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多因素分析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与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与护理韩爱芝【摘要】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出血性膀胱炎(HC)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 HSCT患者制定好预处理方案,落实预防及护理对策.结果:4例HSCT术后发生HC患者均治愈.结论:通过充分的水化、碱化尿液、利尿、美司钠解毒、抗病毒、膀胱冲洗及膀胱内灌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方法预防和护理HC 是有效的.【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6)010【总页数】2页(P1155-1156)【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出血性膀胱炎;护理【作者】韩爱芝【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安徽,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4出血性膀胱炎(hemorrhagic cystitis,HC)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引起血尿及尿路刺激症状,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严重者甚至发生尿道梗阻和肾衰竭而致死[1]。
因此,预防HC的发生及护理是HSCT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我科行HSCT 28例,4例发生HC,经精心的护理,效果良好,现作报道。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行HSCT的28例患者中,4例发生HC,发生率14.29%;年龄20~41岁,男3例,其中急性淋巴性白血病2例,均行双份脐血干细胞移植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行骨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女1例,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行骨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出现HC在移植后21~60 d。
根据血尿严重程度分为4级[2]:即镜下血尿为Ⅰ级,肉眼血尿为Ⅱ级,肉眼血尿伴有小血块为Ⅲ级,伴有大血凝块或尿道梗阻为Ⅳ级。
本组Ⅱ级3例,Ⅲ级1例。
移植3天内发生HC为早发性,3天后发生HC为迟发性[3],本组4例均为迟发性。
1.2 制定预处理方案异基因HSCT采用以白消安/环磷酰胺为基础方案,淋巴系统疾病加用全身照射,并根据移植前患者情况选择加用阿糖胞苷、司莫司汀、依托泊苷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
LIN W en—yuan ,LAI Yong—rong ,CHENG Peng ,MA Jie ,LUO Ling ,LONG Yuan ,LIU Rong—rong (1.The Af iliated Hospital,Guilin Medical College,Guilin 541001,China;2.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21,China)
Key words: Hemorhagic cystiti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Unrelated donor
出血 性膀 胱炎 (hemorhagic cystitis,HC)是 造血 干 中海贫 血 2例 。进 行 异 基 因外 周 血 造 血 干 细胞 移 植
1 资料 与方 法
胺 )。 1.3 移 植物 抗 宿主 病 (GVHD)的 预 防 全 部 采 用 环
1.1 病 例 资料 135例 患者 中男 91例 ,女 44例 ,中 位 年龄 33.2岁 (4~56岁 )。其 中急性 髓 系 白血 病 43 例 ,急性淋 巴细胞 白血病 29例 ,慢 性粒 细 胞 白血 病 38 例 ,骨髓异 常增生 综 合 征 6例 ,多 发性 骨髓 瘤 2例 ,非 霍奇金 淋 巴瘤 13例 ,系统性 红 斑 狼疮 2例 ,B一重 型 地
胡桂生教授讲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并发症及处理办法有哪些
胡桂生教授讲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并发症及处理办法有哪些?(1)移植后早期发生的出血性膀胱炎与移植预处理中应用大量化学药物,尤其是与环磷酰胺有关。
临床表现为为尿急、尿频、尿痛及血尿。
预防措施有输入环磷酰胺时要大量饮水,每天饮水3000ml 以上,促进排尿。
(2)间质性肺炎:其病原以巨细胞病毒占首位,也可见于其他病原微生物以及免疫性损伤所致。
临床表现为气短、干咳,体温升高,逐步发展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血氧饱和度及血氧分压降低。
注意事项:①出洁净室后,室内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早晚进行紫外线照射房间1小时,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限制探视人员,外出时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戴口罩。
如果有咳嗽、吐痰等呼吸道症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②常规抽血检查巨细胞病毒,若出现阳性,无论有无症状,都应坚持治疗。
③药物预防可用大蒜素、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及丙种球蛋白等。
(3)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由于供受体之间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抗原不同,植入的免疫活性细胞(主要是T细胞)被受体抗原致敏而增殖分化,直接或间接地攻击受体细胞所致,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分为急性和慢性,100天以内发病的为急性GVHD,100天以后发病为慢性GVHD。
①临床表现:皮肤斑后疹,有程度不一的瘙痒,多发生于手掌、足底、耳后、面部、颈部、躯干、四肢。
口腔颊黏膜、口唇、腭部可有黏膜白斑、溃疡,可引起口腔疼痛,造成进食困难。
眼部可出现角膜、结膜炎、眼干、异物摩擦感。
肝脏表现为肝功能异常。
肠道表现为腹痛、腹泻、墨绿色水样便、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
②预防:a.保持皮肤清洁,洁净室内每天用1:2000氯已定,洁净室外用温水进行全身擦浴。
b.穿着清洁柔软的内衣,避免擦破皮肤,注意观察皮疹颜色、出现的时间、面积;皮肤痒时勿用手抓破皮肤、保持床单清洁,勤换内衣。
c.每日按时用口泰及碳酸氢钠漱口,将漱口液在口腔内含漱1~2分钟,起到口腔清洁的作用。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与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与护理蒋善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230000【摘要】目的:探究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预防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有效方式及出现后的有效护理干预方式。
