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多糖的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合集下载

医学:真菌多糖的生理活性、研究技术

医学:真菌多糖的生理活性、研究技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生物材料
真菌多糖可作为生物材料用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
要点二
生物工程
真菌多糖可作为生物工程的支持材料,促进细胞生长和分 化。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探究真菌多糖的生理活性机 制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究真菌多糖发挥生理 活性的机制,为其在药物、食品和生物工 程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优化真菌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技术
构效关系
多糖的构效关系是指多糖的结构与其 生理活性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构效 关系可以深入了解多糖的作用机制, 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05 真菌多糖的应用与展望
药物开发与治疗
01
02
03
04
抗肿瘤药物
真菌多糖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 长和扩散的作用,可用于开发
抗肿瘤药物。
抗病毒药物
某些真菌多糖具有抗病毒活性 ,可应用于抗病毒药物的研发
从平菇中提取的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炎等生理活性。
药用真菌多糖
01
02
03
灵芝多糖
从灵芝中提取的多糖,具 有抗肿瘤、免疫调节、保 肝等生理活性。
冬虫夏草多糖
从冬虫夏草中提取的多糖, 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 抗氧化等生理活性。
桑黄多糖
从桑黄中提取的多糖,具 有抗炎、抗肿瘤等生理活 性。
海洋真菌多糖
褐藻多糖
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
真菌多糖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
抗病毒活性
抑制病毒复制
01
真菌多糖能够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降低病毒载量。
减轻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
02
真菌多糖能够抑制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

2023年鸡腿菇多糖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鸡腿菇多糖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鸡腿菇多糖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鸡腿菇,又称囊菌、金针菇、金针菌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营养食品,含有多种氨基酸、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

其中,鸡腿菇多糖是鸡腿菇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等作用,因此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鸡腿菇多糖的市场前景、行业现状、发展趋势等方面对鸡腿菇多糖行业进行分析。

一、市场前景1. 需求量大: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不断增加,鸡腿菇多糖作为一种健康营养品,其市场需求量不断上升。

特别是在老年人和癌症患者等人群中,鸡腿菇多糖被广泛应用,其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2. 市场空间广阔:目前,市场上尚未形成大规模生产和销售鸡腿菇多糖的产业链,市场空间极为广阔。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认知不断提高,鸡腿菇多糖市场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3. 投资价值高:由于鸡腿菇多糖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生物学活性,因此具有较高的研发以及投资价值,未来将会成为生物制药、养生保健品以及食品添加剂等多个领域的主要产品。

二、行业现状1. 产业链尚未形成:目前,国内尚未形成鸡腿菇多糖的完整产业链,包括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广告推广等环节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产业链建设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2. 生产企业数量少:由于鸡腿菇多糖的生产技术较为复杂,能够生产鸡腿菇多糖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

3. 市场竞争激烈:尽管目前鸡腿菇多糖市场规模较小,但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研发和投资价值,近年来市场竞争已逐渐增强,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

三、发展趋势1. 提高研发能力:为了满足市场上对鸡腿菇多糖的需求,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提高研发能力,不断推出更多具有高营养价值和更好活性的鸡腿菇多糖产品。

2. 构建完整产业链:未来的鸡腿菇多糖行业需要在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广告推广等环节上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3. 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鸡腿菇多糖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在提高生产能力、提高品质和延长储存期等方面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真菌多糖的趋势

真菌多糖的趋势

真菌多糖的趋势
真菌多糖(fungal polysaccharides)是从真菌中提取出来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

随着对真菌多糖研究的深入,以下几个趋势愈发明显:
1. 应用范围扩大:真菌多糖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预防和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随着对真菌多糖研究的深入,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2. 提取工艺改进:真菌多糖的提取工艺对其质量和效果有重要影响。

目前,人们在真菌多糖的提取工艺上进行了不断改进,如超声波辅助提取、酶法提取等,以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3. 结构与活性关系研究:人们对真菌多糖的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改变提取工艺或修饰多糖结构,可以调控其生物活性,进而提高其药物功能。

4. 多糖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真菌多糖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也成为研究热点。

通过与化学药物、天然药物等的联合应用,可以增强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

5. 新品种开发:为了满足应用需求,人们不断寻求具有更好活性和稳定性的新品种真菌多糖。

通过研发新的真菌菌株、优化培养条件等方法,来获得更多种类和更高品质的真菌多糖。

总之,真菌多糖的研究和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未来将继续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其应用前景广阔。

