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委会民情日记走访记录三篇

合集下载

社区入户走访民情日记3篇

社区入户走访民情日记3篇

社区入户走访民情日记3篇社区民情是社区干部服务群众而制定的个人工作记录本,下面是社区入户走访民情日记社区入户走访民情日记111月6日今天,我来到范家咀村六社贫困户马三羊家,主要了解他家近期生产、生活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一进门,他就拉着我参观他家的新房,他家的住房是今年享受棚户区改造政策补助新建的,马三羊说:“今年多亏了有这样的好政策,让我家住了多年的土坯房换成了现在宽敞明亮的大砖房,总算是了了我的一块心病”。

我鼓励他明年多种点当归、黄芪等中药材,效益一定会很好;他说;“我也是这样打算的,我现在干劲足的很。

”看到他脸上高兴、满意的表情,我感到很欣慰。

社区入户走访民情日记25月9日星期一阵雨“咱们工作组,是最团结的工作组!”这是工作组杨师傅最常说的一句话。

是啊,从冰雪尚未消融的2月到细雨蒙蒙的5月,民情日记已经记了厚厚一本,奎屯市发改委下派工作组入住西华园社区已经两个多月了。

工作组带着一颗奉献基层群众的热心,在这里上演了一个个让人难忘的故事……“面积8.5平方公里,居住2312户5936人,有汉、哈、维等7个民族、22户低保户、1260户流动人口、20户残疾人家庭、29户困难家庭、32名党员,社区80岁以上老人26名,辖区单位6个,是奎屯市城郊结合部。

”这已经牢牢刻在了每位组员的心里。

身为工作组组长,我深深体会到,走访入户实际上是一个融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变化的过程。

社区入户走访民情日记320XX年6月28日晴 38度我已经到喀赞其街道喀赞其社区工作组四个月了,工作组把我分配在第二网格工作,喀赞其社区第二网格点网格长是米亚沙尔,网格员米也沙尔和我。

我们的日常工作主要负责阿依东大街、阿依东街五巷及七巷291户784人的居民管理工作。

通过四个月的入户走访,使我有机会了解辖区居民的生活状态,对网格员每天逐户走访掌握社区民意有了更深刻得了解和体会。

网格员每天入户掌握居民人员家庭、亲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工作比较繁琐需要很强的耐心有的时候一天至少要去同一条巷道3次以上,共同的工作内容使我们三个人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社区入户走访民情日记3篇

社区入户走访民情日记3篇

社区入户走访民情日记3篇篇一17日上午,4小区92栋131号居民李瑞江、李瑞萍来社区反映:92栋121号李华家在污水管道处私设卡子,使自家卫生间污水排放不畅,去广原物业站反映几次均未解决,与121号居民协商几次也协商不通,希望社区出面解决。

我接案后与罗永刚、张新龙立即跟随李瑞江到楼栋单元调查了解情况。

经过3天的连续楼上楼下逐户走访,将情况彻底摸清。

原来111号居民家下水管道经常堵塞,每次堵塞111号居民就主动找楼上几家协商,共同集资疏通,但管道处也安装了“卡子”1313次的沟通决。

篇二291户784人的居113号院子时,第二网格点的十50米的小道,拐了两个近90度的弯到达布海丽切木的院子。

当时50年代盖的土坯房子,妈妈去世五六年了,自己今年已经40岁了,孩子也去世了。

这个房子是母亲留给哥哥和她的房子,由兄妹俩没有工作,都是低保户,哥哥也有病在身没有能力翻新。

我走进她家里面看到破旧不堪土炕上只铺了几块非常旧的小毡子和几个被褥,在墙角还有一台我小的时候才会看到的老旧小电视,室内几乎没有其他的生活必须品和家具用品,每个人看了心里都非常难受。

没有想到到伊宁市现在还有这么贫困的家庭,想想我现在的工作、生活条件,真是反差很大。

回来后我就想怎么样帮助她,过了两天我就到市场上买了两个地毯和米亚沙尔送一起送到她家,鼓励她找一份工作,好好生活,她非常感谢我。

她还向我反映他哥哥是肉联厂的下岗职工也是我们社区的低保户,生重病没有钱治病,我告诉她我们市工会帮扶中心有下岗职工大病补助这一项,让她把哥哥住院有关证明材料提供给我,我帮助他们去申请。

这就是我日常工作中平凡普通的一天,但正是这四个月来平凡而普通的每一天才让我更加深入的认识了基层、了解了基层,才能真正的“俯下身子”为老百姓做一点点的事。

篇三3月10日,像往常一样轮到我值外勤,开始了一天的走访入户工作。

在我看来那一天也许没什么特别,但是却总是有一对年逾古夕的老人牵动着我的心思。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大全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大全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大全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特别是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三、解难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是民情日记的重要举措,下文是为你推荐的民情日记走访记录大全,供参考阅读!民情日记走访记录大全(1) 如何更好地改善民生、办好实事,让农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是我此次走访的一个重点。

为了更好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我在姚山村和滨河社区,分别召开了村(社区)干部和村民(居民)座谈会,针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就业就医、养老保障、农民增收等方面,大家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这些意见和建议,我逐一进行了答复,对6件群众比较关注、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进行现场查看,分别给灵璧县政府和供电、民政、教育、卫生、农机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通了电话,并就有关具体事宜作了详细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关于农村安全用电问题,建议供电部门尽快提供整修方案,增大电容,抓紧施工。

二是关于村卫生室条件差问题,建议由卫生部门协调解决,帮助姚山村建一所标准的卫生室,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问题。

三是关于建立完小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尽快研究规划,争取帮助姚山村建一所完全小学,解决孩子们上学难问题;四是关于五保户集中供养问题,建议民政部门纳入工作计划,帮助姚山村建一所敬老院,解决全村21个五保户集中养老问题。

五是关于建立农机服务场地问题,建议农机部门牵头指导,协调解决。

六是关于失地农民生计保障问题,建议县镇两级政府尽快制定规划,积极推进滨河社区农贸市场建设,分派摊位给失地农民,扩大他们收入来源。

六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实事的现场答复和解决,使镇村(社区)干部精神受到振奋,广大群众较为满意。

