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基础知识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手指》基础知识练习
一、比一比,组词语。
拇()瘙()秽()汤()
母()搔()岁()烫()
扭()享()曾()康()
纽()哼()憎()庸()
二、我读懂了课文重点句子的意思。
1.食指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
(1)这句话运用了()的手法。
①对比②拟人③夸张
(2)突出食指()、()的外形特点。
2.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以手指的全体()人的全体,阐明“()”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
三、课文整体梳理:按照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完成填空。
《手指》是()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和()。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等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四、重点段落品析。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
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
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
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屏障”的意思是(),在这里,“屏障”是指()。
2.“养尊处优”的意思是()。
联系文段,中指养尊处优,体现在()。
3.文中说中指“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表现在哪里?
4.这段话运用了()的手法,以精妙之笔勾勒出中指()的姿态和()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拇指母亲;瘙痒搔痒;污秽年岁;汤水烫伤;扭动纽扣;享受哼哼;曾经憎恨;健康附庸
二、1.(1)①(2)突出食指直落、强硬的外形特点。
2.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
三、《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排比、设问、比喻、拟人等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四、1. 泛指遮蔽、阻挡之物。
无名指、食指
2. 指生活在有人伺候、条件优裕的环境中。
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
3.他因为身体啊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是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4.这段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以精妙之笔勾勒出中指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