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共49张PPT)
人。”
钱学森
③卫星技术
1970年,我国第 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东方红 一号”成功发 射。
意义: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第一篇章
我们的成就
术三 中 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的个 国 国掌 成 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家 握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为 载世 4、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人界 航上 天
成就一:强大的国防科技——“两弹一星”
第一篇章
我们的成就
成就二:开创“太空新时代”的载人航天技术
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4、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5、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6、2011年11月15日:“神舟八号”发射成功 7、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成功
④为了打破美苏对我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 增强国防力量。 目的
3、两弹一星”成果:
①核科学
中国 “两弹元 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1986年)
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 邓稼先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 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毅然舍弃国外优厚的待 遇,回国甘当无名英雄,默默奋斗了数十年。他在中国核 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最后 因受核辐射严重伤害、全身大出血而病逝,年仅61岁。 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遗言是: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死而无憾”。 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
材料六 当代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 小平;二靠袁隆平”。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 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 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材料六中,中国农民为什么那样说?
一靠邓小平:邓小平提供了政策,十一届三中 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 动了农业的发展;
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52年10月3日,
英国进行了第一次核爆炸。1984年和1985年初,报纸刊登着两则
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
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进攻中国。”
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就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核威胁。
材料二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
2、“两弹一星”研制的原因: ①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②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③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④为了打破美苏核垄断和核威胁, 加强国防。(目的)
核原则: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8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材料五 当1967年比夫拉战争导致了大规模饥 荒和大量无辜平民死亡之后,非洲的饥荒第一 次被报道。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被震惊了: 干瘪的乳房犹如枯萎的梨,含在一个骷髅般孩 子的嘴中,那里面其实早已没有奶水。为了安 慰孩子的饥饿,母亲不得不忍受被吮吸的痛苦。 饥饿是来自身体的摧残,但这些照片中的悲惨 情景却直逼人心,拷问着读者的灵魂。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 炸成功
大亚湾核电站
每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度,其中七成电力供 应香港,三成电力供应广东电网。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 精品
础,成为中国人民继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在新世纪把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科技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推进新课 “东方魔稻”
袁隆平
推进新课
袁隆平其人:
自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
主 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
学 习
稻研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 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发愤图强的豪情壮志,并使之成为中国 各族人民在现代化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推进新课
➢ 它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科技工作者队伍,为 后来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储备了人才,积蓄了后劲;
自 ➢ 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使我国赢得了与自己的幅员 主 大国相适应的政治、军事地位,加重了世界上爱好和平一方砝 学 码的分量; 习 ➢ 它奠定了中国人民开发利用核工业和空间技术的技术与人才基
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的“两弹”应该是指( A )
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导弹 C.氢弹、导弹 D.原子能、原子弹
当堂检测
2.一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位“感动中国” 当选人物,人们形容他“一个人干了两亿人的活”。这是因 为他( C ) A.研制原子弹成功 B.对我国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C.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D.推动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
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
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推进新课
袁隆平杂交稻对人类的主要贡献:
➢ 袁隆平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
自 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主 ➢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被 学 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习
推进新课 “东方魔稻”
袁隆平
推进新课
袁隆平其人:
自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
主 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
学 习
稻研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 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发愤图强的豪情壮志,并使之成为中国 各族人民在现代化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推进新课
➢ 它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科技工作者队伍,为 后来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储备了人才,积蓄了后劲;
自 ➢ 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使我国赢得了与自己的幅员 主 大国相适应的政治、军事地位,加重了世界上爱好和平一方砝 学 码的分量; 习 ➢ 它奠定了中国人民开发利用核工业和空间技术的技术与人才基
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的“两弹”应该是指( A )
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导弹 C.氢弹、导弹 D.原子能、原子弹
当堂检测
2.一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位“感动中国” 当选人物,人们形容他“一个人干了两亿人的活”。这是因 为他( C ) A.研制原子弹成功 B.对我国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C.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D.推动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
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
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推进新课
袁隆平杂交稻对人类的主要贡献:
➢ 袁隆平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
自 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主 ➢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被 学 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习
历史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二)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73 年 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培育成功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1983 年 1997 年
2003 年
“银河– 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银河–II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神舟” 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我国首次研制成每秒运算 一亿 次的计算机。 每秒运算 130 亿次的计算机, 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机研制技 术取得新的突破。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成功 2012年6月16日 2011年11月3日凌晨天宫一号实现与神州八号飞船对接。按照计划, 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
新中国中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第一个:两弹一星 第二个:载人航天工程 第三个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造粮食,还 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 造
1966.10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7.6 1970.4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方红— 1 号”发射成功
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和原子 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技术发展迅速(三年多一点, 美国七年,苏联四年)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 1975.11 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了解最新发展概况
