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射洪县污水处理厂可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遂宁市射洪县污水处理厂
可行性研究报告
概要
工程名称:遂宁市射洪县城市污水处理工程
工程规模:6×104m3/d
一期规模:3×104m3/d
业主单位:遂宁市射洪县城环保实业公司
编制单位:四川中科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院
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
遂宁市射洪县城污水处理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污水处理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
1 日处理污水量m360000
2 厂区占地面积m234000 51亩
3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m218590
4 堆场及室外操作场地面积m2400
5 建筑系数% 54.7
6 道路及广场占地面积m23850
7 利用系数% 10.5
8 绿化占地面积m211950 18亩
9 绿化系数% 34.8
10 全厂总定员人36
其中:管理人员人 5
生产人员人26
其它人员人 5
1
11 用电设备总安装容量kw 1097
12 处理单方水耗电量kwh/m30.247
13 工程总投资万元
5393.10 厂内:4689.88
厂外管网:703.22
14 单方污水投资元/m3654.15
15 单位运行成本元/m30.215
16 单位处理成本元/m30.346
污水处理一期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
1 日处理污水量m330000
2 厂区占地面积m224000 36亩
3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m213080
4 堆场及室外操作场地面积m2400
5 建筑系数% 54.5
6 道路及广场占地面积m23580
7 利用系数% 10.5
8 绿化占地面积m211950 18亩
9 绿化系数% 50
10 全厂总定员人30
其中:管理人员 5
生产人员20
其它人员 5
11 用电设备总安装容量kw 630
12 处理单方水耗电量kwh/m30.256
13 工程总投资万元
3806 厂内:3102.78
厂外管网:703.22
14 单方污水投资元/m3814.61
15 单位运行成本元/m30.215
16 单位处理成本元/m30.346
2
第一章概述
1.1工程名称及业主单位
工程名称:遂宁市射洪县城市污水处理工程
业主单位:遂宁市射洪县洪城环保实业公司
业主简介:
射洪县洪城环保实业公司,自1993年组建以来,承担了多项环保污染治理工程,主要从事污水、废渣、废气、噪声及烟尘等治理工程的咨询、设计,并参与施工建设。

公司先后完成的有:沱牌公司的废水和烟尘治理、银华公司的粉尘治理、美丰的废水治理、富士电机公司的噪声治理、县人民医院的病毒废水治理等工程。

通过这些工程的建设,公司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和工程技术人员,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10人,助理工程师及技术人员21人。

公司拥有设计室一个、咨询部一个、制造室一个、施工队三个、营业房面积36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近800万元,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去年利税近300万元,公司正以强劲的势头向前发展。

为了迎接西部大开发,与全国同步,与世界接轨,我公司高层决定,进一步拓展生存空间,多元化发展,向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工程进军,形成环保产业的一条龙,为打造环保航母奠基。

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支强大的,生机勃勃的环保产业队伍簇立在中国——西部——射洪。

1.2编制依据
3
(1)、《射洪县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
(2)、《射洪县城市排水工程规划》(1998)
(3)、遂宁市洪城环保实业公司关于《编制遂宁市射洪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函;(2002.07)
(4)、国家相关的设计规范、标准。

(5)、其它与工程相关的基础资料。

1.3编制原则
(1)、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通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建设达到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2)、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选择先进的、技术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以及污水和污泥的综合利用技术。

(4)、采用高效节能,简便易行的处理工艺,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5)、设备选型做到合理、可靠、先进。

(6)、按现行有关规定进行投资估算和经济分析。

1.4编制范围
遂宁市射洪县城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处理能力6×104m3/d,一期3×104m3/d, 二期3×104m3/d。

本工程编制的污水处理厂包括厂内污水处理、污泥处理与处置、厂外管网、处理水排放及其附属设施的设计。

4
1.5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1.5.1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射洪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涪江中游西岸介于东经105°10′~105°39′,北纬30°40′~31°10′之间。

