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金芽孢杆菌综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记的剂型有:悬浮剂,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 颗粒剂 大粒剂 油悬剂
BT的形态及杀虫机理
BT的形态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Blaatceisll,uNsew
thuringiensi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s :一种杆状、
BT杀虫谱
主要防治对象 按昆虫类型分类 ▪ 直翅目、鞘翅目 ▪ 双翅目、膜翅目 ▪ 鳞翅目
按应用途径分类
林业上
防治松毛虫、舞毒蛾、 刺蛾等食叶性害虫
作物上
主要防治稻螟虫、黏虫 、菜粉蝶、菜青虫、棉 铃虫、玉米螟、线虫、 茶尺蠖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T的生产工艺
液体深层发酵
优点:条件可控,适合大规模生产,且生长速度快。 缺点:一次性投入高。
革兰氏染色阳 性反应、能形 成内生芽胞的 细菌。其营养 体具有周生鞭 毛或无鞭毛
与BT亲源性相近的菌种比较
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
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B.t.杀虫毒素
主要有三种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1、on伴te孢nt晶d体es(igInC,P1s0)y即eaσr-s内e毒xp素e。rience
1、选择性质粒改造。 2、通过接合构建新菌株。 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cry基因向其它生 物体转移。
机遇与挑战
市场:BT年产量4万吨,应用5000-6000万亩次。
现状:厂家多、规模小、质量难保证,2000-3000万产值 只有3-4家。
有机食品论证:Bt已通过,阿维菌素不行。
政策:“十二五”末,全国蔬菜、水果、茶叶病 虫害绿色防控覆盖面达到播种面积的50%以上, 绿色防控实施区域内化学农药使用量消减20%以 上。
3
抗药性
可能的解决途径
①不同BT亚种的轮换、混合使用。 ②T杀虫剂与少量化学药混合使用。
持效性
在制剂时添加防紫外线破坏的保护剂
作用方式
加入蔗糖提高昆虫嗜食性,添加几丁质酶加强昆 虫肠壁破坏,加入K2CO3、CaCl3等阳离子加速 伴孢晶体降解,增加杀虫剂的效力
前沿技术
随着对其作用的分子机理的大量研究以及 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通过遗传学方 法对苏云金杆菌进行改良,获得了有价值的 苏云金杆菌新菌株。
培养基组分
碳源:构成菌体成分的重要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 所需的能量。 氮源:氮源是构成微生物细胞蛋白质、核酸等重要 物质的主要营养物质。 碳氮比:碳氮比(C/N)是指培养料中碳源与氮源 含量的比值。糖氮比0.44—20.0的范围内都能生 长的很好。通常为2-7。
无机盐: KH2PO4 是E-M-P 途径中磷酸化过程不可缺少的 物质;KH2PO4 的缓冲作用有利于芽孢和晶体的 形成.。钾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渗透压和离子平衡。 Ca2+在芽孢皮层形成时与DPA 结合形成DPA-Ca 复合物,促使形成芽孢。 镁是核糖体和膜结构的稳定剂,能激活酶反应, 对重金属引起的细胞毒害还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微量元素: 锰是多种酶的激活剂
Thank you!
固体发酵
优点:成本低,操作简单。
缺点:条件不易控制,一般发酵周期较长。
发酵条件
温度:一方面随着温度的上升,细胞中生物化学反 应速率加快;另一方面,组成细胞的物质如蛋白质、 核酸等都对温度较敏感,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些物 质的立体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引起微生物生长的抑 制,甚至死亡。BT生长最佳温度28-32度。 溶氧:苏云金杆菌在对数生长期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并相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如果中断供氧,细 胞停止生长,不能形成芽孢和晶体,最终导致细胞 自溶. PH:影响氧的溶解度、营养物质的物理化学状态、 氧化还原电位等。pH影响酶的形成、酶的活力、代 谢途径或细胞膜的透性等重要生理生化活动。
BT的发展
➢Text ➢Text ➢Text
1958年,世界第一个bt杀虫剂由美国一家公司投入市场。
中国从上世纪60 年代也开始了规模化生产. 同苏云金杆菌有 关的研究,特别是有关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正在持续展开。
BT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Text ➢Text ➢Text
在我国苏云金芽孢杆菌共登记了两个亚种:苏云金亚种和苏 云金以色列亚种。原药生产厂家8家(一家国外公司)。制 剂生产厂家几十家。以登记含BT药品184个。
内容
BT发展史 BT的形态特征及杀虫机理
BT的生产工艺 存在的问题与可能的解决途径
BT发展史
BT起源
➢Text ➢Text ➢Text
1901年由日本细菌学家石渡首先在受病害的蚕蛾中发现BT, 但是当时没有保存下来。
1911年,德国人贝尔奈从德国苏云金省这个地方的一家面粉 厂里的地中海粉螟上又重新分离到一种有很强杀虫力的细菌, 并正式定名为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
2、苏云金素即β-外毒素。 3、芽孢。
Content
新的命名方法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晶体蛋白的杀虫机制
w请e在lco此m添e加to段u落se内th容e…se…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请o在nt此en添t d加e段sig落n内, 1容0…ye…ars experience
前人设计出的BT培养基
检测方法
测孢子数
电泳法
生物检测法
后处理工艺
膜过滤浓缩 喷雾干燥 制成剂型 成品包装
存在的问题与可能的解决途径
产生抗药性:在我国的 许多地方也已经发现大 田小菜蛾对BT制剂的 抗性成倍增加。
2
作用方式单一:只能通过胃毒的方式起作用
1
在环境中不稳定:紫外线照射毒力蛋白钝化,丧失 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