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绵阳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合集下载

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有没你家周边

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有没你家周边

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有没你家周边我们先来看看2020前的规划: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为适应绵阳市发展振兴的新要求,促进绵阳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1997年版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1、规划期限2010--2020年近期 2010--2015年远期 2016--2020年远景 2020年以后2、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分为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1.市域:绵阳市行政区范围,总面积20249平方公里,在该区域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规划区:包括涪城区全部和游仙区部分地区,总面积907平方公里,在该区域编制城乡统筹规划。

3.中心城区:包括成绵广高速公路、规划绵渝高速公路、南环高速连接线围合的区域以及农科区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总面积约488.7平方公里,在该区域编制中心城区规划。

3、本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包括涪城区全部,游仙区涪江街道办事处、富乐街道办事处、科学城松林街道办事处、科学城春雷街道办事处、科学城华丰街道办事处、游仙镇、石马镇、小枧沟镇、松垭镇、沉抗镇、新桥镇、东林乡、建华乡,总面积907平方公里。

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的规定,符合本规划要求。

总体规划范围(此图转自绵阳规划局网站)区域功能规划(此图转自绵阳规划局网站)用地规划(此图转自绵阳规划局网站)交通道路规划(此图转自绵阳规划局网站)近期一些规划内的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哟:首先我们来看看:绵阳市一环路北段东延线工程起点交叉口优化方案(已经在施工了,涪江二桥下面不是已经封路了么?)一环路延线延线的规划方案(此图转自绵阳规划局网站)绵阳市科创园区控规N(08,B)-a-01-04等地块规划调整[规划方案正在公示中]为完善片区公服配套,科创园区管委会申请将孵化大楼东侧地块由行政办公、文化设施用地调整为医院用地。

绵阳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优化综合交通网络布局

绵阳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优化综合交通网络布局

绵阳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优化综合交通网络布局按照“外部畅通、内部联通”要求,持续用力推进交通建设攻坚大会战,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发展战略,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构建外畅内联、功能完善、衔接顺畅、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市,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优化综合交通网络布局依托国家“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着力构筑以铁路、公路、航空等为主的“南北畅达、东西贯通”的“四向八射”综合立体运输大通道空间格局。

强化京昆通道运输能力,提升南北向开放水平,北向衔接京津冀、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南向衔接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东盟及南亚地区;拓展东西向通道运输能力,东向沟通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经济区,西向连接“一带一路”、中亚及西亚地区。

构建“一纵一横两联”铁路网。

建成成兰铁路绵阳段,规划建设绵遂内铁路,规划论证重庆至遂宁至绵阳高铁绵遂段,形成兰渝高铁新通道,构建“十”字型铁路主骨架。

配合国家规划研究西成客专新通道,畅通南北交通主轴线,巩固区域性铁路枢纽地位。

构建“一环九射六联”高速公路网。

建成九绵高速公路,形成西北出川新通道。

建成广平、中遂高速公路,推进三大、南盐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提升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水平。

建设成绵扩容、绵苍、绵广扩容等高速公路,强化南北向通道供给能力。

开展盐亭至茂县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规划研究绵遂高速扩容。

确保实现县县通高速,力争实现有条件的县通两条以上高速公路。

打造区域航空枢纽。

建成南郊机场T2航站楼,提升机场服务能力,力争引进基地航空公司,织密国内航线网络,提升航空客货运力,构建成渝地区航空副中心和航空旅游集散地。

开展绵阳机场迁建前期研究。

加强与成都、重庆国际枢纽机场协同发展,打造成渝地区千万级国际机场和航空次枢纽,巩固绵阳在双城经济圈内的航空“第三城”地位。

建成北川通用机场,规划建设三台、江油、平武、盐亭通用机场,逐步建成覆盖主要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等区域的临时起降点,形成“1+5+N”民用航空体系[30]。

绵阳市二环路四期规划方案调整公示

绵阳市二环路四期规划方案调整公示

绵阳市二环路四期规划方案调整公示
一、调整范围
本次规划调整范围位于绵阳市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绵安快速通道(裕都大道)以北,金家林东街以东,总面积约1.57平方公里(约2360亩)。

二、调整内容
01落实现状金西湖西路,周边用地相应微调。

02金西湖北路北部科研用地/其他商务设施用地、广场用地等调整为二类城镇住宅用地。

03扩建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菜市场叠建。

增配公共停车场、公共厕所等设施。

04依据现状优化金西湖水域、公园绿地及商业用地布局。

三、公告情况说明
(一)规划修改申请主体:中国(绵阳)科技城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管理委员会。