近年来,虽然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民生普惠程度还很不够,群众呼声依然很高。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民生就是老百姓最大的实际。

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抓住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矛盾。

社区走访民情日记

社区走访民情日记

社区⾛访民情⽇记社区⾛访民情⽇记 社区⾛访民情⼯作的开展有利于提⾼⼈们的⽣活⽔平。

社区⾛访民情⽇记是⼩编推荐给⼤家的,欢迎参考学习。

第⼀篇:社区⾛访民情⽇记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在全区开展“三千⼲部进村(社区)⼊户⼤⾛访”活动,我办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深⼊新湘街道新华社区开展⼤⾛访活动。

新湘街道新华社区共有班⼦成员4⼈,社区⾯积2.4平⽅公⾥,辖15个居民⼩组,2200户,党员38⼈,享受低保待遇224户,残疾⼈21个,军烈家属26⼈,居民主要收⼊来源以在附近⼯⼚上班和外出务⼯为主。

我办⼯作队⼊驻后,⼴泛宣讲惠民政策,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访慰问⼲部群众,服务民⽣兴办实事,得到了驻地⼲部群众的充分肯定。

现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迅速组织落实 1、加强组织领导。

积极响应区委“三千⼲部进村(社区)⼊户⼤⾛访”活动的号召,办领导⾼度重视,成⽴了以邹淑均为组长,副主任许亚⽣、副主任汤友⽣为副组长的办领导⼩组办公室,刘兰英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活动⽇常协调⼯作和向区委报送信息动态。

同时,为确保⼤⾛访活动稳步推进,取得实效,特制订了实施⽅案,安排了专项经费,确保⼤⾛访活动顺利开展。

2、精⼼组织实施。

3⽉15⽇,全办召开动员⼤会,邹主任就我办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对⼯作组队员部署具体的任务,宣布了⼯作队员学习、⽣活、⼯作制度,并把此次活动纳⼊年终⽬标管理考核,每批⼯作队各评选⼀名优秀队员,给予适当奖励。

全办⼯作⼈员分⼆批次下社区⾛访,分别由两个副主任带队, 动员会后办班⼦成员到驻点地新湘街道新华社区了解基本情况。

⼆、⼯作开展情况 1、积极开展⼤⾛访。

办主任带领2个⼯作队11名队员,⾃带铺盖、经费、资料和⼯具,深⼊新湘街道新华社区察民情、解难题,积极向基层宣讲党的政策,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困难,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

⼯作队共⾛访⽼党员、⽼⼲部、困难户等1200户,为新华社区⽂兵、廖义英、熊美林、曹⽟珍、邓冬梅、李国平、杨先政、朱淑珊、刘玲、阳桂莲等10位困难户共送去慰问⾦2000元,为新华社区解决⼯作经费1万元。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日期:2021年6月1日地点:XX市XX社区今天我来到了XX社区进行民情走访。

下午三点左右的时候,我敲开了一位老人家的门,老人家名叫王大爷,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

王大爷看到我以后非常热情地邀请我进入他的家中。

他的家虽然不大,但是整洁干净,可以看出王大爷是一个讲究卫生的人。

我和王大爷聊了很久,他告诉我他在这个社区已经住了十多年了。

他说这个社区的环境非常好,周围有很多绿化,空气也很清新。

社区管理也相当有序,垃圾分类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每天都有工作人员来收集垃圾。

社区还经常组织一些文体活动,让居民们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认识。

除了环境和管理方面的优点,王大爷也向我提了一些建议。

他说希望社区加大对老年人的关爱力度,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服务。

他说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大都较差,很多人有些生活上的困难。

他希望社区能够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的健身活动,并提供一些方便老年人生活的服务,比如提供送餐服务等。

在和王大爷聊天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社区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他说社区比较偏僻,很少有巡逻警察,所以晚上安全问题一直是居民们比较担心的事情。

他建议加大对社区的巡逻力度,增派更多的警力,提高社区的安全性。

通过与王大爷的交流,我对社区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虽然社区在环境和管理方面做得相当不错,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社区的安全性。

我会将这些问题以及王大爷的建议整理好,上报给相关部门,希望能够得到解决。

走访结束后,我去了社区的一家小超市,购买了一些生活用品。

我和超市的老板聊了一会天,他也对社区的情况进行了评价。

他说社区的商业环境相对较差,市场规模有限,居民购买日用品的选择比较有限。

他建议社区能够引进一些大型商场和超市,丰富居民的购物选择,提高社区的商业发展水平。

整个走访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社区居民的关注点和需求,也认识到了社区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我相信,只要社区居民和社区管理层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并改进不足的地方,社区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社区走访民情日记3篇

社区走访民情日记3篇

社区走访民情日记3篇社区走访民情【篇一】20xx年4月16日星期一多云今天,我开始了“串门行动”。

走在李家村平坦的村路上,不时碰到在路边聊天的村民,他们很热情的和我打招呼。

经过上一次义诊活动,村里有不少人已经认识我了。

走进孙福聚和孙丛木的家,坐在他们的炕头上,面对面的交流。

从个人经历到家长里短,从以前的困难境遇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无话不谈。

我深切地体会到,他们“倾诉”的意愿很强烈,愿意和第一书记交流,敞开心扉互相沟通,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也毫无陌生感。

在孙福聚家,孙大叔把自己希望能办退休的事向我反映,我一一记下。

孙丛木是村里的低保户,本人二级残疾。

我见他时,他正坐在轮椅上。

不大的小院里也是一片狼籍,屋内摆放着一些杂物。

虽然每月能及时领到低保金,但如果遇到生病,生活会更加拮据。

孙丛木的妻子金大娘则是一边说话,一边掉眼泪。

我对金大娘进行了安慰,希望他对生活充满信心。

我对孙大爷反映的问题也一一作了记录,帮他向有关部门咨询一下有关政策。

希望自己能为他们做点事.........社区走访民情日记【篇二】“胡某,男,原本在精神病康复医院接受治疗,因患艾滋病被遣送回社区,母亲退休在家,家庭生活困难。

要求:居民强烈要求对其进行隔离,且希望给予他一定医疗补助。

”2月19日,桃源县漳江镇纺城路社区党总支书记肖湘玲在笔记本上记下这段话。

这也是肖湘玲记下的第594条社区居民困难事。

纺城路社区居民几乎都知道,每当他们有困难找肖湘玲的时候,她总会边听边在笔记本上记录,并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得落实。