方法:本文分析35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对患者开展预防性治疗,如常规水化、利尿和碱化尿液等治疗;针对出现出血性膀胱炎患者进行持续旁观冲洗等对症护理措施,观察患者预后。
结果:经过有效的预防治疗,患者术后出血性膀胱炎发生11例;经过对症护理,患者病愈顺利出院。
结论:为了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预后,采用利尿、水化、碱化尿液等预防治疗方式降低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
针对已经出现出血性膀胱炎患者,需要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助于疾病积极康复。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出血性膀胱炎;膀胱冲洗;预防;护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针对血液疾病和部分恶性肿瘤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现阶段在临床中占有重要地位。
治疗中发现,术后会出现出血性膀胱炎并发症,这种并发症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影响患者的移植预后。
若并发症严重会导致患者的肾功能不全,严重危及其生命安全。
为了保证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治疗效果,需要重视对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和护理。
临床研究发现,提前给予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针对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要重视对症干预,帮助患者早期恢复。
因此,本文开展相关研究。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开展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所接诊的对象是35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患者意识清楚,同意参与本次分析;临床资料完整,具有研究代表性。
患者疾病类型如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1例,淋巴瘤白血病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7例,多发性骨髓瘤5例,骨髓增生综合征2例,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选入组内中男性患者是21例,女性患者是14例,患者的年龄范围是22岁-57岁,平均年龄是(34.04±0.14)岁。
出血性膀胱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出血性膀胱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出血性膀胱炎是指尿液中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对膀胱的急性或慢性损伤,导致膀胱广泛的炎症性出血。
该病是一种多原因并发症,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很常见。
主要是由于抗肿瘤药物的毒性或过敏反应,以及盆腔高剂量辐射引起的放射性损伤。
此外,它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腺病毒、流感病毒感染等。
出血性膀胱炎的病因复杂,主要与预处理药物、移植后病毒感染有关GVHD发生等密切相关。
一、药物1.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自从1995年Coggins报道第一例Cy引起无菌性出血性膀胱炎以来,Cy与出血性膀胱炎的相关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临床发现,小剂量长期或短期大剂量应用Cy 均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
细胞移植造血预处理方案多应用Cy,故此Cy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出血性膀胱炎的主要发病因素。
Cy磷酰氨氮芥末在体外无活性,通过肝脏代谢进入人体形成强烈的烷化作用,同时产生丙烯醛副代谢物(crodein)。
丙烯醛与膀胱粘膜上皮结合会造成粘膜损伤。
给药后4h膀胱上皮细胞的组织变化可以持续到36h。
膀胱镜检查显示粘膜充血和水肿,然后形成粘膜出血、上皮坏死和溃疡。
如果溃疡面积较大,可引起大量膀胱出血。
2.马利兰(Myleran,Busulfan,Bu):长期使用马利兰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
马利兰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或马利兰用于移植前预处理,其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病率很高。
使用马利兰加Cy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病率高于马利兰人。
二、病毒感染停用Cy48~72h患者丙烯醛已基本清除后期发生的迟发性血尿,不能使用CY解释副作用,应考虑Cy其他诱发因素。
一般认为,移植后病毒感染是晚出血性膀胱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Anskar据报道,尿液出血性膀胱炎患者BK病毒数量是无出血性膀胱炎患者的105倍BK病毒类似于正常人。
持续尿液BK50名阳性病毒患者%尿液发展为出血性膀胱炎BK阴性病毒患者无出血性膀胱炎。
腺病毒与出血性膀胱炎有关Ⅱ型(AdV)、巨细胞病毒(CMV)、A流感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HSV)等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ppt课件
超声、CT或MRI有助于 发现膀胱壁增厚、炎症
反应和出血病灶
膀胱镜检查
直接观察膀胱内情况, 了解出血部位和原因
诊断标准
01
症状出现于造血干细胞 移植术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尿液分析显示血尿和炎 症反应
03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膀 胱出血和感染
04
根据症状、体征和检查 结果综合判断,确诊需 要膀胱镜检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
注意事项和患者教育
01
定期复查
患者出院后应定期到医院复查, 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
况。
03
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保持良
好的心态等。
02
自我监测
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病情变化, 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04
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包括药 物的剂量、用法、副作用等,避 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未来的研究方向
1 2
探索新的预防措施
