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一)教学重点:
第一节重点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什么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它与唯心
论的先验论和形而上学唯物论消极被动的反映论的区别,引导学生通过对唯心论
与旧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比较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基础与本质的原理。


二节主要解决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掌握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和认识的本质,
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的意义。

第三节重点讲授真理与价值的关
系。

非理性因素与科学研究的过程两部分可以根据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二)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要注意几重关系的把握。

第一是从辩证法的角度阐述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的关系,说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内容的纵深发展。

第二是在阐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同时着重强调唯物
论与辩证法的结合。

第三是通过对真理的客观性和两重性的原理的讲授引导学生了解对待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既要坚持又要发展的意义。

加深对科学认识和发展过程必须用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指导的理解,深化对实践标准的正确理解。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辩证唯物论与旧唯
物论的重要区别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引进认识论,第
一次正确地阐述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
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揭示了人类认识产生及其本质
和发展规律,创立了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进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人的认识是从低级向高级
不断发展的过程,揭示了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第一节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一.认识的基础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就在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起点,实践对认识具有重
要意
义。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观点。

主体通过实践逐
步认
识事物及其属性,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
然等辩证关系,才能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消极被动的直观
反映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只有通过实践,主体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
属性,才能把握客观事物运动的规律。

实践决定了认识的对象和内容。

客观事物首先作为实践的对象然后才能作为认识
的对象。

也就是说,客观事物必须进入人的实践范围才能被人们所认识。

从自然科学的起源看:原始社会率先发展的是天文学和力学。

原因在于当时的社
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出来后,游牧部落对四季气候的变化、水源草地牧
场等情况的了解和把握在生产劳动中的重要性,促进了古代天文学的起源和发展
;丈量土地和兴修水利等农业的需求促进了古代力学的发展。

从我国文字和数字
的起源看,象形文字起源于生产劳动中对具体物象的观察临摹;数字则从计算的
绳结木刻发展而来。

音乐和舞蹈也是起源于生产劳动中,原始人在辛苦劳作丰收
之后或在节日,为了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进行的各种祭神仪式和活动,后
来才发展成为脱离生产劳动的精神生活的音乐和舞蹈。

从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看
:除了受生产实践的制约,越来越多地源于科学实验的实践形式。

如对遥远的宇
宙天体的观察、对已经绝迹的远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认识、对非常微小的微粒
子的科学认识等等,都不可能在生产实践中直接接触和变革它们,只有通过科学
实验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唯一桥梁。

通俗地讲就是实践出真知。

我们有许多知识和生
活技巧和劳动技能都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学会:游泳、骑自行车、溜冰……鲁迅先
生曾经说过,小孩子学走路时,再愚蠢的妇人也不会把孩子绑在床上,让他自己
研究得能够飞跑了再下地,因为小孩子学走路就是在跌跌撞撞中学会的。

我国古
代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王阳明曾经提出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格一物而知一物之理
”,为了论证他的观点,他到一片竹林旁打坐几天几夜,结果一无所获。

他不是
从中得出唯物论的结论,而是从客观唯心主义转向主观唯心主义,提出“万事万
物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王阳明为什么得不出唯物论的结
论呢?因为他在竹林旁边的打坐不是去观察竹林的生长规律和在实践中了解竹子
的各种特性,而是闭目“内省”的苦思冥想,当然不可能有结果。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没有否认间接经验即书本知识的
重要性。

由主体自己亲身经历的实践中产生的直接经验与作
为书本知识的间接经
验的关系是辩证关系。

我们的认识是由我们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
习书本知识的间接经验两部分构成的。

把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辩证关系具有
重要意义。

首先,现实中每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有限的,每代人都以前人认识的终点作为自
己认识的起点,人类的知识和经验是代代相传、代代发展的,正是有了这种继承
,才有人类认识的发展和进步。