2009年 2005年 2007年 2008年 2011年11月1日 2011年9月29日 2011年11月3日 “天河一号”每秒千万亿次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 “神舟”八号飞船发射成功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 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课件(共21张PPT)
能力
用核技术为国民提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建成
供电力
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 弹试验成功
我国国防力量进一 步加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五个发射卫星的国
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家,开始进入航天
时代
“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 航员杨利伟成功升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2、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材料一:中华民族曾经缔 造出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四 大发明,然而16世纪之后, 中国科技发展却逐渐落后 于世界,尤其是1840年以 后,尽管近代中国的仁人 志士百般努力将现代科学 引入中国,近代中国科技 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 水平。新中国成立后,我 国的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 的发展。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科技的发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材料一: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二: 如果60年代
的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 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他培 育的杂交水稻自推广种植以来,已
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 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
6、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促进科技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不包括
A.制定“863计划” B.制定是“星火计划” C.制定“火炬计划”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我国国防力量进一 步加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五个发射卫星的国
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家,开始进入航天
时代
“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 航员杨利伟成功升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在中国首次实现
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 的全合成,开辟了人 工合成蛋白质时代
用核技术为国民提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建成
供电力
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 弹试验成功
我国国防力量进一 步加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五个发射卫星的国
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家,开始进入航天
时代
“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 航员杨利伟成功升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2、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材料一:中华民族曾经缔 造出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四 大发明,然而16世纪之后, 中国科技发展却逐渐落后 于世界,尤其是1840年以 后,尽管近代中国的仁人 志士百般努力将现代科学 引入中国,近代中国科技 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 水平。新中国成立后,我 国的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 的发展。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科技的发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材料一: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二: 如果60年代
的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 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他培 育的杂交水稻自推广种植以来,已
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 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
6、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促进科技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不包括
A.制定“863计划” B.制定是“星火计划” C.制定“火炬计划”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我国国防力量进一 步加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五个发射卫星的国
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家,开始进入航天
时代
“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 航员杨利伟成功升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在中国首次实现
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 的全合成,开辟了人 工合成蛋白质时代
【高中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10
邓稼先(1924—1986), 中国物理学家;1950年获 美国博士学位,当年返回 祖国。他是中国核武器理 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 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核试 验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 导者之一。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问题2:
中国原子弹是怎样研制出来的?
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国际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 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海洋高技术。
80年代,党和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决策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二、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问题1:
谁来介绍什么是“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现在是指原子弹、导弹 和人造卫星。 但是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 和氢弹。例如,邓稼先被誉为“两 弹元勋”,就是因为他主持研制成 功了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原子弹和 氢弹合起来称为一弹,另一弹专指 导弹。 “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问题3: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我们这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 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它? 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 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 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上安宁的日子。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mcards/1/big/661.swf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问题:
袁隆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他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和 质量,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而且惠及全世界,能够多养活许多人口。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第27课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 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 设中的重大作用。
-
1
思考: 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中华民族在古代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 化,世界领先;
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 方先进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 面的发展。
——钱学森
-
11
3、意义: 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 垄断,加强了中国国防力量和国际威望, 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导弹- 部队
12
广东大亚湾 核电站
中国和平 利用核能
-
13
《饥饿的女 孩》获1994 年普利策新 闻摄影奖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2004年8日发表的 《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 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 使500多万儿童死亡,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 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 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14
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
7
2、成就:
时间
重大成就
1964.6
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 射成功
作用和意义
1964.10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1966.10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和原子弹 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1967.6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三年多 一点时间,而同样技术发展速 度,美国用了七年,苏联用了 四年。
思考: 当时中国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
-
5
思考:当时中国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 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 设中的重大作用。
-
1