于是,大家亲切地称肖湘玲的笔记本为“民情日记本”。

说起“民情日记本”的来由,肖湘玲回忆说,20xx 年原国营企业桃源纺织印染厂改制后组建成纺城路社区,社区居民大多都是下岗和退休职工,生活十分艰难,很多人心里有怨言,于是她决心要帮助社区居民安居乐业。

“最初怕事情多了记不住,社区居民反映的事情都是急需解决的,记录在本子上让我就不会忘了,渐渐地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

精准民情走访记录日记

精准民情走访记录日记

精准民情走访记录日记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倾听民意、了解民情的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

关注社会民生,维护民众利益,是一个良好政治生态的必然要求。

因此,我在工作中积极参与了精准民情走访,记录了许多有关百姓生活的真实情况。

以下是我记录的一些日记,仅供参考。

日记一:2021年7月15日今天,我去了一个位于市区的老旧小区,这里的居民多为老人。

我和同事走进小区里,看到许多老人在街头晒太阳,有的在打扑克牌,一些则在闲谈。

我们随机找了几个老大爷、老大妈,向他们详细询问了一下他们的生活情况。

他们说,他们衣食住行都很难过,房屋老旧没有得到修缮,住的很不舒服。

再加上他们年龄大,生病了身体不好,医疗费用很高。

许多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他们的日常生活问题也难以解决。

他们希望政府能够关注他们的生活,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日记二:2021年7月22日今天,我前往了一个位于农村的大型种植基地,这里的户主大多是农民。

我们在一户农民家中进了一茬,看到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这位农民介绍了他的种植权益储备情况,以及种植工具的堵塞问题。

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有种植成本高、品质检测难以通过、销售渠道不畅等。

政府部门对其生产和生活的帮助还不够,他们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帮助,提高生产效益,改善农村经济发展。

日记三:2021年8月5日今天我前往了一家小工厂,工人数量不足20人,主要是年轻的劳动力。

在这里,我与几名工人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

工人们告诉我们,这个工厂的生产效益不高,由于工厂规模小,生产设备过旧,并且由于技术不够娴熟,很难达到客户的要求。

他们希望政府部门能够给予必要的技术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又由于生产环境复杂,不卫生也致病,需要一些必要的设施支持,比如部分自动化设备。

我会把他们的情况呈交到政府部门,希望能引起足够的关注。

综上所述,我们常说“民生决策、民生实践、民生发展”,民情走访就是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3篇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3篇

【导语】民情走访和困难帮扶不是一道一笔挥就的轻松试题,而是检验我们是否和群众还保持着血肉联系的庄严问卷。

乡亲们最看重的,也就是我们在这张卷纸上倾注了多少真心啊!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供您借鉴。

篇一今天按照计划安排,我们到结对帮扶组,走访几户困难户。

西站社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居民多是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

我们走访慰问的第一位居民是患有子宫癌的肖春连。

踏着泥泞的小路,我们来到了六组的肖春连的家,一个破旧的房子里凌乱的摆了几件破旧的桌椅,一张杂乱的木板床上,肖春连半倚着坐着,见我们进来准备起身。

我连忙走过去,示意她躺下就好。

肖春连很不幸的患上子宫癌,为给她治病,家里已经欠了一大笔的债务。

她看到我们非常激动,招呼我们坐下,眼里饱含着泪水,向我们述说了她的病情和家里的困难,她说面对今后的日子,她们一家都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

经过我们的一番开导,肖春连擦干泪水说:“相信政府不会抛弃我们不顾的,现在你们给我们办了低保,我很感激,你们今天来看望我,说明政府是关心我们的,我会打起精神,坚强地面对生活。

” 我把爱心卡掏了出来,写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我知道以她的个性不会联系我,但是一旦联系肯定是她处理不了的大事。

走的时候她有些激动,一路出门跟着走了好长一段路。

到了路口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她依旧在那里张望,顿时心里有股暖流直窜心田,很温馨,很感动。

曹启华的房子很破旧,苍老的青砖石瓦的有种穿越历史的年代感,除却一台破旧的电视机,屋子里几乎没有什么电器设备,更不用说家具之类的。

只有一个正对着门口的八仙桌,桌面整齐的铺了一层报纸,布置的干干净净。

他端正的坐在门边上,眼睛注视着门外。

曹启华52岁了,离异,高位截瘫,一个女儿在读大学,自已一个人靠父母做饭洗衣,脑筋有些迟钝。

我就着他坐在轮椅旁边,他的眼睛却一直注视着门外。

“也不知道来不来。

这都不剩多少天了。

” 我知道他想着在外读书的孩子们,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期盼着自己的孩子们好好的,念着他们,想着他们。

社区居委会民情日记三篇

社区居委会民情日记三篇

社区居委会民情日记范文三篇篇一针对辖区老年人多、离退休人员多、空巢老人多、下岗失业人员多、低保人员多的状况,今年5月,段塘街道在全区首先推出了“社区民情日记”,其中包括困难户名册、残疾人名册等13项分类台账和5项动态信息记录,并且规定每个社工每星期走访居民住户不少于4次,以及时掌握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还设置了“社工民情日记”回音箱,分别安装在居民楼内,每天开箱收集意见,并记录到“社区民情日记”中,经社区汇总后,以书面的形式提交街道有关部门研究解决。

