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捻度的测试

合集下载

纱线捻度仪实验操作流程

纱线捻度仪实验操作流程

纱线捻度仪实验操作流程一、概述:纱线捻度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是评定产品等级的主要依据之一,捻度对纱线的结构、物理性能和织物的风格及成衣的服用性能有着直接影响。

纱线捻度的测试有法:F0:直接退捻法;F1:一次退捻加捻法;F2:二次退捻加捻法;F3:三次退捻加捻法。

一般不容易缠结的短纤维单纱和复丝单纱,还有股线、缆线用直接计数法;棉毛丝麻及其混纺纤维的单纱用退捻加捻法。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实践、学习,了解试验过程,掌握Y331LN型纱线捻度仪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三、实验仪器与用具1.Y331LN型纱线捻度仪(结构如图26—1所示)。

2.挑针。

四、相关标准GB/T2543.1、ISO2061、《纺织品纱线捻度的测定第一部分:直接计数法》GB/T2543.2、ISO/DIS17202《纺织品纱线捻度的测定第二部分:退捻加捻法》FZ/T10001等方法标准以及涵盖的产品标准。

国外相关ASTMD1422、D1423、AS2001.1.2.14、BS2085、JISL1095、CAN/CGSB-4.2N0.8等标准。

五、工作原理直接退捻法是在规定的张力下,夹住一定长度纱线试样的两端,旋转试样一端,退去试样的捻度,直至试样构成单元平行。

退去的捻数即为该试样长度的捻回数。

退捻加捻法是在一定张力下,夹住已知长度纱线的两端,经退捻和反向加捻后回复到起始长度所需的捻回数的一半即为该长度下的纱线捻数。

微机控制测定纱线捻回数。

六、取样七、试样单纱、股线各一种。

八、试验环境九、实验方法与程序试验程序与仪器型号有关系,型号不同方法各异,应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下面以Y331LN/PC型电子单纱强力机为例说明。

(一)基本参数设定1.打开电源开关,液晶显示信息参数。

2.参数设定A、根据欲设定的指标按键盘上相应的按键,光标出现并闪动,在光标处修改参数。

参数包括:仪器型号、年月日及时分秒、试验次数、线密度、试验长度、方法设定、捻向、捻回数。

纱线检测方法

纱线检测方法

纱线检测方法
纱线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纱线捻度检测:主要有直接计数法和退捻加捻法。

直接计数法是在规定的张力
下,夹住一定长度试样的两端,旋转试样一端,退去试样的捻度,直至试样构成单元平行时测得捻回数的方法。

退捻加捻法则是在一定张力下,用夹持器夹住已知长度被测试
样纱线的两端,经退捻和反向加捻后,试样回复到起始长度所需捻回数的50%即为该长度下的纱线捻回数。

退捻加捻法又可以分为退捻加捻A法、退捻加捻B法、三次退捻加捻法等。

2.纱线强度检测:将纱线拉伸到它的强度极限,并用载荷电子计将它的负载测定。

可采用单纱强度测试或多绳强度测试方案。

单纱强度测试通常把纱线截成固定的长度,这样易于控制测试和计算。

多绳强度测试则要求将多股纱线并于一起,并将其作为一个单一的实体进行测试。

3.纱疵检测:依据纱线疵点粗度、细度及其各自的长度分为不同级别,根据不同
用途的纱线作出不同的纱疵控制。

通过电子检测仪器进行纱疵检测,可以准确地评估、推断一批纱线的疵点情况,以此预测一批纱线有害纱疵对后加工织物布面的影响。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纱线检测方法,如纱线支数检测、纱线毛羽检测、纱线条干检测等。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对纱线的各项物理指标进行测定,以评估纱线的质量和性能。

请注意,具体的纱线检测方法应根据纱线的种类、用途以及检测要求等因素进行选择。

同时,在进行纱线检测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检测标准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纱线线密度、毛羽、捻度测定

纱线线密度、毛羽、捻度测定

二、纱线的捻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 掌握解捻加捻法测定捻度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 Y331型捻度机、28号棉纱(tex=28)。
实验仪器如图所示:
(三)实验步骤
• 1、检查仪器各部分是否正常(包括机身水平)。 • 2、选用适当转速,棉纱为1500转/min,夹间 距25cm,限位4mm,
Wk=8.5%
• 纱线细度变异系数计算(CV%)
CV = 100
__
∑X
2

X
n −1
[(∑ X ) / n]
2
X——个体缕纱重量(g) X—— g
X ——X的平均值
n——实验缕纱数
纱线细度偏差率(η%) 纱线细度偏差率(η%)

