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哥们”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安装及调整方法
自动调整臂工作原理
![自动调整臂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17c47aa26925c52cc5bfaa.png)
9.反向回转过超量间隙角B 调整臂继续反转动回到起始位置。 此时,齿条“19”已与固定的控制环 的槽口上端相接触,受其限制不能 继续向上移动。当调整臂反向回转 时,齿条驱动齿轮“6”转动,此 时单向离合器和锥齿离合器均处于 啮合状态,使得蜗杆“9”随齿轮 一起转动,蜗杆驱动蜗轮“21”,蜗 轮驱动凸轮轴,而凸轮轴的转动使 得超量间隙减小。
7.反向回转入间隙角A 随着作用于制动鼓上压力 的释放,作用于凸轮的力矩 消失,蜗轮“21”向右施加 给蜗杆“9” 力的消失,弹 簧“14”复原,推动蜗杆向 左移动,使得蜗杆与锥形离 合器“4”重新啮合。
8.反向回转过间隙角A 调整臂反向回转过角 “A”。齿条“19”向上运 动,与控制环“24”的槽口 的接触从下端变为上端。
自动调整臂工作原理
创造卓越的国际品牌
调整臂总成剖视图
产品爆炸图
结பைடு நூலகம்图
当制动器存在超量间隙“B” 制动时,调整臂的回转行程可划分 为三个部分:正常间隙角“A”、 超量间隙角“B”及弹性角 “C”。隆中自动调整臂能够自 动识别这三个过程,只对超量部 份间隙进行调整。
1.制动起始位置 当控制臂“25”被固定在安 装支架上时,齿条“19”与控 制环“24”的槽口上端相接触。 槽口的宽度决定了刹车片与制 动鼓之间的设定间隙。
5.转过弹性角“C” 调整臂继续转动时,齿条被控 制环限制仍然不能向下运动而驱 动齿轮转动。这时锥形离合器 “4”与蜗杆“9”处于分离状 态,整个单向离合器总成一起转 动(空转—未带动蜗杆)。
6.反向回转过弹性角C 制动开始释放时,调整臂反向 回转过角“C”。在回位弹簧 “17和18”的作用下,使得齿条 向下紧贴控制环的槽口下端。此 时,锥形离合器“4”与蜗杆 “9”仍处于分离状态,齿条可 以驱使单向离合器总成自由转动。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与维修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与维修](https://img.taocdn.com/s3/m/0ff541adfe4733687f21aac8.png)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与维修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可以简称为“自动调整臂”,通俗易懂的可以解释为,自动调整臂可以根据当时发生的情况,自动调整刹车间隙的功能,保证刹车间隙在一个安全的范围。
本文将通过它的特点、结构、工作原理,分析阐述一下它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发生故障时的维修。
标签:自动调整臂;使用;维修根据国家规定,车辆必须使用含有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功能的装置,随着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制动蹄片会产生摩擦,制动间隙也会越来越大,这样会导致延迟制动时间和制动的间距,造成刹车时间变长、刹车制动不及时,存在行车中的安全隐患。
1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特点(1)自动调整臂会根据车辆行驶时自动调整安全距离,可以减少人工手动的制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动调整臂,减少车辆维修,减少维修车辆的开支。
(2)在车辆行驶中,自动调整臂可以保持四个车轮的平衡感、稳定感,使间距保持一致,避免了人工调整时不统一而产生车身跑偏的情况。
(3)自动调整臂的使用减少了人工调节对压缩空气的损耗,也减少了自动调整臂的使用摩擦、检查,达到延缓配件使用寿命的作用。
2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自动调整臂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超间距的行驶做出调整,可以分为三个级别。
图1中位置A为正常的间隙值。
图1中的位置B为超过间隙安全。
图1中位置C为弹性角。
自动调整臂会根据车辆行驶途中自动识别制动处在哪个位置,对于超出安全的部分进行自我调整。
(1)当自动调整臂被固定在控制环与齿条上下槽口相连接,刹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由槽口的宽度决定。
当自动调整臂转向A的位置时,此时齿条向下活动,与控制环的槽口下端相接触,但此时的刹车片与制动鼓暂时未接触到。
自动调整臂继续向B的位置转动时,齿条与控制环的下端已接触到已无法向下活动,在控制环的反作用力下齿条驱动齿轮转向B角的的位置过量间隙时,此时刹车片与制动鼓就已接触上。
(2)当自动调整臂已超过B的位置后继续运转,调整臂壳体作用在凹轮轴和蜗轮上的两个反向力增大,使得蜗杆压缩推止弹簧移动,停止在C的位置导致蜗杆齿端与离合器的分离。
刹车调整臂工作原理
![刹车调整臂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a2e445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9.png)
刹车调整臂工作原理
刹车调整臂是一种用于调整刹车盘与刹车蹄片之间距离的机械装置,它通过调整刹车蹄片与刹车盘之间的间隙来确保刹车正常工作。
下面是刹车调整臂的工作原理:
1. 位置调整:刹车调整臂通常由一个或多个齿轮与齿条组成。