(二)依据城乡规划法及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要求对绵阳总部经济试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优化调整方案进行公告。

(三)本规划依据已批准的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相关专业专项规划及相关法规政策等制定,图中未注明的其他控制要求,按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及其他相关规定执行。

(四)本规划公告信息与现有国有土地使用证所规定的土地使用性质不一致时,本规划所示的土地用途应视为政府对该地区发展的
引导。

(五)本版公告的规划内容以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存档备查的相关控制性详细规划最新版本为准。

(六)根据国家有关保密规定,涉及保密内容不予公告。

(七)本规划最终解释权属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绵阳市制造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六大重点产业转型升级

绵阳市制造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六大重点产业转型升级

绵阳市制造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六大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六大重点产业和六大创新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巩固提升先进制造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塑造先进制造业发展新优势,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基本建成以创新为引领的西部先进制造强市。

健全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有效稳定供应链、优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完善延伸产业链供应链。

立足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科技领先优势,找准薄弱环节,通过精准招商、以企引企等方式,引进材料、元器件、终端设备等引领型、补链型、基地型重特大项目,带动一批企业落户绵阳,形成产业集群。

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水平。

实施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加大技改有效投入,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发展先进适用技术。

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加速推动先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实现科技创新应用与产业发展能级提升深度融合。

推动六大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六大重点产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力争六大重点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

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

坚持高端切入和协调推进相结合,突出发展电子信息、汽车产业,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四川第二大汽车产业基地。

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加强产品研发创新,提升中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支持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提升能级,做大规模,建设西部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基地、西部节能装备制造及循环经济发展基地、西部高端装备制造基础配套零部件制造基地。

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

加大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价值链,建设西部知名的食品精深加工基地。

支持发展天然气开发和综合利用。

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先进制造业六大重点产业加快提升六大创新产业发展能级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加快提升六大创新产业发展能级,提升创新产业的集中度和显示度。

关于绵阳市中心在哪里

关于绵阳市中心在哪里

2023年绵阳市中心在哪里绵阳市位于四川省的中部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作为四川省的重要城市之一,绵阳市中心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城市特色。

那么,2023年的绵阳市中心在哪里呢?本文将回答这个问题,并介绍绵阳市中心的发展想象。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绵阳市中心在2023年将会有所变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绵阳市的中心地带也将随之调整和改变。

目前,绵阳市中心位于绵阳市涪城区的中心地段,以人民广场为中心,周边是商业区、政府机关、文化娱乐场所等。

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绵阳市中心将向着更大规模、更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根据有关规划和发展战略,2023年的绵阳市中心将逐渐向东扩展。

这是因为东部地区具有更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可以为城市的增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同时,开发东部地区还可以分流绵阳市中心的压力,促进城市的整体平衡发展。

2023年的绵阳市中心将成为一个繁华的商贸中心。

在这里,商业活动将非常活跃,各种品牌的商场、购物中心、百货公司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购物者可以在这里找到各类商品,并享受高品质、便捷的购物体验。

同时,各类餐馆、咖啡厅、酒吧等也将纷纷入驻,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绵阳市中心将成为时尚和美食的天堂,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居民。

除了商业中心,2023年的绵阳市中心将成为一个文化艺术的聚集地。

各种文化机构和艺术场馆将纷纷涌现,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音乐会、话剧演出、艺术展览等将在这里定期举办,为市民打开了欣赏艺术的视野。

同时,绵阳市中心还将修建一些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等,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学习和娱乐场所。