实际细度 - 名义细度 η= × 100(%) 名义细度
实际细度为公定细度、名义细度为纱线号数
• 将自动完成对整机的自检。仪器自检正常,面板显示“J GOOD”,打印机打印“仪器自检正常”,之后面板显示 “J”。按<确认>可再次进行自检,按<自检>仪器回到待机 状态。
(3)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在待机状态下进行
• 参数设置中连续按<参数>键,每按一次指示灯将 从“片段长度→实验次数→测试速度→纱线品种 →其它设置→浏览/运行→毛羽长度→全暗→片段 长度”依次被点亮,哪个指示灯亮,则表示可对 指示灯对应的参数进行设置。 • 按<数字键>可使闪烁位数值从0→9递增,按<打 印>可使闪烁位数值从9→0递减,按<切换>可任 意设置个、十、百位,当设置好参数后按<确认>, 若不按<确认>则设置无效。
纱线的细度、捻度和 纱线的细度、 毛羽实验

涤棉纱、捻度、条干的检测方法

涤棉纱、捻度、条干的检测方法

涤棉纱、捻度、条干的检测方法
在布面上用大头针标注横档处和正常处并拆布,得到两处的纱线,测试纱线的细度、捻度以及条干。

测试纱线细度时,应在纱线的一端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重锤,然后使纱线在重锤的作用下呈垂直状态,并剪去一定长度的纱线,在精确至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上称量,得到纱线细度。

测试纱线捻度时,应边拆布边测试,防止捻度损失。

义乌胤祥会剪去40cm左右纱线,测试25cm纱线的捻度,所加的预加张力为纱线线密度的一半,预加伸长为3~5mm,采用退捻加捻法测试纱线捻度。

测试纱线条干时,把拆下来的纱线按照间距为1.5mm均匀的排列在黑板或白板上,然后在显微镜下比较每根纱线的条干差异。

纱线捻度的测定方法

纱线捻度的测定方法

纱线捻度的测定方法
纱线捻度是指纱线中的纤维或纱线撚向形成的螺旋度。

捻度的测定方法是通过测量纱线在一定长度内的扭转角度来进行的。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纱线捻度的方法:
1. 准备一段待测纱线,并确保其两端牢固地固定在测试装置上。

可以使用夹子或夹具将纱线固定在平面上。

2. 测试装置通常包括一个固定的支架,上面有一个带标尺的旋转臂。

纱线与旋转臂之间的长度通常为10-15厘米。

3. 将纱线拧入旋转臂的槽中,确保它沿着槽的方向逆时针或顺时针扭转。

4. 用一个计时器或秒表计时,测量纱线在一定时间内的扭转角度。

通常,测量时间为10秒。

5. 停止计时后,观察旋转臂上纱线的扭转角度,并将其记录下来。

可以使用标尺或专门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6. 重复上述步骤多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捻度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纱线(如粗纱或细纱)可能需要不同的测试装置和测
量方法。

此外,在进行测量时,还应注意纱线的张力和固定方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19纱线密度、捻度与强伸度检测课件

实验19纱线密度、捻度与强伸度检测课件
通过拉伸测试仪对纱线进 行拉伸测试,记录纱线在 拉伸断裂时的最大负荷和 伸长率。
掌握纱线密度、捻度与强伸度之间的关系
纱线密度与强伸度
密度、捻度与织物性能
纱线中纤维或长丝的数量会影响纱线 的强度和延伸性,通常纱线密度越高, 强伸度越大。
纱线的密度和捻度还影响织物的外观、 质地和性能,如织物的蓬松度、柔软 度、保暖性等。
度和手感。
织物的风格
不同的密度、捻度和纤维组合可 以赋予织物不同的外观和风格, 如粗犷、细腻、挺括、柔软等。
05 实验总结
总结实验结果
01
纱线密度
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发现纱线的密度与纤维的排列和紧密程度有关,密
度越高,纱线的强度和耐磨性越好。
02 03
捻度
捻度是纱线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纱线的柔软度和强度。实验结果 表明,随着捻度的增加,纱线的强度和柔软度都得到提高,但捻度过高 会导致纱线变硬,影响织物的舒适性。
强伸度
强伸度是纱线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能,它决定了织物的弹性和耐用性。实 验结果表明,强伸度与纤维的弹性、纱线的结构以及织物的用途有关。
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不足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测量设备的精度不够高,导致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 误差。此外,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影响了实验结果的 准确性。
纱线捻度的检测原理
01
纱线捻度是指纱线中纤维绕中心 轴线旋转的圈数,通常用捻回数 表示。检测纱线捻度的方法有多 种,其中最常用的是观察法。
02
原理:通过观察纱线表面纤维的 旋转方向和旋转圈数,可以得出 纱线的捻向和捻回数。
纱线强伸度的检测原理
纱线强伸度是指纱线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表现出的拉伸性 能,通常用断裂强力表示。检测纱线强伸度的方法有多种 ,其中最常用的是拉伸试验法。