当驾驶员转动调整臂手柄时,齿轮和齿条会互相配合,使得刹车调整臂在刹车蹄片上下移动,从而调整刹车盘与刹车蹄片之间的距离。
2. 压力调整:刹车调整臂还可以通过调整刹车蹄片的位置来变化刹车的压力。
当刹车踏板被踩下时,刹车液压系统会产生向刹车蹄片施加压力的作用力。
通过调整臂的位置,可以改变蹄片与刹车盘接触面积的大小,从而调整刹车的压力大小。
3. 自动调整:一些刹车调整臂还具有自动调整功能。
当车辆行驶一段时间后,刹车蹄片与刹车盘之间的间隙可能会发生变化。
自动调整臂可以根据车辆的运行情况,自动调整刹车蹄片的位置,保持刹车性能的稳定。
总之,刹车调整臂通过调整刹车蹄片与刹车盘之间的间隙,以及改变踏板施加在刹车蹄片上的压力,来确保刹车系统的正常工作。
自动调整臂工作原理
![自动调整臂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a50dcba27284b73f3425044.png)
学习内容:1、 掌握汽车制动器自动调整臂装配图结构与零件装配关系2、 主要零件壳体结构与技术要求3、 结合所给参考资料写出所给汽车制动器自动调整臂工作原理与自 动调整的装配关系自动调整臂实际上就是一个开环的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2-2所示。
上下移动(在壳体的带动下),在制动开始时,齿条与开口的上端接触,在制动过 程中,齿条移到开口的下端。
超量间隙的调整是在制动回位的过程中完成的。
回 位时,壳体如①方向转动,壳体带动齿条移到开口的上端,如存在超量间隙△, 壳体继续回位,齿条已不能移动,齿条驱动调整器转动调整器带动蜗杆。
z 方向 转动驱动蜗轮转动一永久的角度(当然凸轮轴亦转过同样的角度厶)而达到消除 超量间隙△,调节制动间隙到标准值△ XQo其工作原理如下图齿条可在开口内2-2自动调整臂的工作原理 控制盘固定在车轴上作为定位元件,其上的开口对应于标准的制动间隙值,⑷(b) w(1)制动间隙处于设计理想状态时。
制动时,制动分泵连接叉推动主臂1逆时针旋转,大蜗杆7推动大蜗轮9,大蜗轮9通过内花键3带动凸轮轴转动实现制动。
在臂体1逆时针转动时,因控制臂5为固定的,与其固定连接的大齿轮4 不动,小齿轮6将沿大齿轮4的节圆滚动,即小齿轮6也逆时针转动;经内爪键17的传动,上端锯齿轮11相应逆时针转动。
当制动间隙在理想状态内时,在上端锯齿轮11逆时针转动过程中,它将压缩顶簧13顺着下端锯齿轮12的锯齿斜而轴向移动,但不会跳齿。
因小蜗杆右端为一单向超越离合器,下端锯齿轮12与小蜗杆不会转动。
解除制动时,制动分泵连接叉推动主臂1顺时针旋转,大蜗杆7推动大蜗轮9,大蜗轮9通过内花键3带动凸轮轴转动解除制动,在臂体1顺时针转动时,小齿轮6将沿大齿轮4的节圆滚动,即小齿轮6也顺时针转动;经内爪键7的传动,上端锯齿轮11相应顺时针转动,同时在顶簧 13作用,顺着下端锯齿轮12的锯齿斜而做反向的轴向移动,其运动的角度和位移均与制动时相同,因血不做间隙调整。
自动调整臂原理图及安装调整方法
![自动调整臂原理图及安装调整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8ad38f84868762caaed5fe.png)
零件清单:1.铆钉15 右端盖螺母2.左端盖螺母16 闷盖3.平面轴承17 回位弹簧(内)4.锥形离合器18 回位弹簧(外)5.扭转弹簧19 齿条6.齿轮20 O形圈7.钢碗21 蜗轮8.O形圈22 纸垫9.蜗杆23 盖板10.注油嘴24 控制环11.臂体25 连接板12.衬套26 连接板总成1.起始位置连接板25被固定在支架上,齿条19与控制环24的槽口上端相接触。
槽口的宽度决定了刹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设定间隙值。
2.转过间隙角调整臂转过角A。
此时,齿条19向下运动与控制环24的槽口下端接触,制动蹄张开。
当存在超量间隙时,刹车片与制动鼓尚末接触。
3.转过超量间隙角B调整臂继续转动。
此时,齿条19已和控制环24的槽口下端接触(控制环与固定的控制臂被铆为一体),不能继续向下运动。
齿条驱动齿轮6旋转,单向离合器在这个方面可以相对自由转动转过角B后,凸轮轴带动制动蹄进一步张开,致使刹车片与制动鼓相接触。
4.转入弹性角C当调整臂继续转动时,由于刹车片与制动鼓已经相接触,作用在凸轮轴和蜗轮上的力矩迅速增加,蜗轮21作用于蜗杆9上的力(向右)随之增大,使得蜗杆压缩弹簧14并向右移动,从而导致蜗杆9与锥形离合器4分离。
5.转弹性角C调整臂继续转动时,齿条被控制环限制仍然不能向下运动而驱动齿轮转动。
这时由于锥形离合器4与蜗杆9处于分离状态,整个单向离合器总成一起转动。
6.向回转过弹性角C制动开始释放,调整臂向回转过角C。
在回位弹簧17和18的作用下,使得齿条向下紧帖控制环24的槽口下端。
此时,锥形离合器4与蜗杆9仍处于分离状态,齿条可以驱使单向离合器总成自由转动。
7.向回转入间隙角A随着刹车片作用于制动鼓上压力的释放,作用于凸轮轴和蜗轮的力矩消失,蜗轮21向右施加给蜗杆9的力也消失,弹簧14复原,推动蜗杆向左移动,使得蜗杆与锥形离合器4从新啮合。
8.向回转过间隙角A调整臂向回转过A。
齿条19向上运动,与控制环24的槽口的接触从下端变为上端。
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
![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https://img.taocdn.com/s3/m/ea9e945348d7c1c709a1452a.png)
间隙自动调臂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基本优点(二):
(5)不再需要人工调节刹车调整臂, 减少了维修次数,使车辆保养的时间间隔 得以延长,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6)安装方便 (7)由于调整机构被封闭于壳体之内 而受到很好地保护,从而避免了受潮, 脏物及撞碰等。 (8)刹车间隙自动调整带来的刹车均 衡效果,随着车桥数增加而增加。
.
