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文发展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公文发展史

001“公文”一词最早见西晋陈寿《三国志。魏。赵俨传》,从公文之词出现起,其在社会管理中的枢纽作用,公文的基本职能便已出现。公文最迟在3500年前就已经形成。

002先秦时把礼乐法度称为文章。至南北朝“文”、“笔”之论,就将公文研究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003公文一词,在各朝各代有不同的名称:殷商时称“典册”、周代称“中”,秦称“典籍”,汉称“文书”、“文案”,三国称“公文”,唐宋称“文卷”、“案卷”,元称“文卷”、“薄籍”,明称“文牍”、“案牍”,清称“牌子”、“本章”,近代称得最多是的“文牍”、“文书”、“应用文”等等。

004叶圣陶《国文教学》中,重视公文的意识、观念已昭著异常。

005商代专职公文撰制机构---太史尞的出现,意味着公文撰制制度化进程的全面展开。《尚书》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公文选集。春秋战国时代,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思想解放和文章繁荣,为公文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开放自由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公文特有的色彩。秦末战火和秦所实行的严刑峻法对秦的公文创作产生了明显的扼制作用,秦代公文的实际成就不高。汉代统治者吸取了秦王朝历史的短暂和“秦世不文”的教训,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发展生产的措施,为汉代社会经济和公文元气的复苏提供了保障。汉末魏晋之际,我国公文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隋代公文基本承六朝余绪,成就不大,但也提出了改革浮靡文风的要求,强调公私文翰、并宜实录,禁止文表华艳。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在文学上要求革新的呼声,对公文写作的时弊也有较大冲击。宋承唐制,使唐代骈散公文文风基本归于极致,形成了崇尚朴实、长于说理、重实轻虚的显著特点。元代公文中既有大量使用俚言俗语的粗俗体,也有紧承唐宋的典雅体,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白话体,形式的多样、丰富了公文的内涵。特别是元代公文制度的完善,也使得元代公文在中国公文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明代封建中央集权的极端化,直接导致了封建文书及文书工作的系统化、严密化,明代以及以后的清代,是中国古代公文的完备时期。清代除了公文写作内容不同而外,变化也不大,公文

减繁继续强化,公文结构也更加精巧。

006公文写作秦统一中国以前可称为发韧期,秦汉魏晋是发展期,隋唐宋是成熟期,元明清是公文的稳定期。

007在中国繁多的研究学科中,公文始终没有得到重视,一是认为古代公文有强烈的封建思想。二是认为古代公文在艺术上不及文学作品,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对中国公文的研究,也是对传统儒学观念的回顾,是真正儒家思想的精髓。

008就起源来说,公文是文章早期惟一的表现形式。公文古代称为“公牍”或“简牍”。“公”与“文”揭示了公文产生的必要条件,也就是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

009我们考述公文的起源可能早在约5000年前的原始文明时期,即国家尚未完全形成的部落社会时期,但我们迄今所能发现的最早的公文却是出现在国家产生之后,但我们至今所能发现的最早的公文却是在出现在国家产生之后。

010正是国家的产生,才使得公文有了政治性、实用性和规范性等现代公文意义上的诸种功能。

011自商代开始,公文的撰写事宜大多由史官来承担。到了西周,商末秘书机构的雏形---太史尞得到迅速的扩充和发展。周朝的秘书机构日益呈现出专业化和复杂化的倾向。太史尞由太史、小史、内史和御史组成。太史是长官。

012从已发现的史料看,西周的公文体式主要有13类:诰、命、誓、典、范、盟、约、训、事书、丹书、谱碟、丁籍、版图。

013从大量原始公文资料,公文是从商周时代开始出现的。从公文的载体来看,商周文书经历了甲骨、钟鼎和简牍三种文书。

014甲骨文书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产生最早而又最为完整的公文,它比较准确地显示出了公文创作初期的原始面貌。甲骨文书是商代公文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是散文创作的最早形式,其内容单一,缺乏议论性言辞,并初步表现出历代公文“一文一事”的撰写原则。

015《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和第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选集,在公文发展的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尚书》被列为古典“六经”之一,也称《书》或《书经》。

016东晋时,王室广求经典,豫章内史梅绩献了一部古文《尚书》,共58篇,其中一些篇章被后人认为是伪作,故又称“伪文

书《尚书》”。今存〈尚书〉共58篇,上起唐尧虞,下至东周春秋,历时1300多年,故又按朝代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017《尚书》的行文特点:一是篇章结构由松散逐步趋向严谨。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三是比喻、排比、陈情等手法的运用,增强了公文的生动性。

018春秋战国公文的体式变化:一是从体式类别上看,春秋战国时代的公文首先是继承和发展了周代原有的公文种类。二是公文体式的变化还表现为新的公文种类的出现。如“令”“书”“檄”。

019秦汉公文:由秦朝开始确立的皇权和国家公务制度在两汉得以定型,这也为秦汉公文奠定了发展的基调。一方面,公文撰制形式与体制的日趋规范与严格,使公文撰制与普通的文学创作得以最终分离;另一方面,由于现实政权背景的支持,公文撰制又与同时代的文学文学创作乃至文化发展表现出强烈的互动以至交融的态势。

020秦在中央实行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为首的三公九卿制度。

021丞相府作为承担秦朝中央政府秘书工作的机构,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辅助了全国范围内的政务管理,与之相关的秦朝公文制度也第一次确立了浓厚的封建制度色彩。

022两汉中央机构中处理文书业务的秘书机构---尚书台开始形成,到曹魏时逐渐被秘书令所替代。

023秦汉公文制度:一是“书同文”文化制度。二是行文制度。三是校勘制度。四是避讳制度(最早源于周朝)。五是用印制度(皇上称“玺”,百官称“印”)。六是传递制度(始皇推行“车同轨”制。)

024秦汉成为封建公文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公文体式第一次被统治者明确分类。秦代公文统称“典籍”。

025秦汉公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文、景之前的公文创作。秦并六国之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始皇“燔灭文章,以愚黔首”,焚书坑儒,导致了“秦世不文”的现象。这种“不文”虽然影响了公文创作,但严格的制度化政策也同样影响并促成了公文制度规范化的形成,秦世公文因此显得简约实际,有章可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