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是以产品或服务输入输出物质和能量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1)
产品或服务
环境标志和声明生命周期清单分析通则
1.前言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是以产品或服务输入输出物质和能量的平衡原理为基础,对产品或服务在其整个生命周期阶段的人体健康影响,资源、能源消耗和向环境排放情况进行数据量化分析,从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等生命周期阶段以一定的方式(如检测等)获取相应的信息,建立生命周期信息清单。

本通则介绍了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方法,它的国际标准依据为ISO 14040+ISO 14041+ISO/FDIS 14043,同时借鉴国内外案例,提出了在进行清单分析时应考虑的主要环境指标。

通过对与这些环境指标相关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可获得产品或服务系统的环境表现基本情况,以进行有目的的改进。

本通则由中国商品学会环境标志产品发展部提出。

本通则由中国商品学会负责解释。

本通则起草单位:中国华兴集团生态工业研究院
绿兰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中环佳环境标志产品技术发展中心
目次
前言 (I)
1 目的 (1)
2 适用范围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1)
4.1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方法 (1)
4.1.1 绘制生命周期流程图 (2)
4.1.2 明确各阶段环境指标 (3)
4.1.3 收集、整理数据信息 (4)
4.1.3.1 环境指标确定 (4)
4.1.3.2 数据信息来源 (5)
4.1.3.3 数据信息收集 (6)
4.1.3.4 数据信息整理 (6)
4.1.3.5 数据信息确认 (6)
4.2 形成生命周期分析清单 (7)
附录A 产品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8)
附录B 环境影响类型及涉及到的环境指标信息 (9)
1 目的
为规范产品或服务环境标志和声明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的方法和程序,制定本通则;
2 适用范围
本通则适用于对任何产品或服务进行生命周期环境指标信息清单分析;
3 术语和定义
本通则使用ISO14020、ISO14040系列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
1)生命周期清单:是指对产品或服务、工艺或活动在其整个生命周期阶段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向环境排放(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及其它环境释放物)进行数据量化分析,其结果表现为以产品或服务功能单位表达的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清单。

2)环境指标,简单说,就是要把复杂的环境影响问题以数据信息的方式进行表述,以数据的大小表示环境影响,对于产品或服务环境标志和声明标准时,尤指标准中提及的控制项目。

4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4.1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方法
依据ISO14040的相关标准要求,环境标志和声明生命周期清单分析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绘制生命周期流程图;
2、明确各个阶段的环境指标;
3、收集、整理数据信息;
4、形成生命周期分析清单;
4.1.1绘制生命周期流程图
生命周期流程图是了解一个产品或服务实现过程输入输出的工具,通过绘制流程图可以更好的了解产品或服务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产生的环境影响;
绘制流程图应根据不同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应包含从能资源输入端开始到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到产品销售、使用、直至废弃阶段的整个过程;应将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按照产品工序或服务环节进行划分,最后得到比较系统完整的生命周期流程图;绘制生命周期流程图要遵循以下原则:4.1.1.1 生命周期流程图要能够清晰体现产品或服务各阶段的环境影响,划分出相对独立的单元过程,便于各阶段环境指标的界定;
4.1.1.2 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的过程要按照工序或服务环节来划分单元过程,便于查找环境影响问
题及环境指标;
4.1.1.3 要充分考虑各个单元过程的输入和输出,以尽多的收集环境指标数据信息;单元过程输入和输出的环境指标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原料物质的输入;
2)水消耗,能源消耗,燃料、电力和热力的生产和使用;
3)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4)过程废物和产品的处置;空气污染物排放,化学品排放,
5)用后产品的回收(包括再使用、再循环和能量回收);
6)辅助性材料的使用;辅助性作业的提供,如照明和供热;
7)其它与影响环境指标有关的考虑(如:生态系统影响);
8)对环境指标的收集和需要考虑的环境影响问题可以参照附录B的指导进行;
4.1.1.4生命周期流程图可包含的阶段有:设计/开发、能资源采购/使用、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包装、销售、使用、废弃等阶段,在具体环境指标确定过程中,某个生命周期阶段确实没有相应的环境指标信息,或者是由于技术或数据缺乏等原因无法公布相应的环境信息,也可以根据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情况,选择只声明其中几个阶段的环境信息;
4.1.2明确各阶段的环境指标;
4.1.2.1环境指标分类:
1)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指标:如:有毒有害气体产生,重金属的吸入等;
2)环境排放指标;如:废水排放、废气产生、有害废物、无害废物、噪声的产生等;
3)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指标:如,水、电、汽、煤等的消耗;
4)其他环境指标:如:人性化设计、产品专利证书、管理体系认证等管理表现指标;
4.1.2.2 绘制生命周期流程图后,应将相应的单元过程划分到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以便于汇总、分析各阶段的环境指标;
4.1.2.3应按照环境指标的分类和生命周期各阶段划分,编制生命周期清单数据收集工作表,将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所有环境指标进行汇总,以明确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的所有环境指标及数据来源;
4.1.2.4 通过生命周期清单数据收集工作表有助于数据收集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尤其是对于由多人参与的过程较复杂的产品或服务。