间隙自动调臂
间隙自动调整臂的工作工程
(三)、弹性角E之移动: 控制盘继续推动齿条向上,此时齿条转动整个单向
离合器,因为锥形离合器蜗杆和离合环以分离。 三、有超量间隙时之刹车释放时的工作工程: (一)弹性角E之移动
回位弹簧将齿条之齿端抵住控制盘之开口下缘;因 为锥形离合器和离合环分离,所以齿条仍可转动单向离 合器总成。
欢迎大家参加 培训我们共同 学习共同进步
间隙自动调臂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基本优点(一): (1)自动保持刹车片和制动鼓之间间
隙恒定,因而使刹车安全可靠。 (2)制动分泵推杆行程短,使制动迅
速可靠。 (3)减少压缩空气的损耗,延长了空
压机,制动分泵和压缩空气系统中其它 部件的寿命。使所有车轮的制动效果一 致、稳定。
.
HALDEX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 的维护
1.润滑 平常工作时定期(最大润滑的间隔不应超过
一万公里)用锂基润滑油润滑刹车间隙自动调整 臂(注入油嘴内)。 2.检查反向调整力矩
每20000公里检查一次反向调整矩,将力矩板 手卡在调整臂端部的六角螺母上。沿逆时针方向转 动扳手,检查是否只有在力矩大于18Nm(1.8kgfm )时才转动,重复试验三次,若力矩小于18Nm时六 角螺母转动,则必须更换调整臂。
.
HALDEX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 的维护
【免费下载】刹车自动调整臂
![【免费下载】刹车自动调整臂](https://img.taocdn.com/s3/m/359b65d50242a8956bece4e6.png)
刹车自动调整臂制动鼓与蹄自动调整臂及其失效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在国外是一个比较成熟的重型车制动配件,在欧美一些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早己将间隙自动调整臂作为一种标准件使用。
在国内,中型货车、挂车及重型车基本采用的是S型凸轮鼓式制动器,且基本采用手动间隙调整臂。
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公路状况的改善,汽车的载重量及车速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用户对汽车的制动性能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自动间隙调整臂正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
图1描述的是手动调整臂和自动调整臂的区别。
折线表示采用手动调整臂时刹车间隙的变化,该线向上倾斜段表示刹车间隙随着摩擦衬片磨损而不断增加直至该间隙达到需要手动调整时的危险间隙;垂线段表示刹车间隙经手动调整从危险间隙恢复到正常间隙;水平带表示采用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时,刹车间隙始终保证在正常的间隙范围内。
图1 手动调整臂和自动调整臂的区别1. 1 制动时调整臂的角行程制动时调整臂的角行程可划分为3部分(如图2所示) 。
①正常间隙角度(C)对应于设定的制动鼓和摩擦衬片间的正常间隙;②超量间隙角度(Ce)对应于因摩擦衬片磨损而增加的间隙;③弹性角度( E)对应于制动鼓、摩擦衬片以及传动元件弹性变形引起的角度变化。
1. 2 自动调整臂工作过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结构简图如图3所示。
安装时,将主臂孔连接到制动分泵连接叉,内花键与制动器凸轮轴外花键配合连接,控制臂固定在车桥的安装支架上。
其工作原理如下:①制动间隙处于设计理想状态时。
制动时,制动分泵连接叉推动主臂逆时针旋转,大弹簧承受制动力被压缩,蜗杆右端面7与壳体孔端面接触,蜗杆左端凸面斜齿和离合器内凹斜齿处于松动状态,此时蜗杆推动蜗轮,蜗轮通过内花键带动凸轮轴转动实现制动;若制动间隙处于理想状态,此时只有正常间隙(C) ,齿条右侧凸块将在控制臂组件下端缺口中运动,齿条与臂体无相对运动。
解除制动时,制动分泵连接叉推动主臂顺时针旋转,大弹簧被释放,蜗杆左端凸面斜齿和离合器内凹斜齿处于啮合状态,此时蜗杆推动蜗轮,蜗轮通过内花键带动凸轮轴转动解除制动,对制动间隙没有调整作用。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与维修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与维修](https://img.taocdn.com/s3/m/291c0ee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60.png)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与维修
魏晓燕
【期刊名称】《人民公交》
【年(卷),期】2015(0)3
【摘要】本文介绍一种用于S凸轮鼓式制动器的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通过对其性能特点、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的分析、阐述,提出了正确使用、维修的要点、注意事项,以及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总页数】3页(P55-57)
【作者】魏晓燕
【作者单位】无锡市公共交通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润滑脂的研制
2.商用车S-凸轮鼓式制动器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功能稳定性测试方法
3.浅析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在重型卡车上的应用
4.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有限元瞬态分析
5.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与维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动调整臂知识讲座
![自动调整臂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2019c571f46527d3240ce0ff.png)
东风车桥有限公司规划研发部产品研发中心
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知识讲座
二、自动调整臂的结构
我公司自开 发的自动调整 臂结构如右图 所示:
东风车桥有限公司规划研发部产品研发中心
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知识讲座
二、自动调整臂的结构
内 部 结 构 如 右 图 所 示
东风车桥有限公司规划研发部产品研发中心
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知识讲座
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知识讲座
三、自动调整臂的工作原理
自动调整臂的工作原理图
自动调整臂工作过程如图所 示: 开始刹车时,调整臂带动S凸 轮轴转过间隙角度(C)和超量 间隙角度(Ce),并精确记录产 生的磨损。此时S凸轮角行程处 于间隙区,间隙区的特点是制动 力矩变化不大。
东风车桥有限公司规划研发部产品研发中心
东风车桥有限公司规划研发部产品研发中心
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知识讲座
四、自动调整臂的装配过程及重点注意事项
自动调整臂总成的装配
将塞片压入壳体回位弹簧孔中。 用铆钉铆好前后螺塞。 在壳体上拧上润滑嘴并注入适量润滑脂。 将装配完成的自动调整臂做好合格标记。
东风车桥有限公司规划研发部产品研发中心
The end!