实验指导——纱线捻度和毛羽的测试

实验指导——纱线捻度和毛羽的测试

纱线捻度和毛羽的测试纱线捻度和捻缩一、目的要求使用Y331型捻度机根据退捻加捻法和直接计数法原理测定单纱和股线的捻度和捻缩。

通过实验,熟悉捻度机的结构,掌握操作方法和纱线捻度、捻系数及捻缩的计算。

二、实验仪器和试样实验仪器为Y331型捻度机,试样为单纱和股线各一种。

三、直接退捻法1、原理在一定张力下,夹住已知长度纱线的两端,通过试样的一端对另一端向退捻方向回转,直至股线中的单纱或单纱、复丝中的单纤维完全平行为止,退去的捻回数即为该纱线试样长度内的捻回数。

2、试验参数试验参数见表所示。

表直接退捻法的试验参数品种夹持长度/mm预加张力/cN·tex-1棉、毛、麻股线250 0.25缆线 500 0.25绢丝股线、长丝线 500 0.503.试验步骤试验仪器图(略)。

(1)、选择试验模式,调整试验参数。

①试验方式选择“直接计数法”。

②根据捻向,选择退捻方向(如纱线为z捻,则退捻方向为S)。

③选择转速为I(约1500r/min)或Ⅱ(约750 r/min)或Ⅲ(慢速可调),并通过调速变压器做微调。

④调节好左、右纱夹之间的距离(即试样长度)。

⑤根据纱线试样的特数,计算出预加张力,放好张力重锤的位置。

⑥放开伸长限位,使其不起作用。

⑦设置好预置捻回数(比实测的要小)。

(2)、装夹试样。

①将左纱夹用定位片刹住;右纱夹上的0刻度线对准轴承盖上的捻回指示线。

②将试样插入纱架,拉去管纱头端纱线数米。

然后用右手轻轻拉出纱线(注意止意外伸长和退捻),先用左纱夹夹紧试样,再将纱头端引入右纱条,放开定位片,使纱线在预加张力作用下伸直。

当伸长指针指在伸长弧标尺的0位时,用右纱夹固紧试样。

(3)、按“清零”键,使捻回显示为0。

(4)、按相应的测试开关,开始退捻。

当听到快速变慢速的间歇音响信号(说明捻度即将退回)后,将股线挑开(从左纱夹一端开始挑纱),直到退捻完成(股线中的 纱呈平行状态),即按“停止”键。

如果操作中纱线解捻过头或未退完,可采用“点动”解捻,或交替按“开机”键和“停机”键,使捻度全部退完。

纱线捻度仪实验操作流程

纱线捻度仪实验操作流程

纱线捻度仪实验操作流程一、实验目的1.熟悉纱线捻度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纱线捻度仪测量纱线的捻度;3.掌握纱线捻度在纺纱工艺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纱线捻度仪:包括皮带、剪刀、捻度计、纱线夹具等;2.纺纱纱线样品:有不同规格和纺纱工艺要求的纱线。

1.准备工作(1)检查纱线捻度仪是否正常,各个仪表指示是否准确;(2)检查皮带的松紧度,确保皮带能够正常运转;(3)调整捻度计到零位,确保准确测量;2.纱线测量操作(1) 准备纱线样品,选择适当的纱线长度,一般要求纱线长度为10-20cm;(2)将纱线两端分别固定在纱线夹具上,保证纱线夹具夹紧纱线;(3)打开纱线捻度仪,将纱线夹具固定在悬挂式皮带上,并保持纱线垂直;(4)操作纱线捻度仪,使纱线旋转20圈以上;(5)通过捻度计读取纱线的捻度数值;(6)记录捻度数值和纱线样品的相关信息;(7)取下纱线样品,清理纱线捻度仪,准备下一个实验样品。

四、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纱线绕手等危险情况;2.确保纱线夹具夹紧纱线,以避免纱线脱落;3.细心观察纱线旋转的波形,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4.每次测量后,应清理纱线捻度仪,以保持仪器的良好工作状态;5.记录实验数据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五、实验结果处理1.对每个纱线样品的捻度进行测量,并计算其平均值和标准差;2.将测得的捻度数值与理论值或工艺要求进行比较,评价纱线质量;3.分析不同纱线参数对捻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4.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体会,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综上所述,纱线捻度仪实验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纱线测量操作、实验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结果处理等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认真操作,保持仪器的良好状态,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和分析,以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纱线捻度的测定

纱线捻度的测定

纱线捻度的测定班级:姓名: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1、掌握纱线捻度仪的结构原理和正确操作方法2、测定几种试样的捻度二、实验仪器和试样Y331A型纱线捻度仪;棉纱、棉线、涤纶线试样三、基本知识捻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