此外,2023年的绵阳市中心还将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交通枢纽。

随着城市的发展,绵阳的交通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和扩展。

绵阳市中心将修建更多的地铁线路和公交站点,方便居民出行。

同时,绵阳市中心还将建设更多的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问题。

市民可以通过公共交通系统方便地到达绵阳市中心,享受购物、娱乐和文化活动带来的便利。

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绵阳市人民政府二O一二年九月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编制单位:绵阳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国土资源局技术编制单位:四川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规划编制日期:二O一二年九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2第一节规划目的 2第二节规划任务 2第三节规划范围 2第四节规划期限 3第五节编制依据 3第二章规划背景 6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 6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7第三节区位条件和战略地位分析8第四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10第五节土地利用的特点11第六节本轮规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2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及目标15第一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15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17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19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23第一节总体结构调整23第二节适度调整农用地结构23第三节优化建设用地结构25第四节适度调整其他土地结构28第五章土地利用布局优化29第一节土地利用布局总体原则29第二节优先安排基础性生态用地29第三节保持耕地与基本农田稳定31第四节优化安排城镇工矿用地32第五节协调安排基础设施用地34第六章土地利用区域调控39第一节基本农田集中区39第二节一般农业发展区40第三节林业用地区41第四节牧业用地区41第五节城镇发展区42第六节独立工矿区43第七节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43第八节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44第九节区县土地利用调控44第七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50第一节允许建设区50第二节有条件建设区51第三节限制建设区52第四节禁止建设区52第八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54第一节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54第二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的主要任务55 第三节中心城区发展方向及用地布局55第四节中心城区管制分区57第九章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安排60第一节加强农用地和基本农田保护60第二节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63第三节重点项目建设用地规模布局65第十章土地整治安排68第一节土地整治方案的原则68第二节土地综合整治潜力分析69第三节土地整治重点区域71第四节土地综合整治的途径72第五节土地综合整治的保障措施72第十一章近期规划安排77第一节近期规划原则77第二节近期土地利用目标77第三节近期主要重点项目用地情况78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79第一节健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行政管理措施79第二节加强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81第三节强化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83第四节完善规划实施的基础保障84第五节扩大规划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85第十三章附件86第一节附表1至表11 86附表1 绵阳市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87附表2 绵阳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88附表3 绵阳市各县(区)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表90 附表4 绵阳市各县(区)建设用地指标表91附表5 绵阳市各县(区)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及补充耕地表92附表6-1 绵阳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省级及以上)93附表6-2 绵阳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市级)101附表7 绵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表105附表8 绵阳市新增建设用地及补充耕地指标表106附表9 绵阳市各县(区)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107附表10 绵阳市各县(区)园地、林地及牧草地控制指标表108附表11 绵阳市各县(区)灾后重建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109附表12 绵阳市各县(区)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110第二节附图1至图8(图集) 111前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统筹安排各行、各业用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调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推进依法行政、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保障。

绵阳城市地名总体规划(2017—2020)(送审稿)

绵阳城市地名总体规划(2017—2020)(送审稿)

绵阳城市地名总体规划(2017—2020)(送审稿)绵阳市民政局西南科技大学二○一七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地名规划体系 (6)第三章城市地名命名规则指引 (10)第一节地名命名基本规定 (10)第二节自然地理实体命名指引 (12)第三节行政区划命名指引 (13)第四节市政交通设施命名指引 (13)第五节公共空间命名指引 (19)第六节建筑物命名指引 (20)第七节城市地名调整与优化 (23)第四章绵阳城市历史地名文化保护 (24)第五章绵阳城市地名区块命名指引 (27)第一节地名区块指引的作用、意义和区块划分 (27)第二节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地名规划指引 (28)第三节涪城区块命名指引 (34)第四节游仙区块命名指引 (36)第五节安州区块命名指引 (38)第六节高新区块命名指引 (39)第七节经开区块命名指引 (40)第八节仙海区块命名指引 (42)第九节科创园区块命名指引 (44)第六章市区桥梁命名指引 (46)第七章绵阳城市地名规划实施保障 (46)第八章附则 (48)附录一 (49)附录二 (50)附录三 (54)附表 (57)附表1:城区道路通名使用指引表 (57)附表2:城区道路专名采词指引表 (57)附表3:城区地名区块编码一览表 (58)附表4: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区块划分一览表 (5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背景1.城市发展的需要开展地名规划是为了适应城市迅速发展和服务社会的需要。

未来一段时间绵阳市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伴随着科技城集中发展区的开发,我市面临着城市空间扩展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重要课题,城市建成区将大面积增加,城市中新的居民区、街道、桥梁、公园、广场将不断涌现,大量新地名将不断产生,许多老地名会不断消失。

这些变化都对地名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

开展地名规划,可以提高地名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计划性,改先建设后命名的滞后状态为先命名后建设的超前状态,使地名命名或更名更规范、更合理、更有序,能做到与城市发展的高度一致性。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7•【字号】川府函〔2024〕56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川府函〔2024〕56号绵阳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厅:你们关于审批《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绵阳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坚持创新引领,聚焦建设成渝副中心,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国(绵阳)科技城、国家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绵阳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23.2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57.8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572.17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543.23平方千米以内。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以及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一核一圈、三区两屏”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加强集中连片优质耕地保护,依托西北部山区、中部盆地、东南部丘区,构筑差异化农业发展空间,筑牢涪江上游、岷山横断山脉生态屏障。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绵阳市安州区河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方案的批复-绵府批复〔2021〕256号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绵阳市安州区河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方案的批复-绵府批复〔2021〕256号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绵阳市安州区河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方案的批复正文:----------------------------------------------------------------------------------------------------------------------------------------------------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绵阳市安州区河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方案的批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你局《关于审批〈《绵阳市安州区河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方案〉的请示》(绵自然资规〔2021〕431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四川远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绵阳市安州区河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方案》。