东邻盐亭、西冲,南接蓬溪,西北靠三台,距遂宁市55公司,绵阳100公里,达成铁路54公里,是遂宁市的卫星城。

目前共有20个镇,10个乡,分别为伏河乡、复兴镇、香山镇、双溪乡、金华镇等。

1.5.2地形地貌
地形由北向南倾斜,依次形成低山、高丘、中丘、低丘和平坝等多种地貌,以中、低丘和平坝为主,由于河流切割作用,台地、谷地及冲击坝较多且较为平坦。

1.5.3气象
射洪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2℃(高于同纬度大多数地区)。

冬季温度较高,夏季温度较低,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31毫米,相对湿度70~80%,冬、春蒸发量略大于降水量。

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其次为东南风。

1.5.4水文及工程地质
射洪县属涪江流域,涪江发源于松潘雪宝顶,经平武、绵阳、三台等市县,由香山入射洪县境内88km,于合川入嘉陵江。

五十年一遇防洪水位为328.4m
年平均流量:442m3/s
瞬时最小流量:37.4 m3/s
5
月平均最大流量:1630 m3/s
年平均最大流量:717 m3/s
射洪县城位于川北台陷之盐亭鞍状凸起中段,地层为纬罗系上统蓬莱镇组红包砂岩与泥岩不等互层,未见断裂构造,区域稳定性和场地稳定性良好,地震基体裂度为六度。

1.5.5交通、能源及通讯
射洪县是遂宁市的卫星城,距遂市55公里,绵阳100公里,达成铁路54公里;境内主要绵渝公路通过,另有射盐、射蓬、射观、射金等多条公路,此外,涪江正在整治复航,城区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射洪县供电网由国家供电网和地方供电网组成,共有6个变电站,高压输电线最高等级110kw,远期规划在城南增设一座8万千瓦的变电站。

在太和大道中段新建邮电总局,南段新设邮电分局,电话装机容量近期9000门,远期2.2万门。

1.6城市规划和给、排水现状及规则
1.6.1城市总体规划
根据《射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与2015年远期目标》,射洪县将通过5~10年时间,把该县建成四川省经济强县、科技创新示范县和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1.6.1.1人口规模
2000年全县总人口为103万(城区——13万);
6
2010年规划全县总人口为110万(城区——20万);
2015年规划全县总人口为115万。

1.6.1.2服务范围
拟建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后,将消纳射洪县城内居民生活污水和城区范围内工业企业的工业废水以及美丰工业区的工业废水。

1.6.2给水现状及规划
射洪县城区范围内,自来水厂的供水能力为7.5万m3/d。

据射洪县自来水公司提供的资料,目前城区范围内,自来水的消耗量为3.9万m3/d,水源取自城市上游的涪江入城处。

县域内水资源丰富,嘉陵江为一级水系,涪江为嘉陵江的支流,横贯境内长度为88公里。

梓江入境长度为35公里。

全县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流有40条,地表水平径流总量达3.09亿m3。

地下水分布面广,多年平均储量为5813万m3。

1.6.3排水现状及规划
城市排水体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雨、污合流制,另一类是雨、污分流制,各有优缺点。

合流制是雨水、污水汇流进入同一个排水系统,其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保护水环境,且只有一条排水管,可以节约地下空间资源。

在目前,工程管线繁多,地下空间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有其重要的意义。

但合流制的污水干管管径大,而且污水处理厂规模巨大,工程造价高,日常处理费用特别大。

合流制为旧城区排水系统的主要形式,故管网改造也十分困难。

分流制是雨污水各成单独系统的排水体制。

雨水因大部分未受污染而
7
就近排入水体,污水汇集到污水管网后,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入。

其优点是污水处理厂规模较小,处理费用低,工程投资小。

但其初期雨水无法收集,而初期雨水对水体污染十分严重。

另外,分流制需建设两条管道系统,增加了对地下空间的占用,同时,对地下工程管线的建设和维护也较为困难。

分流制因其优点,在诸多城市的新区或有条件改造的旧城区有较多的使用。

此外还有一种合流制形式,它与完全合流制的区别在于排放口设置一条截流管将污水和一定比例雨水收集,送往污水处理厂处理。

其优点较多,它既具有完全合流制的优点(排水管路只有一条),可以节约地下空间,且由于初期雨水地表径流量较小,可将其收集、处理后排放,避免其对水体造成污染,同时又具有分流制的优点,它将多余的雨水直接溢流进入水体,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规模,降低了处理费用,减少了基建投资。

