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元整体视角下的文本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单元整体视角下的文本解读
作为备课的重要环节,文本解读对有效教学的意义毋庸置疑,但是当前教师的文本解读多局限于单篇文本思想内容的介绍与说明,而忽视了文本的语言特点、文本结构、编写意图、文本的深度与广度,就更谈不上思考所教文本与年段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所教文本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独特地位了。
殊不知,这种状态下的文本解读无形中就在教学活动的起点降低了教学效率。
笔者将以“写景状物类”课文为例,结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泉城》《九寨沟》和《雾凇》谈谈单元整体视角下的文本解读。
一、洞悉文本自身的独特价值
1.洞悉文本的语言特点
因为专业背景、所处地域、性格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作家有着不尽相同的语言特点,即使是同一作家,因为时代的不同,所创作的作品也可能体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写景状物类的文本语言大都优美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比如:《泉城》这篇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用词准确,仅就泉水流动的形态,不同的景点各具特色,在珍珠泉,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的泉水仿佛被人用手“拎”到水面上来一样;在黑虎泉,它的泉水是“喷吐”出来的;在趵突泉,它的泉水是从泉底往上“冒”的。
《九
寨沟》的语言又显示出了另一种特点,它的语句整齐,辞藻格外华丽,作者可谓不惜笔墨,大肆渲染。
不妨看一下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雾凇》一文的语言相对平实,尤其是在介绍雾凇的形成过程时更是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2.洞悉文本的结构特点
文本的结构也是文本的价值所在,清晰、巧妙的文本结构对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景物特征、体悟文本思想情感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读写结合这一理念得到众多教师认可的前提下,它对学生如何谋篇布局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泉城》一课就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而每一段又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总—分”的手法结构展开,让学生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不管是意外巧合,还是作者的别具匠心,这一独特的结构都是一个极好的可利用资源,毕竟四年级习作正在实现“由段到篇”的过渡。
毋庸置疑,这一课文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体会“总—分—总”的结构特点,这一篇课文的训练重点之一就是模仿文本的结构特点写一写自己所熟
悉的景物。
《九寨沟》这篇课文又是典型的移步换景式构段方式,“从南坪西行40公里”“继续往纵深行进”这些明显的地点转换的字眼可以让学生在欣赏神奇的九寨沟风景的同时,领悟到写景状物类另一种的谋篇布局的方式。
《雾凇》一文按照雾凇的形成过程介绍了我国北方特有的奇观,让学生领悟到了又一种谋篇布局的妙处。
二、剖析文本与年段目标的关系
1.对文本进行纵向比较
对文本进行纵向比较就是要关注同类型课文在不同年段的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各个年段的目标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达成总目标。
”换句话说,写景状物类课文在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都占有一定的篇幅,但是各年段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随着年段的升高,要求也逐步提高。
低年段的写景状物类课文只要求学生“能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对该类课文的兴趣”,中年段在低年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景物特点,并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复述”,高年段又在中年段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学会默读课文,体会表达效果,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思想感情。
”为此,教师如何解读四年级下册的《泉城》《九寨沟》和《雾凇》这三篇文本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学生的特点,他们不仅是中年段的学生,而且是中年段第二年的学生,他们即将向高年段过渡。
其次,我们还要对高年段写景状物类课文的年段目标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想明白了这些内容,也就搞清楚了学习该类课文的理论起点。
2.对文本进行横向比较
(1)与其他类型的文本进行比较
对文本进行横向比较就是文本解读要关注同一年段不同类型文本
之间的目标,同一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是比较固定的。
以苏教版四年级教材为例,除了写景状物类课文,还有写人叙事类、诗歌类、
经典故事类、哲理小品类等。
不同类型的课文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也会有共性的地方,这一点需要在文本解读时做一些说明,那么学生对某类课文便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感知。
(2)同一类型课文内部的比较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即便同一类型的课文,他们之间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如果将这些内容进行一些细致的解读,学生一定会在对比学习过程中对同类型课文有着更加多元的认识。
仍以上文中《泉城》《九寨沟》和《雾凇》的结构为例,如果将三课文结构进行对比解读,那么在即将到来的课堂上,学生至少清楚地明白了写景状物类课文三种不同的结构特点,而且还会明白每一种结构的不同妙处,课堂一定会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精彩。
(3)与其他版本内容进行比较
与初高中的专题型教材不同的是,当前小学语文属于文选型教材。
由于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同一内容能够在不同版本教材上的异同,并且做一些解读,或许这需要教师有着更加高远的眼光。
关于这一点,笔者不再赘述。
三、厘清文本在学科中的特殊地位
1.在本单元中的特殊价值
笛卡尔曾说:“存在即价值。
”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一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或者在语言表达上,或者在文章结构上,或者思想内容上,或兼而有之。
比如:《泉城》一文中不同泉水流动的表达是不一样的,有的用“喷吐”,有的用“拎”,有的用“涌”,这些不
仅让学生深刻明白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还让学生明白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
《雾凇》一文至少让学生明白了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他在无形中又提醒学生要注意留心身边的景物,不能熟视无睹,视而不见。
2.在“类课文”中的特殊地位
具体的一篇课文不仅存在于一个单元中,更存在于整个小学阶段的同类课文体系中。
不同年段、不同年级对“类课文”有着不同的要求,把具体的一篇课文放入到小学乃至初中阶段“类课文”中去思考,会让教师产生更加清晰的“类课文”结构意识,教师的清晰一定会成就学生的清晰。
在进行《泉城》《九寨沟》和《雾凇》几篇课文的教学时,我们一定要明白学生学习写景类课文的起点,即他们已经在三年级下册学过《庐山的云雾》《美丽的南沙群岛》和《长城和运河》,并且初步形成了学习写景类单元的能力结构和方法结构,同时又要为学习四年级下册教材中写景状物类课文找新的起点。
诚然,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将文本放到整个单元视角下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让学生赢在教学活动的起点,不失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