每月将破解的难题在社区宣传橱窗进行公示,向居民进行反馈,构筑起民声“回音壁”。

“社区民情日记”推行5个月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

街道通过“民情日记”的渠道,共掌握各类难点问题13件,破解13件,完成率为100%,群众满意率达98%。

其中协调解决了水库移民、宁兴物流公司噪音扰民、针织厂排放污水、非法茶水房、违章搭建等问题,还改建、新建了118个垃圾房,改建和新建公厕17座。

通过“社区民情日记”从“记”到“办”的全过程,社区干部的工作作风也得到了明显转变,推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

各社区相继建立了“康乃馨”、“邻里守望”等志愿者队伍,对空巢老人进行“一对一”帮扶;积极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联系用工单位推荐就业岗位,已帮助70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篇二“刘主任,我房子的问题解决了,谢谢你们!”昨下午,江北区石马河街道瑜康社区,居民王月森专程向工作人员致谢。

原来,困扰老王家几年的下水道问题被写进社区“民情日记”,经社区努力很快得到解决。

王月森家住明瑜恒康小区,两年前开始,下水道常被堵,后来发现是房子下水管太小需更换。

但要从楼上向下换水管,涉及家庭多,十分麻烦,问题一直也没能解决。

前几天,水管又堵了。

老王听说社区有个“民情日记本”,专门记录生活中的事情,便去社区反映。

没过两天,社区就派人上门把困扰许久的问题解决了。

从2005年9月开始实行的“民情日记”,已记下厚厚一本,本子已翻得脱页。

社区民情走访记录 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社区民情走访记录 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社区民情走访记录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第一篇、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感触成功的喜悦社区民情走访记录今天是车步赶圩的日子,也是中圳村的“圩日”,因为这一天,中圳新的村部就要正式启用了!这真是值得纪念的一天。

201X年,在驻村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工作组主要以群众关注的焦点为“三送”工作的突破口,办实事,惠民生。

通过筹资兴修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我们在中圳村建设新村部的问题上也积极表示会尽最大力量帮助中圳村一年内完成新村部主体建设。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为尽快完成这一任务,我们就建设新村部事宜进行了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构想是如此美好,但过程却总如此艰辛。

在新村部建设预算中,除了上级配套的几万元资金,仍差20余万元资金缺口,20万的资金筹措任务,我相信对任何一个部门而言,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为了尽早启动工程,工作组和村干部想尽了一切办法,带头捐一点、通过私人感情向老板讨一点,向社会募集一点……在筹资的过程中,我们碰过壁、遇到过冷脸,但我们最终坚持下来了。

今天,终于看到了累累硕果。

为了向村里表示祝贺,我们选派了5名干部赶赴中圳。

刚一进村,就听到了喜庆的歌声,远远地还看见了新村部楼顶飘扬的彩旗,大门口还聚集很不少群众,都是帮村里招呼客人的。

从他们的笑容里,我看到更多的是希望,是整个中圳村的希望。

远远地望着这栋办公楼,还有这群质朴的人们,那时的心情,欣喜与感动并存。

望着大门前自己选定的对联,我凝视良久。

不光是欣赏书法者潇洒的笔锋,更是在体会联中的含义。

正如此联所书:中华锦绣育千秋人杰,圳成水流润万栽物丰。

愿中圳的明天更美好!第二篇、走访困难户民情日记社区民情走访记录走访困难户民情日记xxx2022年元月16日,星期六,我和同事在村领导的带领下到黄泥村刘屋组方向进行贫困户走访。

我们先到的是刘屋组刘少如家里,去的时候刘少如的母亲和他的妻子在家,他家上有老母,身体较差,常年吃药,并且妻子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患有腰间盘凸出,因此家庭经济入不敷出。

走访群众民情日记范文3篇

走访群众民情日记范文3篇

走访群众民情日记范文3篇走访群众民情日记范文3篇走访群众民情范文一:今天我再次到秣陵镇西陈行政村走访,主要是看看西陈村文化广场建设情况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了解群众生产生活还有哪些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前期工作,西陈村文化广场建设已经结束,新安装篮球架2个、乒乓球台2个,添置图书500册。

当看到部分群众或在广场上打球锻炼身体、或在图书馆内看书、或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深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提高农民素质和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性。

针对西陈村从事建筑行业的传统,我与村三委干部酝酿,提出成立协会、能人带动、规范发展、共同致富的思路;针对西陈村群众民间文艺活跃的特点,要求有关部门加大文化资金、器材等投入力度,深入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通过此次调研,我深切感受到干部下基层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了解群众所需,才能增进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用实际行动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得到实惠、感受温暖,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走访群众民情日记范文二:5月27日星期三阴今天是群众工作日,下午在街道纪委副书记胡珊书记和社区干部彭赞的带领下对网格内进行走访,并在走访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综治服务这一块做一些民意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居民对社区综合治理这一块都评价很好,居民刘小平反映现在偷盗抢劫、聚众赌赙、地下彩票等等社会治安这一块在我们社区还是没看见过,而且平常在家门口有时还能看见110的'巡逻车在家门口巡逻,这一点居民还是比较满意。

八组居民冯佳福建议在八组组级公路危建老屋急弯处,希望社区能做一个急转弯指示牌,这样开车的人路过时能引起警觉,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走访群众民情日记范文三:3月7日清晨,在*局长的带领下,我们驻村走访组一行九人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抵达**县**镇新高桥村。

虽路途遥远,但一路春意盎然,不减大家兴奋之情。

稍作休整,我们兵分两路,开始工作。

一部分同志把驻村要住的房间整理好,一部分同志参加村支两委座谈会。

走访记录社区民情日记范文

走访记录社区民情日记范文

走访记录社区民情日记范文民情走访记录社区民情日记(一)社区作为服务居民的前沿阵地,工作量大而繁杂。

“民情日记”的出现,让社区工作者身在岗、心到位,真正深入居民当中,第一时间了解到居民的困难、问题和诉求,及时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

今年以来,平安社区党委要求工作人员认真对待“民情日记”,在入户时,针对居民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及时整改完善,极大地拉近了居民和社区的关系。