思考: 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中华民族在古代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 化,世界领先;
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 方先进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 面的发展。
——钱学森
-
11
3、意义: 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 垄断,加强了中国国防力量和国际威望, 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导弹- 部队
12
广东大亚湾 核电站
中国和平 利用核能
-
13
《饥饿的女 孩》获1994 年普利策新 闻摄影奖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2004年8日发表的 《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 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 使500多万儿童死亡,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 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 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14
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
7
2、成就:
时间
重大成就
1964.6
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 射成功
作用和意义
1964.10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1966.10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和原子弹 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1967.6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三年多 一点时间,而同样技术发展速 度,美国用了七年,苏联用了 四年。
思考: 当时中国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
-
5
思考:当时中国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ppt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中国航天 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第二1个0里月程24碑日是1载8时人0航5分天器,
而绕月工程就是第三个里程碑。
西—昌—国卫防星科发工射委中主心任张庆伟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
我国建国以来的 科技成就
——欢迎欣赏
演讲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 成就。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 作用。
国家第一颗卫星的水
平。
意义: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④“两弹一星” 后中国的科技成就:
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 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 船的国家。
1982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潜艇水下发 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2)“两弹一星”成果:①核科学
中国 “两弹元 勋”
邓稼先 (1924—1986)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 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 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 为“中国导弹之父”。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等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 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 建议,得到了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从世 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坚持 “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生物技术、航天 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 新材料7个领域15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 的重点、组织一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希望通过15年 的努力,力争达到目标。
第二1个0里月程24碑日是1载8时人0航5分天器,
而绕月工程就是第三个里程碑。
西—昌—国卫防星科发工射委中主心任张庆伟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
我国建国以来的 科技成就
——欢迎欣赏
演讲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 成就。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 作用。
国家第一颗卫星的水
平。
意义: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④“两弹一星” 后中国的科技成就:
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 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 船的国家。
1982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潜艇水下发 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2)“两弹一星”成果:①核科学
中国 “两弹元 勋”
邓稼先 (1924—1986)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 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 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 为“中国导弹之父”。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等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 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 建议,得到了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从世 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坚持 “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生物技术、航天 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 新材料7个领域15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 的重点、组织一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希望通过15年 的努力,力争达到目标。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课件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一、新中国科技为什么能取得重大成就?
方法点拨:科技发展的原因一般应从政府政策、经济
基础和社会环境、科学家的创新等方面分析。 精讲阐释: (1) 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 ①社会主义优越性之一就在于能够集中人力、物力,在短 时间内完成大型工程建设。②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上适
特别提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离不 开邓小平理论的指导。
栏 目 链 接
应用 示例 1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蛟龙”下海,
“神十”飞天,“天河二号”计算机超级神速。这些科技
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优秀科学家的努力 B.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C.全国人民的支持 D.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 )
栏 目 链 接
三 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意义:中国成为第 ___
温馨指引:“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原子弹)、导 弹和人造卫星,分属于核技术和航天技术。原子弹和氢 弹,二者均属于核弹。
栏 目 链 接
应 用 思 考
1.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为 什么作出“两弹一星”的决策?第七单元Βιβλιοθήκη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栏 目 链 接
课 程 标 准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栏 目 链 接
目 标 分 解 1.识记“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及人 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银河Ⅰ号”等重大科技成就。 2.分析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原因。 3.结合史实说明科技进步对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作 用。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栏 目 链 接
一、新中国科技为什么能取得重大成就?
方法点拨:科技发展的原因一般应从政府政策、经济
基础和社会环境、科学家的创新等方面分析。 精讲阐释: (1) 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 ①社会主义优越性之一就在于能够集中人力、物力,在短 时间内完成大型工程建设。②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上适
特别提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离不 开邓小平理论的指导。
栏 目 链 接
应用 示例 1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蛟龙”下海,
“神十”飞天,“天河二号”计算机超级神速。这些科技
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优秀科学家的努力 B.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C.全国人民的支持 D.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 )
栏 目 链 接
三 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意义:中国成为第 ___
温馨指引:“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原子弹)、导 弹和人造卫星,分属于核技术和航天技术。原子弹和氢 弹,二者均属于核弹。
栏 目 链 接
应 用 思 考
1.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为 什么作出“两弹一星”的决策?第七单元Βιβλιοθήκη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栏 目 链 接
课 程 标 准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栏 目 链 接
目 标 分 解 1.识记“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及人 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银河Ⅰ号”等重大科技成就。 2.分析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原因。 3.结合史实说明科技进步对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作 用。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PPT教学课件
1.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重视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目的是 ()