未来的研究将致力于发现和验证更有效的预防措 施,以降低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风险。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了解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病机制, 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法。
3
评估长期预后和生存率
未来的研究将关注出血性膀胱炎对患者的长期预 后和生存率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这些影响。
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病率和影响
出血性膀胱炎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高,影响患者 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出血性膀胱炎可能导致患者排尿困难、尿潴留等症状,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 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等。
BK病毒感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关系
BK病毒感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关系谭柏松;曹睿;徐晓兰【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1(1)6【摘要】出血性膀胱炎(HC)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以往多认为环磷酰胺(CTX)的药物毒性是引起HC的主要原因.目前有文献报道环磷酸胺、马利兰等药物毒性主要与移植后早期HC相关,而迟发性HC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 病毒、CM病毒、腺病毒等感染以及GVHD密切相关,尤其是BK病毒感染与HC 的关系日益得到重视.现就此做一综述.【总页数】2页(P32-33)【作者】谭柏松;曹睿;徐晓兰【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新会医院检验科,广东,新会,529100;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血液科,广东,广州,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7.7;R694.3【相关文献】1.左氧氟沙星治疗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病毒感染的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张帆;冯静;李力任2.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J], 李祎3.BK病毒感染引起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的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护理并文献复习 [J], 苗艳宏;郭建利;刘玲玉;杨林花;张建华;侯彦飞4.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BK病毒感染1例 [J], Benketira A.;TichitR.;Tenenbaum J.;F. Bernard;贺文龙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及BK、JC病毒感染 [J], 杨蕊雪;陈刚;玛丽娅·木哈什;古力巴旦木·艾则孜;丁凌陆;张乐;张友弟;袁海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髓移植术中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及护理要点分析
骨髓移植术中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及护理要点分析作者:周晓霞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骨髓移植术中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及护理要点。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骨髓移植术患者25例进行研究。
对患者实施大量补液、碱化尿液、强迫利尿、有效解毒等预防护理措施,比较预防护理后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患者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为%,其中早发性出血性膀胱炎例,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例(P<0.05)。
结论:在骨髓移植术患者临床中运用补液、碱化尿液、有效解毒等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骨髓移植术;出血性膀胱炎;预防;护理要点[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3-000-0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发生很大的变化,导致各种疑难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目前,在临床治疗中,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在临床中运用比较广泛,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急性髓性白血病M2型等疾病治疗中比较常见,患者长期治疗,容易发生出血性膀胱炎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基于此,我院对骨髓移植術患者运用补液、碱化尿液、有效解毒等措施,有效预防患者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骨髓移植术患者25例参与本次研究,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18-60岁,平均(43.2±2.5)岁。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5例,淋巴瘤白血病6例,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例,多发性骨髓瘤4例。
患者在临床中发生出血性膀胱炎后,情况严重者将出现肉眼可观察的血尿现象,并且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情况较轻者则为镜下血尿现象。
根据患者血尿的程度可分为镜下血尿、肉眼血尿、肉眼血尿伴血凝块、肉眼血尿并由血凝块出现,同时患者发生尿道堵塞现象。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
造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病 人 出血 性 膀 胱 炎 的 护 理
郑 薇
摘 要 : 20 对 0 9年 1月一 2 o 0 9年 1 2月 3 2例 造 血 千 细胞 移 植 病 人 积 极预 防 出血 性 膀 胱 炎发 生 以 及 对 症 护 理 , 人 出血 性 膀 胱 炎发 生 病
输后 病 人 在 造 血 重 建 前 会 处 于 粒 细 胞 缺 乏 期 , 受 到 自身 及各 易 种外 源性 感 染 。某 些病 毒 感 染 , 腺 病 毒 、 感 病 毒 、 细 胞 病 如 流 巨
毒感 染 理 过 程 中应 严 格 在
准 浓 度 给 药 , 应 监测 药物 的不 良反 应 。 并 2 3 加 强 病 情监 测 . 每 E 监 测 体 重 、 围 和 血 压 的 变 化 , 持 t 腹 保
12 临床 表 现 .