“杂琐事、生活冷暖都写到了日记里。

平安社区的“新人”张菲菲表示,通过“民情日记”快地投入到社区工作中。

随着“民情日记”的认识。

平安社区书记丁宏伟说,“民情日记”走访记录社区民情日记(二)“1月13207国道旁饮食早点经营户会议,”“民情日记”里麻烦事、重点事17本日记本,装了一大箱子。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村里800?”王强说,他准备了一个日记本,田间地头、村边路旁,前年春天,王强和村里干部查夜,发现该社区七组王华军家的大门没锁,想帮他锁上,却发现没有门闩。

一问才知道,房子一盖起,王华军两口就出门打工了,门闩根本没做。

晚上回家,王强把这件事记在日记本上。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找到村里的修理部,请他们帮忙做个铁门闩,给王华军家安上。

王强说,“在我们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情,对当事村民来说,可就是天大的事情。

”水洼社区五组两家人因为修路的事情起了纠纷,社区出面调解后,两家人又反悔,都不愿意让步。

最后,王强拿出“民情日记”,上面写着两家人当初的要求是什么,社区工作人员是怎么调解的……所有信息记录在册,有了“铁证”,两家人不再争嘴,最终各自退让一步,双方握手言和。

“群众相信我们,才会来找我们解决问题。

”王强说,“民情日记”就像是一面镜子,始终照出自己工作中不足的一面;它也像一条鞭子,总让他感觉还有好多百姓着急的事未做,还要更努力。

走访记录社区民情日记(三)今天是阳光明媚的一天,久违的太阳终于露出了笑容。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走在乡村的田埂小道,处处闻闻春天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5篇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5篇

【导语】写好民情⽇记,办好民⽣实事,让民情在⼀线掌握,民困在⼀线解决,民忧在⼀线化解,民⼼在⼀线凝聚,不断提⾼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民情⽇记⾛访记录范⽂ 位于**村的绿⾊蔬菜⾼质量发展⽰范基地和**塘河道整治两项重点⼯程,是列⼊全镇2021年度重点⼯作清单的农业⽔利基础设施项⽬,也是今年创建的**康居⽰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午,我和相关部门⼈员到达蔬菜基地,查看建设和种植情况。

现场看到,⽬前占地共50亩的12⽶跨度连栋⼤棚和8⽶钢架⼤棚均搭设完成,配套的温湿度传感器、视频监控、⽹络及⽆⼈机、四⾜机器⼈等⾼科技设备也已安装到位,仅剩附属设施⽤房正在加紧浇筑混凝⼟。

施⼯负责⼈告诉我,因为办理设施⽤地和⽔稻秋收,原定的⼯程计划受到⼀定影响,正在抢抓进度,确保在年底前完成。

我当即提出要求,既要抢抓⼯期,更要管好安全、质量,真正打造⼀个为农服务的精品⼯程。

进⼊连栋⼤棚内部,青翠嫩绿的各类蔬菜映⼊眼帘,⼀⽚⽣机盎然。

我和农服中⼼交流了种植情况,勾画了今后设想,要利⽤现有科技资源,做⼤做强现代农业,打造数字农业的“董浜场景”。

随后,我⼜与**村姚书记沟通,请村⾥对接好种植户与周边农户,进⼀步完善种植模式,提⾼种植品质,实现⼈居环境和增收富民的双提升。

看完蔬菜基地,我来到了百⼯坊***施⼯现场。

***⼯程是我镇提⾼区域河道引排能⼒、改善⽔⽣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今年计划整治4.7公⾥,⽬前完成4公⾥。

虽然尚未全部完成,但已能明显感受到⽔质和周边环境的极⼤提升。

农业⽔利关乎群众切⾝利益,我⼀定要带领好相关部门同志坚定⽬标、深耕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贡献应有⼒量。

2.民情⽇记⾛访记录范⽂ ⾯对争创“全国⽂明典范城市”的新要求,我拿着新版测评卡沿着**主⼲道边评估边学习。

⼋点半的**路只见电动车穿梭在街头巷尾,银⾏、超市、学校附近或多或少存在车辆⽆序停放、抢占车位等问题,和⼏个沿街商户业主聊了⼀会,他们说:“⾮机动车位划得太远,电瓶车充电不⽅便,飞线充电⼜不允许,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我⽴马与镇综合⾏政执法局取得联系,共同探讨镇区停车位⽅案,⾸先确定对车位划线进⾏优化升级,在沿街店铺门⾯衔接区域增划⾮机动车位,⽅便业主改装充电插座实现充电,并将⾮机动车位与机动车位区分开来,⾮机动车位划线由原来的⽩⾊统⼀整改为醒⽬的蓝⾊,⽽对⽩⾊机动车位线进⾏增划和加深。

社区走访民情日记范文

社区走访民情日记范文

社区走访民情日记近日,我在社区走访了一番,了解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存在的问题。

下面是我的日记,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7月18日星期一阴今天,我开始了社区走访的第一天。

早上七点,我准时来到了社区的公共厕所,一位刚刚在里面上完厕所的居民告诉我,他们这里的卫生还需要再加强,比如有时候垃圾桶都是满的,清洁工人没有及时清理,导致环境脏乱差。

还有一些居民在走路的时候不注意,会随地吐痰、扔垃圾等。

这让我深感,社区文明习惯教育的重要性。

之后,我来到了社区的菜市场,这里有很多老百姓在买菜。

一位买菜的市民告诉我,这里的摊位虽然质量还不错,但是价格贵了一些,希望能够有一些保障性的政策。

我走访了几个摊点,了解到,这里的摊主比较辛苦,每天都要早早地起床,并在太阳下工作。

即使天气不好,他们也不能停止卖菜,因为他们需要用这份收入养家糊口。

经过这次走访,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以保证摊主能够得到足够的利润,同时价格也不能太高,不能让老百姓承受不起。

接着,我到了一座农村公交车站,一位要乘公交车的老人对我说:“这里的公交车经常不准时,让我们等得很久。

”之后,我跟着这位老人一起等车,我们等了将近30分钟才等到了一辆公交车。

公交车上的人非常多,有些人挤在门口上,十分危险。

这些问题表明了交通运输在社区中的重要性。

我认为我们应该把社区交通建设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以保证社区居民出行的便利和安全。

