合上述观点,我认为绩效审计是对被审单位进行经济性、效益性和效率性的评价和分析,使其做出最优策略,使经济活动发挥最大效用。

二、政府绩效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是审计活动的既定方向和审计工作要求达到的预定结果,也是审计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审计目标是审计与外部环境的纽带,他直接反映
社会环境的需求,影响和制约审计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而引起审计实践的变革。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其1986年发表的《总声明》1中界定的绩效审计的目标有以下四个:为公营部门改善一切资源管理奠定基础;力求决策者、立法者和公众所利用的供应部门管理成果的信息质量得到提高;促使公营部门管理人员采用一定程序对绩效审计提出报告;确定较为适当的经济责任。

目前得到世界各国认可的绩效审计目标大体有如下四个:为立法机构提供对被审计单位是否经济、高效或有效执行有关政策进行独立检查服务;确定并分析政府项目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帮助被审计单位或者政府部门整体改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对项目有意的、无意的、直接的、间接的影响进行报告,并对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没有实现的原因进行报告;绩效审计也为立法机构提供对行政部门所公布的业绩指数或自我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独立分析的服务。

吴泽民在《政府绩效审计目标论析》(2005)一书中提到:“按照不同的范围和层次,绩效审计目标可划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大类。

一般目标规定着审计的性质和方向,寓于具体目标之中;具体目标则表明审计的具体职责和任务,是审计目标的实际体现”。

董大胜2005年发表在《中国政府审计》中认为:“绩效审计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比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应该体现为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所以,现在有观点提出增加环境性和公平性,归于效果性范筹”。

1《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
吴国萍在《关于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思考》(2005)一书中认为,在许多国家,政府绩效审计的目的是评价并改善政府项目,中央政府和相关机构的运作。

在我国现阶段,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目的主要是对公共资源使用和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

蔡春、刘学华在《绩效审计论》(2006)一文中指出:通过审计,对被审计单位履行职责时财政资金使用所达到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程度(或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评估,确定其是否进行了有效管理(经营),资金是否使用得当,政府项目和政策是否达到了目标,满足了社会需求。

世界上许多国家把绩效审计的目标定位在(《绩效审计实务》,2009):评价并改善政府项目、中央政府和有关机构的运作,为政府和议会提供相关信息,包括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审计评价以及与被审单位及其管理和政策相关的审计建议等等。

《国外效益审计理论与实务》(2010)中,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关于绩效审计的目标定义为:“一是为公营部门改善一切资源管理奠定基础;二是力求决策者、立法者和公众所利用的公营部门管理成果的信息质量得到提高;三是促使公营部门管理人员采用一定程序对绩效审计提出报告;四是确定较为适当的经济责任”。

目前的财政财务审计模式强化了审计的执法地位,以查处被审计单位为主要目的。

这种审计不能发挥最大作用。

我认为,绩效审计应该以各类政府性资金为主要目标,审查分析政府性资金使用的效果、效率和效益性,审计成果面向使用者,围绕重点项目和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审计工作。

参考书目
[1]董大胜.中国政府审计[M].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李四能、叶晓钢.绩效审计实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3]课题组.《国外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4]最高审计机关第十二届国际会议,《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
[5] 王光远.管理审计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6] 朱德操.经济效益审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7.
[7] 宋常.审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 王会金.发展中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J].中州审计,2004(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