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整理版

合集下载

高分子材料物理化学实验复习资料整理

高分子材料物理化学实验复习资料整理
C
Huggins式: sp K H C C
2

ln 2 Kramer式: K K C C
外推至 C→0, 两直线相交于一点此截距即为[]。 两条直线的斜率
4 / 11

{
图2
lg C
sp
ln 对 C和 对C 的关系图 C C
3 / 11
图 1 DSC 法测定结晶速率 (a)等温结晶 DSC 曲线 (b)结晶分数与时间关系
高材物化实验复习资料
4
放热峰。当曲线回到基线时,表明结晶过程已完成。记放热峰总面积为 A0,从结晶起始时刻(t0)到任一时 刻 t 的放热峰面积 At 与 A0 之比记为结晶分数 X(t): Avrami 指数 n=空间维数+时间维数(空间维数:球晶:1;片晶:2;针状:3;时间维数:均相成核:1, 异相成核:0; ) DSC: (纵坐标:放热峰朝下,吸热峰朝上) 图:Tg,冷结晶峰,熔融峰。 如何去除冷结晶峰? 升温一次,去除热历史。
二、声速法测定纤维的取向度和模量
测定取向度的方法有 X 射线衍射法、双折射法、二色性法和声速法等。其中,声速法是通过对声波在纤 维中传播速度的测定,来计算纤维的取向度。其原理是基于在纤维材料中因大分子链的取向而导致声波传播 的各向异性。 几个重要公式: ①传播速度 C=
L 10 3 (km / s) (TL t ) 10 6
N2。
注意:定要掌握三张图的含义。
五、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
1、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方法有多种,如端基测定法、渗透法、光散射法、超速离心法和粘度法等。 2、马克(Mark)公式: KM 。该式实用性很广,式中 K、值主要依赖于大分子在溶液中的形态。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第二版第10章高分子溶液的基本性质.ppt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第二版第10章高分子溶液的基本性质.ppt
子的溶胀程度取决于交联程度。交联度大,溶胀度小;交联 度小,溶胀度大。 10.1.1.2 晶态高分子的溶解
极性结晶高分子在常温下可以溶于极性溶剂;对于非极 性高结晶度的高分子,在常温下无法溶解。只能通过加热的 方法将温度升高至熔点附近,使结晶结构破坏,随后小分子 溶剂才能渗入高分子内部发生溶胀,进而溶解。
第10章 高分子溶液的基本性质
1 高分子的溶解过程 2 高分子稀溶液热力学理论与特点 3 高分子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4 高分子的分子量的测定 5 凝胶渗透色谱
10.1 高分子的溶解过程
1 溶解过程的热力学 2 溶度参数 3 溶剂的选择ຫໍສະໝຸດ 10.1.1 溶解过程的热力学
10.1.1.1 非晶态线型及支化高分子的溶解 小分子溶剂和溶质能很快混合均相形成溶液;交联高分
10.1.3 溶剂的选择
10.2 高分子稀溶液热力学理论与特点
1 高分子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 2 Flory-Huggins高分子稀溶液理论 3 Flory-Krigbaum高分子稀溶液理论简介
10.2.1 高分子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
对于理想溶液,可以推导出溶解过程的混合熵为: 理想溶液对溶剂的偏摩尔混合自由能为:
10.1.2 溶度参数
10.1.3 溶剂的选择
10.1.3.1 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只要选择与高分子的溶度参数相同或者相近的溶剂,就
可以溶解该高分子。 10.1.3.2 极性相近原则
高分子可以溶解在极性与其相近的溶剂中。 10.1.3.3 溶剂化原则
实质上也就是广义酸与广义碱之间的相互作用。 10.1.3.4 Huggins参数原则
10.5.4 GPC实验技术
高分子级分的质量分数和数量分数分别为:
则高分子级分的数均分子量 、重均分子量分别为: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

单体:能够形成聚合物中结构单元的小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由许多结构相同的简单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

由于对大多数高分子而言,其均由相同的化学结构重复连接而成,故也成为聚合物或高聚物。

缩聚物:通过缩聚反应得到的聚合物。

低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在102-104的分子。

凝胶点:开始出现凝胶时的临界反应程度。

官能团:单体分子中能参见反应并能表征反应类型的原子或原子团。

官能度;一个分子上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

(1) CH2=CH-Cl,氯原子的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作用相反,且均较弱,所以离子聚合困难,只能自由基聚合。

(2) CH2=C(Cl)2,结构不对称,同时比氯乙烯多一个氯原子,诱导作用加强,可进行阴离子和自由基聚合。

(3) CH2=CH-CN,氰基为吸电子基团,可降低双键的电子云密度,可进行阴离子和自由基聚合,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进行陪位聚合。

(4) CH2=CH(CN)2,两个氰基的诱导吸电子作用过强,只能进行阴离子聚合。

(5) CH2=CHCH3,甲基可产生供电超共轭效应,但强度不大,同时聚合产生的烯丙基自由基稳定,不会增长为大分子,故不发生自由基和离子聚合,只在特殊的络合引发剂作用下进行配位聚合。

(6) CH2=C(CH3)2,两个甲基能产生较强的给电子效应,可进行阳离子聚合。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配位聚合。

(7) CH2=CH-C6H5,共轭体系,π电子流动性大,易极化,可发生自由基、阴离子、阳离子聚合。

(8) CF2=CF2,四个氟原子均产生吸电子诱导作用,但结构对称,机化度小,同时氟原子体积小,可发生自由基聚合。

(9) 两个吸电子基产生很强的吸电子诱导作用,只可进行阴离子聚合。

(10) CH2=C(CH3)CH=CH2,共轭体系,π电子流动性大,发生自由基、阴离子、阳离子聚合。

1.什么是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解:自由基聚合:通过自由基引发进行链增长得到高聚物的聚合反应。