走访结束后,我召集了一些邻居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并把他们的问题都反映了出来。

通过大家的讨论和建议,我深刻认识到社区发展离不开民众的支持和参与。

我将继续努力,为社区居民建设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的家园而不懈努力。

社区居委会民情日记范文三篇

社区居委会民情日记范文三篇

社区居委会民情日记范文三篇篇一针对辖区老年人多、离退休人员多、空巢老人多、下岗失业人员多、低保人员多的状况,今年5月,段塘街道在全区首先推出了“社区民情日记”,其中包括困难户名册、残疾人名册等13项分类台账和5项动态信息记录,并且规定每个社工每星期走访居民住户不少于4次,以及时掌握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还设置了“社工民情日记”回音箱,分别安装在居民楼内,每天开箱收集意见,并记录到“社区民情日记”中,经社区汇总后,以书面的形式提交街道有关部门研究解决。

每月将破解的难题在社区宣传橱窗进行公示,向居民进行反馈,构筑起民声“回音壁”。

“社区民情日记”推行5个月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

街道通过“民情日记”的渠道,共掌握各类难点问题13件,破解13件,完成率为100%,群众满意率达98%。

其中协调解决了水库移民、宁兴物流公司噪音扰民、针织厂排放污水、非法茶水房、违章搭建等问题,还改建、新建了118个垃圾房,改建和新建公厕17座。

通过“社区民情日记”从“记”到“办”的全过程,社区干部的工作作风也得到了明显转变,推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

各社区相继建立了“康乃馨”、“邻里守望”等志愿者队伍,对空巢老人进行“一对一”帮扶;积极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联系用工单位推荐就业岗位,已帮助70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篇二“刘主任,我房子的问题解决了,谢谢你们!”昨下午,江北区石马河街道瑜康社区,居民王月森专程向工作人员致谢。

原来,困扰老王家几年的下水道问题被写进社区“民情日记”,经社区努力很快得到解决。

王月森家住明瑜恒康小区,两年前开始,下水道常被堵,后来发现是房子下水管太小需更换。

但要从楼上向下换水管,涉及家庭多,十分麻烦,问题一直也没能解决。

前几天,水管又堵了。

老王听说社区有个“民情日记本”,专门记录生活中的事情,便去社区反映。

没过两天,社区就派人上门把困扰许久的问题解决了。

从2005年9月开始实行的“民情日记”,已记下厚厚一本,本子已翻得脱页。

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三篇

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三篇

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三篇第一篇: 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3月29日,我走访了辖区**村小区内三户居民家庭。

该小区属于**厂管家属区,共有22栋楼房,732户居民,由于是老旧小区,居住的居民以中老年人口较多。

敲开**栋**单元**室居民沈**家的门,给我们开门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年近50,面带笑容的男同志,他就是沈**的小儿子张**,自幼残疾,目前与常年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沈**共同生活。

看到我们前来,张**对我说,书记我还记得你上次到我们家来的时间,很感谢社区对我们母子二人的关心、帮助。

沈**家的客厅很小,除了放一张小方桌、一张轮椅外,也只能容纳3、4个人。

向张**介绍了我们的来意后,张**热情与我们握手。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的视线不经意间转到了饭桌上,我看到桌上已经做好的饭菜,我抬头看了一下钟,时间是上午10点20分,我随口问了一句,这个点就把中午的饭菜做好了啊。

张**笑着说:每天都是这个点,烧一次,吃二顿。

我再仔细看了一下饭菜,纯素,二菜一汤,我知道这就是他们母子二人一天的伙食。

来到了沈**的卧室,房间很小,大约6、7个平方,但房间及床上却很清爽,老人平躺在床上,看上去比上次来的时候更消瘦了一些,看到我们,老人家高兴的合不拢嘴。

在详情询问了情况后,我们得知,一个月前老人家摔了一跤,导致盆骨粉碎性骨折,房间堆放的大量尿不湿都是为老人准备的。

老人还有一个儿子,平时上班,休息时才能抽空来看望老人。

离开时,我再次打量了一下坐在轮椅上的张**,我发现他的头发又长了不少,我说: 张**你的头发又长长了,明天我请人来给你理发。

他笑眯眯地说:谢谢书记,过一段时间吧,不能老麻烦你们,反正我也不出门,下次请他给我推个平头,两个月一次就够了。

经过上午的走访,我心里许久不能平静。

在我们看来,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张**,面对失去自理能力、瘫痪在床的母亲,他却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义务,不得不让我们佩服,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在他的身上得到体现和传承。

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民情更多的是干部们对驻村工作倾注的真情实感。

下面是社区民情日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篇一】盘锦市兴隆台区新生街道新华社区妇联委员李哲的《民情日记》经过街道、区、市的层层选拔,一路过关斩将,在全市开展的《民情日记》评选活动中被盘锦市妇联评为一等奖,这是继2013年3月获得辽宁省妇联、盘锦市妇联评为一等奖以后,新华社区《民情日记》再次获得市一等奖的好成绩。

在新华社区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手里都有一本记录着社情民意的《民情日记》。

这些本上记录了她们每天走街串巷,进百家门、知百家情、暖万家心、帮百家忙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社区工作量大繁杂。

为了做好社区工作,新华社区工作者在10年前就开始记录《民情日记》了。

现在新华社区把社区划分了7个网格,每位社区工作者都是网格长,网格的划分更加便于管理,网格长每天带着《民情日记》进行走访,及时了解每家的难题,记好日记,然后再与涉及到的部门进行协商解决。

他们对自己网格内的一切事情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账,如户数、人数、单位数、楼宇商户、老年人、未成年人、低保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等,都要了如指掌。

每位社区工作者都能做到“居民情况一口清、特殊群体一口清、重点人员一口清”。

社区工作者通过定期走访、了解民情民意,才能把居民的困难及时地放映给上级部门,能当时解决的绝不拖到明天。

民情日记的建立让社区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在最短时间内答复居民的诉求,进一步转变了基层社区工作者的工作作风。