4.1.3收集、整理数据信息
环境指标确定后需要对环境指标进行分析、整理和针对环境指标收集数据;
4.1.3.1环境指标确定:应针对产品或服务实际情况对汇总的环境指标进行分析,以确定可以填入生命周期清单中的数据信息,确定的原则是:
a I型环境标志环境指标的确定:应主要针对配套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生命周期相应阶段相关的环境指标,配套技术标准中要求的环境指标必须收集,同时考虑相应的环境排放指标;
b II型环境标志环境指标的确定:应主要针对自我环境声明导则的要求,确定生命周期相应阶段与要求提供证明性材料有关的环境指标,同时考虑相应的环境排放指标;
c III型环境标志环境指标的确定应考虑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环境指标,依据相应的III型环境标志和声明的要求,确定强制性指标和选择性指标;并遵循以下原则:
1)强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指标(相关标准已明示的)是强制性的;
2)选择消费者、生产采购商关心的环境指标;
3)选择能展示产品或服务特点的指标;
4)选择体现产品性能的主要的质量指标及管理表现指标;
5)选择技术和实际控制可达的指标,剔除无法收集数据和不可再现的环境指标;
4.1.3.2数据信息来源:确定清单中的环境指标后,应开始收集相关的数据信息,一般将数据信息划分为定量数据信息和定性数据信息;
1)定量数据信息一般来源于:
•设备仪表的计量数据、设备的运行日志;
•产品检验报告和环境监测报告等数据
•行业报告数据、数据库及专家咨询数据
•数据库信息;
2)定性数据信息一般来源于:
•管理表现,如:管理认证,专利;
•人性化设计方案,配方改进,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等
•政府文件、报告;相关生命周期清单研究报告;
•商业协会、证明材料
•设备和加工过程说明
•优秀工程师的判断
4.1.3.3数据信息收集
1)数据信息的收集是一个证明性材料收集、调查、现场检查和向专家咨询相结合的一个过程,同时也会使用到一些数据库、文献等,有时还会用到一些计算软件。

2)本通则提供了一个环境指标的提示性附录,环境指标数据信息的收集可以参照“附录 B 环境影响类型及其涉及到的环境指标清单信息”进行分析环境指标、收集数据信息、选择适用的环境指标及数据信息,整理后填入“生命周期清单表”;
4.1.3.4数据信息整理:
A 对收集的数据信息应进行比较整理,比较的目的:
1)判断数据信息的符合性;
2)判断数据信息的先进性;
3)改进环境指标;
B 比较的方式方法有:
1)与国际上相关的标准进行比较;
2)与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比较;
3)与明示的企业标准进行比较;
4)与同类产品进行比较;
C 定量数据信息:应明确数据单位(如,mg/Kg);并明确获得数据时的条件;定量数据信息都应当建立在特定的实验空间、实验时间、测试方法条件下,否则这种数据信息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D 定性数据信息:应是可通过检测、观察、文件审核等验证方式得到证明的;
应将比较结果进行分析,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的列入生命周期清单中,不符合要求的则需要改进;
4.1.3.5数据信息确认:
清单分析人员应以适当的方式对环境指标信息进行确认,数据信息的确认方式可包括:
1)建立物质和能量平衡进行计算;
2)设计方案的比较;
3)和以往检测数据的比较;
4)专业工程师的判断等
在此过程中,如发现不合理的数据,就要予以剔除或重新收集整理;
4. 2 形成生命周期分析清单
清单分析的结果是形成一个产品或服务向环境排放、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对人体健康影响及其他环境指标的清单,这些信息可以按照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媒介(空气、水、土地)、具体加工过程或其他特征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文件。

附录A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清单
附录B 环境影响类型及涉及到的环境指标信息
1 生命周期各阶段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
(1) 生态系统影响: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例如濒危物种、湿地的消逝、脆弱生态系统和侵蚀等;
(2) 能源消耗: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使用和处置所需消耗的能源总量;不同的能量源与不同的环境影响相关;
(3) 水耗量:是指消费或使用的水资源总量,可作为水质影响、水生生态系统风险以及饮用水源退化等因素的指标;
(4) 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一旦被消耗掉,这些资源在200年内不可更新(例如化石燃料和矿物等)。