高分子物理考研习题整理04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高分子物理考研习题整理04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一、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统计意义1.1 利用定义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①写出对分散性聚合物几种统计平均分子量和多分散系数的各种表达式。

数均相对分子质量:∑∑∑==i i ii i M nM M x n n式中,n 为物质的量,x 为摩尔分数∑∑∑==iiii iMMm M ω1m n 式中,m 为质量,ω为质量分数重均相对分子质量:∑∑∑∑∑===iiiiiiii iM mM Mn M M ωm n 2Wn n i i i i i i i i i i WM M n M n n M M n M M )(//n n 222===∑∑∑∑∑∑ Z 均相对分子质量:∑∑∑∑∑∑===iii i iii i M M M m M Z M Z M ωω22ii i Z m WW iiii i i iii i iii i Z MM m M m m M M m M m M n M M )(//m n 22223====∑∑∑∑∑∑∑∑黏均相对分子质量:αααηω1//11][]n n [∑∑∑==+αiiii iiM MM M WiiM M M )()(αααηω==∑ α为MH 方程参数 注:∑∑+=N iiN ii Mn MM 1n N=0时为数均,N=1时为重均,N=2时为Z 均;多分散系数d=nW M M 或WZ M M 单分散时,数均相对分子质量=重均*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对试样的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敏感;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对试样的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敏感;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级分对n M 影响大,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级分对W M 和Z M 影响大。

1.2 多分散系数和分布宽度指数①相对分子量分布宽度指数和多分散系数的定义是什么?两者有什么关系?并讨论它们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度的关系? 多分散系数d=nW M M 或WZ M M 。

分布宽度指数定义为)1(])[(222n -=-=d M M M n n n σ,)1(])[(222W -=-=d M M M W W W σ。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第二版)第6章 高分子的化学反应(可编辑)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第二版)第6章 高分子的化学反应(可编辑)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第二版)第6章高分子的化学反应第6章高分子的化学反应1高分子化学反应的特征及影响因素2高分子的官能团反应3高分子的交联和接枝4高分子的扩链反应5高分子的降解第6章高分子的化学反应高分子的化学反应一般是按照聚合度和基团的变化(侧基或端基)而不按反应机理来分类的,通常把高分子的化学反应大致分为三类。

①聚合度基本不变,高分子的侧基和(或)端基发生变化的反应,成为高分子的相似转变。

这种反应主要发生在由某种官能团转变为新的官能团,继而生成新高分子的反应。

②聚合度变大的反应,主要的反应如交联、嵌段、接枝和扩链等反应。

③聚合度变小的反应,如高分子发生解聚、降解等反应,使得分子量变小。

6.1 基础理论1能量的级别2理想功Wid3不可逆过程的损耗功WL6.1.1 高分子化学反应特征一般来说,高分子与其低分子同系物在结构上有类似的地方,因而可进行相同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取代、加成、消去、环化、配位等反应。

(1)高分子的化学反应不完全(2)高分子的化学反应复杂6.1.2 影响大分子链上官能团反应能力的物理因素化学反应需要反应物质相互接触,因此影响大分子链上官能团反应能力的物理因素主要有反应物质的扩散速率和反应物的局部浓度。

对于高分子来说,结晶和无定形高分子,线型、支链型及交联高分子,不同的链构象,反应是否呈均相等,对小分子物质的扩散都有着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基团的化学反应能力。

对于部分结晶的高分子,在非均相反应中分子链上基团的反应主要发生在无定形区。

因为在结晶区内分子链间排列整齐并且作用力大,小分子试剂难以扩散到晶区内。

6.1.3 影响高分子反应的化学因素影响高分子反应活性的化学因素主要是概率效应、位阻效应、静电效应和邻近基团效应等。

(1)概率效应高分子相邻官能团作无规则的成双反应时,中间往往会有孤立的单个基团,这些孤立的基团不能够再参加化学反应,使最高转化程度受到限制。

(2)空间位阻效应当参与反应的高分子链的侧基具有较大的位阻,或者小分子试剂含有较大的刚性基团时,高分子反应的活性将受到空间位阻的影响。

(完整word版)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

(完整word版)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

3. 写出下列单体的聚合反应式和单体、聚合物的名称 (1) CH 2=CHF (2) CH 2=CH(CH 3)2 CH3 | (3) CH 2=C | COO CH 3 (4) HO - ( CH 2)5- COOH (5) CH 2CH 2CH 2O |__________|
1
(1)
n CH 2 CH
(3) 主链,侧链,侧基,端基 主链:贯穿于整个高分子的链称为主链。
侧链:主链两侧的链称为侧链。 侧基:主链两侧的基团称为侧基。
端基:主链两端的基团称为端基。
(4) 结构单元,单体单元,重复单元,链节 结构单元:高分子中多次重复的且可以表明合成所用单体种类的化学结构。 重复单元:聚合物中化学组成相同的最小单位,又称为链节。

当量系数和过量分数
当量系数:起始两种官能团数之比,记为γ,γ≦
1。
过量分数:过量单体的过量分子数与不过量单体的分子数之比。

平衡缩聚和不平衡缩聚
平衡缩聚 :通常指平衡常数小于 103 的缩聚反应。
不平衡缩聚 :通常指平衡常数大于 103 的缩聚反应,或根本不可逆的缩聚反应。

均缩聚、混缩聚和共缩聚
H (C H 2 ) 5 C O nOH
w- 羟基己酸
聚 w- 羟基己酸
(5) n CH 2CH 2CH 2O
环氧丙烷
OC H 2 C H 2 C H 2 n 聚环氧丙烷
4. 写出下列聚合物的一般名称、单体、聚合反应式,并指明这些聚合反应属于加聚反应还是缩聚反应,链式聚合还是逐步 聚合?
(1) -[- CH 2- CH-] n-
分布,可用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与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值表示其分布宽度。
(6) 连锁聚合,逐步聚合,加聚反应,缩聚反应 加聚反应:单体通过相互加成而形成聚合物的反应。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电子笔记(绪论)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电子笔记(绪论)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电子笔记绪论目录(1)高分子的相关概念(2)单体(3)结构单元(4)单体单元(5)重复单元(6)聚合度(附1)聚合物-符号-重复单元-单体#表格(7)高分子的分子量(8)高分子的特征(9)高分子的组成情况(10)高分子合成反应的分类(附2)加聚与缩聚的区别(附3)逐步聚合和连锁聚合的区别(11)高分子的结构特点(12)高分子的物理状态(13)系统命名法(1)高分子:(小分子相互反应形成)又称高分子化合物、大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大分子、高聚物、聚合物。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大分子是分子量比较高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而聚合物指的是由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的大分子。