此种截流式合流制是较为先进的排水体制,符合旧城区实际排水体制,在对旧城区的改造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目前,城区的污水管网已初具规模,城市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收纳水体(涪江)。

工业废水主要由化工、食品等企业排出,并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射洪县旧城区的排放体制为雨、污合流制, 规划新城区为雨、污分流制。

1.7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
射洪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处于长江上游的涪江中游西岸,城区现有常住居民13.2万人,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亿元,工农业总产
8
值比为83:17,是长江上游的一个典型工业城市。

近年来,城市生活和工业流水直接排入涪江,对城市环境、居民健康和下游集中供水水源造成严重影响。

涪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水系,涪江的水污染直接影响三峡库区的水质环境,水产、航运及防洪能力。

因此,为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改善长江上游水体环境质量,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兴建射洪县污水处理厂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9
第二章设计总则
2.1设计原则
(1)、遵循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各项法规、政策;因地制宜,就地治理。

(2)、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结合城市给、排水工程状况,统一布局。

(3)、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分区、分批建设,近期与远期相结合,以近期为主,考虑远期发展。

(4)、根据地理情况及污水处理工艺的发展,结合原水水质、水量及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采用低能耗、低运行费、投资省、占地少、操作、管理方便的、成熟、可靠的先进工艺,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2.2设计规模、原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2.2.1设计规模
2.2.2.1供水能力
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污水收集系统的服务人口,城市的工业化程度以及城市综合排水量标准。

2.2.1.2人口规划与生产、生活用水量
射洪城区2000年规划区有常住人口13万人,2010年20万人。

综合供水量标准为:2000年180L/人.日,2005年为200L/人.日,2010年400L/人
10
日。

根据资料,射洪县工业废水年排放量约为383万m3,自备水占95%。

2.2.1.3设计规模的确定
(1)污水量预测
根据射洪县城近期及远期自来水供水能力,人口规划情况及综合用水指标,结合已有排水管网和规划建设的污水管网情况,其污水量预测如下:
①近期(2005年)
a.污水产量:
根据射洪县总体规划,污水转化率:生活污水按生活用水量的80%计,部分工业污水按部分工业用水量的80%计,公建污水按其用水量的60%计。

预测方法一:最高日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量法
3.9万m3/d×80%=3.12万m3/d。

预测方法二: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15万人×200升/人.日×80%+383/365(万m3/ d)=3.4万m3/ d b、污水收集量
依据射洪县排水管网现状及雨、污分流制规划取其收集率为80%。

预测方法一:最高日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量法
3.12×80%=2.49万m3/ d
预测方法二: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3.4×80%=2.72万m3/ d
②远期(2010年)
a.污水产量:
11
据综合用水量标准及工业污水产生量预测为20万人×400升/人.日×80%+383/365(万m3/ d)=7.4万m3/ d。

b.污水收集量:
据综合用水量标准及工业污水产生量预测为7.4×80%=5.92万m3/ d。

因而建议于2010年建成6万m3/ d的处理规模。

(2)污水处理厂规模的确定:
依据污水预测数据,结合射洪县城市建设规划,污水处理厂工程近期设计规模按3×104m3/d考虑,预处理、附属设施及污泥处理的土建按6×104m3/d设计;远期考虑发展设计规模按6×104m3/d考虑,总变化系数Kz=1.30,即分两期建设,一期拟建规模为3×104m3/d,二期拟建规模为3×104m3/d。