二、此次规划调整涉及《绵阳市安州区河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W(09.B)—a、W(09.B)—b两个单元,调整后情况如下:(一)W(09.B)—a—02—02地块: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用地面积59332平方米,容积率≤1.8,建筑密度≤50%,绿地率≥10%,建筑高度≤36米,配建≥65平方米公厕。

(二)W(09.B)—a—05—02地块:用地性质为二类城镇住宅用地,用地面积78721平方米,容积率≤2.2,建筑密度≤24%,绿地率≥35%,建筑高度≤45米。

(三)W(09.B)—b—11—01地块:用地性质为公园绿地,用地面积12079平方米,配建≥65平方米公厕。

(四)W(09.B)—b—11—02地块:用地性质为中小学用地,用于建设完全小学,用地面积38671平方米,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办学规模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五)W(09.B)—b—11—03地块:用地性质为中小学用地,用于建设初级中学,用地面积52060平方米,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办学规模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中规院绵阳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中规院绵阳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中规院绵阳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1. 简介绵阳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规院被委托为绵阳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单位。

本文档旨在对绵阳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进行分析和解读。

2. 背景绵阳市是四川省北部的重要城市,面积为201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700万。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缘,与重庆、贵阳、成都等省会城市相邻。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推动内陆开放发展的战略,绵阳市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3. 目标中规院的绵阳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主要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绿色生态和智慧城市建设,优化城乡规划,促进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

4. 任务中规院的绵阳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主要任务如下: 1. 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竞争力 2. 优化交通运输体系,改善交通状况 3. 加强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城市绿色发展4.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5. 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爱护历史文化遗产5. 策略中规院的绵阳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主要实施策略如下: 1. 完善城市规划,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2. 优化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3. 推动土地整理和资源节约利用,改善土地利用状况 4. 加强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5.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 6. 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人民生活品质6.,中规院的绵阳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是一个全面考虑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

充分考虑了市场、政策及自身条件等因素,在借鉴其他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出适合绵阳市本地实际的发展策略和目标。

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最新版)

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最新版)

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确保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城区范围内的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活动。

城市规划管理区划分为:旧城区(含商业中心区、中央商务区)和新区。

(详附图:绵阳市城区分区及高度分区控制图)。

第三条城市规划管理应符合批准的详细规划。

尚未编制详细规划的区域,重大项目应经规委专家组咨询后报政府批准执行,一般项目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编制详细规划,规委专家组咨询重大项目时,本规定可作为参考条件。

第五条本规定未包括的内容,按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技术规范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第六条城市用地规划管理中,对用地性质的确定应依据已批准的详细规划。

未制定详细规划的,按已批准的上一级规划执行。

第七条建设用地的划分、使用可遵循土地兼容性原则,详细规划已明确兼容性内容的,按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未制定详细规划或详细规划未明确兼容性内容的,按本规定表2-1《城市建设用地兼容表》的规定执行。

城市建设用地兼容表表2-1序号兼容性质用地性质居住用地公建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其他交通设施用地绿地第一类第二、三类商贸办公教科文卫一类二、三类普通危险品R1R2、R3C1。

C2C3。

C4M1M2。

M3W1W2U G1 居住用地R √√△×××××√△√2 商业、金融业用地C2 ×√√△××√×√×√3 行政办公C1 ×√√△××××√×√4教科文卫用地C3 ××△√××××√×√5 工业用地M ××××√√√×√△√6 仓储用地W ××××√△√√√△√7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 ××××××××√×√注:√兼容、×不兼容、△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根据规划管理要求具体确定;绿地、广场可兼容少量的商业服务及配套设施;工业用地、科教文卫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仓储用地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适量农村居民点。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绵阳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3.19
•【字号】绵府发〔2021〕3号
•【施行日期】2021.03.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绵府发〔2021〕3号
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科学城办事处,市级各部门:
《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绵阳市人民政府
2021年3月19日。