真菌多糖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真菌多糖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真菌多糖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摘要】本文主要对真菌多糖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

研究发现,真菌多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有较高的市场需求。

同时,真菌多糖的生产工艺成熟,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因此,真菌多糖项目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均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但是项目也面临一些潜在的风险与挑战,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

【正文】一、项目背景与介绍真菌多糖是由真菌合成的一种生物高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真菌多糖在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备受研究者和市场的关注。

二、市场需求分析1.市场规模:真菌多糖是一种高附加值产品,市场需求量较大。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真菌多糖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增长。

2.应用领域:真菌多糖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食品等多个领域。

在医药领域,真菌多糖可用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在食品领域,真菌多糖可用于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也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三、生产工艺分析真菌多糖的生产工艺相对成熟,主要包括发酵、分离纯化和干燥等步骤。

发酵是生产真菌多糖的关键步骤,可以选择液体发酵或固体发酵。

分离纯化是提高产量和纯度的重要环节,可采用离心、超滤、膜分离等技术。

干燥是将真菌多糖制成粉末或颗粒的主要方法,可采用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等技术。

四、风险与挑战1.技术风险:真菌多糖生产的技术相对成熟,但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

如真菌菌种的选择、发酵的条件控制、纯化工艺等都需要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团队进行指导和操作。

2.市场竞争:真菌多糖市场竞争激烈,需要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才能获得市场份额。

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可以重点开发具有特殊功效或应用性的真菌多糖产品,如抗肿瘤、免疫调节等方面的产品。

3.资金风险:真菌多糖项目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生产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市场推广等方面。

资金风险需要进行合理的资金规划和管理。

五、项目可行性分析综合以上分析,真菌多糖项目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真菌多糖的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真菌多糖的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真菌多糖的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展望zaq摘要:真菌多糖因其无毒副作用是目前最有开发前途的保健食品和药品新资源。

本文从其提取纯化、构效关系、生物活性以及其真菌多糖的开发利用现状和研究前景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真菌多糖;提取纯化;构效关系;生物活性前言:真菌多糖是从真菌子实体、菌丝体、发酵液中分离出的,由10个以上的单糖以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高分子多聚物。

大量的药理实验表明,真菌多糖化合物具有免疫增强与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凝血、抗衰老等作用,其中对多糖免疫增强作用机制的研究最为成熟,已深入到分子和受体水平[1]。

随着对真菌多糖功效的更深入的了解,真菌多糖必将被应用于更多领域,尤其是制药及保健品行业。

目前,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国在真菌多糖的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我国的真菌多糖研究近年来也有很大的进展,但对多糖的研究仍多偏重于药用多糖的提取、分离、精制、化学组成等方面,大多数品种尚处于实验阶段或仅用于滋补品和饮料,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1 真菌多糖的提取纯化技术1.1 预处理为了提高多糖的溶出率以及去除干扰性成分,通常在正式提取之前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比如:减小样品粒度—对子实体进行粉碎、对菌丝体进行匀浆、研磨、对细胞或孢子进行超声波破碎和酶解等;用石油醚、乙醚等溶剂除去脂溶性杂质;用85%乙醇除去单糖、低聚糖及苷类[2,3]。

1.2 提取一般多糖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可以用冷水也可采用热水浸提法,热水浸提法具有多糖溶出率较高、有机溶剂使用量少、对多糖活性破坏小、操作简便和节约等优点。

水提取的多数是中性多糖,用碱提法可以提取含有糖醛酸的多糖,酸性条件往往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提取时应该尽量避免采用酸提法[4]。

根据多糖不同性质在粗分阶段利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对多糖进行分离。

对于蛋白多糖,可利用酶提取法提取多糖,如在提取液中加入果胶酶等单酶或双酶。

或者用复合酶法,在水溶液中先加入中性链蛋白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酶解后提取多糖[5]。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与开发前景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与开发前景