每代人的认识都为人类的整体认识增加了新的内
容。

如果人类的认识都必须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而来,人类就只能永远停留在钻木
取火、饮血茹毛的原始时代。

间接经验是前人或古人实践经验和认识的结晶,正
是在这个意义上,高尔基认为“书本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其次,在我为间接经
验,在他人为直接经验。

书本知识是前人的直接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从人类认识
的根本内容与根本源泉看,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学习书本知
识并不违背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的观点。

再次,有直接经验能够帮助主体更好地理
解间接经验。

书本知识毕竟是别人从实践中概括而来的,不是我们自己亲身经历
的获得的经验,学习抽象的书本知识,仍然必须注重强调实践,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

大学生在学习抽象的书本知识的同时,必须通过各种实践手段(实验课
、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等),把抽象的理论化的概念和原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化的东西,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知识体系。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同样一个格言
,老年人与年轻人的理解是不同的。

因为老年人与年轻人的亲身经历不同,理解
当然有差别。

所谓经历,实际上就是亲身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

古人认为“少年
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因为少年对人生的生离死别的直接经验少,为
了写诗只好无病呻吟,写的无非是风花雪月。

“而今识遍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
秋”;则是老年人的境界,老年人尝遍了人生的甜酸苦辣,积累了太多的直接经
验,对人世的生离死别能够用达观的、睿智的方式去坦然面对了,也就不会再发
出多愁善感的慨叹了。

这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是由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的
直接经验造成的。

从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辩证关系看,我们既要注重学习书本
知识,也要重视实践,正如我国宋代诗人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
事要躬行”。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从认识的产生发展的根本源泉看,社会实践提出了需要和要求,才能推动认识的
发展。

社会实践的需要不断给认识提出新的课题,推动人们从事新的探索和研究
,解决新的问题。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
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恩选集》第四卷第
505页)。

社会实践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人们就会以此作为研究对象,从而促进认
识和科学的发展。

主体的认识和科学因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又伴随着社会实
践的发展而发展。

从我国大学的各专业设置和发展的情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
一点。

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和新兴学科的出现,都是在社会需要的前提
下产生的。

社会实践提出要求,促进了各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在社会实践的推
动下,新学科的产生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现代科学发展为日益复杂的
、庞大的、多层次的和多序列的知识体系,新兴学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知识
急剧增加,人类的知识总量迅速上升,其根本原因就是社会实践的需要推动的。

20世纪以来,由于航空事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空气动力学的迅速发展;由于利
用原子能的需要,促进了原子物理学、基本粒子物理、放射化学、放射生物学的
巨大发展;由于农业与医学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现代生物学进入分子水平的研究
和遗传工程的发展等等。

在科学认识发展中,当然我们不能排除科学家的“好奇
心”和“科学兴趣”的作用,但这些都属于主观的心理因素,与社会实践需要的
客观必然性的推动作用比较,是第二位的原因。

社会实践的需要推动了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要求科学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研究新的领域、新
的课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社会实践为人们的认识的产生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望远镜、显微
镜、电子计算机、高能加速器等工具仪器和设备,都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
来的,又成为后认识过程的工具和手段。

人类的生理器官是有局限性的,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能力都有些动物比人类敏锐,但人类在实践中创造了射
电望远镜、电子显微镜、雷达、声纳、遥感装置、高能加速器等等,比动物的感
觉能力优越得多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帮助人类深入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促进
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大大拓宽了人类认识的视野。

人类的思维能力的提高也离不
开社会实践,人的智力水平伴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发展,不管是观察、记
忆、想象、判断、推理的能力,还是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
敏捷性,都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人的实践改变了客观现实,客观现实的改
变又反作用于人脑,促进了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

实践越深入、越广
泛、越发展,人的认识能力和智力水平也伴随社会实践而不断发展。

2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认识是否真理,或者说包含了多少真理性,这在主观领域里是无法得到证明
的。

只有实践才具有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能力。

在科学发展史上,有伽里略用两
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打破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自由落体速度与它的质
量成正比”的定律的记载。