2.2.2原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根据射洪县环境保护局提供的监测资料,确定进水水质为:
CODcr:300mg /L
BOD5:180mg/L
SS:220mg/L
NH3—N:25mg/L
磷酸盐:1.0mg/L
PH:6—9
2.2.2.2排放标准
根据射洪县处理后城市污水受纳水体——涪江的水质要求标准,出水水质按国家标准“GB8978—1996”中的Ⅲ类水域一级标准执行,出水水质
12
为:
CODcr≤60mg/L
BOD5≤20mg/L
SS≤20mg/L
NH3—N≤15mg/L
磷酸盐≤0.5mg/L
PH=6.5~8.5
2.2.2.3设计出水水质及去除率
根据上述进水水质预测及出水水质确定,遂宁射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进出水质去除率见下表:
项目进水浓度(mg/L)出水水质(mg/L)去除率(%)BOD5180 20 89.1 CODcr 300 60 80.0
SS 220 20 91.1
N H3—N 25 15 40.0
磷酸盐 1.0 0.5 50.0 PH 6~9 6.5~8.5
13
第三章厂址选择
3.1选址原则
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的主要原则为: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远期发展的要求;
(2)、位于城市集中供水水源下游;
(3)、少拆迁、少占良田,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4)、尾水及污泥排放较方便,场地不受水淹;
(5)、交通、运输及供水、供电较方便;
(6)、远离风景区、旅游点等人口密集区。

3.2厂址情况
本可研修改开展前,设计单位会同建设单位及专业人员,对厂址进行了实地踏勘,初步拟定了两处厂址,其基本情况如下:
3.2.1斗龙坝厂址
位于射洪县城城南片区河堤西侧,斗龙背以北、涪江下游。

地面平均标高为326.4m(当地50年一遇洪水位为328.4m),周边空旷,地势平坦,距城区很近,厂外截流干管较短,且与城市污水主干渠衔接较方便,供电、供水、交通及通讯便利,是比较适宜的厂址。

本厂址已由规划部门认可。

3.2.1王家坝厂址
位于射洪县城南较远端,斗龙坝以南,涪江下游西岸,虽是原规划的
14
指定用地,但地形起伏较大,距城区较远,进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截流管道须绕过斗龙坝,厂外截流干管较长,施工困难,工程量大,且标高较低,填方量大,在经济上不合理。

我们的意见是不宜采用。

3.3厂址的确定
以上两处厂址,均处于自来水厂水源地下游,对城市饮用水无影响。

经过比较,我们认为斗龙坝厂址位置合适,并有扩建的余地。

进入工程实施阶段时,还可根据当时周边情况的变化,挪动场地的位置,满足近期和远期的建设要求。

本可研推荐厂址为斗龙坝厂址。

15
第四章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的选择
4.1生物脱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生物脱氮的必要性
根据进厂污水水质和出水水质,可知道各项污染物要求的去除率,如表4-1所示。

表4-1 要求达到的污染物去除率
项目进水浓度
(mg/L)出水浓度
(mg/L)
去除率
(%)
备注
BOD5180 ≤20 ≥89
COD cr300 ≤60 ≥80
SS 220 ≤20 ≥91
NH3-N 25 ≤15 ≥40
磷酸盐 1 ≤0.5 ≥50
由上表可见,本工程对污染物的去除率要求较高。

通常,常规的活性污泥法对BOD5、COD cr、SS都有较高的去除率,但对N的去除率仅15~25%,满足不了本工程要求,因此,必须对污水采用脱氮工艺。

污水脱氮可供选择的处理方法通常有生物处理法和物理化学法两大类。

物理化学法由于需投加相当数量的化学药剂,有运行费用高、残渣量大等缺陷,因此,城市污水处理中一般不推荐采用。

而一般生物处理方法中又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种,由于活性污泥法同生物膜法相比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运转经验丰富,操作环境良好等优点,因此对城市污水进行脱氮,生物活性污泥脱氮的方法是其中的首选方案。