浓厚 的兴趣 , 并对真菌多糖的化 学结构 、 物活 生 性进行 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取得 了丰硕 的成果 。 31 . 免疫调节作用 真菌多糖对免疫系统可发挥多方 面的调节 作用 。 如灵芝多糖有广泛药理 活性 和保 健作 用 , 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 、 抑制肿瘤 、 增强机体 耐缺 氧能力 、 消除 自由基 、 抗衰老 、 抗辐射等作用 。 王 镜 等通过姬松茸对 消化道肿 瘤的疗效 观察发 现, 姬松茸有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 。 银耳 多糖 能 促进正常小 鼠和免疫功能受抑制小 鼠的溶血 素 形成 , 从而提高体液免疫反应 , 促进体细胞免疫 和体液免疫功能。 32抗肿瘤作用 . 真菌多糖并不直接杀灭肿瘤细胞 ,而是作 为一种生物 反应修饰剂 ( R , 强机体 免疫 B M)增 功能 , 问接地抑制肿瘤 细胞 生长 起到扶正 固本 作 用 。猪 苓 多 糖 [o p ̄s u e a (es P l o mbH ms Pr y n) 】对小 鼠移植 性 肉瘤 S 8 10有 明显抑 制作 用 ; 多糖对小 鼠移植 型 S 8 云芝 10肉瘤有明显抑 制作用 ;茯苓 多糖 腹腔 给药 可 明显 抑制 小 鼠 s 8 和移植性皮下肿瘤 的生长 , 10 但未经 化学改 取, 与传统 方法相 比具 有省时 、 作 简便 、 件 造的茯苓多糖 抗肿瘤 活性 很低 , 化学方法处 操 条 用 温和、 纯度高、 提取 率高等优点。 理 B 一茯苓聚糖后 ,才能使之转化成 为具有 11去除蛋 白质 . 抗 肿 瘤 活 性 的 羧 甲基 茯 苓 多 糖 ( a oy e C r xm b 常用方法 有 Svg法 、 ea 鞣酸法 、 白酶法 、 ty ahmaa C ) 蛋 hl cy rn, MP 。 p 三氟三氯乙烷法 、 氯乙酸法等 , 中 S vg 三 其 ea 法 33健 胃保肝 . 常用氯仿 、 正丁醇或 正戊醇按 5: 1混合后 , 加到 有 _些真菌多糖 具有健 胃保肝 的作用 , 如 样品水溶 液中振摇 、离 心除去形成凝胶状的蛋 猴头菌 多糖可增加骨液分泌 、 释胃酸、 护溃 稀 保 疡面、 促进 黏膜再生 , 胃癌 、 对 慢性 萎缩性 胃炎 、 白质 , 反复多次直至蛋白质除尽为止。 1 去色素 . 2 食道癌 、 十二指肠溃疡有显著疗效 。 云芝多糖对 有 些真 菌子实 体或 菌丝体 中含 有大量 色 慢性肝炎 、 乙型肝炎 皆有 防治作用 。香菇 多糖、 素, 不仅对分 光光度计 的准确度有影响 , 而且影 树舌提取物有保肝 、增强排毒能力 以及增 强对 响成品品质 , 因此需要 除去 色素。 由于真菌多糖 洋地黄毒素 的抵抗 能力 。茯苓多糖具有增 强机 色素大多呈 负性离 子,因此不能用活性炭吸附 体免疫能力 、 护肝解毒作用 。 剂脱色 ,而用 D A 一纤维 素或 D o t — EE u l A T吸 i e 34 降血糖 、 . 血脂作用 附或者使 用氧化脱 色法 。 真菌多糖能有效增强冠状动脉 机能 、扩大 1 . 除小分子物质 3去 冠体 流量 , 增强 心肌供氧能力 , 降低血 脂 , 防 预 采 用半 透膜逆 向流水 透析 法和 柱离子 交 动脉硬化 , 改善血液循环 。K bt u o1 3 等曾进行 了灰 换法等除去低聚糖 、 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 树花 多糖治疗高血脂症大 鼠的实验, 发现 灰树 2纯度鉴定 花多糖具有 明显的降血脂 和增加脂肪代谢 的能 多糖 纯度 的测定一般采 用纸层析法 、 旋光 力 。 薛惟建 在研究猴头菌 多糖对 实验性高血糖 测定法 、 压电泳法 、 离心分析 法 、 高 超 高效 液相 的防治作用 中发现 ,猴头菌多糖对 四氧 嘧啶诱 色谱法 、 光谱 扫描法 和凝胶 柱层析法。 多糖纯度 发 的 糖 尿 病 具 有 明 显 的 预 防 及 治 疗 作 用 。 不能用通 常化合物 的纯度标准衡 量 , 好建立 Hiio 从灵芝子实体 中分 离得到 两种具有 降 最 kn 等 多项指标 , 一项指标测定 一种不 同的特 性 , 每 一 血糖活性的多糖对正常小 鼠及 四氧 嘧啶诱 发的 般用 3 以上方法测定 的结果 才能对某 一多糖 高血糖小 鼠都有明显降糖活性 。 种 的均一 眭做 出结论 。其 总茧测定 采用苯酚 一硫 35 抗 衰 老 作 用 . 酸法、 酮 ~硫 酸法及 间接测量法。 蒽 真菌多糖有清除 自由基 、提高抗氧化酶活 3多糖 的生物活性 性和抑制脂质过氧化 的活性 ,起到保护生物膜 真 菌 多 糖 具 有 很 强 的 生 物 活 性 , 自 1 5 和延缓衰老 的作用 。 98 李连德 等用虫 草多糖证 明 年 Badr报 道 了 酵 母 细 胞 壁 多 糖 fZ m sn 了其抗衰老作用。 rn e y aa ) 宗灿华 等证 明黑术耳多糖 能 具有抗肿瘤 作用以来,人们对真 菌多糖产生 了 不 同 程 度 的 增 加 衰 老 小 鼠 血 浆 中 S D、 O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四、结论
真菌多糖作为一种具有复杂结构和丰富功能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独特的生 物化学特性和功能使其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对真菌多糖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参考内容二
引言
在自然界中,真菌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生物群体,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和功能。 其中,真菌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药用 和保健功能。本次演示将介绍真菌多糖的分类、功能和应用,以及它与人体健 康的紧密关系,为人们认识和利用真菌多糖提供参考。
真菌多糖的分类
真菌多糖是由真菌细胞壁提取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和化 学性质。根据来源和结构,真菌多糖可分为以下几类:
1、甲壳素类多糖:甲壳素是一种由N-乙酰基-D-葡萄糖胺组成的线性多糖, 广泛存在于真菌和甲壳类动物中。根据取代基的不同,甲壳素类多糖可分为脱 乙酰甲壳素和低脱乙酰甲壳素。
3、临床应用研究:虽然真菌多糖在许多体外和体内实验中显示出了显著的生 物活性,但仍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验证其在医疗和健康领域的应用效果。这 些研究不仅可以提供更可靠的证据支持真菌多糖的广泛应用,也有助于解决当 前面临的重大健康挑战。
参考内容
真菌多糖,一种具有复杂结构和丰富功能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近年来已成为 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次演示将探讨真菌多糖的生物化学特性、功能及 其应用前景。
1、结构与活性关系:尽管真菌多糖的结构复杂,但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其 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通过解析真菌多糖的精细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其生物活性的来源,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和优化其功能。
2、提取方法优化:目前用于提取真菌多糖的方法仍有许多不足,如效率低下、 环境不友好等。因此,我们需要开发更高效、更环保的提取技术,以满足大规 模生产的需求。