二、自动调整臂的结构
自动调整臂中重要零合件如下:
壳体 蜗轮、蜗杆 单向离合器总成(由齿轮、方钢弹簧 和内齿套组成) 齿条、控制环、螺旋压缩弹簧
东风车桥有限公司规划研发部产品研发中心
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知识讲座
三、自动调整臂的工作原理
自动调整臂的设计思想 自动调整臂的功能应该是精确记录由于 摩擦衬片磨损引起的间隙增加量,并且精 确地将刹车间隙调整至正常的工作范围。
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知识讲座
四、自动调整臂的装配过程及重点注意事项
自动调整臂工作原理
![自动调整臂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8a6a01f7ec4afe04a1df99.png)
学习内容:1、掌握汽车制动器自动调整臂装配图结构与零件装配关系2、主要零件壳体结构与技术要求3、结合所给参考资料写出所给汽车制动器自动调整臂工作原理与自动调整的装配关系自动调整臂实际上就是一个开环的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2-2所示。
控制盘固定在车轴上作为定位元件,其上的开口对应于标准的制动间隙值,齿条可在开口内上下移动(在壳体的带动下),在制动开始时,齿条与开口的上端接触,在制动过程中,齿条移到开口的下端。
超量间隙的调整是在制动回位的过程中完成的。
回位时,壳体如ω方向转动,壳体带动齿条移到开口的上端,如存在超量间隙△,壳体继续回位,齿条已不能移动,齿条驱动调整器转动调整器带动蜗杆。
z方向转动驱动蜗轮转动一永久的角度(当然凸轮轴亦转过同样的角度△)而达到消除超量间隙△,调节制动间隙到标准值△Xo。
其工作原理如下图。
(1)制动间隙处于设计理想状态时。
制动时,制动分泵连接叉推动主臂1逆时针旋转,大蜗杆7推动大蜗轮9,大蜗轮9通过内花键3带动凸轮轴转动实现制动。
在臂体1逆时针转动时,因控制臂5为固定的,与其固定连接的大齿轮4不动,小齿轮6将沿大齿轮4的节圆滚动,即小齿轮6也逆时针转动;经内爪键17的传动,上端锯齿轮11相应逆时针转动。
当制动间隙在理想状态内时,在上端锯齿轮11逆时针转动过程中,它将压缩顶簧13顺着下端锯齿轮12的锯齿斜而轴向移动,但不会跳齿。
因小蜗杆右端为一单向超越离合器,下端锯齿轮12与小蜗杆不会转动。
解除制动时,制动分泵连接叉推动主臂1顺时针旋转,大蜗杆7推动大蜗轮9,大蜗轮9通过内花键3带动凸轮轴转动解除制动,在臂体1顺时针转动时,小齿轮6将沿大齿轮4的节圆滚动,即小齿轮6也顺时针转动;经内爪键7的传动,上端锯齿轮11相应顺时针转动,同时在顶簧13作用,顺着下端锯齿轮12的锯齿斜而做反向的轴向移动,其运动的角度和位移均与制动时相同,因血不做间隙调整。
(2)当制动间隙超过设计值时。
自动调整臂结构原理
![自动调整臂结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b88a5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7.png)
• 7 施加若干次制动;刹车间隙将自动调整至正常 范围 调整功能可通过六角螺母在刹车即将结束 时顺时针方向的自动旋转观察到 至皮;安装过 程完毕
更换磨擦衬片
• 5 参照前后桥调整臂安装方法说明
HALDEX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的维护
• 润滑
• 平常工作时定期最大润滑的间隔不应超过一万 公里用锂基润滑油润滑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注 入油嘴内
• 检查反向调整力矩
• 每20000公里检查一次反向调整矩;将力矩扳手 卡在调整臂端部的六角螺母上 沿逆时针方向转 动扳手;检查是否只有在力矩大于18Nm1 8kgfm 时才转动;重复试验三次;若力矩小于18Nm时六 角螺母转动;则必须更换调整臂
自动调整臂的构造及原理
• 自动调整臂的工作原理
4 转入弹性角C
当调整臂继续转动时;由于刹 车片与制动鼓已经相接触;作用 在凸轮轴上的力矩迅速增加;蜗 轮21作用于蜗杆9上的力向右 随之增大;使得蜗杆压缩弹簧 14并向右移动;从而导致蜗杆9 与锥形离合器4分离
自动调整臂的构造及原理
• 自动调整臂的工作原理
6 施加若干次制动;刹车间隙将自动调整至正常范围 调整功能可通过 六角螺母在刹车即将结束时顺时针方向的自动旋转观察到 至此安 装过程完毕
三 后桥HALDEX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的拆卸
• 1 使后桥的弹簧制动分泵保持至少6bar的压力 移去制动分泵上连接叉的开口销 插销;使之与 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分离
• 2 拆去控制臂与定位支架板相连接的螺栓支柱 • 3 拆去凸轮轴上的卡簧和调整垫片 • 4 用SW12的扳手逆时针方向转动刹车间隙自
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使用维修说明书
![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使用维修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672a520af45b307e8719719.png)