根据单位长度取值不同,纱线捻度有公制捻度T m,特克斯制捻度T t,和英制捻度T e。

测定纱线捻度的方法有两种:1.直接计数法;2.退捻加捻法。

1、直接计数法——取一定长度的有捻纱线用退捻的方法把纱中的捻度全部退尽,退出的捻回数即为纱线原先的捻回数。

此法适用于复捻长丝纱线或股线。

2、退捻加捻法——取一定长度的纱线先反向退捻,此时纱线长度增加;继续退捻,当纱线长度增加到某一最大值之后纱线长度开始回缩,这时表明纱线已经被反向加捻,当纱线长度回缩至原来长度时,试验结束。

此时读出的捻回数为实际捻回数的两倍。

此方法适用于单纱或单捻丝线,或是那些对判明纱线捻回数完全退尽有困难的纱线。

四、实验步骤1、插上电源,开机;2、根据试验技术要求,正确选择试验方法、长度、试样捻向;3、根据试样规格,调整好张力秤上的游砣,即调整预加张力;4、调整插纱架的位置,使纱线在引出时布受到意外损伤,同时装上试样;5、从纱管上引出纱线,通过导纱钩,用左手捏开左纱夹,将纱线引入左纱夹和右夹钳中,释放零位定位片,再用左手捏开右夹钳,调整纱线长度使指针指向弧形标尺的零位,同时面板上的零位刻度指示灯亮,松开左手,夹紧纱线;6、按复位按钮,使得计数显示为零,按启动按钮,右夹钳开始转动,仪器自动完成试验,记录试验结果。

五、试验结果与计算思考题:1、退捻加捻过程中,伸长指针的摆动有何规律,并加以说明。

2、比较直接计数法和退捻加捻法的异同。

捻度检测方法

捻度检测方法

捻度检测方法
捻度检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物理法:使用一个特殊的绕线机来测量纱线的自由端长度,进而计算出其捻度。

该方法简单、准确,但需要对纱线进行一定的处理。

2 .电子法:使用电子测量设备来检测纱线上的气流和应力。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地测量纱线的捻度和强度,但需要比较复杂的设备。

3 .燃烧法:使用火焰切割机将纱线切割成固定的长度,然后测量其燃烧速度。

根据燃烧速度和火焰颜色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纱线的捻度。

该方法准确、可靠,但需要对纱线进行一定的处理。

4 .退捻法:用于短纤维纯纺、混纺(环锭纺、走锭纺、翼锭纺)的股线中较粗者和加捻的长丝。

退捻至纤维平行,计数纱线单位长度的退捻转数。

5 .反光法:用平行光束照射纱线,测量反射光峰值偏转的角度,占计加捻纱线表层螺旋角计算捻度。

6 .振动法:通过测量纱线在振动过程中的频率和幅度,可以计算出其捻度。

该方法需要使用专业的振动测量设备。

7 .声波法:通过测量纱线在声波传播过程中的速度和衰减,可以计算出其捻度。

该方法需要使用声波测量设备。

8 .光学法:通过观察纱线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可以计算出其捻度。

该方法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和相关的测量设备。

总之,捻度检测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纱线类型和检测条件。

在选择检测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

实验七纱线捻度测定实验

实验七纱线捻度测定实验

实验七 纱线捻度测定实验一、 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熟悉捻度仪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步骤;2. 掌握纱线捻度的测试原理、方法标准和相关指标计算。

二、 基础知识短纤维通过加捻才能制成无限长的具有一定物理机械性能的纱线。

长丝为了提高单丝间的紧密度,便于加工和改善织物性能,往往也需要加捻。

所谓加捻,就是将平行伸直的纤维须条(长丝),单位长度两截面间相互扭转一个角,使纤维(单丝)与须条(长丝)轴向呈一定夹角的一种加工。

根据纱线表面纤维(单丝)倾斜的方向(即捻向)分Z 捻和S 捻,加捻程度对纱线的结构、物理机械性能和织物风格,如拉伸性能、直径、体积重量、刚柔性、毛羽、织物外观和手感等有很大影响。

1. 加捻程度的表征指标 (1) 捻度t指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即纱线绕其自身轴向的旋转度。

捻度能表示相同品种、相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但当纱线粗细不同时,捻度不能反映纱线的加捻程度。

(2) 捻回角β即纱线表层纤维倾斜方向与纱轴的夹角。

捻回角能直观地反映纱线的加捻程度,但测量较困难、费时。

(3)捻系数α捻系数是直接与纱线表面纤维的捻回角呈函数关系的物理量,当纱线的体积重量一定时,捻系数可表示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

捻系数不是直接测量值,而是计算值1000Tt=α ,式中:t —捻度(捻回数/米)、T —纱线的线密度(tex )。

2. 捻度指标的测试捻度的测试方法常用的有二种:(1)直接计数法(直接退捻法):在一定张力下,将规定长度的纱线二端夹住,通过试样的一端对另一端向退捻方向回转,直至股线中的单纱或复丝中的单纤维完全平行,退去的捻回数即为该纱线试样长度内的捻回数。