l 2 1 症 状 和体 征 _. 病 人 可 出 现 肉 眼或 镜 下 血 尿 、 白尿 以及 蛋 尿 频 、 急 、 痛 膀 胱 刺 激 症 状 , 重 时 血 块 阻 塞 尿 道 可 引 起 排 尿 尿 严 尿 困 难 、 潴 留 , 至 出 现 肾盂 积 水 、 尿 甚 肾功 能 受 损 , 发 贫 血 等 。 继 1 2 2 临 床分 级 .. 血 尿 按 轻 重 程 度 可 分 为镜 下 血 尿 和 肉 眼 血
3 5 d。
执 行 无 菌 操 作 技 术 , 强 病 人 五官 及 皮 肤 、 加 肛周 清 洁 卫 生 。准 确 按 医 嘱 皮 下 注射 粒 细 胞 集 落 刺 激 因 子 。如 有 病 毒 感 染应 遵 医 嘱 使 用 抗病 毒 药物 ( 阿昔 洛韦 、 更昔 洛 韦等 ) 做 到 准 时 间 、 剂 量 、 , 准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16例临床分析
1 1 一般 资料 .
本组 l 6例 H C S T后发生 H C患者 ,
男 9例 , 7例 ; 女 年龄 6— 8岁 , 中 ≤2 4 其 5岁 1 例 、 1 > 5岁 5例 。均 为 迟 发性 HC 预 处理 结 束 3d后 2 ( 发生 ) Ⅳ度 ( , 肉眼 血 尿 伴 大 血 凝 块 或 尿道 梗 阻 ) 1 例, Ⅲ度 ( 肉眼 血 尿伴 小血 凝 块 ) 2例 , 肉眼 血 尿 ) (
中 图分 类 号 : 6 4 3 R 9 . 文 献 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226 2 1 )9- 5 - 10 -6 X(0 0 3 -0 20 0 2
随异基 因造血 干 细胞 移 植 ( S T) 临 床 的广 HC 在
泛 开展 , 移植 相关 并 发症 的 防治 日益 受 到重 视 。 出
血性 膀 胱 炎 ( C) H C H 为 S T后 最 常 见 并 发 症 之 一 。 20 0 8年 1月 ~ 00年 1月 , 们 共 为 6 患 者 施 21 我 5例 行 H C , 中1 S T其 6例 (4 6 ) 2 . % 术后 发 生 H 现对 其 C,
(0± 1gL 血小 板 (8±2 ) ×1 L 1例膀 胱 7 1 )/ , 2 0 0/ ;
尿 常规检 查 均 见 大 量 红 细胞 , 白细 胞 0— / P 正 4H (
常 1 )蛋 白尿 (+~ ++ +) 尿细 菌 、 菌培 养 0例 , , 真 和尿 C MV 检 查 均 阴 性 ; 肌 酐 ( r 、 素 氮 血 C) 尿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迟发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迟发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
张静;周兰月
【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8(25)6
【摘要】出血性膀胱炎(HC)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症之一。
晚期HC发生在移植术30d以后,多与移植物抗宿主病或病毒感染有关。
HC的临床表现轻者仅为镜下血尿,重者可为肉眼血尿,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血块堵塞尿道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
甚至出现肾盂积水和尿素氮升高等。
【总页数】2页(P703-704)
【作者】张静;周兰月
【作者单位】济南军区总医院血液科,山东济南,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血液科,山东济南,25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小儿地中海贫血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 [J], 梁艳梅;雷永红;潘丽华;黄芳
2.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与护理 [J], 韩爱芝
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迟发型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 [J], 徐红霞;金爱云
4.细节护理在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宋红娟;宋海娟
5.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分级护理 [J], 朱搏宇; 张晓辉; 张志芳; 徐伟静; 黄玉婷; 王桂森; 王欢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研究进展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transplantations,HSCT)是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缺陷病、先天性疾病等多种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1]。
出血性膀胱炎(hemorrhagic cystitis,HC)是某些药物或化学制剂在尿中对膀胱黏膜的急性或慢性损伤,导致膀胱广泛炎症性出血,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
在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期间,通过有效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
目前此类患者的护理比较简单,而通过一些优化护理措施,能够尽可能降低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给患者带来更理想的就诊体验。
本文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优化护理方法进行综述,以指导开展临床工作。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出血性膀胱炎;护理进展引言:现阶段临床在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时,患者极易发生出血性膀胱炎等并发症,出血性膀胱炎患者在临床主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血尿、尿痛、尿频以及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3]。