(2〕生物脱氮的可能性
能否采用生物脱氮工艺,需对污水厂进水水质进行生物处理分析。

剖析
16
指标见表4-2。

表4-2 生物处理剖析指标
分析项目指标值原污水
BOD5/CODcr >0.45 0.58
BOD5/TN >4 5.83
BOD5/TP >20 60
CODcr/TN <11 10
CODcr/TP <30 100
a、BOD5/CODcr指标是鉴定污水可生化性最常用的方法,本项目BOD5/CODcr =0.58,生化性能较好,可采用生物处理方法。

b、BOD5/TN是辨别能否采用生物脱氮的指标,本项目BOD5/TN=5.83,符合硝化和反硝化要求比值,可采用生物脱氮工艺。

c、CODcr/TN这项指标,是衡量能否进行生物脱氮的指标,一般认为CODcr/TN<11时以脱氮为主。

根据本工程的比值指标,拟以除氮为主。

4.2生物脱氮工艺的历史
(1)、从六十年代开始,美国的学者曾系统地进行了氮物化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认为用物化法处理的缺点是耗药量大、污泥多,处理大流量城市污水时经济上十分不合算。

因此,着手研究采用生物法脱氮。

(2)、从七十年代开始,采用活性污泥法脱氮已逐步实现工业化流程,1977年正式命名为A/O法。

A2/O法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开发而成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流程。

(3)、我国从八十年代初开展生物脱氮技术研究,在八十年代后期实现工业化流程,目前常用的生物脱氮处理工艺有A/O,A2O法、SBR法、氧化沟
17
法等,均取得较好效果。

(4)、在这些常用生物脱氮工艺中,又派生出各种变形,例如SBR法中采用ICEAS、MSBR、UNITANK工艺,氧化沟法中采用卡式、O型、T型氧化沟等,但其基本原理还是相同的,各种变形适用于各种不同场合,从技术上讲都是可行的。

4.3生物脱氮工艺基本原理简述
4.3.1生物脱氮
生物脱氮是利用自然界氮的循环原理,采用人工方法予以控制。

首先,污水中有机氮、蛋白氮等在好氧条件下转化成氨氮,而后由硝化菌作用变成硝酸盐氮,该阶段称为好氧硝化。

随后在缺氧条件下,由反硝化菌作用,并由外加碳源提供能量,使硝酸盐氮变成氮气逸出,这阶段称为缺氧反硝化。

整个生物脱氮过程就是氮的分解还原反应,反应能量从有机物中获取。

在硝化与反硝化的过程中,影响其脱氮效率的因素是温度、溶解氧、PH值以及反硝化碳源。

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菌增长速度较缓慢,所以,要有足够的污泥泥龄。

反硝化菌的生长主要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并且要有充裕的碳源提供能量,才可促使反硝化作用顺利进行。

由此可见,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与反硝化反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硝化阶段:足够的溶解氧-DO值2mg/L左右、合适的温度,最好在20℃左右,不能低于10℃,足够长的污泥泥龄,合适的PH条件。

反硝化阶段:硝酸盐的存在,缺氧条件DO值0.5mg/L左右,充足的碳源,合适的PH条件。

18
按照上述原理,可组成缺氧池与好氧池,同时系统设计中需要控制的几个主要参数就是足够的污泥泥龄与进水的碳氮比。

4.4典型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与污水的原污水水质、出水要求、污水厂规模、当地温度、用地面积、发展余地、管理水平、工程投资、电价和环境影响等因素有关。

能够脱N的生物处理工艺很多,较有代表性的有A2/O法、氧化沟系列和SBR系列等等,现就上述几种工艺介绍如下:
4.4.1 A2/O工艺
A2/O工艺即厌氧—缺氧—好氧法,其三个阶段是以空间来划分的,是在具有脱N功能的缺氧—好氧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同步脱N除P的工艺。

该工艺在系统上是最简单的同步脱N除P工艺,其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要小于其它同类工艺(如Bardenpho工艺)。

在经过厌氧、缺氧、好氧运行的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繁殖,无污泥膨胀之虞,SVI值一般小于100,处理后的泥水分离效果好。

该工艺在运行时厌氧和缺氧段需轻缓搅拌,以防止污泥沉积。

本工艺的缺点是既需混合液回流,又需污泥回流,因而能耗较高;由于生物处理池与二次沉淀池分开建设,占地面积也较大;机械设备多,维修养护麻烦。

该工艺在大型污水处理厂中采用较多,本次设计不予推荐。

4.4.2 氧化沟工艺
19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它把连续环式反应池作为生化反应器,混合液在其中连续循环流动。