适用范围:股线、缆绳、复丝及在退捻过程中纤维不易缠结的短纤维单纱。

(2)退捻加捻法:在规定张力下,夹持一定长度的试样,测量经退捻和反向加捻后回复到起始长度时的捻回数。

适用范围:短纤维单纱。

不适用于:自由端纺纱;假捻及自捻纱;张力从0.5cN/tex增至1.0cN/tex时其伸长超过0.5%的纱线。

纱线的性能检测—纱线的捻度

纱线的性能检测—纱线的捻度

2.4 捻向
指纱线加捻的方向。 有S捻和Z捻两种。
2.4 捻向
捻向的应用
单纱多用Z捻,利于挡车操作. 股线多用S捻,捻回稳定. ZSZ
2.4 捻向
捻向的应用
捻向配制,可形成不同外观、手感及强力的织物 : (1)平纹织物中,经纬纱采用不同捻向,纤维朝一个
方向倾斜,反光一致,光泽好,但交叉点处纤维 相互垂直,不彼此相嵌,织物松厚柔软,手感好。
股线捻缩率与捻系数的关系
• 曲线1为双股同向加捻的股线 • 曲线2为双股异向加捻的股线
2
加捻对纱线强伸度 的影响
在捻系数较小时,表现为捻系数↑→纱线强度↑。 当捻系数较大时,表现为捻系数↑→纱线强度↓。
强度最大值时的捻系数--临界捻系数 相应的捻度--临界捻度。 工艺设计一般采用小于临界捻系数的 捻系数,以在保证细纱强度的前提下 提高细纱机的生产效率。
2.4 捻向
捻向的应用
相反,如经纬纱采用同种捻向,交叉处纤维相互平行镶嵌,拉伸 时不易滑脱,则织物强力较大,而光泽较差,手感较硬; ② Z捻纱与S捻纱在织物中间隔排列,可得到隐格、隐条效应; ③ Z捻纱与S捻纱合并加捻,可形成起绉效果。
捻度的测试
3
捻度的测试
使用捻度仪测试,分为:直接退捻法和退捻加捻法两 个方法。
3.4加捻对纱线手感的影响
随捻系数增加手感的硬糙感、摩擦感、逐渐上升。纱线的弹性也会有所上升。
3.5 加捻对纱线条干的影响
随捻系数增加,条干质量逐渐下降。
加捻的概念及意义 加捻的表征指标 捻度的测试
加捻的概念及意义
1 • 加捻的概念 • 加捻的意义
1.1加捻的定义
OA
B’
B
O’
定义:如果须条一端被握 持,另一端绕自身轴线回 转,称为加捻。

纱线 捻度测试 标准

纱线 捻度测试 标准

纱线捻度测试标准纱线捻度是纺织行业中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到纱线的强度、稳定性以及织物的外观和性能。

因此,准确测量纱线的捻度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工艺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纱线捻度测试的标准方法,包括测试原理、仪器设备、样品准备、测试步骤、结果计算与表示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测试原理纱线捻度测试的原理是通过测量纱线在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来表征其捻度。

捻回数是指纱线在单位长度内围绕其轴线旋转的圈数,它反映了纱线中纤维的螺旋排列程度。

捻度的大小与纱线的强力、伸长、柔软度以及织物的缩率等性能密切相关。

二、仪器设备1.捻度计:用于测量纱线捻度的专用设备,具有高精度、易操作等特点。

捻度计通常包括一个测量装置和一个计数器,能够准确记录纱线在测量过程中的捻回数。

2.夹具:用于固定纱线试样,确保测试过程中纱线不发生滑动或扭曲。

3.标准长度尺:用于标定纱线试样的测试长度,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4.环境控制设备:如恒温恒湿箱等,用于控制测试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测试条件的一致性。

三、样品准备1.试样选取:从待测纱线中随机选取一定长度的试样,确保试样具有代表性。

2.试样处理:将选取的试样放置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调湿处理,使其达到规定的测试状态。

处理时间应根据试样的吸湿性能和测试环境的温湿度条件来确定。

3.试样长度:根据测试要求,使用标准长度尺标定试样的测试长度,确保测试的准确性。

四、测试步骤1.启动捻度计,进行预热和校准,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将调湿处理后的试样固定在夹具上,注意保持试样的平直和张力均匀。

3.设定捻度计的测试参数,如测试长度、测试速度等,确保测试条件的一致性。

4.启动测试,观察并记录试样在测量过程中的捻回数。

注意保持测试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外界干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5.完成测试后,将试样从夹具上取下,整理并保存测试数据。

五、结果计算与表示1.捻度计算:根据测试得到的捻回数和试样的测试长度,计算纱线的捻度。

纱线捻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纱线捻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纱线捻度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熟悉Y331A型纱线捻度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实测单纱的捻度、捻系数、捻度变异系数和股线的捻度及捻缩率。

