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关于中国农业现代化道 路的思考
中国农业资源禀赋的基本特点就 是人 多 地少, 人均 耕 地 1 亩多 一 点。 而 20 年前 改革 时所实 行的 福利 化的 分配方 式 又造 成 了 土地 使 用 的 细碎 化, 户均只有 半公 顷左 右。这样 条件 下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应该怎样走? 显 然, 美国的 资源 禀赋 条件与 我国 正好 相反, 在耕 地的 人均 拥有量 上几 乎是 世界上的两个极端 # ## 一个是大规模 经营, 一个是小规模经营, 这就决定了 我们不 可 能走 美 国 的农 业 现 代 化道 路。那么, 能 否走日本道路? 事实上, 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 在资源禀赋上, 我国和日本非常接近, 因此, 日本道路 对我国来说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但如 果深入分析下去, 我国和 19 世纪后期 的日本仍然有许多十分显著的不同之 处。主要有: ( 1) 19 世纪 后期, 日本的 工业已经取 得了 一定程 度的 发展, 工 业对农业劳 动力 的吸收 水平 很高, 因 此, 在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同时, 劳动 力的价格也 在不 断上涨, 即 土地 和劳 动力双重稀缺。而我国目前的劳动力 资源供求特 征是, 不 仅农村 存在 着大 量剩余劳动力, 城市剩余( 包括隐性剩 余) 的劳动力也在不断增加, 劳动力就 业的压力要求我们必须走出一条既能 够大量吸收 劳动 力就业, 又 能够 大量 增加农产品产出的特殊的农业现代化 道路。( 2) 日本 工业 化对农 业的 剥夺 很少, 因此, 农业现代化起步时的负担 较轻。而我国一向采取的是剥夺农业 的工业化方式, 直至目前, 剪刀差!还 大量存 在 着。据 计 算, 1994 年, 我国
从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看, 传统农 业向现 代农业的转变即农 业现代化 的 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
# 16 #
的物质技术的现代化, 即运用先进的生 产手段和科学技术装备农业, 实现农业 生产的机 械化、电气化、生物化和 化学 化, 这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或物质内 容;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当前, 主要是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
格信号的引 导下, 农 业技术 创新 也会 朝着替代稀缺资源的方向进行。换句 话说, 要素 的丰 裕程 度或相 对价 格是 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模式 的先天性 因素。( 2) 各国农 业现 代化 的一般趋势 是: 节约 劳动的 技术 创新 趋向是发展 机械 化, 节约土 地的 技术 创新趋向是 生物 革新, 但在 一国 特定 的农业技术 创新 方向约 束下, 机 械技 术的开发可 以是 节约土 地型 的, 而生 物技术的开发可以是节约劳动型的。
研究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孔祥智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趋 势。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的农业都实 现了现代化, 并且, 农业现代化水平一 直在持续不断地提高着。不同国家的 农业现代 化模 式不 尽相同, 其根 本区 别就 在于所拥 有的 资源 禀赋 的差 异。 中国是一 个人 多地 少的国 家, 其 资源 禀赋独特特征决定了必须走出一条具 有中国特 色的 农业 现代化 道路, 而绝 不能照般任何国家的经验。本文旨在 在美 、日模式 的基 础上对 中 国农 业现 代化的道路进行经济学分析。
农产 品 的 生 产 者 补 贴 等 值 为 8 27% 1 。此 外, 在 农 业 现 代 化 过 程 中, 日本对农 业的 高额补 贴是 世界 上 罕见的, 我 国也 无力 做到 这一 点。尽 管如此, 日本 农业 现代化 的经 验仍 然 在许多方 面可 以为我 国所 借鉴, 如 发 展生物技术和注重对农业的保护等。