在塑料成型加工中常称高分子为高聚物。

(注:这些术语有时可以通用)高分子是由许多简单结构单元主要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且相对分子量高达10⁴~10⁷,低分子<10³齐聚物< 10⁴高聚物<10⁷超高分子量聚合物(2)单体(Monomer)能够进行聚合反应,并构成高分子基本结构组成单元的小分子。

即合成聚合物的起始原料。

/带有某种官能团并且具有聚合能力的低分子化合物或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中结构单元的低分子化合物。

(3)结构单元(Structure unit)在大分子链中出现的以单体结构为基础的原子团。

即构成大分子链的基本结构单元。

/单体在大分子链中形成的单元与聚合单体相对应的化学单位,构成高分子的主链,并决定主链结构的最小的原子组合。

(4)单体单元(Monomer unit )聚合物中具有与单体相同化学组成而不同电子结构的单元。

/与单体相比,除电子结构改变外,原子种类及个数完全相同的结构单元。

(5)重复单元(Repeating unit)聚合物中化学组成相同的最小单位。

大分子链中重复出现的最小的基本单元,分子式中[]部分。

又叫链节。

(6)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缩写为DP)聚合度是衡量高分子大小的一个指标。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第二版 第8章 高分子的分子运动力学状态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第二版 第8章 高分子的分子运动力学状态
(3)交替共聚物 交替共聚物的熔点相对于均聚物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8.6.6 杂质对高分子熔点的影响
结晶高分子中少量增塑剂、防老剂等小分子添加剂不 参与结晶,但是作为杂质通常会使高分子的熔点降低。
高分子链的末端在结晶时不能进入晶区,它们通常留 在非晶区,因此可以将它们看作杂质来处理。
8.7 高分子的黏流转变和流动行为
8.4.1 链结构
8.4.1.1 主链结构 8.4.1.2 取代基 (1)不对称取代
(2)对称取代
8.4.1 链结构
8.3.1.4 构型 构型对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比较复杂,单取代的烯类高
分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几乎与它们的构型无关,而双取代的烯 类高分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则与它们的构型有关。
8.4.2 分子量
8.7.2 黏流温度
8.7.3 高分子的流变行为
牛顿流体的流动行为可以用牛顿流动定律来表示:
8.7.4 高分子流动曲线
(1)第一牛顿区 (2)假塑性区
(3)第二牛顿区
三个区域的黏度大小顺序为

8.7.5 高分子流动行为的表征
8.7.5.1 零剪切黏度
8.7.5.2 表观黏度 8.7.5.3 熔融指数
8.4.5 共混
高分子共混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与接枝或嵌段共 聚物的情况类似,如果两种共混组分是热力学相容的,共 混后形成的是均相体系,那么共混物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 温度,其数值可以通过Gordon-Taylor公式或者Fox公式来 估算。但是绝大多数的共混体系都属于热力学不相容体系 ,共混物呈非均相体系,所以就会出现两个 ,对应于各 自的纯组分高分子。如果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容性,两 个 会相互靠近,相容性越好, 会越靠近,直至完全相 容时,两个 就会合并成为一个 。

完整word版,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整理版

完整word版,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整理版

溶胀:溶剂分子渗入聚合物内部,溶剂分子和高分子的某些链段混合,使聚合物体积膨胀有限溶胀:最终不能达到溶解的溶胀,产生的条件:非良溶剂或交联聚合物无限溶胀:最终能达到溶解的溶胀,产生的条件:线性聚合物在良溶剂中溶解度参数: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θ状态:溶剂分子之间、高分子链段之间以及高分子链段和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相等,高分子链可互相贯穿并处于无扰状态。

X1:哈金斯参数,反映高分子与溶剂混合时相互作用能的变化。

松弛过程:在一定温度和外场作用下,聚合物从一种平衡态通过分子运动过渡到另一种与外界条件相适应的平衡态总是需要时间的现象。

玻璃化转变:玻璃态和高弹态之间的转变高弹性:聚合物的分子中链发生了运动,使长链分子由卷曲状态变成伸展状,当外力消除后,形变可完全恢复,材料的这种性质称为高弹性。

Tg:玻璃化转变的转变温度称为玻璃化转变温度,用Tg表示熔融指数:在一定的温度和负荷下,高分子熔体在10min流经一个规定直径和长度的标准毛细管的质量(g)。

假塑性流体:低剪切速率下的流动行为符合牛顿流体行为,但随着剪切速率增大,黏度降低。

具有这种流动行为的流体称为假塑性流体。

表观黏度:在中等剪切速率范围内流体所受到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比值剪切变稀: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脆性断裂:断裂前试样没有明显的变化,断裂面一般与拉伸方向相垂直,断裂面光洁。