2023年香菇菌多糖片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香菇菌多糖片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香菇菌多糖片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一、行业发展现状香菇菌多糖片行业是近年来崛起的一个新兴行业,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

香菇菌多糖片是一种纯天然的保健品,以香菇菌子体和菌丝体中的多糖物质为主要成分,具有补充免疫系统、降低血糖、减肥等多种保健功效。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健康消费的日益流行,香菇菌多糖片行业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据市场分析报告显示,香菇菌多糖片行业在中国市场的规模逐年递增,从2010年的几千万元到2018年的几十亿元,增长速度迅猛。

目前,香菇菌多糖片行业已经成为保健品市场中的重要品种之一。

二、竞争格局分析目前,香菇菌多糖片行业尚处于初级阶段,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比较分散,竞争格局相对较为宽松。

但是,随着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竞争压力也在逐渐增加。

目前,香菇菌多糖片行业的品牌数量较多,消费者选择空间相对较广。

其中,一些知名品牌如阿胶山药蘑菇香菇多糖片、同仁堂香菇菌多糖片、百事香菇多糖片等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品牌如云南玉溪香菇多糖片、四川九寨沟香菇菌多糖片等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和优势。

三、市场前景展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香菇菌多糖片市场的潜力将不断释放。

未来,市场将出现以下几个趋势:1、产业化水平提升。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生产的推进,香菇菌多糖片行业将逐渐实现产业化生产,生产成本将逐渐降低,品质将得到提高。