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使用维修说明书欧曼营销公司服务管理部2008年3月目 录第一章 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安装步一 (1)第二章 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拆卸步骤 (4)第三章 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保养 (4)第四章 安装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过程的注意事项 (4)第五章 常见故障及处理指南 (5)第一章 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的安装1.安装前,确保制动分泵推杆处于初始位置。
备有弹簧制动分泵时,制动系统气压应保持在6b a r以上,以使分泵推杆处于初始位置(见图一)。
把调整臂安装在凸轮轴上。
注意壳体上的箭头方向应与制动方向一致,也就是制动分泵推杆向外推动调整臂方向(见图二)。
(图一) (图二)2.用S W l2扳手顺时针旋转调整臂端部的蜗杆六方头(注意:不能使用电动扳手,风动钻),使调整臂的孔与分泵推U形叉的定位孔自然正对,然后,将园柱销上轻松插入U形叉孔,锁上开口销(见图三)。
(图三)3用隔圈、螺栓或垫片、卡簧将调整臂固定在凸轮轴上,此时应确保调整臂轴向间隙A=0.50-2.00m m(见图四或图五),然后将控制臂向制动方向推动(图六)(控制臂上有箭头示意推动方向)直到推不动为止。
此时,控制臂上指针应指向开口或控制臂上的刻线与控制臂盖上的对齐(见图七或图八)。
其操作目的是保证摩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设定间隙。
(图四)(图五)(图六)(图七)(图八)4.安装调整臂支架,随后将控制臂紧固在定位支架上(见图九)。
(图九)5.用扳手顺时针转动调整臂蜗杆六角头直至摩擦片与制动鼓接触,然后再逆时针方向转动蜗杆六角头3/4圈(反向转动时会听到咔咔声)(见图十)。
注意:不能使用电动扳手、风动钻!(图十)6. 施加若干次(约5次)制动,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至正常范围,调整功能可通过蜗杆六角头在刹车即将结束时顺时针力向自动旋转观察到,至此安装过程结束。
(见图十一)(图十一)第二章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的拆卸1.拆下制动分泵上连接的开口销、圆柱插销,使制动分泵与调整臂分离。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https://img.taocdn.com/s3/m/513a6f4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1.png)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最早出现在我国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当时只有几个专利技术,尚不成熟,后来瀚德技术公开,国内有少数几个厂家研制,但应用效果均不理想,从此,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对自动调整臂的研究,直到近期已有几十项专利,研究人员也由过去的廖廖数人发展到几十人。
代表的臂型共有以下几种:(1)以瀚德一代为基础的瀚德臂型。
(2)以瀚德二代为基础的瀚德臂型。
(3)以美国臂型为基础的具有调整拐的臂型。
(4)以45°横齿轮传动为特点的臂型。
以上各种臂型的产品均已投放市场,但投放量远远低于主机厂需求,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技术尚不明朗,可靠性高故障率低;(2)结构复杂,使用者不易掌握,体积大,安装不便适应性差;(3)出厂成本高,引致售价低,无法普及。
由于以上原因阻碍了自动调整臂的普及推广,早在两年前,国家建设部就颁文要求强制采用自动调整臂,但由于存在上述原因未得实施,去年国家再次颁文强制执行,情况仍未好转。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作者及有关人等研发研制了外联传中型自动调整臂,本着结构直观体积小,使用方便保护太少;生产难耗资高,适应环境广为极易普及;高故障率,高可靠性的设计原则展开了方案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按国家建设部新颁布的标准进行实验室试验结果理想。
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1)调整负载为40nm 时,稳定运行达5000次以上。
(2)正常调整负载时有效运行10万次以上。
(3)粉尘试验,盐浴试验均顺利完成标准建议。
除此之外,一个普通加装工人,用一支螺丝刀,一把手锤,一把搬手,在两分钟内便可以顺利完成一只臂的加装,车辆每更改一次刹车衬片时,对调整臂展开一次拆装和备注润滑脂就是其保护的全部内容,与此前所有臂型较之,此调整臂的加装空间最轻,加装时最便利,没任何特殊要求。
现以图示为基准,表明各型调整臂结构特点,并搞对照。
1、瀚德一代臂型主要存有1大压簧、2中压簧、3外部连接件、4控制板、5连结套、6齿条、7盖板、8主动盘、9轴承套、10壳体、11前堵盖、12终了发推轴承、13从动套、14扭簧、15齿轮、16整体蜗杆、17蜗轮、18挡片、19小压簧、20后堵盖等件,共由二十个主要件形成。
自动间隙调节臂的安装与调整
![自动间隙调节臂的安装与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0cd188788e9951e79b8927b5.png)
自动间隙调节臂的安装与调整
1.使制动气室推杆处于初始位置,在凸轮轴花键端部涂
上黄油,然后将调整臂的定位支架通过螺栓装于凸轮
轴支架上,注意这时螺栓不要拧紧,使定位支架可以在凸轮轴支架凸台上自由转动。
2.把调整臂安装在凸轮轴上。
注意壳体上的箭头方向
应与制动方向一致,也就是制动气室椎杆向外推动