一般出现于屈服点之前的断裂。

韧性断裂:断裂前试样发生缩颈现象,断面粗糙。

一般发生于屈服点之后的断裂。

强迫高弹形变:Tg或Tm一下的大应力大形变,去除外力,形变不能回复,但加热至Tg 或Tm以上,形变大部分能恢复高分子的热运动特点:①运动单元的多重性,小运动单元(侧基、支链、链节、链段)和大运动单元(分子链)的运动②高分子热运动是一种松弛过程——分子运动具有时间依赖性③高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分子运动具有温度依赖性影响聚合物Tg(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结构因素和影响规律:链结构(主链结构、取代基和链构型),分子量,支化、交联和结晶,共聚,共混,分子间作用力,外界条件链柔性(最重要),主链柔性越好,Tg越低①对称取代——极性减弱,分子间作用力下降,Tg下降②不对称取代——数量增加,内旋转阻力增大(柔性变差),Tg上升③取代基越大——分子间距变大,分子间作用力下降,Tg下降一、聚合物的粘性流动:高分子流动是通过链段的位移运动来完成的,链段运动带动整个分子链位移,高分子流动不符合牛顿流体的流动规律,高聚物熔体为非牛顿流体,高分子流动时伴有高弹形变二、粘流温度Tf的影响因素:分子链的结构(链柔性、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量)及外力(外力大小与作用时间)三、高分子流动性影响因素:链结构的影响(分子量、分子量分布、支化)、外界条件(温度、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四、分析加工条件(温度、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对不同结构聚合物流动性的影响规律,并得出结论。

高分子物理大题整理

高分子物理大题整理

高化试卷中会有60分左右的原题(包括大题、小题)从平时作业中选出,请大家重视,另外,比较题会以综合的形式出现。

1)比较◆柔顺性(P21)Tg(P145)(第一、五章)◆Tm(P161)、结晶能力(P152) (第五章)◆耐热性高低(Tm,Tg),耐寒性(Tg,Tb)(第一、五、十章)◆拉伸强度(P 244) 、冲击强度(P255) (第八章)◆耐溶剂(油、水)性(第四章)◆抗蠕变性(P192)(第七章)2)画图、解释•画图,标出特征点或区域,解释第五章:ε-T曲线(画图,不同条件时的曲线变化)(三)用实线画出下表条件1下,给材料施加定应力缓慢升温时的形变-温度(要标示特征温度的具体值)曲线,然后在同一图中用虚线画出条件改变时曲线的变化。

1 23 45 67 87 8第八章:σ-ε曲线(画图,特征点,条件变化时曲线的变化)(2,3)★2.在一张图上画出天然橡胶、无规立构聚苯乙烯、聚碳酸酯、全同立构聚丙烯、HDPE 、聚氯乙烯在室温和中等拉伸速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示意图。

并说明可从曲线上可得到哪些有用的物理量(模量和伸长率大小参看表8-2)★3已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应力松弛模量E(t)-T 曲线如右图所示,指出图中▲标注的温度下材料处于什么力学状态,分别画出四个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其它测试条件同)。

10 8 LgE3)解释现象和简答第三四章:三1.丁腈橡胶的耐油(机油)性好极性的丁腈橡胶与非极性的机油不相容2.顺丁橡胶生产的球鞋长期与机油接触会胀大变形顺丁橡胶在极性相近的机油中会发生溶胀3.尼龙66室温下可溶于浓硫酸,而等规聚丙烯却要在130℃左右才能溶于十氢萘。

40%硫酸在常温下是极性结晶尼龙的溶剂4.聚乙烯醇可溶于热水聚乙烯醇与水都是极性的且含有相似基团,热水加速溶解5.为什么聚四氟乙烯(Tm=327℃)难以找到合适的溶剂溶解聚四氟乙烯(Tm=327℃)为非极性结晶聚合物,需要加热到熔点附近才能溶解,很难找到如此高沸点的溶剂。

高分子物理考研习题整理02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高分子物理考研习题整理02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高分子物理考研习题整理02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1 高分子结晶的形态①指出聚合物结晶形态的主要类型, 并简要叙述其形成条件有五种典型的结晶形态。

单晶: 只能从极稀的聚合物溶液中缓慢结晶得到。

球晶: 从浓溶液或熔融体冷却时得到。

伸直链晶体: 极高压力(通常需几千大气压以上)下缓慢结晶。

纤维状晶体:受剪切应力(如搅拌), 应力不足以形成伸直链片晶时得到。

串晶: 受剪切应力(如搅拌), 后又停止剪切应力时得到。

②让聚乙烯在下列条件下缓慢结晶, 各生成什么样的晶体?(1)从极稀溶液中缓慢结晶;(2)从熔体中结晶;(3)极高压力下结晶;(4)在溶液中强烈搅拌结晶(1)从极稀溶液中缓慢结晶, 得到的是单晶。

1957年Keller在极稀溶液中, 于Tm附近缓慢地冷却或滴加沉淀剂使聚乙烯结晶, 得到菱形的聚乙烯折叠链的单晶。

(2)从熔体中结晶, 得到的是球晶, 球晶的基本单元仍是折叠链晶片。

(3)极高压力下结晶, 得到的是伸直链晶体。

例如, 聚乙烯在226℃、4800atm下结晶8h, 得到完全伸直链的晶体, 其熔点由原来的137℃提高的140.1℃, 接近平衡熔点144℃。

(4)在溶液中强烈搅拌结晶, 得到的是串晶。

因为搅拌相当于剪切应力的作用, 使结晶与取向同时进行。

串晶由两部分组成, 中间为伸直链的脊纤维i, 周围是折叠链晶片形成的附晶。

由于结晶是在分子链的主链上成核, 在垂直方向上长大, 因此得到的是串晶。

③聚合物因结晶方法、热处理和力学处理不同, 呈现出不同的结晶形态, 简述下列各种形态结构的特征。

(1)单晶(2)球晶(3)拉伸纤维晶(4)非折叠的伸直链晶体(5)串晶(1)单晶: 厚为10-50nm的薄板状晶体(片晶), 有菱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六角形等形状, 分子链呈折叠链构象, 分子链垂直于片晶表面;(2)球晶: 球形或截顶的球晶, 由折叠链片晶从中心往外辐射生长组成;(3)拉伸纤维晶: 纤维状晶体中分子链完全伸展, 但参差不齐, 分子链总长度大大超过分子链平均长度;(4)非折叠的伸直链晶体:厚度与分子链长度相当的片状晶体, 分子链呈伸直链构象;(5)串晶:以纤维状晶作为脊纤维, 上面附加生长许多折叠链片晶。