2、差异化竞争加剧。

由于市场上产品品牌较多,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未来行业将出现更多的差异化产品,如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推出适合的香菇菌多糖片。

3、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香菇菌多糖片的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数百亿元。

总之,香菇菌多糖片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行业,在未来几年中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但是,企业需要加强产品研发、提升品质和服务水平,积极拥抱市场变化,才能在日益竞争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真菌多糖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真菌多糖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真菌多糖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研究目的及背景:真菌多糖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本项目旨在开展对真菌多糖的可行性研究分析,以确定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在价值和可行性。

研究内容及方法:2.市场分析:分析真菌多糖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和前景,评估其潜在商业价值。

3.技术可行性分析:对真菌多糖的提取、纯化、加工等关键技术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估其技术难度和可操作性。

4.成本收益分析:对真菌多糖项目的成本和预期收益进行估算和分析,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5.风险评估及对策:评估真菌多糖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对策和管理措施。

研究成果及结论:1.真菌多糖具有丰富的资源,可以从多种真菌中提取得到。

2.真菌多糖具有多样化的结构和生理活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在食品领域,真菌多糖可以作为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具有增强免疫力、调节血糖、保护肠道健康等功效,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4.在医药领域,真菌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生物活性,可以作为创新药物的原料或辅助药物。

5.在化妆品领域,真菌多糖具有保湿、抗衰老等功效,可以应用于护肤品和彩妆产品中。

6.技术可行性方面,真菌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方法已有较为成熟的技术路线,加工过程也相对简单。

7.成本收益分析显示,真菌多糖项目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和回报率,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8.风险评估方面,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原料供应不稳定、技术创新风险以及市场竞争压力等,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和创新产品等措施进行应对。

综上所述,真菌多糖项目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可以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获得商业化应用。

然而,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技术难度、市场需求以及风险管理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和措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和成功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菌多糖的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展望zaq摘要:真菌多糖因其无毒副作用是目前最有开发前途的保健食品和药品新资源。

本文从其提取纯化、构效关系、生物活性以及其真菌多糖的开发利用现状和研究前景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真菌多糖;提取纯化;构效关系;生物活性前言:真菌多糖是从真菌子实体、菌丝体、发酵液中分离出的,由10个以上的单糖以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高分子多聚物。

大量的药理实验表明,真菌多糖化合物具有免疫增强与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凝血、抗衰老等作用,其中对多糖免疫增强作用机制的研究最为成熟,已深入到分子和受体水平[1]。

随着对真菌多糖功效的更深入的了解,真菌多糖必将被应用于更多领域,尤其是制药及保健品行业。

目前,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国在真菌多糖的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我国的真菌多糖研究近年来也有很大的进展,但对多糖的研究仍多偏重于药用多糖的提取、分离、精制、化学组成等方面,大多数品种尚处于实验阶段或仅用于滋补品和饮料,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1 真菌多糖的提取纯化技术1.1 预处理为了提高多糖的溶出率以及去除干扰性成分,通常在正式提取之前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比如:减小样品粒度—对子实体进行粉碎、对菌丝体进行匀浆、研磨、对细胞或孢子进行超声波破碎和酶解等;用石油醚、乙醚等溶剂除去脂溶性杂质;用85%乙醇除去单糖、低聚糖及苷类[2,3]。

1.2 提取一般多糖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可以用冷水也可采用热水浸提法,热水浸提法具有多糖溶出率较高、有机溶剂使用量少、对多糖活性破坏小、操作简便和节约等优点。

水提取的多数是中性多糖,用碱提法可以提取含有糖醛酸的多糖,酸性条件往往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提取时应该尽量避免采用酸提法[4]。

根据多糖不同性质在粗分阶段利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对多糖进行分离。

对于蛋白多糖,可利用酶提取法提取多糖,如在提取液中加入果胶酶等单酶或双酶。

或者用复合酶法,在水溶液中先加入中性链蛋白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酶解后提取多糖[5]。

另外,近年来人们开始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植物多糖,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高的加速度,强烈的空化效应搅拌作用等,可加速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从而有利于多糖的提取。

胡斌杰[2]等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方法利用超声波对香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进行了探讨,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确定了香菇多糖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即20倍量水50℃超声提取2次,每次40min。