区域化和企业化, 这是现代农业的组织 保证。当然, 由于不同国家资源禀赋特 点不一样, 各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 内容差异很大, 但日本经济学家早见雄 次郎和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把它们 归纳为两种主要模式, 即美国模式和日 本模式。
美国的特 点是 人少 地多, 劳 动力 稀缺, 而日本 正好 相反。两 国在 土地 # ## 劳动力比例上的极大差异性恰好 构成了这个 世界 上的两 种极 端 类型。 1880 年平 均每 个 男性 农 场工 人 的农 业土地面积, 美 国是 日本 的 36 倍, 而 且这个差距在不断扩大, 到 1960 年美 国平均每个男性农场工人的农业土地 面积是日本的 97 倍, 可耕地是日本的 47 倍。 由于资源禀 赋的差异, 土地和 劳动力的比价在两个国家也有显著的
我认为, 在 讨论 中国 农业 现代 化 问题时, 必须 首先 弄清楚 以下 几对 关 系:
一是劳动生产率目标和土地生产 率目标之间的关系。农业现代化的目 标一般要 在这 二者之 间择 一, 或者 二 者并重。从长期看, 工业化、城镇化是 不可逆转 的经 济规律, 农 业现 代化 就 是要从土地上释放出更多的农业劳动 力, 因此, 劳 动生产率是任何国家实现 农业 现 代 化 的终 极 目 标。但 从 近 期 看, 我国无疑 要追 求更高 的土 地生 产 率, 从而产生更多的农业剩余, 为劳动 力的非农化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创造 条件。当前, 土 地生 产率 的提 高应 该 主要依靠 生物 技术创 新, 而劳 动生 产 率的提高则主要依靠城镇化拉动农业 劳动力外流。
1920 年以后, 美 国的农 场主 和试 验站人员也开始进行大规模生物技术 的革新。其 主要 原因 是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世纪 20 年 代, 每个农场 工人 能够使 用的 耕地 面 积的增长 速度 开始下 降, 这一 现象 导 致了 30 年代 杂交玉 米在 美国 的广 泛
研究
种植。在政府开始对耕地的使用实行 限制 后, 生物 技术 和化肥 工 业加 速发 展了起来。而化 肥价 格的 下降, 单位 面积耕地 上化 肥施 用量的 上升, 补偿 了土壤自 然肥 力的 耗竭, 从 而使 发展 生物技术成为迫切需要。但美国生物 技术的发展总是和机械技术发展的需 要结合在 一起 的, 新的作 物 品种 总是 更加适合机械收获。如为了有利于机 械收 获, 美国 农业 科学家 培 育出 了具 有强壮枝条而且同时成熟的西红柿。
在美国, 土地 和机 械的 价格 相对
于工人工 资的 长期下 降, 促使 这个 国 家不得不 用 土 地和 机 械 动 力替 代 人 力, 这种替代 包含 着农业 中使 用的 机 械技术的不断 改 进。这是 因为, 一 个 固定不变 的技 术, 对稀缺 生产 要素 替 代的空间是很 小 的。例如, 在 早期 的 谷物收割 中, 在两 个星期 的收 割时 间 内, 使用某些 型号 的收割 机和 两组 役 马, 其最佳组合是 5 个工人和 4 匹马 , 能收割 140 英亩的谷 物。引进 新的机 械# ## 打捆 机以 后, 农场 主就 可以 改 变上述组合 比例, 即 使用 2 个 工人、1 台收割机 和 4 匹马, 同样 在两 个星 期 内收割 140 英 亩谷物2 。在这 里, 1 台 打捆机替代了 3 个工人。由于人工是 昂贵的, 所以 这种 替代在 经济 上是 合 理的。在这 种机 制的 作用 下, 美国 农 场中使用的大型机械和机械动力迅速 增加, 而使用的工人数迅速减少, 即人 机比例在 不断 提高, 反映 了机 械技 术 的进步提高了土地和机械对人力的边 际替代率。这种替代是一个连续的过 程。拖拉机 的引进是农业中最重要的 机械技术 的进 步, 它使每 个农 场工 人 能够更容 易地 使用 更多的 机械 动力 , 从而能够大大提高动力对人力的边际 替代率。大 功率拖拉机替代小功率拖 拉机、多功能 农业 机械替 代单 一功 能 农业机械的原理也是一样的。这种替 代的结果, 使 美国 成为当 今世 界上 机 械化水平 最高、从 而劳均 负担 耕地 最 多的国家。
一、农业现代化的两种模式
农业现 代化 的过 程, 就 是由 传统 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所谓传 统农业, 按照舒尔茨教授的界定, 就是 完全以农 民世 代使用 的各 种生 产要 素为 基 础的 农 业! , 从 经 济 分析 角 度 看, 传统农业应该被作为一种特殊类 型的经济均衡状态!, 其特征是: ( 1) 技 术状况长期内保持不变; ( 2) 持有和获 得生 产要素的 偏好 和动 机保 持不 变, 即人们没有增加传统使用的生产要素 的动力; ( 3) 由 于上 述原因, 传统 生产 要素的供 给、综合 利用和 需 要处 于长 期均衡状 态1。而 现代 农 业是 用现 代 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由于科学 技术总是 在不 断发 生变化, 现代 农业 必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因而, 传统农 业也就成了相对于现代农业的一个动 态概 念。这 样, 传统 农业 向 现代 农业 转变的内 涵, 即农 业现代 化 的内 涵也 在不断发生变化。