高分子物理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高分子物理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聚合物的结构(计算题:均方末端距与结晶度)1.简述聚合物的层次结构。

答:聚合物的结构包括高分子的链结构和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高分子的链结构包括近程结构(一级结构)和远程结构(二级结构)。

一级结构包括化学组成、结构单元链接方式、构型、支化与交联。

二级结构包括高分子链大小(相对分子质量、均方末端距、均方半径)和分子链形态(构象、柔顺性)。

三级结构属于凝聚态结构,包括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取向态结构、液晶态结构和织态结构。

构型:是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

)高分子链的构型有旋光异构和几何异构两种类型。

旋光异构是由于主链中的不对称碳原子形成的,有全同、间同和无规三种不同的异构体(其中,高聚物中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的总的百分数称为等规度。

)。

全同(或等规)立构:取代基全部处于主链平面的一侧或者说高分子全部由一种旋光异构单元键接而成间同立构:取代基相间地分布于主链平面的两侧或者说两种旋光异构单元交替键接无规立构:取代基在平面两侧作不规则分布或者说两种旋光异构单元完全无规键接几何异构是由于主链中存在双键而形成的,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

构象:原子或原子基团围绕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空间分布。

链段:把若干个键组成的一段链作为一个独立运动的单元链节(又称为重复单元):聚合物中组成和结构相同的最小单位高分子可以分为线性、支化和交联三种类型。

其中支化高分子的性质与线性高分子相似,可以溶解,加热可以熔化。

但由于支化破坏了高分子链的规整性,其结晶能力大大降低,因此支化高分子的结晶度、密度、熔点、硬度和拉伸强度等,都较相应的线性高分子的低。

交联高分子是指高分子链之间通过化学键形成的三维空间网络结构,交联高分子不能溶解,只能溶胀,加热也不能熔融。

高分子链的构象就是由单键内旋转而形成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

单键的内旋转是导致高分子链呈卷曲构象的根本原因,内旋转越自由,卷曲的趋势就越大。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魏无忌)答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魏无忌)答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魏无忌)答案《高分子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一章、绪论习题与思考题1. 写出下列单体形成聚合物的反应式。

注明聚合物的重复单元和结构单元,并对聚合物命名,说明属于何类聚合反应。

(1)CH2=CHCl; (2)CH2=C (CH3)2; (3)HO(CH2)5COOH;(4); 2CH2CH2(5)H2N(CH2)10NH2 + HOOC(CH2)8(6)OCN(CH2)6NCO + HO(CH2)2OH ;2. 写出下列聚合物的一般名称、单体和聚合反应式。

CH3 2(1)(2)23 3(3)2)6NHOC(CH2)4(4))25(5)2 3 3(6)3.3(1)聚丙烯晴(2)丁苯橡胶(3)涤纶(4)聚甲醛(5)聚氧化乙烯(6)聚砜4. 解释下列名词:(1)(2)(3)(4)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材料结构单元,重复单元,聚合度;分子量的多分散性,分子量分布,分子量分布指数;线型结构大分子,体型结构大分子;(5)均聚物,共聚物,共混物;(6)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

5. 聚合物试样由下列级分组成,试计算该试样的数均分子量Mn和重均分子量Mw及分子量分布指数。

1 20.5 0.21×104 1×1053 40.2 0.15×101×105 66. 常用聚合物分子量示例于下表中。

试计算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涤纶、尼龙-66、顺丁橡胶及天然橡胶的聚合度,并根据这六种聚合物的分子量和聚合度认识塑料、纤维和橡胶的差别。