出血性膀胱炎依据发生的时间,可以分为早发以及迟发型,其中早早发型主要是在预处理期间,以及预处理后72h之内,其与患者在预处理期间所使用的药物毒性以及剂量有直接关系;而迟发型则主要是在预处理72h之后,主要是多种因素所导致,主要因素为病毒感染[4]。
基于此,本次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患者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研究进展。
1、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患者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诱发因素1.1 预处理因素1.1.1 化疗药物在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前,患者均需利用相关化疗药物展开预处理。
徐丽在其研究中提出[5],使用环磷酰胺后,该药物在患者膀胱内滞留几小时后,会使膀胱黏膜上皮细胞出现坏死或变形等情况。
分析原因,临床在使用环磷酰胺进行免疫抑制以及抗肿瘤活性时,环磷酰胺会经肝脏代谢,转化为丙烯醛,随后经肾脏排出体外,而当丙烯醛与尿液在患者膀胱处存储时,会对患者的膀胱移行上皮造成损害。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例, 中 1 其 0例 发 生 HC, 积 极 对 症 处 理 和 精 心 护 经 理, 效果 良好 。现 将 其 发 生 的 相 关 因素 及 具 体 护 理
措施 报 告 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8 O例移 植患 者 中 , 5 男 3例 、 2 女 7例 , 龄 1 ~ 年 2 5 7岁 。其 中急 性 白血病 4 3例 ( 性 淋 巴细 胞 性 自血 急 病 2例, l 急性 粒细 胞性 白血病 2 2例 ) 慢 性 粒细 胞 性 , 白血 病 2 1例 , 恶性 淋 巴瘤 1 3例 , 多发 性 骨髓 瘤 3例 。
DoNG u J a H i u n, ANG e w j ,W ANG a h i i Xi o u
摘 要 : O例 造 血 干 细胞 移植 患者 中 l 8 O例 (2 5 ) 生 出血 性 膀 胱 炎 。 能 与异 基 因 移 植 、 毒 感 染 及 急 性 移 植 物 抗 1. 发 可 病
用 。2 0 ~ 2 0 0 5 0 7年 , 科 实 施 造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8 我 O
2 1 HC相 关 因素分析 .
①异 基 因移 植 。5 0例异 基
因移植患 者 中有 9 发生 HC 1 . ) 3 例 ( 8 0 , 0例 自体 移 植 患者 中仅有 1例 ( . ) 异 基 因移 植 HC发 生 率 33 , 相对 高 于 自体移植 组 。② 病 毒感 染 。8 O例患 者 中有
G VHD 中 , I~ Ⅱ度 1 4例 , Ⅲ~Ⅳ 度 6例 , 中 7例 其 发生 HC(5 0 ) 而无 GVHD的 3 3. , O例 中仅 2例 发 生 HC( . ) G 6 7 , VHD 组 HC 发 生 率 相 对 高 于 无 G VHD组 。GVHD发 生 中位 时 间 为 移 植 后 2 . , 8 0 d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的分析
S N i n LUH i n e a. n u Poi i o i ZHfi 30 lC ia U Zmi.I ul . 1A h rv c l s t , e 00 , h a t n a H pa e2 n
[ btat 0bet e eeeh m r ai cst H )m yb f— ra nn o pi t n A s c] r jci Svr e or g yti C a ealet et igcm lai v h c is( i h e c o
Ri k f c o s a uth m o r g cc ttsa t rhe opo ei tm e lt a s a aton s a t r bo e r ha i ysi fe m i itcs e c l r n pl nt i S ONG di Kai ,
f Cw r a sln w y HL th auega —esshs dsae(G H ,l — S T m eob — 0 H eet npat a , A ma ,ct rfvru—ot i s a V D) a oH C , ylal r r c t e l a
t e r gme ta d c t me ao i s if ci n i e i n n yo g l vr n e t . v u o
t n w t n rv n u l c s o ui n a d e e t lts a d u eh a ah t r a in t ld e s o t i i ita e o s gu o e s l t n l er ye n rt r l c t eei t o ba d r wa h u . o h o o z o Co cn in T e 1 ai ns g tlt n e e rh gc c si s I l v rae a ay i 。h ik f co s n l o h 7 p t t o a e o s th mo a i y t i . n mu t a it n s te r a tr s e t i l s s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措施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措施发布时间:2021-06-16T13:48:44.39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7期作者:李存英[导读]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风险高达70%,早期出血性膀胱炎,多发生在预处理后的2周内,绝大多数是由于大剂量环磷酰胺的使用,严重者可延续至移植后三个月;李存英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风险高达70%,早期出血性膀胱炎,多发生在预处理后的2周内,绝大多数是由于大剂量环磷酰胺的使用,严重者可延续至移植后三个月;晚期出血性膀胱炎出现在移植的30天以后,多与GVHD或病毒感染有关。
因此,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尤为重要。
本文综述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进展,通过联用美司那和前列腺素E1、膀胱灌注、碱化尿液、持续膀胱冲洗、抗GVHD、抗病毒治疗等干预措施,加强专科护理,减少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出血性膀胱炎;护理出血性膀胱炎是由某些药物或化学制剂在尿道中产生对膀胱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导致膀胱广泛的炎症性出血现象[1]。