2014年新华社区成立了网络文明QQ群,QQ群的成立为社区服务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平台。

社区居民谁家房子漏雨了,哪家楼道灯坏了,谁家下水道堵了,只要有社区居民在QQ上提出来,社区工作者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也记在“民情日记”本上,有机会就去居民家看看,用《民情日记》随时记录居民的困难并千方百计帮助居民解决困难。

2014年初的一次走访的时候,了解到居民王女士和刘女士都是社区的下岗失业人员,而且都有一身的好厨艺,社区工作人员就记录下来。

社区居委会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三篇

社区居委会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三篇

【导语】民情日记必须要跳出纸上谈兵的怪圈,不但要记,更要去做,对群众所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方设法尽快帮助解决。

对暂时不具备条件和能力解决的问题,也要耐心向群众解释清楚,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我们第二小组所负责片区为军店街社区(原称军店街村),该社区位于房县县城西面、距县城11公里的军店镇,四周丘陵起伏,风景宜人,原316国道穿境而过,奔流千年的军马河将该社区一分为二:河之北为“下店子”,河之南为“军马铺”。

社区现居住892户2748人,街道民居多为明清建筑,依山而建,傍水而居,街面卵石小道依山势一路逶迤。

据了解,早在清末民初,这里就形成了店连店、铺连铺,家家经营、户户摆摊的繁华景象,成为川陕客商的集散地。

几天来,我们的足迹遍布村庄和社区老街,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随着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正在不断改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同时,我们也从中发现了继续推行农村城镇化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惑。

土地,一直以来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保证。

而今,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该社区一些因开发需要土地被征收、举家搬迁至老街生活的农民,却面临着失去土地后的生计问题。

该社区12组居民张明俊,家中田地因修高速公路而被征收,一家三口来到下店子老街居住,丈夫外出打工、她在家照顾10个月大的孩子,因没了土地,手头资金又不宽裕,一家只能靠在外打工的丈夫每月寄几百元钱维持生活。

在老街,像张明俊这样的居民还有很多,他们都面临着失去土地后的生计问题。

在走访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搬迁来的农民反映:无论是军店街老街、军马铺老街,还是下店子老街,均存在街道年久失修、配套设施落后的问题,居民生活不便、出行困难。

农村城镇化,应为进城农民带来的是顺畅的交通,医疗、教育等服务的便捷以及其它生活设施的完善,这样才能解决农民往昔在农村时的不便和困难,并为其日后的生活和劳作提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居委会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三篇篇一我们第二小组所负责片区为军店街社区(原称军店街村),该社区位于房县县城西面、距县城11公里的军店镇,四周丘陵起伏,风景宜人,原316国道穿境而过,奔流千年的军马河将该社区一分为二:河之北为“下店子”,河之南为“军马铺”。

社区现居住892户2748人,街道民居多为明清建筑,依山而建,傍水而居,街面卵石小道依山势一路逶迤。

据了解,早在清末民初,这里就形成了店连店、铺连铺,家家经营、户户摆摊的繁华景象,成为川陕客商的集散地。

几天来,我们的足迹遍布村庄和社区老街,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随着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正在不断改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同时,我们也从中发现了继续推行农村城镇化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惑。

土地,一直以来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保证。

而今,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该社区一些因开发需要土地被征收、举家搬迁至老街生活的农民,却面临着失去土地后的生计问题。

该社区12组居民张明俊,家中田地因修高速公路而被征收,一家三口来到下店子老街居住,丈夫外出打工、她在家照顾10个月大的孩子,因没了土地,手头资金又不宽裕,一家只能靠在外打工的丈夫每月寄几百元钱维持生活。

在老街,像张明俊这样的居民还有很多,他们都面临着失去土地后的生计问题。

在走访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搬迁来的农民反映:无论是军店街老街、军马铺老街,还是下店子老街,均存在街道年久失修、配套设施落后的问题,居民生活不便、出行困难。

农村城镇化,应为进城农民带来的是顺畅的交通,医疗、教育等服务的便捷以及其它生活设施的完善,这样才能解决农民往昔在农村时的不便和困难,并为其日后的生活和劳作提供保障。

城镇配套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进城农民的信心和留守的愿望。

从目前情况看,农民进城后,生活成本增加、农业生产开展不便,有的已经没有了土地,也没地方养家禽了,另谋生计既缺资金、也没有平台,导致很多人只想依赖政府补贴和申请低保。

如若不加强对城镇的规划,特别是进城农民居住地的规划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不加强对进城农民温饱、医疗、教育、保险等方面的保障,不仅留不住农民,也会制约城镇发展。

目前看来,没有人口城镇化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但人口的城镇化过快又带来了诸多问题。

在此过程中,经过与当地政府的沟通,我们感到,应当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为进城农民办实事、谋福祉:加强培训,以富带贫。

农民进城后,因思想观念差异、谋生手段差异而产生较大贫富差距。

军店镇政府可举办创业、再就业等方面的讲座与培训,组织搬迁户致富典型、城镇经商突出模范等给进城农民现身说法,开拓农民创富思路。

招商引资,带动就业。

该社区可结合当地丰富的黄姜、木耳、核桃等资源,招商引资,吸引外资进入本地发展加工业,推动当地优质农产品走向市场,解决当地农民就业问题。

大力发展旅游业。

充分利用当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显圣殿”及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典建筑的优势,统一风格,规划邻近街道建设,使之成为能与江湾、李坑等地相媲美的旅游景区,带动服务业,从而加快该社区经济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对搬迁户聚集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整治翻新“*石”短街,架设路灯,实现自来水户户通,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专心致志地投入到致富奔小康的行动中来,不再为温饱问题而犯愁。

“十二五”规划中,推进城乡统筹进程是极为重要的课题。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我们衷心希望,军店镇政府能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现军店街社区昔日的繁华景象。

篇二当前,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

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刘顺香是初二年级学生水竹乡双旋村,一个文静而漂亮的姑娘。