7. 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哪几类?试分别举例说明之。

8. 高分子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既是一门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习题与思考题1.解:(1) 加聚反应ln*****Cl结构单元和重复单元都是:(2)加聚反应H2CH3nCH2(CH3)H2CH3结构单元和重复单元都是:H3H2CH3(3) 缩聚反应nHO(CH2)5COOHH2)5C结构单元和重复单元都是(4) 开环聚合反应n*****H2O(CH2)5CH2*****结构单元和重复单元都是:(5)缩聚反应*****H2OnH2N(CH2)10NH2 +HOOC(CH2)8COOHH2)10NHC(CH2)8C结构单元:(6)加聚反应HN(CH2)10NH和C(CH2)8CnOCN(CH2)6NCO + HO(CH2)2H2)6H2)2结构单元:H2)6和2)2重复单元:H(CH2)6NHH2)2O2.解: (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H3nCH2C(CH3)(*****2CCOOCH3(2) 聚丙烯酸甲酯单体为丙烯酸甲酯nCH2CH(*****2COOCH3(3) 聚己二酸乙二酯(尼龙66)单体为乙二胺和乙二酸H2N(CH2)6NH2 +nHOOC(CH2)42)6NHCO(CH2)42n-1)H2O (4) 聚己内酰胺单体为己内酰胺或氨基己酸nH2)5H2)5C或nH2N(CH2)6CH2)5COH + (n-1)H2O(5) 聚异戊二烯单体为异戊二烯nCH2(CH3)CHH2C(***** ]n(6) 聚碳酸酯单体为双酚A和光气CH3nHOH3OH+nCOCl2CH3OOCl+(2n-1)HClnCCH33.解:(1) 单体为丙烯腈nCHCHC(2)单体为丁二烯和苯乙烯CH2H2CH2nCH2H2+nCH2nH2*****H2(3) 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2OH*****2OH*****2OCCHCHC(4) 单体为甲醛nCH2O2O(5) 单体为环氧乙烷或单体为乙二醇或单体为氯乙醇(6) 单体为4.解:(7)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化合物指的是由多种原子以相同的,多次重复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起来46的,分子量是10~10的大分子所组成的化合物。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绪论ppt课件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绪论ppt课件
投向市场,各种耐高温的高强度聚合物材料层出不穷。各种 通用高分子材料走向成熟、并不断涌现出新的高分子材料
o 多功能化 光敏性高分子、高分子半导体和导体、光导体、高分
子分离膜、高分子试剂和催化剂、高分子药物等方面的研 究与应用都取得巨大进展。这是功能高分子和生物医用高 分子理论和材料大发展时期
13
高分子科学的 更高、更新阶段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26
聚合物电池
负极
电池的三要素 正极
电解质
高分子 聚合物电池
无漏液、安全问题——使用胶态的固体,不含液态电解液,不产生漏
液和燃烧爆炸,仅由碳、氢、氮构成,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薄、体积小——以3.6V、400mAh的容量,其厚度可薄至0.5mm
形状可变——可设计成多种形状,且可弯曲变形,最大可弯曲90度左
控制释放速度 在需要的时间范围内以一定的速
度在体内缓慢释放
控制释放地点 靶向控制释放体系,使药物在预
定的部位按设计的剂量富集于病灶处
23
导电高分子
电导率<10-10(Ω·cm)-1
优良的绝缘材料
Polyimide/聚酰亚胺
半导体
>102(Ω·cm)-1
导电高分子
掺杂
Polypyrrole/聚吡咯
酚醛树脂
木材 棉 麻 丝 毛 漆
橡胶 皮革 各种树脂
改性
皮革的鞣制 棉麻的丝光处理
日常生活和生产
5
第一阶段——高分子科学的创建
(19世纪30年代-1930年)
❖ 天然高分子的改性: 橡胶的硫化(1839年),使天然橡胶实用化 硝基纤维素发明推动塑料工业的发展(1868年)
P-OH + HNO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第二版) 第7章 高分子的结构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第二版) 第7章 高分子的结构

7.1.1.4 无机高分子
分子链(包括主链和侧基)完全由无机元素组成, 不含碳原子。例如聚硫、聚硅等。这类高分子的耐高温 性能优异,但同样存在强度较低的问题。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
7.1.2 结构单元的键接方式
高分子链一般由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
例如a-烯烃
双烯类单体聚合时结构单元的键接方式会更加复杂。
排列,进而形成高度有序的结晶结构。而对称性差、缺乏
立构规整性的分子链不能结晶。 7.7.1.2 共聚结构 共聚物的结晶能力与共聚物组成,共聚物分子链的对 称性和规整性都有关。
7.7.1.3 链柔性
7.7.1.4 取代基、支化和交联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
7.7.2 结晶过程的跟踪
7.7.2.1 热台偏光显微镜方法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
第7章 高分子的结构
高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其物理性能。通过对高分子的结构
以及分子运动的研究,发现高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 系,就能够从性能的角度指导高分子的合成和高分子材料的 成型加工,使高分子材料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因此 ,研究高分子结构是高分子设计和材料设计的重要基础。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
7.3.2 均方末端距的统计计算
对末端距进行一维算术平均:
对末端距进行二维算术平均:
高斯分布函数为: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
7.3.2 均方末端距的统计计算
这样自由结合链末端距的二维算术平均为:
利用统计计算方法还可以得到自由结合链的另外两个 末端距。 (1)平均末端距
(2)最可几末端距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
7.3.3 均方末端距的应用
7.3.3.1 等效自由结合链
7.3.3.2 高分子链柔性的表征 (1)刚性因子 (2)分子无扰尺寸A

高分子物理和化学复习要点

高分子物理和化学复习要点

高分子物理和化学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高分子:也叫聚合物分子或大分子,具有高的相对分子量(104~106) ,其结构必须是由多个重复单元所组成,并且这些重复单元实际上或概念上是由相应的小分子衍生而来。

2、高分子的分类:根据高分子受热后的形态变化:热塑性高分子热塑性高分子在受热后会从固体状态逐步转变为流动状态。

这种转变理论上可重复无穷多次。

或者说,热塑性高分子是可以再生的。

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涤纶树脂等均为热塑性高分子。

热固性高分子热固性高分子在受热后先转变为流动状态,进一步加热则转变为固体状态。

这种转变是不可逆的。

换言之,热固性高分子是不可再生的。

通过加入固化剂使流体状转变为固体状的高分子,也称为热固性高分子。

典型的热固性高分子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氨基树脂、不饱和聚酯、聚氨酯、硫化橡胶等。

第二章逐步聚合1、逐步聚合反应的种类2、官能度:分子中能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3、缩聚反应的特点4、官能团等活性概念逐步聚合中的官能团的活性不随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

实验表明,二元官能度单体在分子量很小(n=1-3)时,活性随分子量增加而降低,但达到一定分子量后活性趋于恒定。

因此官能团等活性概念成立。

5、逐步聚合实施方法(1)熔融缩聚聚合体系中只加单体和少量的催化剂,不加入任何溶剂,聚合过程在生成聚合物熔点以上温度进行,聚合物处于熔融状态。

特点:产物纯净,分离简单;通常以釜式聚合,生产设备简单;反应温度高,一般比生成的聚合物的熔点高10~20 ℃;一般不适合生产高熔点的聚合物;反应时间长,一般都在几个小时以上;为避免高温时缩聚产物的氧化降解,常需在惰性气体中进行。