绵阳城市规划

绵阳城市规划

绵阳城市规划绵阳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副省级城市,是四川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之一。

绵阳市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建设成为现代化、宜居的城市,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首先,绵阳市规划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在道路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绵阳市的道路网络,提升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要加大公共交通建设,完善公共交通路线,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在水利设施方面,要加强绵阳市的供水、排水系统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的用水和排水安全。

此外,还要加大电力供应能力建设,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次,绵阳市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绵阳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要利用好这些资源,保护好这些环境。

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对水、土、空气等环境的监测和治理,确保绵阳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共同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再次,绵阳市规划要注重城市功能的提升。

绵阳市要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必须要提升城市的功能。

要加大对商业、金融、科技、教育等产业的扶持力度,吸引优秀的企业和人才来绵阳市发展。

同时,要加强对文化、体育、娱乐等产业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

此外,还要加强对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最后,绵阳市规划要注重城市形象的塑造。

绵阳市要打造成为旅游、文化名城,要注重对市容市貌的改造和美化。

要加强对建筑物外观、街道景观的设计,提高城市的美观程度。

同时,要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通过这些努力,绵阳市将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自然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城市。

综上所述,绵阳市要加大城市规划力度,同时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功能提升和城市形象塑造。

通过这些努力,绵阳市将成为一个现代化、宜居的城市,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浅谈绵阳城市存在的问题及城市规划原理对其对策

浅谈绵阳城市存在的问题及城市规划原理对其对策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绵阳市实际制定适用于绵阳市行政区域内的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制定污水防治条例,旨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履行水污染防治职责。
2.2绵阳城市内外交通发展规划
(1)绵阳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绵阳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人口数量和重要经济目标持续增多,使得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病出现,城市空间发展与用地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在城市建设和旧城更新改造以及远景地铁线路的规划都要求考虑地下空间的合理预留。根据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均衡布局、规模适度;平战结合、平灾结合;分层开发、地上地下结合原则以及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引导绵阳市合理、有序地开发地下空间,节约建设成本,提高利用效益,促进城市的立体化发展。
(2)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构建多级公交走廊战略,打造主次兼顾、多种公交形式并存的多元公交;公交城乡一体化战略;公交智能、低碳战略;枢纽支撑战略,规划更多公交枢纽站点;公交线网规划战略,以骨架线、干线、支线和旅游公交线为线网层次。
(3)其他交通系统。绿道网系统,规划绿道共六条,总体格局可概括为:“一心、两轴、三脉”;停车系统,提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位规划指标。
污水工程规划。绵阳中心城区共规划布局7座污水处理厂。提高各个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
雨水及防洪排涝工程规划。采取雨污分流排水体制。规划新增19个雨水泵站,扩建5个现状雨水泵站,保留原有的1个雨水泵站。
(1)电力工程规划。规划1000千伏绵阳站,作为川西水电外送潮流枢纽站,避免大量外送潮流穿越川渝主网。结合电网系统建设优化现状高压线路布局,中心区组团线路及城市设计对景观有特殊要求的区域宜采用电缆敷设,其它区域采用架空线路架设。

绵阳最新规划:双中心12个组团,7条轨道交通,构建国家I型大城

绵阳最新规划:双中心12个组团,7条轨道交通,构建国家I型大城

绵阳最新规划:双中心12个组团,7条轨道交通,构建国家I型大城日前,绵阳市自规局就《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草案进行了公示。

这是继绵阳I型大城市用地获国家批复后,向全社会展示的未来13年绵阳市域发展的规划蓝图。

本号择其主城方面的规划亮点进行解读——这是绵阳的发展目标,一切规划都是围绕发展目标进行的。

2025年是近期目标,2035年是中期目标,2050年是远期目标。

预测2035年绵阳市域常住人口525万,实际服务人口630万,也就是说这630万人里面,有105万属于外来流动人口。

比如前来绵阳出差旅居的,观光旅游的,探亲访友的,外地家长来绵探望学生的,或者各种原因滞居绵阳的等等。

绵阳现有常住人口约488万,13年时间新增37万,平均每年新增约2.8万。

这个预测非常切合绵阳市情,没有丝毫的空口号。

因为绵阳不是省会城市,无法出个文件就可以虹吸很多人涌入,只有靠实打实地做大做强产业,搞好城乡统筹发展,让以前外出的绵阳人回流,和产业带动外地人涌入。

跟一核两翼三区协同的核心思想是一样的。

但“绵阳科技城都市区”这个概念正式提出,并锚定了绵阳城市的三个发展方向:绵江广城镇发展轴,绵遂渝城镇发展轴,绵德成城镇发展轴。

这三个发展轴,是否意味着绵江同城、绵三同城、绵阳与德阳同城化发展是一个大趋势?如果美梦成真,成都平原都市圈就有若第二个珠三角都市圈。

这里的亮点是什么?绵阳新机场的位置首次公开亮相!毗邻芦溪!芦溪!芦溪!这就不难看出,为什么高铁芦溪站一波三折?按说,芦溪离高铁南站那么近,没必要再建一个高铁站,但又由新机场的原因,又必须恢复起来。