调整臂的方向。
3.用SW12扳手顺时针旋转调整臂端部的蜗杆六方头
(注意:不要用电动扳手和风动钻),使调整臂的
孔与气室推杆U形叉的圆柱销孔自然对正,然后将圆柱销插入U形叉孔,锁上开口销。
自动间隙调节臂的安装与调整
4. 用螺栓、垫片或挡圈将调整臂固定在凸轮轴上,此时
应确保调整臂有0.5~2mm的轴向间隙,然后将调整臂的控制臂向制动方向推动(控制臂上有箭头示意推
动方向),直到推不动为止,上述操作的目的是保
证摩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设定间隙。
随后固紧调整
臂的定位支架和控制臂。
5.调整制动间隙:用扳手顺时针转动调整臂蜗杆六方
头直至转不动(摩擦片与制动鼓接触)为止,然后
再逆时针转动蜗杆六方头3/4圈(反向转动时会听到
咔咔声)。
注意,不能用电动扳手和风动钻。
自动间隙调节臂的安装与调整
6. 加若干次制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至正常范围,调整功能
可通过蜗杆六方头在刹车即将结束时顺时针方向自动旋转观察到。
7. 检查制动间隙和气室推杆行程, 检查时需用最大气压操
纵制动气室,制动器正确调整后推杆的空行程不大于15mm。
载重汽车制动系统自动调整臂结构原理
![载重汽车制动系统自动调整臂结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e12da6ff705cc1754270956.png)
自动调整臂的构造及原理
• 自动调整臂的工作原理
9.向回转过超量间隙角B
调整臂继续转动回到起始位 置。此时,齿条19已与固定的 控制环24的槽口上端相接触, 受其限制不能继续向上移动。 当调整臂回转时,齿条驱动齿 轮6转动,这时单向离合器和 锥形均处于啮合状态,使得蜗 杆9随齿轮一起转动,蜗杆驱 动蜗轮21,蜗轮驱动凸轮轴, 而凸轮轴的转动使得超量间隙 减小。
自动调整臂的构造及原理
• 自动调整臂的工作原理
7.向回转入间隙角A
随着刹车片作用于制动鼓上 压力的释放,作用于凸轮轴和 蜗轮的力矩消失,蜗轮21向右 施加给蜗杆9的力也消失,弹 簧14复原,推动蜗杆与锥形离 合器4重新啮合。
自动调整臂的构造及原理
• 自动调整臂的工作原理
8.向回转过间隙角A
调整臂向回转过角A。齿条 19向上运动,与控制环24的槽 口的接触从下端变为上端。
自动调整臂的安装 一、前桥HALEDX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的拆卸
1、拆下制动分泵(又称制动气室)上连接叉的开口销、 圆柱插销,使分泵与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以下简称 “调整臂”)分离。
2、拆去控制臂与定位支架相连的支柱螺栓、螺母、垫片。
3、拆去凸轮轴上的轴向定位螺栓及大垫片。
2
4、用SW12的扳手逆时针方向转动
4.用两只螺栓、垫片将调整臂固定在S凸轮轴上。沿凸轮轴轴向检查 调整臂在凸轮轴上轴向是否存在一定间隙,要求间隙值为0.5mm~ 2.0mm之间,实际值如大于或小于上述间隙值范围,应立即将调整 臂拆下,调整凸轮轴轴向定位尺寸以便符合上述要求。
5.转过弹性角C
调整臂继续转动时,齿条被 控制环限制仍然不能向下运动 而驱动齿轮转动。这时由于锥 形离合器4与蜗杆9处于分离状 态,整个单向离合器总成一起 转动。
自动间隙调整臂的使用ppt课件
![自动间隙调整臂的使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810b3d19e8b8f67c1cb9db.png)
8
C、 用合适扳手顺时针方向转动(转动时可听见“哒哒” 声) 调整 臂的六角头直至摩擦衬片与制动鼓接触,然后再逆时 针方向转 动(转动时会听到“咔咔”声)六角头1圈(见图 5)。注意: 不能使用电动扳手。 图5
9
5、 施加若干次制动,制动(刹车)间 隙将自动调整至正常范围,调整 功能可通过六角头在制动即将结束 时顺时针方向的自动 旋转观察到。 至此安装过程结束。
7
安装步骤 A、 用合适的扳手顺时针旋转调整臂端
部六角头——此时可听见 “哒哒”声(注意:不能使用电动 扳手),使调整臂销孔与销 孔对正,然后 在圆柱销上涂上黄油,轻轻插入叉孔,锁 上开口销。(见图5) B、 用调整垫片和卡簧将调整臂固定在花键端, 检查调整臂回位是 否灵活,然后按控制臂 上的箭头方向推动控制臂直到推不动为止 (标记对齐),锁紧安装支架(见图5)。上 述操作目的是保证摩擦衬片与制动鼓间的设 定间隙。
5
2. 在凸轮轴花键端部涂上黄油,然后将调整臂 的定位支架用螺栓安装于汽车底盘上,注意 这时螺栓不拧紧,使定位支架可以在螺栓上。
(见下图)
6
3、 把调整臂套在花键端(花键端需要涂上黄油), 调整臂销孔与调整拨叉销孔有一段位移量;将控 制 臂安装在定位支架上,调整壳体上的箭头方向 应与制动方向一致,也就使制动分泵推杆向外推 动调整 臂的E为弹性变形区,Ce磨损区, C为正常间隙。间隙式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能精确记录由于摩擦衬片磨损及自身的弹性 变形量而引起的间隙增加量,并且精确地将 间隙调整至正常范围。 本
3
自动间隙调整臂有如下优点: 1.自动保持制动蹄片和制动鼓之间的间隙
恒定,因而使制动安全可靠。 2.制动分泵推杆行程短,使制动迅速可靠。 3.减少压缩空气的损耗,延长了空压机、
自动调整臂
![自动调整臂](https://img.taocdn.com/s3/m/11ef8dcc76a20029bd642d89.png)
四、 自动调整臂安装及注意事项
自动调整臂安装 3、将控制臂按制动时自调 臂转动方向转到极限位置后, 用螺栓将控制臂与连接板固定。
4、顺时针转动蜗杆六角头, 带制动凸轮轴转动,使制动蹄 与制动鼓接触,再回转(逆时 针)3/4圈。
四、 自动调整臂安装及注意事项
自动调整臂安装
四、 自动调整臂安装及注意事项
谢谢!