用途:主要用于平衡缩聚反应,如聚酯、聚酰胺等的生产。

(3)界面缩聚界面缩聚是将两种单体分别溶于两种不互溶的溶剂中,再将这两种溶液倒在一起,在两液相的界面上进行缩聚反应,聚合产物不溶于溶剂,在界面析出。

第三章自由基聚合逐步聚合反应:无活性中心,单体官能团间相互反应而逐步增长大部分缩聚属逐步机理,大多数烯类加聚属连锁机理3、烯类单体的聚合反应性能电子效应的影响:(1) X为供电子基团带供电子基团的烯类单体易进行阳离子聚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胀:溶剂分子渗入聚合物内部,溶剂分子和高分子的某些链段混合,使聚合物体积膨胀有限溶胀:最终不能达到溶解的溶胀,产生的条件:非良溶剂或交联聚合物无限溶胀:最终能达到溶解的溶胀,产生的条件:线性聚合物在良溶剂中溶解度参数: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θ状态:溶剂分子之间、高分子链段之间以及高分子链段和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相等,高分子链可互相贯穿并处于无扰状态。

X1:哈金斯参数,反映高分子与溶剂混合时相互作用能的变化。

松弛过程:在一定温度和外场作用下,聚合物从一种平衡态通过分子运动过渡到另一种与外界条件相适应的平衡态总是需要时间的现象。

玻璃化转变:玻璃态和高弹态之间的转变高弹性:聚合物的分子中链发生了运动,使长链分子由卷曲状态变成伸展状,当外力消除后,形变可完全恢复,材料的这种性质称为高弹性。

Tg:玻璃化转变的转变温度称为玻璃化转变温度,用Tg表示熔融指数:在一定的温度和负荷下,高分子熔体在10min流经一个规定直径和长度的标准毛细管的质量(g)。

假塑性流体:低剪切速率下的流动行为符合牛顿流体行为,但随着剪切速率增大,黏度降低。

具有这种流动行为的流体称为假塑性流体。

表观黏度:在中等剪切速率范围内流体所受到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比值剪切变稀: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脆性断裂:断裂前试样没有明显的变化,断裂面一般与拉伸方向相垂直,断裂面光洁。

一般出现于屈服点之前的断裂。

韧性断裂:断裂前试样发生缩颈现象,断面粗糙。

一般发生于屈服点之后的断裂。

强迫高弹形变:Tg或Tm一下的大应力大形变,去除外力,形变不能回复,但加热至Tg 或Tm以上,形变大部分能恢复高分子的热运动特点:①运动单元的多重性,小运动单元(侧基、支链、链节、链段)和大运动单元(分子链)的运动②高分子热运动是一种松弛过程——分子运动具有时间依赖性③高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分子运动具有温度依赖性影响聚合物Tg(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结构因素和影响规律:链结构(主链结构、取代基和链构型),分子量,支化、交联和结晶,共聚,共混,分子间作用力,外界条件链柔性(最重要),主链柔性越好,Tg越低①对称取代——极性减弱,分子间作用力下降,Tg下降②不对称取代——数量增加,内旋转阻力增大(柔性变差),Tg上升③取代基越大——分子间距变大,分子间作用力下降,Tg下降一、聚合物的粘性流动:高分子流动是通过链段的位移运动来完成的,链段运动带动整个分子链位移,高分子流动不符合牛顿流体的流动规律,高聚物熔体为非牛顿流体,高分子流动时伴有高弹形变二、粘流温度Tf的影响因素:分子链的结构(链柔性、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量)及外力(外力大小与作用时间)三、高分子流动性影响因素:链结构的影响(分子量、分子量分布、支化)、外界条件(温度、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四、分析加工条件(温度、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对不同结构聚合物流动性的影响规律,并得出结论。

答:随T↑, η↓,流动性↑流动性对于温度的依赖性取决于△Eη。

柔性的、分子间作用力小的、分子量稍低的高聚物其△Eη较小,温度对其流动性的影响也较小;反之即大。

即对于刚性的聚合物,通过改变温度调节流动性比柔性聚合物更有效。

随ŕ↑,高弹形变程度↑,η↓,流动性↑不同结构的高聚物,其熔体粘度与剪切速率的依赖性不同。

柔性聚合物的依赖性大(柔性聚合物易高弹形变,高弹形变量↑假塑性↑),刚性聚合物的依赖性小。

即通过加大剪切速率(剪切作用)去提高流动性,对于柔性聚合物更有效。

五、甲苯的Tg=113K,假如以甲苯作为聚苯乙烯(Tg=373K)的增塑剂,试估计含有20%体积分数甲苯的聚苯乙烯的玻璃化温度,并说明其增塑方法。

答:非极性增塑体系Ø—组分的体积分数下标p、d分别表示聚合物组分和增塑剂组分Tg=TgpØp+TgdØd Tg=321K 降低了52K 增塑方法:外增塑。

六、试画出Tb<T<Tg范围内聚合物的拉伸曲线示意图,并指出如何从曲线上获得哪些力学性能指标。

答:从曲线上可获得:弹性(杨氏)模量,屈服应力,屈服伸长,断裂强度,断裂延伸率,冲击韧性。

七、什么是高聚物的强迫高弹形变?其分子运动机理是什么?发生在什么温度范围内?答:高聚物的σ-ε曲线类似于高弹态聚合物能产生高达百分之几百的大形变,将这种大形变称为强迫高弹形变。

其分子运动机理与高弹态的高弹形变一样,是由卷曲大分子链通过链段运动伸直所引起的。

发生在Tb<T<Tg范围内。

八、10.强迫高弹形变与高弹形变有何异同点?影响强迫高弹形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规律如何?答:相同点:①其形变都为大形变②其实质为高弹形变,由链段运动实现。