因为新机场,三台还为此规划了20万人口的空港新城,融合对接绵阳城南新区。

围绕绵阳新机场,三台县以空港新城为核心10公里范围内强势布局百亿级规模基础产业、临空配套产业高端制造产业,包括模物流商贸,航空零部件制造,航空维修及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

有一定产业基础、城镇化规模和基础教育领先的芦溪,再加上高铁站优势,芦溪必然会由三台县域副中心升级为绵阳科技城都市区南部副中心。

对绵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初步思考

对绵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初步思考

对绵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初步思考摘要:本文从分析绵阳市城市发展当前所遇的实际问题出发,分别从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人防工程发展等方面阐述发展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对绵阳城市建设的意义。

并对绵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做出初步构想,指出需要结合现有城市规划分步实施,针对实际情况制定“近-中-远”三期发展对象和目标,以“四心、两轴、多点”的方式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布局。

关键词:绵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初步构想0引言二十一世纪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地挑战。

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致使我国大量城市表现出“城市综合症”,呈现出用地紧张、城市空间拥挤、基础设施滞后、交通堵塞、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问题。

为了寻求解决上述症结,只能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尽可能扩大城市空间容量,探索并开拓新的生存空间。

向高空要空间、向地下要空间,已成为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必要手段。

现今各个城市在建设中大量地建造高层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确实空前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城市发展压力,但带来了城市环境品质下降,开放空间越来越少。

因而,在城市规划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兼顾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正如鲁晓军所提出的,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应与地上空间利用强度呈正相关【1】。

1当前绵阳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绵阳市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也是四川省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常住人口在“十一五”期间已达100万,2009年人均GDP达到人民币16537元【2】,并获有全国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等殊荣。

作为区域经济枢纽,绵阳市委市政府在2009年提出把绵阳建设成为四川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成全川吸引投资的强磁场作为发展定位。

此外,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投资力度显著加大,绵阳城市实力也由此显著增强。

然而,在这个大发展期中,“城市综合症”的问题愈发严重,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城市更新和扩容的速度。

一方面,汽车较为普遍的进入城市家庭,平均车行道路面积每年以10%至15%的速度下跌,“车位少、停车难”成为绵阳基础设施滞后的一项主要表征。

【精品】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精品】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关键字】精品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一)城市规模:2010年88万人口,建成区8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2020年预计118万人口,建成区116平方公里;城市人均建设用地为98平方米。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包括:涪城区辖区城北办事处、工区办事处、朝阳办事处、城厢办事处、南山办事处、科创园办事处、高新办事处、经开区办事处、石塘镇、丰谷镇、关帝镇、塘汛镇、吴家镇、杨家镇、青义镇、龙门镇、河边镇、磨家镇、新皂镇、金峰镇、石洞镇、玉皇镇、城郊乡、永兴镇和游仙辖区的涪江办事处、富乐办事处、游仙镇、石马镇、小枧镇、松垭镇、沉抗镇、新桥镇、东林乡,总用地面积871平方公里。

(三)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天蓝,地绿,水情,人和1、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0:50:40,综合能耗降低30%以上。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降低地区生产总值的综合能耗,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55%和50%,综合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城市水平的现代化城市。

2、城市发展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工业为核心的中国科技城;以科研教育、商务商贸、旅游服务为支撑的四川省区域中心城市;集多元文化、山水景观、自然生态为一体的宜居城市。

(四)城市发展方向与布局要点:1、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向西部园艺及南部塘汛地区发展,西南部新皂地区作为高新区拓展区启动建设,为远景城市发展提供空间。