A.与美国进行军事对抗 B.与苏联进行军事对抗 C.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加强国防 D.在现代战争中赢得主动权 答案:C
2.(2010 年 1 月山东学业水平)下列科技成就中,在世界范 围内中国最先取得成功的是( )
A.原子弹爆炸 B.氢弹爆炸 C.人造卫星发射 D.杂交水稻培育 答案:D
(1)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内蒙古大草原
(2)下图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
考纲考点解读 知识网络体系 三年高考经典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A.①
B.②
C.③
D.④
【点拨】 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景观照片等信息的获取能力及对相 关中国地理知识的掌握。
(2)从考查方向看,通常以我国某局部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我国的 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或以等值线图为背景,考查相关的自然和人文
(3)从题型上看,以综合题为主,选择题也有一定比重。
考纲考点解读 知识网络体系 三年高考经典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2 (1)重视以下考点内容:我国自然地理特征、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解析】 第(1)题,材料提示小明的考察时间为8~10月,为我国夏季, 所带物品有墨镜、遮阳帽、防晒霜,说明日照强烈,羽绒服说明气温低、 温差大,防水服说明有较强烈的雨雪天气。第(2)题,①四川大熊猫自然保 护区,②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③内蒙古大草原,④新疆塔克拉玛干 沙漠。
【答案】 (1)A (2)B
B.徐光启
C.钱学森
D.袁隆平
解析:1973 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 优 2 号”。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一ppt
杂交水稻之父
•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 “东方魔稻”。他的成果 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 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 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 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 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 绿色革命”。
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 小平,二靠袁隆平。 中国人为什么要这么说?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是在( A.1957年 B.1964年 C.1967年 D.1970年
)
2.最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江泽民
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 两弹
• 1、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的原因 • (1)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 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他的国家地位。 • (2)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①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 人民政权。 ② 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 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1970年,我国用 长征号运载火箭, 成功的发射了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东方红1 号
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 法国、日本之后,世界 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 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中国 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 术方面,都已达到世界先 进水平。
1999年11月20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 一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神舟一号飞船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 船。
作一 目不 标为 要名 奔、 世二 界不 先为 进利 水。 平但 。工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 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 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1(48张PPT)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
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 作用。
思考: 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1)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 的文化,世界领先;(举例)
(2)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 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原因?)
资产阶级学西方先进科技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但由于资产阶 级的局限性,他们没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仍然处于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
1983年 12月22日 ,中国第一 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 算机——“银河”在长沙研制成 功。
1992年 11月19日 ,“银河— Ⅱ”10亿次巨型计算机在长沙通 过国家鉴定。当时有关当局还夸 说全部机器的焊接完全用人手操 作,但仍然准確无误。
1997年 6月19日 ,“银河— Ⅲ”并行巨型计算机在北京通过 国家鉴定。该机采用分布式共享 存储结构,面向大型科学与工程 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基本字 长64位,峰值性能为130亿次。
他是谁? _袁__隆__平___
猜一猜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 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 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 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 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 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 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 好的梦想。
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1993年转基 1999年中国加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
因食品在美国正式投放市场
划
1997年“克隆羊”出现
1999年中国第一只克隆羊
21C完成对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
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 作用。
思考: 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1)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 的文化,世界领先;(举例)
(2)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 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原因?)
资产阶级学西方先进科技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但由于资产阶 级的局限性,他们没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仍然处于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
1983年 12月22日 ,中国第一 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 算机——“银河”在长沙研制成 功。
1992年 11月19日 ,“银河— Ⅱ”10亿次巨型计算机在长沙通 过国家鉴定。当时有关当局还夸 说全部机器的焊接完全用人手操 作,但仍然准確无误。
1997年 6月19日 ,“银河— Ⅲ”并行巨型计算机在北京通过 国家鉴定。该机采用分布式共享 存储结构,面向大型科学与工程 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基本字 长64位,峰值性能为130亿次。
他是谁? _袁__隆__平___
猜一猜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 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 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 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 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 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 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 好的梦想。
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1993年转基 1999年中国加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
因食品在美国正式投放市场
划
1997年“克隆羊”出现
1999年中国第一只克隆羊
21C完成对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我带了几双眼下 中国还不能生产的 尼龙袜子送给父亲, 还带了一脑子关于 原子弹的知识献给 祖国。”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我在美国呆了二十 年,前三四年是学习, 后十年是工作,所有 这一切都在作准备, 为了回到祖国能为人民 做点事。”
2.遨游太空
飞船之路VS航天飞机
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
2012.6. 16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2013.6.11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成功,标志 着中国已经基本掌握了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 2016.10.17神舟十一号也是中国第六艘载人飞船,与天 宫二号进行交会对接,进行宇航员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 驻留时间将首次长达30天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 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 设中的重大作用。
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 ——核弹、导弹、人造卫星
➢1964.10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6.10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7.6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4“东方红-1号”卫星进入太空轨道 ➢1975.11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并返回
“龙芯”
2006年3月18日,龙芯2号增强型处理器 CZ70流片成功。 “龙芯1号”、 “龙芯 2号” ,打破了中国无“芯”的历史。对我国 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产业有重要的 推动作用,对中国的CPU核心技术、国家安全、 经济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5.“科技大国”