随着氧化沟技术的不断发展,氧化沟技术已远远超出最初的实践范围,具有多种多样的工艺参数、功能选择、构筑物形式和操作方式。

如卡鲁塞尔(Carrousel 2000)氧化沟、三沟式(T 型)氧化沟、奥贝尔(Orbal)氧化沟等。

(1)、Carrousel 2000氧化沟
传统的氧化沟没有除P功能,也没有设置专门的缺氧池,脱N是在各曝气器之间形成的缺氧区域内进行,因此脱N能力有限。

美国EIMCO公司和荷兰DHV公司在原Carrousel系统的基础上,推出了Carrousel 2000系统。

该工艺又称循环折流式,采用倒伞形叶轮曝气,具有较高的脱N除P效率,其工艺流程见图4-1。

图4-1 Carrousel 2000氧化沟工艺流程简图
Carrousel 2000氧化沟在沟的前端增设了厌氧池,在沟内增加了缺氧区,因此具有较高的脱N除P功能。

从流程图上可以看出,这种新型的氧
20
化沟工艺与A2/O工艺很相似,除具有A2/O工艺的优点外,还克服了A2/O工艺需要大的混合液回流量的缺点,因而减少了设备,节省了能耗,是一种比较好的污水处理工艺。

但该工艺需要设置专门的二次沉淀池,又由于采用表面转刷曝气或表面充氧叶轮,氧化沟水深不能过大,因此占地面积也较大。

本次设计不予推荐。

(2)、三沟式(T型)氧化沟
三沟式氧化沟由三条并列的氧化沟组成,其两侧的Ⅰ、Ⅲ两池交替用作曝气池和沉淀池,中间的Ⅱ池始终进行曝气。

进水交替进入Ⅰ池、Ⅲ池,出水相应从Ⅲ池和Ⅰ池引出。

三沟式氧化沟的优点在于构造简单,省掉了二沉池系统,系统的水头损失较小。

但由于采用表面转刷曝气或表面充氧叶轮,氧化沟水深不能过大,相对来讲占地面积亦较大;其次,三沟式氧化沟需增设厌氧池,方能满足除磷要求;另外,三沟式氧化沟总体积利用率、设备利用率较低。

因此,本次设计不予推荐。

(3)、奥贝尔(Orbal)氧化沟
奥贝尔(Orbal)氧化沟简称同心圆式,应用上多为椭圆形的三环道组成,三个环道采用不同的DO〔如外环为0,中环为1,内环为2〕,因而在各沟道创造了不同的环境,有利于脱氮除磷。

但该工艺需设置二沉池系统,又由于采用表面转碟曝气,氧化沟水深不能过大,因此占地面积也较大。

本次设计不予推荐。

4.4.3 SBR工艺
21
SBR工艺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其各个阶段反应是在同一容器中进行的。

与A2/O工艺、氧化沟工艺不同的是其脱N除P的厌氧、缺氧和好氧段不是由空间来划分的,而是用时间来控制的。

在同一容器中的不同时段形成厌氧、缺氧和好氧,完成脱N除P过程,而后开始沉淀并通过滗水器出水,完成一个程序。

(1)、传统的SBR工艺
传统的SBR工艺是完全间隙式运行,即周期进水、周期排水及周期曝气。

图4-2是传统SBR工艺脱N除P运行程序图。

传统SBR工艺脱N除P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阶段A为进水搅拌,在该阶段聚磷菌进行厌氧放磷;阶段B为曝气阶段,在该阶段除完成BOD5分解外,还进行着硝化和聚磷菌的好氧吸磷;阶段C为停止曝气、混合搅拌阶段,在该阶段内进行反硝化脱氮;阶段D为沉淀排泥阶段,在该阶段内既进行泥水分离,又排放剩余污泥;阶段E为排水阶段。

在阶段E后,有的根据水质要求还设有闲置阶段。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