伽里略并不是一开始就采用实践的方法去否定亚里士
多德的定义的。

他在思考这个问题时,首先陷入了自相矛盾的两难问题。

从逻辑
上看,首先假设有两个铁球,A球为100磅的实心球,B球为1磅的空心球,当两个
铁球同时做自由落体的运动时,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两
球的运动速度相差100
倍。

但如果把两个铁球拴在一块,悖论就出现了:A球+B 球=101磅,比A球重,自
由落体的运动速度应该比A球快;但是力学常识表明A球+B球运动速度的计算是(A
速+B速)/2,运动速度比A球慢。

到底哪个公式才是真正反映物质运动速度的真理
性的认识呢?逻辑上无法证明,最后伽里略才想到用实验去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这就是著名的意大利斜塔上的实验。

实践的结果证明,100磅的实心球和1磅的
空心球几乎是同时着地,实践的结果就这么权威性地打破了亚里士多德流传了一
千多年的物理学的定律,表明了这个理论是错误的。

可见,实践使对认识的检验
具有权威性和唯一性。

在自然科学中,实践检验的权威性十分明显,自然科学家
都非常重视实验。

所有的大学、科研机构所拥有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实验手段
等等是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客观标准。

社会科学的认识是否
真理付诸于实践检验具有滞后性,无法像自然科学似的当场
作出检验,比如我国
的文化大革命和大跃进,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是真理性的认识。

只有在这个历史
阶段完结之后,看其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和促进的情况,才能总结经验和正确评
价。

但无论如何,历史终归历史才能评说,所谓历史评说,实际上就是社会实践
的检验。

评价我国改革开放的情况也是如此,主要看是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无论何种认识,正确与否都必须付诸于社会实践的检验。

3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正是为了改造世界。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是对客观事物
的本质与规律的认识,把握它是为了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从而达
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实践既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终点和归宿。

理论的价值
就在于它能够指导我们去改造世界。

我们今天在大学里学习各门科学理论,掌握
各种技能,就是为了将来我们走向社会之后学有所用,学有
所为。

如果理论不能
用于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再好的理论也是没有价值的。

因此,德
国诗人歌德说过:生活之树常青,而理论是灰色的。

为什么说理论是灰色的呢?
因为理论只有在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时才有价值,如果理论只是束之高阁,不
能用于指导实践,就是灰色的没有生命力的东西了。

自然科学为生产实践服务,
社会科学为社会实践服务。

旧哲学不了解实践的真正含义和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
重要意义,就不能真正理解和科学揭示人类认识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就在于人的认识的产
生、发展、检验和归宿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为马克思
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原理提供了许多具体科学的佐证。

皮亚杰的
《发生认识论》就是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

皮亚杰反对把人的认识看作是先天固
有的、天赋的,他根据大量的实验和分析得出结论:人的认识的产生和发展的动
力、基础都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即活动。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通过主
体的活动,把外界的刺激同化到主体原有的认识结构之后,或者是顺应外界刺激
调节主体原有的认识结构的过程,并通过对儿童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情况进行了
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缺陷在于他提出
的活动只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不是社会历史的实践创造。

因此,我们吸收皮亚
杰的发生认识论的价值成果时也必须进行分析鉴别。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1)认识规定了实践的目的。

客观事物是无限多的,确立何种事物作为实践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是由实践需
要决定的。

但实践提出的需要,又必须从理论上揭示、概括和阐述,充分显示其
价值,才能成为现实的实践目标。

比如我国在发展农业和改造传统农业方面,必
须加大高科技的投入,这是由我国的人口众多和农业生产力落后的社会实践的需
要决定的。

但是发展“三高”农业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
能够获得多少经济
效益,农民能够获取多少物质利益等的理论揭示、概括、阐述和宣传直接影响到
农民愿意不愿意进行农业的改造和投入,如果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采用行政命
令式推行农业产业结构和高科技含量的改造,农民对农业的改造认识不足就会导
致热情不高,信心不足,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造,在社会实践的具
体改造中就一定是步履艰难的。