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用大剂量的环磷酰胺对患者进行预处理,由于环磷酰胺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大剂量使用会增加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风险;移植后GVHD或病毒感染,也会并发出血性膀胱炎。
为了探究临床上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方法,本文就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措施做一综述。
1 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原因及分级标准1.1 发生原因大量研究提示,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用大剂量环磷酰胺预处理后发生出血性膀胱炎可达10-40%,血尿的症状可延续至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个月。
即便是联用全身照射或是单用马利兰预处理的患者,发生出血性膀胱炎的概率分别可达15%和41%。
主要原因是环磷酰胺经肝脏代谢后产生丙烯醛,丙烯醛能够促使过氧化物的产生,攻击脂质和蛋白质,破坏DNA链,使得膀胱尿路上皮细胞凋亡,导致膀胱黏膜溃疡、出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 ! 造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8F=C6B618C19 LC8F -8<< 5:=32B<=3C=C163$]L-5&+#,自#)++年开展 以 来$技 术 逐渐走向成熟$成 为 治 疗 白 血 病'重 型 再 生 障 碍 性 贫 血等疾病的有 效 方 法( 但 相 关 并 发 症 多$发 生 率 高$ 程度严 重$如 出 血 性 膀 胱 炎 %]8F6::H=D19-G2C1C12$ ]-&是其中之一$若 不 及 时 干 预$发 病 率 可 达 $%S % "/S+&,$甚至因血凝块堵塞尿 道$引 起 排 尿 困 难$感 染 增加$面 临 膀 胱 被 切$生 命 受 到 威 胁 的 危 险 ( +!4+, 因 此$其危险因素 的 探 讨 受 到 广 泛 关 注$近 年 来 研 究 结 果倾向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NW]\&'性别'非 血 缘供$但 研 究 结 果 间 存 在 较 大 差异$尚无全面 总 结 ]- 危 险 因 素 的 系 统 评 价$本 研 究采用 ^8C=分析法$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临 床医护工作者在治疗和护理方面提供参考(
护 理 学 杂 志 &%#/ 年 #% 月 第 !! 卷 第 #) 期
- /) -
文献分析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的 ^8C=分析
潘 小 容# 莫 霖& 黄 先 巧& 张 世 群# 郭 小 利#
摘要目的 归纳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 U>;^87T^c.LT5H8 -69H:=38O1;:=:G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 ,8E4 ^=3+(!软件进行 ^8C=分析结果 纳入&#篇文献共计!/)$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其中并发出血性膀胱炎"%)例男性人类 白细胞抗原配型不全相合移植时高危状态白消安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异 基 因 移 植急 性 移 植 物 抗 宿 主 病 及 # + 度巨 细 胞 病 毒感染是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结 论 造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并 发 出 血 性 膀 胱 炎 与 上 述 ) 项 危 险 因 素 有 关 应 对 具 有 该 类 危 险 因 素 的 患 者 加 强 针 对 性 预 防 护 理 以 降 低 和 避 免 出 血 性 膀 胱 炎 的 发 生
亲缘单倍体非体外去T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亲缘单倍体非体外去T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目的:探讨亲缘HLA单倍体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RHNT-PSCT)后出血性膀胱炎(HC)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其治疗策略。
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我们设计的RHNT-PSCT移植模式进行移植的105例患者,分析了移植术后HC发病率、分级等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并与同期行同胞HLA全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MSNT-PSCT)的112例患者进行了比较。
结果:RHNT-PSCT(RH组)105例患者中,41例发生HC,180天累积发生率39.05%,发病率明显高于MSNT-PSCT (MS组)(17.86%,P<0.05)。
其中轻度HC 有31例占75.6%,重度HC有10例占24.6%,RH组重度的发病率与MS组无统计学差异。
RH组HC中位发病时间32(2~50)天,中位持续时间25(6~116)天,均与MS 组无统计学差异。
RH组HC治疗总体有效率为100%,完全缓解率(CR率)为95.1%,MS组治疗有效率和CR率均为100%,两组总体CR率无统计学差异。
两组问,轻度和重度HC一线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P=0.623)。
RH 组-线治疗对重度HC效果欠佳,三线激素治疗对部分重度HC的治疗有效率为100%。
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25岁、疾病高危、HLA单倍体移植、预处理方案为HC发病的高危因素。