参阅GB2543.1和GB2543.2二、实验仪器、工具:Y331A型数字式纱线捻度仪,挑针,剪刀,单纱和股线各一种。

三、实验方法、步骤:(一)退捻加捻法测单纱捻度1、检查仪器各部分是否正常(仪器水平,指针灵活等)。

2、试样长度调整:隔距长度为500mm。

3、选择预加张力。

4、允许伸长的确定:将试样夹持在夹钳中,并将指针置零位。

以每分钟800转或更慢的速度转动夹钳,直到纱线中纤维产生明显滑移。

读取在断裂瞬间的伸长值,精确到1mm,如果纱线没有断裂,读取反向在加捻前的最大伸长值。

按照上述方法进行5次试验,计算平均值。

取上述伸长值的25%作为允许伸长的限位位置。

5、捻向的确定:握持纱线的一端,并使其一小段(至少100mm)呈悬垂状态,观察此垂直纱段的构成部分的倾斜方向,与字母“S”的中间部分一致的为S捻,与字母“Z”的中间部分一致的为Z抢。

6、调节转速调节钮。

7、按照仪器说明书预置“试验方法”,“试样长度”,“次数”,“捻向”,“纱线细度”后按“试验”键进入测试状态。

8、将试样插入纱架,调节其倾斜度,使纱经导纱钩顺利引出。

穿过导纱钩,右手轻轻引纱,弃去试样始端数米,将纱线夹入左夹头后,打开左夹头定位手柄,并将纱线移至右夹头,打开右夹头夹持片,使纱线进入定位槽内并拉动纱线使左夹头指针指零后发光管亮,松开夹持片,将纱线夹紧。

剪断露在右纱夹外的纱尾。

9、按下“启动”键,右夹头旋转开始解捻,至左夹头指针指零时自停,此时显示屏显示的是本次捻度及捻回数。

10、重复8、9直至本次试验结束(达到预置次数)。

按“打印”键,打印测试报表。

纺材实验 纱线品质 捻度 毛羽

纺材实验 纱线品质 捻度 毛羽

棉纱线的品质检验与分等评定
1、百米纱线质量变异系数和百米质量偏差的检验
温度T=20℃相对湿度65%设计纱线线密度26Tex
某份试样的湿重为5.142g,干重为4.854g
实际回潮率W=(5.142-4.854)/4.854=…….
百米纱线质量的平均值m1=。

烘干质量G=m1/(1+W)=…….
根据修正公式和温湿度,计算修正系数c=a(1-6.58×…)=…….
修正值Gs=G(1+c)=…….
烘干纱线线密度m2=(烘干绞纱试样质量/绞纱长度)×1000=(Gs ×100)/100=。

实际线密度m3=烘干纱线线密度(1+Wk)=m2(1+8.5%)=。

(注:上述两个公式参考实验书上P146~P147)
百米纱线质量变异系数=。

(见实验书147页,带入测得结果计算即可)
百米质量偏差=(实际线密度-设计线密度)/设计线密度×100%=(m3-26)/26 ×100%=、、、、、、(见实验书148页)
2、单纱断裂强度和强力变异系数的测定
单纱断裂强力的平均值=。

强力变异系数=。

(和实验1类似的公式计算)3、棉结杂质检验
(按照实验书上的要求计算)
纱线捻度和毛羽测试1、纱线的捻度测试
(根据书上要求完成相应的计算)
2、纱线的毛羽测试
1、将上述表格画上
2、根据断裂强力的平均值画出直方图。

实验 纱线的捻度测试

实验 纱线的捻度测试

实验纱线的捻度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试验,熟悉捻度机的结构,掌握操作方法和纱线的捻度、捻系数及捻缩的计算。

二、实验的操作程序:1、正确连接好主机和打印机的通讯线及电源线,合上仪器控制箱后的主机电源开关和打印机电源开关,液晶显示器同时显示欢迎画面。

2、调整插架的位置,使纱线在引出时不受到任何意外的损伤,插上待试纱线。

3、用右手从插纱架上引出纱线,用左手压下夹线扛杆,将纱线引入左纱夹的导纱轴,然后松开夹线扛杆,释放零位定位架,再用左手捏开右纱夹钳口,调整纱线位置使左夹钳前指针指向零位(压线)时松开右纱夹钳夹紧纱线。