2、城市总体布局A.城镇空间结构形成“一主两副、两带一轴,三个圈层”的空间结构;以绵阳中心城区为主中心,江油城区和三台城区为副中心。

两带为绵江(绵阳-江油)城镇带和绵三(绵阳-三台)城镇带;一轴为沿山生态旅游城镇发展轴。

三个圈层为核心层、紧密层和辐射层。

核心层即“绵江安”城镇核心发展区,由绵阳中心城区、江油城区、花荄镇区及周边城镇组成。

绵阳2022拆迁规划方案 (2)

绵阳2022拆迁规划方案 (2)

绵阳2022拆迁规划方案前言绵阳市是四川省的一个中部城市,也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规划和发展方面,绵阳市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城市化进程中,拆迁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

为了保障城市发展,拆迁也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绵阳市2022年的拆迁规划方案。

需要拆除的区域绵阳市2022年的拆迁规划方案主要是为了加快城市改造步伐,打造一个更加现代化的城市,提高绵阳市的综合竞争力,减少人口密度过高、住房不足等问题。

需要拆除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绵阳市内的一些老旧工业区、城中村和一些老旧住宅区等。

具体拆除区域如下:1.集中连片的破败、老旧工业园区。

2.城中村。

这些城中村经过多年的拓展,已经成为大量居民的垃圾场和污染源。

拆除后,绵阳市将建设新的社区和住宅区。

3.一些老旧的住宅区。

这些住宅区已经存在多年,建筑年代较老,居住环境较差,需要更新换代,加强防火安全。

拆迁方案1.建立评估机制。

在拆迁前,绵阳市将会先建立一套评估机制,对待拆迁区域进行详细的评估,确定真正需要拆除的区域。

2.资金保障。

为了让受拆迁人员能够顺利安置,绵阳市将会提供一定的资金补贴和服务,让受拆迁人员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3.实行拆迁预征制度。

为避免出现未能协调到位的情况,绵阳市将会在拆迁前实行拆迁预征制度,明确拆迁规划并展开相关工作。

4.充分沟通。

在拆迁过程中,绵阳市将会充分和受拆迁人员进行沟通,在不损害受拆迁人员的基本权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受拆迁人员的不安情绪。

5.节约土地资源。

在拆迁后,绵阳市将会尽量节约土地资源,推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拆迁后规划1.社会公共事业配套。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居民的生活,绵阳市将会在拆迁后建设更多的社区设施,包括公园、图书馆、医院等,让居民能够更加便利地享受公共服务。

2.环境生态整治。

在拆迁过程中,绵阳市将会加强环境生态整治,保障环境质量,将城市打造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结论绵阳市的拆迁规划方案将会是一个好的开始,让绵阳市的城市化进程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978-2010年绵阳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1.3 特征三:工业城市
(2)工业一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增强,贡献率达到61.4%。在14.4% 的GDP增长中贡献了8.8个百分点。
表:绵阳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贡献率(%)
拉动(%)
一产 二产
三产
一产
成 都
遂 宁