多因素分析发现HLA单倍体移植为H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应用我们的RHNT-PSCT后HC的总体发生率明显高于MSNT-PSCT,而严重程度、发病时间及持续时间相似,治疗的总体有效率高且分层治疗效果明显,HLA单倍体移植是H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吴祥元;杨海虹;林曲;李芳;董敏【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03(024)004【摘要】[目的]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9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34%(10/29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是预处理方案(OR值0.0580),马利兰/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高.[结论]预处理方案对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总页数】3页(P408-410)【作者】吴祥元;杨海虹;林曲;李芳;董敏【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髓移植中心,广东,广州,5106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髓移植中心,广东,广州,5106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髓移植中心,广东,广州,5106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髓移植中心,广东,广州,5106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髓移植中心,广东,广州,5106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7.7【相关文献】1.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的分析 [J], 宋闿迪;孙自敏;刘会兰;王兴兵;耿良权2.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 [J], 徐宏贵;方建培;黄绍良;周敦华;陈纯;黄科;黎阳3.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J], 潘小容;莫霖;黄先巧;张世群;郭小利4.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J], 潘小容; 莫霖; 黄先巧; 张世群; 郭小利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J], 李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 p = 0. 088) 时 ∀ - #级 HC 的发生有 增加的 趋势。多因 素分 析显示, 血、尿 CM V 同时阳 性 ( RR 2. 269, p = 0.
008) 、预处理未使用 F lu( RR = 2. 106, p = 0. 040)是 ∀ - #级 HC 发生的独 立危险因 素, 而使 用 A TG ( RR = 2. 154, p
D epartm en t o f H em atology, P eking U n iver sity F irst H osp ital, Beij ing 10034, Ch in a C orrespond in g A uthor: REN Han Yun, P ro fessor. Tel: ( 010 ) 83575082. E m ai l: renhy0813@ 163. com Abstract T he aim o f th is study w as to ana lyze the r isk facto rs o f hem o rrhag ic cy stitis( HC ) after hem atopo ie tic stem ce ll transplan tation ( H SCT ). T he data o f 188 transplan t patients trea ted from July 2003 to A ug ust 2009 in Pek ing U n iv ersity F irstH o sp ita lw ere studied. T he pa tients w ere fo llow ed up to 180 day s after H SCT. C lin ica l reco rds of the to tal 188 case s and the 150 cases unde rw ent a llog ene ic H SCT out o f 188 cases w ere ana ly zed by using a Co x reg ressio n m ode l re spective ly. The results ind ica ted as fo llow s: ( 1) 51 o f 188 patien ts dev eloped HC ( 27. 12% ). U n iv ar ia te analy sis show ed tha t sex ( m a le RR = 1. 673, p = 0. 076), a llogeneic HSCT ( RR = 1. 848, p = 0. 061) w e re re lated to HC, and a llog ene ic HSCT ( RR = 4. 508, p = 0. 037) w a s the independent r isk facto r fo r HC by m u ltiva riate ana ly sis. ( 2) HC o ccurred in 32. 67% ( 49 /150) patientsw ho underw ent allo gene ic HSCT, w ith 42 ca se s o f g rade ∀ - # HC ( 28. 00% ). Fo r the inc idence o f g rade ∀ - # HC , un iv ar ia tive analy sis revea led m ism ac thed related dono r/m atched unre lated dono r( RR 2. 444, p = 0. 018), CM V v irur ia ( RR 2. 059, p = 0. 