人的社会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这是人的实践与动物的活动的本
质区别。

农民种田、工人做工、学生读书都是有目的的过程,农民种田要达到丰
收的目的,取决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有季节气候、植物生长规律、土壤和化肥
的使用等方面的正确认识,如果盲目蛮干,或者离开自然规律去搞什么“人有多
大胆,地有多高产”,就不可能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

工人做工要了解物质的性
能特点及加工的技能手段,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学生读书如果不能掌握学习方
法,死记硬背也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人的实践活动带有自觉的能动性,就在于通
过人脑的思维,有计划、有步骤、按预定的目标进行,才能达到实践的目的。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运
动失败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也失败了。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能够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本
质和特点有正确的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并且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中国革命才能获得成功。

正如斯大
林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也就是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做
指导,革命的运动就不能获得成功。

人的认识是否正确,认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会
对人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产生制约作用,直接影响到实践的目的。

实践的目的性赋
予人类活动自觉的品格,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越高,人类的实践活
动越带有经过思考的计划性和按预定目标进行的特征。

(2)认识影响了实践的范围和过程。

实践的目标确定了,还要有相应的正确的手段方法和道路,实践不是盲目的
过程,而是以认识为指导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人们在实践中不是被动地适
应环境,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改造世界的过程。

实践目标确定之后,采用何
种手段、方法和道路,实践本身无法回答,有赖于主体对以往的实践提供的材料
进行分析、判断、筛选,决定取舍。

主体要受到条件的制约:人们对客观事物的
认识程度的制约,决定了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和探索规律;由于客观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如果人的认识没有从客观事物本身出发,没有注重实事求是,而是以偏概全
,就会影响到实践的范围和过程。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成果,必须纳入实践的
过程,采用类似反馈调节的办法和借助物质手段的操作,克服实践活动中的困难
和障碍。

因此,实践活动受到许多限制,它的范围和过程受制于人们对客观事物
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正确与否和程度如何。

(3)认识影响了实践的结果。

主体是实践活动的发起者,实践主体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都要影响到实践
的效果和成败。

在实践过程中,主体的创造性、能动性、计划性都影响到实践的
成败。

实践的过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过程。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革
命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了社会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够排除
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干扰,使革命力量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
的最后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
认识产生了偏差,尤其是阶级斗争人为地扩大化和左倾思潮的泛滥,导致了重大
的失误。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也表现得错
综复杂,当我们能够正确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时,社会主义建设就能够
顺利进行;当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产生了偏差时,社会实践无法达到预期
的效果。

因此,认识影响了实践的结果。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实践中产生了认识,实践又要受认识的制
约。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论
、旧唯物论和不可知论的重要区别。

“对这些以及其他一些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
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马恩选集》第四卷第221页)。

二认识的本质
从意识的起源我们知道,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

这是
由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人脑的机能决定的。

毛泽东把人脑当作是意识产生的加工
厂,只有加工厂是无法生产产品的,还要有原材料也就是客观对象经过人脑的加
工才能产生意识。

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
题的不同回答,首先划
清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

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有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

在休谟的看来,人的认识来源于自己的感觉,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事物和感
觉是否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不可知的。

他举了一个例子,一张桌子放在我们
面前,我们离它的距离远近左右在视觉上都会产生差异,因而是不可知的。

康德
则割裂了自在之物(客观世界)的现象与本质,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在之物的现象
,不能认识自在之物的本质。

他看到了人的认识中存在错觉,但把一切感觉等同
于错觉,感觉就成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堵墙,阻碍了人的正确认识。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
题的不同回答,其次划
清了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可知论的界限。

唯物论认识论的核心是反映论,它们
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都是可知论,都把人的认识的产生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