把原料先用乙醚回流脱脂,接着用85%乙醇提取去除单糖、低聚糖、苷类及生物碱等干扰性成分,然后用超声提取所含多糖类成分。

该方法提取香菇多糖,不仅提高了多糖的提取含量,节省溶剂,简化了提取步骤,而且避免了高温对多糖的破坏。

1.3 分离纯化1.3.1去蛋白主要有Sevag法、三氯醋酸法、等电点法、鞣酸法、蛋白酶法、三氟三氯乙烷法等。

其中以Sevag法最为常用[6-9]。

1.3.2 去色素用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H2O2脱色法等除色素,其中离子交换法因具有去除效果好、多糖损失少等优点被广泛使用[2,6,8]。

1.3.3 去除小分子物质半透膜逆向流水透析法和离子交换法等除去低聚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

1.4 纯度鉴定主要有超离心法、高压电泳法、凝胶柱层析、紫外吸收法、高压液相法[2,6,7]。

2. 真菌多糖的结构与构效关系真菌多糖的化学结构是其生物活性的基础,因而影响空间结构的因素如侧链、分子量等都会影响多糖的活性。

多糖的结构可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多糖结构的鉴定主要包括多糖中的单糖组分分析、相邻单糖基连接方式分析、端基碳苷键构型分析和不同苷键组成比例及直链或环状结构分析[7]。

真菌多糖的分子构型对其免疫调节活性及抗肿瘤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活性成分的结构前提是在多糖骨架链上占优势交替的β(1→3)糖苷键。

由β- 型葡萄糖组成的β(1→3)葡聚糖有利于卷曲成螺旋结构,具有较高的免疫活性及抗肿瘤活性;而由α-型葡萄糖组成的α(1→3)葡聚糖形成的是具有一种带状的单链构象,沿着纤维轴伸展而不是呈螺旋状,所以没有生物活性或生物活性很低并且支链分支度较高的β(1→3)葡聚糖生物活性较强。

另外葡聚糖主链上的β(1→3)和支链上的β(1→6)为具有生物活性所必须的条件,而且只有在C6是被D-葡萄糖基和D-阿拉伯糖等基团所取代的真菌多糖才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10]。

3. 真菌多糖结构修饰3.1 硫酸化多糖硫酸酯化多糖具有抗凝血、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HIV活性等诸多独特的作用。

香菇多糖、地衣多糖、木聚糖、牛膝多糖等原来不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多糖 ,经硫酸酯化修饰后都显示出抗病毒活性。

金顶侧耳多糖、箬叶多糖等本身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多糖 ,经硫酸酯化修饰后,其抗病毒活性显著提高[11]。

3.2 乙酰化修饰乙酰化修饰是向多糖支链引入乙酰基,让更多的羟基暴露,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

研究表明多糖乙酰基的数量和位置对多糖活性有显著影响[12]。

对乙酰化纤维素经活性化再修饰,可使修饰过程在均相体系中完成,修饰产物的取代基分布更为均匀,活性也更高[13]。

4. 真菌多糖的活性4.1抗肿瘤活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三种。

化疗是指用药物或食物成分阻断癌变的发生及癌前病变的进展而使其逆转以控制或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许多真菌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艾氏腹水癌等多种移植性肿瘤具有抗肿瘤作用.并且真菌多糖抗肿瘤作用特点为:多数均无直接细胞毒性,在体外均不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宿主中介性抗肿瘤作用,即通过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机制实现[14],因此是理想的抗肿瘤药物。

王育生等[15]对31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腹腔穿刺置管术,观察腹腔内注射香菇多糖后腹腔积液的控制效果及其所致的毒副反应,结果31例中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1.3%,无明显毒副反应。

表明腹腔内注射香菇多糖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所致的恶性腹腔积液有较好疗效。

刘常金[16]抽取腹腔接种S180细胞9- 10天的小鼠腹水,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107个/毫升浓度的瘤细胞悬浮液,每只小白鼠接种0.2ml稀释悬浮液于右腹沟皮下,雌雄兼用,接种后随机分组,每组8-12只,接24小时后每日腹腔注射给药,每次注射0.2 ml ,连续10天,第五周末痉椎脱臼处死小鼠,剥取瘤块称重。

结果表明巴西蘑菇胞外多糖对S180瘤有明显的抑制其生长的作用,在腹腔注射剂量为20mg/ Kg.d时抑瘤率接近80%。

4.2 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活性韩春然等[17]研究表明,当质量分数在200mg/kg以上,黑木耳多糖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但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值没有影响。