不同。1886 年, 日本 1 个农场 工人购 买 1 公顷可耕地必须工作的天数是美 国农场工人购买同样面积可耕地工作 天数的 9 倍。在美 国, 劳动 力价 格相 对于土 地价格不断 上升, 尤其在 1880 ~ 1920 年期间; 而日本的 土地价格相 对于劳动力 价格 上升得 极快, 尤 其在 1880~ 1960 年期间。 到了 1960 年, 1 个日本农场 工人必 须工 作 30 倍 于美 国农场工人 的时 间, 才能 买到 1 公顷 土地1。那么, 在各自的资 源禀赋条件 下, 美国和 日本 是怎 样实现 农业 现代 化的呢?
在日本, 土地的供给缺乏弹性, 土 地价格与工资价格同步上升, 因此, 用 土地 和机械替 代人 力是 无利 可图 的。 然而, 随着农用工业的快速发展, 化肥 价格相对 于土 地价 格持续 下降, 以及 来势凶猛 的生 物技 术的进 步, 给 日本 的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完全不同于美国 的新契机。人口的增加需要更多的谷 物, 而化肥对传统作物的作用较差, 在 传统作物 体 系 下不 能 大 幅 度增 加 产 量。传统品种下化肥对土地的替代弹 性极小的状况迫使日本使用先进的农 业生物技术, 不 断改 良品 种。新 的喜 肥作物品种和效率更高的化肥不断出 现, 土地生产 率和 农业现 代 化水 平也 随之 不断增加。1880 年以后, 日 本的 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沿着上述道路发展 的, 机械技术 进步 的意义 也 主要 在于 通过改善农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而大 幅度提高产 量。例如, 早 期 的马 拉犁 和后来拖拉机的使用主要是作为一种 深耕的工具, 以便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美国和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开始于 完全不同的初始生产要素条件和供给 条件, 但在 1880 ~ 1960 年 间, 达到 了 接近的农业生产率的增长。两国农业 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率先进入了世 界上 最 小 国家 的 行列。 1995 年的 资 料显 示, 日本 农业 人口占 总 人口 的比 重为 5 28% , 而美国仅 为 2 98% 。美 国和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说明: ( 1) 农业现代化总是朝着资源丰裕的方向 进行, 总是用丰裕资源替代稀缺资 源。 在市场经 济条 件下, 稀缺 资 源的 价格 总是高的, 使 用稀 缺资源 的 成本 也会 随之上升, 农场主为了降低产品成 本, 必然用充 裕资 源替 代稀缺 资源; 在价
二是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之间 的关系。从 国外 情况 看, 以美 国为 代 表的新大 陆国 家都是 大规 模经 营, 欧 洲国家的农业经营规模也比我国大得 多, 而这类国 家都 是农业 现代 化的 典 型代表。80 年 代中后期 以来, 我国一 些地区为了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强 制性推行 农业 规模经 营, 就是 受欧 美 模式的影响。应 该看 到, 单纯 扩大 土 地的经营 规模 并不 等于农 业现 代化 , 关键要看农业生产手段以及在此基础 上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投入产 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指标, 否则, 我 们就无法 理解 1984 年解 体的 人民 公 社为什么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从实 践来看, 现阶段, 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最 佳选择是 实行 农业产 业化 经营, 这 是 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