可作为酸雨、气候变化潜力、空气污染和相关的人体健康风险以及濒危物种和脆弱生态系统风险的指标;
(5) 可更新资源的消耗:是指在200年内可源源不断地加以利用的资源,例如木质产品,以及在不到2年内就可更新的资源,例如谷质饲料;可以作为生物多样性丧失和逐步侵蚀等现象的指标;
2 生命周期各阶段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应激源的考虑
下面列出一个生态影响矩阵考虑的方式,本矩阵提供一些实例来说明特定环境应激源和环境影响如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可逆性和地理范围,而非一切情况皆适用;
生态优先影响矩阵考虑
(1) 可生物富集的污染物:是指在环境中能够生物富集的化合物;
(2) 臭氧消耗物质:在同温层臭氧最终章程(58 FR 65018,1993年12月10日)中有所定义
(3) 导致全球变暖的气体:1992年气候变化公约,关于IPCC科学评价的科研报告中列出有关清单;
(4) 化学品排放:是指化学品在周边环境中的排放;
(5) 周边空气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有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原、颗粒物、一氧化碳和铅;
(6) 室内环境污染物排放:排放到室内环境中的潜在有害化学品;
(7) 传统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包括生化需氧量、总悬浮固体、大肠杆菌、pH值、油脂和废油等;
(8) 有害废物:相对于资源保护中有害固体废物;
(9) 无害废物:一般固体废物;包括市政固废、大体积废物(例如油气和矿物开采等)以及在地表蓄水中处理的固体;
(10) 其他应激源:其他任何与产品或服务有关的应激源
3 生命周期各阶段与化学物质有关的因素
4 人体健康危害
(1) 剧毒性:是指在短期接触化学物质以后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2) 致癌性:任何可能及能够导致癌变的物质;
(3) 发育/生殖系统毒素:生殖系统毒素是指任何对生殖器官的生殖能力造成的不利影响;
(4) 免疫毒素(抗毒素):任何因接触到化学物质而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
(5) 刺激性:根据职业安全与健康、危险传染病标准来定义
(6) 神经毒性:任何因接触到化学试剂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或末梢神经系统的发育、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的不良变异;
(7) 致敏性:对某种物质的免疫性皮肤反应;
(8) 其他慢性毒性:在距某化学物质存放点一定距离的地点因化学物质的传输和人体的吸附作用而导致对机体器官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
(9) 腐蚀性:皮肤腐蚀是一种因测试物质在皮肤上的涂抹而导致皮肤产生不可逆转的组织伤害从而造成的一种皮肤侵蚀现象。

(10) 易燃性:容易燃烧的特性,有时称可燃性;
(11) 反应性-化学性质活波,容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性质
5 生态危害
(1) 水体毒素:某种物质对水生物种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
(2) 鸟类毒素:某种物质对鸟类物种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
(3) 陆生物种毒素:某种物质对非人类的陆生物种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
6 具有积极意义的环境指标考虑
以下列出的环境指标被普遍视为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它们既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又可以避免废物的产生相关的环境影响。

如果仅有这些环境指标,那并非自然而然地意味着该产品或服务具有环境优选性。

在做出环境优选性考虑时,应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一系列与产品有关的环境影响。

(1) 再生成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费前)或消费者使用后(消费后)从固废流中回收得到的物质。

再生成分包括原本应焚化或填埋的重复使用的原材料以及重制或重配的组分。

对于只是部分由
再生材料制成的产品,应在再生成分声明中指明,按重量计再生成分在成品中所占的比例。

制造商在产品中加入的下脚料不算作再生成分。

(2) 可回收性:它是指通过业已建立的回收计划,从固废流中收集、分离或以其他方式回收以进行再利用的产品或材料,或者是从其他产品或包装的生产程序或装配线中回收再利用的产品或材料。

对于由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组分制成的产品,可回收声明应经过适当的资格鉴定,以避免对消费者在产品哪些组分具有可回收性这一问题上造成误导。

另外,除非产品回收收集计划对于作为产品出售对象的社区或消费者主体而言是开放的,否则有关产品可回收性的声明就需要进行资格鉴定,以表明回收收集点的可用性是有限的。

但是如果由可回收材料制成的产品按其形状、大小或其他一些特性而不被与此种材料相配套的回收计划接纳,那么该产品就不能作为可回收品而上市。

(3) 产品可拆解潜力:是指拆解产品进行维修、零件更换或回收的难易度。

(4) 耐用性:是指产品的预期使用寿命
(5) 再使用性:是指产品能被再使用的次数。

由于可再使用的产品普遍比一次性产品需要更多的预支成本,因此它们也就经常需要接受成本/收益分析,以确定其生命周期成本。

(6) 重新配制/重新制造:是指将废旧耐用品修复以满足产品原始性能标准的程序。

重新制造这一术语还有许多其他名称,包括:复原(汽车行业);胎面翻新(轮胎再造业);翻修;以及整修。

重新制造可以减少废物产生量以及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费量。

(7) 生物技术制品:是指利用纯生物制品、再生品、家用制品、农产品(植物、动物和水产品)或森林地原料制成的商业或工业产品(食品和饲料除外)。

(8) 能效:是指任何满足或优于产品能效推荐标准的产品;
(9)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任何满足或优于有关水流速的推荐性产品性能标准的水管装置。

(10) 其他环境指标:是指其他任何与产品相关但未列于此处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环境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