二、 自动调整臂的结构
在手动调整臂基础上,增加了离合齿轮、驱动齿轮、 齿条、单向离合器、控 制滑环等。
离合齿轮 齿条 控制臂 齿条
间隙
二、 自动调整臂的结构
控制臂
自调臂总成
二、 自动调整臂的结构
一代调整臂结构
9 蜗杆 10 油杯 11 壳体 1 铆钉 12 加强圈 2 螺盖 13 止推垫片 3 轴承 14 止推弹簧 4 锥形离合器 15 调整端螺盖 5 离合器弹簧 16 闷盖 6 齿轮 17 复位弹簧(内) 7 轴套 18 复位弹簧(外) 8 O型圈(Ⅰ) 19 齿条
气制动自动调整臂简介
2012年03月23日
一、 自动调整臂的优点
自动保持摩擦片和制动鼓之间间隙恒定,因而刹车安 全可靠。
压缩空气的损耗小,延长了空气压缩机、制动分泵和 压缩空气系统中其它部件的寿命。
制动迅速可靠,使所有车轮的制动效果一致、稳定。
安装方便。 安装过程结束,不再需要人工调节刹车调整臂,减少 了维修次数,保养车辆的时间间隔得以延长,从而提高 了经济效益。
调整臂向回转过角“A”,齿条“19” 向上运动,与控制环“24”的槽口的接 触从下端变为上端。
三、 自动调整臂的工作原理
9 向回转过超量间隙角“B” 调整臂继续转动回到起始位置。此时, 齿条“19”已与固定的控制环“24”的 槽口上端相接触,受其限制不能继 续向上移动。当调整臂回转时,齿 条驱动齿轮“6”转动,此时单向 离合器和锥齿离合器均处于啮合状 态,使得蜗杆“9”随齿轮一起转 动,蜗杆驱动蜗轮“21”,蜗轮驱动 凸轮轴,而凸轮轴的转动使得超量 间隙减小,自动调整臂工作结束。
“铁哥们”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安装及调整方法
![“铁哥们”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安装及调整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70f4da0551810a6f524864e.png)
“铁哥们”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安装及调整方法1.结构组成: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为阶跃式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该调整臂主要由壳体、蜗杆、蜗轮、棘轮、棘爪、压缩弹簧及与之相连的滑块、连杆等构件为调整补偿构件。
2.工作原理:2.1无需自动补偿时制动时,气室充气,气室推杆推动调整臂转动,并带动与调整臂中蜗轮相啮合的S-凸轮轴转动,从而打开制动蹄片压住制动鼓产生摩擦力矩,直至制动。
在这期间调整臂转动后消除了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的间隙以及制动蹄片、S-凸轮轴、制动鼓所引起的弹性变形,刹车中由于连接套与气室的推杆相连接从而随着调整臂的转动,使与连接套相连的连杆带动滑块向上窜动,其窜动量设定值等于正常制动时调整臂转动所引起的最大窜动值。
由于棘轮、棘爪的外表面带一定螺旋角的锯齿形斜齿,当棘轮向上运动时由于此时受力面为非工作面,棘爪在棘轮上滑动,当制动间隙没有超过设定值时棘轮上窜动的行程小于棘轮外表面相邻两齿的轴向齿距此时棘轮、棘爪不发生跳齿,制动器放松后,调整臂复位,棘轮和棘爪又返回原位,不进行间隙补偿。
2.2自动补偿时当制动间隙由于摩损而引起增大、增大量超过设定值后棘轮的行程大于相邻两齿的轴向齿距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棘爪跳过一齿重新啮合。
当制动器放松后调整臂复位时,棘轮返回。
此时棘轮、棘爪齿形工作面为直面,棘轮轴向返回,在棘爪的作用下棘轮会转动一定角度,棘轮和蜗杆是由花键相连接,因此棘轮会带动蜗杆旋转相同角度;蜗杆又带蜗轮转动,同样,蜗杆带动S-凸轮轴也转过同样的角度,既实现了间隙补偿。
3.产品特点:3.1该装置具有检测机构和调整补偿机构,结构紧凑、动作灵活、性能安全可靠,它的安装方法基本与手动调整臂一样,安装十分方便。
3.2由于调整结构被封闭于壳体之内而受到很好的保护,从而避免了受潮、脏物及磕碰等。
3.3不再需要人工调节制动间隙,使车辆制动鼓和蹄片之间的间隙始终保持在一个正常值范围内,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制动性能,减小了制动隐患,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也降低了维护成本。
制动蹄边间隙自动调节臂的结构与使用
![制动蹄边间隙自动调节臂的结构与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66178d5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0.png)
制动蹄边间隙自动调节臂的结构与使用
石伟光
【期刊名称】《汽车维修》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②推力减小时制动结束后,自动调节臂上推力逐渐消除,首先调节臂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消除弹性变形产生的转角“E”。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推力随弹性变形转角的消除而逐渐减小。
因此,蜗杆仍然压缩主弹簧,使蜗杆与离合环依然脱离,齿条仍然可脱离蜗杆转动齿轮和离合环,蜗杆、蜗轮的相对位置也仍然不变。