1978年之前,中国基本上是世界科技革命
(2)杂交水稻在世界上的推广
积极帮助其他国家 发展超、国家 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右)、吴文俊合影。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我在美国呆了二十 年,前三四年是学习, 后十年是工作,所有 这一切都在作准备, 为了回到祖国能为人民 做点事。”
2.遨游太空
飞船之路VS航天飞机
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
2012.6. 16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2013.6.11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成功,标志 着中国已经基本掌握了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 2016.10.17神舟十一号也是中国第六艘载人飞船,与天 宫二号进行交会对接,进行宇航员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 驻留时间将首次长达30天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 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 设中的重大作用。
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 ——核弹、导弹、人造卫星
➢1964.10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6.10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7.6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4“东方红-1号”卫星进入太空轨道 ➢1975.11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并返回
“龙芯”
2006年3月18日,龙芯2号增强型处理器 CZ70流片成功。 “龙芯1号”、 “龙芯 2号” ,打破了中国无“芯”的历史。对我国 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产业有重要的 推动作用,对中国的CPU核心技术、国家安全、 经济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5.“科技大国”
1978年之前,中国基本上是世界科技革命
(2)杂交水稻在世界上的推广
积极帮助其他国家 发展超、国家 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右)、吴文俊合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和意义
1964.10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1966.10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和原子弹 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1967.6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三年多 一点时间,而同样技术发展速 度,美国用了七年,苏联用了 四年。
1970.4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重量超过苏美等国的第一颗卫 方红— 1 号”发射成功 星。
思考:当时中国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
材料一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 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标志。 ——《邓小平文选》第3卷
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
材料二 原子弹爆炸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 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为了保卫中国人 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 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中国进行核威胁;
(一)军事:两弹一星
思考:当时中国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
1、背景:
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 发展水平;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中国进行核威胁; 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目的)。
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第27课 二)生物:“东方魔稻”
1、成果:“南优2号”1973年 “超级杂交水稻”
2、推广: 中国、世界
世界自上70有年2代0多中个期国至家20和01地年区,正中在国推已广累杂计交种水植稻杂, 联交合水国稻粮3农0多组亿织亩也,把增在产全粮球食范4围0亿内吨推,广创杂造交经水济稻效技 术益作4为00解0多决亿粮元食。短缺问题的一项战略计划,并聘请 袁隆平为首席顾问。
1、背景:
2、进程: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4、10 ②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7、6
最少的研制经费 最快的发展速度
中
国
第
一
试
颗
爆
原
成
子
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功
弹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1、背景:
2、进程: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4、10 ②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7、6
西方媒体因此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 二次绿色革命”。
2001年2月19日,袁 隆平获得第一届国家最 高科技奖。
最少的研制经费 最快的发展速度
③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 1964、6 ④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10
中 国 发 射 地 空 导 弹
中国新型的中远程地空导弹
中 中国各种导弹
国 发 射 洲 际 导 弹
中国导弹部队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1、背景:
卫卫星星的的跟跟踪踪手手段段、、信信 号号传传递递方方式式、、星星上上温温控控系系 统统都都超超过过了了其其它它国国家家第第一一
颗颗卫卫星星的的水水平平。。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 “东方红一号”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1、背景:
2、进程: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4、10 ②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7、6
最少的研制经费 最快的发展速度
③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 1964、6 ④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10
⑤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4
⑥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1975、11 ——中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2、成就:
时间
重大成就
1964.6
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 射成功
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军事:两弹一星 (二)生物:“东方魔稻” (三)信息:“银河”系列计算机 (四)航天:“神舟”号飞船
(一)军事: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氢弹和 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 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 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思考: 当时中国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要这么说?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 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 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 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 6000多万人。2004年,袁 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 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 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 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 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 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钱学森
3、意义: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
先进国家行列,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
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中国导弹部队
中国和平 利用核能
广东大亚湾 核电站
《饥饿的女 孩》获1994 年普利策新 闻摄影奖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2004年8日发表的 《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 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 使500多万儿童死亡,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 产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2、进程: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4、10 ②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7、6
最少的研制经费 最快的发展速度
③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 1964、6 ④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10
⑤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4
卫卫星星重重量量117733公公斤斤,, 超超过过苏苏、、美美、、法法、、日日等等国国 第第一一颗颗人人造造卫卫星星重重 量量总总和和。。
1975.11
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 界先进国家行列。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 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 还带了一脑子关于原子弹的 知识献给祖国。——邓稼先
钱学森 中国“导弹之父”
邓稼先 中国“两弹元勋”
火箭导弹专家
放弃美国优 厚的工作和科研 条件,毅然于 1955年回到祖国 的火箭导弹专家
第 27 课
课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 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 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思考: 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中华民族在古代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 文化,世界领先;
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 西方先进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 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