1.2 特征二:区域中心城市
(2)第二梯队的领头羊
2010年GDP达到960亿元,稳居四川省第二位,离千亿元一步之遥
图:2010年四川省各城市GDP总量(亿元)
1.3 特征三:工业城市
(1)二产主导的产业结构
2007年之前绵阳市第二产业比重均低于45%,2007年的比重为44.6% 震后2010年绵阳市第二产业比重达到48.8%,达到历史高位
绵阳概况
绵阳: 中国唯一的科技城,成渝经济区西北部的中心城 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 2010年:总人口542万,地区生产总值960亿元 市区建成区面积10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06万
市辖: 2个区:涪城,游仙 1个县级市:江油 6个县:三台,安县,平武,北川,梓潼,盐亭
1 特征与优势 2 问题与挑战 3 目标与定位 4 空间发展战略 5 行动指引
巴蜀古郡
巴、蜀文化的交汇处
科技新都
强劲的科技实力,高素 质的科研人员,为绵阳 市今后吸引高端产业入 住,成为区域服务中心 奠定了良好基础
1.7 小结:科技实力逐渐增强,区域地位面临挑战
(1)科技实力逐渐增强
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三 网融合试点城市;全国“军转民科技兴市”、“技术创新”试点城市
(2)区域地位面临挑战
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在下降
图:1978-2010年绵阳市GDP、二产、三产占全省比重变化
2 问题与挑战
2.1 区域地位的分析 2.2 经济发展的解读 2.3 空间问题的研判 2.4 城乡发展的认识
(1)总量:总量增加,地位不变,比重下滑
2010年绵阳市GDP960亿元,远远低于成都5508亿元,位于全省第二 1993年之前,绵阳市GDP占全省的比重持续上升,1993年7.96%,在经历了 1993-1998年的轻微震荡后,1998年之后GDP占全省的比重持续走低
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生物景观;
以北川地震遗迹、李白故里为代表 的遗址遗迹资源;
以现代工业科技城和古代宗教寺庙、 名人故居为代表的建筑与设施资源;
以藏羌民俗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活动 资源
1.5 特征五:单中心城市
(1)滨江建城, 单核集聚
(2)沿水伸展, 轴向扩张
(3)台地拓展, 沿路集聚
1.6 特征六:文化名城
三线建设:内迁一批工业企业、科研 单位,一大批国防科研单位在绵阳布 点兴建
1958年 长虹建厂
1983年, 九十年代 1994年国
建设绵阳
的开发区 务院、中
“科学城”。 建设,绵 央军委批
1985年撤 阳国家高 准建设绵
销绵阳地区, 新技术产 阳南郊机
设立地级绵 业开发区、 场,2001
阳市,代管 永兴工业 年建成通
灾后重建
1.1 特征一:国家战略城市
(2)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的权重:
作为国家战略城市,需要处理好 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之间的关系, 寻找最佳结合点
国家利益:
国防军工机构云集,高端科研人 才荟萃
地方利益:
年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1%,技术 领先,但对地方经济带动较弱
图:绵阳市教育科研用地现状分布
1.2 特征二:区域中心城市
(2)增速:增速平稳,排名快速恢复
从2000年到2007年,绵阳全市 经济年均增长11.1个百分点
图:1990年—2010年绵阳全市经济增长情况
震后绵阳全市经济增速在省内的 排名迅速恢复,2010年为12位
图:2004年—2010年绵阳市经济增速情况
(3)动力:投资拉动明显,消费相对不足,出口贡献有限
(1)历史上的中心地位
地理上的区域中心 四川盆地西北部,连接陕、甘的区域性 中心城市
历史上的川西北第一重镇 成都平原的北部屏障和要冲,“蜀道咽 喉”、“剑门锁钥”、“川西北第一重 镇”
建国后的交通枢纽
清代绵阳辖区范围:绵阳处于川西 北中心,德阳下属于绵州府,经济 联系与绵阳更为紧密
广 元
绵 德阳 阳
龙门山区
川东丘陵
绵阳
龙 泉
成都平原 山
1.4 特征四:山水城市
(2)山水格局
四山环抱、三江汇流的自然山水格局
安昌河
芙蓉溪 涪江
老龙山
西山
富乐山(东山)
南山
三江汇流
(涪江、安昌河、芙蓉溪)
四山环抱
(西山、东山、南山、老龙山)
1.4 特征四:山水城市
(3)旅游资源丰富
以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地文景观;
以涪江为代表的水域风光;
1 特征与优势
1.1 特征一:国家战略城市 1.2 特征二:区域中心城市 1.3 特征三:工业城市 1.4 特征四:山水城市 1.5 特征五:单中心城市 1.6 特征六:文化名城 1.7 小结
1.1 特征一:国家战略城市
(1)国家政策驱动:国家战略布局对绵阳城市发展的影响深远
156项国 家重点建 设项目中 长虹与九 洲在绵阳 建厂
一市六县
开发区、 航
游仙经济
试验区
“十一五”
绵阳科技 城决策和 建设, 2001年起, 绵阳省级 经济技术 开发区、 科创园, 现代农业 科技示范 区相继成 立
2005年10 月,国务 院批复 《绵阳科 技城2005 -2010年 发展规划》
大规模灾 后重建
1983年科 学城建设
高新区
经开区 科创园
28.0
1.9
7.4 3.6
2006年 8.2
60.9
30.9
1.1
8.4 4.3
2007年 8.2
64.5
27.2
1.2
9.1 3.8
2008年 1.5
21.6
76.9
0.1
0.9 3.2
2009年 7.0
61.4
31.6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8.8 4.5
1.4 特征四:山水城市
(1)地理格局:三大板块
北山区、中平原、南丘陵 平原占18.6%、丘陵占20.4%、山地占61%
二产 三产
2000年 21.3 30.3
48.4
1.3
1.8 2.9
2001年 5.7
7.9
86.4
0.2
0.3 3.2
2002年 14.2 50.2
35.7
1.7
6.1 4.3
2003年 18.1 43.4
38.5
1.8
4.3 3.9
2004年 17.8 41.9
40.2
2.0
4.6 4.4
2005年 14.7 5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