021) and CM V po sitiv e in serum and urine at the sam e tim e( RR 2. 497, p = 0. 003) w ere r isk fac to rs. T he fo llow ing facto rs, as conditioning w ith F ludarab ine ( F lu) ( RR 0. 504, p = 0. 059) and TB I( RR 0. 185, p = 0. 095), w ere asso c ia ted w ith a decreased tendency o f ∀ - # HC a t age o f 26- 40( com pared w ith ag e∃ 25 o r % 41, RR 0. 454, p = 0. 056). Som e o ther s, a s co nd ition ing w ith CTX ( RR2. 015, p = 0. 063), the applicatio n o f A TG ( RR 2. 343, p = 0. 054) and CM V v irem ia ( RR 2. 123, p = 0. 088), w ere asso ciated
H SCT 是 HC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RR = 4. 508, p = 0. 037)。! 异基因 H SCT 的患者 HC 发生率 32. 67% ( 49 /150),
其中 ∀ - #级 HC 发生率 28. 00% ( 42 /150)。单因素分析 提示, 单倍体相合 或非血缘 供者 ( RR 2. 444, p = 0. 018)、
= 0. 083) 的患者 ∀ - #级 HC 的发生有增加的趋势。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 HC 发生率高, 血、尿 CM V 同
时阳性、预处理中未使用 F lu是 ∀ - #级 HC 发生的 独立危 险因素, 而使 用 A TG 后 ∀ - #级 HC 发 生有增 加的趋
势。
关键词 危险因素; 造血干细胞移植; 出血性膀胱
尿巨细胞病毒 ( CM V )阳性 ( RR 2. 059, p = 0. 021)及血、尿 CM V 同时阳性 ( RR 2. 497, p = 0. 003) 是 ∀ - #级 HC 发
生的危险因素。患者中年龄 26- 40岁 (与 ∃ 25 岁或 % 41 岁相比, RR 0. 454, p = 0. 056 )、预处 理方案 含氟 达拉滨
点, 对全部 188例患者和其 中 150例异基因 HSCT 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别采用 Co x 回归模型分析与 HC 发生相关的
危险因素。结果表明: 188例 H SCT 患者中, HC 发 生率为 27. 12% ( 51 /188)。单 因素分 析显示, 性 别 ( 男性 RR
= 1. 673, p = 0. 076) 、异 基因 HSCT ( RR = 1. 848, p = 0. 061 ) 与 HC 的 发生 相 关。多 因素 分 析 显示, 只有 异 基因
马向娟, 任汉云, 邱志祥, 岑溪南, 欧晋平, 王文生, 许蔚林, 王莉红, 董玉君, 孙玉华, 李渊, 尹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 北京 100034
摘要 本研究探讨造血干细胞 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 ( HC )发 生的相 关因素。 对北京大 学第一 医院 2003 年 7月
- 2009年 8月收治的 188例 造血干细胞移 植 ( H SCT ) 患者的 资料进 行了回 顾性分 析。以 移植后 180 天为 随访终
中图分类号 R 457. 7; R 694. 3
文献标识码 A
Incidence and R isk F actors of H emorrhagic Cystitis after H em 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MA X iang Juan, REN H an Yun, Q IU Zhi X iang, CEN X i Nan, OU Jin P ing,WANG W en Sheng, XU W ei L in, WANG L i H ong, DONG Yu Jun, SUN Yu Hua, L I Yuan, YIN Yue
( F lu) ( RR = 0. 504, p = 0. 059)、TB I( RR 0. 185, p = 0. 095)的患者 ∀ - #级的 HC 发生 率有下降的趋势; 预处理应
用环磷酰胺 ( RR 2. 015, p = 0. 063)、使用抗人胸腺球蛋白 ( ATG ) ( RR 2. 343, p = 0. 054) 、合并 血 CM V 阳性 ( RR 2.
J Exp H em a to l 2010; 18( 4): 1007- 1012
出血性膀胱炎 ( hem orrhag ic cy stitis, HC ) 是造 血干细胞移植的常见并发症, 文献报道发生率 10% - 53% [ 1, 2 ] 。虽然多数研究认为, HC 不影响造血干 细胞移植患者的生存, 但给患者增加了痛苦, 延长住 院时间。重症 HC 则有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 甚至 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我们对本院 188例行造血干细 胞移植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希望找到与 HC 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 尤其是 ∀ - #级 HC 发生 的危险因素, 从而更有效的预防其发生。
中国实验血 液学杂志 Journa l o f Expe rim enta l Hem a to log y 2010; 18( 4): 1007- 1012
10 07
文章编号 ( A rticle ID ): 1009- 2137( 2010) 04- 1007- 06
论著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多因素分析
通讯作者: 任汉云,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电话: ( 010) 83575082. E m ai:l renhy0813@ 163. com 2010 - 03- 02 收稿; 2010- 05- 15 接受
1008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J Exp H ema to l 2010; 1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