季晖[18]等从人工冬虫夏草菌丝中提取粗多糖,口服一定剂量对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诱发的高血糖小鼠都有明显降糖活性。

黄年来[19]在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子实体中分离到的一种糖蛋白和一种水溶性多糖,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尤其是桦褐孔菌多糖提取液,其降血糖作用时间可持续48h。

4.3 免疫活性在目前已发现的多糖化合物中,绝大多数的真菌多糖均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具有激活或提高网状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活化T 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激活补体、促进干扰素的产生、促进白细胞介素的产生等作用[20]。

如香菇多糖能使原来T淋巴细胞反应下降、数量减少者升高或回复正常以及通过刺激抗体的产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灵芝多糖可明显增加T细胞增殖、T细胞表面表型表达及T细胞诱生IL-2能力,增强T细胞DNA多聚酶活性、增加T细胞亚类数量和功能;姬松茸多糖能提高自然杀伤性细胞活性、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力、促进细胞免疫因子的产生并提高和调整体液免疫水平;银耳多糖能促进正常小鼠和免疫功能受抑制小鼠的溶血素形成,提高体液免疫反应,促进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金针菇多糖对干扰素的产生和分泌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1]。

4.4 健胃保肝活性猴头菌多糖可增加胃液分泌、稀释胃酸、保护溃疡面、促进粘膜再生,对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癌、十二指肠溃疡有显著疗效。

云芝多糖对慢性肝炎、乙型肝炎皆有防治作用。

香菇多糖、树舌提取物有保肝、增强排毒能力以及增强对洋地黄毒素毒性的抵抗能力。

茯苓多糖提取物中含有层孔酸、茯苓酸等物质具有护肝解毒作用[22]。

5.真菌多糖开发应用现状5.1 液态发酵法生产真菌多糖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法等国就已经开始了真菌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方面的研究,现在已经能够大规模的进行菌丝体的发酵工业化生产,而且还出现了专门的真菌发酵设备。

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落后,目前仍处于中小试验阶段,离产业化生产还有一段距离。

但近年来,我国的科研工作者致力于探索有利于提高真菌丝体生物量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李正鹏等[3]研究了白灵菇液体深层发酵多糖的提取,以玉米 3.0%葡萄糖1.0%,酵母粉0.1%,黄豆粉2.0%,KH2PO40.15%,MgSO0.1%配制成液体培养基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得到胞内多糖的提取工艺参数为:在60℃水浴条件下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为2次,加水倍量为35倍。

发酵液中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参数:浓缩比为1∶2浓缩温度60℃醇沉终浓度75% ,pH6。

余有贵,李忠海等[23]以蕨渣为主要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生产菌质多糖的工艺条件。

优化的生产菌质多糖的工艺条件为蕨渣84.3%,基质含水量62.5%培养温度28℃。

在此条件下灵芝培养物中菌质多糖的预测值为验证试验所得菌质多糖为3.68%。

5.2 真菌多糖产品研发状况国内对真菌多糖的研究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很快。

目前国内外从高等担子菌中筛选出200多种有生物活性的多糖类物质,至今我国已发现有价值的真菌多糖约30种,其化学成分和化学结构比较清楚的约15种[15]。

香菇多糖是一种甘露糖苷肽,其中糖部分以甘露糖为主,尚有葡萄糖及少量的木糖、半乳糖、岩藻糖和阿拉伯糖。

云芝多糖的有效成分β(1→3)键结合为主链和β(1→6)键的多侧链葡聚糖。

猪苓多糖片及多糖注射液系从猪苓菌核中提取猪苓多糖后制成,其主要成分为葡聚糖。

我国现已从灵芝、黑木耳、云芝、裂褶菌、安络小皮伞、雷丸、针裂蹄、银耳、竹黄、蜜环菌、亮菌、斜顶菌、冬虫夏草、猴头菌、竹荪、黑柄炭角菌得到了多糖。

真菌多糖大多是由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等几种单糖组成[24]。

6 前景展望在真菌多糖的研究中,现己有不少食用菌多糖用于临床,尤其是日本及一些欧美国家已经开发出一系列的药品和保健品。

这些真菌多糖产品具有高效、无毒、提高免疫的特点,因此真菌多糖类药物是一类具有很大市场潜力的新型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