当气室推杆的推力完全消除,调节臂弹性转角的转动也结束,主弹簧将蜗杆顶到与分离环压紧的状态,随着调节臂向顺时针方向的回转,
【总页数】3页(P46-47,48)
【作者】石伟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制动间隙自动调节臂安装及使用
2.制动蹄边间隙自动调节臂的结构与使用
3.刹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二):两种不同类型的刹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4.制动间隙自动调节臂的调节过程分析
5.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与维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哥们”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安装及调整方法
1.结构组成: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为阶跃式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该调整臂主要由壳体、蜗杆、蜗轮、棘轮、棘爪、压缩弹簧及与之相连的滑块、连杆等构件为调整补偿构件。
2.工作原理:
2.1无需自动补偿时
制动时,气室充气,气室推杆推动调整臂转动,并带动与调整臂中蜗轮相啮合的S-凸轮轴转动,从而打开制动蹄片压住制动鼓产生摩擦力矩,直至制动。
在这期间调整臂转动后消除了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的间隙以及制动蹄片、S-凸轮轴、制动鼓所引起的弹性变形,刹车中由于连接套与气室的推杆相连接从而随着调整臂的转动,使与连接套相连的连杆带动滑块向上窜动,其窜动量设定值等于正常制动时调整臂转动所引起的最大窜动值。
由于棘轮、棘爪的外表面带一定螺旋角的锯齿形斜齿,当棘轮向上运动时由于此时受力面为非工作面,棘爪在棘轮上滑动,当制动间隙没有超过设定值时棘轮上窜动的行程小于棘轮外表面相邻两齿的轴向齿距此时棘轮、棘爪不发生跳齿,制动器放松后,调整臂复位,棘轮和棘爪又返回原位,不进行间隙补偿。
2.2自动补偿时
当制动间隙由于摩损而引起增大、增大量超过设定值后棘轮的行程大于相邻两齿的轴向齿距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棘爪跳过一齿重新啮合。
当制动器放松后调整臂复位时,棘轮返回。
此时棘轮、棘爪齿形工作面为直面,棘轮轴向返回,在棘爪的作用下棘轮会转动一定角度,棘轮和蜗杆是由花键相连接,因此棘轮会带动蜗杆旋转相同角度;蜗杆又带蜗轮转动,同样,蜗杆带动S-凸轮轴也转过同样的角度,既实现了间隙补偿。
3.产品特点:
3.1该装置具有检测机构和调整补偿机构,结构紧凑、动作灵活、性能安全可靠,它的安装方法基本与手动调整臂一样,安装十分方便。
3.2由于调整结构被封闭于壳体之内而受到很好的保护,从而避免了受潮、脏物及磕碰等。
3.3 不再需要人工调节制动间隙,使车辆制动鼓和蹄片之间的间隙始终保持在一个正常
值范围内,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制动性能,减小了制动隐患,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也降低了维护成本。
3.4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带来的均衡效果,随着车桥数的增加而增加。
4、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安装及调整方法:
4.1安装事项:
4.1.1拆下原手动式调整臂及定位挡圈,开口销等,并检查气室推杆、凸轮轴回位是否正常,有无发卡的现象。
4.1.2拆去原气室推杆的螺纹叉,将专用连接套(若原调整臂装有连接套,则将连接套拆下)装配在气室推杆的螺纹上,并保证推杆销的中心位置不变,锁紧备紧螺母。
4.1.3将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总成装于凸轮轴花键上(视具体情况在两边加装调整垫圈),然后用原车桥挡圈及开口销(或轴用卡簧或锁紧螺母)将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总成固定。
( 见附图一)
4.1.4用板手转动蜗杆端部方头部位,(此蜗杆只有一个方向能转动,如用专用板手将安全防护螺母抬起后,两个方向都能转动。
)使自动调整臂向连接叉(连接套)旋转靠近,连接叉(连接套)的大销孔与自动调整臂孔对齐时,将两销轴装入两销轴孔内。
( 见附图二)
4.1.6此时的制动间隙为较大状态,间隙调整可通过连续刹车自动调整。
4.2调整方法:
4.2.1因“铁哥们”牌自动调整臂独特优越性,在换装完自动调整臂后,可无需特殊调试;自动调整臂装好后,整车在上路前应在整车工作气压范围内踩刹车30次左右,以便自动地将制动间隙调整到设计值。
4.2.2 为了省时也可将调整臂初始调整间隙为1.5mm。
通过观察孔用塞尺测量制动鼓与制动蹄间的间隙;若1.5mm塞尺能插入,需逆时针转动蜗杆端部方头至不能转动为止,取出塞尺;若1.5mm塞尺不能插入,则需要专用扳手将安全防护螺母抬起,然后用扳手顺时针转动蜗杆端部方头部位,直至1.5mm塞尺能顺利插入为止,取出塞尺;然后可进行跑车路试,调整臂会自动将间隙调整到正常制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