不同点:①产生形变的温度范围不同:强迫高弹形变的产生温度范围为T<Tg,而高弹形变为T>Tg 。

②作用力大小不同:强迫高弹形变所需作用力大,高弹形变所需作用力小。

③形变恢复温度不同:前者在形变温度下不能恢复,需将温度升至Tg 以上才能恢复,而后者在形变温度下即能恢复。

影响强迫高弹形变的主要因素有温度(Tb <T<Tg)、外力(大作用力)、拉伸速率(适中)、柔性(刚性不太大的刚性聚合物)、分子量(需达到一定值)。

九、聚合物要体现高弹性对于分子结构有何要求?为什么?答:线型聚合物常温下表现出高弹形变的结构条件:分子量足够大、柔性好、常温下不结晶及分子链中存在孤立双键(用于交联)。

①作为橡胶需要具有较好的柔性但不结晶,而使弹性和耐寒性符合要求②需要较大的分子量和分子间交联,它关系到橡胶的耐热性、强度和尺寸稳定性。

十、影响高聚物实际强度的因素有哪些?有哪些方法既可提高拉伸强度又可增加抗冲强度?答:①高分子本身结构的影响(极性及分子间作用力、柔性、支化、交联、分子量、结晶和取向的影响、应力集中的影响、增塑剂的影响、填料的影响)②共聚及共混的影响③外力作用的影响④温度的影响适度交联,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分子量↑,韧性↑,同时分子间作用力↑,故拉伸强度↑,冲击强度↑1.高分子溶解有何特点?结晶高分子的溶解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溶解特点:先溶胀后溶解,溶解速度慢。

结晶高分子的溶解度与下列因素有关:温度、溶剂、溶质分子量、结晶度。

2.简述有限溶胀和无限溶胀发生的条件答:有限溶胀发生的条件:线性聚合物在非良溶剂中或交联聚合物在良溶剂中;无限溶胀发生的条件:线性聚合物在良溶剂中。

3.高分子选择溶剂有哪些原则?试根据热力学原理解释溶度参数相近相溶原则。

答:极性相似相溶原则(结构相似相溶);溶剂化原则;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要使混合(溶解)自发完成,按热力学观点,需:ΔFm=ΔHm-TΔSm<0因为:混合(溶解)过程中ΔSm>0,而非极性时ΔHm>0。

要使ΔFm<0,则׀ TΔSm ׀。

即当ΔHm→0时,ΔFm必然小于零。

<须׀ΔHm ׀所以:δ1-δ2→0,即:δ1 ≈δ2时,能达到自发溶解。

4.聚氯乙烯和丁苯橡胶的溶剂如何分别选择?说明理由。

答:聚氯乙烯选择氯仿,丁苯橡胶选择芳烃溶剂。

前者极性;后者非极性。

大分子:由一种或几种结构单元以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并且分子量很大的分子(104~106)称为高分子或者大分子单体:能形成大分子中结构单元的低分子化合物称为单体,它是合成聚合物的原料。

结构单元:构成高分子链并决定高分子结构以一定方式连接起来的原子组合称为结构单元。

又称重复结构单元,简称重复单元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龙-66):H2N(CH2)6NH2 HOOC(CH2)4COOHPE聚乙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A66聚酰胺66PS聚苯乙烯偶氮二异丁腈( AIBN ) 过氧化二苯甲酰(BPO) 过硫酸钾(K2S2O8)自动加速现象主要由体系粘度的增加而引起,因此又称为凝胶效应自由基聚合多为双基终止(双基偶合或双基歧化)离子聚合具有相同电荷,不能双基终止,无自加速现象。

一、为什么阳离子聚合反应一般需要在很低温度下进行才能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解:向单体转移是主要的链终止方式之一,向单体转移常数CM大,易发生转移反应,是控制分子量的主要因素,也是阳离子聚合必须低温反应的原因!聚合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这是因为低温可以减弱链转移反应所引起的终止反应,延长了活性种的寿命,因此阳离子聚合常在低温下进行。

阳离子聚合的链终止方式:①动力学链不终止:向单体转移终止、自发终止或向反离子转移终止②动力学链终止:与反离子加成终止、与反离子中的阴离子部分加成终止、加入链终止剂(XA)终止自由基聚合: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

阳离子聚合: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

陰离子聚合:快引发、慢增长、无终止。

活性阴离子聚合只有引发和增长两步基元反应。

阳离子聚合的特点:碳阳离子易发生和碱性物质的结合、转移、异构化等副反应——构成了阳离子聚合的特点;引发过程十分复杂,至今未能完全确定;采用阳离子聚合并大规模工业化的产品只有丁基橡胶。

自由基聚合:采用受热易产生自由基的物质作为引发剂(偶氮类、过氧类、氧化还原体系)。

离子聚合:采用容易产生活性离子的物质作为引发剂。

阳离子聚合:亲电试剂,主要是Lewis酸,需共引发剂。

阴离子聚合:亲核试剂,主要是碱金属及其有机化合物。

阴离子聚合的引发剂类型:碱金属引发(电子转移类)、阴离子加成引发活性阴离子聚合:如果不加终止剂,阴离子聚合体系中的活性链直到单体消耗完仍可保持活性。

如果另加入单体,又会继续聚合,因此称为活性阴离子聚合或无终止阴离子聚合。

这种未终止的保留活性的聚合物称为活性聚合物。

聚酯反应:二元醇与二元羧酸、二元酯、二元酰氯等之间反应n HO-R-OH + n HOOC-R’-COOH→H-(ORO-OCR’CO)n-OH + (2n-1) H2O聚酰胺反应:二元胺与二元羧酸、二元酯、二元酰氯等反应n H2N-R-NH2 + n ClOC-R’-COCl→H-(HNRNH-OCR’CO)n-Cl + (2n-1) HCl單体转化率:连锁聚合的单体转化率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提高,逐步聚合的单体转化率在反应的一开始就接近100%聚合物的分子量:连锁聚合的分子量一般不随时间而变,逐步聚合分子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