4、按下“启动”键仪器就自动完成试验,显示器显示本次试验的捻度。

5、按照上述方法重新夹上被试验纱线,继续做下次试验直至做完预置的试验次数,系统自动结算并显示试验结果,如接上打印机则自动打印试验报告。

三、捻度的测定:1、预备程序——允许伸长的确定本参数对于每批纱线都要单独测定,试样按照标准大气调湿。

对于产品的质量控制,可建立内部参考值:设置隔距长度500mm,调整预加张力到(0.50±0.10)cN/tex。

将试样夹持在火钳中,并将指针置零位。

以每分钟800r或更慢的速度转动夹钳,直到纱线中纤维产生明显滑移。

读取在断裂瞬间的伸长值,精确到±1mm,如果纱线没有断裂,读取反向再加捻前的最大伸长值。

2、选择预加张力:(1)除精纺毛纱以外的纱线,预加张力为(O.50±0.10)cN/tex。

(2)对于精纺毛纱,根据捻系数确定预加张力。

当捻系数а< 80时,预加张力为(0.10±0.02)cN/tex:当捻系数а= 80~150时,预加张力为(0.25±0.05)cN/tex:当捻系数а > 150时,预加张力为(0.50+0.05)cN/tex。

注:在特定情况下,如果所测捻度比纺纱机所施加的捻度高或低,建议在较高的预加张力下做一些预备试验。

纱线捻度测试

纱线捻度测试

直接退捻法实验步骤
1、固定两纱夹间距离为25cm。 2、据纱线特数给纱线加上一定的预加张力,0.25cN/tex。 3、在控制面板上设置:试验方法0,长度250 cm,次数、 预置捻回数、捻向、纱线特数等。 4、引纱,将纱线夹入左、右纱夹,放开定针片,并使读数 指针调至0位后,割去纱尾。 5、按“试验”键后按“启动”键。退捻至预置捻回数时, 右纱夹停止回转,将挑针插入纱线左端两根纱线之间, 从左到右将股线挑开,并转动手柄退掉剩余捻回,按 “处理”键,即可得到股线捻度。 6、读取退捻后的伸长读数以计算捻缩率。 7、设定的试验次数全部测试完毕后,按“统计”健,仪器 自动打印统计结果。
捻度的测定方法


捻度的测定主要有三种方法:直接退捻法、 一次退捻加捻法、三次退捻加捻法。 直接退捻法适用于股线捻度的测定,一次 退捻加捻法适用于普通单纱捻度的测定, 三次退捻加捻法适用于气流纱。
纱线捻度的测定原理


直接退捻法的测试原理:在一定张力下,夹住已 知长度纱线的两端,一端固定,另一端按退捻方 向绕轴向回转,直至股线中的单纱或单纱、复丝 中的单纤维完全平行为止,退去的捻回数即为该 纱线试样长度内的捻回数。 一次退捻加捻法的测试原理:在一定张力下,夹 住已知长度纱线的两端,一端固定,另一端按退 捻方向绕轴向回转,测量经退捻和反向加捻后回 复到起始长度时的捻回数,该捻回数即为纱线试 样长度内的捻回数的两倍。
结果计算(人工计算)
平均捻度、捻系数、捻缩率
纱线捻度捻缩测定
概 述
加捻是成纱的必要条件,短纤维通过加 捻才能制成具有一定物理机械性能的纱线; 长丝为了提高单丝间的紧密度,便于加工和 改善织物性能,往往也需要加捻。
基本概念