正是由于她的文静,以至于她在上课时也极少发言,有时就呆呆地做着,不知在想些什么。

本学期来每次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能及时完成。

而且,最近书写越来越慢,成绩也越来越差。

针对这个情况,我和班主任决定对她进行一次家访,希望能够联合家长的力量一起帮助取得进步。

二、处理和解决还没去家访,刚跟刘顺香说了一下,没想到她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看来,她也知道自己自从他爸爸去世后,她学习中的现况,摸清她心里的想法,对症下药,针对她的一些特殊情况,妈妈要多关心她,多和她交流谈心,老师也要如此。

让她感受家庭和学校的温暖。

放学后我们来到水竹想把村刘顺香家,她妈妈一人默默的坐在沙发上。

看见我们来家访,晃晃悠悠的站起来给我们让座。

一进家门,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张黑白照片,简单的家具,一张四方桌,几张椅子,一台很旧的电视可以算是值钱的家当了吧。

刚一坐下,还未开口,这位母亲的眼眶便红了,刘顺香妈妈向我们反映了一些她家的情况:她们本是三口之家,虽不富裕但是幸福美满的家庭。

一年前张燕的爸爸得病,经过两次手术,本不富裕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

十几天前再次发作,离开了她们母女,离开了这个家。

她由于过度忧伤和疲劳,也患病多日。

孩子请亲戚朋友照顾,看了她的回家作业,也发现了她作业马虎、学习也不够理想。

常常还发现她夜间偷偷地哭,吵着要爸爸--------听着听着,我的眼睛模糊了。

我想同刘顺香学的速度慢、厌学有着复杂的原因,要帮助她除了耐心更需要爱心。

让她时时处处感到同学、老师在爱她,关心她!了解她的所想,关心她的情绪,多一个拥抱,多一个微笑,多一次理解,不是强调她作业做得够不够好,不是需要她一开始就要成为秀的孩子。

她是在该得到理解的时候没有得到理解,是在该拥有老师关爱时没有得到关爱,是在她该得到家长帮助时没有得到帮助。

这时作为老师我决定重新出发,从心出发,慢加等待,爱加理解,注意家校交流沟通,让孩子重新找到自己。

家访回来,我马上向街道网格领导反映此事,并为这个家庭申请了低保,让她们感受政府的关怀,在经济上尽可能帮助她们。

并让她帮老师发作业,让她与最能关心同学的孩子做同桌,让她做她期望做得,真诚的发现她的优点,及时表扬;真诚看见缺点,及时指正;对她不责备,对她不发怒。

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素质为本,这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而且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对此,任何人都是不能忽略或轻视的,否则,就无真正的教育效果可言!因此,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心灵具有可塑性,同时也是一颗脆弱的心灵,一颗向上的心灵,一颗善于学习的心灵。

所以教育的效果,并不在于教育内容本身的正确与否,而主要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是否贴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

三、感想在这样走访的过程中,获知群众心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正在成为“为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的载体,并在逐步成为常态。

走进学生家庭,就带去了政府的关怀、学校的重视、老师的关爱,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对话和交流,汇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进学生的心田,必然激起学生心里的浪花。

心灵的距离,有时就等同于脚下的距离。

网格走访就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

篇三早早起床,吃完早餐后,我和镇干部肖磊来到东丽村二组村民周秀琴、周艳红姊妹俩家。

一到达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几名村民正穿梭在田间地头,忙碌采摘一串串黑木耳。

见到周秀琴、周艳红姊妹俩以后,我说:“你们姐妹俩地栽黑木耳产业做的很出色,我们是慕名而来学习取经地”。

周秀琴却幽默地说:“这几天,正值三夏农忙,全村人整天忙碌在田间地头。

我们全家人也不能闲着呀!不然我们吃啥、穿啥?饿着了、冻着了那还不要紧,要是让全村人说我们好逸恶劳那可就糟了呦”。

我开玩笑说:“我们接到群众举报,指责你们不好好种粮食,却栽种袋料黑木耳,1亩地年收入达好几万元,让他们看着眼红。

我们就为此事,专门来走访调查的”。

一番幽默的简短对话,顿时让全场人开怀大笑。

我们和周家姐妹姊妹深入交流、攀谈,了解到她们姊妹俩于2014年就外出学习地栽黑木耳技术。

学业归来后,她们自己就开始做实验,学种植,完全掌握栽种技术之后,她们于去年种植了24000袋地栽黑木耳,纯利润达4万余元。

于是,今年就扩大规模,栽种了6万袋,预计纯利润能达12万余元。

介绍到这里,她们专门把我们带领到2楼的阳台上,指着不远处黑木耳栽种区域对我们说:“这几天,正逢下了几场大雨,6万黑木耳菌袋全部结出了菌耳,从这个角度看去,那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然后我们又详细询问了地栽黑木耳生产过程及市场销路情况。

25岁的周艳红很腼腆地回答道:“经过这几年的经验积累,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地栽黑木耳生产技术,成活率达95%以上。

我们已和汉中、广元等地的客商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我们在销路上一点都不发愁。

我来为大家算一笔账:种植1亩地粮食,就拿的年景计算,全年纯收入不超过3000元,但栽种1亩地黑木耳,纯利润达2万余元,是种植粮食的6倍多。

在我们这个地方,非常适应地栽黑木耳生长,这个产业的的确确是一项发家致富的好项目。

从庙子岭搬到东丽新村后,我和姐姐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在我们的带动下,能有更多的父老乡亲加入栽种黑木耳行列,我们愿意为他们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父老乡亲一起发家致富”。

周艳红一番朴实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在场人的心。

返回途中,我被周家姐妹的思想和认识所感染。

驻村入户走访的这些日子,也更深刻的认识到科学指导、科学发展对农村经济提升的帮助。

所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今后基层工作中,我要俯下身子,成为群众中的一员,将日日琐碎的工作长期的坚持下去,更加热爱基层,真正架好群众和干部的连心桥,也让自己的青春在基层中闪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