捻回数:加捻是使平行伸直的纤维须条的两个截面产生 相对回转,两个截面的相对回转数叫捻回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纱线捻度的测试
主要内容
一、基本知识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仪器和试样 四、采用直接计数法
五、退捻加捻法
一、基本知识
1.加捻
短纤维通过加捻才能制成无限长的、具有一定物理机械性 能的纱线。长丝为了提高单丝间的紧密度,便于加工和改 善织物性能,往往也需要加捻。
所谓加捻,就是将平行伸直的纤维须条,单位长度两截面 间相互扭转一个角,使纤维与须条轴向呈一定夹角的一种 加工。 加捻程度对纱线的结构、物理机械性能和织物风格,如拉 伸性能、直径、体积重量、刚柔性、毛羽、织物外观和手 感等有很大影响。
一、基本知识
加捻的多少,直接影响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纱线的产量。 一般不影响纱线质量的条件下,降低捻度可以提高生产效 率。 在工厂中捻度实验,各品种、各机台每季度至少轮试一次。 试样应在各机台上随机取得,每台不少于2个纱管,并不 得在同一锭带上拔取。 每个纱管取样次数,以及每次试验总数均有国家标准规定。 试样退绕时,必须与实际加工退绕方式一致,管纱头端纱 线应去掉,各试样之间应有1m以上的随机间隔。
二、实验目的
深入了解纱线结构 学习纱线捻度机的使用方法 测定纱线捻度、捻缩及捻缩率与捻度的关系曲线。
三、实验仪器及试样
试验仪器为Y311A型捻度机,试样为单纱和股线各一种。
四、采用直接计数法
1、原理
在一定张力下,夹住已知纱线的两端,通过试样的一端对 另一端向退捻方向回转,直至股线中的单纱或单纱、复丝 中的单纤维完全平行为止,退去的捻回数即为该纱度指标仅能度量相同特数和体积重量的纱线的加捻程度。 当特数和体积重量不同时,捻度不能完全反映纱线的加捻 程度。因此,长采用捻系数指标来衡量纱线的加捻程度。
试样的实际捻系数以及捻度不匀按下列公式计算: 特数制捻系数at: 公制支数捻系数am:
m
Tt
四、采用直接计数法
4、实验结果的计算
(1)平均捻度Tt或Tm ;计算到5位有效数,修约至4位 有效数。 (2)捻度变异系数:计算到3位有效数,修约至2位有 效数。 (3)捻系数at或am:计算俢约至整数。
(4)捻缩u:为纱线因加捻而缩短或伸长的程度。
⑤ 根据纱线试样的特数,计算出预加张力,放好预加张力重锤的 位置。
⑥ 放开伸长限位,使其不起作用。
⑦ 设置好预置捻回数(比实测的要小)。
四、采用直接计数法
(2)装夹试样
① 将左纱夹用定位片刹住。
② 将试样插入纱架,拉去管纱头端纱线数米。然后用右手轻轻拉 出纱线(注意防止意外伸长和退捻),通过导纱钩,先用左纱夹 夹紧试样,退出定位片,捏住试样牵动摆片指针,使指针至“0” 位,“零位”指示灯亮,用旋转夹头将试样夹紧,然后剪去多余 的试样。注意:在纱线装夹过程中,试样的一端不能呈自由状态, 否则,捻度发生变化,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Tm 试样的设计支数
t Tt 试样设计特数
一、基本知识
捻度偏差率:
捻度偏差 实测捻度 设计捻度 100 (%) 设计捻度
捻度不匀率:
捻度不匀率 2 (平均捻度 平均捻度以下各项的平 均值) 平均一下次数 平均捻度 试验次数
一、基本知识
5. 纱线捻缩
一、基本知识
2.捻度
纱线捻度是纱线单位长度上的捻回数,用以衡量同一细 度纱线的加捻程度。
特数制的纱线,捻度用10cm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
公制支数采用每米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
一、基本知识
试样的实际捻度按下式计算:
1、特数制实际捻度Tt:
Tt 试样捻回数总和 100 (捻 / 10cm) 试样夹持长度( m m) 试验次数
③ 按“清零”键,使捻回显示为0。
④ 按相应的测试开关,开始退捻。当旋转纱夹运转到预设置的估 计捻回数值时停止转动。
四、采用直接计数法
如不完全解捻,将股线挑开(从左纱夹一端开始挑纱),直到 退捻完成(股线中的单纱呈平行状态),即捻度全部退完。即 按“停止”键。如果操作过程中纱线解捻过头或未退完,可采 用“点动”解捻,或用手转动纱夹,直到捻度完全解完。 ⑤ 记录捻回数和捻伸(退捻后试样的伸长或缩短值)。 ⑥ 重复试验:“清零”——装夹试样——按相应测试键,直到 捻度退完——记录捻回数——直到完成所规定的实验次数。
2、公制支数实际捻度Tm:
试样捻回数总和 Tm 1000 (捻 / m) 试样夹持长度( m m) 试验次数
一、基本知识
3.捻向
纱线加捻方向,分别根据纤维在单纱上或单纱在股线上的 倾斜方向不同,分为Z捻和S捻两种。
如果单纱上的纤维或股线上的单纱,在加捻后由下而上系 自右向左倾斜的称为S捻(顺手捻);而由下向上系自左 向右倾斜者为Z捻(反手捻)。 股线捻向的表示方法:第一个字母表示单纱捻向,第二个 字母表示股线捻向,如ZS表示单纱为Z捻,股线为S捻。 如果股线有复捻,则第三个字母表示复捻的方向,即ZSZ 表示单纱Z捻,股线初捻为S,复捻为Z。
2、实验参数:见下表。
四、采用直接计数法
3、实验步骤
(1)选择试验模式,调整试验参数
① 实验方式选择“直接计数法”。 ② 根据捻向选择退捻方向(如纱线为Z捻,则退捻方向为S)。 ③ 选择转速为I(约为1500r/min)或Ⅱ(约为750r/min)或Ⅲ(慢 速可调),并通过调速变压器做微调。 ④ 调节好左、右纱夹之间的距离(即试样长度)。
纱线因加捻而缩短或伸长的程度,纱线捻缩u用纱线原长 L1与加捻后长度L2之差对纱线原长L1之比的百分率来表示。
捻缩的大小主要与加捻程度有关。 单纱的捻度增加,捻缩增大;单纱的捻缩根据前罗拉送出 的长度L1与单纱加捻后的长度L2来计算。 股线合股时的捻向与单纱捻向相同时,捻缩随捻度的增加 而增加;当合股时的捻向与单纱捻向相反时,则捻缩在某一 范围内可能产生负值。而股线的捻缩,是在Y311型捻度机 上用直接计数的方法来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